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前準備

來源:文萃谷 1.96W

教師資格證考前需要準備些什麼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考前準備內容,歡迎閲讀!

2016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前準備

  教師資格證考前準備

  考試必備證件

人生有很多不可控的事情,比如考試成績,不管你準沒準備好,證件必須帶齊了。教師資格考試所需證件:考生須持本人有效身份證原件、准考證參加考試,缺一不可,兩證不齊者不得參加考試! 另外,還需要帶文具,如簽字筆、2B鉛筆、尺子、橡皮進入考場,不得攜帶書籍、資料、移動電話、手提電腦等物品。

注意事項: 1.考生筆試遲到15分鐘不得進入考場;考試結束前30分鐘,方可交卷離開考場。出場後不得再重返考場。 2.考生拿到答題卡、試卷後,先在指定位置處填寫個人信息(姓名、准考證號等)並核查試卷與自己報考的類別、科目是否相符,如不符,應立即舉手向監考員説明情況。

  考試及格分數

及格分數是好多朋友都關心的一個問題,到底是90還是70是呢,不如來看以下説明。

教師資格考試其中三個類別為幼兒園、國小和中學,分筆試和麪試兩部分。各類別筆試考試科目如下表示:

教師資格考試筆試每個科目滿分均為150分。教育部根據考試標準和當次考試情況,確定各科目全國統一的合格分數線。由於各個科目難度存在差異,其合格分數線不盡相同。為統一各科目的合格分數線,採用線性轉換的方法,將考生0~150分量表上的原始成績換算為0~120分量表上的轉換分,並使各科目的合格分數線統一轉換為70分。

  考試時間

教師資格考試每年舉行兩次,具體時間由教育部教師資格考試中心提前向社會發布。筆試各科目考試時間為120分鐘。面試考試時間為20分鐘。

  考核方式

教師資格考試分為筆試和麪試兩部分。筆試採用計算機考試和紙筆考試兩種方式。幼兒園、國小教師資格考試筆試科目採用計算機考試,其他科目採用紙筆考試。計算機考試考生在計算機上作答,紙筆考試考生在答題卡上作答。筆試各科考試成績合格,才能參加面試。面試採用結構化面試、情景模擬等方式進行,考生通過抽題、備課、試講、答辯等環節,完成面試

  考核內容

主要考試科目為: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部分地區還需考教育法律法規和教師職業道德等科目。

考試分中學(含中等職業學校)、國小和幼兒園3個級別。申請認定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資格,高級中學、初級中學教師資格的人員參加中學層次考試;申請認定國小教師資格的人員參加國小層次考試;申請認定幼兒園教師資格的人員參加幼兒園層次考試。

  證書介紹

教師資格證是教育行業從業人員教師的許可證,在我國師範類大學畢業生和非師範類和其他社會人員均需要參加認證考試等一系列測試才能申請教師資格證。

  相關閲讀:教師資格考試筆試逆襲攻略

  1、近代教育的變化

(1)國家加強對教育的重視和干預,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義務教育的普遍實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視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20世紀後教育特徵

(1)教育的終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有技術的現代化。

  3、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爾巴特,德國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學家。在世界教育學史上被認為是“現代教育學之父”或“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普通教育學》。

(1)教育性教學原則。赫爾巴特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學”概念;

(2)建立教育學理論的兩大理論基礎:倫理學和心理學;

(3)強調教師的權威作用,形成了傳統教育的三中心:教師中心、課堂中心、教材中心。

(4)試圖以心理學的“統覺”原理來説明教學過程,認為教學過程是新舊觀念的聯繫和系統化的過程。

(5)提出了四段教學法。即明瞭、聯想、系統、方法。

  4、杜威的相關教育思想

杜威,實用主義教育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為《民主主義與教育》。

(1)論教育的本質。杜威認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造”、“學校即社會”。

(2)論教育目的

“主張教育無目的論,認為教育過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沒有什麼教育目的。”

(3)提出五步教學法,即創設疑難情境、確定疑難所在、提出解決問題的種種假設、推斷哪個假設能解決這個問題、驗證這個假設。

(4)提出與傳統教育相對應的新三中心:兒童中心、活動中心、經驗中心。

  5、生產力和教育的關係

(1)生產力對教育的決定作用:

①生產力水平決定教育的規模和速度;

②生產力水平制約着教育結構的變化;

③生產力發展水平制約着教育的內容和手段。

(2)教育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

①教育是勞動力再生產的重要手段;

