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青海中學教師證考試《綜合素質》預測題答案

來源:文萃谷 1.04W

>>>點擊查看原試題

2016青海中學教師證考試《綜合素質》預測題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教師勞動特點的認識。

【解析】教師勞動具有連續性、複雜性、示範性、創造性等多個特點,教師的教育機智是教師勞動創造性的充分體現。因此本題選B。

2.【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學生權利的瞭解。

【解析】我國憲法與其他相關法律規定少年兒童的合法權利有:生存的權利;受教育的權利;受尊重的權利;安全的權利;人身自由的權利。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九條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對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記、電子郵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隱匿、譭棄;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依法進行檢查,或者對無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記、電子郵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代為開拆、查閲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開拆、查閲。”教師在未經學生同意的情況下,私自拆閲或者毀壞學生的日記、信件,這侵犯了學生受尊重的權利。

3.【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影響個體發展因素的瞭解。

【解析】”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這句話比喻生活在良好的環境裏,能得到健康的成長;而如果處在污穢的環境裏,也會隨着環境而變壞。這句話強調了環境對個體成長的重要影響,與”孟母三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含寓意大體相同。因此本題選A。

4.【答案】D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主要教育法律法規的瞭解。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一條規定:”為了發展教育事業,提高全民族的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根據憲法,制定本法。”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D。

5.【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教師職業的認識。

【解析】這句話充分説明了教師的本職工作是教書育人。因此本題選A。

6.【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瞭解。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六十九條規定:”侵犯未成年人隱私,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因此本題選C。

7.【答案】D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我國《義務教育法》的認識。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學校應當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應急機制,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加強管理,及時消除隱患,預防發生事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定期對學校校舍安全進行檢查;對需要維修、改造的,及時予以維修、改造。學校不得聘用曾經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剝奪政治權利或者其他不適合從事義務教育工作的人擔任工作人員。”第二十五條規定:”學校不得違反國家規定收取費用,不得以向學生推銷或者變相推銷商品、服務等方式謀取利益。”因此本題選D。

8.【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我國《教師法》的瞭解。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十三條規定:”中國小教師資格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認定。”因此本題選C。

9.【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常見教學原則的認識。

【解析】這句話出自《札記•學記》:”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為人師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喻”即啟發、啟示的意思。因此本題選A。

10.【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素質教育內涵的瞭解。

【解析】題幹所述是對素質教育的解釋。本題選c。

11.【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考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知識的瞭解。

【解析】題幹這句話出自《孟子•盡心上》,原句為”窮則獨善其身,達劉兼善天下”。後人改”兼善”為”兼濟”。意思是説不得志時就修身自好,得志時就要使天下人都得得好處。因此本題選A。

12.【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考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知識的瞭解。

【解析】”切磋琢磨”本來是指把骨頭、象牙、玉石、石頭等加工製成器物,這裏引用這句話意在説明做事情要像加工器物那樣,切了又切,磨了又磨,精益求精。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説,僅做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是不夠的,必須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即”貧而樂,富而好禮”。因此本題選B。

13.【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的科普常識。

【解析】沼氣是各種有機物質在隔絕空氣(還原條件)和適宜的温度、濕度下,經過微生物的發酵作用而產生的一種以甲烷為主要成分的可燃氣體。純乙炔為無色無味的易燃、有毒氣體,可以用來焊接或切斷金屬。TNT是三硝基甲苯的縮寫,是炸藥的主要成分。因此本題選B。

14.【答案】D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考生對外國重要作家作品的瞭解。

【解析】冉•阿讓是法國作家雨果的著名長篇小説《悲慘世界》的主人公。《罪與罰》是俄國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其主人公是拉斯柯爾尼科夫;《紅與黑》是法國著名作家司湯達的小説,其主人公是於連;《飄》是美國著名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創作的小説,其主人公是斯嘉麗。因此本題選D。

15.【答案】D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瞭解。

【解析】促使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英國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迫切需要一個廣大的市場作為商品貨物的傾銷地,而英國在中英兩國的貿易中長期處於貿易逆差地位,英國迫切希望改變這種狀況。同時,中國的禁煙運動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的直接原因。因此本題選D。

16.【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解析】根據題幹所述可知,慧能的回答割裂了事物之間的聯繫,是一種唯心主義思想。選項A也是一種典型的唯心主義思想,當選。其餘B、C、D三項都藴涵了唯物主義思想。因此本題選A。

