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人像攝影的實用技巧

來源:文萃谷 2.52W

人像,是攝影愛好者最喜歡的拍攝題材之一,雖然創意很重要,但一些基本技巧是更好創意的基礎,必須熟練掌握。

有關人像攝影的實用技巧

一、人像攝影中的測光與曝光技巧

大家在人像拍攝過程中可能會發現有些照片上臉部陰暗、曝光不足,或者整個畫面模糊一片等等諸多問題。別灰心,本章就是要幫大家解決這些問題,讓我們來討論測光與曝光值的設定.....

測光

通常人像拍攝,測光是測在臉部,甚至更嚴格一點,測在眼睛附近。使用中央重點或點測光,將取景畫面中的測光點移至臉部位置,測好光後再移至正確構圖按下快門。有高級智能測光模式的相機最好關閉智能連續測光,使用單次測光,甚至使用曝光鎖——在測好面部曝光值之後將曝光組合鎖定。一些有經驗的人像攝影師更喜歡用手動曝光——在用相機或測光表測量好光線後,手工設定曝光組合,很據現場情況適時進行曝光增減。

上圖這幅照片,如果採用這種測光方式,就能很好地表現模特的肌膚,如果用平均測光,則由於背景較暗,很可能曝光過度。

光圈

拍攝人像,最好採用大光圈,以求得淺景深。在主體體比例不是很大的情況下會比較突顯出來。使用大光圈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天氣較陰暗的情況下,快門速度不至於慢於安全限度。

需要提醒的是,很多鏡頭,尤其是一些非專業鏡頭,最大光圈的成像效果往往不是最好,所以最大光圈收小1-2檔是保險的做法。

快門速度

何謂快門速度的安全限度?就是一個“臨界值”,比這個限度更快的速度,可以免去因為手的晃動,及被攝者的移動而造成畫面模糊,但是快門安全限度因人而異。

首先,看被攝者是否移動以及移動的程度,移動中的被攝者通常要凍結畫面,1/250可能比較保險,若是被攝者固定不動,相機架上腳架,大概1/8秒甚至1/4秒也可以凍結住。再來,我們考慮拍攝者本身手的穩定度,每個 人的手穩定度都不同,大概1/60秒而畫面不模糊,是大家都可以達到的。例如筆者手的穩定度不很好,大概1/30以下就不行,得藉助腳架了,各位同好不妨試試看自己的手持的 安全限度有多少?總結來説,拍攝固定不動的模特,手持在1/60秒應該沒問題,在拍攝移動中的模特那就用1/250秒以上吧!

但是,所謂的“安全快門速度”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若是主體比例越大,或是採用較長的鏡頭,晃動程度會更明顯。所以安全限度一定要注意得更快才行。在傳統35mm膠片攝影中,一般認為焦距的倒數就是安全快門時間,非全幅單反數碼相機雖有焦距係數問題,基本上按鏡頭的物理焦距來計算也不會偏差太多。

高反差人像用光技巧

拍攝一張高反差的、沒有正常影調間距的肖像,是人像攝影中一種有趣的嘗試,尤其對於黑白攝影。它能通過運用反差分明的、硬的光線,塑造出一些鮮明而動人的形象。

要獲得這種高反差人像,除了在後期處理上需要相當的技巧外,對拍攝時的布光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美國攝影家J·米切爾和J·漢納姆在《暗房攝影》雜誌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一種簡單的布光方法:

可使用直射光或散射光作照明,一般用一個燈或兩個燈為好。為拍攝方便起見,最好使用聚光燈,這樣可以直接觀察光效。當然也可使用閃光燈。在大多數情況下,只使用一個燈就夠了。如果被攝者的頭髮很黑,那麼就可以使用第二個燈直 接照亮被攝者的頭髮或從其身後照明,以產生一個較亮的輪廓,從而使對象與背景區分開來。為了達到動人的效果,可以嘗試着用側光或45度角度的光線來照明被攝者。

側光僅照亮被攝者的半邊面部,而45度光則可照亮大半邊臉,並且在正對光源的面頰部分造成一個三角形亮部。這種高反差效果以暗色的、未照亮的背景顯得最佳,為使影像更好地與背景區分開來,可將被攝者的頭部用光勾亮一點。

逆光

剪影人像實際上也可算是一種高反差人像攝影。英國攝影家M·基普林指出,逆光照片就是被攝體揹着光 源所拍攝出來的輪廓影像效果。通常攝影膠片感受、表現 色調的寬容度是很有限的。與之相比,人的眼睛對色調的 感覺範圍卻要寬得多。這樣,在照片上,較暗的物體就能在 較亮的背景的襯托下以剪影的方式躍然而出。

拍攝逆光剪影照片,常常用日光作光源,但也可以根據 攝影師的方便或喜好用任何光線作光源。基普林認為,以日落之後或日出前的天空作背景拍攝逆光剪影照片是很理想的。 為了能在底片上產生很好的逆光剪影效果,照片上最亮部分與最暗部分的比例通常為50:1。用幻燈片拍攝時尤其應當如此,因為其色調寬容度更窄。

軟調人像布光是一種總色調為中間色的均勻市光方法。這種布光基本上採用多盞燈和好幾塊反光板.使光線最大限寶地直射、漫射和反射到被攝者身上。如果布光巧妙,可以拍出相當精彩的人原作品:

為了取得均勻、全面、軟調子且能美化被攝者的用光效果,一般使用3盞室內攝影燈和一些反光板。在被攝者前面並排使用兩盞大型的300瓦加柔聚光燈,這兩盞燈要同被攝者及他面前的一塊裝在支架上的塗鋁反光板成一定角度。這樣布光所以能取得均勻的照明效果,就在於使反射光的強度達到了最大限度。因此,反光板在布光時是關鍵的部分。頭髮燈要架得相當高,並置於被攝者左側,剛好在他頭部後面。被攝者身後和兩側,還可放置一些反光板,以增加反光。

具體拍攝時,先打開被攝者前面的兩盞加柔的聚光燈,並對好角度,使之能均勻地照射被攝體,同時使架在被攝者前面的塗鋁反光板能向上反射出最大限度的光量。在被攝者身後架一塊反光板,左例也架一塊白色、長柱形的反光板。然後,架好頭髮燈,並將其升高到在被攝者的左肩上產生出強烈而均勻的照明。這盞頭髮燈還應高到能把光線直接打在被攝者面前那塊裝在支架上的反光板上。用手在各個反光的表面來回移動,檢查其反光效果:最後決定曝光量後便可着手進行拍攝了。

