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質量提升方案

來源:文萃谷 2.56W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六年級語文質量提升方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六年級語文質量提升方案

六年級語文質量提升方案1

一、有效朗讀,激發學習興趣

實際上,不論是放錄音或是教師範讀,還是學生採用各種方式讀,只要朗讀得好,創造出情景就會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起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進入一種積極的學習狀態,從而使他們受到感染,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1、身臨其境的配樂朗讀

音樂,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氣氛中得到感情的薰陶和哲理的神悟。國小課文類型不一,倘針對不同類型的課文內容,選擇與各自朗讀基調相宜的音樂進行配樂朗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教學蘇教版國標本六年級上冊《草原》這樣一篇意境深遠,文字優美,情感濃郁的文章,課前,我先準備好了《美麗的草原》的曲子,循環播放這一曲子,讓學生邊聽,邊讀,邊想象:你們彷彿聽到了什麼?尤其是在教學文中“那裏的天比別處的天……表示我的愉快”時,先讓學生聽音樂起始部分,看相關畫面,引導學生進入意境,感受作者所描寫的草原的美。這樣,無須教師強調,學生自然而然讀出了徐緩、抒情的語調:“那裏的天/比別處的天/更可愛。空氣是那麼的清鮮,天空/是那麼的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通過這樣的朗讀指導,學生將會感受到草原的天,由於沒有遮擋,顯得格外開闊,也叫人特別愉快。有了這種體會,學生就自然而然地進入了這種意境,也就會無拘無束地讀出作者那種對草原的熱愛之情,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

2、有感染力的分角色朗讀

教學生讀一篇篇課文,旨在培養學生將無聲的文字符號,有視覺到死未經過解釋加工轉換成有聲語言來再現故事情節,描繪景物,塑造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讀不但能集中學生注意力,還能在活躍的氣氛中潛移默化的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

3、生動傳神的表演朗讀

低年級學生有很強的自我表現欲,在課堂上,教師應及時抓住時機,誘導他們進入角色。這樣,不僅可以使他們進入角色表演一下課文中的內容,加深對課文的瞭解,而且能啟迪他們的思維,發展他們的表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二、有效朗讀,體會思想情感

有經驗的語文教師總是在朗讀中引導學生推敲課文(包括詞句、段落、篇章)的含義、情調、韻味,想象作者寫作時的心境和情緒,從而把自己當成作者,靠朗讀代替作者講話,代替作者表達一定的思想情感,抒發情懷。毫無疑問,這大大有助於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

我在教學中,大膽運用了朗讀,以此來渲染課堂教學情境。古人云“讀得好,則不待解説,自曉其義”。《桂林山水》這一課,作者用優美流暢的文字描繪了桂林山水獨特的美,國小生閲歷少,沒見過桂林山水,那麼如何讓學生感受到這種美呢?首先我用圖片展現了桂林如詩如畫的美景,激發了學生對工會林山水的喜愛,接着讓學生找出描寫桂林山水特點的句子,結合看到的圖片,説説對桂林山或水某一個特點的感受,以此引導學生主動體會,形成讀的見解,並通過讀表現出來(即自我體會的情感朗讀);接着在品讀、評讀、朗讀、挑戰讀、引讀、配樂讀……中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觸發、使每一個學生想讀、能讀、愛讀,讀出美、讀出情趣、讀出感情。在學生對朗讀的評價中,教師順其自然地引導學生確定重點詞語進行品析與體會,或結合語境理解,或積極啟發想象,或對照圖像認知,在讀中感悟意思,用感悟促進朗讀;同時,朗讀吸引了學生主動融入閲讀情境,感覺語言的神奇、內容的豐富多彩、內藴的意味深長,感悟美、體驗美,得到愛的撫慰、情的薰陶。

三、有效朗讀,提高審美能力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們的國小生也不例外,他們對沒的食物易於接受,也樂於接受,而且會引起情感衝動。因此,教師舊的充分利用兒童的這一特點去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而朗讀本身就是一種審美活動,朗讀中學生的'審美感受和情感體驗被調動起來了,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國小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描寫自然景物的文章,如:《北大荒的秋天》《廬山的雲霧》《西湖》等,都用優美的文字描繪出秀麗的自然風光。教學時,教師通過聲情並茂的朗讀,用聲音再現畫面,讓學生進入情境,認識文中所描繪的食物的形狀、顏色,感受自然的美。

在教學《雲房子》一課時,我抓住“一羣小鳥飛過來,它們説:哇,這麼多白雲!我們來造雲房子。不一會兒,雲房子造好了:有的像冬瓜那樣傻傻地橫着,有的像花兒那樣美美地開着。有很高的大樓房,有很寬的大禮堂,也有一點點小的,小得只可以住進一隻小麻雀。”這一段,放手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語句,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通過聲情並茂的朗讀,感悟天空雲房子的千姿百態,體會小鳥可愛與歡快的心情。

在語文教材中,還有為數不多的詩歌。詩歌的語言富於節奏感、音樂美。詩的內容,詩人的情感是通過充滿節奏感和音樂感的語言表現出來的。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反覆地詠誦才能體現出來。通過朗讀,品味詩句,讓學生逐步學會欣賞詩歌鑑賞詩歌,培養他們感受美、鑑賞美的能力,使他們樹立起正確的審美觀。

四、有效朗讀,發展思維能力

古人讀書,強調“口誦心惟”。“誦”絕不僅僅是“口”的發音活動,同時包含了豐富的思維活動和情感活動。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的過程,是讓學生認識語言、品味語言的過程。如《永遠的白衣戰士》也是一篇情感濃郁的課文。在教學時,可指導學生在朗讀上下功夫。“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先讓學生理解這一句話。這句話意思是説戰爭是殘酷的、艱苦的,充滿着血腥的氣味和生命的死亡。雖然防治“非典”沒有炮火紛飛,沒有硝煙瀰漫,但是有着與戰爭一樣的殘酷和危險,用“沒有硝煙的戰爭”來比喻非典型肺炎的防治工作,表現了防治工作的巨大危險和極度艱鉅。然而面對這樣的危險,我們的白衣戰士沒有退縮,課文的主人公葉欣就是這樣一位代表,她始終堅守自己的崗位上,直到生命的最後一息。葉欣護士長在非典肆虐時,放棄休息,身先士卒,不怕危險,不顧疲憊,捨生忘死的搶救一個又一個的患者,為了保持患者呼吸暢通,必須將堵塞期間的大量膿血痰排除出來,而這又是最具傳染性的。一個“非典”重症患者的搶救,往往伴隨多名醫護人員的倒下。面對危險和死亡,同事們總能聽到葉欣斬釘截鐵的話語:“這裏危險,讓我來吧!”……她深知,也許有一天自己可能到下,但能夠不讓自己的同事受感染,她心甘情願!葉欣護士長斬釘截鐵的話語,聲色俱厲卻又飽含關愛。為了患者,為了保護同事,而自己卻被不幸感染。葉欣永遠地離開了她自己熱愛的崗位、戰友和親人,留給人們的是永恆的微笑。學生對葉欣的大無畏和對病人的無私關愛由衷的敬佩,是學生的認識過程,也是思維的過程。學生不斷提高認識,同時也發展了思維。

六年級語文質量提升方案2

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很多時候可通過他們在課堂教學中所提問題的性質和發問的方法考查出來。中國小教師若不着力追求提高課堂教學中提問的藝術,教學工作是不容易收到成效的。在眾多語文閲讀教學方法中,課堂提問的誘導尤為重要。提問有利於喚起學生的注意力,活躍和鍛鍊學生的思維,有助於知識的理解和把握。另外,還可以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語文閲讀教學實踐也表明,注意提問的藝術,是決定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閲讀教學因提問而精彩。我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心得,認為在語文閲讀教學中,提高提問的藝術性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找準重難點,提問要有針對性

正如打靶要瞄準靶心,設置問題也要有針對性。設計課堂提問要根據教學目標,扣住重點,抓住難點,這樣就明確了方向。教學重點解決了,教學的任務也基本落實了。難點主要是指學生學習過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學上又必須落實的地方,它是教學過程中的攔路虎,也是教師解疑的一箇中心所在。在教學過程中,抓難點,體現了教師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它要求教師從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進行教學設計。教師針對重點、難點,設計問題,猶如寫文章之開門見山,直奔主題,比較乾脆利落,往往能夠事半功倍。

閲讀教學是以文本為載體,一篇課文,總有它的內涵和中心思想。凡涉及課文內涵、中心思想,並與思想內容有關的詞語和句子等方面的問題,都屬於本質性問題,都是教學的重難點所在。

如教學《記承天寺夜遊》時,文末的“但少閒人與吾兩人者耳”中的“閒人”一詞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學生正確理解“閒人”是教學難點。註釋中譯為“清閒的人”,但更應從作者情感的角度去把握:蘇軾身遭貶謫仍有如此閒情雅緻,體現出樂觀曠達的胸襟。教師提問:“從蘇軾自比閒人中我們讀出了什麼?”,學生查閲相關注釋資料可以明確這一點。又如在教學《鼎湖山聽泉》時,教師就要把握住“聽”,泉是“觀”的,作者獨闢蹊徑,從聽的角度去寫泉、去悟泉,悟出了人生萬物的哲理,那麼這裏就是本文的重點,是設置問題的焦點所在,本文的提問就要針對“聽泉”出發,把“聽泉”“悟泉”作為重點去解決。

二、啟迪智慧,提問要有啟發性

在閲讀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每篇課文的學習,不是一開始就感興趣的,因此教師要針學生的心理特點,採用不同的方法調動他們思考的積極性。開放式提問往往具有啟發性,可以啟迪學生智慧,有助於消除傳統式提問束縛學生創新意識的弊端,推動學生展開多角度、多方面的思維活動,放飛聯想和想象,使他們產生豐富多樣的新奇想法,並積極主動地表達出來。

