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一個管理型的組織的方法

來源:文萃谷 2.5W

引導語:立一個管理型組織的意義就在於讓經理層對員工行為的影響是正值,而不是負值。以下是本站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建立一個管理型的組織的方法,歡迎閲讀!

建立一個管理型的組織的方法

 弄不清價值觀管理與事實管理,會導致員工動機混亂症

從員工的角度看,任何時刻都存在着大量的“選擇”:選擇的意思是,有很多路徑可供員工去行動,每一種路徑的結果是不一樣的。選擇的第二層意思是,選擇了一個路徑,就意味着對另一個路徑的放棄。

選擇之所以有意義,是因為有目標或目的,沒有目標的管理毫無意義。所以,員工的任何一個選擇,實際上是管理層在“目標”方面幫助員工決策的結果。舉個例子,我們走路要邁腳,邁腳是因為要寄信,寄信是因為要傳遞信息。從過程上看,每一步行動都是為了一個小目標,而每一個小目標又通向大目標,直至終點。

從這個過程看,員工任何一個節點,都面臨兩個問題,一個是如何選擇?一個是如何行動?每一個小目標都是通向最終目標的,所以管理就分為兩類:對最終目標的認同或不認同,是價值觀管理,而對最終目標如何實現,是事實管理或者叫行動管理。

 令人遺憾的現實是,我們存在着兩種誤區:

第一、之所以很多企業不是管理型組織,是因為他們沒有對管理做這樣的分類,從而只做了事實管理,而不做價值觀管理。

第二、即使他們做價值觀管理,也只是把員工對小目標的認同與不認同當成價值觀,而不是把員工對最終目標的認同或不認同當成價值觀。比如,一個員工在小目標的時候,動機是經濟利益,但其實對大多數人而言,經濟利益並不是最終目的,而是實現諸如安全,成就或者名聲的手段。

凡是覺得員工不好管,凡是覺得人心混亂的地方,大多都是因為管理者弄不清價值觀管理,導致員工動機混亂症。

行動決策,如何把上級的決策執行下去?

管理是團隊行為,很多人認為,所謂團隊行為,就是組織可以剝奪個人的部分選擇權,這句話只對了一部分。組織可以剝奪的是個人的部分行動權,但組織不能夠剝奪任何員工的價值觀決定權。這也是為什麼會出現管理混亂的原因,因為即使你的行動權是正確的,但價值觀決策不一致,員工就會行使價值觀決定權來“對抗”。

所以,管理的有效性就會出現一種奇特的現象。比如十個人造一艘船,如果大家的價值決策不一致,各執已見,那麼,最後可能什麼也造不出來。但如果大家都認同,價值決策一致,那麼成功的可能性反而更大。

這就是做公司關鍵點。公司上層的.決策,如何能被下級所認同?要研究這一行為,需要從四個方面考慮:

第一:權力。雖然權力的重要作用,是在保證決策作出之後,強制性地獲得認同,但我覺得權威的作用還是被大大誇大了,正式的權力結構,很大程度上是為“衝突爭議準備”的,而不是為“管理”準備的。但管理中,很多經理人卻過分使用權力來“管理”。

第二:組織忠誠。“我們”與“你們”的區別,就是組織忠誠度的體現,如果有人説財務人員很辛苦,他就是在把人分為“財務部(我們)”“非財務部(他們)”兩類,而他説財務人員很辛苦的這種行為,表明了他是忠誠於“財務組織”。

這樣造成的結果是,組織的整體就被肢解了,總有人認為我的部門比別的部門重要,於是部門之間的“忠誠”造成了部門之間的衝突。特別是這樣的人在公司高層的時候,他的“忠誠”偏見會導致組織的偏見。

第三:信息與反饋。很多決策之所以流產,並不是因為決策本身,而是因為信息的流動受限,但只要存在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傳遞信息的錯誤,就會永遠發生,所以,執行者通過直接對目標負責,然後主動尋求信息,讓信息在目標導向的環境中流動,就可以大大降低信息的失真。

第四:培訓。培訓的目的,是讓組織成員依靠自己的判斷來決策,是讓組織成員通過理解來認同最終目標。只要相同的要素在決策中重複出現,培訓就適用於員工的決策過程,也就是價值觀的選擇與行動能力。

 培訓有如下功能:

1、可以向受訓者提供決策所需要的事實要素。

2、可以向受訓者提供思維的參考框架。

3、可以向受訓者傳授“公認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4、可以向受訓者傳輸制定決策所依據的價值觀。

組織與個性:決策前提比決策重要

企業實際上由三種人組成:企業家,員工與顧客。企業家的獨特特徵是,他們的決策最終控制着員工的行動;員工的獨特特徵是,他們向組織貢獻時間與精力,換取報酬;顧客的特徵是,用金錢換取組織的產品。

每個人參與組織的時候,都有其獨特的個人動機。比如一個製鞋廠的目標就是製出優質的鞋子,這個目標是誰的?企業家的還是員工的,還是客户的?

 結論是,其實是誰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目標是不是組織的!

組織是管理中最容易被誤解的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組織是什麼?在我看來,組織是一羣人彼此溝通和彼此聯繫的系統,這一系統向個人提供大量決策信息,包括決策前的前提,目標和態度,組織還預測其它成員的舉動,並向成員提供一系列穩定與易於理解的預期值。社會學家把這一模式稱為“角色體系”。

舉個例子,如何訂立下一個合同?是自己訂,還是交給下屬去訂?訂之前要做什麼準備?有什麼原則?下一個做好之後,後面的又如何處理?這一系列決策問題會形成一個累積效應,對組織的行為模式形成影響。

外星人一定很好奇,我們為什麼把社會描述成市場經濟,而不是組織經濟。畢竟每一個人的行為,不僅包含着短期的經濟目標,更包含着為組織目標作貢獻的社會性目標。組織成功的一個必要條件就是,每一個人在決策的時候,不僅考慮着自己的組織目標,同時也考慮着公司的長期目標。

但是社會學的研究表明,這是不可要求的,而只能被交換,那就是組織通過一個交易模式考慮個人的成長與利益。作為一種交換,員工會自動地考慮組織的目標與利益,以此來實現自己在組織中的地位與名望。

角色的概念,提供了人類行為的標準社會學解釋:船長之所以要與沉船同歸於盡,是因為他認可自己的船長身份,而船長身份在組織上,有着明確的社會文化對船長的預期。身份認同越明確,社會對“好船長”的評價體系越明確,人們就越有強大的動機與身份“同歸於盡”。

如果我們把社會影響看成是各種決策前提的影響,那麼,角色論的難題就迎刃而解了。角色或身份是對個人制定決策時依據的某些前提的具體説明,而不是全部説明。

除非把前提當成基本單元,否則,角色理論就會犯一個與經濟理論正好相反的錯誤:不給理性留任何餘地。正確的做法應當是,如果我們根據前提來定義角色,那麼,當事人就能夠在行動時留有思考的餘地,並納入他的知識、需求和情緒等元素,全力發揮自己的才華。

這就是決策分析的重要性,決策應當是管理的入口:決策前提比決策更重要。這樣看來,組織是什麼,不過就是如何平衡“報酬”與員工貢獻之間的一個動態結構。報酬是不是對員工有效,這是有前提的。而員工提供的貢獻是不是對客户有效,這也是有前提的。這些前提構成了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核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