倫勃朗式用光

倫勃朗是世界著名的荷蘭畫家。倫勃朗式用光是一種專門用於拍攝人像的特殊用光技術。拍攝時,被攝者臉部陰影一側對着相機,燈光照亮臉部的四分之三。以這種用光方法拍攝的人像酷似倫勃朗的人物肖像繪畫,因而得名。

倫勃朗的油畫名作

倫勃朗式用光技術是依靠強烈的側光照明使被攝者臉部的任意一側呈現出三角形的陰影。它可以把被攝者的臉部一分為二,而又使臉部的兩側看上去各不相同。如果用均勻的整體照明,就會使被攝者的臉部兩側顯得一樣了。

這種用光技術相當有效,因為它突出了每副面孔上的微妙之處,即臉部的兩側是各不相同的。其用光效果還可根據攝影者的意願用輔助光任意調節:雖然倫勃朗式用光的高反差形式令人感興趣,但適當運用反光板和輔助光,儘量減少反差,能取得加強整個肖像的效果,從而拍出不同凡響的作品。一般採用倫勃朗式用光需要兩盞燈照明,經, 改進後再加用第三盞燈用以調節反差。兩盞照明 燈中,一盞650瓦的石英主燈(A)置於攝影師左上方,直接照在被攝者臉部的右邊,就像他正面的 一盞柔光輔助燈(B)一樣,只是後者置於攝影師左的側白色的長條形反光板置於被攝者的左側。

它能把一些光線反射到臉部沒有照明的一例。而發燈(C)能通過反光板把光射到被攝者的臉 上,削弱了明顯的倫勃朗三角,並加亮了肖像的總體色調。

具體拍攝時,先打開650瓦的石英主燈(A),並調節其角度,使倫勃朗三角光投在被攝者臉部的暗側。然後打開正面主要的柔光燈(B),直接對着被攝者臉部的亮側。它能照亮被攝者的臉部並增加深度,但此時三角狀的亮光區域仍很明顯。設法使被攝者轉動頭部,直到倫勃朗三角光能恰到好處地照在他的面頰上為止。並要被攝者的下巴下傾。接下來就是測光及選擇相機的光圈與快門組合。最後再檢查一下背景,看一下頭髮燈是否會在背景上留下亮點及在相機鏡頭中引起暈光。開始拍攝時可同被攝者輕鬆地交談,以使他放鬆並面帶笑容,這一步也是很關鍵的。須記住,在人像攝影中重要的是不要讓一種技巧的作用超過了被攝者臉部的表現力。

5個專業攝影布光技巧 (實例配布光示意圖)

本文選取了5名職業攝影師親身解讀作品在拍攝中的用光技巧。拍攝類型涉及肖像、外景、靜物和廣告等。用光方法按照由淺入深的順序依次展開。既有傳統的用光技巧,也有創意的用光手段。內容豐富,而且配有布光示意圖,非常直觀。

1.入門照明工具:自然光

自然光是攝影師最基本也是最常用到的光源。它時而明亮強烈,時而黯淡柔和;色調有時温暖,有時冷峻;有時筆直照射,能製造出長長的影子,也有時被雲層遮擋發生漫射,不會留下任何陰影。隨着太陽東昇西落,自然光能夠做主光、側光、背光和輪廓光。自然光看起來非常自然,而且永遠免費。

Cheyenne Ellis是一位來自洛杉磯,專門拍攝名人肖像和廣告作品的職業攝影師。上面那張照片是她為著名演員哈莉·貝瑞拍攝的系列作品中的一張。在拍攝這張肖像時,他只使用了自然光和反光板。該系列作品曾被《US Weekly》、《Harper's Bazaar》和《Shape》等雜誌刊登。你可能會覺得在這樣一個高調的拍攝項目中,攝影師Ellis一定不會只拿着一部相機和一個價值47美元的反光板去拍攝。

攝影:Cheyenne Ellis 模特:Halle Berry

夏威夷瓦胡島海灘

器材:相機 Canon EOS 5D Mark II 鏡頭 24– 70mm f/2.8 Canon lens

但是,自然光和反光板卻是攝影師Ellis最喜歡的組合。她個人網站上展示的作品中洋溢着自然的光線。“我喜歡反光板的簡單和靈活,以及它帶來的風格”,她説。“我很少把反光板直接對着被攝人,因為這樣光線太強烈。相反,我會將光線‘羽化’,確保被攝人的眼眸中有漂亮的反光。這張照片中的沙灘就像一個巨大的補光板,幫了很大的忙。”

Cheyenne Ellis設計了一個巧妙的方法,能夠在不需要助手的情況下使用20英寸銀/白色反光板:她坐下,將反光板放在腿上,在拍攝的同時用小臂調整反光板的方向。

2.日光和閃光燈的融合

“Dyad攝影”是位於紐約市布魯克林區的一家攝影工作室,由攝影師Justin和Colleen Picciotti組建,主要拍攝商業和藝術作品。兩人曾拍攝過一個以食物為主題的私人項目,他們從拍攝符號性的圖像開始將這個項目引向了令人驚訝的方向。這些作品乍一看是採用定格技術拍攝的“動態食物”,不像是傳統的展示圖片。但如果你仔細觀看,就會恍然大悟。你看到的作品有些令人震驚,有些令人捧腹。但這些關於食物的作品都不強調物體的三維性,而這正是其它攝影師試圖在自己作品中突出的。

攝影 Dyad Photography

這些作品是千真萬確的、甚至是反傳統的二維圖像。攝影師Piciottis是如何拍攝的呢?正如大多數影室作品一樣,布光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上面那張作品中精心製作的意大利麪條和肉丸下面的桌椅、地板和餐具實際上是打印出來的照片,而非實物。為了欺騙視覺,讓這個場景看起來像是一次拍攝的照片,在“房間設施”和意大利麪的光線上,色温和密度必須一致。這可不容易,因為桌面的光線來自窗户,而意大利麪的光線則來自閃光燈。

