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工程的實習報告3篇

來源:文萃谷 2.37W

在人們素養不斷提高的今天,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工程的實習報告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工程的實習報告3篇

工程的實習報告 篇1

實習目的:

1。鞏固課堂所學的基本理論,聯繫現場實際,驗證和拓寬視野,培養和實際工作能力。

2。瞭解三大巖石的形成過程,產生時代、結構、產狀、形成原因及現象等。

3。學習運用羅盤儀測巖石的走向,傾向和傾角。

4。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努力、遵守紀律、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和增強集體觀念,掌握野外的操作技能和編寫實習報告的能力,總結此次實習與我們所學專業的相關聯繫。

實習內容:

根據教學安排,學校 為我們路橋專業安排了為期1天的卧虎山水庫地質實習。主要學習羅盤的使用及對各種地質構造的認識。

1。排除干擾,專心聽。

2。要做到五勤:勤敲打,勤觀察,勤測量,勤記錄,勤追蹤。

3。熟練操作羅盤。對地質羅盤,要求瞭解其結構原理,掌握使用方法

4。積極參加現場討論和及時整理野外記錄。

(一)。卧虎山水庫及其概況:

卧虎山水庫 歷城南部山區,山環水繞,名川有三,曰錦繡川、錦陽川、錦雲川。三川風景秀麗,為歷代所稱讚。三條大川經仲宮鎮並渡口村匯入卧虎山、黃花山狹長地帶,稱為玉符河,北注黃河。1958年於卧虎山、黃花山之間,築起一條長985米,高37米的大壩,攔截玉符河水,落成卧虎山水庫。因湖水清亮如鏡,人稱“鏡兒湖”。水面面積270多公頃,蓄水量1。1億立方米。湖中盛產魚蝦,珍貴飛禽天鵝也落户於此。站在壩上,舉目遠眺,波光浩淼,清澈蔚藍。卧虎山水庫 這裏,景色綺麗。山坡除天然山花叢林之外,還植有蘋果、柿子、梨樹等,秋季一片金黃。周圍羣山連綿,葱蘢疊翠,山村炊煙,若隱若現,構成一幅美妙的山水村野畫圖。水庫北為卧虎山,形似猛虎雄踞,翹首東望。清人鍾廷瑛在《詠卧虎山》詩中描寫道:“山上白鳥盤空煙,山下陰穴流春泉。何年老虎屹不去,蹲成萬古蛟龍淵。”水庫大壩南首西側,為黃花山。因山上多產野黃菊,故名。山姿奇偉,松柏青翠。山腰有一溶洞,曰“黃花洞”,坐東朝西,深約7米,寬3米餘,高4米。洞壁上,鐫刻佛像、羅漢等造像25尊,題記19則,其中一則年代為金承安二年(1197年)。洞前,有明弘治元年(1488年)、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重修碑記各一通。石窟造像神采各異,雕刻精細,被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窟東北側,有清代觀音堂一座,以石築成,券門四角攢尖,內有壁畫,保存尚好。觀音堂北又有方形鐘樓一座。

黃花山南側相鄰一山,名“瓢兒峯”,俗稱“瓢葫蘆峯”。相傳,唐堯時期隱士許由曾於此避水,將瓢忘在這裏,故名。石巖上留有金明昌年間鐫刻的釋迦、羅漢像。卧虎山西北,為石固寨山。此山形勢險峻,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東晉末,劉裕率師北伐,與在這裏屯有重兵的南燕慕容德相戰,至今山上廢壘猶存。

(二)羅盤的使用

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也學到了如何運用羅盤儀測量巖層產狀要素(走向,傾向和傾角):

地質羅盤儀是進行野外地質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種工具。藉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觀察點的所在位置,測出任何一個觀察面的空間位置(如巖層層面、褶皺軸面、斷層面、節理面……等構造面的空間位置),以及測定火成巖的各種構造要素,礦體的產狀等。因此必須學會使用地質羅盤儀。

