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殮師》觀後感11篇

來源:文萃谷 1.72W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入殮師》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入殮師》觀後感11篇

《入殮師》觀後感1

聽到輕輕的敲門聲,我知道調律師來了,打開門是一個二十三四歲模樣的小夥子,他一邊很有禮貌地向我問好,一邊把自帶的布鞋套往腳上套。我則幫忙把琴上的書籍挪開,並把琴罩拿掉。小夥子把雙肩包放在沙發上,雙手輕巧地在琴鍵上跳動,他沒有抬頭:“琴是不是好久都沒有調律了?”一邊問一邊把琴蓋打開搬了下來。我回答着他的問話,並幫忙把礙事的東西移開。

我知道調律得好一會功夫,便自顧一邊做自己的事務去了。叮叮噔噔咚咚地約摸有一個多鐘頭的時間,我聽到小夥子起身收拾工具的聲音,便走了過去。當他知道我家孩子上學是寄宿,琴幾乎不怎麼用時,便告訴我説琴要經常用用才會更好,沒有彈壞的琴,只有放壞的音。擱置久了音質便不清亮乾脆利落了,經常彈彈音質才能保持得一直很好,而且還有可能會更好。我向他表示感謝,並表示以後經常彈彈,哪怕是胡亂一彈也好。

待他走後,我坐在琴前,想起年少時把紙箱拆開畫上琴鍵,唱着簡譜模擬彈琴的情景。那是剛剛上了國中,課程表上的音樂課,從來都是自習做作業。好象到了第二學期的時候,有次音樂課,上課鈴聲響後,同學們都照例準備做作業,可是教室裏突然走進來一位皮膚白淨,身材清瘦,戴着眼鏡,穿着牛仔褲的男子。他兩個踏步就走上了講台,轉身抬頭看着驚奇的我們説:“同學們,這學期的音樂課由我來給大家上,我姓劉,叫劉波。希望同學們能夠喜歡我的課。”

當時就覺得象熾熱的空氣中突然吹進來一陣涼爽的清風似的。同學們都是又興奮又期待,我也不例外。於是我們就象翅膀剛剛能撲騰開的小鳥急欲等待飛翔般地活躍起來。他很認真地在黑板上寫簡譜,教我們唱do re mi fa so la si,教我們跟着簡譜學唱《春天在哪裏》。以至於後來走到裏心裏都在默唱:so~la~so~la~mi~so,學會了唱簡譜,心裏高興極了!會唱簡譜對着歌詞就能自己學會唱歌。似乎學到了一項超級本領,感覺高興極了!可惜後來不知為何,學校又取消了音樂課。於是那《春天在哪裏》就成了我的中學時代音樂課的絕唱。

有位同學就住在幼兒園裏,因為她媽媽是幼兒園的老師,我有時去找她一道上學。有時候會聽到她媽媽彈琴的聲音,感覺很羨慕很嚮往很崇敬,但是從來不敢去彈一下。因為在她的屋裏,那架琴顯得很莊嚴肅靜,似乎神聖不可侵犯。我想對着簡譜在琴鍵上找到音所對應的鍵,流暢地彈出來,就象照着譜子唱出來一樣,應該就能把歌曲彈出來,而且那一定也是很神聖的`。所以我一直很嚮往,嚮往能在琴上把《春天在哪裏》彈出來。一直到畢業,一直到後來,一直到後來的後來,一直到嫁人了。新買了彩色電視機,我把電視機的箱子拆開,在箱體上照着書上的黑鍵白鍵,把它畫了下來。從此,那個紙箱體就成了我夢想中的鋼琴。我就在那沒有琴音的琴上彈奏我想彈的《春天在哪裏》。

一直到孩子長大了,買了鋼琴回來,我在上面就彈了那時候心裏一直默唱的:so~la~so~la~mi~so,就彈了一句,再也沒有彈了。現在坐在琴前,思緒萬千,心裏象濕熱的蒸氣突遇寒流,無數的小雨滴一起翻湧着襲來。我想着調律師所説的話:琴要經常用,經常彈,沒有彈壞的琴,只有放壞的音。我靜靜地想:生活中似乎很多東西都是如此,比如我們的愛情,友情,不也同琴音一樣嗎?經常彈奏,並不需要什麼高深的水平,也不需要什麼專業的技能,卻能保持音質的優良,放置久了不用不彈,反倒音質不再。

《入殮師》觀後感2

今天是2月14日,西方傳統的情人節。在這具有浪漫氣息的節日裏,我一個人在家看完了日本電影《入殮師》。

在未看電影《入殮師》時,影片給我的第一感覺像似一部乏味無趣的恐怖片,當我看罷整部電影過後,我不由得有這般的感歎:“不能以影名就此來判斷一部電影的好與壞,但我更親睞於片頭字幕中的那個中文譯名《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入殮師》主人公名為大悟,本是東京一管絃樂隊的大提琴演奏家,由於樂隊解散,他也隨即失業,便和妻子美香一起回到了自己鄉下的老家。其實,在老家也並非一帆風順,因為大悟沒有實用的一技之長,還是很難就業的。一天,在與妻子家中就餐的時候,無意中從報紙上獲取了一條惹眼的招聘廣告:“幫助旅行的工作,年齡不限,高薪保證……誠聘旅程助理”,頓時喜出望外。第二日便一個人前去應聘,待到大悟見到公司的社長才知道,原來所謂的旅遊助理實則是入殮師,就是將死者的遺體放入棺木併為之粧容的工作。

