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胤礽老婆及子女簡介

來源:文萃谷 2.77W

愛新覺羅胤礽老婆及子女簡介

愛新覺羅胤礽老婆及子女簡介

妻妾子嗣

嫡福晉瓜爾佳氏,都統、伯石文炳之女;側福晉李佳氏,輕車都尉舒爾德庫之女;側福進程佳氏,程世福之女;側福晉唐佳氏;側福晉李佳氏;側福晉王佳氏;側福晉範佳氏;側福晉劉佳氏;側福晉林佳氏;妾劉氏,妾錢氏,妾邱氏。

第一子,未有名,康熙三十年辛未十二月二十八日丑時生,母側福晉李佳氏,輕車都尉舒爾德庫之女。康熙四十年心思十一月二十八日亥時卒,年十一歲。

第一女,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四月二十三日辰時生,母為側福晉李佳氏舒爾德庫之女。本年五月卒,年一歲。

第二女,康熙三十三年甲戌二月十六日寅時生,母為側福晉李佳氏舒爾德庫之女,與第一女同母。本月卒。

第二子,已革理親王弘晰,康熙三十三年甲戌七月初五日辰時生,側福晉李佳氏,輕車都尉舒爾德庫之女。乾隆七年壬戌九月二十八日卯時卒,年四十九歲。嫡妻喀爾沁烏郎罕濟爾默氏,噶爾藏之女;妾兆氏,兆慶之女;妾強氏,強世卓之女;妾章氏,道員章萬鍾之女;妾袁氏,袁西保之女;妾張氏,張洪之女;妾王氏,王廷成之女。十八子:長子二等侍衞永琛,次子永琳,三子永玫,四子三等侍衞永旬,五子永瑾,六子未有名,七子永廷,八子永召,九子永琚,十子永典,十一子未有名,十二子永灌,十三子永佩,十四子護軍參領永淮,十五子未有名,十六子未有名,十七子永簀,十八子未有名。

第三子,奉恩輔國公品級弘晉,康熙三十五年丙子十月二十日未時生,母側福晉林佳氏,康熙五十六年丁酉三月十二日戌時卒,年二十二歲。嫡妻兆佳氏,員外郎雅爾泰之女;妾納喇氏,元保之女;妾楊氏,巴爾泰之女。三子:長子未有名,次子三等侍衞永秀,三子奉恩輔國公永敬。

第三女郡主,康熙三十六年丁丑八月十一日卯時生,母為嫡福晉瓜爾佳氏石文炳之女。康熙五十九年庚子五月,嫁土默特達爾漢貝勒阿喇布坦。郡主雍正十三年乙卯四月十三日巳時卒,年三十九歲。

第四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十月初四日寅時生,母側福晉唐佳氏。康熙四十四年乙酉十二月二十一日巳時卒,年二歲。

第四女,康熙四十五年丙戌二月八年級日丑時生,母為庶福晉範氏。本日卒。

第五女,康熙四十六年丁亥十二月十二日午時生,母為庶福晉範氏,與第四女同母。女康熙五十一年壬辰正月卒,年六歲。

第六女,和碩淑慎公主,康熙四十七年戊子正月八年級日丑時生,側福晉唐氏出。雍正初,撫養宮中。四年丙午,年十九。十二月,下嫁科爾沁博爾濟錦氏觀音保,封今位號。十三年二月,夫亡。乾隆四十九年甲辰九月初十日亥刻卒,年七十有七。

第五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七年戊子十一月初五日未時生,母妾劉氏,本日卒。

第七女,康熙五十年辛卯十月十六日戌時生,母為庶福晉劉氏。康熙五十五年丙申十月卒,年六歲。

第六子,奉恩輔國恪僖公弘燕,康熙五十一年壬辰七月初四日丑時生,母側福晉唐佳氏。乾隆十五年庚午四月十四日子時卒,年三十九歲。嫡妻左佳氏,左世恩之女;側室王佳氏,護軍校存柱之女;妾阿顏覺羅氏,三等護衞拴住之女;妾陳氏,陳柏之女;妾阿顏覺羅氏,五十之女。六子:長子奉恩輔國恪勤公永瑋,次子永堪,三子永班,四子永潤,五子永嘉,六子永年。

第八女郡主,康熙五十三年甲午正月十七日酉時生,母為側福晉程氏程世福之女。雍正八年庚戌十二月,嫁敖漢博爾濟吉特氏台吉彭蘇克拉氏。郡主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十月十四日巳時卒,年四十六歲。