不過作品的用光也讓觀者注意到這些不是平常的商業圖片。例如,攝影師Picciottis故意從落在桌面光線的反方向上向麪條打光,他解釋説:“我們選擇將不同方向上的光源結合起來,這能突出對透視的控制。”

為了在色調較冷的背景中凸顯意大利麪,攝影師們選擇了比背景光線色調略暖的燈光。

攝影師們花費了數小時拍攝和打印桌面照片,他們採用白色/銀色反光板和黑布使桌面、椅子和地板的光線層次保持一致。拍攝時他們將裝有利圖Aptus75數碼後背的哈蘇501相機懸掛在桌子上方,使用鏡頭50mm f/4卡爾·蔡司鏡頭。

拍攝好的桌面照片用愛普生Stylus Photo R2400型打印機打印。攝影師Piciottis選用了亞光紙,這是為了避免相紙在二次拍攝中出現反光。

在佈置好意大利麪後,攝影師用安裝了雷達罩的閃光燈為整個場景照明,這種光線廣而柔,可以模擬窗户進入的光線。“拍攝食物時用光的一個技巧是使用方向性更強的光源,能夠拍攝出每個元素的不同紋理,”Piciottis説。“雷達罩可以使我們在不弱化陰影的情況下柔化光線,我們還在意大利麪的周圍放置了白色和灰色的補光板,進一步強化陰影並突出光線的方向。”

雷達罩的使用還增強了畫面中意大利乾酪屑的空間感,這也是本作品區別於傳統食物攝影的最富戲劇性的標誌。使用雷達罩的另一個好處是:降低雷達罩的角度能夠避免相紙反光。

這張模擬定格攝影作品的布光方式是,Picciottis使用窗户的自然光為桌面照明,使用寶富圖Acute2 2400WS影室燈(3,245美元)加寶富圖白色雷達罩(352美元)為意大利麪打光。影室燈採用PocketWizard無線觸發器(351美元)同步閃光。白色和灰色的補光板幫助增加陰影的密度,強化了陰影並突出了光線的方向。

3.職業外景攝影師將影室移至户外

外景拍攝的用光可能是對攝影師最嚴峻的挑戰之一。攝影師必須攜帶燈具,自帶或尋找電源,而且還要將環境光線和人工光天衣無縫的結合到一起。

攝影:Laura Barisonzi

出於以上原因,紐約攝影師Laura Barisonzi在拍攝這張健美模特肖像之初只准備利用自然光和反光板拍攝,這位專業的體育和生活攝影師説,“這比搭設燈光,還要帶着電源簡單多了。”

但天空中雲團滾滾,環境光線也在直射和散射的陽光間交替。

攝影師使用的照明策略是利用兩個影室燈壓住陽光,這樣她就不用關心陽光是否直射在模特的身上了。

“對我而言,外景拍攝用光的訣竅是確保充足的電力,”她説。她不喜歡用電池,因為兩次閃光之間的充電時間太長。“如果用電池供電,我會急於完成拍攝,因為我總擔心電池不夠用,所以我通常用發電機為閃光燈供電”。

為保持場地整潔,她也喜歡使用PocketWizard無線觸發器。

模擬陽光的燈光必須做到位置高、質地硬、亮度大,光線還要以約45度的角度向下照射。燈頭的位置太高,燈架就容易被風吹倒,因此每當有風時,Barisonzi會用沙袋增加燈架的重量,還會讓助手在燈架左側扶着更高的燈架。

Laura Barisonzi在拍攝這張作品時使用了2支AlienBees B1600影室燈(每個360美元),1個GS1型蜂巢,一台本田EU3200i型發電機提供電力。攝影師使用的相機是尼康D3,24-70mm f/2.8鏡頭。

4.拍攝首飾,光彩就是一切

拍攝反光物體時的布光最難,其中以拍攝首飾最為耗時。最大的'挑戰在於要讓沒有生命的物體洋溢着躍動的光芒和生命的光彩。

攝影師David Barowsky和Steven Deviliss每天都要面對這種挑戰,他們是位於紐約市圖片區(Photo District)的“Antfarm攝影”工作室的成員。

“我們關注首飾的每一個方面,特別是鑽石,因為它們都很昂貴,”Barowsky説。照片中的Faraone Mennella 18K金手鐲上鑲滿了品相非常好的白鑽、棕鑽和香檳鑽。

攝影:Antfarm Photography

“對於這張照片而言,效果全部靠燈光製造,幾乎沒做過後期編輯。當然,我們也需要一個鋭度很高的微距鏡頭來捕捉鑽石的切割面和色彩上微妙的變化。”

拍攝首飾用光時必須一燈一調,對首飾切割面和表面的光線也要做到一面一調。有的首飾在拍攝時需要同時使用10多個燈和反光板。“你必須不斷調整一個表面上的光線,直到調整好了為止,”Barowsky解釋到。“把燈光安排的緊湊一些,不要讓環境光漏進來影響色温。”

背景的反射光可能會造成畫面出現死黑區域,為避免出現這種情況,應在被攝主體周圍佈滿燈、柔光罩和反光板。

這張照片在拍攝時使用的是兩個3200WS的布朗Unilite型影室燈頭。手鐲的左右兩側各安置一個,燈前放置有機玻璃板柔光,手鐲放在刷有925銀漆的反光片上。由於燈頭裝有柵格,光線通過有機玻璃後又再次衰減,這樣就可以在黃金上創造出微妙的色調層次。

佈置在機位附近的布朗Picolite型閃光燈能發出集中的光線,可以增加鑽石的光澤和閃光,同時手鐲背後設置的燈箱既可以保證背景純淨,也可以在銀色反光片上打出反射光。

準確的曝光控制也非常重要,要做到這一點,攝影師依靠的是曝光直方圖。很多玩攝影的人都會利用直方圖保留照片中高光或陰影部分的細節,拍攝首飾的攝影師則利用直方圖來監控首飾的眩光,確保閃光的部分不會過曝。“拍攝明亮、耀眼首飾時,控制眩光是主要的挑戰之一,”Barowsky説。

“減少眩光的一個訣竅是將背景光的直方圖讀數逐步提高到255,如果超過了255,就會出現不必要的眩光。”

