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幸福觀

來源:文萃谷 2.95W

我的幸福觀1

同事小劉最近很煩惱。前些時,還在考慮選武漢三鎮哪一地買房。沒幾天,此君又操心起買哪款車比較合適,總之煩惱得不要不要的。

我的幸福觀

處在他這個年紀,我也一般無二。大約每個人都會有這樣一種錯覺,總覺得那些得不到的東西才是最好的,總覺得那些夠不着的東西才是最想要的。這種錯覺可衍生出各種煩惱,令我們煩不勝煩。殊不知這些看似離我們很近的需求,若非擁有一定的經濟積累,也就只能想想而已。

仰望這些夠不着的東西,確實煎熬。一如那個高高地掛在樹梢上的果子,任你踮起了腳尖,搬來了梯子,找來了長長的竹竿,仍然摘不到。可能樹梢上的那枚果子,你真心想得到;可能樹梢上的那枚果子,並不是你必須得到和最想得到的,可是別人都有,你就想擁有,所以想盡辦法,哪怕被折磨得精疲力竭,哪怕被碰撞得頭破血流,不得到誓不罷休。

這般強求的心態,貌似上進,實則大為不妥。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場長途旅行,旅途中我們會遭遇很多的人和事,會遇到美麗的風景,會遇到很多想要的東西,誰不期待着一場美麗的邂逅?誰不享受着鮮花美酒和掌聲?若有一個可將所有好處都據為己有的機會,你會生出東西太多自己是否能拿得動的擔憂嗎?不會。人內心的慾望一旦被激活,自然是不撞南牆不回頭。不經一事,道理總顯得寬泛,經了事方才懂得豁達、知足的難能可貴。得知所辛失之我命,想法簡單一點,快樂自然就多一點。

好比樹梢上的這枚果子便是幸福,我肯定只會摘取那枚夠得着的,而不是高高地掛在樹梢的。也許有人會説,夠得着的果子早被別人摘走了。其實不然,即便每個人的能力、際遇截然不同,夠得着的果子始終是多不勝數的。譬如,別人有香車豪宅,我也有一間屬於自己的私人空間;譬如,別人是金融大鱷地產精英,我也有一份體面的工作;譬如,別人可以歐洲遊世界行,我也可以在家門口陪着家人溜上一圈。這些譬如的比較,便叫做知足常樂。與其觸摸那些夠不着的幸福,被折磨得死去活來精神分裂,何不守住和珍惜手裏已有的幸福,觸摸這些看得見夠得着實實在在的幸福?

索性,我的幸福觀是如此很簡單——抬頭看見藍天,低頭聞到花香,親人尚安好,朋友很快樂,身體還健康,吃得下,睡得着。如小劉這般受慾望左右,被慾望牽着鼻子走、甘心情願地被奴役着,這心境哪能痛快得起來。平白多出些煩惱,自然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不如退而求其次,品嚐一下夠得着、可以輕易攥在手心裏的幸福,享受享受最真實,最可愛的人生樂趣,總好過做那捨近求遠、庸人自擾的呆子。

我的幸福觀2

通過閲讀《建設幸福中國》,我發現幸福,原來是如此真實,就如我們每天喝的水一樣真切,也為我們生活在如今的中國感到無比的幸運和驕傲。

我們的中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正在一天天的強大,富強。從“嫦娥一號”到“天宮一號”,一步步走向世界強國的隊伍,展現科技實力,國家的實力。從我們小朋友有學可上,到實現義務教育全免費,甚至對貧困家庭給以補助,實現了我們上學“一個都不能少”的夢想。曾經讓多少家庭恐懼的“看病難”,也正在隨着國家的改革好發展,不斷完善醫藥衞生體制改革,減輕我們看病的負擔,使國民身體素質的提高得到有效的保證,所有這些,都有力的説明,中國是一個充滿幸福的大家庭。

正如《建設幸福中國》書中所説,對工人來説,幸福在辛苦的勞動裏,對農民來説,幸福在精心的耕作裏,對我們國小生來説,幸福就在知識寶庫裏。

我深深的理解並懂得,我們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是許許多多先輩奮鬥的結果,無論是春秋時期的孔子,還是近代的革命先烈,他們為了追求真理,尋找幸福,無不發福學習,百折不撓,甚至犧牲生命,直到近代,終於找到了建設幸福中國的法寶——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解放了中華民族,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改革開放,讓中國迅速成長,讓中國迅速崛起,讓中國迅速富強,讓中國充滿幸福。