迫於生計,大悟還是接受了這份工作。在他工作期間,先後經歷了屍體腐爛不堪的孤身老太、長相甜美英年早逝的人妖青年、風韻尤存便離去的漂亮母親……一樁樁各式的道別在他身邊過後。從此他也習慣並且喜歡上了這份讓常人難以接受的工作,在他看來,這是逝者安息應有的最後禮遇。

是的,他也是這樣做的。面對每一位人間離去的逝者,大悟都倍加温柔地為他們進行人生最後一次粧容的潤澤,他温柔細膩的手,讓冰冷的人重新煥發生者一般的生機,給他們永恆的美麗,他照亮了生者的記憶,一種對逝者靜謐着的温存,所有瞬間的舉動竟然都如此美麗。進而反觀我們的周圍,有多少冷酷無情的人以宰割活人為樂趣?又有多少粗暴貪婪的人在活人的面前橫徵暴斂?其實,在當前這個社會,粗暴、冷酷已是我們普通人對待他人的一個慣性方式,我們早已麻木卻渾然不覺。正因如此,我們便可以想象,一個人,若在世間活着的時候便得不到尊重,那麼當他在人間離去的時候,又有何尊重可言?

影片中多段給人的感官體驗極深,其中,遺體火化師在火化澡堂老闆的'時候説的一段話,讓我逐字逐句的敲擊了出來:“感歎之後,就開始一點點回憶過去。死可能是一道門。逝去並不是終結,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正如門一樣。我作為看門人,在這裏送走了很多人。説看,路上小心,總會再見的。”其實,我們現今存活的每一個人,未嘗不是一直努力着去死呢?影片正是給我這樣了一個啟示:死亡,其實是開啟另一扇門的開始。

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會經歷着生存與死亡的考驗。電影《入殮師》講述着不同人不同原因的逝去,但整部影片讓人淚中有笑,散發着一種人性的味道。當然,這種人性的味道不是腐爛着的,是可以用心靈便輕而觸摸到的,是人性的善意與關懷,亦是温柔着的,滲入骨髓着的温暖。

影片過後,我心底萌生有這樣一個心願:“在這個冷酷粗暴的世界裏,當我有朝一日離去的時候,也有像影片中大悟的那一雙手,真誠待我,温柔相握,也期望世間也會是如此--彼此温柔相待”。

《入殮師》觀後感3

與其説《入殮師》講的是一個關於死亡的故事,不如説它講的是一個關於旁觀者的故事。無論是主人公小林大悟、他的妻子美香、公司的古怪社長與女員工、還是焚燒工老爺爺,都是不同程度上的“旁觀者”。他們有的旁觀死亡,有的旁觀所愛之人,有的旁觀他人的成長。總之,這個略顯平淡的故事把大部分的篇幅通過“旁觀”的方式展現出來,安靜又耐人尋味。

我們大部分時間所體會的是主人公由惶然不知所措到平靜自得的視角。他在旁觀一場場葬禮的過程中,間接感受着生命的真實流逝,體會着不同家庭對待死亡的不同態度。不僅僅是死亡,他還旁觀着逆流而上的魚羣,旁觀着遷徙而來的白鳥,旁觀着生者不同的選擇和堅守。

這種旁觀,並不是一件簡單輕鬆的活計。人生最殘忍的地方在於它的不可改變,而旁觀這些不可改變的自然定律,卻不被悲傷所侵染需要一顆冷靜而温柔的心。於是一個個老師樣的角色出場,殯葬屋的社長引導大悟平等地看待每一個流逝的生命,教會他作為送行者“要有冷靜、準確,而且要懷着温柔的情感”;澡堂總是一個人下象棋的爺爺陪大悟一起看逆流而上的魚羣,告訴茫然的大悟死亡“是自然定律吧,它們天生就這樣”……就這樣,大悟作為一個稚嫩的旁觀者逐漸成長起來,他漸漸能夠看透死亡的不可阻擋性與自然性,能夠平等而虔誠地為每一個死者超度。這是一個旁觀者能達到的第一層境地:冷靜而不冷漠,温柔而不悲傷。

但每一個旁觀者都不能逃脱開成為當局者的迷茫,對於片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是這樣。大悟面對的矛盾不止一個,無論是作為入殮師所承受的社會的歧視甚至妻子的不理解,還是自幼父親離去留下的心靈空區,都等待着大悟去面對去解決。畢竟人是註定不能夠單純作為旁觀者而存在,或者説“旁觀自己”是所有人都躲不過去的難題。一個優秀的旁觀者在看遍了他人生命的花花綠綠後,還要能轉身面對自己。大悟最終是做到了,經過了河堤上拉着琴的漫長思考,經過了一次次入殮的心靈旅程,他看清了自己想要什麼,直視了自己對於父親怨恨之下藏着的愛與思念——這使他站上了旁觀者所能達到的第二層境地:面對自己

當然,還有第三層境地,那便是“原諒”。旁觀者為什麼會需要原諒?因為當你能夠客觀地看待外界,同時正視自己的內心的時候,往往也是你能看清所有並不高尚的人類本性的時候。大悟看的很多:各種家庭在親人死亡面前的矛盾糾紛、並非出自惡意而是出自習慣的歧視、自己的懦弱自私和對父親問題上的不寬容與固執……他弄懂了什麼是該堅守的什麼是該釋懷的.,他原諒了死亡面前變得卑微的人性弱點,原諒了來自外界的不理解與貶低,原諒了父親也原諒了一直怨恨父親的自己。在原諒之後他積極尋求改變,改變着自己的生死觀,擔負起責任,學習着寬容。於是在觀眾眼中,一個出色的旁觀者成長了起來。

