大足石刻各景點導遊詞

來源:文萃谷 1.69W

大足石刻羣有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10萬多軀,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為著名,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大足石刻的導遊詞,一起來看看吧:

大足石刻各景點導遊詞
  大足石刻——千手觀音

觀音在佛教的各宗派中都賦有一定職能,而眾生的苦難和煩惱多種多樣,眾生的需求和願望也不盡相同,因此,能救眾生一切苦難的全能菩薩──千手觀音便應運而生。

一般説來,觀音造像只要有十隻手,便可稱“千手觀音”。常見的千手觀音多數是造三十二隻手或四十八隻手,以示觀音的三十二變相和四十八大願,其他的手皆用背光的形式來表現,以達到“千”的涵義。

而我們古代的藝術家卻在這裏打造了一尊擁有1007隻手的,名副其實的千手觀音,被譽為“天下奇觀”。造像採用縱橫交錯,上下重疊,反側相承,深涉錯落的佈局,在八十八平方米的石崖上,雕出這1007隻手。

這些手纖細修長,千姿百態,金碧輝煌,構成了一幅猶如孔雀開屏的絢麗畫面,令人眼花繚亂,心搖目眩。很多客人在驚歎之餘還愛問:為什麼不剛好鑿1000隻手,而要鑿1007隻手?為什麼不把這些手排列整齊一點?比如一排十隻手,十排一百隻手,一百排就剛好一千隻手,這樣可以讓大家一目瞭然……。我告訴他們,如果剛好刻1000隻手,那麼對“千”的理解就太狹窄了,“千者,多矣,無窮盡也”並非是指一千這個定數。而如果讓大家把她的手數清楚了就無多大意義了,大家就會覺得千手觀音也就不過有1000隻手罷了。我們的藝術家想讓大家在看到這尊千手觀音時會產生她的手多得無窮無盡的感覺。從而讓大家相信她的無所不及、無所不能,和法力的無邊無際。可見,這裏的藝術家們真是“解經深透,技高一籌”。

千手觀音手中所執的各種法器,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南宋人民的生活用具,勞動工具,以及戰爭武器,在歷史文物考古上有着重要作用。

在千手觀音的每一隻手中還有一隻眼,她的全名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自在菩薩”。“觀世音”即:普觀世界救苦救難之聲音。唐朝時,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人們在經典翻譯和日常稱呼中,常去“世”簡稱“觀音”沿用至今。關於千手觀音的由來,據佛經説:觀音發願要造福於一切眾生,於是長出千手千眼。而在民間卻流傳着一個動人的故事,説她是妙莊王的三公主,因獻一手一眼為父王合藥治病,佛感其孝行,賞還她千手千眼。因此,千手象徵其法力無邊,能拯救眾生;千眼象徵其智慧無窮,能明察秋毫。民間有“上朝峨嵋,下朝寶頂”之説,在每年農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觀音菩薩的.三個生日期間,會有成千上萬的信男善女拜在她的足下。寶頂山有一個別名叫“香山”,可能就是因為歷來香火旺盛,有“香焚寶鼎”之説而得來的。

很多遊客聽到這個故事之後都愛問:菩薩究竟是男還是女?菩薩在早期的形象基本都是男性的,但隨着人們對佛教的日益理想化和對天真、純潔、慈善、一塵不染的追求,要讓菩薩不脱離現實,除了要給其充分的親切感以外,還要給予其本身教義中所具備的素質,並且還需要從形象上加以體現。兒童比成年人天真純潔,婦女比男人温柔慈善。因此菩薩就逐步女化、童化了。

在千手觀音的兩邊還有四尊小的造像,右邊為婆藪仙,左邊為吉祥天女。頭戴豬首者為金剛亥母,頭戴象首者為毗那夜迦,他們原為婆羅門教中的一對凶神夫妻,被千手觀音所降服。這裏完全演變成了女像。另外,在千手觀音兩邊的角落還分別刻有一窮人和一餓鬼,表示陰陽兩界都能得到千手觀音的拯救。

千手觀音造像在中國佛教造像中比較普遍,但象這樣名符其實,立體的石刻千手觀音卻世所罕見。“畫人難畫手”,要畫出一百隻不同形狀的手都很不容易,更何況在堅硬的巖壁上打刻一千多隻,而且手的姿勢無一雷同,沒有一隻手在當時被打壞,這真可謂是鬼斧神工,讓人歎為觀止。