如在教授《記承天寺夜遊》及《桃花源記》這兩篇課文快要結束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近)作者,和他(們)對話,對於他(們)的處境,“我想對他(們)説?搖 ?搖?搖?搖”。這樣的問題的解決有利於啟發學生對作品思想內容的.理解,有利於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使他們更自然深入地瞭解到作品的內容與主題,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對於一般的課文,設計的問題可以有:你喜歡文中哪一句或哪一段?説説你喜歡的原因。你覺得哪個句子有言外之意?藴含怎樣的哲理?談談你對這篇文章感受最深的一點?文中對“……的描寫”,你能分別聯想到什麼?你覺得這篇文章(或這首詩)應該怎麼讀?這樣的問題設計,充分尊重學生閲讀的個體差異性,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探究能力,啟迪學生的智慧,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悦。

三、體現坡度,提問要有層次性

在閲讀教學中,我們往往發現,有時學生初讀課文後就説“全懂了”、“沒問題”,那麼事實是否果真如此呢?此時就需教師提出出人意料的問題,提出有一定深度和坡度的問題,使教學平中見奇。也就是説,如果課堂提問只是一味地在一個層面上直來直去,學生就會覺得索然無味,並在一定程度上妨礙思維的發展。如果通過一環扣一環、一層進一層的提問,就可以引導學生的思維向縱深發展。比如變換提問的角度,讓思路“拐一個彎”,從鄰近的問題或問題的反面,尋找思維的切入口,正如朱熹所説:“讀書無疑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此方是長進。”或者把一個較難的問題分解成幾個漸進的問題,通過層層剖析,循序推進,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如在教授《藤野先生》一文時,對該文的選材特點,要注意深挖,以有利於作文教學。教師可以這樣問:“作者與藤野先生交往過程中,一定有許多事情,為什麼作者單單選了四件事?”學生想一想回答:“因為這些事都很典型,有代表性。”教師再問:“典型性又體現在哪裏?”學生經過深入思考後,再經老師歸納,便對怎樣選材有了一定認識。又如在講授《曹劌論戰》時,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教師可以問學生:文中選了哪些材料來寫曹劌?為什麼只選了這些?這樣的提問,注意到問題的廣度和深度,給學生提供思考的角度和方向,誘發其探索的慾望。

四、拓展思維,提問要有發散性

課堂中的提問,目的是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訓練和提高思維能力,因而教師應善於從不同的角度啟發學生,使學生掌握解決同一問題的多種解答方法,既拓寬思維的空間,又能培養髮散型思維能力。

如教《記承天寺夜遊》時,作者説“唯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我們可以這樣設計問題:作者這樣的閒人是什麼樣的人?歷史上還有哪些人在他們人生的哪些時期可以看做這樣的閒人?通過對這樣的問題的回答,學生能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加深對作者及主題的理解,而且可以開闊視野,發散思維,把過去學過的知識聯繫起來,進行重新整合加工。

另外,教師通過縱橫比較提問,引導學生通過比較,發現共性,區別個性,加深理解,也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和求同思維。如教完《醉翁亭記》和《岳陽樓記》後,指導學生從兩文的背景、作者的遭遇、描寫的景物、作者的情感、文章的寫法等方面進行比較異同,使學生對兩篇課文有更深入的理解。

五、注重有效,提問要有創新性

閲讀教學的提問要注重有效,注意問題的創新。課堂教學中提問繁雜細碎,是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對於閲讀教學的提問,教師要注意進行課堂教學“主問題”的設計研究,用少量具有牽引力的“主問題”來代替數量眾多的“瑣屑的問題”。“主問題”能減少無效、無謂、無用的提問,節省出一定量的課堂教學時間,整體帶動課文的理解品讀,形成學生長時間的深層次的課堂學習活動。

“主問題”是相對於課堂教學中那些零碎的、膚淺的、學生活動時間短暫的應答式提問而言的,它指那些對課文閲讀教學起主導作用、支撐作用,能從整體參與性上引發學生思考、討論、理解、品析、創造的重要的問題或提問。語文閲讀教學中的“主問題”有着自已鮮明的特點:首先,它是經過概括、提煉的,是教師精細閲讀文本與精心思考教學的思想結晶;其次,“主問題”在閲讀教學中出現的順序是經過認真考慮的,一節課設計多少重要的“主問題”,以及它們出現的先後,都是經過科學有序的安排的;最後“主問題”對文本內容和教學過程都有着內在的牽引力,每一個問題都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一個活動的單元。

如教《藤野先生》一課,學生在預習了課文了解了課文的背景之後,教師提出了一個問題:藤野先生是具有怎樣品質的一個人?這個問題,首先是有效的,其次也是這篇課文的“主問題”,因為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綜合把握課文內容,從選材、表達方式、人物的思想感情等多方面進行思考。可以説,這個問題在主導着、牽動着教學進程,能使學生形成明顯的長時間的思維活動。

總之,掌握好提問的藝術和技巧,是正確進行語文閲讀教學的關鍵。教師自己要儘可能少講一些,而以提問與指點來代替多講。通過提問,提供給學生參與機會,發展學生的表達能力,為學生學習語言提供一個標準的示範。但是如果提問安排不妥,或者質量不高、氾濫成災,不僅不能幫助教學,而且非常有害。教師要用循序漸進的、具有本質意義的問題來啟發學生思考,使學生得以發表觀點、流露情感、鍛鍊表達。這是提高閲讀教學質量的一項重要工作。

“思維從問題開始”,提問是學生髮現問題、獲得新知、發展思維、提高能力的必經之路;也是老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取得教學成功的重要手段和必備技能。所以,提問作為語文閲讀教學中的一項重要藝術,需要不斷探索,不斷完善。相信廣大語文老師經過不懈努力,一定能在課堂提問上獲得更多方法,使語文閲讀教學更趨有效。

六年級語文質量提升方案3

1、激發興趣,營造學習氛圍

語文課內容較多,知識面廣,傳授的信息量大,而語文課節有限,必須向四十分鐘要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俗話説,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在語文教學中,利用學生好奇心強烈的特點,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置身於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產生對新知識的需要和渴求,並在興趣的激勵下形成探索動機。

教師進入課堂要以飽滿的熱情,將文中的作者的情與自己心中的情融為一體,在講解中處處滲透,通過適當的教學方法使這感情流到學生心中,喚起學生的情思,引起學生的共鳴,使學生情不自禁地跟老師一起去體會文章描寫的意境、流露的情感。

教師要善於把自己對於教材的感受和對於生活的情感體驗傳達給學生,使學生的思想與認識同生活聯繫在一起,產生情感的共鳴,課堂教學就會激情綻放。對一些課的導語,應該像詩一樣精煉、感人,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

一節課的結束語,應在學生的心田留下情感的漣漪,達到意猶未盡的效果。在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可以用有趣的謎語、生動的故事、巧設的問題、創設情境開展競賽、電教手段等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帶着濃厚的興趣進入學習的情境中。

2、制定計劃,實施教學活動

教師應制定其語文教學的工作計劃,繼而有計劃性、有步驟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實施教學。在教學中須因班制宜來採取合適班級的教學的方法,對於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尤其是一些比較薄弱的環節,應當加以有意識的培養。改變過多的整體回答為個別回答。

課堂的教學形式本來就應該豐富,個別提問有利於檢查教學的效果,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所以在課堂上多給學生個別回答的機會。所謂“細微之處見教育”。而這一細微之處,正是 “習慣”二字。良好的習慣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以每天堅持在黑板的左上角寫上“每天一句話”。選取一些勵志的格言、名句,或者是大家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小結出來的所感所悟,用於警醒自己的言行,同時也作為積累,在寫作時備用。在閲讀課文後,還需在整體上要對課文自覺地進行品評鑑賞,最終實現課文語言的內化。

3、加強閲讀,提高閲讀、寫作能力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教師應鼓勵學生加強課外閲讀,培養學生對閲讀的興趣,為學生創造好課外閲讀條件,提高學生的閲讀及寫作水平。學生是學習和教學的中心,在閲讀教學中我們要充分調動學生自主閲讀和合作閲讀的積極性。

教師要在課堂上改講授為引導學生讀書、看書,課堂上重視學生質疑,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我們不僅充分利用課堂這一教育陣地,努力提高學生的閲讀興趣,還能利用課內外,給學生出點問題,設置一些懸念,讓他們主動找書看。我們還可以定期在班裏舉辦談讀後感,佳作欣賞會等活動,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

學習知識要靠平時的積累,學生們只有通過積累知識,才能運用知識,學習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我們教師應該抓好學生的基礎知識的同時讓學生多積累課外知識。閲讀教學中,應該引領學生走進其中,去解讀、去品味、去領悟。在教法上多一些不拘一格。教師應用自己智慧的火種,去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

我在《鳥的天堂》教學結束時,其中一位學生提出了“鳥兒每天早晨出去覓食,晚上才飛回窩裏來休息,作者巴金第二次經過時是早晨,怎麼能看到許多小鳥鳥飛起來的情景呢?又怎麼能説這兒的確是鳥的天堂呢?”一石激起千層浪。

面對這個問題,我又讓學生通過讀書,查閲大量的資料相互交流,最後明白了其中的奧祕。深化了“‘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的主題。讓學生多讀書,能更好地達到閲讀教學的目的,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六年級語文質量提升方案4

一、在識字中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

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是識字。識字的多少、快慢直接關係到學生的閲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強弱。只有具備一定的識字量才能提高學習能力,拓寬知識面。因此,識字教學成了語文教學的重點。每一個漢字都是由一定的基本筆畫組成的,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認識筆畫和寫好筆畫是識字、寫字的基礎。認識“點、橫、豎、撇、捺、提”幾種基本筆畫,掌握不同的筆畫下筆和起筆的輕重力度又是基礎之中的基礎。

我們要將這些規律貫穿於整個識字、寫字教學過程,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逐步去熟悉、理解和掌握它。要着眼於漢語言文字重整體感知、重內心感悟的特點,結合課文安排訓練。“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識字教學中,我們要使學生個性得到充分張揚,創新潛能得到徹底釋放,教學活動中就不能僅僅簡單地把生字教給學生,而是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和“引領者”,積極地為學生主動識字提供條件,引領學生主動尋找識字的一些規律,支持學生的自主發展。