但是,於此同時,我們清醒的知道,我們的幸福正在遭遇着各種危機和挑戰。戰爭,能源危機,環境污染,生存空間,它們隨時在企圖破壞我們的幸福。我們享受着先輩們為我們創造的幸福,不可以做温室裏的花朵,我們應該珍惜幸福,自覺的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還應該學習先輩們奮鬥拼搏的進取精神,為探索真理不怕犧牲的精神,百折不撓的不屈精神,勇敢的學習,勇敢的擔當,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富強,更加美麗,更加幸福

我的幸福觀3

海倫·凱勒一歲半的時候,一場重病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隨着又喪失了説話的能力。然而就在那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裏,她竟然學會了讀書和説話,並以優秀的成績從大學畢業,成為一名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和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國各地和世界許多國家,為盲人學校募集基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贏得各國民眾的讚揚,並得到許多政府的嘉獎。1959年聯合國曾發起“海倫·凱勒”世界運動。

海倫·凱勒幼年得病致殘以後,愚昧而又乖戾,幾乎是無可救藥的廢物,但後來卻成長為一個有文化修養的大學生。這確實是個奇蹟。無怪乎馬克·吐温説,19世紀出了兩個傑出的人物: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凱勒。這個奇蹟可以説有一半是海倫·凱勒的老師安妮·莎利文創造出來的,是她崇高的獻身精神和科學的教育方法結出的碩果。從這裏可以看出對殘疾人進行特殊教育的重要性。海倫·凱勒幼時還得到文學、藝術、科學界許多知名人士的關懷和幫助,不但使她受到教益,更重要的是給她以精神慰藉。書中頻頻説到的科學家貝爾(電話發明人)等社會名流同她交往,讀之很有興味,使人很受啟發。

當然,海倫·凱勒學習上的驚人成就,主要還應歸功於她發憤圖強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我國偉大歷史學家司馬遷膾炙人口的名句:“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這裏所歌頌的,不就是這種驚天動地的發憤精神嗎在這個意義上説,海倫·凱勒不但是殘疾人的楷模,而且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的。

海倫·#from 本文來自 end#!凱勒用“忘我就是快樂”來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説:“我要把別人眼睛所看見的光明當作我的太陽,別人耳朵聽見的音樂當作我的交響樂,別人嘴角的微笑當作我的幸福。”一句話,她以人之樂為己樂。正因為如此,這個雙目失明、兩耳失聰,幾乎與世隔絕的姑娘,才能那樣熱愛生活。她會游泳、騎馬、滑雪、下棋,還喜歡欣賞戲劇演出,參觀博物館和名勝古蹟,從中汲取知識的養料。青年海倫·凱勒賴以克服困難、茁壯成長的這些高尚品質,也是她此後把畢生精力貢獻給盲人事業的思想基礎。

……

海倫的著名散文《假如我能看見三天》最初發表於美國《大西洋月刊》,想象豐富,文思有如泉湧。她對生活的那種熱愛、執着態度,不能不讓人為之感動。

我的幸福觀4

尊敬的領導、老師們:

大家下午好!我演講的題目是《我的幸福觀》

“幸福”是每一個人都想追求和得到的,那“幸福”究竟是什麼呢? 對我來説,幸福就是“工作順心、家庭和睦”,學生喜歡你,因你是他們的老師而驕傲;兒子愛你,乖巧懂事,好學上進;老公疼你,呵護你,把你當做手心裏的寶。一家人在一塊開心就好。父母健健康康?? 講台上的我 ,是美麗的; 生活中的我, 是幸福的。工作順心,家人開心,我 感覺自己就是一個快樂、美麗、幸福的女人!

幸福可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改變,兒時,每天能得到一、兩角錢,便是一種幸福;讀書了,沒有作業或作業簡單很快就能做完也是幸福;長大了,結婚生子便是幸福;老了,有個健康的身體便是幸福。那現在我的幸福是什麼呢?

人常説:快樂是一天,痛苦也是一天,倒不如快快樂樂過好每一

天。要做幸福的教育者, 要學會把握自己,面對現實中的坎坷,要學會自我調節,調整好心態,樂觀對待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我希望我每天走進校園,迎接自己的是個美好的心境。不期望有多麼驚人的成績,只希望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精益求精的工作,對得起和我朝夕相處的學生們,對得起自己從事的這份的工作,做一名真正的幸福女教師!