片中我最喜歡的角色是殯葬屋的社長,那個總是一臉淡然的怪老頭。他可以説是主人公的旁觀導師,是電影中“高人”之一。也許很多人並沒有注意到,社長經常把玩桌上的小仙人掌盆栽。社長收藏了滿屋的盆栽正如他送走了無數人的各色人生,而這盆開了花的小玩意兒和社長辦公室的滿屋新綠相比樸實又醜陋。但我卻覺得這是最適合一個旁觀者的植物——安靜、隱忍、堅強,同時也不忘記開好自己的花。

所以,當我看到主人公也在家裏的桌子上擺上了仙人掌的時候,不禁微笑起來——總有一天,這個年輕人的仙人掌也會在旁觀歲月的變遷,歷經人生的洗禮之後,開出屬於自己的美麗花兒吧!

《入殮師》觀後感4

今天是大年初2一個人在家裏面無聊就看啦一部日本片叫做入殮師顧名思義就是死人化粧師這部電影我看錯2次前面一次我是看的原音今天看的是翻譯過的,2次看電影都有着不同的感覺,2個不同的感覺,第一次看聽不懂這個電影説些什麼沒有看出這部電影的精髓,今天看的是翻譯文,用中文來説的配合電影的場景我被這部電影深深的震撼啦!從一個入殮師的角度刻畫啦生與死的描述,是一部法人省心的電影,

電影的主人公是一個大提琴表演者,因為樂團的解散帶着自己的老婆回到啦自己的家鄉,在一個招聘啟事上面看到啦化粧師的廣告想也沒有像就去應聘,到哪裏發現時給死人化粧,開始他很牴觸,很反感,因為這個公司的BOSS有點忽悠人的本事把它給忽悠住啦!當熱是劇情的需要,呵呵,主人公(這裏先把任務改下主人公交A,套老婆就B,BOSS叫C,殯儀館的工人叫D,謝謝)就這樣開始啦他的入殮師的工作,也許是老天爺的玩笑,在他第一次進行正式的工作的時候死者已經死啦2個禮拜還是夏天大家想想都知道很噁心,A和正常人一樣看見屍體就吐個不停,事情被C處理好啦!A就在邊上一邊吐一邊看,期間A想到啦辭職,但是沒有表現出來,和C一起去吃啦一頓飯,C在吃飯的時候像A道歉,入殮師觀後感。在回去的路上有幾個學生髮現車子上面有種怪怪的味道,A很是緊張,在回去後到浴室狠狠的把自己洗啦N次。A都想好啦怎麼和C説辭職。也怪不知道是C嘴巴厲害還是A自己的原因,一次又一次的被C給忽悠的把這份工作給堅持下來啦。,A開始啦他真正的入殮師職業生涯,有一次他在一個橋上面看幾條魚在遊,不禁説啦這麼一句話,反正要死為什麼還要那麼拼命的往上游呢。這個時候D出現啦説啦一句我覺得很經典的很法人省心的話,他們想回家,回到自己的出生地。一句簡簡單單的話讓我想到啦一句老話叫做葉落歸根,無論你是多麼的有錢有勢在臨死之前都想回到自己的出生地,這個是我的第一感受。

看啦這部電影我發現日本人在很多地方真的需要我們好好學習的!無論從吃飯到文字哪怕到死亡都有我們中國文化的影子,日本把中國的文化學習過去繼承並可以很好的'傳承和發揚這些文化,但是在中國,這些都已經不見啦消失啦!有時候真為我們自己感到悲哀,為什麼我們會這樣啊!這個是我看這個電影的第2感受,,

看這裏A對死者進行的鈉棺儀式真的感覺就是一種藝術,真正的藝術。從未死者(在這裏稱死者為往生者)從給死者換衣服到給化粧都是一氣合成,在換衣服的工程中,要做到把衣服改在死者升上還有注意保護好死者的身體不被家屬看見,一份技術活,在這裏裏面要有對死者的敬意,不能有不純潔的思想為死者進行儀式。真是應啦一句老話360行行行出狀元精闢的言論。在其中的一個死者家裏面A和C遲到幾分鐘遭到啦家屬的責罵,C表現出啦良好的職業素養,為死者進行拉鈉棺儀式,明白啦那關儀式的精髓:把失去的人換回,賦予永很的美麗。這個過程平靜,細緻,而温柔,要充滿愛。其實要是以前看這個電影我也想沒有什麼感受,但是現在我可以感受失去親人的痛苦,我也經歷過父親的去世,我可以從電影中感受到這種悲傷,沒有失去過親人的人是沒有辦法感受這種痛苦,從內心發出那種無助的痛苦。有時候一想來就是很難受,現在就是很想我的父親,有時候我真的很想他,都快3年啦

《入殮師》觀後感5

其實,剛聽到《入殮師》這部電影的名字時我是不太想看的,因為這個名字讓人覺得這是一部恐怖片,但是,後來我才知道,《入斂師》並非如名字般讓人望而卻步,死亡、葬禮、遺體……有關死亡的命題不過是生命存在的註解。看過之後的感覺,就好像在路邊書攤上淘到求之若渴卻不得的絕版舊書一樣,在安靜的感動中,還有清醒的思考。