二、作文教學中點亮學生靈感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另一個重要環節。在國小一、二年級側重的是識字教學,進入三年級後除了識字教學外,還有閲讀和作文教學等,其中作文教學是最難的一部份。它要求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素材,通過思考與組織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葉聖陶先生説:“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歇。”葉老的話形象地説明了生活與作文的關係。“以人為本的作文教學範式”觀點,強調寫作教學要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從生活中獲取寫作素材,使學生有話可説;同時着手於學生現狀,着眼於學生未來,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感悟社會、人生、自然、文學、藝術、現代科技,激發學生的情感和靈性,使學生有話要説。讓學生在生活中長知識、受教育、得到啟發,用情感的波瀾、生活的需要,激起他傾吐的慾望。陽光明媚、春風輕拂可以寫,電閃雷鳴、風雨交加也可以寫,一草一木、一顰一笑、一俯一仰、凡人凡事都可以寫。我們力主提倡學生“真實地做人,真實地思想”,讓學生寫出他內心自然而然噴湧而出的生活感受。

作文教學中的另一個要點是: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審美觀。教育學生要寫好作文,必須先做好人,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在作文的構思中悟出真、善、美、假、醜、惡,捕捉生活中的靈感,寫出自己獨特的東西,從而突出作文的個性。堅持寫日記是在作文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徑,是積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由於日記的內容很廣,可寫聽到的,可寫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這樣學生就可在日記中宣泄心中的喜怒哀樂,遷移情緒和昇華感情,有助於心理健康,自我完善。同時,教師也可通過日記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為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提供了保障。只要有了生活的底子,有了對待生活的正確態度,有了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學生作文自然就會血肉豐滿、有真情實感了。它也許還很稚嫩,但畢竟是一種真實的、鮮活的、可貴的生命的活動,是創作主體個性的張揚。

在寫作訓練中,把字、詞、句、段、篇、中心思想、文章結構、邏輯修辭等作為不同階段的訓練任務是作文教學的基本要求。教師通過講解和範文,讓學生把握要點。對寫作的靈感的訓練是作文教學的中心任務。靈感來源於思考。來源於觀察,來源於激情,來源於個體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教師要善設習作情景,激起學生的習作靈感,並給學生充分的習作時間,讓學生自由表達、有創意地表達,這樣的文章就一定是好文章。同時教師還應在不同的活動中激勵評價學生,鼓勵學生大膽運用語言、實踐語言,最終達到自主學習、自我糾錯、自我評價、掌握和運用語言的目的。

三、新課標下課堂教學的設計

國小生特別具有好奇心,他們閲讀課文時往往會對故事發展或人物命運產生一種十分關注的心情,根據學生這種心理去設置一些懸念性的問題,往往能引起學生學習新課的濃厚興趣。由於懸念的誘惑,學生立即對課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種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他們主動認真地讀書、思考。值得注意的是,製造懸念要從教材和學生實際出發,如果故弄玄虛,那就失去了懸念的意義,有時甚至會把學生弄糊塗。

在傳統的課堂中,幾乎是清一色的標準答案,似乎沒有問題就是最好的教學。而今天,新課程強調的是要給學生留下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沒有問題的課不能算是成功的課。在新課程中,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一種新模式。新課程強調的是,通過設計真實、複雜,具有挑戰性的開放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參與探究的思考,讓學生通過一系列問題的解決來進行學習。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要注意設計的問題難易程度和層次性。太難會使學生處於緊張狀態,容易損傷學生的自信心,太容易沒有啟發性,學生回答時不動腦筋,思維仍停留在原來的水平。掌握問題難易程度的原則是稍難但未超過學生的現有水平,既非唾手可得,也非可望而不可及。提問的層次性則要求問題的設計既要考慮適合全體學生又要顧及部分學有餘力的學生,力求達到素質教育關於“合格+特長”的要求。

一堂完美的課,不僅要有好的開頭,而且還要有完美的結尾。戲劇、電影、相聲、彈詞等藝術都注重結尾,希望所表演的內容能在觀眾心中留下美好的回憶,語文課堂教學則要求結尾能使整堂課在學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課堂教學的結尾對學生學習的知識具有歸納、小結的作用,對他們的思維起着整理的作用,對整堂課的教學起着“回爐”提煉的作用。它也是衡量教師教學藝術水平的標誌之一。結課的形式與方法很多,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學生情緒靈活運用,應不拘於形式、死板單調。

六年級語文質量提升方案5

一、抓好課堂紀律

知識的傳授,技能的掌握學生是否完成,主要在於一節課40分鐘的有效利用。因此,充分利用好課堂僅有的40分鐘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而課堂紀律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保障。一節課下來,如果學生沒有好好聽老師講課,學生亂哄哄,做小動作的,東張西望的,思想開小差的,交頭接耳的,幹什麼的都有,即使老師教學設計再精彩,即使老師講得唾沫飛濺,也是白費功夫。所以上課時,一定要抓好課堂紀律,要讓你的學生把眼睛看過來,讓你的學生學有所聽,學有所得。我們要向40分鐘要效率,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二、培養作業習慣

一個好的習慣,會讓孩子終身受益,一個壞的習慣也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一個學生學習習慣如何,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所以要想孩子成績優秀,就應該從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抓起。學習習慣包括很多方面,我這裏要特別強調的是作業習慣。低段學生自覺性差,在校的作業,需要老師監督。回家的作業需要家長的監督。不管是在校作業,還是回家作業都必須讓孩子養成認真、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今天的作業要今天完成,不能拖到明天。我們要嚴格杜絕孩子作業拖拉,甚至拖欠的現象。對那些作業拖拉的學生要做到三多:多過問,多指導,多檢查。我想如果學生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他的學習成績肯定不會差。相反一個學生如果學習習慣差,即使他有聰明的頭腦,成績也不會很優秀。

三、提高書寫質量

提高書寫質量,減少學生的錯別字,也是提高學生語文成績一個重要的.舉措。很多學生在考試中都會因錯別字而失去好幾分。我發現如果一個孩子能做到一筆一畫認真書寫,他的錯別字就會很少,如果一個孩子作業馬虎,字跡隨意,他的錯別字明顯要多得多。要想減少學生的錯別字,其中的一個辦法就是要提高學生的書寫質量。我們要嚴格要求學生書寫工整,格式規範,書面整潔。對於一二年級的學生,教師要認真指導學生生字的書寫。我們不僅要求學生把字寫正確,把字寫在田字格中的正確位置,還要求學生把字寫美觀。讓學生從低年級開始就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必定能大大減少孩子的錯別字,讓孩子在考試中不要失去不應該失去的的分數,從而提高班級的優秀率和合格率。

四、認真批改作業

批改作業是教師每天要做的一件事。我們教師批改作業一定要認真、及時、細緻、不漏批,不錯批。當天的作業當天批改。在作業後面,多寫一些鼓勵性、激勵性的評語,讓學生嚐到作業的樂趣。重視作業的講評,對學生作業中出現的主要問題,要及時講評。對好的作業要予以表揚,同時督促學生及時訂正錯誤。對一些成績差的學生的最好能當面批改,當面指出錯誤,並讓學生當場訂正。只要教師每天能腳踏實地把批改作業這項工作做好,學生的學習成績一定能得到提高。

六年級語文質量提升方案6

從作文教學現狀來看,學生愁、教師苦、費時多、效率低的現象普遍存在。如何激發學生作文的積極性、自主性和創造性,提高作文教學的效益呢?

一、積累是作文教學的基礎

在作文教學中,經常會碰到學生冥想苦思、無話可説的情況。要改變這種狀況,就要讓學生參與生活,學會觀察生活、認識生活和表達生活。

詩人何其芳曾説:“生活是多麼的廣闊,生活是海洋。”要使學生筆下有東西可寫,就要創造條件,讓他們到廣闊的大自然中去,讓學生閲讀大自然,吸吮大自然的乳汁。我國古代弟子從師,周遊世界,就是讓學生尋找生活題材、積累豐富寫作內容的一種方式。

學生作文是學生綜合地、創造性地運用語言文字,反映客觀現實,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智力技能,它要求學生有一定的觀察、想象和思維能力,還要有一定的生活經驗的基礎(課程標準語)。作文離不開生活;作文的源泉來自平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作文的過程是兒童體驗和感受生活的過程,是對生活的創造和審美的過程。國小生的生活世界雖然豐富多彩,但是他們常常覺得無新內容可寫,寫來寫去總是那麼幾件事。為什麼他們對身邊的.生活熟視無睹呢?主要是他們沒有學會觀察生活。當然,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能力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般可通過以下幾個步驟。

(一)引導學生定向觀察,認識所要表達的內容,激發表達的慾望。

觀察是一種有意的、有計劃的持久的知覺,要培養學生的日常觀察力,可以先用定向引導的方式。可以是靜物觀察、活動觀察,在學生進行觀察時,開始教師可以告訴學生觀察的目的、任務。比如,學生觀察教師點名時的動作和神態,教師可以重複表演幾次,讓學生充分、仔細地觀察,並認識所要表達的內容,激發起表達的興趣。

(二)定向觀察與隨機觀察相結合,分析所要表達的對象,表達出真情實感。

國小中、高年級的學生,他們的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此時,可引導他們爭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事事留心,處處在意”,實現定向觀察和隨機觀察相結合,讓學生多積累生活中的素材,寫作時就有話可説。比如在教《小動物》時,教師可向學生列舉應觀察的頭部(眼、耳、口等)、軀幹部(翅膀、羽毛、肚皮)、四肢等。或在教室裏直接放置一隻小動物,讓學生仔細觀察其外形、特徵、活動等情況。教師也可自己“下水”寫例文,與學生一起探討。這樣學生在生活中也就會有的放矢的留意身邊的小動物,極易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教師在提醒學生觀察時,要求學生儘可能讓各種感覺器官都參與活動時,還應讓語言參加觀察活動。這樣可以提高大腦皮質的綜合分析能力,從各方面加強起所形成的聯繫,促進其發育,提高觀察效果。國小生在觀察事物時是伴有一定情感的。他們對事物易迸發出感情的火花,教師就要應勢利導,激發學生的情感。