Antfarm攝影工作室的團隊拍攝這兩個鑲鑽金手鐲時使用了1支加裝聚光罩和柵格的布朗Picolite型影室燈(720美元),2個布朗Unilite型3200WS燈頭(每個1,510美元),由布朗grafit電源供電。攝影師使用的是仙娜P2 4×5相機,配仙娜54h數碼後背,施耐德120mm f/5.6微距鏡頭,拍攝光圈為f/32。

5.在燈光下保持昏暗

有效地運用燈光是廣告攝影的重要環節。上面這張照片是為本田CRV minivan和混合動力SUV的2010宣傳冊拍攝的,來自洛杉磯的汽車攝影師Jeff Ludes,他和3個助手用了4個小時拍攝了這張照片。

攝影:Jeff Ludes

拍攝時的主光是Arri鎢絲燈,攝影師沒有使用電影攝像經常使用的菲涅耳鏡頭。“沒有使用菲涅耳鏡頭的原因是我們想讓光線洋溢在整張照片中,就像路燈的燈光那樣,”Ludes説。

實際上,現場已有的燈光也是整個布光中重要的一部分,所有後加的背景燈都安裝了校正色彩用的醋酸酯濾光片,用來確保輸出燈光的色温與路燈一致。

攝影師的最終目標是要增加色彩和氛圍,賦予汽車一種感情色彩——樂觀、年輕和都市情懷。但是利用燈光勾勒出汽車的外型也很重要,要表現出汽車的造型、線條、色彩和大小。為了突出主體,在汽車的用光上攝影師選擇了比暖色背景更為明亮的燈光,使藍色的車身更加突出。

考慮到藍色的天空和窗户的反射,攝影師選擇在黃昏時拍攝這張照片。“在黃昏時用光的難點在於燈光要在天亮的時候就準備好,而這個時候根本無法確定燈光的佈設位置和亮度水平,”Ludes説。“當太陽快落山時,你必須快速準確地調整燈光的最終位置,並在日光和燈光取得完美平衡的一小段時間窗口內進行拍攝。”

如果Ludes在整個現場使用2000瓦的燈進行照明,最終在未被燈光照及的區域可能會產生深黑的陰影,這將破壞攝影師拍攝一個充滿活力、洋溢着燈光的街景的構想。Ludes説,“我們經常使用150瓦的小功率燈。”

他解釋説:“大家普遍沒有注意到,在昏暗場景中用光時,小而暗的燈通常比大而亮的燈更合適,太亮的燈只會造成深暗的陰影。”

其它的拍攝細節?一輛水車澆濕了整條街道,使那些本來陰暗且毫無特色的黑色表面變得富有生氣和充滿光澤。攝影師的團隊甚至還“建造”了前景中的人行道,掩蓋了車輛其實停在馬路中間的事實(被攝車輛其實就停在一條行車道前)。

最終的照片由8張不同的照片合成,每張照片都針對特定的元素進行構圖、布光和選擇。例如針對汽車的側面、後面和輪胎分別進行曝光。“如果打在擋泥板上的燈光合適,那麼輪轂槽處就會出現很深的陰影,因此有必要對輪胎進行單獨曝光, ”Ludes説。

一張作品就此誕生!

攝影師Jeff Ludes拍攝這張照片使用的燈光包括4支1000W、4支650W、1支2000W和1支350W的Arri鎢絲燈。與Arri鎢絲燈的暖光不同,打在汽車上的燈光由稍冷色的8英尺Kino flo日光熒光燈提供。拍攝使用的相機是阿爾帕Max中畫幅相機,飛思p65+數碼後背和羅敦斯德APO Sironar 35mm f/4.5 HR鏡頭。

『人像攝影』讓照片成為攝影作品的8個因素

你對人像攝影有興趣?那你一定想知道是哪些因素將紀念照和攝影作品區分開的,下面就是我認為最重要的幾個方面。

光線

光線是攝影最重要的方面,沒有之一。

暫停一下,再反覆讀一下上面那句話,直到銘記於心為止。總的來説,攝影藝術的本質就是捕捉光線,並進行藝術性的演繹。拍攝真實場景時,攝影就是用光作畫。

在攝影與閃光燈被髮明出來之前,傳統畫家會讓模特坐在大窗户旁——就像攝影中的柔光箱一樣——創造出他們想要的光線,以此來畫出要表達的情緒。任何時候都要關注光線,無論如何(等候、使用輔助光)也要保證有正確的光線。

如果沒有出色的光線,就不要費勁去按下快門——你的照片不會比其他人用普通數碼相機拍得更好。

主題

光線毫無疑問是攝影中最重要的部分和基礎。但是主題也同樣重要。一個有力的主題比一個漂亮的模特重要得多。場景、服裝、道具、飾品、姿勢,以及表情,這些因素綜合作用,講述了照片背後的故事。攝影師的任務是保證這個故事值得講。

對焦

對焦不僅僅是考慮焦點在哪裏的問題,還要考慮選擇景深的問題。你希望背景/前景達到怎樣的虛幻程度?主體的哪些部分要在焦點範圍內?正確使用鏡頭,你就可以控制這些方面,而且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

同時,也不要忽略轉換焦點的作用。通常而言,將焦點對在眼睛上是沒問題的,不過我經常對嘴脣對焦,而且有時讓主體失焦——比如對焦在手上——能產生更佳的效果。在我最喜歡的一張照片中,我把焦點放在象棋盤上,而主角則位於景深之外,而且臉上還過曝了。

背景

提到背景,一般的規則是保持簡單。拍出好的環境人像並非不可能(我就拍了很多),但稍不注意就可能讓背景分散了觀眾對主體的注意力。對初學者來説,首先要避免的問題是前景和背景融合到一起,比如,背景中的樹看起來像是從模特頭上長出來的似的,諸如此類。

構圖

愛好者和職業攝影師的作品的區別之一就在於構圖。一個好的人像攝影在構圖時會考慮到形狀、線條、畫面、角度、空間、焦點等等問題,以獲得最有強的衝擊力。

質感

照片是二維的,所以要獲得良好的質感並不容易。最好的方法是利用形狀、構圖和布光來體現出整個場景的質感。

色彩

如果你想拍攝色彩,要保證它們是彼此協調的。如果色彩不夠協調,那就換換衣服、場景……直到滿足這一點。畫家不會隨便抓起什麼顏色就作畫。為什麼攝影師就要放棄對顏色的掌控權呢?