這部電影的基調,如同許多日本的純情電影一樣:緩慢的敍事結構、簡單平實的人物和不緊不徐的台詞。但是,也就是在這白開水一樣平平淡淡的劇情發展中卻透露出很多的哲理,我們也與這部電影的主人公小林大悟一起在形形色色的死亡面前,最終感悟到生命的真諦。

主人公小林大悟作為一名大提琴演奏者,並不是最出色的,但是他熱愛音樂也似乎喜歡這個職業。當他所在的樂團被解散後,當他從一個頗具文藝的小資情懷的角色向着一個看似卑微到草根的入殮師職業過渡時,他心中的不安和困惑是強烈的,因為入殮師這個職業與他的大提琴演奏師的職業實在是太不搭界了。

在這部電影中,有一個不容我們忽視的人物,這個人物就是徹底顛覆了小林大悟的職業觀的殯葬社的“社長”。“社長”的語言非常少,不管是錄用小林大悟這個情節還是在後來一次次“入殮”過程中,社長和小林大悟都沒有太多的溝通,社長對小林大悟的深遠影響都是在於他的“身教”。社長知道小林大悟內心的掙扎,他沒有一次次去“説服”小林大悟,他只是在一次次面對不同的死亡面前靜靜地去“做”,他是“做服”了主人公小林大悟的。

小林從電影開始就是一個矛盾的人物,最開始他是因為殯葬社的廣告誤導而去面試的,一開始他是無法接受這一份他內心也瞧不起的'“工作”的,雖然迫於生計他勉強決定“走着瞧”。但是,當他第一次經歷了面對一個死者的入殮過程的時候,他內心的衝擊是巨大的。片中有這樣一幕場景,小林大悟第一次處理完屍體回到家中,面對着桌子上已經死去的家禽,開始嘔吐反胃,繼而在妻子的身上尋求心理上的安慰,在深夜的牀頭回憶起了自己的過去,他想到了已經死去的母親、看到了父親模糊的臉。導演在這裏對於入殮師小林大悟的心理活動拿捏得十分精湛——他內心的鬥爭是非常激烈的。但是,隨着一次次經歷面對死亡的過程,小林體會到怎樣去對於死者的尊重和對於生命的珍惜。到最後,小林真正地喜歡了這一份職業,即使他周圍的人無法理解。

“生命就像一條河流,我們都是河裏的一條魚。無論如何努力回溯,終究是無功而返。”小林站在橋上看到那些魚逆流而上,縱使死亡也毫無畏懼,最初他以為這些魚很傻——明知終有一死為什麼還要那麼努力?但是後來,小林很快就在入殮師這個職業中感受到:生與死沒有什麼區別,對死者而言,“死亡是一個新的開始”,而入殮師就是要給他們的新旅程拉開序幕的人,所以,他對每一位死者的遺體都努力把他(她)們打扮得漂亮,“讓死者能夠體面地踏上新的旅程”,因為,他最終明白,生命的終結也就是新的開始。

是的,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相同的歸宿,那就是死亡,用小瀋陽的話説,生命就是在睜眼閉眼之間。《入殮師》不厭其煩地展現了很多關於人的死亡的入殮過程,它讓我們每一個人直接面對死亡,但是,正是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領悟到什麼是生命。

《入殮師》觀後感6

從音樂師到入殮師,在他身上是偶然,也是必然,彷彿一開始他就是為了入殮師這個職業而存在的,儘管他深深的愛着大提琴,儘管他是迫於生活的壓力才不得不接受這個職業,但是有什麼關係呢?一切都是定數,生、老、病、死,愛、恨、情、仇,生命就像一條婉轉的靜靜的河流,該來的怎麼都躲不掉。

故事以華麗的交響樂團演奏為開始,導演似乎有意將音樂家和入殮師這樣的職業安排在一起,在世人眼中,前者多麼的高貴,而後者多麼的粗鄙。眾人皆醉我獨醒,當他被全世界的人都不理解時,他依然故我,只因他看到了生命的重量,讓已經冰冷的人重新煥發生機,給他永恆的美麗。這要有冷靜,準確,而且要懷着温柔的情感,在分別的時刻,送別故人。靜謐,所有的舉動都如此美麗,這就是他的價值所在。

他是入殮師,但是離開了東京舞台的他,更加成為了一個“音樂師”,音樂夢雖逝去,但是他有了對生命的尊重。他,在田間演奏,在河堤上演奏,在自然間演奏……;他,遇見了各種死亡,猝死的,自殺的,自然死亡的……在生與死之間,他開始思考人生和死亡的意義,人活着一趟,死是一個人最後的歸宿。而入殮師的聖神所在——讓死者保有最後的尊嚴,以最美麗的形象踏上另外一段旅程。

世俗的心,永遠有着高低貴賤的這樣的勢力。入殮師這個職業是不被人理解的,朋友的疏離,妻子的離開,他似乎被世界拋棄了,而他也心生動搖。他要離開!可是最終他理解了社長,一句“好吃的讓人為難”留下了他,的確,河豚這樣劇毒與美味並存的食材與我們絕望而美好的生活確有相似之處——好吃的讓人為難。