“生活中並不缺乏美,而是缺少發現”(羅丹語)。觀察時要讓學生用心去感受生活;在學校受了委屈,別僅是掩面哭泣,怨天尤人,這是生活贈予你的禮物,好好品味!看到別人吵架,不妨仔細地聆聽一下他們的“言論”,考察一下他們的心理、動作、神態,你會更深一步地瞭解社會。多觀察勤思考,在這過程中會產生一種想寫的衝動,不吐不快,這樣,我們的教學也就達到了目的。

二、創新是作文教學的生命。

“生活,作文的源泉;想象,作文的翅膀;創新,作文的生命。”作文教學中應強化學生的創新,引導學生作文力求別具一格,切不可千文一面,作文指導時講究虛,作文評點時注重粗,並適當增加自命題和半命題的練習力度,給學生充分的寫作自由和廣闊的想象空間,讓學生用自己獨特的語言表露獨特的感受和心聲,以抒寫有個性的作文。

創新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企求一步到位:應從點滴抓起,多鼓勵,少批評,即使是滑稽可笑或譁眾取寵,只要是“不同一般”的均應予以肯定和引導,讓其創新火花成燎原之勢,但切不可多講理論,以免束縛學生的想象。所以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六年級語文質量提升方案7

教學常規,是教學大綱精神和科學教學法思想的具體體現,是建立正常教學秩序、確保完成教學計劃,提高教學效率的必備條件,而教學常規管理是學校管理工作中最基本、最經常的工作,網是教學管理的'核心,是落實素質教育質量的主要途徑。為促進我鎮教學工作、大力提高教學質量,特別制訂本方案。

一、備課

認真學習大綱。教師要以教學大綱為依據,深刻領全大綱精神,弄清本學科性質、地位、目的、教學內容、任務、教學原則和具體要求,以大綱指導整個教學工作。

二、認真鑽研教材

①粗備全書。根據《大綱》年度要求,分析全冊教材的內容結構,編排體系,明確全學期總和教學目的、要求,弄清本冊教材與其它年級相關教材內容的層次關係及在系列中的地位,各單元訓練的重點和難點,課時安排計劃。

②細備學元。分析本單元教材的內容結構、目的要求,訓練重、難點,課時安排。

③精備課時(即課時教案設計),課時教案要有教學內容、目的、要求,教學重點難點、關鍵、教學步驟、板書設計,教具準備,課堂小結或總結、作業設計。教學步驟、方法要科學、靈活,課本結構要安排合理、富有特色和風格。問題設計針對性強,“雙基”落實到位。

三、制定受課計劃

1、教師必須在開學第一週內,根據大綱、教材和學生實際;科學、合理定出前期的授課計劃(用時間起止、內容安排等)。

2、學校同年級教師定期進行集體備課,做到定時備課,做到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集思廣益、共同提高。

3、當教學法完成一單元或一個知識重點時,必須進行綜合歸類,寫好複習課或練習課教案,同時對學生進行單元測評,並寫出試卷

4、分析與講評課教案設計。

四、五年級語文必須有作文指導與作文講評課教案

1、提倡提前一週寫好教案,不上無教案之課。

2、複式教學要按複式教學內容備教案。

3、學期結束後,學校必須將教師備課本收回,以便查考。

六年級語文質量提升方案8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是學校一切工作的中心,是學校發展的永恆主題。鑑於過去的一個學年我校的教學質量落後,尤其是畢業班的教學質量嚴重滯後,為了儘快提高教學質量,扭轉落後的局面,新學年打個翻身仗,特別制定本方案。

一、加強領導,建賬三制,完善考評細則,民主管理。

開學伊始,學校領導班子就把提高教學質量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經過商議,實行領導分包責任制,每兩位領導分包一個級段,每位領導分包一個或兩個教研組,負責該級段教研組的教學質量。正主任以上的領導,沒人分包兩個畢業班級,協同任課教師提高分包班級的教學質量,對分包班級的教學質量全面負責。確保上下一心,齊抓共管,提高質量。其次,加大學校的制度管理,保證學校管理規範化,制度化,向管理要質量,讓管理出效益。眾人拾柴,集思廣益,在廣泛聽取不同意見的意見的基礎上,出台一系列切合我校實際,注重實效的條例和制度,我校相繼制定了《學校目標管理獎懲意見》、《級段目標管理量化考評細則及獎懲意見》、《教職工績效量化考核細則》、《學校領導班子成員目標管理考核細則》等一系列文件,彙編成冊,人手一份,逐條學習、領會,使領導、教師增強了質量意識和責任意識。第三,根據我校班大人多的現狀,修訂完善了考評細則,班級目標管理量化考評的1000分中,教學管理及質量佔500分,期中教學質量就佔400分。變原來每次質量檢測兩率一分的300分為500分,增加了每班前40名的平均分和後15名的平均分,畢業班在春秋兩期的期末考試後,還要以學生語文、數學、英語單科排序,語文、數學獎懲前600名,英語獎懲前300名,每生5元。這樣,加大了教學質量的權重和獎勵,真正使每位教師心繫教學,心繫質量。

二、認真落實教學常規,實施精細化過程管理

“常規——過程——細節”可以説是當前教學質量提高最實在、最有效的方法。在實踐中,我們總結歸納出:備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上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作業批改、檢測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手段。為此,我校教師人手一份《素質教育教學規範》,規範中對備、講、輔、批、考、評、補各環節的工作提出明確的行為和量化、要求,並嚴格執行,使教學常規管理更人性化、規範化。

近年來,我校注重教學常規的管理與落實,堅持一月一次全面檢查、一週一次抽檢和領導視導抽查相結合,有檢查必有總結,有總結必有通報,在檢查與通報中,使每位教師看到成績,明白不足,揚長避短,與時俱進,向紮實的常規要質量,並把每次常規檢查的結果與教職工績效量化的教學過程性考評掛起鈎來,促使每位教師認真落實教學常規,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三、教研興校,多渠道提高教師素質

根據校情,我校圍繞“教研興校”開展工作,建立了由學校教研領導小組→各年級各科教研組→各實驗專題小組→教研沙龍組成的立體化、全方位、多層次、多渠道的'教科研網絡,以此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

1、改革實驗大課題的研究。

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我們持之以恆地進行改革課題實驗研究。“十一五”期間,4個省級以上立項的實驗課題,正在加緊進行實驗研究。其中《利用網絡及其資源加強國小生思想道德建設的研究》作為國家“十一五”規劃課題已於20xx年3月29日在鄭州結題,專家評委組在通過彙報、質疑、答辯、審查後一致認為,該課題有一定的理論高度及前瞻性,有較強的可操作性,給予了高度的評價。目前《網絡時代國小學困生心理研究》作為“十二五”規劃課題立項,並在積極地實踐研究中。

2、以教研作支撐,全面提升教師素質。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提出了以教研促進教師素質提升的工作思路,為此除大力支持全體教師參加各種培訓外,還加強了校本教研和培訓工作。為保證學校的校本教研工作規範化、制度化地開展,學校領導分包到教研組參加教研活動。每間隔一週每個教研組都抽出兩節課時間開展教研,畢業班每週教研一次,每次教研,都做到有研究主題,有中心發言人,有發言材料,有教研記錄。研究新課程標準,研究課改方向,研究教材教法,尋求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的突破口。在此基礎上,教師進行集體備課,然後再由每位同志結合教學實際,寫出個性化的教案。為了檢驗各組備課情況,學校領導採用“聽課推門制”,每次聽課前做到“三不”,即“不論課別,不分課型,不提前打招呼”。領導每聽一節課,都要認真評課,並檢查教案,看上課與備課是否相符、上課與課改新理念是否相符。對一些青年教師,我們採取跟蹤聽課制,連續聽一週或更長的時間,促使其不斷進步。

3、開辦教研沙龍活動,提升教研層次

在校本教研、各教研組活動的基礎上,開展了教科研沙龍活動,逐步提升教研的層次。具體做法是:針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熱點問題、焦點問題,或同志們在教學工作中出現的疑難、困惑,各組派出代表參加學校的沙龍論壇。例如“百人大班條件下如何提高教學質量”“課改條件下如何落實教學方式的轉變”“課改條件下如何落實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畢業班教學經驗交流會等等。在教研活動上,與會同志就暢所欲言,使全體同志們在研討中共同提高,在研討中分享成功的喜悦。

四、根據課堂教學改革,打造高效課堂,向40分鐘要質量

1、“高校課堂年”活動和“四課四優”活動相結合,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提高教學質量的成功與否,關鍵在課堂,所以我們將針對語文課的識字教學和閲讀教學、作文指導課、講評課教學及數學課的應用題教學、數學廣角教學等進行自下而上的四課活動,全體教師人人蔘與,先在教研組內進行備課、説課、講課、聽課,多向學校推薦優質課教師,學校統一組織評委,開展學校以聽評課研討活動,通過該活動的開展,提高教師的素質,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打造高效課堂。

2、典型引路,開展示範課活動。

在“四課四優”活動的基礎上,我們開展了示範課教學活動。我們將採取了名師帶動、骨幹示範、人人展示的一系列舉措,由點到面全面開展。所謂名師帶動就是由學校的特級教師或省級骨幹教師擔任説課、講課、評課的主講,除自身上好觀摩課外,還要做好其它教師的指導工作,發現典型,培養骨幹,樹立課堂教改新秀。所謂骨幹示範即評選和確定一部分課改成效顯著的教師定期擔任示範課主講,推廣他們的先進經驗。所謂人人展示即要求每位教師每每學生至少上兩節能夠體現教學方式轉變的公開課。學校組成指導小組,一個一個進行評價,肯定成績,指出問題,計入教師考評檔案,促進課堂效益革和教師素質的提高。

3、以老帶新,幫助青年教師儘快成長

今年秋期,我校新進代課教師和新調整崗位教師二十多位,他們或剛走出校門踏上工作崗位,或擔任新的年級新的學科,為使他們儘快融入隊伍,儘快熟悉教學教法,儘快把握課堂教學,我將在典型引路,骨幹示範的基礎上,開展青年教師成長課活動和以老帶新一幫一活動,通過聽、講、評,幫促使他們儘快成長,縮小班級間質量上的差距。