曝光

曝光並不僅僅意味着準確。比如在某些高反差的場景中,你就沒有選擇。你可以做到對陰影準確,或者對高光準確,但通常二者不能兼顧,但這反而是好事。你可以選擇拍一張高調或暗調照片,以此來強調想要強調的部分。

記住,你可以選擇色彩、質感及曝光,以此來強調構圖中的形狀。

總結

當你可以綜合掌握這些因素,並令它們和諧共生時,奇蹟就發生了。和音樂一樣,視覺藝術也依靠和諧(形狀、色彩、曝光)、節奏(質感),以及細節元素(場景、模特)來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

下一次你端起相機時,要考慮到上述這些方面。問問自己,是拍一張紀念照呢?還是拍一張攝影作品。

人像攝影的三做三不作

許多網友嘴裏面“專業的”三字是對職業攝影師的統稱吧,在很多雜誌上也看到這種稱呼,我一直覺得沒這個必要。人像拍的好的並非只有職業人員,許多不是學科出身的攝影人往往拍的更好,其經驗並不見得比職業的少。我是職業的,但這並非驕傲的資本,而是動力,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以求回報。開始入行的時候就是人像攝影,現在工作室的重點依然是人像,這裏不談什麼技術類的東西了,講下關於人像攝影的心得。

一、 做美工

做美工的前提是知道什麼是美,也就是人像攝影拍攝的出發點,問自己一下:本次拍攝的目的是什麼?我要凸現什麼樣的氛圍?這種氛圍需要什麼樣的道具?構圖上應該如何配置畫面……這一步是構置故事大綱,作品的傳達意圖。這是必不可少的步驟,規劃的越嚴謹,照片的氛圍越濃郁,能夠打動人的因素越多。當然,做美工也要因地制宜,花大價錢構置道具實不可取,但在能力範圍內,把道具配齊,把控場景,做到拍前心裏有數。

上面這個原則,室內室外通用,在街上或野外看到一個場景,可以是古舊的,可以是蒼涼的,奉勸各位,記下來!

駐足琢磨下應該怎麼用,應該怎樣拍,先在腦子裏形成一個大綱。在構畫畫面的同時,還要提前把拍片的目的和模特衣着想一想。不妨擴散下思維,我是要拍縱軸時間點上的某一場景呢,還是要拍橫軸地域上的某一空間呢?當這兩個點重合時,照片的氛圍又是如何呢?當這一切逐漸成形,剩下的就是美工,也就是道具構置,拍攝元素羅列。

二、做故事

有了場景有了年代,一個個情節會自動的在腦海中盤旋,需要表現的人物身份和狀態會有所憑依,在這一刻,人物是鮮活的,是有生命力的!

反觀下市場,讓人眼前一亮的好的人像照片無不是情景交融的產物,它們背後的故事也讓攝影人稱道。

作故事並非讓大家去考古,而是引發畫面的興趣點,單純的模仿生活是毫無意義的。攝影人應該貼近生活感悟生活的點滴,一個合格的攝影人肯定是一個對生活充滿熱愛的人。

故事可以是矛盾的,可以有哭有笑,有悲有喜,這都要靠攝影師和模特之間的交流,當一個角色在攝影師和模特之間醖釀成熟,引發共鳴時,相信我,這套片子的成功不遠了。

故事的情節可以是時尚的,也可以是懷舊的,如果大家曾經關注過HELMUT NEWTON的作品,肯定被其刻意安排的情節所震撼,照片中的故事或單人表演,或羣體表演,已經不僅僅是時尚的演繹,而是由大小故事構架起來的宏篇。拉住讀者駐足的,不再是短暫的因為美好事物的好奇,而是照片獨到的氛圍。

三、做導演

平面瞬態拍攝侷限於一隅靜態畫面,如何使畫面產生流動性?如同使人置身其中?在這一點上,攝影不如攝像。但靜態畫面的傳播和動態畫面有本質的不同,不必妄自菲薄,靜態畫面傳承的是瞬態,即使曝光2小時,對錶現方式來説,還是一張相紙而已。瞬態的攝影離不開平面,所以攝影人應該着力研究下平面美學。

如果讓人在畫面中佔最大面積,首選三角形,人的身體結構決定了POSS三角形的簡便,許多有經驗的攝影師讓模特擺出雙腿微曲,雙臂微曲的姿勢,就是因為這個姿勢符合力學和美學結構。在時尚類拍攝中,這種三角形擺姿可以看到很多。作為最穩定的擺姿模式,攝影師可以在構圖中尋求流動感,如斜角構圖。

另一個原則是主體所佔畫面的比例,在室外拍攝時,限制因素較少,道具較多,模特所處的位置可以用各種姿勢遮瑕,使模特恰恰處於黃金點上不是什麼難事。但在棚內拍攝時,模特和室外拍攝一樣隨意則會毀了整個拍攝,攝影師應當提醒模特,肢體應當佔據畫面最大面積,以求最佳畫質。

大部分的拍攝,幾個禁忌是不能出現的:手心最好不要對着鏡頭、手肘不要對着鏡頭、身體最好不要成一直線。對於服裝搭配,一定要和環境協調,可以參考一下電影人物的服飾,一些大片在這一點上做的比攝影人專業,創作人員會絞盡腦汁的配合場景定製服裝,哪怕是單純的模仿電影中的劇照,也會給攝影人帶來好處。

在拍攝角度上,也建議大家模仿下電影拍攝的手法,登高取更大視域,蹲低取更大空間。搖臂沒有,可以站在梯子上。這種拍攝方式會比單純站立拍攝更有吸引力,所以在對模特發出指令時,需要攝影師對畫面有些預估,拍攝結果會給大家帶來驚喜。好的視角有時會決定一幅攝影作品的成敗。

或許大家以為,拍前做這三項工作是根本沒有意義的事情,只需要把照片拍清晰,拍的使客户滿意就行了,其實對攝影人來説,這只是最最初步的要求。照片的引申義更加重要,使人像攝影作品不必靠時間磨亮光輝,靠的就是不起眼的幾個小步驟。單純的個人人像照片是不是要遵循以上原則呢?要做,而且要做的更加細緻,如果要表現模特生活中的狀態,那必須和模特進行溝通,知道她最喜愛的,最厭惡的,單純的聊天可使彼此的隔閡消除。在鏡頭前,模特的壓力大於攝影師,所以消除緊張感是必須的。