這龕千手觀音造像被譽為“世界石刻藝術之瑰寶”。

  大足石刻——華嚴三聖

華嚴三聖像雕造手法簡煉,氣勢磅然。他們頭頂崖檐,腳踏蓮台,皆重額廣眉,悲憫豁達,給人以熟悉、親切之感。中間一尊像是佛教密宗所供奉的主尊毗盧遮那佛,“毗盧遮那”意譯為“光明普照”即“大日如來”。他頭上的 “金剛頂儀”,為佛教密宗金剛界造像的一個重要特徵。毗盧遮那佛的兩側分別是普賢和文殊菩薩。按造像儀軌,這龕造像應是文殊在左,普賢在右,但此地卻把他們的位置作了調換,從而來體現密教造像特有的儀軌,——“理智攝入”,即:理性與智慧高度融和。

這龕造像是大足石刻寓力學、透視學原理於藝術構思的典型範例

文殊手捧1.85米高的七級寶塔,手臂懸空支出1.2--2米,塔和手的重量近千斤。為使手臂不斷落,匠師們成功運用了建築力學原理,大刀闊斧地刻出寬袖袈裟披肩掛肋飄逸而下,與其身軀相連,巧妙地將重心引到了主像身上。正如木建築中撐弓、斗拱的原理一般,使文殊手託的寶塔千年不墜。這樣的處理既合符力學原理,又不違背菩薩褒衣博帶、寬袍大袖的造像規律,同時還獲得了宗教的莊嚴感。

這三尊造像高達7米,雄偉超越。匠師們刻意將他們的頭部加大,胸部縮短,小腳部位加長,而且身軀前傾二十五度,正好符合造像與觀眾之間的透視關係,使人仰首觀望時,感覺菩薩好像正親切地俯下身來,關注大千世界的芸芸眾生一般,叫人凡心皆息,祗敬皈命之誠油然而生。菩薩那種威儀奕奕、悲憫無盡的氣度得到了充分顯示。

華嚴三聖像背壁刻了八十一尊圓龕小佛,它們既豐富了整龕造像的構圖層次,又把三尊主像襯托得高大、完善,使整龕造像的氣氛顯得莊嚴、熱烈。

  大足石刻——舍利塔

“塔”是“佛塔”的簡稱。佛塔源起於印度,稱“窣堵波”或“浮圖”,用以藏舍利和經卷等。

“舍利”意為“屍體”或“身骨”。相傳釋迦牟尼遺體火化之後,出現一些珠狀物,稱為“舍利子”。後來德行較高的僧人死後燒剩的骨頭也稱舍利。把這些燒剩的骨頭或遺物埋在地下,在上面建起的塔就叫“舍利塔”。

大佛灣內這座實心舍利塔是中國木質樓閣的建築形式,已完全無印度舍利塔的風味了。由此從建築上可以看到佛教和其造型藝術的中國化過程。

“毗盧庵”這三個字是南宋大文學家魏了翁所寫。魏了翁是四川臨邛人(今蒲江縣人),他與杜孝嚴於1199年中同榜進士,又於1223年一同返鄉,在圓覺洞口留下楷書“寶頂山”三字,此處留下篆書“毗盧庵”。

  大足石刻——釋迦涅槃聖蹟圖

這是大足石刻中體魄最宏偉的一尊造像,在大佛灣內佔據了最顯赫的位置。他橫卧於佛灣東巖,長達31米,為半身像。其造型比例恰當,體形豐圓壯碩。由於匠師們多采用圓刀雕刻,所以造像各部分的線條顯得較為渾厚柔和,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佛主涅槃時的安祥之態。

“涅槃”是佛教徒修行追求的最高果位和最理想的境界,即達到肉身消失,不生不死的永恆狀態,是修行者靈魂的永遠昇華。

涅槃變相歷來具有較為嚴格的造像儀軌。經書記載,佛主是在兩棵娑欏樹之間,“頭北腳南,背東面西,右手支頤而卧”。此處的卧佛身位與佛經基本吻合。

根據多種《涅槃經》記載,釋迦涅槃時,大地發出六種震動,樹倒房傾。眾弟子挖心剖腹,引火自焚,一片驚慌動亂,早期的涅槃變相也幾乎都是這樣來表現的。但這樣表現出來,觀者就會有疑問,釋迦牟尼達到了最高境界,眾弟子應為他高興慶賀才對,為什麼會這麼悲痛欲絕呢?所以後來的涅槃變相就逐漸有了變化,整個畫面只是給人一種肅穆寧靜的感覺,再無先前那種恐慌氣氛了,這是一大改進,這種改進在大佛灣這龕涅槃像中表現得比較突出。

釋迦牟尼慧眼微閉,安祥而卧。其弟子從平地湧出,躬身肅立,正在聆聽老師的最後一次説法。釋迦的胸前設有供壇、祭品和香爐,爐中香煙裊裊,直上青天。在雲端之中站着的是釋迦牟尼的家眷,經書上説:釋迦之母摩耶夫人於兜率天宮聞得釋迦涅槃的消息,率眾眷屬從天而降,持香花水果,遊虛空以贊聖德……。整龕造像佈局嚴謹,既烘托出佛主涅槃的神聖氣氛,又收到了“以小襯大,以豎破橫”的藝術效果。