五、加強過程性質量檢查與分析,切實做好培優補差工作

質量檢測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部分,便於及時發現教學薄弱環節和存在的問題。除學校領導隨堂聽課,對課堂教學效果進行監控外,還加大力度進行週週清、單元清,間週一次的抽考和一月一次的月考,每次考試過後,各班成績在校園中張榜公佈,每位教師要針對試卷情況進行分析,由教導處組織召開質量分析會,通報數據,明白位次,分析會上,成績優秀者説經驗,落後者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學校領導跟蹤視導,確保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事實證明,要想提高一個多人大班的質量,誰不注意培優補差工作,那質量就無從談起,所以,今秋在修訂考評細則時,把對質量檢測的考評時分制增加了前40名學生的平均分和後15名學生的平均分的200分值,目的在於促使全體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把培優補差當成重點任務,重點工作去落實。我們將適時召開培優補差座談會,使所有班齊頭並進,共同提高。

六、以活動為載體,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近年來,我們關注學生的個性特點,開發學生的潛質,使每個學生能夠充分地學習和發展。我校將定期開展不同形式的活動,給學生搭建表現自我、展示自我、發展自我的平台,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根據國小生的年齡特徵和教材特點,結合各年級的實際情況,開展語文課本劇表演比賽、英語口語交際比賽,英語情境劇表演比賽、背書比賽、書寫比賽、朗讀比賽、作文比賽、計算能力比賽、應用題分析比賽、才藝展示、作業展評、日記展評、閲讀札記展評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使學生的素質得以提高,繼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提高教學質量,創辦一流學校,辦人民滿意學校,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我們將會在中心校的正確指導下,在校委會的具體領導下,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同心同德,凝神聚力,突出教學的中心位置,真抓實幹,穩定提高我校的教學質量。

六年級語文質量提升方案9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是辦教育的永恆主題。而在我縣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教學質量卻相對落後,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也不能滿足人發羣眾對優質教育日益增長的需求。站在教育第一線的我們,深感肩上責任的重大。回顧自己多年來的語文教學工作,使我感受到了語文教學中的奧妙,吸引着我去探索和發現。現在我對如何提高國小語文教學質量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語文教學

開學初制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然後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教學。在教學中,要因班制宜採用適合本班的教學方法落實到每節課中,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學生某些薄弱的語文能力,應加強培養。如我班的學生,就要注重閲讀分析理解能力的培養。於是,除上課多讓他們説自己對課文的分析理解之外,我還讓學生在課外多閲讀書報、課外書,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他們的學習語文的興趣。通過課文中的聽説訓練,結合學生的日記、作文,培養他們的聽説讀寫能力。在輔導中,對優生則提高要求,拓展學生思維,以求取得更好的成績,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對個別後進生,教他們學習的方法,來改變他們的學習現狀。同時,利用好語文組的教研活動,開好公開課、教研課,聽取各教師的評價,以彌補自身不足,提高語文課的教學質量。

二、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

德育以其方向性貫穿與諸育之中而居主導地位,決定着培養人才的方向,起統帥作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顯得尤為重要。學期開始拿到語文課本後,要通覽教材內容,瞭解編者意圖,針對各類型課文的內容作出統籌規劃,制訂本學期德育重點,做到心中有數,從而達到教育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創設情景、品詞析句、朗讀體會、作文教學等來滲透德育。平時,課堂上我們要與學生通過平等交往,撥動“情趣”這根弦,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使學生體驗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受到激勵和鼓舞,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培養了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健全的人格。這樣,不僅有利於他們踏上將來的人生道路,而且有利於他們的學習,以提高教學質量。

三、運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習興趣。

人們常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十分贊同這個觀點,因為“興趣”是一種力求探究某種事物,並帶有強烈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和最活躍的因素。在學習中,它使學習活動變得積極、主動,並富有成效。他們這個年齡最感興趣的是什麼呢?遊戲、故事和活動!所以要讓他們對學習內容重視並感興趣,就必須讓他們在玩中學、在活動中學。本着這樣的指導思想,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將所學的內容編成故事,有時引進音樂、舞蹈、遊戲等形式,賦予教學內容以靈與肉,創設情境,讓他們在充滿生活情趣的課堂中參與學習。當我們在教學中,以“鼓勵”為主線,讓孩子在成功的體驗中獲得學習的喜悦、學習的信心、學習的激情和動力時,我們往往會發現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打好語文基礎知識

1、重視對學生的文化薰陶和人文感染

作為教師,我們應用學生的眼光看世界,用學生的思維想問題,特別關注學生心靈的成長;我們應尊重學生文化,貼近學生生活,走進學生世界,憑藉教材用中華民族文化的瓊漿玉液澆灌學生純潔美麗的心靈,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幫助學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學會做人。

2、聯繫學生生活實際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巧妙地藉助學生已有的口語經驗和相關的生活經驗,使之與所學知識建立聯繫,寓學於樂,化難為易,既增添學生情趣,又滲透了文化素養的培養。

3、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語文能力的核心是“感悟”,朗讀與背誦是“感悟”的有效方法。對於漢語言的精髓,在學生學習書面語言時,一開始就讓他們接觸這些精品,讓他們熟讀成誦,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品位和語文素養,而且能增加其文化底藴,使其受用終身。

五、貫徹課標精神,更新教育觀念

作為教師,面對新課標,我們應牢牢樹立現代教育的四大觀念:一是以人為本,立足每一個學生髮展的教育觀;二是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的學生觀;三是要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的教學觀;四是加強實踐性和綜合性,突出開放、創新、充滿活力的大語文學習觀。

六年級語文質量提升方案10

一、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前提。

課前的準備工作是巨大的。

首先要研究教材,因為教材是教師和學生的“教”與“學”的依據,教師對教材鑽研的程度直接關係到教學質量。研究教材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研究大綱,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瞭解教材的編排體系,把教材所涉及的知識進行歸類,掌握各部分知識的結構,確定所教教材的知識點。

2.研究單元教材,掌握重點和難點,對整個單元教材進行加工和處理。

3.鑽研本課教材,理解並掌握教材,靈活運用教材。

其次是研究學生,具體包括以下兩點:

1.研究學生的智力背景,瞭解掌握學生原有知識基礎、學生的智力水平、能力水平以及在班上的分類情況;

2.研究學生的非智力背景,瞭解掌握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習習慣以及分類情況。備好了學生,再對不同的學生實行分層次教學。

二、加強積累,強化訓練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

我們必須很好地結合平時的課堂教學,側重於指導學生對積累進行歸類整理,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言積累的要求包括三個方面:1.、能背誦課本中要求背誦和默寫的內容;積累相關的字、詞、句、段、篇等;2. 能注意在課外閲讀中積累語言材料。3. 能在生活中廣泛積累語言材料。

三、教給方法,培養能力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捷徑

“授之以魚 不若授之以漁”可見學習方法的知識是最有價值的知識。學習方法是學生為了達到預期的學習目的所採用的某種方式、手段、途徑。學生只有掌握了學習方法,有了學習的主動權,才能獨立地探索新的領域,獲取新的知識,並運用這些知識去組合、去創新。

語文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也説過:“教,是為了不需要教。”因此,讓學生掌握學法,學會學習,應成為語文學習創新的主旋律。學習的方法是多層次的,多角度,多種類的,具體下面三個方面:

1.教給學生課前預習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2.教給學生讀懂課文的方法,提高閲讀理解力。我們主要通過以下四條途徑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創新能力。A、示範引導,舉一反三;B、藉機滲透,適時點撥;C、反覆誦讀,細細品味;D、總結積累,鼓勵運用。

3.教給學生課外閲讀的方法

老師和學生都要制訂好讀書計劃,並按照讀書計劃要讓學生利用學得的知識,方法去廣泛閲讀課文以外的文章和書籍,使他們“得法於課內,受益於課外”。

在課外閲讀指導中,我們不僅要引導學生愛“讀”,還要指導他們會“讀”得好,讀得有收穫。下面粗淺地談一談這方面的一些做法。A.瀏覽讀,B.品嚐讀,C.篩選讀

四、善於捕捉反饋信息,做好針對性輔導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保證

要提高國小教學質量,我們還要結合平時的教學工作,抓住機會認真做好複習和輔導工作,切實做到教學與複習並舉。認真做到4點:

(1)教師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自己的輔導任務。課外輔導要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針對所教班級的學生按不同特點進行輔導。

(2)輔導要有重點,重點是優生和差生,其次是請假、曠課的學生。

(3)、輔導要講究效益,要做到熱心、耐心有度,避免引起心理疲勞。

(4)、輔導要抓平衡,補薄弱。

五、家校結合,形成合力,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延伸。

爭取家長支持,搞好校外延伸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這也是提高國小語文教學質量不可忽視的主要措施之一。

家校結合還要求教師進行廣泛的學生家訪、話訪活動,通過家訪、話訪,達到增進師生感情、家庭與教師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教育的目的。

六年級語文質量提升方案11

在新課程標準實施的今天,如何把新課標所藴含的先進理念轉化為學生的素質,老師們一直在探索。我結合自己幾十年的語文教學實踐,談一下簡單的做法和粗淺的體會

1.積累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重要突破口

葉聖陶説過,我們有了優美的原料,可以製成美好的器物,空恃技巧卻造不出器物來。葉老一語道出了積累的重要性

語文是字、詞、句、段、篇、章等積累匯成的“知識庫”,通過我們大腦的“加工”來應用實際生活。所以説“積累就是語文,語文就是積累”。那麼如何積累呢?我認為應從以下三方面做起

1.1 指導學生從點滴入手,循序漸進。

字詞的積累,工具書是學習的枴杖。學生可藉助“枴杖”跨進積累字詞的大門。中國小生最重要的工具書就是字詞典。教學中要求學生無論課前預習還是課文閲讀,遇到不認識或不理解的字詞務必查閲字詞典,加深對字詞音形義的印象。這樣不僅提高了識字量和解釋詞語的準確性以及閲讀效果,同進也積累了字詞 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閲讀時圈圈點點、寫寫劃劃以促使深入思考。通過檢查讀書筆記(中高年級),瞭解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學生寫讀書筆記,教師應授之以法,並堅持長期訓練,為提高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打好基礎

1.3 重視積累材料的翻閲、識記與運用。

只積累不識記,等於地裏播種不管理,只積累不運用,等於守着乾糧筐子捱餓。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課前讓學生背誦精闢字詞句段等,這樣有助於發展學生的記憶力和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中國小生是記憶的黃金時段,千萬不可錯過。讀到名篇佳作時要讀到能熟記或背誦其中精彩片斷為止

歐陽修在《賣油翁》中説;“無他,惟手熟耳。”學生手中有了詞語材料,必須經過舉一反三的運用。因此,學習語文必須動心、動腦、動口、動手、多學、多聽、多説、多寫、多練,實踐證明,寫日記是積累素材,提高寫作能力的最佳有效方式方法

2.閲讀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本源?

