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手抄報素材大全

來源:文萃谷 4.14K

古詩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精髓。當我們製作手抄報時,應該畫什麼樣的手抄報邊框比較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古詩詞手抄報素材大全,希望大家能喜歡!

古詩詞手抄報素材大全

詩歌的發展

1、古體詩。最早的詩歌是先秦時代的原始詩歌,也稱原始歌謠。那時社會生產力極其低下,沒有文字。人們只能以口耳相傳的口頭創作的形式來表達。原始詩歌(各種號子、調子)的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都有其鮮明的特點,詩歌題材涉及勞動生活的描繪,愛情生活的歌頌和自然生活的期盼。但畢竟沒有文字記載,絕大部分沒有留存下來。後來經過收集、整理,就成了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再後來又有了《楚辭》,漢朝的《樂府詩》。

《楚辭》是戰國時期我國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詩人屈原創作的,其中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楚辭》的本義是指楚地(今兩湖一帶)的言辭,除屈原外,楚辭還收錄了宋玉、賈誼、東方朔等人的作品。

《漢樂府》是繼《詩經》以後我國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彙集,與《楚辭》的浪漫主義手法不同,它開創了詩歌的現實主義新風。漢樂府民歌中女性題材的作品佔有重要位置。他它採用通俗的語言貼近現實生活,用敍事手段刻畫人物,故事情節較為完整。而且在典型的描繪中突出思想內涵,開拓了敍事詩發展的新階段,也是我國五言詩重要階段。

《南北民歌》。由於南北方長期對峙,政治、經濟、文化及民間習俗差距甚遠,且自然環境各異,所以南北方民歌也各顯風格、情調。南朝民歌清麗、纏綿,反映了純潔、真摯的愛情生活。北朝民歌則粗獷、豪放,反映了北方動盪不安的社會現實和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南朝民歌中著名的抒情長歌《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經典敍事長詩《木蘭詩》,分別代表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這個時期以"五言四句"為主,"七絕"、"七言"及雜言體也有,對唐代詩歌影響很大。

"永明體″。它強調格律聲韻,對後來唐朝格律詩發展影響甚遠,產生於南齊永明年間。當時社會相對穩定,經濟較為繁榮,為詩人們鑽研聲律和詩歌創作規律,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條件。其代表人物有沈約(浙江湖州人),南朝史學家,文學家。蕭賾(齊高帝蕭道成的長子,南朝第二任皇帝)。永明體是詩歌技巧變革,標誌我國詩歌從原始自然藝術的古體詩走向人為藝術的近體詩轉折,是近體詩的前奏,它還提出了創作理念上的"四聲(文字的四個聲調:平、上、去、入)八病″。

2、近體詩。形成於唐代並得以盛行,為與古體詩區別,故取名為近體詩。它對格律極為嚴整,其主要表現為: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聲,韻有定位,律有定聯,聯有定對。與古體詩比較,近體詩的形式更加整齊、更為節奏,但同時也增添了更多的限制和約束。所以,詩歌創作的這些嚴格規定作用是兩方面的,即有利於規範創作詩歌,讓詩歌更趨成熟。相反卻不利於詩歌發展,增加了難度,造成了限制。

唐詩的發展經歷了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個階段。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拉開了邊塞詩的帷幕。初唐完成了五言、七言律詩的定型。到了盛唐時代,五言和七言律詩、絕句形式完備,佳作如雲、各盡其妙。詩的題材豐富廣泛、內容豐富。山水田園、邊塞風情、送行贈別、羈旅行役、友誼愛情、人情世態、詠史懷古等,無所不包、舉不勝舉。詩人層出不窮、名家輩出、流派並立、風格多樣、異彩紛呈。盛唐詩對中國詩詞最突出的貢獻是誕育了李白、杜甫這兩位偉大的詩人。"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韓愈),早已成為千世百代人的共識。中唐是唐詩的極盛時期,詩人輩出,作品更是羣芳爭豔,其中白居易取得了與李、杜並稱唐代"三大詩人″的顯赫地位。晚唐詩歌雖不及盛唐、中唐,但也出現了杜牧、李商隱等大家名手。

宋詞興盛於宋,但其發源在五代十國,甚至更早。詞在唐代沒有引起重視,到了宋代,詞就以它的集大成精華,成了宋代最出色的文化,也出現了代表性的詞人,如秦觀、周邦彥、賀鑄、蘇軾、歐陽修、李清照、陸游、辛棄疾等傑出詞人。

元明清時期相對於唐宋,雖然詩人詞人不斷,只是傑出的大家名家不多而已。

3、現代詩(也稱新詩、自由詩)。開始於上世紀的五四運動。它以百話文為語言載體,適應當時的政治變革需要,基於與古典詩歌的徹底決裂,打破古典詩歌一統天下的局面,帶來了創作觀念的變革。從胡適,郭沫若,劉半農,王進之,冰心等人的積極響應和參與,現代詩經歷了語言形式到內容的革命過程,重破了僵硬、呆板的格律束縛,樹立了百話文的正宗地位,創造出了接近百姓的嶄新的詩歌形式。只有現代詩的出現,才讓詩歌成為了人民大眾的詩歌。

