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電事故應急預案[必備]

來源:文萃谷 5.28K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有時會遇到無法預料的突發事故,為了可以及時作出應急響應,降低事故後果,總不可避免地需要事先編制應急預案。我們應該怎麼編制應急預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觸電事故應急預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觸電事故應急預案[必備]

觸電事故應急預案1

(1)目的:

確保施工中發生觸電事故以後,能迅速有效地開展搶救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員工及相關方生命安全風險,特制定本預案。

(2)觸電事故應急措施:

a、事故第一發現人應當機立斷地儘可能地立即切斷電源(關閉電路),也可用現場得到的絕緣材料等器材使觸電人員脱離帶電體,並大聲呼救,報告責任人(或現場相關管理人員)。

b、將傷員立即脱離危險地方,仰卧在平地或平板上進行簡單診斷,應急小組組織人員搶救。

c、若發現觸電者“有心跳無呼吸”或“有呼吸無心跳”或“呼吸心跳均停止”,立即分別進行“口對口(鼻)人工呼吸”、“體外心臟擠壓”、“兩者同時進行”心肺復甦。

d、立即撥打120向當地急救中心取得聯繫(醫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醫院),應詳細説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本部門的聯繫電話,並派人到路口接應。

e、立即向所屬公司應急搶救領導小組彙報事故發生情況並尋求支持。

f、維護現場秩序,嚴密保護事故現場。

(3)應急物資:

常備藥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繃帶、無菌敷料)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擔架。

(4)通迅聯繫醫院急救電話:120

(5)注意事項:

a、在未脱離電源時,切不可用手去拉觸電者。

b、事故發生時應組織人員進行全力搶救,視情況撥打120急救電話和馬上通知有關責任人。

c、注意保護好事故現場,便於調查分析事故原因。

d、心肺復甦搶救措施要堅持不斷的進行(包括送醫院的途中),不能隨便放棄。

觸電事故應急預案2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江蘇省消防管理條例》及上級的有關文件精神,為了認真貫徹消防工作“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維護公共財產和保護職工生命財產安全,預防和減少火災事故的發生,保護項目財產和職工生命安全,最大限度減少經濟損失,為我項目部施工生產保駕護航,特制定應急預案。

一、應急組織和相應職責

1、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組下設辦公室,主任由陳建春兼任。

配備急救車

各隊隊長為該段內的應急小組負責人,辦公室負責協調各方面的工作。

值班電話:()

2、急救醫院:(120)

報警:(110)

消防:(119)

二、應急救援具體方法

1、發現火災、爆炸事故後,要及時向項目部消防領導小組報警,並説明發生火災或爆炸的地點、燃燒(爆炸)物質的種類和數量、火勢情況,報警人姓名、電話等詳細情況。

2、項目部消防領導小組接到電話報警後,馬上向有關領導彙報,接報人員要立即通知義務消防隊員趕赴火場,撥打“119、120”報警電話報警,通報以下信息:名稱、地址、火災情況、着火物資及火勢大小、聯繫電話。並指派專人到路口引導消防隊,同時通知有關部門立即切斷危險電源,通知當地附近醫院派醫生一起趕赴火場,並做好準備搶救受傷人員工作。消防隊員接報後應立即戴好安全帽及其他防護用具、消防器材等趕赴火場。

3、火災較大時要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指揮部,指定滅火總指揮,項目部要組建滅火作戰組、搶險疏散組、安全保衞組、後勤保障組、醫療救護組。

4、滅火作戰組負責撲救火災。

5、搶救疏散組負責搶救被困人員及貴重物資,在人員集中的場所,要有計劃、有組織地疏散人員,搶險救災按照“先人員、後物資,先重點、後一般”的原則進行,搶險人員要戴齊防護用具,注意自身安全,防止發生意外事故。

6、安全保衞組負責火災現場及周圍的安全保衞,對危險區域的警戒,對現場搶救出的人、財、物進行管理和疏散,預防破壞、哄搶、盜竊等事件的發生,撲救過程中及撲救工作結束後對火災現場加以保護。