涅槃變相是佛教藝術中一個古老而又重要的題材,全國各地所造的涅槃變相很多。這龕造像和其他各處的造像相比,在造型處理上進行了大膽創新。整個卧佛只表現了上半身,雙腳隱入巖際,右肩陷於地下,左肩在五色祥雲之中,以示釋迦牟尼橫卧於天地之間。這種處理使造像顯得意境博大而有魄力。從而還導致了民間一句誇張的俗語,説寶頂的卧佛是“頭在大足,手摸巴縣,腳踏瀘州”。這正是採用這種“意到而筆不到”的表現手法所產生的良好藝術效果的反映。

整龕造像氣勢宏偉,虛實相間,意境深邃,既符合宗教造型藝術的儀軌,又有一定的新意。

卧佛前面有曲折蜿蜒的“九曲黃河”。據説釋迦在涅槃之際,眾弟子依依不捨,送行不止。尤其是小弟子阿難,他痛哭流涕,拉着釋迦的衣服懇求帶上自己。釋迦想,弟子們功德還未圓滿,還必須留下修煉,所以一狠心推開阿難,用手一揮,劃出一條濤濤大河把他和弟子們隔開。他在河對岸和弟子們久久相望,不忍離去,在他站過的地方留下一雙大腳印。匠師們在卧佛巖頂上面的水池中就打刻了一雙大腳印,這雙腳印長1.8米,寬1.1米。有人問大足縣之所以叫“大足”會不會由此而來?其實據《大足縣誌》記載,大足早在唐朝就已建縣,大足之名是由於縣內有一條名叫“大足川”的河而來,取其“大豐大足”之意。

  大足石刻——九龍浴太子

大凡宗教中的聖人都愛給自己杜撰一個離奇的降生故事,以示自己天生與眾不同,釋迦牟尼也不例處。佛經説,釋迦之母摩耶夫人40歲尚未有子。一晚,夢見一孩子乘六牙白象進入她的右腋,於是她便身懷有孕了。懷胎十月,按古印度風俗回孃家分娩。路經藍毗尼花園時,見園中好鳥鳴歌,清涼靜爽,便入園小憩。她抬舉右手摺花之時,釋迦太子即從其右腋鑽出。他一落地便是芳香遍地,祥雲繚繞。他朝東南西北四方各走七步,步步生蓮。然後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稱“天下地下,唯我獨尊”。於是兩位金剛力士手捧金盆凌空而至,天空九龍奮飛,噴吐冷暖二泉為太子洗禮。

這龕造像,從雕塑方面來看,是匠心獨運的傑作;從工程技術來看,又是因地制宜的典範。

此處以前是一缺口,山水彙集於此,終年流淌不息。匠師們並不消極地引水他去,而是先將水積於卧佛上面的池塘裏,再用石頭把這個缺口壘起,打上九龍和太子,然後通過暗道,流淌使水有節制地經最大的龍嘴緩緩吐出,沐浴金盆中初生的太子。絹絹細流長年不斷地從太子身上滑過,流入下面的小池蓄滿,再經彎彎“九曲黃河”排出去。如果説,水對石刻是一種危害,那麼在這裏已被化害為利了。工匠師們不僅巧妙地解決了排水問題,而且使造像靜中寓動,表現出園林景觀之意趣。

  大足石刻——孔雀明王

孔雀明王是佛教密宗的一大本尊,在佛教所有的明王中,他是唯一以慈悲相出現的,其他明王皆以憤怒相出現。他以能驅除諸般毒術,禳災去禍為特徵。

龕中的孔雀兩翅張展,明王乘其背上,面容慈祥。

龕右壁刻有佛弟子阿難手持經書唸誦,旁邊有一比丘俯卧在地,後面枯樹中有蛇爬出。據佛經載,莎底比丘出家為眾僧砍柴,被朽木中的黑蛇咬傷,毒氣遍身,悶絕於地。阿難向佛説起,佛告阿難──“有佛母明王咒,能滅一切諸毒怖畏災惱”。這組造像表現的是阿難正在為莎底比丘唸誦明王咒,使其得以復甦。

龕右壁還刻有阿修羅手執旗幡,他有美女而無佳餚;左壁刻帝釋天有佳餚而無美女。他們相互嫉妒,爭戰不休。明王咒一誦出,戰爭立即平息。

壁下刻有虎、狼、毒蛇等兇猛之獸,表示孔雀明王咒能驅趕他們,消災免難。

這龕造像由於清乾隆年間,猛風拔樹,帶下石檐,故有些殘損。

孔雀明王和千手觀音這兩大密宗本尊,加上中間的卧佛,便形成了大佛灣整體造像的核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