我的快樂很簡單,學生的進步,同事 的友誼,永遠的信念;我的幸福很簡單,兒子健康的成長,老公貼心的話語,父母温暖的嘮叨。雖然我

不漂亮,但我有甜美的笑容;雖然我不年輕、但我有上進的心態;雖然我不富有、但我有和睦的家庭;雖然我不完美、但我有幸福的生活。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我的幸福觀5

自有人類以來,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一直在追求“幸福”,對於幸福的理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解釋和認同。那麼,到底什麼是幸福呢?近日,央視熱播劇《你是我的幸福》讓觀眾看到了每個人尋找幸福的不易與艱難。

當老嚴遇到了王總,當小嚴遇到了會會,當姥姥遇到了大爺......劇中每個人的故事展現在觀眾面前時,都説明了一個關於幸福的詮釋。劇中飾演男主角老嚴的李建義把生活與工作中備受煎熬的狀態活生生地展現在觀眾面前,人們給予他太多的同情與理解。彷彿在我們身邊類似這樣的人太多了。生活的坎坷與工作中的不如意,身邊多處出現小人的圍剿,使這個循規蹈矩的中年知識分子無論在家庭還是在單位,不論幹什麼都是舉步維艱,不堪重負。在被同情的同時又被他的窩囊生氣!一貫以飾演反面角色著稱的王剛在這部劇中的出色演繹,把自己推向了更被觀眾“恨”的位置!他把丁主任這個所謂的職場壞人刻畫的簡直是入目三分。我由此想象,王剛老師如果飾演好人又會咋樣呢?劇中女主角汪總的飾演者劉佳不愧為老演員,她把一個女強人演活了,她的一顰一笑給觀眾留下了難忘的印象。還有,兩位新人的加盟,即小嚴、會會的青春氣息給這部劇增添了光彩!這兩張清新面孔的出現,讓觀眾看到了新人輩出的時代,看到了電視劇事業的發展和未來前景的展望!他們的表演沒有造作,更多的是樸實、自然和無華。

日前,這部電視劇即將落下帷幕,觀眾期待故事的結局不出意料,但為了留下懸念,我依然沒有去網上一探究竟。

我的幸福觀6

幸福,每個人,甚至每個動物都有對其獨特的定義。幸福是一種感覺,深植與自己內心的一種語言。幸福是一種很玄的東西,它在我們身旁,它也彷彿遙不可及。有人説,幸福其實很簡單,就是貓吃魚,狗吃小怪獸肉,奧特曼打小怪獸。看似好像,細品,這句話又充滿了哲理與生活。幸福如一首歌,讓你聆聽温暖;幸福是一杯酒,讓你醉在其中;幸福為一眼神,讓你心靈開花。

幸福,沒有額度。高爾基:一切用自己的勞動掙來的東西,都是甜蜜的!付出的努力越大,就感到越甜美。活着的意義不會是在於那口飯那口水,而在於追求幸福。地球上的每個生靈活着的目標就是獲得幸福,如果他追求金錢,是因為他以為金錢是保證幸福的條件和途徑。如果他追求知識、健康、美貌、科學、藝術或文學,是因為他感到其幸福直接依賴於這些。如果他追求功名,是因為他希望從中找到幸福。 幸福是我們活着的終極動力。

但是,幸福與否不與某個人的財富多少有必然聯繫,比如有這麼一個極端的故事:曾經有一個乞丐,他總是很愉快很幸福的樣子,國王看見了,他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乞丐能如此歡愉?乞丐可是窮噹噹的呀!而國王本人想要啥就有啥,但是他本人卻根本不幸福。所以很多人由此得出所謂的結論:幸福並非建立在財富的多寡之上,而是一種心靈的境界,一個人只要覺得他滿足滿意,那麼他便是幸福的。

幸福到底是什麼呢?