17.【答案】D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外國重大歷史事件的瞭解。

【解析】略

18.【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我國古代歷史文化知識的瞭解。

【解析】《清明上河圖》為北宋風俗畫作品,生動記載了北宋時期城市生活的面貌,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水平。因此本題選C。

19.【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考生對我國當代文學知識的瞭解。

【解析】這句話出自詩人北島的名篇《回答》,其文章開頭就是這兩句。因此本題選B。

20.【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解讀信息、分析材料的能力。

【解析】文段主要談的是數字技術的發展對人類大腦產生的影響。首句指出,人類的大腦正在適應數字時代的社會環境。而那些出生在數字時代的年輕人,自幼接觸到大量數字技術與信息,其發育中的大腦受社會外界的影響也更大。因此,文段中的”數字土著”指的就是那些自幼生長在數字信息環境中的一代年輕人。文段強調的是數字技術與人類大腦之間的影響性關係,B、D項沒有體現,故而排除。”數字土著”強調的是成長環境對人的影響,A項與此無關,排除。故本題答案應選C。

21.【答案】D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的科普常識。

【解析】潮汐發電與普通水力發電原理類似,通過出水庫,在漲潮時將海水儲存在水庫內,以勢能的形式保存,然後在落潮時放出海水,利用高、低潮位之間的落差,推動水輪機旋轉,從而帶動發電機發電。因此本題選D。

22.【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外國曆史文化常識的瞭解。

【解析】潘多拉是希臘神話中火神赫淮斯托斯或宙斯用黏土做成的`地上的第一個女人,作為對普羅米修斯盜火的懲罰送給人類的第一個女人。根據神話,潘多拉出於好奇打開一個”魔盒”,釋放出人世間的所有邪惡一一貪婪、虛無、誹謗、嫉妒、痛苦等,當她再蓋上盒子時,只剩下希望在裏面。所以”潘多拉的盒子”象徵着災難。因此本題選A。

23.【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我國當代文學作家及作品的瞭解。

【解析】《山南水北》是”尋根文學”代表人物韓少功寫的一本散文集,在這本書裏,韓少功主要介紹了他隱居鄉村期間的一些所見、所聞、所感以及他對生活的一些追問和反思。文章優美而有鄉土特色。

24.【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和物理有關的科普常識。

【解析】”霧凇”是由空氣中的水直接凝華成固態而形成的,這是一個凝華的過程。因此本題選C。

25.【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考生對生活中科普知識的瞭解。

【解析】不同的波長給人眼造成不同的顏色感覺是不一樣的,眼睛的敏感度隨波長的變化而強烈變化。在同樣的照明條件下,眼睛對黃光的敏感程度比對紅光或藍光的敏感程度要高很多。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車的霧燈和馬路的路燈採用黃光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本題選B。

  二、材料分析題

1.【考查要點】

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教學原則的瞭解。

參考答案

(1)以上教學案例充分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2)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個別差異出發,針對不同的教育對象的特點實施不同的教育。

因材施教的原則是根據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我國現階段教育目的、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個體差異和我國成功教育經驗總結而提出來的。

貫徹此原則的基本要求是:一方面瞭解學生的實際和個別差異,為因材施教奠定基礎;另一方面,運用多種方式教學,適應學生個別差異,培養學生的特長。

(3)在以上案例中馬老師知道小妮空間想象力很強,並且知道老師也瞭解小剛一向身體靈活,運動能力強,這充分説明老師瞭解學生的實際和個別差異,為後面因材施教奠定基礎。同時,對於小妮,老師對她説,你可以想象,你有個氣球,你雙手使勁壓氣球,氣球體積變小了,這時壓力變大了。小妮很快就明白了,”對,體積再小,壓力會更大,甚至還會爆了呢。”而對於小剛,馬老師對小剛説,你鼓起腮嘴裏憋一口氣,別讓氣體漏出,然後用手壓住一側面頰,嘴裏的氣體體積變小了,你會感到壓力變大,使另側面頰變得硬邦邦,當你把手鬆開,口腔空間變大,壓力小了,面頰也軟了。這也體現了運用多種方式教學,適應學生個別差異,培養學生的特長。

