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瞬間的攝影技巧

來源:文萃谷 1.3W

重回那一刻 拍出時間感最強的照片

凝固瞬間的攝影技巧

光線不僅能用來造型,只要你悉心留意光線表現出的不同色温和特性,利用它們能非常巧妙地重現照片的時間感。

秋天就是要在黃昏拍攝

陽光最富於變化的時刻是清晨和黃昏,那時的光線較為柔軟温潤,在早上九點前和下午三點之後,都是具有舒適色温的時間點。而秋、冬季的黃昏比夏天黃昏的色温更顯温暖厚實,也是選擇重點拍攝的好季節。

以時間性來説,清晨陽光尚未顯現或是夕陽西下後,所見景物特別偏藍,彷彿就像蒙上了一層濾鏡一般,而太陽升起,光線色温回覆到白色後,於是物體的顏色得到還原,紅就是紅,綠就是綠。所以想讓畫面更有時間感,最好在清晨和黃昏拍攝。

構圖營造立體感讓你身臨其境,充滿時間味道的光線把你帶回按下快門的那一刻,在夏天結束之前給女友拍一張融合了現場感、時間感的照片吧,這樣你們就能在每次觀看時再一次重温當時的美好氛圍。

有規律的背景更吸引人

當很多種較小物體不斷重複成為一個較大的物體之時,視覺張力自然會形成力量;且勢必存在更多造型填滿了畫面,如重複性的方、重複性的圓、重複性的多邊形等,使其畫面不會鬆散空洞,也同時具有凝聚效果,使空間感更顯紮實。而羣組當然有整齊劃一的、也有大小不一、有正有斜的,所以我們所尋找的羣組,儘可能選擇富有韻律性的組合,如音樂節奏般跳躍生動、可強可弱、高低起伏、前後交錯、長短不一,若是每個小單位都像孿生複製品,反而會略顯呆板。

下午五點過後斜側的陽光,照耀在畫面的主角新娘身上,白紗綻放出反射光,明度以及質感表露無遺。若是接近中午左右拍攝,光源來自上方,那麼不是重點的地面反而會表露無遺,而新娘便呈現暗面了。

逆光就要扔掉反光板

既然清晨和黃昏的光線是最有特點的,就可以多在此時段拍攝。那就一定會遇到如何駕馭“逆光”光線的問題。要想如實重現現場環境,光線就必須要合理:光的色温要合理,光的來源要合理,除非有特別的創作目的,如在逆光的時候需要人物明亮,那換個角度或是換個位置拍攝即可,如果要以逆光的角度拍攝,那麼我就是要表現逆光的感覺。為什麼不讓拍攝出來的影像跟眼睛所見是同一種感覺?不妨保留一些在逆光之下的情境和氣氛吧!

此時拍攝容易出現面部曝光不足而背景過亮的問題,可以採取稍低機位或者側逆光光位拍攝。正逆光最有現場感,而且秋天逆光的`顏色更温暖。拍攝時可採取低機位。側逆光光效更容易掌握,既有逆光效果,也較容易避免人物面部全黑。

這兩張都是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用不同的測光模式拍攝的。不過上圖是使用相機上的自動曝光鎖(AE),分別對窗外、窗內測光拍攝,共兩次快門便簡單地完成不同的光線氛圍和視覺感受。

相信各位對米勒的繪畫並不陌生,1859年所完成的《晚禱》是米勒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描述一對農民夫婦在遠處教堂鐘聲響起時,放下手上的工作,虔誠地祈禱。

如同畫作名稱──晚禱,我們可以感受到畫中時間性的暗示,想必是工作了一天,太陽西下,在祈禱過後,便要回家吃晚飯了,看到的雖是靜止一個畫面,但卻讓我們聯想到這個畫面數小時前的過去與數小時之後的未來,這就是一張畫面所傳達的故事性。要達到這樣的感覺,米勒是用了“逆光”。試想,若此張作品是以向光面來表現,即使是畫面具有昏黃的陽光色調,那麼黃昏的時間象徵也不會那樣的明顯。就是因為我們在視覺上感受到逆光感受,加上人物動作,以及附屬元素的搭配,所謂的“晚禱”和它的故事性,便可以説服觀者。

