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自考《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考試重點

來源:文萃谷 5.01K

2017年4月自考已經進入緊張的備考衝刺階段,考生們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以下是本站小編搜索整理的關於《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考試重點,供參考借鑑,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2017年自考《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考試重點

第一章

  名詞解釋

對外貿易量:以固定年份為基期計算的進口或出口價格指數去調整當年的進口額或出口額,得到相當於按不變價格計算的進口額或出口額,這種方法計算出來的對外貿易額已剔除了價格變動的影響,單純反應對外貿易的數量規模,被稱為對外貿易量。

總貿易:以貨物通過國境作為統計進出口的標準

專門貿易:以貨物經過關境作為統計進出品的標準

對外貿易依存度:一國在一定時期外貿總額與國民生產總值的比。

直接貿易:指商品消費國與生產國直接進行買賣商品的行為。

間接貿易:指商品消費國與生產國國通過第三國進行買賣商品的行為。

  第二章

  名詞解釋

國際分工:是指世界各國之間的勞動分工,它是社會分工發展到一定階段,國民經濟內部分工超越國家界限發展的結果。國際分工是國際貿易和世界市場的基礎。

  簡答

1、影響國際分工形成與發展的主要因素

國際分工產生與發展的基礎----自然條件.國際分工產生與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社會生產力.國際分工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生產力水平的高低將決定一個國家在國際分工中地位,生產力的發展決定國際分工的廣度、深度和形式,生產力的發展決定了國際分工的產品內容.國際分工的發展制約因素----人口、勞動規模和市場.國際分工的深入發展的重要條件----資本國際化.國際分工的性質取決於----國際生產關係.上層建築----可推進和延緩國際分工的形成和發展

2、里昂惕夫反論:美國是資本比較豐裕而勞動力比較稀缺的國家,根據H-O模型,美國應該出口資本密集型產品,進口勞動密集型產品。然而里昂惕夫用投入——產出法計算了美國出口品和進口產品的要素含量,進而對進出口產品的要素含量進行比較。他發現,美國實際是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進口的是資本密集型產品,這顯然有悖於要素稟賦理論。

  第三章

計算:貿易條件

  第四章

  選擇

重商主義

基本觀點:只有金銀才是一國真正的財富,除了開採金銀,只有對外貿易才是財富的真正源泉,利潤是在流通過程中由於賤買貴賣而產生的,而國內貿易,由於買賣得失相抵,對財富無所增益,對外貿易的原則是少買多賣,只有出超才能使金銀進口,主要是通過對外貿易順差,保證金銀進口。

貨幣差額論:認為一切進口都會減少貨幣,在對外貿易上應奉行絕對的少買多賣,以求增加貿易順差,換回更多的金銀。主張國家要用行政或法律手段禁止貨幣輸出國外,對於商品貿易實行獎出限入政策。

貿易差額論

反對早期重商主義禁止金銀輸出的思想,認為貨幣產生貿易、貿易增多貨幣,主張在保證有更多的金銀運回本國的前提下,允許金銀出口。在對外貿易方面,擴大農產品和工業品的出口,減少外國製成品的進口,通過獎出限入的外貿易政策,保證外貿順差,以達到金銀流入的目的。

  簡答

自由貿易理論的主要論點:自由貿易可以形成互相有利的國際分工;擴大國民的實際收入;自由貿易可以阻止壟斷,加強競爭,提高經濟效益;自由貿易有利於提高利潤率。

李斯特的保護理論:

歷史背景:貿易保護理論是在與自由貿易理論論戰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自由貿易理論忽視了國家利益,因而會對落後國家不利。 國際自由貿易的有利性是有條件的,必須以各國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國情為出發點,國家對經濟必須實行強有力的干預以保持其經濟利益。主要內容:各國的經濟劃分為原始未開化時期、畜牧業時期、農業時期、農工業時期和農工商業時期這樣五個階段 。(1)保護對象:對尚處於建立和發展時期,還不具備自由競爭能力的幼稚工業進行保護;重點保護重要工業部門、經發展能與外國產品競爭的部門以及技術部門。 (2)以關税保護為主,關税税率應隨着國內工業的發展,引進技術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當本國工業具有競爭力後應逐步降低保護程度,保護程度一般應在20-60%之間 .(3)保護期限:被保護的工業部門生產的產品價格低於進口產品時便不需要保護;經過一段時間被保護的工業仍然不能自立,也應放棄保護;時間應以三十年為限。進步性:反映了經濟發展水平落後的國家獨立自主地發展民族工業的正當要求和願望着眼於資源的動態優化配置,考慮經濟成長的長遠利益對不同部門實行不同的貿易政策

  名詞解釋

貿易自由化:

①大幅度削減關税:A、在關税與貿易總協定成員國範圍內大幅度地降低關税。B、歐共體(歐洲經濟共同體)實行關税同盟,對內取消關税,對外通過談判,達成關税減讓協議,導致關税大幅度下降。C、通過普遍優惠制的實施,發達國家對來自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製成品和半製成品的進口給予普遍的、非歧視的、非互惠的關税優惠。②降價或撤銷非關税壁壘,隨着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一些國家程度不同地放寬了進口數量限制,擴大了進口自由化;放寬或取消了外匯管制,實行貨幣自由兑換,促進了貿易自由化的發展。

超保護貿易:①不僅保護幼稚工業而且更多地保護國內發達的或出現衰落的工業。②不再是培養自由競爭的能力,而是鞏固和加強對國內外市場的壟斷。③不是防禦性地限制進口,而是在壟斷國內市場的基礎上對國外市場進行進攻性擴張。④不是保護代表先進勢力的一般工業資產階級,而是保護大壟斷資產階級。⑤保護政策的措施不僅有關税和貿易條約,還有其他各種獎出限入措施。

戰略貿易政策:一國政府在不完全競爭和規模經濟條件下,憑藉生產補貼、出口補貼或保護國內市場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國戰略性工業的成長,增強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從而謀取規模經濟之類的額外收益,藉機掠奪市場份額和工業利潤。

  第五章

  選擇判斷:

進口税的主要種類

按徵收對象不同分類

(一)進口税:是進口國海關在外國商品輸入時對本國進口商所徵收的關税

(二)出口税:是出口國的海關在本國產品輸往國外時對出口商品所徵收的一種關税。

(三)過境税:一國對於通過其關境的外國商品所徵收的一種關税。

按徵收的目的不同分類

(一)財政關税:指以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為主要目的而徵收的關税。

(二)保護關税:以保護本國工業或農業發展為主要目的而徵收的關税。

按徵收的依據不同分類

(一)正税:即正常關税,是根據頒佈的税率徵收的關税。

(二)進口附加税

(三)差價税

按徵收關税的優惠條件不同分類

㈠ 普通關税

㈡ 最惠國税

㈢ 特惠税(Preferential Duties)

㈣ 普遍優惠制(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GSP)

按徵税的計算方法不同分類

㈠ 從量税

㈡ 從價税(Ad Valorem Duties)

㈢ 混合税(Mixed or Compound Duties)

㈣ 選擇税(A1ternative Duties)

有效保護率:關税的有效保護率是指整個關税制度(和有效保護措施)對某類產品在其生產過程中給予淨增值的影響,也就是由於整個關税制度而引起的國內增值的提高部分與自由貿易條件下增值部分相比的百分比。也稱為實際保護率或有效税率。

反傾銷税:反傾銷税是對進行傾銷的進口商品所徵收的一種進口附加税,其目的在於抵制外國商品的傾銷,保護本國產品的國內市場。

反補貼税:反補貼税又稱抵消税或補償税,它是對直接或間接地接受任何獎金或補貼的外國貨物進口所徵收的一種進口附加税。凡進口貨物在生產、製造、加工、買賣和運輸過程中接受直接或間接的資金或補貼,都構成徵收反補貼税的條件。

  名詞解釋:

普惠制:普遍優惠制簡稱普惠制,是發達國家單方面給予發展中國家出口製成品和半製成品的一種關税優惠待遇。其主要內容是:在一定數量範圍內(主要指關税配額或限額),發達國家對從發展中國家進口的工業品減免關税,部分免除加工過的農產品的進口關税。對於超過限額的進口則一律徵收進口關税。普惠制的基本原則是普遍性、非歧視性和非互惠性

外匯傾銷:是指壟斷企業利用本國貨幣對外貶值,以爭奪國外市場的措施。當一國貨幣貶值後,出口商品以外國貨幣表示的價格降低,提高了該商品的競爭力,從而擴大了出口;而進口商品的價格就會上漲,從而削弱了進口商品的競爭力,又限制了進口。

外匯管制: 一國為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本國貨幣匯價而對外匯買賣和國際結算實行的限制。

出口信貸:出口信貸是指一個國家為達到鼓勵出口、加強本國商品的競爭能力的目的,通過設立專門的進出口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對本國出口商、國外進口商或進口商所開户的銀行提供的優惠貸款。

  簡答論述

關税的經濟效益:課本120-123

非關税壁壘的特點:與關税壁壘相比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針對性;更能直接達到限制進口的目的;更具有隱蔽性和歧視性。

外匯傾銷的條件:作為外匯傾銷要達到擴大出口的目的,必須有以下兩個條件: ⒈ 貨幣貶值的幅度大於國內物價上漲的程度;⒉ 其他國家不同時實行同幅度的貨幣貶值或其他報復性措施。

  第六章

名詞解釋

最惠國待遇:最惠國待遇原則是貿易條約與協定中的一項重要原則。它是指締約國的一方現在和將來所給予任何第三國的一切特權、優惠和豁免,也同樣給予締約對方。

國際商品協定:是指某項商品的主要生產國和主要消費國之間為了穩定該項商品的價格和保證供銷等目的而簽訂的多邊協定。是貿發會議為了保證發展中國家初級產品的出口利益,經過長期努力的結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