妻子的歸來似乎預示着大悟的努力得到了承認,其實有什麼關係呢?哪怕全世界都不理解了,只要自己深愛的人肯理解你,陪伴你,一生便已足矣。在影片中,他的妻子第一次看到了他為澡堂的阿婆入殮,也許是他專注的眼神感動了她,也許是他的虔誠的態度感動了她,總之,他被認可了!當他們一起送走故人的時候,也許大家的心理都明白了,死亡也許不過是一扇門,死亡並不意味着結束,死亡只是穿過這道門,走向下一站。見過了這麼多的生命終結,明白生命的渺小與短暫,目的決不是輕視生命,而是更加珍惜的.活着。

其實,人生於自然死後亦迴歸自然,不過是來感受了一趟人間的喜怒哀樂生老病死。而人的生命註定是要生生不息的,這就是生命的價值。其實面對死亡,我們沒有幾人可以豁達,甚至在我的心裏埋藏着許多未知的恐懼。雖然我心裏清楚,每個人都有送人和被送這一天,這是人不變的主題。主人公的名字叫“大悟”,真正地悟到“不懼怕死亡,大徹而大悟,生活中坦然接受各種真情,才能更好享受着‘人生’這門藝術,大悟最終是“大悟”了,懂得了愛情,也懂得了親情。

每個人都有一段過去,也許那段過去讓他沒辦法去面對,但很多時候已經走了的路已經不能回頭了……也許他們會後悔,也許他們會徹悟,但是在死麪前,那些事情還有什麼重要的呢?原諒和寬恕,本來就是這個世界上最需要勇氣的事情,他理解了他,也放下了心中的執念。

看電影時,沒想到會哭。事實是哭了,哭的一塌糊塗,哭的不明所以。平淡的故事,不凡的情節,當他坐在草地上,輕輕的拉響大提琴,當音樂響起,我看着他,滿臉淚水,守着此刻的寧靜,忽然感受到了白日無法尋找的寧靜。喜與憂,我們很多時候無法放下;很多事,一旦沉醉,便無法自拔。但在此時,所有都可以靜得沉澱下來,一切消散了……

《入殮師》觀後感7

在網上無意間聽了久石讓的這張OST,然後尋找電影,發現是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入殮師》,大大的好評吸引我。從電影開始到結束充滿了憂傷的大提琴聲,是那樣無比的温柔,巨大的孤獨感,讓我想到了日本的另一部作品《菊次郎的春天》。日本人對人性的感知和認識是如此細膩而深刻的,我們時刻都想安慰這個躁動的世界,撫平內心的脆弱,這樣的一部電影,讓我對“死亡生命”這個主題有了更深的理解。

記得在大學聯考那年,我獨自到北京參加考試,那時外婆已病危在牀,每天的治療讓她面目蒼白,麻木冰冷。回家的路上,眼皮一直跳,冰冷的硬座讓我產生強烈的畏懼感,當我發信息詢問父母誰來火車站接我時,爸爸只是回了聲表哥,那樣不祥的預感圍繞我整個思緒。下火車的一瞬間,我看到了哥哥胳膊上帶着的黑布,內心的難過已經讓我無話以對,一路沒有掉眼淚也沒有説話。到了醫院我看到親人們都坐在長椅上等待,看到媽媽那明顯哭紅的雙眼,也無法給予安慰。過了很長時間,外婆被從一個綠色的大門裏抬出,舅舅和姨媽們主動上前,那震耳欲聾的哭喊聲嚇醒了我,原來身邊的親人離你這麼近,卻從此感覺如此的遙遠。想到外婆小時揹着我上幼兒園,明明有氣喘卻從不放棄,一路喘着粗氣的聲音至今還回蕩在我耳邊。當一個人真正的離開你,回憶會不停的找你,直到你被悲傷壓抑的無法自拔。

電影中三段對話記憶憂心:

第一段:小林和社長在公司樓上的那段對話。

那是我老婆5年前死了,夫妻總有一天會因為死亡而分別 ,被留下的人是很痛苦的 ,把她弄得漂漂亮亮的 送走了她 ,她是我的第一個客人,她死後我就開始做這份工作 。生物吃着其他生物生存下 對吧,它們倒是不同 ,不想死的話 就有吃 ,吃的話 好吃的才行 ,好吃吧 ,好吃 ,好吃吧 ,好吃得讓人為難。

影片中運用“海鮮之冠”的.魚白(即雄性河豚魚的精巢) 告訴我們生命中的歡愉,享用魚白是善待生命。這句“好吃得讓人為難”也是別有深意,面對離開的人,我們的生活是有多奢侈。

第二段:在殯儀館遇到一起洗澡的老爺爺,發現他是殯葬員。

死可能是一道門 ,逝並不是終結 而是超越 走向下一程 ,正如門一樣,我作為看門人 ,在這裏送走了很多人 ,説着 路上小心 總會再見的 。

感動我的是老爺爺對澡堂的老太太最後説的謝謝,這句看似輕重的話語,顯露更深的情懷。或許是在有生之年我們能夠遇到的人不多,使彼此的人生更加完美的人更加不多,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還會再見只是現在是老爺爺按下了那個沉重的綠色按鈕,送她另一扇門。

第三段:小林在海邊送給妻子一個石頭。

以前,人類不懂得文字的很久以前,據説人們會尋找符合自己心意的石頭,送給對方,收到石頭的人根據石頭的觸感和重量了解對方的心意,比如,滑溜溜的石頭,表示心情平穩,凹凸不平的石頭表示擔心對方。