2.1 讀書有益於開闊視野,提高文化素養。

書無窮無盡,書中的知識廣闊無垠,豐富多樣。一本本書,就像大海中一個個潮頭,一頁頁書,就像海水中一片片浪花,一個個字,就像濺在岸邊花草葉上一個個晶瑩的水珠。書讀多了,才能組成浪花,才能掀起潮頭。學生生活總歸閲歷有限,多讀些書,可為今後步入社會“充足電”

2.2 讀書有益於思維能力的提高。

書讀多了,知識與知識就會融會貫通了,分散的知識或思想就會粘合起來。如同現在村村通(有線電視、柏油路)工程,建立村村通(有線電視、柏油路)信息網,通過“網絡”進行比較、歸納、篩選、綜合,使知識系統化,從而提高思維能力

2.3 讀書有益於培養美感。

優美抒情的詩歌,樸素瀟灑的散文,詳實感人的人物通訊等,讀起來曉暢上口,報刊、電視好的言論,也能使觀眾、讀者獲得美感。所以,教師要從國小生抓起,培養他們良好的閲讀習慣,培養他們的美感。但是,現在的學生,寧願多做幾道,也不願拿出時間來讀書,因此,語文教師本身要有豐富的讀書情感,留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這樣才能像磁鐵一樣吸引學生忘我的讀書學習,潛能才會最大程度的發揮。怎樣激發學生課堂閲讀興趣呢??

2.3.1 精心設計導語。

好的導語與和諧的課堂氣氛,能為課堂創設濃郁的情感氛圍,讓學生迅速進入預定教學軌道。例如在講授《背影》一課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同學們,當你看到某同學揹着生病的同學回家的背景時,你的感想如何?當你看着一瘸一拐的殘疾同學走上校車的背影時,你的感想如何?當你看着父母冒雨為你送傘的背影時,你的感想又如何呢?”這段導語濃縮了生活中的一些場景,運用濃郁的情感,生動形象地講述出來,就把學生帶入了教學情景中了。" ?

2.3.2 抓住情感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和愛好。

縱觀現行的語文教材,大部分篇目都是古今中外的佳作,這些佳作中的情感,通過老師會聲會色的表達,溝通了作者是以學生,使他們在情感上產生共鳴,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具有充沛的熱情,帶着與課堂密切相關的熱情的`真摯的感情進入課堂,使師生共同體驗着教與學的快樂。那麼怎樣教學生閲讀文章呢??

一讀,課內讀通順,讀流利。

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最常見是朗讀,只有文通遼順,才能出乎口,入乎心,才能為下一步的感悟做好鋪墊。可見,讀好課文是欠語文教學的關鍵

有些老師可能會説:“一堂課只用四十分鐘,教師要講解、分析、提問……又要給學生大量的朗讀時間,能完成教學任務嗎?”其實方法很簡單,那就是把講解,分析的時間交給學生帶着問題去讀,然後提問

讀,讀出自己的感受。

讀書不可能沒有感受,而更多的情況是老師過多的講解,壓抑了學生感受的表達,就是學生有感受,早晚都要歸到老師“標準答案”上,這樣就扼殺了學生表達讀後感的積極性,這就需要語文老師首先轉變觀念,改進教方,讓學生參與到文本閲讀中來

讀,課外的讀。

閲讀僅僅靠課內時間是不夠的,還必須以課文閲讀做補充,中國小精力旺盛,求知慾強,記憶力好,是人生思想成長,知識積累,培養愛好的黃金時段,是開展課外閲讀的最佳時期

(1)選讀——指導學生選擇喜聞樂見的書閲讀。

課外閲讀並不是説什麼書都看,必須有選擇性。閲讀時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分析。如講《負荊請罪》一課時,我讓學生讀有成語故事的書籍,這樣使學生的課外閲讀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課堂內外結合並延伸拓展,既讓學生閲讀了健康的讀物,又提高了學生的閲讀能力

(2)導讀——教給學生讀課外讀物的方法。

教師要結合語文教學加以引導,教給學生一定閲讀方法。俗話説:“授人魚只一餐之飢,授人漁則終身受益”,説的就時這個道理。實踐證明,沒有正確的閲讀方法,就不能提高閲讀效果,甚至無法把書讀好。學生只有在掌握學習方法的基礎上,才能“一目十行”,才能讀書萬卷,達到最佳閲讀效果

由此可見,閲讀是語文學習之本,學生只有發揮了閲讀的主觀能動性才能真正更加有效的閲讀

3.培養學生的“悟”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靈魂

培養學生個性的關鍵是引導學生去“悟”,而質疑又是“悟”的導火索,是創造思維的起點,可見,質疑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重要突破口。那麼如何質疑呢??

3.1 教師擺正自己的位置,認清自己的作用。

以往“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扼殺了學生質疑的權力和創新能力。如今素質教育的推珩,要求教師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我認為應從以下四方面做起

3.1.1 創造輕鬆氣氛,營造愉悦環境。

給學生一張微笑的面孔,一句鼓勵的話語或一會耐心的等待,都能消除學生緊張心理,激發學習興趣,增強探究的信心,既然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老師就要允許學生説話,那怕説錯了也要鼓勵學生各抒己見,使他們在一種輕鬆寬容、愉悦的氛圍中統一認識 在傳統語文教學課堂上,學生自讀課文的時間太少,學完一篇課文,比較後進的學生連課文都不能完整地讀上一遍。這種教學忽視了學生的自主性,使他們沒有真切的情感體驗,從而創造性受到了抑制,也得不到情感的薰陶和感染,更不可能對文章所描繪的人物、景物、事物等留下深刻印象,也就提高不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在語文教學上要讓學生有明確的閲讀目標,這樣才能使學生克服學習上的盲目性,從而能集中精力自讀課文

3.1.3 鼓勵學生“説話”。

語文課是訓練學生口語和文字表達能力的主陣地,教師應採用多種方式方法,讓更多的學生多説(寫)話,可以讓學生説(寫)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説(寫)讀書後的體會,説(寫)對問題的看法等。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設計問題,提問學生,讓學生説(寫),更好鼓勵學生質疑發問。但教師對學生的提問不要求全責備,要幫助和鼓勵他們逐步養成提問的習慣。同時還應教給學生提問的方式方法等,使學生敢於並善於提問。通過提問、分析、討論、解決問題,培養他們善於並勤于思考問題,以提高他們的口語和文字表達能力

3.1.4 把“寫”的空間留給學生。

要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課堂上讓學生寫自己想寫的東西,若讀寫結合更好。如學習了一篇課文或課外讀物後,可寫幾個美詞佳句,也可以寫對某個問題的看法,還可以寫讀後感等,長此以往,學生的寫作能力必定大有提高

3.2 創設開放型課堂氛圍,鼓勵學生主動探索。

要把課堂教給學生,讓課堂變成學堂,最大限度地開放課堂,變靜態為動態,使課堂民主化,針對疑難問題,師生相互切磋,相互辯論,使問題水到渠成,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敢於標新立異,不拘於教材,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例如,在講《赤壁之戰》時,我不惜花了2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討論“孫權在大戰前夕”的心理活動;在《鴻門宴》中,講到“沛公起如廁……”時,我啟發學生:“沛公出去之後,層內還有幾人?他們在幹什麼?各自表情怎樣?”並且讓學生用筆寫下來,學生產生了很大的興趣,討論十分激烈,收到很好的效果。在上其他課時,我也經常尋找課堂空白,見縫播針,讓學生討論“誓天斷李存勛”、“蘇軾赤壁下”、“假如我是譚嗣同”等問題,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言,課下還主動蒐集材料,大大提高了學習語文的情趣

3.3 注重巧設問題,善設疑點妙設聯想。

當學生提不出問題時,教師的巧設問題、疑點、聯想,再次激活其思維火花,讓其有感悟

在教古詩《贈汪倫》時,曾就詩的內容讓學生質疑,但學生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我又引導學生反覆誦讀該詩,再次質疑。結果學生提許多很有價值的東西:“李白為什麼不辭而別?汪倫為什麼還要踏歌相送?”這些問題引起學生的熱烈爭論,課堂上學生各抒己見。從李白的為人性格,談到汪李二人的深情厚意,學生不斷生髮聯想,似乎身臨其境。一名學生的發言尤其精彩,他説:“李白是個不拘小節,為人瀟灑的人,要走了也不告別,他是考慮到打擾汪倫已多日,告知其我要走,怕雙方都難過,所以悄然離去。而汪倫深知好友李白雖然不辭而別,但送別是不可缺少的禮節。再説,汪倫也捨不得李白走,既然他走了,我也得趕來送別,再見李白一面。李白見汪倫岸邊踏歌相送很似感激,所以就寫下這首詩,來感謝汪倫對自己的深情厚意”

綜上所述,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方式方法很多,只要我們在繼承傳經教學的基礎上,善於學習,勇於探索,敢於改革、創新,我們的語文教學效率一定會不斷提高。

六年級語文質量提升方案12

一、指導思想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海區教育局和上級教研部門的各項指示精神,以開展有效教研、創設高效課堂、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推動力, 以校本教研品牌建設為主線,以聚焦課堂為立足點,以課題研究為先導,全面推進我區教研工作品牌的建設。結合海區教研、教學工作實際,特制定此實施方案。

