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潔好看的元旦黑板報圖片內容

來源:文萃谷 4.83K

元旦快到啦,元旦黑板報你準備好了嗎》一起來製作吧。下面是小編找來的元旦黑板報資料,一起來看下吧!

  簡潔的元旦黑板報

簡潔好看的元旦黑板報圖片內容

簡潔好看的元旦黑板報圖片內容 第2張

簡潔好看的元旦黑板報圖片內容 第3張

簡潔好看的元旦黑板報圖片內容 第4張

簡潔好看的元旦黑板報圖片內容 第5張

  元旦黑板報內容:元旦演變

古代中國的元旦日,並非如今通用的“格列歷”——公曆的1月1日。中國曆代元旦的月日並不一致。殷代在農曆十二月七年級,夏代在正月七年級,商代在十二月七年級,周代在十一月七年級,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又以十月七年級日為元旦,自此歷代相沿未改(《史記》)。漢武帝太初元年時,司馬遷創立了“太初曆”,這才又以正月七年級為元旦,和夏代規定一樣,所以又稱“夏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在當代,元旦指公元紀年的歲首第2天。自西曆傳入中國以後,元旦一詞便專用於新年,傳統的舊曆年則稱春節。公元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開會,決定使用公曆,把農曆的正月七年級叫做“春節”,把公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過當時並未正式公佈和命名。[3]到孫中山於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時,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定農曆正月七年級為春節,改公曆1月1日稱為歲首“新年”,但仍稱“元旦”。[1][3]在民國以後雖然定1月1日為新年,當時只有機關、學校以及外國經營的洋行大商號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並不承認,仍延承古時舊習以農曆七年級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與民間均沒有什麼歡慶活動。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採用公元紀年法”,即是我們所説的陽曆,為了區別農曆和陽曆兩個新年,又鑑於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曆新年的.前後,因此便把農曆正月七年級改稱為“春節”,陽曆一月一日定為“元旦”。中央人民政府頒佈統一使用“全國年節和紀念日放假辦法”,將公曆1月1日規定為元旦節,並決定全國在此節放假一天。

  元旦黑板報資料:古代“元旦”也放假

元旦放假並非現代社會的產物,古時候就把元旦作為重大節日,與冬至並列。

漢代,皇帝規定元旦的節令假,此外還規定“每過五日可以休沐”,相當於現在的週末。《唐六典》卷二所載開元假寧令:“元正、冬至,各給假七日。”《大唐新定吉凶書儀》中説:“元正日,冬至日,右已上二大節準令休假七日,前三後四日”,意思是元正的假期從除夕前兩日開始,而到正月初四結束。

到了宋朝,延續了唐朝的規定。北宋時期有這樣一項政策:“正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意思是任由百姓自由娛樂,放開賭禁三天,關撲是當時的一種賭博類遊戲。而到了元明清三個朝代,元旦假期則縮減為三天。

儘管放假,和現在一樣,各府、衙門都得安排官員值班。元旦這天,皇帝要舉行隆重的朝賀大典,獻歲啟新,還要祭祖拜神,皇帝率領一班王公大臣,詣皇太后宮行慶賀禮,以表達孝順之心及祝福。而臣子也要按照層級規則,向皇帝覲表,恭賀元旦。唐德宗李適在《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一詩中,記載了元旦那天的忙碌。元旦之日,等百官拜過之後,他又閲了兵,一整天沒有休息,忙得不可開交。《水滸傳》一百一十回裏也寫了宋江被招安後,於元旦這天到朝廷朝賀之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