這個關於石頭的故事在片子的結局小林的爸爸手裏緊握着這樣的一刻石頭,潛意識裏是送給小林,最後小林將着石頭送給了自己還沒出生的孩子。

小林温柔的對待每一個離開的人,即使揹負人們的嘲笑,依然內心平穩。讓每一個即將離開這個世界的人,如此的靜美,如此安詳。每一個動作都是藝術,每一個動作都帶有情感。泰戈爾有詩云:願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即是生,亦是死,如何面對死亡,才能活的絢麗多彩。

《入殮師》觀後感8

誠實的説,很久沒有看過如此乾淨而感人的電影。一開始我因着名字的恐怖固執的不敢涉足,看完以後才發現全片並沒有一個驚悚的鏡頭。

一個異常簡單的故事,除了片頭短短的入殮過程,整部影片完全採用順序式敍述方式,卻深刻的體現着生、死、愛、恨諸多主題。

影片一開頭,是小林大悟在師父的指導下實施入殮過程。男主角嫻熟的動作讓我相信這一定下了不少功夫,正如他專注自然的表演拉大提琴一般。一切都那麼平靜、莊重、自然。

故事以華麗的交響樂團演奏為開始,一瞬間我有點恍惚,導演似乎有意將音樂家和入殮師這樣的職業安排在一起,在世人眼中,前者多麼的高貴後者多麼的粗鄙。然而恰是這樣的對比為大悟後來的思考埋下伏筆。

失業以後大悟和妻子搬回鄉下居住,胡亂的工作尋找中大悟遇見了他的師父(我一直覺得影片裏這個角色更像中國人眼裏的師父而不僅僅是社長)。在高薪的誘惑下大悟接受了入殮師助手這一份工作。

接踵而來遇見的各種死亡促使大悟開始思考人生和死亡的意義,為描繪這一過程中影片插入了大量大悟獨自演奏大提琴的片段。在低沉流淌的提琴聲伴奏中,跟隨社長處理入殮事務的大悟逐漸意識到入——殮師的聖神所在讓死者保有最後的尊嚴,以最美麗的形象踏上另外一段旅程。

然而在大悟真正接受併成為一個入殮師時,大悟不可避免的感受到了周遭人士的輕視眼光,反對他的甚至還有妻子。大悟動搖了,此時社長一番語重心長的話讓大悟終於下定決心繼續走下去。寫到這裏我忍不住好奇的百度了河豚魚白,只因社長和大悟那一副好吃的無與倫比的表情,等我知道河豚的劇毒以後又忍不住開始佩服導演的.用心,河豚這樣劇毒與美味並存的食材與我們絕望而美好的生活確有相似之——處好吃的讓人為難。

值得一提的是,社長、大悟與辦公室另外一位同事(我始終覺得她——扮演這一角色挺不容易慵懶淡定中透着一絲哀怨憂傷)一同度過聖誕節的那一段描寫,大口的咀嚼雞肉似乎要表達頑強活下去的信念,而後如怨如訴的提琴演奏又勾起每一個人不願回首的過往。簡單到可以忽略的情節,簡單的食物人物和音樂的組合,讓我第一次為這部電影掉下眼淚。

大悟妻子的歸來似乎是遲早的事,她在他們關於大悟工作的爭執中妥協也在意料當中。當大悟欲為父親入殮時刻,她輕輕的告訴殯儀——館工作人員:我的丈夫是入殮師她終於接受了這一切並深深引以為榮。輕描淡寫的一幕讓人非常觸動。

他們一起見證故人的逝去時,那位殯儀館燒爐人的話,不僅在告—訴他們死亡的意義,更促使每一個觀看影片的人思考生命死亡的含義—死亡也許不過是一扇門,死亡並不意味着結束,死亡只是穿過這道門,

走向下一站。見過了這麼多的生命終結,明白生命的渺小與短暫,目的決不是輕視生命,而是更加珍惜的活着。

儘管影片重複了多次大悟實施入殮的過程,然而似乎每一次都讓人感動,並不覺多餘累贅。

影片的取景也大量的加入自然元素,不管是大悟獨自拉琴的遠山背景還是大悟與社長談話的室內盆景。不知是否要表達天人合一的思想,人生於自然死後亦迴歸自然,不過是來感受了一趟人間的喜怒哀樂生老病死。

因着故事情節的簡單,片中鋪設大悟對父母感情的支線時便已猜到結局,但即便這樣,仍被感動的一塌糊塗。

影片的最後一幕是要表達代代傳承生生不息的信念吧,一切源於愛的恨都最終釋然。

我們要做的只是更加寬容、慎重、珍惜的對待生活,善待他人,善待自己。

《入殮師》觀後感9

許多人,特別是中國人,對待死亡的態度是消極的。不知道別的國家是怎麼樣的,但我長這麼大以來,似乎從沒有一部電影向人們傳遞這樣一個訊息:死亡,是美麗的。令人動容的,也只是於人逝之後,伴着傷感的音樂,替人温柔撫去臉上的鮮血,幫忙閉上張着的雙眸,而且還是轉眼即逝的。

知道《入殮師》的上映與引進,讓人們從心底裏思考與感悟這個故事。

從電影構思來看,《入殮師》本身便是一個突破,鶴立雞羣。很少有導演會在熱鬧的商業電影行業中,以入殮師為對象拍攝影片。因為在多數人眼裏,入殮師、葬儀師、火化師等職業都是“髒”的,“不潔”的,與他們所認為的美學不符。