二、成立領導小組,積極推進教學質量提高工作

教育局十分重視教學質量提高年建設,特成立“教學質量提高年”領導小組,由教育局分管局長任組長,教研室主任、副主任擔任副組長,全體教研員與各校一把手任組員,全面推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各校也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制定學校“教學質量提高年”實施方案,成立領導小組(由校長擔任組長),明確職責分工,真正將此項工作落到實處。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組織學校開展教學管理和學科教學規範的研究,執行課程方案、落實課程標準,確保在課程“開齊、開足”的基礎上要“開好”每個學科的教學工作。組織開展高中課改“學校學科建設”、國中“輕負擔、高質量”、國小“智慧課堂、快樂學習”的活動。

(一)落實課堂教學常規:

落實教學工作“十字”方針,並把這“十字”方針作為我區強化教學中心意識,開發教師潛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進而形成規範化教學管理的重大舉措。同時,在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與層面加以體現。

1、備課要“深”。即深入學習課標,深入挖掘教材,深入瞭解學生,深入探討教法。

2、上課要“實”。即上有充分準備課,不搞花架子,做到關注學生,面向全體,因材施教。

3、作業要“精”。即作業要有針對性,有代表性,有目的性,不留成堆作業。

4、教學要“活”。即不侷限於教材,不侷限於現成的模式,不死用教案,做到教有特色,教有風格。

5、手段要“新”。即在創設情境方面,在學習方式、教學方式選擇方面,在訓練設計方面要有創新。

6、反饋要“勤”。即實行課堂教學知識點反饋及課堂小結反饋相結合,及時瞭解、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7、考核要“嚴”。即嚴格執行教學管理制度,嚴把落實課程標準、課程計劃關。

8、批改輔導要“細”。即所有學科作業或筆記類,都要詳批、詳改,各任課教師要建立學生輔導記錄,有的放矢地進行分層輔導。

9、檢查評價要“公”。即公平、公正地檢驗、評價每位教師的教學行為及教學效果。

10、負擔要“輕”。即最大限度地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多為學生創造愉快寬鬆的學習氛圍。

(二)強化校本教研製度建設

1、發揮學校教研組的職能作用,落實每週一次的有效教研活動。要求每次活動有較高專業水平,有記錄、有感悟、有啟示。

2、學校要加強教研組工作的過程管理,使教研組的常規工作與活動組織有序、高效。學校要制定教研組的考核細則。

3、學校要發揮好每個學科備課組的作用,要及時檢查、督導備課組每週一次的公共教研活動,要定內容、定主講人,有計劃、有重點、有措施、有收穫、有提高、有記錄,實效性強。

4、繼續加強集體備課研究。學校各備課組要從實際出發,做到“三研究三統一”,即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習題,並統一進度、統一檢測、統一質量分析。要做到及時反饋,共同提高。

5、學校要思考備課組的深層次管理,如開展優秀和有創意的備課組等評選活動;學校應制定備課組考核細則。教研室將根據學校集體備課開展情況適時召開現場會,推廣、借鑑先進校的典型經驗。

(三)樹立向課堂要質量意識,嚴格執行課程教學計劃。

把課堂教學作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主渠道,加強質量管理,通過階段檢查、總結、測試、反饋等方式,科學地管理、規範教學工作。

具體督促檢查辦法:

1、開展抽查課(推門課)活動,課後評價,及時反饋,發現並及時糾正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總結、推廣教學中的創新及先進經驗,使備課、上課、聽課成為有機整體。

2、定期檢查教師教案,指導教師寫出既規範又實用的教案。

3、組織好各階段測試工作,並認真組織好試卷分析,質量分析及測試後反思。

4、定期檢查教師聽課、測試、批改等情況,做到有記錄,勤反饋,及時總結。

(四)以新理念為指導加強培訓,提高教師業務素質

在實施新課程的同時,重點抓好教師的學生觀、課程觀、教學觀的轉變與更新,組織教師學習《展鴻市義務教育教學常規(意見稿)》、制定《海區新理念下第二批中國小教師常規教學基本功達標實施方案)》。實施“青年教師導師制”,師徒結合,加快成長步伐,以儘快適應我區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教研室要結合學科教研工作,加大對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指導力度,不定時間,多種形式的開展教師培訓工作,為教師參與教研活動搭建平台,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

(五)開展校本教研活動,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為了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繼續以年組、學科組為單位,開展年組(學科備課組)的教研活動及專題研討活動。年組(學科組)活動重點是規範集體備課。

集體備課主要採取以下措施:

1、改善教師集體備課環境,規定時間、場所及負責人。業務領導分年組、分學科參與督促檢查指導,重在教法和教學過程的研究。同組教師要提出相應的改進和補充意見,最後,由中心發言人形成完整教案,同年組(學科組)教師,在備課時再根據自己教學特色及學生實際進行完善,課後認真寫出教學後記或教學反思。教導處檢查時重點檢查教師的完善過程和教學反思完成情況。

2、業務領導參與備課過程中,着重從以下幾方面加以指導:

a、要充分體現創設愉快教學情境;

b、教法靈活突出新型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

c、師生活動設計要科學,有序合理;

d、習題配置合理,有層面、有梯度,突出創新思維能力的訓練;

e、內容分佈科學合理適量。

3、繼續開展組內教研活動,形成比“教”比“學”的風氣。組內研究應是同組集體備課的結晶,教師先説課後講課,再評課,教師間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4、教師在集體備課基礎上,制定自己本學期一節精品課計劃。精品課教案要寫成詳案,並且寫明每一環節的教學設計意圖。突出重點,突出傳授一種怎樣的學習策略,培養怎樣的學習習慣。教師隨機聽課,集中評課,互通有無。

以上關於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措施主要突出做法,同時突出了課改新理念這條主線。隨着課改工作的不斷深入與發展,在工作中還會遇到許多新形勢,新問題,針對新的情況,我們將及時對本措施進行修改與完善。

六年級語文質量提升方案13

新修訂的小語大綱明確指出:“提高語文教學質量,關鍵在教師。教師……要努力提高文化素養,在學語文、用語文方面起示範作用。”就我的體會,首先要加強“四讀”。

一、教師要廣泛地閲“讀”,提高文化修養

閲“讀”就是教師要擴大知識面,打牢基礎。大凡優秀的教師,都具有豐富的閲歷,要上好語文教學的主體——閲讀教學課,更是如此。教師只有通過大量地閲讀各方面的文章,背誦大量的名篇佳句,才能提高文學修養,達到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提高綜合素質的目的。這樣,教師在教學時才不會捉襟見肘,語言乾癟;遇到特殊情況時才會做到信手拈來,恰到好處,遊刃有餘,上起課來才會吸引學生,受到學生的歡迎,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效率,完成好閲讀教學任務。在進入21世紀的今天,知識更新加快,信息浩如煙海,而教師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所以在讀書時一定還要注意選擇,制定出計劃才行。如每天至少瀏覽一篇文章,每週至少精讀一篇文章,以專業為主,兼顧百家。這樣長期堅持,自然就會贏來質的飛躍。要知道,寬泛的知識面,厚重的理論根基一直是一名教師能否邁進“優秀”這一行列的重要因素

二、教師要潛心地誦“讀”,下水找到感覺

誦“讀”就是教師要在課前找到感覺,親自先下水試一試。古人認為書不能單用眼看,必須大聲誦讀,並且要讀得字字正確。早在荀子就説過:“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蠕而動,一可以為法則。”(見荀子《勸學》)朱熹在《訓學齋規》中也指出:“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可見,古人是非常重視一個“誦”字的,他們通過搖頭晃腦地“誦”,甚至加上古樂和之,從中暈味,感悟意思。教師要上好閲讀教學課,就要繼承先人們的這一讀書之道,堅持在備課前反反覆覆地把課文大聲地、有

表情地多“誦”上幾遍,親自下水試一試,讀準字音,找到語感,處理好“句”“讀(dou)”停頓的長短關係,在課前為備課作好第一手準備。這樣,教師在教學中才能很好地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洽到好處地指導學生讀好課文,準確地評判學生讀書質量的高低,讓學生讀出水平來,從而達到閲讀教學的目的。

三、教師要精心地備“讀”,作好充分準備

備“讀”就是教師在上閲讀課前要精心地作好準備,認真做到心中數。教師有了豐富的閲歷,又反覆地“誦”了課文,上好閲讀課就有了基礎。但這還不夠,要能真正把課上好,教師還必須精心地備“讀”才行,也就是教師在課前要充分地考慮好如何精當地使用各種有效的閲讀形式,如何洽如其份地使用好各種教法。讀的形式很多,有默讀、輕讀、朗讀;導讀、齊讀、對讀、引讀、抽讀、自由讀、分角色讀、分組讀;帶表演性讀、參與性地讀、有感情地讀、有針對性地讀、帶思考性地讀、快速地瀏覽等。對此,教師要根據不同課文類型,本班學生的閲讀水平情況,低、中、高年級教學的'特點等,選擇適當的閲讀形式,安排好每次閲讀課文所需要的時間、設計好閲讀的層次以及學生討論的時機等,同時,還要力所能及地準備好的現代教育技術設備,如CAI課件,錄音機、錄音帶等。這樣,教師在上課時做到了胸有成竹,上起課來才會思路清晰,豐富多采,在40分鐘時間內求得儘可能好的的效益。

四、教師要靈活地導“讀”,還主權給學生

導“讀”就是教師在上課時要靈活地對學生進行引導。要知道,一堂真正地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的課,學生的思維一定非常活躍,課堂一定也是千變萬化的。這時,教師就要根據變化着的情況,在教學中充分地發揮主導作用,靈活地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就要使用好“導”讀的方法,機智地對教學過程進行調控,做到不管課堂如何變化,都要能放得開,收得攏,始終緊緊地圍繞教學目標組織閲讀,引導學生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把重點精力用在讀到精當處,讀在關鍵處,讀到開啟思維處。通過引導學生廣泛地多樣化地讀,達到讓學生有所領悟,增強語感,受到情感薰陶的目的,從而能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學習能力,為以後更加廣泛地閲讀打下堅實的基礎。