現代詩經歷了從校園轉向都市的短暫繁榮,也經歷了民族救亡和民族解放的重大時期。激發了人們的愛國熱情,湧現了大量的詩人,詩歌深受人民羣眾歡迎。新中國建立後,當時受政治環境的影響詩的主題也由讚美"新生活"轉向了"繼續革命″的激進情感。文革時期,大批詩人打成右派,被剝奪了寫作的權利,包括現代詩在內的中國詩歌也被排除出了主流文學之列,淪為了地下文學。改革開放後,大量詩人復出,寫了不少"歸來的歌″;青年人的"朦朧詩"開始出現,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進入90年代,特別是新世紀,社會文化生活發生了重大變革,文化娛樂以消費為主體,詩歌作為純文學受到嚴重衝擊,不再像以前那樣被讀者期待和關注。現代詩與舊體詩一樣,日漸失去了社會的優越地位,無法與大眾流行的文化抗衡,逐步趨於邊緣化。整個文學藝術大不如前,雖然有時也見"勃勃生機",但畢竟大勢已去,不可逆轉。

古詩詞中“酒”的名字

1、杜康

傳説中是最早釀酒的人,後故以其名代稱酒。

曹操《短歌行》:“何以解憂?惟有杜康。”元好問《鷓鴣天》:“總道忘憂有杜康,酒逢歡處更難忘。”

2、觴酌(shāng zhuó)

原為兩種飲酒器具,後亦用作酒的代稱。

曹植《酒賦》:“若耽於觴酌,流情縱逸,先王所禁,君子所斥。”韋應物《簡寂觀西澗瀑布下作》:“茶果邀真侶,觴酌洽同心。”

3、綠蟻

酒面上漂浮的綠色泡沫,因似蟻狀,故名。也用作酒的代稱。

謝朓《在郡卧病呈沈尚書》:“嘉魴聊可薦,綠蟻方獨持。”白居易《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4、歡伯

因為酒能消憂解愁,給人們帶來歡樂,故藉此意而取名“歡伯”。

焦贛《易林坎之兑》:“酒為歡伯,除憂來樂。”元好問《留月軒》:“三人成邂逅,又復得歡伯。歡伯屬我歌,蟾兔為動色。”

5、流霞

對美酒的喻稱。

《抱朴子祛惑》載:“項曼都入山學仙,十年而歸,家人問其故,曰:‘有仙人但以流霞一杯與我,飲之輒不飢渴。’”庾信《衞王贈桑落酒奉答》:“愁人坐狹邪,喜得送流霞。”李商隱《花下醉》:“尋芳不覺醉流霞,倚樹沉眠日已斜。”

6、老春

唐時多稱酒為春,故稱美酒為老春。

李白《哭宣城善釀紀叟》:“紀叟黃泉裏,還應釀老春。”韓翃《田倉曹東亭夏夜飲得春字》:“玉佩迎初夜,金壺醉老春。”

7、麴生

酒的擬人稱呼。

鄭棨《開天傳信記》載:“葉法善會朝客數十人於玄真觀,思飲酒。忽一人傲睨直入,自雲麴秀才,與諸人論難,詞鋒敏鋭。法善疑為鬼魅,暗以小劍擊之,其人墜階下,化為滿瓶好酒,眾人揖之曰:‘麴生風味,不可忘也。’”陸游《初春懷成都》:“病來幾與麴生絕,禪榻煙茶雙鬢絲。”

8、凍醪

即春酒。是寒冬釀造,春天成熟的酒。

《詩經·豳風·七月》:“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傳:“春酒,凍醪也。”疏:“醪為酒之別名,此酒凍時釀之,故稱凍醪。”杜牧《寄內兄和州崔員外十二韻》:“雨侵寒牖夢,梅引凍醪傾。”陸龜蒙《漉酒巾》:“靖節高風不可攀,此巾猶墜凍醪間。”

9、椒漿

用椒浸製而成的酒,古代多用以祭神。

屈原《楚辭·九歌·東皇太一》:“奠桂酒兮椒漿。”王維《椒園》:“椒漿奠瑤席,欲下雲中君。”李嘉祐《夜聞江南人家賽神》:“雨過風清洲渚閒,椒漿醉盡迎神還。”

10、杯中物

因飲酒時多用杯盛,故稱。

陶潛《責子》:“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黃庭堅《次韻柳通叟寄王文通》:“心猶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鏡裏顏。”

11、掃愁帚、釣詩鈎

因酒能掃除憂愁,能鈎起詩興,故稱。

蘇軾《洞庭春色》:“要當立名字,未用問升斗。應呼釣詩鈎,亦號掃愁帚。”

12、青州從事、平原督郵

“青州從事”是美酒的隱語。“平原督郵”是劣酒的隱語。

劉義慶《世説新語·術解》載:“桓公有主簿,善別酒,有酒輒令先嚐。好者謂‘青州從事’,劣者謂‘平原督郵’。”從事,美官;督郵,賤職。故以此為比。皮日休《醉中寄魯望一壺並一絕》:“醉中不得親相倚,故遣青州從事來。”黃庭堅《醇道得蛤蜊復索舜泉》:“商略督郵風味惡,不堪持到蛤蜊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