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避震主題手抄報模板

來源:文萃谷 5.56K

地震是自然界10大災害之一,也是損失最為嚴重的災難,帶給社會和人們的是破壞和毀滅。因此我們要重視防震。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防震避震主題手抄報模板,希望大家能喜歡!

  防震避震主題手抄報模板圖片欣賞

防震避震主題手抄報模板

  防震避震主題手抄報模板圖1

防震避震主題手抄報模板 第2張

  防震避震主題手抄報模板圖2

防震避震主題手抄報模板 第3張

  防震避震主題手抄報模板圖3

防震避震主題手抄報模板 第4張

  防震避震主題手抄報模板圖4

防震避震主題手抄報模板 第5張

  防震避震主題手抄報模板圖5

  防震避震主題手抄報模板內容一

地球的結構就象雞蛋,可分為三層。中心層是“蛋黃”-地核;中間是“蛋清”-地幔;外層是“蛋殼”-地殼。地震一般發生在地殼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轉和公轉,同時地殼內部也在不停地變化。由此而產生力的作用,使地殼巖層變形、斷裂、錯動,於是便發生地震。

地震是地球內部介質局部發生急劇的破裂,產生地震波,從而在一定範圍內引起地面振動的現象。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層的快速振動,在古代又稱為地動。它就象颳風、下雨、閃電、山崩、火山爆發一樣,是地球上經常發生的一種自然現象。 大地振動是地震最直觀、最普遍的表現。在海底或濱海地區發生的強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稱為海嘯。地震是極其頻繁的,全球每年發生地震約500萬次,對整個社會有着很大的影響。

地震波發源的地方,叫作震源(focus)。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離震源最近的一點稱為震中。它是接受振動最早的部位。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將震源深度小於70公里的叫淺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於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對於同樣大小的地震,由於震源深度不一樣,也不一樣,對地面造成的破壞程度也不一樣。震源越淺,破壞越大,但波及範圍也越小,反之亦然。 破壞性地震一般是淺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為12公里。

破壞性地震的地面振動最烈處稱為極震區,極震區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區。

某地與震中的距離叫震中距。震中距小於100公里的地震稱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間的地震稱為近震,大於1000公里的地震稱為遠震,其中,震中距越遠的地方受到的影響和破壞越小。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動是一種複雜的運動,它是由縱波和橫波共同作用的結果。在震中區,縱波使地面上下顛動。橫波使地面水平晃動。由於縱波傳播速度較快,衰減也較快,橫波傳播速度較慢,衰減也較慢,因此離震中較遠的.地方,往往感覺不到上下跳動,但能感到達水平晃動。

當某地發生一個較大的地震時,在一段時間內,往往會發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個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發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後發生的地震叫餘震。

地震具有一定的時空分佈規律。

從時間上看,地震有活躍期和平靜期交替出現的週期性現象。

從空間上看,地震的分佈呈一定的帶狀,稱地震帶,主要集中在環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兩大地震帶。太平洋地震帶幾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淺源地震(0千米~70千米),全部的中源(70千米~300千米)和深源地震,所釋放的地震能量約佔全部能量的80%。

  防震避震主題手抄報模板內容二

1、防震救災靠自己,防震減災靠大家。

2、着力強化城市防洪排澇,紮實做好抗旱供水工作。

3、災害之前早預防,災害來了少傷亡。

4、以人為本、安全第一,規範管理、科學決策

5、以人為本,立足基層,科學防禦,努力構建全民抗旱防汛體系。

6、以抗旱防汛信息化,帶動抗旱防汛現代化。

7、以《抗旱防汛條例》頒佈為契機, 加快抗旱防汛體系建設。

8、依法抗旱防汛,積極構建和諧寧夏。

9、依法防汛防颱,構建平安家園。

10、依法防颱、科學防颱、全民防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