第七子,已革輔國公弘晁,康熙五十三年甲午五月初五日卯時生,母側福晉王佳氏。乾隆三十九年甲午七月二十二日未時生,年六十一歲。嫡妻那穆都魯氏,按察使嶽岱之女;妾納喇氏,八十六之女;妾納喇氏,護軍校金五之女;妾馬氏,馬良之女。十四子:長子未有名。次子護軍參領永尹,三子永增,四子奉國將軍永登,五子永故,六子永學,七子奉國將軍永避,八子永寬,九子三等侍衞永純,十子永鳥,十一子永瓜,十二子永瑚,十三子永冊,十四子永懷。

第九女縣主,康熙五十三年甲午十二月五日丑時生,母為側福晉林氏。雍正八年庚戌十二月,嫁敖漢台吉七旺多爾濟。額附乾隆十六年辛未六月十日卒,縣主乾隆二十七年壬午閏五月二十一日丑時卒,年四十九歲。

第八子,未有名,康熙五十四年乙示直一月二十六日寅時生,母妾錢氏。雍正四年丙午六月初五日午時卒,年十二歲。

第九子,三等侍衞弘遙,康熙五十五年丙申五月十四日卯時生,母妾邱氏。乾隆四十八年癸卯正月十一日申時卒,年六十八歲。嫡妻尚佳氏,尚玉德之女;繼妻烏蘇氏,郎中雅爾布之女;妾郭氏,二格之女。五子:長子永達,次子副護軍參領永定,三子永盍,四子永撤,五子永賜。

第十女,康熙五十六年丁酉六月十九日子時生,母為側福晉程氏程世福之女,與第八女同母。女康熙五十九年庚子正月卒,年四歲。

第十一女,康熙五十六年丁酉六月十九日子時生,母為庶福晉劉氏,與第七女同母。女雍正三年乙巳二月十六日酉時卒,年九歲。

第十二女郡主,康熙五十六年丁酉十月十二日巳時生,母為媵妾祁氏。雍正十年壬子十二月,嫁科爾沁一等塔布囊喀英阿。郡主乾隆四十一年丙申三月十三日巳時卒,年六十歲。

第十三女,康熙五十七年戊戌正月初五日亥時生,母為媵妾朱氏;女康熙五十八年己亥四月卒,年二歲。

第十子,多羅理恪郡王弘為,康熙五十七年戊戌十二月初八日亥時生,母側福晉程佳氏,程世福之女。乾隆四十五年庚子八月二十七日巳時薨。年六十三歲。嫡福晉瓜爾佳氏,筆貼式塞特之女;側福晉陳佳氏,陳貴之女;側福晉孟佳氏,孟鐸之女;庶福晉蘇氏,蘇輝克之女;庶福晉劉佳氏,劉二之女;庶福晉馬佳氏,濟蘭泰之女。七子:長子多羅貝勒永璦,次子告退侍衞、奉恩將軍永育,三子未有名,四子未有名,五子輔國將軍永準,六子永爽,七子永瀛。

第十一子,弘丙,康熙五十九年庚子正月七年級日卯時生,母側福晉王佳氏。乾隆二十八年癸未三月二十二日卯時卒,年四十四歲。嫡妻趙佳氏,步軍校澤和之女;繼妻鄂佳氏,員外郎色明之女;妾林氏,林英之女。二子:長子永羽,次子永佐。

第十四女,康熙六十一年壬寅三月初十日未時生,母為媵妾裴氏;本年七月卒。

第十二子,奉恩輔國公弘皖,雍正二年甲辰九月二十一日丑時生,母側福晉程佳氏,程世福之女。乾隆四十年乙未五月七年級日寅時卒,年五十二歲。嫡妻侯佳氏,侯文玉之女;側室王氏,三等護衞厄爾達色之女;妾周氏,典衞額爾珂之女。二子:長子永川,次子不入八分輔國公永浩。