1。巖層走向的測定:巖層走向是巖層層面與水平面交線的方向也就是巖層任一高度上水平線的延伸方向。測量時將羅盤長邊與層面緊貼,然後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的水泡居中,讀出指針所指刻度即為巖層之走向。因為走向是代表一條直線的方向,它可以兩邊延伸,指南針或指北針所讀數正是該直線之兩端延伸方向,如ne30度與sw210度均可代表該巖層之走向。

2。巖層傾向的測定:

巖層傾向——是指巖層向下最大傾斜方向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恆與巖層走向垂直。測量時,將羅盤北端或接物覘板指向傾斜方向,羅盤南端緊靠着層面並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水泡居中,讀指北針所指刻度即為巖層的傾向。

假若在巖層頂面上進行測量有困難,也可以在巖層底面上測量仍用對物覘板指向巖層傾斜方向,羅盤北端緊靠底面,讀指北針即可,假若測量底面時讀指北針受障礙時,則用羅盤南端緊靠巖層底面,讀指南針亦可。

3。巖層傾角的測定:將儀器上蓋開啟到極限位置,並用羅盤側邊緊靠地質界面且垂直於界面走向線,讓長水準泡居於下方,旋動測角旋鈕,調長水準氣泡居中,此時傾角指示盤在下刻度盤指示的數值即為該地質界面的傾角。在實際測量時,如果傾角較大,則可只用測傾向和傾角,如果傾角較小,為了提高精度,則要首先測走向且標記走向線,然後再測傾向和傾角。

在此處我們主要是學了一下羅盤的使用。

(三)斷層及其形成原因

地殼巖層因受力達到一定強度而發生破裂,並沿破裂面有明顯相對移動的構造稱斷層。

地殼中的一個裂口或破裂帶,而且沿着它相鄰的巖體發生了運動。斷層長度變化很大,從幾釐米至幾百公里不等,兩盤之間的位移量也可有這樣大的變化。

斷層是構造運動中廣泛發育的構造形態。它大小不一、規模不等,小的不足一米,大到數百、上千千米。但都破壞了巖層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在斷層帶上往往巖石破碎,易被風化侵蝕。沿斷層線常常發育為溝谷,有時出現泉或湖泊。

實習總結:

一天的實習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在欣賞卧虎山水庫美麗環境的同時,看到因修水庫而形成的一段一段的滑坡是我認識到了工程前期論證的重要性,而後期對滑坡的修治雖然存在瑕疵但整體上還是成功的。

一天的實習最重要的是使我進一步學習和掌握了地質羅盤儀的使用和對巖層走向、傾向及傾角的測量工作,是我們在實踐中學習瞭如何對滑坡和邊坡進行治理,讓我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學到的知識。

此次實習還培養和鍛鍊了我們吃苦耐勞、團結合作的精神,為以後的實際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心得體會 :

為期一天的地質實習,雖然很短,讓我充分的認識到人類活動對地質環境的影響和地質環境對工程建設的影響,同時也鞏固了校內所學的理論知識,理論是建立在實踐之上的,只有通過實踐,理論才能得以充分發揮,這次實習的重要意義就在於,它結合了理論,讓我們在實踐中學習理論,為今後的理論學習劃上一個逗號,這次實習另一感受,就是覺得時間太短,如能再長一點,我想理解得會更透徹,掌握的將更加牢固。

工程的實習報告 篇2

1.前言

一.實習概述

1.實習任務依據:激發波在不同地層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從而劃分地層和巖層。

2.實習內容:單邊排列激發的平面波速實驗法。孔中波速測試,地面波速測試,陸地聲納法探測基巖深度。根據觸探試驗劃分地層和基巖面。認識多功能鑽機的操作過程,巖心編錄。望峯崗煤礦現場參觀認識煤礦建設及生產過程。