②教育是科學知識再生產的手段。

  6、教育與政治經濟制度之間的關係

(1)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的制約。

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性質,具體表現如下:

①政治經濟制度決定着教育的領導權;

②政治經濟制度決定着受教育的權利;

③政治經濟制度決定着教育目的。

(2)教育對政治經濟的影響:

①教育能為政治、經濟制度培養所需的人才;

②教育可以促進政治民主;

③教育通過傳播思想,形成輿論作用於一定的政治和經濟。

  7、教育與社會文化的關係

(1)文化對教育的制約與影響:

①文化知識制約教育的內容與水平;

②文化模式制約教育環境與教育模式;

③文化傳統制約教育的傳統與變革。

(2)教育與文化:

①教育的文化傳承功能;

②教育的文化選擇功能;

③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

④教育的文化創新功能。

  8、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對獨立性

教育的相對獨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規律,對政治、經濟制度和生產力具有能動作用。具體表現在:

(1)教育與生產力和政治經濟制度發展的不平衡性。

(2)教育具有歷史繼承性,具體表現:教育內容的繼承,教育方式的繼承、教育理論與經驗的繼承。

(3)教育的相對獨立性並非絕對獨立性,而是相對獨立性。

  9、學校教學獨特功能

(1)學校教育為個體發展作出社會性規範

(2)學校教育具有加速個體發展的特殊功

(3)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具有即時和延時價值

(4)學校具有開發個體特殊才能和發展個性的功能

  10、影響個體發展的因素

(1)遺傳——物質前提、生理基礎;

(2)環境——為人的發展提供可能;

(3)學校教育——主導;

(4)個體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個體發展從潛在的可能狀態轉向現實狀態的決定性因素。

  11、學校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1)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

①學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培養人的活動;

②學校教育是通過專門訓練的教師來進行的,相對而言效果較好;

③學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響學生髮展的各種因素。

(2)學校教育在影響人的發展上的獨特功能

①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做出社會性規範;

②學校教育具有加速個體發展的特殊功能;

③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具有即時和延時的價值;

④學校具有開發個體特殊才能和發展個性的功能。

  12、個體身心發展的規律和教育

(1)教育要適應年輕一代發展的順序性,循序漸進地促進學生身心的發展。

(2)教育要適應年輕一代身心發展的階段性,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在教育內容和方法上應有所不同,注意教育的針對性。

(3)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關鍵期。

(4)教育要適應年輕一代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做到因材施教

  13、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據

(1)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是確定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據

①教育目的受生產力的制約;

②教育目的也受生產關係以及政治觀點與政治制度的制約;

③教育目的的制定還受到各國傳統文化和世界先進文化的影響。

(2)人的自身發展特點與需要也是確定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據

(3)教育目的制定者的教育理想與價值觀

(4)教育要適應年輕一代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做到因材施教

  14、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強調要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服務。指明瞭我國教育的社會主義方向和人才培養的政治導向。

(2)要求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説明了國家對培養人才的素質要求。

(3)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實現我國當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徑,指明瞭我國培養人才的根本途徑。

(4)教育要適應年輕一代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做到因材施教

  15、教育目的的功能

(1)導向功能

(2)激勵功能

(3)選擇功能

(4)評價功能

  16、現代教育制度發展趨勢

(1)加強學前教育及其與國小教育的銜接;

(2)提早入學年齡,延長義務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朝着綜合統一的方向發展;

(4)高等教育的類型日益多樣化;

(5)終身教育體系的建構;

(6)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界限逐漸淡化;

(7)教育制度有利於國際交流。

  17、教師角色

(1)傳統的教師角色觀:傳道者,授業解惑這,管理者,示範者,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2)現代的教師角色觀: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育教學的研究者;課程的開發者和研究者;社區型的開放教師;終身學習的踐行者。

  18、教師勞動的特點

(1)強烈的示範性

(2)獨特的創造性

(3)勞動的複雜性

(4)空間的廣延性和時間的連續性

(5)勞動效果的隱含性

(6)長期性

  19、教師必備的職業素養

(1)道德素養:又包括思想素養、政治素養以及職業道德素養。

(2)知識素養:教師需具有學科知識素養、教育知識素養、文化知識。

(3)能力素養:.基礎能力素養和專業能力素養。

(4)心理素養: 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際關係、健康的人格等。

(5)身體素養。

  20、教師所必須具備的知識素養

(1)教師需具有學科知識素養

(2)教師的教育知識素養

(3)文化知識

  21、比較專家型教師和新手型教師

專家型教師和新教師在課前計劃、課堂教學過程和課後教學評價三個方面都存在差異:

(1)課時計劃的差異。

(2)課堂教學過程的差異。

(3)課後評價的差異。

  22、福勒和布朗的教師專業發展階段理論

(1)關注生存階段:非常關注自己的生存適應性,過多的關注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從而花大量時間去搞好自己與別人的關係

(2)關注情境階段:關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課的內容,更多的關注自己的教學效果

(3)關注學生的階段:教師將考慮學生的個別差異,認識到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有不同的需要,實施因材施教.

  23、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

(1)觀摩和分析優秀教師的教學活動。

(2)開展微格教學。

(3)進行專門訓練。

(4)反思教學經驗

  24、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1)瞭解和研究學生。

(2)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3)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

(4)發揚教育民主。

(5)正確處理師生矛盾。

  25、簡述學生中心課程論主張

(1)課程應以學生的興趣、愛好、動機、需要、能力等為核心來編排;

(2)課程的組織應心理學化。

(3)以人為本課程理念,關心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情感體驗,突出知識的獲得過程。

  26、制約課程的因素

(1)社會需求

(2)學科知識水平

(3)學習者身心發展特點

(4)課程理論

  27、簡述泰勒的目標模式

泰勒原理可概括為:目標、內容、方法、評價,即:

(1)確定課程目標;

(2)根據目標選擇課程內容;

(3)根據目標組織課程內容;

(4)根據目標評價課程。

  28、新課改的具體內容

(1)三維目標:新課程倡導三維課程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2)課程結構: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國小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國中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從國小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

(3)學習方式:現代學習方式的表現形式包括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自主學習。

(4)課程評價: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

(5)課程管理: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體制。

  29、課程實施結構

(1)安排課程表

(2)確定分析教學任務

(3)研究學生的學習特點

(4)選擇確定教學模式

(5)規劃教學單元和課的類型

(6)組織並開展教學活動

(7)評價教學活動與結果

  30、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

(1)備課:備課要做好三項工作,即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還要寫好三種計劃,即學年教學計劃、學期教學計劃和課時計劃。

(2)上課:上課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

(3)作業的佈置與批改

(4)課外輔導。

(5)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

  31、一堂好課的標準

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內容正確、方法得當、表達清晰、組織嚴密、氣氛熱烈。

  32、教學過程師一種特殊的認識活動

(1)認識的間接性。

(2)認識的交往性。

(3)認識的教育性。

(4)認識的簡捷性。

(5)有指導的認識

  33、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

(1)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結合

(2)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教學的發展性規律)

(3)掌握知識與提高思想相結合(教學的教育性規律)

(4)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動性相結合

  34、常用的教學原則

(1)直觀性原則

(2)啟發性原則

(3)鞏固性原則

(4)循序漸進原則

(5)因材施教原則

(6)理論聯繫實際原則

(7)量力性原則

(8)思想性和科學性統一的原則

  35、啟發性教學原則的實施要求

(1)老師應講的“少而精”,給學生留出思考的空間;

(2)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3)設置問題情境,使學生處於積極思維的狀態;

(4)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使學生學會思考。

  36、影響遺忘的因素

(1)學習材料的性質

(2)識記材料的數量和學習程度

(3)記憶任務的長久性和重要性

(4)識記的方法

(5)時間因素

(6)情緒和動機

  37、提高記憶效果的方法

(1)明確記憶目的,增強學習的主動性

(2)理解學習材料的意義

(3)對材料進行精細加工,促進對知識的理解

(4)運用組塊化學習策略,合理組織學習材料

(5)運用多重信息編碼方式,提高信息加工處理的質量

(6)重視複習方法,防止知識遺忘

  38、培養學生的影響力

(1)培養和保護學生的好奇心

(2)豐富學生知識,擴大表象儲備

(3)創設想象情景,引發想象

(4)利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喚起學生的想象

  39、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

(1)問題的特徵

(2)已有的知識經驗

(3)定式

(4)功能固着

(5)原型啟發

(6)情緒與動機

(7)個體智力水平

  40、中學德育原則

(1)言行一致原則

(2)正面説服教育、積極引導原則

(3)嚴格要求與尊重信任相結合的原則

(4)通過集體進行教育的原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