愛新覺羅·胤礽簡介

中文名:愛新覺羅·胤礽

別名:理密親王

性別:男

民族:滿族

出生年月:1674年5月3日

去世年月:1724年12月14日

姓名:愛新覺羅·胤礽

主要成就:監國理政、代郊祀、祭陵等

國籍:清朝

出生地:北京紫禁城坤寧宮

父親:康熙愛新覺羅·玄燁

母親:孝誠皇后赫舍里氏

主要經歷:兩立兩廢,幽禁十二年

職業:皇太子

性別:男

被廢原因

沒有處理好皇帝與儲君的矛盾

當時處於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向中央集權過渡時期,預立儲君,包括皇帝、滿洲貴族和儲君本人都一時無法適應這種新的情況。比如,實行儲君制度,就應當堅持儲君不御政。皇太子御政,必然引發皇太子與皇帝的權力衝突。皇太子御政,必然從中植成黨羽,與皇權相爭。康熙帝一方面改革前代的皇位繼承製度,建立儲君;另一方面又讓太子領兵從政,派皇太子和其他皇子參與各種軍政事務,其本意是鍛鍊和培養皇子,讓他們為國家建功立業。皇太子權勢的增長侵犯和威脅了皇權。無形中朝廷裏似乎要出現兩個中心,至高無上的皇權受到侵犯。康熙帝事與願違,陷入旋渦,遭到失敗。

沒有處理好太子與皇子的矛盾

明朝諸王"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清朝諸王"內襄政本、外領師幹",這樣太子與皇子便發生矛盾。康熙帝本意是培養教育皇子,卻使他們增長了對權力與財富的慾望。這不依康熙帝的意志為轉移,也不是皇太子主觀意志所決定的。諸皇子成人之後,賜封世爵,分撥人口,建立府第,設置官署,對內臨政,對外領兵。各自所屬人員又"各庇護其主",甚而糾集黨羽。這本身就容易與皇權產生某種矛盾。如果設立皇太子,其地位高於諸王,近於皇帝,又必然為諸皇子所不容,使矛盾更趨複雜。康熙帝兩立兩廢皇太子,既是皇帝與儲君矛盾,也是太子與皇子矛盾尖鋭化的集中表現。

無法解開皇位繼承製度的死結

清朝立儲制,為康熙帝所創,雖思之久遠,卻事與願違。這不是康熙帝無能,而是皇位繼承製結下的苦果。後來雍正帝的"祕密建儲制"、慈禧太后的"懿旨立儲制",都不能解開皇位繼承製度的死結。6歲的同治、4歲的光緒、3歲的宣統繼承皇位,説明清朝已經走進"家天下"的死衚衕。以民主共和制取代封建君主專制,才是歷史之趨勢、世界之潮流、時代之必然、民眾之所望。

軼事典故

父子情深

康熙屢次外出,皆不忘問候留在宮中的愛子;有時胤礽可能對於給皇父寫信的事不太重視,康熙便十分焦急,在他心中,太子已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曾言"情之最親者,莫如父子"。有一次他甚至給太子的書信中説"此間爾請安文書隔絕,朕內心不安。" 在父子感情最融洽的時 候,胤礽偶染小病,康熙便急得坐卧不寧、寢食難安。父子相互依戀,在康熙出征塞外時,胤礽曾奏"臣從來依戀膝下,習以為常",康熙更是考慮周全,在塞外凡遇新鮮事物皆不忘寄送京中太子,乃至諭旨太子寄去幾件舊衣服以達睹物思人之效;康熙40歲時突患瘧疾,外國傳教士建議使用奎寧,但奎寧服用後的效果還沒有準確的結論,胤礽非常焦急,他呵斥索額圖等人粗心大意。索額圖等在皇太子的指責下情急之中當場服用奎寧,胤礽這才放心地將藥推薦給康熙。

康熙是一位慈父,他疼愛每一名兒女,對太子更甚。但對胤礽不分輕重的驕縱和溺愛,最終讓他嚐到苦果:默許索額圖所定規格幾乎與皇帝等同的皇太子儀仗、冠服(只有尺寸有些許裁剪);康熙規定每年的元旦、冬至、千秋三大節,百官對皇太子都要行二拜六叩的禮節,並避太子名諱;為了維護太子的地位,不惜罷斥重臣明珠;縱容兒子揮霍浪費,如歷次外出巡遊,太子所用皆較皇帝上乘,命令當地官員搜刮民脂民膏。東#宮內花銷亦高於皇帝;太子脾氣暴躁,任意鞭撻諸王、眾臣,康熙卻加以包庇,甚至"以身作則"處置忤逆太子的人;默認私生活不檢的太子放肆地廣羅美女、豢養面首。總之,皇太子胤礽的一切過錯在康熙處均能得到包庇,康熙不厭其煩地選撤太子的`侍從,因為他堅信自己的兒子無甚過錯,唯有兒子身邊的小人教唆壞了太子。長此以往,使得高高在上的胤礽養成了不可一世、蠻橫無禮的性格,之前的君子氣度已蕩然無存,變得乖戾暴躁,四周早已樹敵無數。後來康熙帝更是訓斥他"不法祖德,不遵朕訓。"