3.實習地點:資環系辦公樓東南角及望峯崗煤礦

4.實習要求:

(1)實習中主動動手去做,去思考並遵守紀律。

(2)文字簡練,圖表清晰,結論正確,建議合理。

二.XY—1型多功能鑽機

1.主要設備:

鑽機鑽進深度100米。泵量95Lmin。平孔直徑110mm。終孔直徑75mm。鑽機質量620Kg。最大起重量10KN。最大泵壓1、2Mpa。柴油機功率12馬力。壓力錶0—2、5Mpa。柴油機型號ZS1105。標定功率12、1Kw。標定轉速2200rmin。淨質量160Kg地下部分主要由鑽桿和鑽頭組成,鑽頭有五顆鑽齒,合金剛成分。當碰到強度大的基巖時,用鋼砂管取巖心。麻花鑽用來取土心。墊叉起支撐鑽桿重量的作用。自由鉗用來換鑽尜和鑽頭。

2.操作過程

我們首先到達系樓的東南角。在鑽機開啟前,工程師師傅向我們介紹了鑽機的結構,鑽機主要由柴油機,傳動裝置,鑽掘裝置組成。鑽進裝置由水壓機,油壓機,鑽頭,鑽桿組成,鑽頭的較較鑽桿粗,直徑約10釐米,鑽頭鑽進材料為合金鋼,主要是在較軟的土、頁巖泥巖等較軟的巖石或土中鑽進,用於中小型鑽機的配置。本次鑽進的主要目的是劃分基巖面,同時取出巖芯,供編錄使用。

鑽機開動後,工程師傅在調節鑽機的同時,向我們介紹了鑽機各個機械調節杆的作用,並在他的幫助下,有幾位同學試着操作鑽機。隨後,開啟泥漿泵,調節合適的壓力,開始鑽進。

大約半個小時後,鑽機的速度明顯下降,此時的深度為6、4M,碰到基巖,隨後,工程師師傅開始調節鑽機,以能夠更好地鑽進。

對於鑽進速度,有以下幾個方面影響因素。

1、柴油機的標定功率,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配套的柴油機的標定功率越大,鑽進速度越大,效率越高。當然,也不是標定功率越大越好,否則容易造成能量的額外消耗過大。

2、另一個影響鑽掘效率的主要因素是鑽桿和鑽頭的質量。鑽頭一般為合金鑽頭,合金鑽頭的使用範圍較大,主要是由於它的價格較便宜,同時,在技術條件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其鑽進效率不斷提高。

3、金剛石鑽頭的鑽進效率最高,但是它的價格較高,對於較小的.鑽進效費比不合算,其主要在較大較深的鑽進過程中使用。

4、例如,我國現在在東海大陸架上進行的大陸超深鑽,計劃鑽進深度為10000M,所用主要就是合金鑽頭。

5、基巖的強度大小。土、軟巖軟土中的鑽進速度較快,而在較堅硬的巖石中,如砂巖、灰巖中的鑽進速度就慢得多了。

6、鑽機的泥漿循環裝置。現在的鑽機採用液壓機抽取泥漿池的的泥漿,並臨時儲存在高壓儲存罐中。液壓機的壓力的大小直接影響鑽進的速度。

除此之外,鑽進速度還受傳動裝置,泥漿水壓等其他條件的影響。

各鑽桿和鑽頭和鑽桿之間一般採用錐形螺紋,即是越向內,鑽桿的孔徑越小,這樣的,更好地保證了鑽桿間的連接牢固性,同時,也容易拆卸。鑽機除可以打鑽外,還可以取巖芯。巖芯管和鑽桿間的接口處的設計更為獨特。為了保證取芯順利,接口處有以自由活動的鋼珠,在鑽進的過程中,在一定的泥漿壓力作用下,鋼珠所堵的孔是通泥漿的,從而保證了取芯管中無空氣。而在停止鑽進後,鋼珠堵塞了孔,下部則處於真空狀態,這樣就形成了自巖芯至鋼珠段的負壓,從而成功取芯。