另一方面,他不是從“熱愛”或“喜愛”入手,開始它連一絲絲的認同感都沒有,而是從一次烏龍的誤尋工作時間展開。但隨人物感情由反感——動容——迷茫——深愛的逐步深入,觀眾的心已適時柔軟。

迷濛從影片場景看,有動人,也有驚人的.一面。一開始,大霧的冷清街道上,車子緩緩而行。故事是從主人公已經擔任了一名入殮師講起,採取倒敍。在社長“你要試試看嗎?”的問句與注視下,大悟神情,動作嚴肅而神聖地入殮。讓觀眾瞭解入殮過程的同時,更引人。

令人影響深刻的,是長相是美女,但實際身為男兒身的人、為工作擔任可笑模特、搬運近腐爛的屍體而嘔吐不止、臉上留下後輩尊敬不捨的脣印的壽終正寢的爺爺、死去的澡堂老奶奶,與理解丈夫的妻子態度的轉變……

在一間日本房間中,透光性良好的屋子裏,視覺中有淡黃色柔和的陽光,一扇扇整齊的門窗,中間躺着已逝之人,一旁,大悟神情嚴而泰然地為其上粧,再一旁,社長以日式跪姿安然地注視着大悟的舉動。此時,歲月不再,時間靜止,心中潺潺的暖流感人心扉。

此時,音樂是最動人的表述者,而語言顯得蒼白。久石讓的配樂旋律如歌,對電影的情節與音樂的把很有分寸。高潮與煽情時,一席大提琴為主奏樂器的音樂演繹了令人潸然淚下的情節與訴説。

也許奧斯卡的殊榮,與音樂也脱不了關係。

真正好的,優秀的電影,理應是有意義的。《入殮師》這部電影,不是用來看的,而是用來思考與感悟的。一開始知曉自己入錯了門,找錯了工作的大悟是無奈而反感的,但最後他也想不到自己會真心認同這份工作,這份與眾不同的工作。

不要質疑或過早否定一件事、一個人。因為你不知道它真正的價值。有些許東西,是估不出價的。誰説賣相的優劣即是事物本質優劣的判別?以貌取人,以貌取物,定不長久。

不交心,不理解之前,妻子美香對丈夫的評價是“髒”,以及心灰意冷。但經過雙目的注視,心靈的接納,以及澡堂老奶奶去世一事後,美香終於理解了大悟,成為他堅實而有柔軟的後盾。

理解與信任是相處之道,真正的心意與意義,皆需用心而品。

靜止的時間裏,入殮師為死者上粧。在明媚與安詳中,入殮師跪於一旁,精心而化,重還死去之人以生的美妙。此時,在入殮師嚴重,眼前死去之人最美,而另一方面,為逝者上粧者,亦是最美。

死亡——靜止的時間,最美。

《入殮師》觀後感10

《入殮師》講述的是男主角大悟工作受挫,機緣巧合走進了這個為死人粧容的行當,從最初的排斥到最後對死亡的尊重,大悟在這個轉變中感動了世人。如果這樣一個故事放在中國大陸,估計很可能就又會被演繹成一個再就業的勵志劇,好在日本還不是那麼的意識形態為上,導演瀧田洋二郎再次用其獨具日本特殊的風格,為世人奉獻了一部既有情感又有哲思的好作品。

中國人強調入地為安,過世之後人的身體也要保全。人死後,是要穿着壽衣擦洗乾淨後才能進棺材長眠的。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日本,在這方面發展的比中國更加深入,對人死後的儀容儀表更加的在意,於是便誕生了專門為過世之人收拾儀容的職業——入殮師。其實與死人有關的行當有很多,做壽衣做花圈的,為葬禮做演奏的等等,但入殮師估計是唯一一個會與屍體直接接觸的職業,也正因為這樣,電影《入殮師》中大悟才對是否理解這份工作顯得十分猶豫。

也正是由於有了這樣的猶豫,大悟最終的理解和改變才顯得更加彌足珍貴。在大悟來説,他的夢想也許就是做一名優秀的大提琴師,然而生活的狀況卻不會總是如人心意,挫折、困苦往往會將我們所謂的夢想打入地獄,有些人從此一蹶不振,有些人也許會繼續堅持,而有些人也許囿於生活的壓力便改弦更張,重新謀起了生活。電影中的大悟就是後者,他或許失望或許無奈,但妻子和自己都要生活,壓力很明顯的就擺在了他的眼前。所以他也只能暫時放下自己的大提琴,開始另謀生活。這樣的邏輯其實很樸素,也很容易理解,導演就這樣為後續的故事做了一個鋪墊。

故事接下來是很容易理解的,大悟陰錯陽差的'找到這樣一份自己不能理解的工作,但金錢的魅力和生活的壓力讓他對這份工作又棄之不得,這樣的矛盾之下,影片中大悟的形象就變得立體了起來。其實大悟改變的過程並無什麼特殊之處,無非就是過程逐漸改變了自己的態度,開始真誠的熱愛起了這份工作。但這中間體現出的對人的尊重和對死亡的態度,才是《入殮師》最讓人動心的。

