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大樹和房子簡筆畫

來源:文萃谷 6.81K

簡筆畫是由成人創造的概念化的造型符號,我們看看下面畫大樹和房子簡筆畫,歡迎欣賞。

  畫大樹和房子簡筆畫

畫大樹和房子簡筆畫

畫大樹和房子簡筆畫 第2張

畫大樹和房子簡筆畫 第3張

簡筆畫對孩子的影響

(一)忽視孩子個性表現,培養了孩子思維的惰性與依賴性

阿恩海姆説過:“簡潔完美的“形”總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與此同時又會造成一種對“完美”依賴的惰性”。這種特點在孩子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本身孩子就喜歡重複畫一個物體,如果他學過簡筆畫,並記住了一個簡筆畫形象,那麼他的畫中會不斷的重複這個形象。一個兩歲半的孩子天天要畫畫,每次除了畫大汽車不畫別的,不明就裏的老師認為他對汽車非常感興趣,其實只不過是在家裏爸爸教過他畫汽車而已。而這種情形在將近半年的時間一直阻礙他積極接受其他的繪畫內容。

也有的孩子學會了“一個圓圈兩個叉”的畫樹方法,他便在這張畫中畫了棵這樣的樹,在另一張畫中還畫同樣的樹。這樣雖然鍛鍊了孩子的記憶力,“卻阻礙了孩子發展視覺認識活動,培養了思維的惰性,壓抑了他們創造思維的發展” 。並且使孩子的思維變得依賴成性,不能自由創作。有的孩子甚至將這種畫樹的方法從幼兒園一直用到大學,而他自己卻不甚明瞭他的畫中到底需要松樹還是柳樹。即“會畫樹”的思想剝奪了他認真觀察的機會和權力。

有資料表明,許多孩子接受了簡筆畫以後,便喪失主動觀察物體的能力及創造力,他們的畫變得非常空洞,僅僅是對簡筆畫形象的記憶、重複而已。

(二)忽視孩子成長的歷程,內容脱離孩子實際

傳統的教育觀念認為孩子的認識是由簡入繁的發展,因此繪畫練習必須從簡單到複雜過渡,以便循序漸進的提高孩子的造型能力。然而,事實上孩子感興趣的並不一定是簡單的物體。心理學表明,孩子在乳兒期便對複雜化、曲度感興趣,他們更喜歡看許多小矩形組成的圖案而不是僅僅幾個大方塊。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們喜歡畫自己熟悉的、感興趣的人和事,也可以根據故事情節來畫,園長之友《簡筆畫》。他們能把大千世界中變化的事物自由的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現出來。

而實際教學中許多孩子會告訴你“老師我不會畫”“你幫我畫吧”。很明顯,這些孩子沒有信心。是什麼讓孩子如此沒有信心呢?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由簡筆畫引起的。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簡筆畫形式的光芒四射的圓圓的'太陽,看似簡單,可讓孩子照着畫圓了卻非易事,因為他的控制力還不夠好,讓他照着畫圓只會挫傷他的自信心,因為“我畫不了老師的樣子”。不但孩子畫不了還制約了他的想象力。很久以前學者們已經提出疑問:太陽為什麼一定畫成圓的、畫成紅的,而不是方的、綠的?在孩子的世界裏是可以的。

現在許多簡筆畫的書籍、資料也讓孩子喪失信心,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畫的肯定不如書上的好,而家長再一味的按成人的眼光要求孩子臨摹、畫象,孩子只有退縮:“我不會畫”。

一位朋友告訴我一件事:一天她買了一隻公雞回家,宰前想叫兒子觀察一下,因為兒子從沒見過真正的公雞,可三歲的兒子看了一眼説:這不是公雞,轉身找來他的簡筆畫書翻到畫有公雞的一頁指着説:這是公雞。

(三)違背孩子視覺發展規律

心理學表明,孩子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觀察記憶力是逐漸增強的。如果積極培養孩子養成觀察生活的良好習慣,引導孩子經常注意觀察物象特徵,可以促進其思維能力的發展。如果成人先入為主的教孩子畫簡筆畫,就會剝奪孩子觀察的機會,使孩子在無知的狀態下依葫蘆畫瓢,久而久之,對任何事物都會視而不見,更談不上畫面內容的生動與豐富了。許多經驗豐富的教師指導孩子畫自行車畫旅遊鞋其目的就是培養他們的觀察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