六年級語文質量提升方案14

一、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好語文,首先在於培養學生對語文的濃厚興趣。我從學生的聽、説、讀、寫實際出發,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新生入學的第一堂語文課,我不再枯燥地講學習語文的目的、意義,不再生硬地提規定、要求,而是從聽、説、讀、寫這幾方面,尋找正反典型事例開展師生自由漫談。我們一起談論了標點出錯造成的後果,寫錯別字鬧出的笑話,書寫潦草造成的誤會。我展示了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字帖,講述了這位“書聖”苦練的經歷,我還講述了“字如其人”“文如其人”的觀點;講了“吟安一個字,捻斷數根鬚”的佳話。我跟學生説,古今中外,產生了許許多多的詩人、文學家、外交家、思想家,他們大多出生於窮鄉僻壤,現在只要我們打好基礎,勤學苦練,若干年後,我們中一定會出現作家、詩人、新聞記者……聽着這些講述,教室裏的氛圍是甜蜜的。我知道在學生的內心一定是湧起了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傳統學好語文的情思。當一顆種子植入了學生的心田,只要適時耕耘,它一定會發芽、長葉、開花、結果。

我記得,語文課本上有製作讀書卡的要求,我先指導課代表完成後拿到教室裏講評,説明大體樣式,佈置兩週後檢查。後來發現同學們都很認真,我把這些卡片展示在教室裏,發動學生推薦評出五份“最佳讀書卡”。這樣榜樣樹出來了,大家做得更認真了。學生們找到了差距,受到了啟發。幾次評比後,大家讀的書越來越多,讀書卡也越做越精美了。

圍繞着聽説讀寫,我常組織多項活動,如演講比賽、故事會、讀報知識搶答、出好《班級週報》等,我要求學生人人蔘與,輪流做主持人、小記者、小畫家、小編輯等。在多項活動中,學生增強了學好語文的興趣,也鍛鍊提高了工作能力。

客觀公正地對待學生,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如朗讀課文時的按序,回答問題時的分層次,每次大考後的普遍談話瞭解進退原因,給予目標鼓勵和指導,都使學生感到老師在關注着自己,這些都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好語文的積極性。

二、切實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語文老師開展此項工作有着得天獨厚的條件,利用教材裏的文章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通過課文學習,受到革命精神的教育,受到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薰陶,成為一個精神健全的人,這是我們語文教師的神聖使命。

針對國中生缺少恆心,缺少毅力的特點,在學習《送東陽馬生序》的時候,我組織學生“圍繞學習態度,聯繫對照課文,需要做哪些改進”展開了討論。我們從課文裏找出了經典的句子一起朗讀。圍繞“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手自筆錄”“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針對學生中貪圖安逸不求上進的實際狀況,我要求從“求學態度”、“從師態度”、“心中追求”等方面聯繫對照,找出存在問題,進一步端正學習態度,增強學習自覺性。我們一起找出作為座右銘的幾個字,並説明為什麼。學生説:宋濂現身説法,自敍做學問經歷,概括出“勤且艱”三個字,這是我們的座右銘。因為勤奮與艱苦是相互聯繫的兩方面,有了主觀的`勤奮,一叨艱難困苦都可以克服,這正是學有所成的根本原因,也是我們必須要學習的,有了這樣的精神支柱,才可以搞好學習。這樣的學習活動,使學生思想上受到震撼,班上刻苦學習的同學多了起來,學習氣氛更濃了。大家認識到,求學之路是艱難坎坷的,只有不畏艱難,勇於探索,具有恆心和毅力,才能學有所成。在學習中我們要有以苦為樂的精神,我們應當尊重老師,珍惜現有優越的學習環境和條件,努力學習奮發有為。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是學生寫作水平和人文素質的綜合體現。從作文裏可以觸摸到學生跳動的脈搏。通過作文的批改和講評,可以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我喜歡在“面批”中加強個別指導。既肯定其寫作態度認真的一面及文章的長處,對於思想內容方面的缺陷,直截了當、語重心長地指出來,有的地方共同商討,學生感到很親切,很容易接受。

我覺得做學生思想工作,教書育人,是各科教師共同的職責。作為語文學科裏的園丁,我們共同精心除草施肥滅蟲灑水,祖國的花朵一定會綻放得更鮮豔美麗。

三、加強學習方法指導和督促

我在教學中,力求做到有預習就有檢查,有作業佈置就有批改,有批改就一定評講,有評講就有強化訓練。為了建立良好的課堂教學秩序,培養良好的學語文習慣,我們約定了一定的規矩,如語文課上怎樣瀆書,怎樣提問,怎樣回答等;看一篇課文,一定要把握詞彙、重點語句、文章結構、中心、寫法、有什麼啟示;我要求學生閲讀必須做到用眼、用口、用手、用心,養成看書必用筆,用心勾劃找重點的習慣,並注意橫向和縱向的比較,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廣闊性。

在開展課外語文活動時,如進行手抄報比賽,活動前我把要求説得很詳細,讓學生在評比中學會欣賞,掌握辦報必須選好材料,注意好版面設計和多種形式;如進行書法練習,我要求學生注意書寫的姿勢和握筆的方法,要求每天練習的數量,這樣有利於學生不斷積累進步,揚長避短;進行講故事活動,我要求學生先掌握故事梗概,明確人物及其活動線索,人物語言要繪聲繪色,力求生動形象。這些嚴格的要求,規範了學生學、用語文的習慣,當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了,學生的語文素質就大幅度提高了。

南宋哲學家朱熹説過:“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節是疑;過了這番後,疑漸漸解,以至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對學生的學習加強指導,發揮好主導作用。就閲讀而言,要勇於提出問題,敢於提出為什麼。如阿累的《一面》中,學生對“現在,先生死了!我們不願恣情地悲痛,這還不是我們恣情悲痛的時候。”這一段文字,提出為什麼“現在,先生死了”卻“不願恣情地悲痛”又為什麼“這還不是我們恣情悲痛的時候”我認為這樣的問題很有質量,這種逐步深入,不斷探索,説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已經深入了。學習方法很多,只要運用適時適當,都能發揮很好的作用。

在教學中,由於注意了以上三個方面問題,因此搞活了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促進了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教學效果。

六年級語文質量提升方案15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紮實推進素質教育,建立健全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導向的教學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認真落實縣教育局《關於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實施意見》,結合我校實際,特制訂我校的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根本,以強化學校精細化管理為基礎,以開展系列活動為抓手,以創名校、樹名師為突破口,狠抓教學管理,加大教師培養力度,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向管理要質量,向課堂要質量,向教研要質量,全力抓好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主要措施

(一)充分認識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意義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學校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只有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才能贏得社會的認可,學校發展才有不竭的動力;沒有高質量的教育教學,就培養不出高素質的人才,就沒有生存和發展的空間。我校教師要充分認識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意義,明確教育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堅持教育教學工作中心地位不動搖,堅持一把手是教育教學質量第一責任人制度不動搖,堅持教育教學管理監控保障和教育教學質量考核一票否決制不動搖。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斷開拓創新,努力把我校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二)加強教學精細化管理,抓好教學常規的落實

1、落實教學常規。認真貫徹落實《博野縣中國小教育教學管理常規實施意見》《博野縣教育局中國小、幼兒園教師獎勵考評辦法(試行)》,按照“嚴、細、精、實”的管理要求,層層抓好教學管理常規落實,把教學各環節的難點、弱點作為學校教學管理研究的重點。重過程、重細節、重視導,對備、講、批、輔、考、評等教學環節要求明確,視導及時,表揚與批評並重,力促把教學常規的過程管理做紮實。

教學管理人員要經常深入課堂,掌握教學第一手材料,及時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

2、精心設計教案。倡導集中研究基礎教案與個體設計創新教案相結合的備課方式,充分發揮集體智慧,體現個性特色,增加備課的實效性。

教案要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方法及教具準備,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作業設計,教學反思等內容,力求做到過程清晰,重點突出,科學實用。杜絕教師無教案、沿用舊教案或抄襲別人教案上課的現象。

學校每學期至少對備課情況檢查四次,做好檢查記錄,評定備課等級,載入教師業務檔案。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習慣。充分利用同中開展培養學生“十大學習好習慣”活動的契機,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好習慣,養成閲讀的好習慣。以教研組為單位,各學科根據學科特點開展適合本學科的“好習慣”活動。如語文教研組開展培養“閲讀好習慣”活動,組織學生開展閲讀活動。

4、提高課堂效率。以提高處理教材的能力為基本要求,以教學方法研究、改革為突破口,以提高教學效率為目標。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做到教學目的和要求明確;合理組織教材,做到內容充實,密度適當,結構緊湊;恰當選擇教學方法,積極倡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善於啟發思維,加強技能訓練,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強力推進教育信息化,加大各學科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要求我校50週歲以下教師要積極使用多媒體教學,利用網絡資源編輯、開發教學資源;會製作課件,並能熟練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

5、科學設置作業。教師要根據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精心選擇、編擬習題,不得盲目使用複習資料和試卷,努力使作業設計體現針對性、鞏固性、建構性和有效性,對課堂作業和練習堅持做到“有發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評、有錯必糾”。

教務處每學期至少對作業佈置及批改情況檢查四次,檢查要評定等次,檢查結果作為教師業務考核的主要依據,載入教師業務檔案。

6、強化課外輔導。學生的課外學習和實踐活動是課堂學習的繼續,是教學工作的延伸。教師要指導學生參與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為學生的課外學習和實踐創造有利條件。輔導要根據學生情況有針對性的開展,加強對特優生、藝術特長生的培養以及對“學困生”的幫扶力度,做到輔導時間、地點、內容三落實,使學生的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發揮。

7、發揮專用教室效能。專用教室是為教育教學提供重要支撐的場所。相應學科的教師要按照課標要求積極使用專用教室及相關教育教學資源。圖書室要全天開放,語文教師每月不少於一節閲讀指導課;科學安排實驗探究活動,演示實驗開出率100%,分組實驗不低於95%;信息技術、音樂、美術、體育等學科的教學活動嚴格按課標要求進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