有一種幸福叫親情。幸福是一種淡淡的味道,粗茶淡飯卻能和家人健康快樂。幸福就是每天一家人快快樂樂地聚在一塊吃一頓晚飯,拉拉家常。親情,我們自出生到死亡一直陪伴在你我左右的東西。當你在熬夜苦讀,備戰考試時,母親端來熱好的牛奶,難道你不感覺幸福嗎?幸福就是母親手裏的牛奶,滿滿的,都是愛。孩子收穫了父母的大愛,這份情感的殷實富足使我們體味到濃濃的幸福,更加懂得用一顆拳拳之心去回饋與感恩。血脈相聯的親情因附着更多的責任與付出,使其温婉而厚重,成為人們情感鏈條上最為堅固的一環,牢不可摧,幸福悠長。父母在,就是孩子最大的幸福所依。親情給了我們幸福最簡單的基礎,有了親情,幸福也就不遠了。

有一種幸福叫愛情。咬文嚼字,幸福中的幸有可以讀作“性”。性,就是兩性。這便是我們追求的愛情。法國思想家盧梭説,人間最大的幸福莫如既有愛情又清白無暇。 在生命的旅途中,總有那麼一個人會深深地映在你我的腦海裏。每天醒來,首先看到枕邊伊人,那淡淡的小幸福如巧克力版幽香。説起愛情,心中有愛的人都會有一種温軟的感覺。愛情是美妙的,也是神聖的。愛情是重要的。高爾基講,不懂情愛就不能真正理解生活。莊子説,生不能沒有快樂。追求幸福渴望愛情是人生價值所在,是人的基本慾望,是人性的最高體現。愛情又是神聖的,神聖在於它的忠誠和專一。愛以純為貴,情以真為貴,就要做到愛她如大海一樣深情,草原一樣寬闊,青山一樣永秀,綠水一樣長流,又猶如一把傘撐了很久,雨停了也不肯收,猶如一束花聞了許久,枯萎了也不肯丟,夫妻情即使青絲變白髮,也能在心底深深保留。當你我步入婚姻的殿堂,呵護你我的愛情又變得十分必要,維持好愛的激情也就維護好了幸福的源泉。希望大家都可以尋找到自己的愛情。獲得幸福。

有一種幸福叫平安。大家活在世上,都希望自己平平安安,沒有疾病,沒有災難。平安是福!曾經有一首《祝你平安》唱響在大江南北。它道出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聲-平安就是最大的幸福,它藴含了人類最美好的祝願:平平安安。人生旅程中最重要的是健康。如果現在,你是平安的,是健康的,那麼你就是幸福的!因為你擁有了追求幸福的權利,你擁有了獲得幸福的能力。你可能一無所有,一貧如洗,孤獨而又迷茫,但你有為幸福努力的資本——健康,這已經足夠了。健康的身體,平安的生活給我們幸福的權利。

有一種幸福叫捨得。捨得笑,得到的是友誼;捨得寬容,得到的是大氣;捨得誠實,得到的是朋友;捨得面子,得到的是實在;捨得酒色,得到的是健康;捨得虛名,得到的是逍遙;捨得施捨,得到的是美名;捨得紅塵,得到的是天尊。捨得小,就有可能得大;捨得近,就有可能得到遠。幸與不幸只隔了一層薄紙,幸福與否在於自己心的選擇。幸福是一種感受,是用心感受自己的生活,只要懂得割捨,自己認為幸福了,那就是真的幸福了。幸福就在捨得之間,只有捨棄才能得到,讓我們用心過濾,該得就得,該舍就舍,幸福就會時時縈身,令人心滿意足,生活也會永永遠遠充滿陽光。

有一種幸福叫知足。有人説,一個人的幸福是與生俱來的,是跟隨着一個人的心態融化在全身的血液裏。怎麼樣的心態才可以感到幸福呢,是知足,知足的人才可以感到幸福。知足,是一種智慧;常樂,是一種心境。只有知足常樂,才可以在無窮的慾望與有限的潛質之間恰當的找到平衡點,竭盡所能,所以人生無悔。詩人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悄然隱世於南山之下,過着“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悠然恬靜生活,他知足於這“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平凡美滿生活,他此生無悔矣!他是幸福的。知足者,得幸福。

我們尋尋覓覓於世間,只為獲得幸福。幸福的定義決定了,追求幸福的過程不應該是痛苦的,這個過程應該是愉悦的,快樂的。幸福就是用心採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論是苦是甜都當作人生的風景收入行囊,然後以更輕鬆瀟灑的心態繼續上路。

幸福是每年捐一次血,想象着自己的血流進患者的血管,那種愉快的感覺。幸福就在我們身旁,經常回家,陪父母嘮嘮嗑,做做家務。看着父母臉上的笑臉,幸福的感覺怎麼不會沒有。幸福是緊緊抓住你的愛人,不要讓愛情從你指尖溜走,夕陽西下,與愛人肩並肩,手拉手,依偎在草坪上,那該多麼幸福。幸福是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不求大富大貴,只需夠自己一個小家庭的花銷足矣!