政治才能

身為一國儲君,胤礽有較高的政治才能。康熙三十五年、三十六年,康熙帝親征準噶爾部噶爾丹之際,先後有十多個月的時間不在京城,他命22歲的胤礽坐鎮京師處理朝政:"凡事俱著皇太子聽理。若重大緊要事,著諸大臣會同議定,啟奏皇太子"。太子心思縝密,無論皇太子寶鉅細皆一一詳詢,直到皇父滿意為止;其克盡厥職,不負眾望,"舉朝皆稱皇太子之善"。康熙帝也很滿意,他給太子的硃批説:"皇太子所問,甚周密而詳盡,凡事皆欲明悉之意,正與朕心相同,朕不勝喜悦。且汝居京師,辦理政務,如泰山之固,故朕在邊外,心意舒暢,事無煩擾,多日優閒,冀此豈易得乎?朕之福澤,想由行善所致耶!朕在此凡所遇人,靡不告之。因汝之所以盡孝以事父,凡事皆誠懇敦切,朕亦願爾年齡遐遠,子孫亦若爾之如此盡孝,以敬事汝矣。因稔知爾諸事謹慎,故書此以寄。"

康熙為了培育太子,還打破自古以來封建國家有關皇帝和儲君之間的規矩,破格樹立胤礽的權威。如他讓太子結交江南士紳的代表人物,讓皇太子的聲威遠播南方,甚至還示意太子可以與外國的傳教士往來,而大清皇太子的言行舉止給眾洋人留下極好的印象。由此觀之,胤礽的個人修養很高,他很尊重外國人和外國文化,因此在這些傳教士面前表現了一個大國儲君應有的涵養與風采,既給皇父掙足了面子,又體現了禮儀之邦的風範,也難怪當時的歐洲人崇尚中國文明,尤其是儒家禮義。

人物評價

總評

胤礽是為清朝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明立皇太子,他自幼即聰慧好學,開講經筵;主持祭祀。緊序有秩;作為康熙殷切期望的繼承人,他不負眾望,精通文韜武略,具有不俗的治國才能,這點即使是後來康熙帝對他失望透頂之時仍予以承認。數次監國聽政,多少減輕了康熙的負擔,對清朝極盛時期的來臨,胤礽功不可沒;但長期的養尊處優及錯綜複雜的政治鬥爭最終使其人格分-裂,賢德不再;而對高度集權的最高統治者來説,皇太子擁有的過多特權對其構成嚴重威脅。君儲、父子之間的悲劇不可避免。皇太子廢而復立、繼而再廢,使得晚年的康熙帝心力交瘁,在第二次廢太子後,雖然並非如他自己所説"毫不介意,談笑處之",但確實不像第一次時那麼痛苦。因為他發現,立太子就難免有矛盾;不立可能更好,因為這樣可以減少皇儲爭奪的內鬥。自康熙朝後,雍正帝鑑於太子立廢、皇子紛爭的殘酷性,故另創祕密建儲制度,此後沿用至咸豐朝。

歷代評價

康熙帝:①胤礽乃皇后所生,朕煦嫗愛惜。②皇太子自幼讀書,深明大義,必然謹慎。上則祖廟社稷之福,下則臣民之造化也。朕不勝喜悦。③爾在宮穩坐泰山理事,故朕在外放心無事,多日悠閒,此可輕易得想乎?朕之恩福蓋由行善而致也。朕在此無不告知眾人。爾如此孝順父親,諸事掛念在心,朕亦祝爾長壽無疆,子孫同爾一樣孝順,亦如此恭敬爾。爾諸事稔知恭敬,故寫信寄之。④皇太子並與諸臣鉅細問之,此一大暢快事也。⑤皇太子乃極孝順之人,想是見花鳥魚獸,憐惜朕於沙滷邊陲之勞苦耳。

白晉:可以説,此刻已23歲的皇太子,他那英俊端正的儀表在北京宮廷裏同年齡的皇族中是最完美無缺的。他是一個十全十美的皇太子,已至在皇族中,在宮廷中沒有一個人不稱讚他,都相信有朝一日,他像他父親一樣,成為中華帝國前所未有的偉大皇帝之一。

《清史紀事本末》:①太子性仁弱,率易任情,無矯飾。②胤礽居儲位,會聖祖親征準噶爾,胤礽奉命監國,以性仁弱故,為政務寬大。

徐世昌:(胤礽)詩載文穎,中述祖勤民,其言悱惻,固未嘗有不克負荷之徵,(其詩)亦復斐然可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