2.【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教育現象的綜合分析能力。

【參考答案】首先,這位校長下決心要整頓學校的組織紀律,其最終目的是為了學校更好的發展、學生能在更好的環境裏接受教育,其工作積極性和出發點是對的。但其舉措顯然有欠妥之處,不僅有不符合教育管理原則的地方,甚至有違紀違法之舉,而且其粗陋的管理思想、簡單的管理方法,不僅可能造成極其不好的影響,還可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其次,對於該校長的在整頓學校組織紀律的過程中所採取的一系列不合理措施,相關部門應該責令立即停止,並提出相應的批評和教育,改正該校長的一些不合理的整改方式。

最後,在整頓和維護學校組織紀律的過程中,我們要認識到,良好的動機需要用合情合理、合規合法手段、方法,這樣才能取得動機和效果的統一。

3.【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運用相關教育理論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答案】(1)馬斯洛將人的需要從低到高分成七種: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認識的需要;審美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2)這些學生上課時有的愛講話,有的愛做小動作,坐在窗邊的學生把窗簾開了又合上,是為了滿足尊重和愛的需要。因為這些學生平時受教師關注較少,在同學中一般地位不高,所以,他們總想要尋找機會表現自己,以獲得教師和其他同學的關注。

(3)如果我是教師,將採取以下辦法: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特點,給予學生合適的機會表現自己;活動中,根據學生的特長,給這些學生提供適當表現機會;在學生中,只要他們有了進步,有了成功,就及時表揚,滿足這些學生的心理需求。

  三、寫作題

【參考例文】如何處理好師生關係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如果學生不願意把自己的歡樂和痛苦告訴老師,不願意與老師開誠相見,那麼談論任何教育都總歸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見,在教學中處理好師生關係,是十分重要的。那麼,如何處理好師生關係呢?我認為應做好以下幾點:

(1)瞭解學生的特點,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不應侷限於課堂上與學生隔着課桌就學習問題的”問答”式交流,教師還應走進學生的生活,熟悉、掌握他們的年齡特點、思想狀況、興趣愛好及社會對他們的影響,並有針對地開展心理教育活動。在工作中,班主任可以用看、聊、訪等方法去了解學生。看就是看學生在學習、課外活動、日常生活中的活動;聊就是通過與學生聊天的方式瞭解學生的喜怒哀樂和內心世界;訪就是訪問家長,瞭解學生的思想、興趣、愛好和語言。學生求知慾望高,對什麼都感到新奇,都要問個為什麼,特別是對於有吸引力的活動,他們尤其感興趣。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增長知識、發展興趣、提高能力。同時教師也要參與到活動中去,像朋友一樣和學生一起探討活動樂趣,並藉此對學生進行教育。在組織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傾聽學生的議論,注意觀察分析,始終保持一顆純真的童心,與學生溝通心靈,體察他們的情緒脈搏。教師不但做學生的引路人,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2)尊重學生,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陶行知先生曾經告誡我們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裏有愛迪生。”如果教師隨意懷疑學生,損傷學生的自尊心,就會引起學生內心的憤怒和反抗,造成師生之間的情感對立,那麼教育就無法奏效。尊重學生,才能滿足和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其實,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體,每個生命體都有閃光的地方。我們應抱着”每個孩子都是一座寶礦”的心態,去熱心地發現學生的潛在優勢,並想方設法創設條件、提供機會,鼓勵孩子戰勝自我、大膽實踐,將這種潛能轉化為孩子的現實能力,並使這種能力逐漸增強……教師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幫助者、鼓勵者,在一路的共享歡樂、共渡難關中,老師的心和學生的心就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3)信任學生,做學生堅強的後盾

信任是情感產生的基礎,關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需要教師用真心之犁去耕耘學生心田,才能在未來獲得學生的信任與愛。若忽視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則兩者間缺少平等相待、傾心交流的氛圍。雙向交流是師生雙方心與心相知、相融和相通的途徑。在教學中,哪怕僅僅是教師投向學生的一瞥飽含愛和信任的眼光,都會在學生的心靈深處”感光顯影”。信任學生,特別是那些犯過錯誤的學生,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他們,幫助他們消除隔膜,化解對立情緒,給他們多一些理解與寬容,就可以化消極為積極。教師只有成為學生的朋友,與學生加強雙向交流,理解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為他們創設寬鬆和諧的教育環境,以心交心,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建立彼此的默契。

>>>點擊查看原試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