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是什麼

來源:文萃谷 1.98W

古代的世界也是地大物博,大家瞭解過古代世界最長的大運河嗎?不知道的話可以跟着小編了解一下我們古代世界最長大運河的一些知識吧。

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是什麼

  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又稱京杭運河或大運河,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古代運河,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運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經天津、河北、山東、江蘇和浙江四省一市,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公里。

歷史上,京杭大運河在隋、唐、元、明、清時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延伸、擴寬,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江南一帶在全國農業發展地位不斷加強、物流需求日益加大所導致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也對京杭大運河進行過多次疏浚。京杭大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運河的景點簡介

京杭大運河全長1794千米,是中國僅次於長江的第二條“黃金水道”,價值堪比長城。它是世界上開鑿最早、長度最長的一條人工河道,長為蘇伊士運河(190千米)的9倍,巴拿馬運河(81.3千米)的22倍。

京杭大運河流經北京市通州區,天津市武清區,河北省廊坊市、滄州市、衡水市、邢台市,山東省德州市、臨清市、聊城市、濟寧市、棗莊市,江蘇省徐州市、宿遷市、淮安市、揚州市、鎮江市、常州市、無錫市、蘇州市,浙江省嘉興市、湖州市、杭州市20個市區,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

京杭運河的流向、水源和排蓄條件在各段均不相同,非常複雜,流向總體概括為四個節點、兩種流向:節點1天津(海河)以北的通惠河、北運河向南流;節點1與節點2東平湖之間的南運河、魯北運河向北流;節點2與節點3長江(清江)之間的魯南運河、中運河、裏運河向南流;節點3與節點4長江以南的丹陽之間河段向北流;丹陽以南河段(江南運河)向南流。

至2012年,京杭運河的通航里程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為877千米,主要分佈在山東濟寧市以南、江蘇和浙江三省。

  京杭大運河的歷史知識

當然,中國江南被納入以“中原”繼而“華北”為重心的中國地緣政治視野,併成為中國北方政治不可或缺的戰略支撐地帶,其首功可歸於隋朝開鑿的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與巴拿馬運河、蘇伊士運河的開通一樣,是改善中國國內地緣政治環境的大事。它的.開通大致分為三期:

第一期即運河的萌芽時期。春秋吳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開鑿邗溝,從江都(今揚州市)邗口至山陽(今淮安市,淮安末口),以通江淮。至戰國時代又先後開鑿了大溝(從今河南原陽縣北引黃河南下,注入今鄭州市以東的圃田澤)和鴻溝,從而把江、淮、河、濟四水溝通起來。

第二期主要指隋代的運河系統。以東都洛陽為中心,於大業元年(605)開鑿通濟渠,直接溝通黃河與淮河的交通。並改造邗溝和江南運河。大業三年(607年)又開鑿永濟渠,北通涿郡。連同公元584年開鑿的廣通渠,形成多枝形運河系統。

到元朝時,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須開鑿運河把糧食從南方運到北方。為此先後開鑿了三段河道,把原來以洛陽為中心的隋代橫向運河,修築成以大都為中心,南下直達杭州的縱向大運河,此為第三期。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元代大運河全線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達大都,成為今京杭運河的前身。

京杭運河自北而南流經今天的北京、天津和冀、魯、蘇、浙4省,貫通中國五大水系──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和一系列湖泊,全長1794公里。運河從華北平原直達長江三角洲,地形平坦,河湖交織,極大地改善中國南北之間的聯繫。中國淮河以南地區沃野千里,自古是中國主要糧、棉、油、蠶桑、麻產區。這些地區人口稠密,農業出產率高,生產潛力大。大運河的修通,使中國北方政治有了來自江南的源源不斷的物資支援和保障,從而使中央政府的有效控制區域得以大大北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