取出的巖芯約為0.87M,為第三系“紅層”分紅色砂巖,是一種未固結的含巖屑砂巖,紫紅色,中粒。由於未固結,用手捻磨,有砂粒掉落,石英長石含量較高,因此,硬度較高。

3.巖心及編錄

在鑽探過程中要仔細觀察,詳細記錄,掌握第一手工程地質資料,這是全面闡述場地工程地質條件的和正確評價工程地質問題的主要依據。

1、基巖鑽孔的編錄和要求:認真填寫報表和鑽探日誌。要詳細記錄鑽具陷落、進尺較快、漏水、孔壁掉快、跨塌等的深度。巖心描述的內容包括巖石顏色、成分、結構、產狀、裂隙發育程度、風化程度等。鑽進深度和巖性分層深度的測量誤差不超過0.05米。巖心採取率一般不能小於80%。巖心按順序編號,妥善保管。終孔後編制鑽孔柱狀土和説明書。

2、土層鑽孔編錄:土層鑽孔的鑽金速度較快,下鑽提鑽頻繁。所以要求地質編錄人員熟練掌握土樣描述、分層、取樣、原位測試和進尺深度測量等項目的操作技術,及時填好鑽探野外記錄表。

3、操作人員及注意事項:鑽桿是錐形齒,外徑大內徑小,不易迴轉鬆動。

捲揚機:提升鑽桿。鑽頭內有四個鑽珠:防止水迴流。

傳動齒輪得到作用:切換捲揚機和轉動齒輪之一來工作,靠小齒輪與大齒輪相互作用來使鑽桿轉動,並鑽進下去。

底部活動連桿的作用:類似“打氣筒”作用。從蓄水池中吸入水,儲存在高壓儲水罐中,並不斷維持儲水罐中的巨大水壓力,促使稀泥漿循環流動。其中活動連桿向左或者向右運動,作用相同,都向儲水罐中輸入水並從儲水池中吸收水。

取心率=巖心實際長度/鑽孔進尺深度。只有當取心率大於等於80%時才為成功的0.87/1.2=72.5%,不算成功。

在人員安排上,一台鑽機工作需要3人,一人主操作,一人在鑽孔處協調主機手工作,並清理從鑽孔中湧出來的碎屑物質。第三個人搬運裝卸鑽桿。

控制捲揚機的操縱桿有三個檔次:上升,停止,下降。離合器兩個檔次:斷開,連接。控制捲揚速度的杆有三個檔次。

三.平面波速試驗

單邊排列:道間距1米,12個檢波器,偏移距0.5米,移動步距0.5米。

四.靜力觸探試驗

靜力觸探是將電測應力傳感器(應變片等)探頭,用靜力勻速貫入土中,根據電測傳感器的信號,測定探頭所承受的貫入阻力,進而推測土層的工程地質性質。

常用的探頭有:測試比貫入阻力(Ps)的單橋探頭。測試錐尖阻力(qc)及側壁摩阻力(fs)的雙橋探頭。能同時測試孔隙水壓力的兩用探頭(Ps—u)。三用(Ps—u—fs)探頭、國外還研發出各種多功能探頭,如電阻率探頭,測振探頭,側應力探頭,旁壓探頭,波速探頭,地温探頭等。

靜力觸探試驗的工程目的主要是:

(a)土層劃分及土類判別。

(b)測定砂土的相對密實度Dr,內摩擦角φ。

(c)測定粘性土的不排水抗剪強度cu,土的壓縮模量ES,變形模量E0,飽和粘土的不排水模量Eu,砂土的初始切線彈性模量Ei及初始切線剪切模量Gi。

(d)確定地基承載力,單樁承載力,固結係數,滲透係數及黃土濕陷性係數。

(e)判別砂土液化。

(f)檢驗地基加固處理質量、

靜力觸探具有測試結果可靠,效率高,成本低等顯著優點,適用於粘性土,粉土和砂土,不適用於碎石土及巖石。

(1)試驗設備:

1、靜力觸探杆。

2、靜力觸探儀框架。

3、轉軸。

4、手搖把。

5、傳力鏈條。

6、鏈條壓傳力板長銷釘。

7、傳力板。

8、卡板。

9、觸探杆凹槽。

10、地錨杆。

11、地錨杆壓下橫樑銷釘。

12、觸探儀下橫樑。

13、地錨盤。

14、空心柱。

15、應變片。

16、頂柱。

17、探頭錐尖

手搖式輕型靜力觸探儀由靜探儀框架,傳力設備(搖柄,轉軸,鏈條,傳力板,卡板),地錨,探頭四部分組成。

工程的實習報告 篇3

時間如流水,一年的見習期一晃即逝,在這過去的將近一年的見習期中,在領導和同事們的耐心指導下,通過自己的不斷,深刻的體會到了理論指導,而又反作用於理論的真正含義,尤其是使自己所學理論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和提高。現將這段時間的工作作如下:

  一、滻河立交箱涵工程

去年11-12月份,領導派我到高陵項目部西安滻河立交工程處見習,此前,我對鐵路工程可以説是瞭解甚微(自己所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為了能儘快的適應工作,我業餘時間積極自學鐵路工程有關方面的知識,購買了相關方面的書籍,讀不懂的地方向領導和同事虛心請教,邊學邊幹,將與所學相結合,儘快讓自己適應的工作崗位。

這是我人生中正式踏上工作崗位的第一個工程,不管是工作環境還是工作條件,都刺痛着我的心,但領導與同事們熱情的接待、幫助與關心,使我的心很快的平靜了下來,很快的投入到了工作當中。現將在滻河立交的工作分述如下:

(一)、工程測量

在滻河立交,在領導的安排下,主要從事技術性工作,測量當之無愧是走在所有工作的前列,它對整個工程的影響可以説是舉足輕重的。在項目副總工(瞿兆遠)的耐心指導下,與其進行着前期未完成的測量工作,工作中,就測量的每一環節,不管是我知道的還是我不知道,他都會耐心的指導我。因在滻河立交是用全站儀放線,放線地點就在隴海線附近,過往車輛及其頻繁,要求操作技術非常熟練,速度很快。自己再從前從來沒有接觸過,在工作之餘,我積極向領導和同事學習權轉移的使用方法,熟悉每一個按鍵的使用功能,練習自己的操作速度,很快就瞭解,掌握了全戰役的操作方法。

為了讓工程不因為測量而耽誤進程,只要需要測量的地方,不管是在烈日還是寒冷的天氣下,我都會毅然的去完成。特別是在施工中,因不小心,樁位多次被破壞,這無疑給同一道工序帶來了多次麻煩,這就是領導給我們倡導的在兢兢業業做好本質工作的同時,要學會工作管理

(二)、箱涵預製

箱涵預製在箱涵頂進施工中至關重要,它關係到頂進工序的成功與否。在預製工作中,工作底板的坡度高低,是影響頂進過程中箱涵是否抬頭的重要因素。底板坡度的設計,應根據基底地質條件、箱身孔徑及埋設深度,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頂進當中謹慎從事,把箱身口前沿的土方每次都挖盡,並達到需要高程“抬頭”的現象是可以消除的。同時,為了防止扎頭,在預製箱身時也可在箱底前設計船頭坡加固,以便頂進時高出箱底的土壤壓入箱底,增加其承載力,防止扎頭。後背雖是橋涵頂進時的臨時設施,但必須確保安全。頂進前要承受背後填土的水平推力,頂進時,板樁式後背由樁后土的水平抗力承受全部千斤頂的頂力。正確的確定頂進時的頂力,關係着決定頂進設備和後背的規模合理安全可靠。因此在此過程中,為了避免箱涵預製時不發生預製涵身方向偏差、符合設計高程、和頂進步驟扎頭、抬頭現象的避免,我與瞿總每天反覆的複核箱涵標高,以及後背裝的施工工作。