對逝去之人的尊重,前面已有提到,但影片中所表現出來的入殮師對待屍體畢恭畢敬的態度,卻着實讓人驚歎,那種專業的一絲不苟,以及虔誠的表情,是為對人的尊重。

而對死亡的態度,這是這部源於東方文化的日本影片所表現獨特的。東方人對待死亡的態度從來都是消極被動,從怕死到死後的悲慟,各類人演繹出了一副對死亡的眾生相。表此刻影視作品裏,死亡就必然同悲傷這些詞語連接在了一齊,久而久之,就逐漸給不管是影像工作者還是普通觀眾都造成了這樣一種思維定勢。《入殮師》之所以獨特,就在於它在此有所突破,在電影裏,死亡不必然的跟悲痛欲絕這樣的詞語連接在一齊,有些逝者的親人儘管悲傷,但某些樂觀的情緒我們還是能夠感受到的。更為重要的,是導演透過劇中大悟和他的師父二人不斷的對話來給予我們的哲理思考,比如一邊吃着豚魚一邊説着罪過,我們能夠將其理解成自欺欺人的謊言,但影片傳達給我們的絕對是片中人們從動物身上推人及己,對死亡的思考。

貫穿這份思考的,除了大悟本人對入殮師這份工作的改觀,更有大悟在思想上對父親的諒解。那裏面的親情是十分打動人的,當大悟最後開始對人生又了另外一番解讀時,父親的形象就逐漸開始變化了。而親情之外的感情、友情,都是這部電影感動人心的地方,伴隨着日式電影清澈的畫面、純淨的配樂,《入殮師》在情感的路上走的很遠。

《入殮師》觀後感11

《入殮師》講述的是男主角大悟工作受挫,機緣巧合走進了這個為死人粧容的行當,從最初的排斥到最後對死亡的尊重,大悟在這個轉變中感動了世人。如果這樣一個故事放在中國大陸,估計很可能就又會被演繹成一個再就業的勵志劇,好在日本還不是那麼的意識形態為上,導演瀧田洋二郎再次用其獨具日本特殊的風格,為世人奉獻了一部既有情感又有哲思的好作品。

中國人強調入地為安,過世之後人的身體也要保全。人死後,是要穿着壽衣擦洗乾淨後才能進棺材長眠的。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日本,在這方面發展的比中國更加深入,對人死後的儀容儀表更加的在意,於是便誕生了專門為過世之人收拾儀容的職業——入殮師。其實與死人有關的行當有很多,做壽衣做花圈的,為葬禮做演奏的等等,但入殮師估計是唯一一個會與屍體直接接觸的職業,也正因為這樣,電影《入殮師》中大悟才對是否接受這份工作顯得非常猶豫。

也正是由於有了這樣的猶豫,大悟最終的接受和改變才顯得更加彌足珍貴。在大悟來説,他的夢想也許就是做一名優秀的大提琴師,然而生活的狀況卻不會總是如人心意,挫折、困苦往往會將我們所謂的夢想打入地獄,有些人從此一蹶不振,有些人也許會繼續堅持,而有些人也許囿於生活的壓力便改弦更張,重新謀起了生活。電影中的大悟就是後者,他或許失望或許無奈,但妻子和自己都要生活,壓力很明顯的就擺在了他的眼前。所以他也只能暫時放下自己的大提琴,開始另謀生活。這樣的邏輯其實很樸素,也很容易理解,導演就這樣為後續的故事做了一個鋪墊。

故事接下來是很容易理解的,大悟陰錯陽差的找到這樣一份自己不能接受的.工作,但金錢的魅力和生活的壓力讓他對這份工作又棄之不得,這樣的矛盾之下,影片中大悟的形象就變得立體了起來。其實大悟改變的過程並無什麼特殊之處,無非就是過程逐漸改變了自己的態度,開始真誠的熱愛起了這份工作。但這中間體現出的對人的尊重和對死亡的態度,才是《入殮師》最讓人動心的。

對逝去之人的尊重,前面已有提到,但影片中所表現出來的入殮師對待屍體畢恭畢敬的態度,卻着實讓人驚歎,那種專業的一絲不苟,以及虔誠的表情,是為對人的尊重。

而對死亡的態度,這是這部源於東方文化的日本影片所表現獨特的。東方人對待死亡的態度從來都是消極被動,從怕死到死後的悲慟,各類人演繹出了一副對死亡的眾生相。表現在影視作品裏,死亡就必然同悲傷這些詞語連接在了一起,久而久之,就逐漸給不管是影像工作者還是普通觀眾都造成了這樣一種思維定勢。《入殮師》之所以獨特,就在於它在此有所突破,在電影裏,死亡不必然的跟悲痛欲絕這樣的詞語連接在一起,有些逝者的親人儘管悲傷,但某些樂觀的情緒我們還是可以感受到的。更為重要的,是導演通過劇中大悟和他的師父二人不斷的對話來給予我們的哲理思考,比如一邊吃着豚魚一邊説着罪過,我們可以將其理解成自欺欺人的謊言,但影片傳達給我們的絕對是片中人們從動物身上推人及己,對死亡的思考。

貫穿這份思考的,除了大悟本人對入殮師這份工作的改觀,更有大悟在思想上對父親的諒解。這裏面的親情是非常打動人的,當大悟終於開始對人生又了另外一番解讀時,父親的形象就逐漸開始變化了。而親情之外的愛情、友情,都是這部電影感動人心的地方,伴隨着日式電影清澈的畫面、純淨的配樂,《入殮師》在情感的路上走的很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