7、後勤保障組負責火場上器材裝備、供水排水、供電照明、運輸工具、食品衣物等滅火工作所需的各種物資供應保障工作。

8、在滅火總指揮的統一調度下,應迅速查明火場情況、燃燒物質及周圍的情況,特別是有無劇毒、爆炸等危險物品、火勢大小、煙霧大小、有無毒性氣體、火場電源是否切斷等事項,查明後義務消防隊按照日常演練及分工,遵照“先控制,後消滅、救人第一、分清主次、快速準確”的撲救原則,針對不同的燃燒物質,採用隔離滅火法、室息滅火法、冷卻滅火法、抑制滅火法等方法組織撲救火災,滅火時加強個人防護意識,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9、火場存在有毒氣體時,要迅速查明火場上毒氣的類別性質、擴散範圍、來源和數量,以此為依據來決定能否在佩戴防毒用具的情況下,安全地出入火場進行各種撲救工作。

10、對已彌散在火場周圍的'毒氣進行通風驅散或用霧狀水流溶解毒氣,降低空氣中的毒氣含量。

11、針對毒氣對人身的特殊毒害作用,應協調當地醫療機構等有關隊伍協同作戰,做好預防的救護工作。

12、根據有毒物質的化學反應原理和物理性質,選擇合適的滅火劑和滅火方法,避免實施無效撲救或造成“火上澆油”的後果。火災撲滅之後,應清洗工具,並對參戰人員進行體檢,消除佘毒,減少後患。

13、當爆炸物品着火或火場上有爆炸物品時,要及時疏散並冷卻爆炸物品,疏散時防止對爆炸物品進行摔、擲、拋、拖、拉。對於爆炸物品的燃燒,可用水撲救,但應注意避免強大水流的衝擊。對於可燃氣體、粉塵可用噴霧水流和採取通風稀釋的方法補救,要避免用直流水槍衝擊和人力撲打,防止粉塵飛揚,發生爆炸。

14、火災撲滅後由消防領導小組和專職安全員共同組織對火災原因進行調查並提出處理意見。

三、應急物資

1、常備藥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擔架、止血藥等。

2、滅火器等。

3、應急車輛:(24小時待命)

注意事項

1、重要的檔案資料一旦着火不可用水撲救。

2、比重輕於水的易燃液體着火後不宜用水撲救。

3、高温電器設備不能用水撲救。

4、硫酸、硝酸、鹽酸遇火不能用水撲救。

5、金屬鉀、鈉、鋰和易燃鋁粉、錳粉等着火不可用水撲救。

項目部根據各自工地的實際情況對該預案進行修改補充。

觸電事故應急預案3

一、應急準備

1、組織機構及職責

(1)項目部坍塌事故應急準備和響應領導小組

組長:項目經理

組員:生產負責人

安全員

各專業工長

技術員

質檢員

值勤人員

值班電話:

(2)坍塌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負責對項目突發坍塌事故的應急處理。

2、培訓和演練

(1)項目部安全員負責主持、組織全機關每年進行一次按坍塌事故“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演練結束後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持。

(2)施工管理部負責對相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培訓。

3、應急物資的準備、維護、保養

(1)應急物資的準備:簡易單架、跌達損傷藥品、包紮紗布。

(2)各種應急物資要配備齊全了並加強日常管理。

4、預防措施

(1)深基礎開挖前先採取井點降水,將水位降至開挖最深度以-下,防止開挖時出水塌方。

(2)材料準備:開挖前準備足夠優質木樁和腳手板,裝土袋,以備護坡

(打樁護坡法),為防止基礎出水,準備2台抽水泵,隨時應急。

(3)深基礎開挖,另一種措施是準備整體噴漿護坡,開挖時現場設專人負責按比例放坡,分層開挖,開挖到底後,由專業隊做噴漿護坡,確保邊坡整體穩固。

二、應急響應

1、防坍塌事故發生,項目部成立義務小組,由項目經理擔任組長,生產負責人及安全員,各專業工長為組員,主要負責緊急事故發生時有條有理的進行搶救或處理,外包隊管理人員及後勤人員,協助副項目經理做相關輔助工作。