一、 不作秀

很多作品是模特直視鏡頭的,在現實論的概念裏,直視鏡頭的眼神最重要。這些照片給人的震撼是難以言表的,照片中的人們可以通過眼神傳達內心的感想,在直視一雙雙眼睛時,讀者往往會被震撼。這種拍攝方式在拍人文題材時往往會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眼神或滄桑或迷惑或羞澀,相信大家看過很多農村題材的照片,也看過一些好萊塢明星的個人照片,那些直視的眼神在傳達的是人物內心的表白。

這就要求攝影師能夠把控片場的氣氛,能夠使模特放下包袱,把內心的真實狀態通過肢體和眼神傳達出來。

攝影師不能作秀,為賦新詞強説愁的做法實不可取,打個比方,一個90年代的小姑娘,在沒有了解朋克文化時,攝影師強求一種形似——片子的失敗是肯定的,並非任何人都認同朋克一族,強求這種視覺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

不能作秀的另外一個意思就是自己先理解拍攝的主題,不可不懂裝懂,在模特面前丟面子是小事,拍攝失敗是更不能容忍的事情。

還原本真,適合的模特表演適合的角色,這是靠發掘,不能生搬硬套。

二、 不作偽

將人像照片PS的更加完美,是每個攝影師的必修課。在PS的過程中會運用很多的桌面圖形編輯系統進行操作,這一步是在還原客户的夢想。如果讓一位商業攝影師放棄PS,那無疑是讓人家丟掉飯碗。

這裏的不作偽不是在説PS,説的是攝影師的本身,學習一種風格成熟的攝影作品是無可厚非的,在桌面系統軟件的幫助下,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大師,捷徑是沒有的。一個成功的攝影師取得的成就無不是靠辛勤的汗水換來。

剽竊一位攝影師的創意變得如此簡便,甚至直接剽竊攝影師的作品,這種事讓人心寒,許多事例就在我們身邊,就不一一列舉。

對於拍攝人像的攝影人來説,不作偽顯得尤為重要,有時候某種風格會出現兩個或更多的攝影師,這是無可厚非的。但堅持自己的風格,並使之能夠煥發活力,這是不是更加好一些?符合自己心意的風格,健康的創作態度,這是對攝影人最最重要的東西。

提倡原創性並非任何參考都不能用,實際上很多創意元素被利用了無數次,如婚紗、紅五星、綠軍裝和紅肩章等。攝影元素可以重複,創意不可重複,和別人的重合,哪怕對方是位大師,也不值得沾沾自喜。關注下週圍的人們,生活裏的時尚元素和故事元素多的不勝枚舉,原創性的照片才是真正有價值的。不必作偽,忠實於自己等同於忠實於別人。

三、 不作廢

將自己的想法付諸實施有時會遇到很多問題,在難關面前退而求其次,這是每個攝影人都會碰到的問題。我的辦法是:把這個想法繼續深化並尋求一切可能進行下去。

毅力和信心在這個行當中是一比一的關係,拍攝人像與拍攝其他題材是一樣的,攝影師付出的越多,得到的成就就會越大。這貌似是句空話,但當您沉浸在器材所帶來的喜悦中時,對攝影技術和後期水平的提高是否越來越遠了呢?

拍攝不好怪器材,是每個攝影人早期都會有的心態,而實際的拍攝時用何種焦段來表現人像摸不到頭腦。辦法是:固定於某一焦段,努力適應這個焦段帶來的視覺衝擊,每個焦段的作用都是不同的,這種研究方式對初學者是很必要的,跑腿的同時,對這一焦段的理解會慢慢的理解:配合不同的光圈,不同的距離,獲得不同的景深,這種在實際操作中獲得的經驗比死記硬背要來的實際些。

另外一種心態是退堂鼓,總覺得拍攝計劃漏洞百出,可又無法把漏洞補齊。最後拍攝的照片變成純紀念式的留念照。每個喜歡人像的攝影人都碰到過這個問題,當看着一堆廢片回想自己的拍攝創意時,哪個更加重要?是時間還是堅持?在這時,浪費時間的,恰恰是這個看似重要的拍攝過程。

明知不可為而為,這是愚夫,但明知可為而不為,這是什麼?和是否職業沒有關係,和玩耍的心態有關係,在不尊重一個行業的情況下,夢想靠玩耍提高攝影的修養和技術,這根本不可能。攝影愛好者如同雨後春筍,但其中嶄露頭角的,無不是堅持的強者。

作為一個攝影人,無論是發燒友和從業者,都是其中的一員。請把關注的目光從器材上挪開些,回到原點來,關注下自己作品的含金量,難道這是無的放矢的事麼?創作態度越嚴謹,掌握的美學知識越多,賞片能力和攝製把控能力越強,PS的精準度也會越高。這是一個必須的過程,把主觀的意識傳達出去,比單純的一張清晰照片更加有意義。

新書試讀 人像攝影師的自我訓練

作為一個攝影師,如何能夠拍出更好的照片?如何能夠不斷地提升自己?

認識你自己

學習攝影的途徑有很多,其實都包含着一個首要目的——幫助你來正確地認識自己。

所謂的攝影水平,必然包含着有關人像攝影的各方面的元素,這些元素合在一起,再加上你的靈感與才氣,就構成了攝影的整體水平。按照我們熟悉的“木桶理論”:木桶中盛水多少,是由最短的那塊板所決定的——同樣,在拍攝中很可能在某些方面你已經表現出了過人的靈氣,有了相當出色的發揮,但是,最終影響並限制整體水準的,往往是你不熟悉或者忽略的那些環節。你所用的模特如何?你與化粧師的配合是否融洽?你對鏡頭語言是否運用自如?面對電腦你是否經常不知所措?……往往你忽略甚至認為無所謂的東西,正是你最需要學習和補充的。

很可能你已經體會到,現今的人像攝影並非對着模特按下快門那麼簡單,它是一個真正的系統工程,最終作品的水平取決於各個環節的水平。如果你準備成為一個專業或職業攝影師,就必須對各個環節都有所把握,以形成一個完整的流程。這個流程的水平就是你的攝影水平。提高水平,就要從流程的各個環節入手。哪怕你曾經拍出過很好的作品或者獲過這樣那樣的獎項,在整個流程建立之前,顯然你尚未達到一個真正專業攝影師的標準。