換個角度 畫面更有層次

從梅因德爾特? 霍貝瑪(MeindertHobbema)(1638–1709)開始,把畫面結構轉化為線性皆消失於遠方的一點,道路兩旁的樹當然都是一樣高,視覺上卻使其近長遠短讓畫面空間具有深遠感。當時藝術家們皆偏好使用此技法來營造深遠的三維空間。

在人像攝影時我們依然可以借鑑這個技法來體現畫面的立體感。如上圖拍攝時我原本是以站立的視角拍攝,以櫻花樹當背景來拍攝,忽然發現腳前就是低矮花圃,於是我蹲下貼近花圃當前景,於是空間從原本的兩層變成了三層,紅花綠葉貼近鏡頭被景深柔化掉,就像是畫紙上的顏色渲染。我們在拍照時都要隨時細心觀察周邊可以利用的元素,讓畫面更加豐富別緻。

如果鏡頭垂直於花和人拍攝,會缺乏立體感

提示:在按快門的一剎那遵從靈感,暫時忘掉教科書吧!

請使用長焦鏡頭壓縮空間

超長焦距鏡頭不僅能把遠景拉近,而且還能強烈地壓縮空間,使得畫面變得相當緊湊,又不會影響遠離鏡頭的被攝對象。所以,用超長焦距鏡頭拍攝的畫面更為簡潔、精煉、飽滿,能細緻入微地描繪和再現景物的細節、質感,並能突出主體,虛化前景和背景。

由於超長焦距鏡頭可以相當有效地拉近被攝物體,強烈壓縮畫面的視覺空間,在透視效果明顯減弱的基礎上獲得景物相互疊加的圖案美感,也就產生了與廣角鏡頭相反的變形力量。雖然透視效果差,但具有明顯地壓縮空間縱深距離和誇大後景的特點。

迷霧天氣更能拍出縱深感

法國畫家莫奈是印象主義創立者之一,他擅長描繪同一景緻在不同的時間點造成不同的光線和空氣下變化無窮的外貌,強調視覺的色彩經驗感知,重視的不是物體本身,而是觀察色彩變化的過程。單色會使複雜的景物單純化,更能讓觀者聚焦在人物眼神,選擇正確的建築結構角度拍攝,延伸背景空間。在霧天、陰天因為大氣的透明度較低,使遠處的景物更朦朧,顏色飽和度降低。

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發現,莫奈這張作品分為前中後三個部分,從近景的獨樹,跨過中景的湖泊,至遠景的城市和遠山。遠景透過這之間的氣層,傳遞到我們的視覺中自然降低了彩度(鮮豔濃度)而提升了明度(亮度),遠景本身的輪廓也更為模糊了。相較近景樹的濃綠,反倒彼此輪廓變得更為明顯,立即在畫面的平面上拉出深遠空間的假象。

大膽創造不平衡中的平衡

一個符合美感的構圖,平衡是個關鍵,也是成就一個畫面成敗最主要的重點。如果不平衡就會產生不安感,是未完成的構圖。不過,如果像神殿建築般完美的平衡又太過嚴肅,求取適當的平衡,感覺會比較自然。利用背景物平衡主體,或是利用顏色填補空白,一些小小的改變就能讓畫面更和諧。所以能在“不平衡當中求取平衡”,我認為是更上乘的影像構圖。

天空上的六條線其中一條比其他線條角度更為傾斜,加上被拍攝人物正好是抬起頭來的,無形之中把重量感往上拉移,順利地鞏固了整張畫面的穩定性。

木材被傾倒置放的面積都在畫面右半部,而木材走向也是由左下往右上延伸。

如果人物向畫面右上方觀看,會讓重心向右傾斜,但只要人物轉頭往左上方觀看,從人物的眼睛到畫面左上方的邊界自然產生一條無形的線,減弱重心偏右的狀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