(三)、現場施工

前述工作可以説都是為了指導現場施工,都是為該實質性工作作準備,到滻河立交後,當時記得最清楚的一次是,是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説實話,在這樣的天氣、在這樣的環境在這樣的場面進行測量工作,我還是第一次,畢竟有些不適應。我負責用全站儀放出箱涵頂板中線。當時,天氣寒冷刺骨,又在線路附近,非常希望迅速結束測量,早點找一個避風的地方,但我在操作的時候還是非常沉穩,支鏡、對中,後視、前視,一步一步來,確保得出每一個數據的誤差都在允許範圍之內,符合設計規範要求。

真的,箱涵預製,説粗則粗,説細則細,粗的地方,它不等同於公路工程;細的地方,尤其是各技術參數的控制,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從基坑開挖→工作底板的製作/後背樁的製作→箱涵底板預製→箱涵邊牆、頂板的預製→線路加固→箱涵頂進等整個過程的控制就是如此。如:在箱涵地板的混凝土灌注時,振動棒的震搗一定要注意,避免破壞工作底板,在工作底板上震出一個個得混凝土鉚釘,為後來的箱涵頂進造成影響。換句話説,這就是理論指導,又反作用於理論的過程,讓我再一次的意會到了理論指導的重要性。

(四)、內業

在整個過程中,內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資料的整理,在質量上對工程可以説也有深遠的影響,它是工程問題查詢的有效途徑之一,是工程交驗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滻河立交資料的整理,使我深刻的體會到,這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是一個積累知識的有效途徑之一,在整個竣工圖繪製的同時,讓我擁有的計算機方面的知識也有了用武之地。除現場外,可以説它也是一個全方位鍛鍊自己的機會,尤其是一次對工藝流程深解的機會。

除上述工作外,在滻河立交還協助瞿總(瞿兆遠)編寫過施工方案(曾對一些施工工藝提出過改進意見),填寫過驗工單,對一些需結算的分項工程作過預算以及獨立處理過一些很重要的技術性工作等。總之,在此過程中,我學習了一遍理論知識,讓其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和提高。

(五)、團結協作

一項工程,並非一個人能完成,它需要各部門每一位工作人員的團結協作,不管是自己單位、監理單位、業主以及其他單位。但為了給自己營造一個良好的施工環境,必須與其處理好協作關係,尤其是工程的各關鍵環節,否則,將會適得其反。這樣做,讓各部門在相互信賴的基礎上,對工程的進展、對各個環節需要注意的地方,均心中有數,不會因協調不當出現各種閃失,影響工程進度。工期就是控制成本的有效途徑之一,多一天不必要的工期,也就意味着多了一項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在短短2個月的工作中,讓我深刻的體會到團結協作對幹好一項工程是多麼的重要,可以説,它是順利幹好一項工程的關鍵所在,同時也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成熟的“基點”。

(六)、安全

在每個工地,尤其是在進入現場的門口,你都會看到醒目的 “安全第一”等字樣的標語。幹工程本就是一項風險性很大工作,這就需要我們在作業的過程中要加倍小心,在作好各項安全工作的同時,力爭每一秒,不能盲目的去搶一秒。否則,事故就在一秒間。

在滻河立交,為了增強大家的安全意識,在安檢員的幫助下,我編寫了整個施工的安全規則,並協助安檢員實施該規則。值得欣喜的是,在整個施工過程中,無一安全事故,有這樣的結果,也就意味着為項目部、為單位保住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這只是“遠行”中的一小步,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時時講安全,處處講安全,認認真真的做好安全工作”。

