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畫認識的誤區

來源:文萃谷 2.69W

中國畫的認識誤區,近代以來,許多人包括專業人士,對於傳統中國畫、中國畫傳統,其標準、價值和發展,認識上存在諸多誤區,值得注意。

對中國畫認識的誤區

一是對“傳統中國畫”認識的偏差。多數中國畫的從事者和欣賞者,都以為“傳統中國畫”就是蘇東坡所提倡的、董其昌全面闡述的、青藤、八大、鄭板橋等所表現的“文人畫”。其實不然。“文人畫”僅僅是傳統中國畫的一部分,因而不能代表中國畫全部。之所以後代產生這樣的誤解,其根源來自歷代史論家(有些是畫家自己)的提倡和誤導。

二是中國畫的標準存在誤區。中國畫家,在國人面前大都很自信,動輒自編、自立、自封門户;而在西方藝術面前,又不太自信,不是做他們的“搬運工”,就是他們的“拿來主義” 者。這是一種輕浮,一種焦躁,是民族虛無主義的表現。解決這個問題,要靠藝術標準的建立。藝術的標準與地位的高低、名氣的大小、市場價格的高低混在一起,處於交織狀態。這種現象的根源,來自對中國文化的誤解,誤以為中國在近代史上發展的過程中落後了,就不得不放棄我們原有的中國畫的核心價值,而以西方強勢國家的文化觀念取而代之。所以,當代中國畫家學來學去沒能成就出大師,至多算出了些“名家”。不過,名家也有好壞之分,名副其實是“名家”,名不副實則是 “偽名家”。時下“名家”不足,“偽名家”有餘。

三是對“傳統中國畫”和“中國畫傳統”兩個概念混淆不清。“傳統中國畫”即傳統的中國畫,其側重點在中國畫,與之相對應的是西洋畫,是具體的形而下的東西。“中國畫傳統”即中國畫的傳統,重點在傳統上,即服從於文化的大傳統,是中國畫內在精神氣象的無形脈絡,是抽象的形而上的東西,也是我們民族的藝術精神所在。兩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繫,類似於“道在器中,器不離道”。

四是中國畫的價值也存在誤區。對“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誤解,使我們在相當長的時間裏,在對中國畫的價值問題的認識上,存在着觀念上的誤區。中國畫領域,“五四”精英們進行的 “美術革命”,在西方苦苦尋找並帶回的“學院的寫實繪畫”,加之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的“85新潮”,又一次對西方現代藝術進行零碎的切割式引入。這些表面性的革新,都是非學理式的,導致中國畫創新的混亂。傳統中國畫以書法為基礎,重書畫同源與筆墨,以“骨法用筆”達到“氣韻生動”並以此作為最高標準,擁有自己獨特的`價值體系。其審美價值在於藝術家內心世界和精神面貌的主觀表現,具有超越時空的永恆的精神價值。中國畫和西洋畫的目標有本質性的區別,不僅不能覆蓋,也無法覆蓋。中國畫發展的道路,只能“移步移形”,而不能“移步換形”。

隨着現代化浪潮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推進,中國畫藝術的發展,同樣面臨國際化的問題。由於全球文化交流的影響,許多藝術家總喜歡把目光盯在西方,這是對中國畫未來發展方向的認識誤區。

中國畫不能迎合西方藝術的發展路數,我們必須有自己的發展理念,必須整合自己、健全自己,而不是忽略自己、消亡自己。中國藝術的獨具一格,不僅不是累贅,而是對世界的一種貢獻,當下世界尤為明顯。中國畫傳統的更新與創建,是民族血脈在當代的一種溝通、延續。

中國畫的發展,應從大處着眼,準確定位,要尋求藝術理念上的突破,而不應是形式上的模仿。突破的可能性雖不一定侷限於本土,但必須堅守中國畫藝術的基本屬性,創造出新的融合多種元素的、與眾不同的表現方法。本土的、開放的中國畫才能走向世界前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