2、發生坍塌事故後,由項目經理負責現場總指揮,發現事故發生人員首先高聲呼喊,通知現場安全員,由安全員打事故搶救電話“120“,向上級有關部門或醫院打電話搶救,同時通知副項目經理組織緊急應變小組進行現場搶救。土建工長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清理土方或雜物,如有人員被埋,應首先按部位進行搶救人員,其他組員採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發展擴大,讓外包隊負責人士隨時監護,邊坡狀況,及時清理邊坡上堆放的材料,防止造成再次事故的發生。在向有關部門通知搶救電話的同時,對輕傷人員在現場採取可行的應急搶救,如現場包紮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預先成立的應急小組人員分工,各負其責,重傷人員山水、電工協助送外搶救工作門衞在大門口迎接米救護的車輛,有程序的處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

3、如果發生腳手架坍塌事故,按預先分工進行搶救,架子工組織所有架子工進行倒塌架子的拆除和拉牢工作,防止其他架子再次倒塌,現場清理由外包隊管理者組織有關職工協助清理材料,如有人員被砸應首先清理被砸人員身上的材料,集中人力先搶救受傷人員,最大限度的減小事故損失。

4、事故後處理工作

(1)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

(2)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報告,包括髮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

(3)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4)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5)向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6)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

應急領導小組及專業救援隊名單及聯繫方式

序號職務姓名聯繫方式備註

指揮長

副指揮長

技術負責人

安全員

施工員

材料員

質量員

現場處理組

專業搶救組

警戒維護組

醫療救護組

交通運輸組

後勤保障組

善後處理組

機動預備組

觸電事故應急預案4

一、應急準備

1、組織機構及職責

(1)項目部觸電事故應急準備和響應領導小組

組長:總經理或安全主任

組員:生產負責人、安全員、各專業工長、技術員、值勤人員等

值班電話:

(2)觸電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負責對項目突發觸電事故的應急處理。

2、培訓和演練

(1)項目部安全員負責主持、組織全機關每年進行一次按觸,按事故“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演練結束後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持。

(2)施工管理部負責對相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培訓。

3、應急物資的準備、維護、保養

(1)應急物資的準備:簡易單架。

(2)應急物資要配備齊全並加強日常管理。

二、應急響應

1、脱離電源對症搶救

當發生人身觸電事故時,首先使觸電者脱離心源。迅速急救,關鍵是“快”

2、對於低壓觸電事故,可採用下列方法使觸電者脱離電源

2.1如果觸電地點附近有電源開關或插銷,可立即拉開電源開關或拔下電源插頭,以切斷電源。

2.2可用有絕緣手柄的電工鉗、乾燥木柄的斧頭、乾燥木把的鐵鍬等切斷電源線。也可採用乾燥木板等絕緣物插入觸電者身下,以隔離電源。

2.3當電線搭在觸電者身上或被壓在身下時,也可用乾燥的衣服、手套、繩索、木板、木棒等絕緣物為工具,拉開提高或挑開電線,使觸電者脱離電源。切不可直接去拉觸電者。

3、對於高壓觸電事故,可採用下列方法使觸電者脱離電源

3.1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停電。

3.2帶上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鞋,用相應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按順序拉開開關。

3.3用高壓絕緣杆挑開觸電者身上的電線。

4、觸電者如果在高空作業時觸電,斷開電源時,要防止觸電者摔下來造成二次傷害

4.1如果觸電者傷勢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無力或者觸電者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過來,應使觸電者安靜休息、,不要走動,嚴密觀察並送醫院。