總之,在滻河立交,它作為我從學校畢業後,參加工作的第一站,讓我收穫頗豐,尤其是它讓我將理論知識與作了一次充分的結合,使我的理論知識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當然,在這期間,也曾有過工作不到位的地方,我深信,這一程是我工作中通向成功的一個基點,將會對我今後的工作有着深遠而積極的影響。

  二、西延擴能北牛村建橋工程

為了能在中多學習東西,鞏固和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今年2月初,公司派我到高陵項目部見習,在此之前,雖在中接觸過建橋的各種環節,但要在一個完整的過程中作實質性的接觸,這還是第一次。一項工程能從頭幹起,對剛參加工作的我來説,確實是一次難得的機會,現將2月份至今的工作如下:

(一)、工程測量

每一項工程,走在前列的還是測量工作,它在地面上的定位精確與否,直接影響到後續工作的成敗。在這,施工需要,我負責2#橋的測量工作。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錯誤發生,在每次測量中,我均會反覆複核各種數據,就不可避免的誤差,常運用誤差理論對其進行全方面的誤差分析,力求做到精確。在後來的事實證明,在我所負責的測量工作中,全部滿足現行測量規範的要求。

其實,在測量工作中,控制網的佈置極其座標的測設對後續工作有着深遠的影響,為了提高精度,瞿總要求我們就所佈置的控制網作反覆的閉合測量,就每次測量的結果均用平差軟件進行平差,直至誤差遠遠小於允許誤差為此。當然,在這測量成果中也包含着每一位測量人員的辛酸與汗水,記得那些天,真的可以説是早出晚歸,早上草草的吃些早餐,直到晚上才能吃東西。為了工作,我必須這樣做,在測量上,很榮幸的是,距今為此,從未犯過技術性錯誤,我深信這與自己踏踏實實的工作態度是分不開的,這或許就是自己工作上的些許成功,我將會倍加珍惜。

(二)、質量監控

當前,在北牛2#橋工程,我除了負責全橋的測量工作外,還全面負責下部結構的質量自檢工作。在目前灌注的12根樁中,因少部分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質量問題(露筋、混凝土離析等),到底是什麼原因,是讓每一位相關人員須絞盡腦汁和感到頭疼的問題。一個項目,在講安全的同時,講的就是質量,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求發展,質量不能保證,何談生存,何談發展?

為了查出問題的真正原因,我時常與項目部、施工隊、檢測中心相關人員探討該問題,探討的結果,似乎均有道理,但在相應的解決方案下(加木削以解決有效對中,確保保護層厚度,對離析的混凝土壓、注水泥漿等),卻得不到理想的結果,這讓大家進一步的陷入沉思當中。我在反覆思考、分析問題的基礎上,再結合前期過程中的自檢情況,仔細分析了水泥的化學成分,在瞿總的指導下,現初步擬訂了一個試行方案(主要以改善水泥的性能為着手點,至於效果,有待進一步論證),以期能順利解決問題。

在此,這從另一個角度提醒我自己,在過程控制中,要不斷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全面的保證質量、全面的鍛鍊自己。

(三)、現場施工

一句話,各項技術標準,都是為生產服務,都是為現場施工服務。為了將各項技術標準落到實處,沒有現場這個舞台,是不可能實現的,這就是理論指導,從中體現理論價值之處。在現場,通過自己虛心請教,從現場各施工人員那學到了好多從書本上不能學到的經驗性的東西,從測量→成孔、鋼筋籠加工→灌注→成樁→系樑澆築→墩身澆築→蓋樑澆注→墊石澆築等整個下部結構的施工中,可以説,每個環節都有我的“足跡”。

為了給施工創造一個好的工作環境,曾多次編寫過場地優劃方案;為了從各工藝流程中提高效率,為了正確的指導施工,曾多次編寫過下部結構的施工方案,尤其是孔樁部分;因施工需要,曾多次編寫過相關協議書等。隨後的事實説明,這些方案都是可行、可取的,總之,這次現場“練兵”,充分證明我有能力做好我的工作。