如果説,你有了親情,愛情,工作,還有了幸福的心態。那怎麼回不幸福呢?太多的人麻木的活在幸福裏,而幸福往往就在你的身邊,你卻毫無察覺,就象色盲無法看到面前的繽紛絢麗,這是多麼可悲的意境。每個人都應該抽時間靜下心來,用心去體會幸福;用手去觸摸幸福;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冷漠是對幸福的贖瀆。獲得身邊的幸福,需要你一顆幸福的心

我的幸福觀7

有這麼一句話,幸福就是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看似滑稽可笑,卻也不失為一個真理,生活中不正是有很多這樣的人嗎,容易滿足,覺得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便是一種幸福。其實,我的幸福觀也很簡單,給予感動和被感動都是一種幸福。

今年過生日的時候,很多朋友都送了些小禮物,那一天,是在學校裏最忙碌的一天,呵呵。我想,身為我多年的死黨,肯定會有什麼更加新奇的玩意把。就這樣,滿懷期待的想着。原以為,她依然回想以前一樣,在我不知不覺的時候,突然發現了抽屜裏的小小禮物,附着她深切祝福卡片的小驚喜!可是,一天下來,希望一次次落空,想着自己可能太急了,還沒到放學呢。但,當我們説再見的時候,聽到了她那句淡淡的“生日快樂”。接着,是她驀然轉身離去的背影,也許我真的有些小失落吧。

過了一個禮拜,剛進教室,就看到了桌上赫然醒目的禮盒,疑惑地打開,“送給我最最親愛的死黨。”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是她託回老家的朋友帶來了這件精美的工藝品,時間上延誤了。她那是還不好意思説呢。看着我手中的禮物,我無言,低着頭對她説了句淡淡的“謝謝。”暖暖的,雖然天氣很熱,但那股暖流卻讓我感到更加舒適。有感激、有自責、有肯定,但更多的是幸福的感覺,我想,那是一種感動。

夜深了,母親端來一杯熱牛奶,會有感動;生病了,朋友一句貼心的問候,會有感動;上車時沒有了零錢,好心人投來兩元,會有感動······而那些細微的、平常的感動彙集起來就是一種幸福。也許並不會讓你感動到哭,亦或許不是什麼大事,但就是會讓你幸福的淡淡一笑,因為你感受到了別人對你的愛。

英國劇作家肖伯納説過一句話:正像我們無權只享受財富而不去創造財富一樣,我們也無權只享受幸福而不去創造幸福。幸福在那裏?其實我們可以主動地去創造它,創造感動。

曾經有一個人問一對對戀人們,認為幸福的定義是什麼?大家紛紛闡述,大致都認為能和喜歡的人天天在一起就是幸福。可是提問者搖搖頭,不以為然。很多人不解,直至有一位女生的答案是能知道對方好,開心,並且自己能夠愛着她就足矣。提問者拍手叫好。在場的人們陷入了沉思。是啊,我們試想一下,每當我們關懷着我們所愛的人的時候,那是一種怎樣的幸福;每當我們幫助了身邊遇到困難的時候,對於別人的會心一笑,那是一種怎樣的幸福。母親對自己的孩子無私地付出,哪怕一切,在那個過程中,他也許就是最幸福的,我們往往在給予中帶給對方以感動,而我們又是快樂的。給予有時會比被給予更加幸福,因為別人感受到了我們的愛。

對於大多數人來説,他們認定自己有多幸福,就有多幸福。而生活在給予感動與被感動中的人,一定是幸福的。

我的幸福觀8

寫上這個題目,是因為看到了公安文化網頁上一篇《簡單就是幸福》的文章。文章寫得很好,因為他寫出了自己對幸福的理解,因真實而感親切,因親切而受啟迪。這便有了也寫一下有關幸福文章的衝動。