4.2如故觸電者傷勢較重,已失去知覺,但心臟跳動和呼吸還存在,應將觸電者抬至空氣暢通處,解開衣服,讓觸電者平直仰卧,並用軟衣服墊在身下,使其頭部比肩稍低,一面妨礙呼吸,如天氣寒冷要注意保温,並迅速送往醫院。如果發現觸電者呼吸困難,發生痙攣,應立即準備對心臟停止跳動或者呼吸停止後的搶救。

4.3如果觸電者傷勢較重,呼吸停止或心臟跳動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應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法及胸外心臟擠壓法進行搶救,並送往醫院。在送往醫院的途中,不應停止搶救,許多觸電者就是在送往醫院途中死亡的。

4.4人觸電後會出現神經麻痺、呼吸中斷、心臟停止跳動、呈現昏迷不醒狀態,通常都是假死,萬萬不可當作“死人”草率從事。

4.5對於觸電者,特別高空墜落的觸電者,要特別注意搬運問題,很多觸電者,除電傷外還有摔傷,搬運不當,如折斷的肋骨扎入心臟等,可造成死亡。

4.6對於假死的觸電者,要迅速持久的進行搶救,有不少的觸電者,是經過四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搶救而搶救過來的。有經過六個小時的口對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擠壓法搶救而活過來的實例。只有經過醫生診斷確定死亡,停止搶救

5、人工呼吸是在觸電者停止呼吸後應用的急救方法。各種人工呼吸方法中以口對口呼吸法效果最好

5、1施行人工正呼吸前,應迅速將觸電者身上妨礙呼吸的衣領、上衣等解開取出口腔內妨礙呼吸的食物,脱落的斷齒、血塊,粘液等,以免堵塞呼吸道,使觸電者仰卧,並使其頭部充分扣仰(可用一隻於拖觸電者頸後),鼻孔朝上以利呼吸道暢通。

5.2救護人員用手使觸電者鼻孔緊閉,深吸一口氣後緊貼觸電者的口向內吹氣,兒時約2秒中。吹氣大小,要根據不同的觸電人有所區別,每次呼氣要個觸電者胸部微微鼓起為宜。

5.3吹氣後,立即離開觸電者的.口,並放鬆觸電者的鼻子,使空氣呼山,工時約3秒中。然後再重複吹氣動作。吹氣要均勻,每分鐘吹氣呼氣約12次。觸電者已開始恢復自由呼吸後,還應仔細觀察呼吸是否會再度停止。如果再度停止,應再繼續進行人工呼吸,這時人工呼吸要與觸電者微弱的自山呼吸規律一致。

5.4如無法使觸電者把口張開時,可改用口對鼻人工呼吸法。即捏緊嘴巴緊貼鼻孔吹氣。

6、胸外心臟擠壓法是觸電者心臟停止跳動後的急救方法

6.1做胸外擠壓時使觸電者仰卧在比較堅實的地方,姿勢與口對口人工呼吸法相同,救護者跪在觸電者一側或跪在腰部兩側,兩手相疊,手掌根部放在,心窩上方,胸骨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處。掌根用力向下(脊背的方向)擠壓壓出心臟裏面的血液。成人應擠壓3~5釐米,以每秒鐘擠壓一次,太快了效果不好,每分鐘擠壓60次為宜。擠壓後掌根迅速全部放鬆,讓觸電者胸廓自動恢復,血液充滿心臟。放鬆時掌根不必完全離開胸部。

6.2應當指出,心臟跳動和呼吸是無法聯繫的。心臟停止跳動了,呼吸很快會停止。呼吸停止了,心臟跳動也維持不了多久。一旦呼吸和心臟跳動都停止了,應當同時進行口對口人工I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如果現場只有一人搶救,兩種方法交替進行。可以擠壓4次後,吹氣一次,而且吹氣和擠壓的速度都應提高一些,以不降低搶救效果。

6.3對於兒童觸電者,可以用一隻手擠壓用力要輕一些免損傷胸骨,而且每分鐘宜擠壓100次左右。

7、事故後處理工作

7.1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

7.2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報告,包括髮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

7.3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7.4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7.5向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7.6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