(四)、內業資料整理

從工程開工之日起,陳經理就在職工大會上特別要求,內業資料的整理必須跟上工程進度,因為資料的日積月累,到最後來就是負擔。因技術上人員比較緊張,前段正抓進度之時,整個南岸工地技術上就只有我一人(此時,因人員變動),從測量、質量自檢、現場其他瑣碎工作到內業,均由我一人挑起,這對負責南岸工地的我,無疑是超負荷的,我記得在來項目部一個多月的時間,自己體重從66.5kg減少到57.5kg,當時我只感覺到自己的身體誇了,就在這前夕,書記説過:幹這工程就沒有時間概念。其實,在這過程中,有好多東西我真的想逃避,但是我沒有,我憑着我的毅力,我的工作熱情挑戰着每一天,回想起來,真的不容易。現在,我走過來了,這就意味着是一種勝利、一種成功、一種人生的征服。而且就每一份內業資料在我精心的填寫下,現已全部歸檔,順利的完成了我每一天應做的工作。

從中,我深刻的體會到,在各項工作中,合理安排時間的重要性,哪怕是一分一秒,它都對我影響深遠。

(五)、團結協作

古人曰:眾人拾材火焰高,這是古今之理。在當前,我們都為着一個目標:幹好渭河特大橋工程。為了達到此目標,它需要各部門每一位工作人員的團結協作,不管是自己單位、監理單位、業主以及其他單位。但為了給自己營造一個良好的施工環境,必須與其處理好協作關係,尤其是工程的各關鍵環節,否則,將會適得其反。這樣做,讓各部門在相互信賴的基礎上,對工程的進展、對個環節需要注意的地方,均心中有數,不會因協調不當出現各種閃失,影響工程進度。工期就是控制成本的有效途徑之一,多一天不必要的工期,也就意味着多了一項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當然,在這個環節中,或許是我人太年輕,對於正確的東西喜歡固執己見,曾與監理就我認為正確的問題發生過爭吵(後來事實證明我的觀點是正確的),現在想起來真的不應該,凡是客觀存在的東西,總有事實~,這讓我在經驗教訓的同時向成熟的方向邁進了一大步。

(六)、安全

在項目部,雖然我們天天都在講安全,時時講安全,但還是發生了一些不可想象的安全事故。這隻能説明一點,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我們的安全意識並未加強,而且放鬆了警惕,這就告訴我們,安全規則不是編寫出來供大家觀光的,而是需要大家一道來協助執行的,裏面的每一條,可以説,都是用鮮血換來的,都是用血譜寫的,每一條就是一個血的教訓。

在工作中,我一直強調在過程中講安全,不應在結果上講安全,將一切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中,這才是我們講安全的關鍵。倘若從每一位民工到我們每一位職工均能做到這一點,我想,即使是突發性安全事故,也能有效的控制。減少一件安全事故,就少了一份經濟損失,多了一份家庭幸福,只要全民操心,時時講安全,處處講安全,並將其落到實處,我相信就能有效的控制、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就能創造安全、高效、文明工地。

總之,在這一年來的見習中,不管是在寶雞樞紐工程,還是涇未路渭河大橋工程,通過自己在生產“第一線”的辛勤工作,大膽嘗試,深刻的體會到要幹好一項工程的不易,就每一環節,小到分項工程,大到單位工程,它都包含着每一位職工的辛酸。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見習,通過自己的努力以及在領導和同事們的耐心指導下,將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與作了一次充分的結合,使自己的理論知識水平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和提高,同時進一步的考驗了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在工作中,或許也存在工作不到位的地方,希望能得到領導的諒解。我深信,這次見習,是我工作中,是我人生中通向成功的一個基點,將會對我今後的工作、人生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