技法與手段

你掌握的東西越多,你在一幅作品中能夠解讀的信息也就越多:面對一張人像作品,一個外行只能看到漂亮的模特,感覺到畫面的感染力;而作為攝影師的你,顯然已經可以對模特、化粧、造型、服裝搭配、場景設置、鏡頭語言、構圖技巧、瞬間與動態、色彩運用以及後期調整、粧面與皮膚處理等等諸多因素做出分析,找到其中哪些環節是非常出色、值得加以學習和借鑑的,哪些只是一般狀態或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保持這樣的分析、觀察習慣,開始時,諸多元素可能交織在一起顯得非常複雜,不過,當你的水平越來越高的時候,更多的東西在你眼裏就變得簡單明瞭,此時你可能一眼就能分辨出一幅作品中包含的最為關鍵的元素是什麼了。

任何一幅出色的作品,都是建立在一個完整有效的工作流程之上,並且通過對其中的一個或幾個環節的出色發揮而形成的。經常也能遇到這樣的情況:某位攝影師的工作流程並不完整或是存在明顯的缺失,但憑着某個環節的出色表現,也能夠構成一幅作品——不過,這樣的作品常常不可避免地會讓人感覺到在專業性方面有着某種欠缺;還有少數非常成功的攝影師的作品,可能在流程環節的各個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水準——達到這樣的境界當然很不容易,由此更能讓人體會到,提高水平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對於剛起步的攝影師來説,借鑑與模仿是提高水平的最直接快捷的途徑。人像攝影有眾多的客觀條件作為前提,因此,即使希望能完全“複製”一幅作品,大多數情況下也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完全不必擔心自己的作品在某一階段看起來“很像”某位著名攝影師。

對於新鋭攝影師們,大多數尚處於我們所描述的第一種狀態:有一個基本完整有效的工作流程,並在一兩個方面具有出色的發揮。正因為如此,他們的作品對於大多數人來説,才具有最直接的借鑑和參考價值。

Canon EOS40D相機 17mm鏡頭f11 1/200s IS0100

圖片提供:深圳無限映畫攝影工作室

婚紗的拍攝流程,往往需要以“穩”為主——對於各種技法的運用要比較有節制;本片在場景、構圖、用光、服裝搭配等各個方面做到了既中規中矩又頗具匠心——不難想像,這樣的效果在商業拍攝中一定會受到最廣泛的歡迎。

Canon EOS5D 相機 EF 17-40mm F4L 鏡頭 f10 1/125s IS0100

攝影:於子

白色的紗幔、紅色的燈光與對一個狹小空間的充分調度,構成了一個富有衝擊力的畫面。

MAMIYA RB67SD相機KL 180 F4.5 L-A鏡頭 f5.6 1/125s

攝影:李紹斌

嘈雜破舊的環境、華服的外籍模特、簡單直接的時裝化拍攝手法,加上出色的黑白影調控制能力,打造出了突出的視覺張力和文化感。

Canon EOS 5D MarkII相機 EF50mm F1.4 USM 鏡頭 f7.1 2.5s IS0200

攝影:劉卓能

本組照片的核心技巧來自於一個非常簡單的Photoshop操作——反相。因為很少有人以此作為主要的創作手段,所以達到了出奇制勝的效果。

MAMIYA RB67SD 相機 C 50mm F4.5鏡頭 f5.6 1/125s ISO100

攝影:李紹斌

服裝與環境的和諧搭配、適當的鏡頭透視效果運用、加上良好的瞬間抓取,在平淡之中創造了令人心動的效果。

Canon EOS30D 相機 18mm焦距 f4.5 1/2s IS0100

攝影:劉卓能

場景、模特、服裝和道具——一切均以反常規的方式出現……對現代的新鋭攝影師而言,“與眾不同”往往是最重要的!

Canon EOS-1Ds MarkⅢ相機 EF 70-200mm F2.8L鏡頭90mm焦距 f13 1/160s IS0100

攝影:駱飛

場景設置、模特安排、服裝造型、複雜的布光……典型的時尚大片操作手法——進行這樣的拍攝,其規模和複雜程度不難想象;而目的只有一個:個人風格的展現!或許有人認為:這些都已經與人像攝影無關——不過,是誰規定了人像攝影應該是什麼樣子?

ALPA相機 Carl Zeiss Biogon 38mmF/4.5鏡頭 f8 1/15s ISO100

攝影師:顏志雄

和諧優美的畫面後面,包含着巨大的拍攝投入——攜帶模特、化粧師、服裝、攝影器材進行上千公里的旅行……看到這些,你還會認為今天的人像攝影是一件很容易很簡單的事情麼?

自我拓展

在某個時期裏陷入自我重複而停滯不前,是多數職業攝影師——尤其是從事經營性拍攝、技巧熟練的攝影師——不可避免都會遇到的一種困境。比較嚴重的情況下,一些人甚至會因此失去對行業與攝影的興趣和熱情。

在商業性拍攝中,為了效率與管理,將拍攝過程形成相對固化的流程和模式,是必不可少的手段。毫無疑問,從某種意義而言,為了興趣和自我表現的個人拍攝,與日復一日模式化的商業性拍攝完全是兩回事。對於個性突出的年輕攝影師來説,模式化的重複過程是一種相當大的考驗。不過,這種考驗也並非毫無意義:首先,可以磨練任何職業都必需的耐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其次,可以讓每個技術環節都變得高度熟練。商業的東西,充滿着喧囂、浮躁與淺薄,置身其中,天長日久難免不受到感染。在這個過程中,保持個人對鏡頭、畫面和影像的感覺則是最重要的。很多職業攝影師都有一條很有效的經驗:將拍攝分為個人和營業兩部分,把個人化的拍攝作為一種“積蓄”,將營業性的拍攝作為“釋放”。事實證明,堅持這種個人化的創作對於職業攝影師來説是相當寶貴的。

對職業人像攝影師而言,過度的“專業化”——每天所見、所想、所做的都是自己行內的那一套——未必就是件好事。人像攝影只是攝影的一個門類,而商業人像只不過是人像攝影的一個分支,如果能時常從自己習慣的思維定式中跳出來,思路和視野都會更開闊。上一代的攝影師們喜歡從時裝攝影——尤其是國外的時裝攝影師那裏尋找思路和靈感;而新一代的攝影師則把目光投向影視劇、MTV、卡通和電子遊戲,將更廣泛的流行文化元素納入人像拍攝之中,展現了更豐富的變化與可能。

本書摘自《人像攝影工作室完全手冊》一書

內容提要

當人們開始厭倦影樓寫真千人一面的拍攝之後,具有獨特個性的人像攝影工作室應運而生。當機遇就在眼前時,如何完成從一個發燒友到專業攝影師的跨越?