在我看來,幸福的話題如同愛情的話題一樣,永恆而迷離。它們從古到今都是一個不衰話題,從古入説到了今,仍然沒人能夠把它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三十年前上大學,讀過關於幸福的一坨一坨的文章,既是專業所致,也是追求幸福的願望。包括古希臘亞里士多德的幸福論,包括空想社會主義者歐文的幸福論,中國先哲孔子、孟子之輩的教誨更是聲聲入耳。工作之後,也讀過許多賢人達士有關幸福的文字,畢淑敏的,周國平的,星雲大師的……。我總覺得他們關於幸福的論述過於抽象,就像一個“人”字對於芸芸眾生。在我看來,幸福是很具體的,來不得半點抽象,也容不得半點抽象,人的幸福總歸是個人的感覺,和別人的.看法和評判沒有半毛錢的關係。但是這並不等於説,我對前人的觀點就無所認同,歐文的“人類一切努力的目的,在於獲得幸福”和伊壁斯鳩説的“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煩擾。”我就頗為贊成。前者把幸福上升到了人類目的的高度,給予了幸福至高無上的地位;後者從人的肉體和精神兩個層面對幸福進行了根底上的詮釋。

説到這裏,你可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既然有人從根底上進行了詮釋,那你怎麼還説幸福如同愛情問題依舊迷離?我不得不説,這種迷離不屬於理論,而屬於社會現實。君不見,懺悔書寫得風聲水起,理論一套一套,感悟一打一打,不管他們是有心還是無意,在我看來,他們説的仍是虛幻,就像他們平常在位時的假大空一樣。難道他們真的就不知道法律和道德的底線?難道他們真不知道中國早已實行一夫一妻制?難道他們真不知道黨的章程和紀律?難道他們真不知道十八大後反腐已經風起雲湧?都不是的!所以,這不是理論認識問題,只是它們心的迷茫和行的無良。

這裏,我不想就理論的幸福再説點什麼,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理論是一般,生活是特殊,一般永遠改變不了特殊,也代表不了特殊。德國詩人歌德説,“理論全是灰色的,只有生活之樹常綠。”那麼就讓我説沿着《簡單就是幸福》的作者孫曉萍的足跡,以一個警察的視角説説咱們警察自身的幸福吧。

老實説,説此問題我和同事及兄弟單位的同仁交流過,關於幸福的理解和表述雖有不同,但如果加以提練抽象,“能夠安全、按時回家就是幸福”就是這個羣體大眾夢寐以求的幸福了。簡單吧,恰如孫曉萍女士(不知男女,妄加惴測,南人北相者有之,男人女名者理應有之,何況“曉萍”的靜美也是男人所向往的)説的--《簡單就是幸福》。

其實,幸福本身就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無論歷史還是當下,很多人把幸福搞得不簡單了,非遠非大不行,非光宗非耀祖不可,歷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能有幾人?對於芸芸眾生來説,也就是芸芸,也就是眾生而已,幹嗎非得經天緯地,上過九天攬月,下過五洋捉鼈才叫幸福?如是這樣,幸福便不應在這裏討論,因為那只是幾個人的話題。真實的幸福不是這樣的面目,幸福只是願望的達成,只是心理的滿足。包括孔乙己説出“兒子打老子”的時候,他也是幸福的,因為他在精神上已經得到了完全的勝利。

同仁説的“能安全、按時回家就是幸福”,我很理解,感同身受啊!人民警察有兩個面對,一個是面對人民,搞好服務,一個是面對違法犯罪分子,嚴厲打擊。哪個做不到做不好都不行,這都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所以警察加班不算新聞,不加班反而具有新聞的價值了。在這種情況下,按時回家成為一種期盼,一種可遇不可求就像和外星人進行一次面對面的交流一樣。時間倒是其次,當我們面對違法犯罪分子時,警察身上的各種繩索限制了他們能力的自由,很多時候顯得很無能也很無助。在無能無助面前,人民警察的安全便也深深地置於危險之中。在我心目中,和平年代,警察是除了山西採礦行業之外的第二個高危職業了,“槍桿子、刀把子”威風掃地,警察執法被打、犧牲在和犯罪分子鬥爭的第一線成為新常態,實在令人悲憤交加!所以,當同仁們説出“能安全按時回家就是幸福”的時候,也理解他們,我同情他們,但我也想,怎麼會這樣呢?當然,這也屬於兔死狐悲一類,畢竟這也是自己的設身處地啊!