本書以專業的角度分別講述了器材、設備、鏡頭語言、現代構圖、用光、場景、模特、粧面、造型、服裝等攝影分類內容。並以翔實的資料為人像攝影的從業者提供了構建以及經營的指導和建議。

書中彙集了12位新鋭攝影師在近年來拍攝的優秀的人像攝影作品,為讀者呈現了一場高水準的影像盛宴。而且每組專題還配有攝影師本人的拍攝手記,真實地記述了專題的拍攝過程以及他們的創意構思。

本書對於人像攝影愛好者開拓視野、掌握攝影技術技巧提供了非常實用的指導。而對於有志於成立人像攝影工作室的從業者來説,這更是一本能夠幫助成就事業的攝影書。

書 名 人像攝影工作室完全手冊(彩印)

標準書號 ISBN 978-7-115-22803-1

作 者 鄭瑋剛 楊岱驥 編著

責任編輯 胡巖

開 本 16 開

頁 數 303 頁

初版時間 2010年7月

定 價 98.00 元

人像攝影中如何選擇鏡頭焦距

相信不少影友手中的相機鏡頭都是變焦鏡頭。最普遍的是三倍變焦鏡頭,焦距由35mm至105mm。有些強調光學變焦的DC,更具有8x甚至10x的光學變焦。

拍攝人像時,焦距的選擇對畫面對象的比例有很大影響,從而決定照片給觀眾的感覺。不少初學者都視光學變焦為拍攝上的一種便利,有變焦鏡頭便可以站在原地拍攝較遠的景物,這當然不是拍攝人像應有的態度。較為專業的想法是,首先決定以什麼焦距拍攝這幅照片,自己再走到最適當的位置拍攝。拍攝有水平的人像照片,是不可以偷懶的。

拍攝及繪畫同樣講透視感

究竟以短焦距(廣角)鏡頭拍攝的照片,跟長焦距(遠攝)鏡頭拍攝的有甚麼分別呢?最明顯的差別就是,如果模特佔畫面的面積不變的話,利用廣角鏡頭需要更接近模特拍攝,而用長焦鏡頭就要距離模特更遠。越是接近模特拍攝,畫面所表現的透視惑就越強烈。即是説廣角鏡頭能表現出強烈的透視感,而長焦鏡頭就表現出較低的透視感。透視感是什麼呢?這是以平面表達立體空間的手法。大家都知道較近的對象看起來會較大,較遠處的對象看起來會較小。因此大家都會直覺上認為,較大的對象較接近自己,較小的對象離自己較遠。繒畫時, 畫家都會應用這種手法,將背景的景物畫得較小,人們便知道那些景物離自己較遠。

廣角長焦比一比

大家拍攝時,藉着運用不同焦距的鏡頭,改變自己與模特之間的距離,便可以改變模特與背景之間的透視感。以廣角鏡頭拍攝的照片,前、後景物的距離都被誇張了,而且照片的四周會出現較明顯的扭曲。例如拍攝一張半身照片,如果以廣角鏡頭(如28mm或35mm)拍攝,便需要站在離模特較近的位置。這時模特佔畫面的面積較大,稍遠的背景對象會拍得十分渺小,透視感十分強烈,遠、近景物之間的距離比肉眼所見更為誇張。

以長焦鏡頭拍攝的照片,遠、近物件的大小就沒有太大差別,看起來兩者的距離像是被拉近了,照片表現的透視感也最小。例如以長焦鏡頭(如105mm至300mm)拍攝同樣的半身照,這時便需要站在離模特較遠的位置。從照片看起來,因為背景景物沒有明顯的“縮小”,所以背景好像被拉得與模特更近。

假定模特佔照片面積不變,以越廣角的焦距拍攝,模特與背景之間的距離拉得越遠;以越長的焦距拍攝,模特與背景之間的距離拉得近。

廣角不宜拍特寫

拍攝人像時,要運用什麼鏡頭,首先要考慮是否需要較多的背景。如果當時整個環境都很有特色的話,,大家不妨考慮採用廣角焦距,這樣能夠同時拍攝模特及較多的背景。如果同時採用較低的拍攝角度,會比水平拍攝角度更加能夠表現出透視感,視覺上的衝擊會更大。如果模特的手、腳部分放得較接近相機的話,這些部分會因為透視的關係顯得更為修長。不過通常的做法都是以廣角鏡頭“拉長”模特雙腿,“拉長”雙手的拍攝方法需要配合較大膽的創意。

要注意的是,初學者不宜以廣角鏡頭拍攝模特臉部特寫,因為太接近模特拍攝會形成臉部“強烈的透視感”,五官之間的距離被拉遠,而且臉部變得闊大,有時會十分嚇人。另一方面,用廣角鏡頭拍攝時,要儘量避免在高於模特的角度拍攝,以免拍出來的照片“頭大身小”。在低角度拍攝時,也要留意模特的頭部不宜抬高,以免拍出來下巴、頸部變得肥大。

長焦有利簡化背景

如果拍攝時的環境較為雜亂,或者大家只想將注意力集中於某些特別的景物,便可選擇以較長焦距拍攝。這時背景只會剩下較少的對象,稍為變換角度就可以避開不希望出現的背景景物,例如電燈柱、行人等。運用長焦距拍攝半身或臉部特寫鏡頭是十分好的,因為模特五官的比例會看來比較正常,而且背景也較為清簡,較為適合初學者使用。如果大家的鏡頭等效焦距超過300mm的話,更可以營造出淺景深效果,將背景虛化成抽象圖案,更能突出模特的美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