説老實話,我對幸福沒有過多的追求和奢望,當然也不會像有的人把早上起牀還能穿上鞋就當幸福,我的幸福現實而具體:對於身體,小疾而無大恙;對於精神,不被侷促在世俗的目光裏;對於工作,執法不被來自法外力量的干擾;對於文章,回顧一生,“猶喜曾無封禪書”。

這就是我的幸福觀。

我的幸福觀9

幸福是什麼?每一個人的經歷不同,回答也不同。爺爺奶奶説,幸福是豐衣足食,兒孫滿堂;爸爸媽媽説,幸福是家庭美滿,事業有成;同學們説,幸福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我的回答與他們截然不同,是心靈的體會,讓我立起自己的幸福觀。

星期六,我背上書包,坐公交車去上英語補習班。“嘀嘀嘀”,隨着清脆的喇叭聲,公交車開進了車站,這書包太沉重了,我用登山一樣的勁爬上了車,“哐當”一聲投了兩枚硬幣。我用眼睛掃視了一下車廂,人不多,但是座位都坐滿了,我站在了一個欄杆旁邊,車“突突突”地開動了。忽然,旁邊的一位阿姨對我説:“小朋友,來這邊,坐我這。”我靦腆地搖了搖頭,阿姨站起來,一手拉着我的胳膊,一手扶着坐椅,把我牽到了座位上。一股暖暖的感覺如春風拂面般流到我的心裏。我怦然一震,這不是一種幸福的感覺嗎?這種幸福是別人給予我的。

漸漸地,車上的人越來越多,車廂就像一個大包裹,嚴嚴實實的。司機也不耐煩地説:“往後走,往後走!”大家不約而同地挺着肚子,從腰部擠出一條縫隙。一位花甲老奶奶舉着枴杖,慢慢地從縫隙裏擠過來,我不假思索地扶着老奶奶説:“奶奶,您坐!”老奶奶激動地説“謝謝!”幹咧的嘴脣笑了。我的心被老奶奶融化了,這也是一種幸福的感覺,是我給予別人的。

這次經歷在我十二歲的生活中劃過一道極其優美曲線,述説着幸福的概念,原來幸福是一種和諧、一種接受,更是一種給予。

我的幸福觀10

常聽周圍的朋友抱怨,訴説自己的“不幸”:沒有富裕的家庭,漂亮的臉蛋,迷人的身材……在我看來,她們不開心是因為不知道如何認識和把握幸福,身在福中不知福。

90後的我貌不出眾,一樣沒有傲人的“資本”,但我並不整天怨天尤人,我知道把物質幸福當做人生的唯一幸福,將是不幸的根源。我有着讓我足以幸福的一切:一顆柔軟的心靈,一個純淨的微笑,一聲親切的問候……

清晨上學,看着門前怒放的鳳凰花,猶如天邊的紅霞,將小巷裝扮的十分美麗,讓人感歎生命的燦爛,讓年輕的我們豪情萬丈,於是,上學路上我們意氣風發。你説,這難道不是一種幸福嗎?

寄宿以後,每天都是教室——宿舍——食堂三點一個平面,開始是覺得有點乏味。一天,我覺得口很渴,到辦公室去喝水,看到茶几上放着一杯已晾涼的開水,下面還壓着一張紙條:綿羊,口渴了吧,喝杯水吧,我已經晾涼了,別太用功哦!雖然沒有簽名,看着紙條,我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久久不能散去。拿起杯子,喝了口水,好是清甜!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幸福的人!在略顯枯燥的學習中,有同學、老師的陪伴,你説,這不是一種幸福嗎?

週末,回到家中,一身輕鬆:不必為這三角函數打轉;不必和魯迅先生一起批判現實主義;不必冒着危險,衝上二戰戰場;不必念繞口的之乎者也。可以伴隨音樂放聲歌唱,可以因電視中的感人場面而盡情落淚,可以與弟弟開心嘻戲,可以品嚐自己喜歡的飯菜……雖然少了老師、同學的陪伴,但有我親愛的爸媽,有我喜愛的音樂,有我心儀的玩具……所以我覺得很幸福。

我認為完美的幸福應是物質、情感、精神三方面的有機融合,我們不要好高騖遠,而要用心體會,珍惜身邊的感動,這樣才能準確鎖定自己的人生座標。20xx年3月,上林中學章露尹,以一組喂乞討老太喝水的圖片,成為網友熱議的焦點,就因她的善解人意、愛心與善良,被網友譽為“最美的90後女生”。

幸福很容易,別以為它像天上的星星,遙不可及,其實,幸福就在你的身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