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返家鄉社會實踐報告

來源:文萃谷 2.64W

社會實踐又即將告一段落了,相信收穫不少,感覺我們很有必要對自己的社會實踐做一下總結。怎樣寫實踐報告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學返家鄉社會實踐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返家鄉社會實踐報告

大學返家鄉社會實踐報告1

學院:機械工程學院

學號:08xxxxxx32

姓名:xxx

摘要: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家鄉的變化——鄉鎮面貌和人們的生活水平,以及個人感想。

實踐報告正文:

改革的春風吹遍了神州大地,滋潤了後起的華夏大地。30年的風雨洗禮,30年的改革發展,30年的風雲鉅變讓一個大國重新崛起,讓中華民族重新登上世界的舞台,讓世界感知中國的發展與壯大,讓世界為中國的輝煌而喝彩。改革的浪潮推動了整個民族的進步,解放發展了中國的生產力,使其更加適應了中國社會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需求。同時世界也在不斷的注視着中國的發展,關注着中國的一舉一動,因為我們的發展影響世界的今天與明天回憶往昔那段童年的記憶,耳畔依稀縈繞着一個名詞-供銷社。記住中,當時我幼小的身影也曾來回穿梭其間。我幼小的心靈感覺偌大的一個供銷社有些空蕩蕩的,記住有些模糊,只記得那展櫃上的商品不多而且都有點古董的感覺。裏面的燈光也有些昏暗。現在供銷社的面貌基本完全被顛覆了。由一個變成了五六個小店面,由國營變為了個體經營。商品的品種變繁多而且門面變得更加敞亮了。不言而喻,不難看出我們鎮居民的物質生活水平也提高了,物質需求也增長了。這種個體經營模式也更適應了人們的人生觀個價值觀的發展水平。同時也反映了現代人還沒有共產主義思想的觀念和覺悟而且人們的趨利性更趨向於金錢和權力。縱觀這幾十年的發展這種趨勢越發明顯。説這是改革開放帶來的副作用似乎有些不恰當,或許説這是社會發展的水平限制了教育水平,影響了人民的素質水平。

看着腳下的路慢慢由黃變灰,少了些風塵僕僕,多了些平坦舒心。鎮上的小洋房也如雨後春筍,慢慢取代了黑舊歪斜的老木屋。這些面小洋房也更注重外表了,不再是紅磚殘露,水泥粉面。個個都安上了磁磚,顯得分外奪目。房子好了車子有了!記得我只有五六歲時,當時有自行車的也沒有幾家。沒過兩年自行車幾乎是每家每户必有的。當時,誰家要是有摩托車就算有錢了。看着人家騎摩托車,我就會羨慕好一陣。因為我至今還沒機會學騎摩托車。這幾年鎮上有轎車的人也漸漸多了。沒上大學之前我一直覺得能買的起轎車就很有錢的行為。來到瀋陽後發現我錯了,其實有車也不是難事。

隨着求學軌跡的不斷變化和要求,我在家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了。對家的感覺全在我的記憶深處,回憶的畫面似乎已跟不上時代的變遷,已不能反映家鄉的現貌。記得鎮上衞生院附近的一片老房子在一場火災中化為了灰燼,據悉,火災的原因是因一個單身漢醉酒後,不小心引起的。那一片都黑炭堆成的廢墟,真讓人惋惜!不過在改革的春風吹拂下,政府的關懷下,不到半年時間這裏已經洋房林立了。此景更勝當年呀!

歷史的年輪碾過,蒼老了往昔的德勝舞廳,記得小時這裏歌舞昇平。每當夜幕降臨這個古老的小鎮時,往來於此的人絡繹不絕。幾年後這條街上又出現了好幾家卡拉ok,漸漸地,舞廳就沒落了。這個過程中,我的鄰居當年也承包過一陣,但好景不長。不幾年就將其轉手給了其他人,現在這裏變成了一個五金店,還賣水泥。生意還挺火的。

尋覓着古老的足跡,追憶着流逝的歷史。在、鎮上有着好幾處危牆,説是危牆,但人們並不將其放在眼裏,依舊健在,只是有些被拆了建房子。又有些方磚老堵被列入危牆行列看着老牆的減少心中總是有些不捨,但小鎮的發展改革的要求,人民生活需求要求這一切必須進行。

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大家族也不斷對自己的祖祠進行修整重建。不僅如此,裏面配有電腦,qi牌桌,報館,平時供人們娛樂,豐富了祠堂附近居民的業餘生活。一改了祠堂,古老而神祕的氛圍了面再沒有頑固不化的老頭,再也沒有神祕的禁地,古老的家規……

在我的學習生涯中,我悠閒的記憶裏,深邃的烙印着改革的痕跡,我們這代人有種承前店後的驕傲,卻也含着無奈與遺憾,記得我們國小三年級,的離開中心國小本校區到一個木質結構的學校上課,這是一座古老的房子,木樁已被歲月腐蝕了根基,木製的牆板佈滿了無數被沖洗後留下的凹槽。有效地我們並沒有因環境而又自卑與不樂。依舊將童真灑滿了這片土地,將快樂的三年級留在了這。四年級我們又輾轉來到另一座老房子了,這是個土牆建築,木質地板。比三年級那更有學校的感覺,或許這種感覺我現在才有。當年沒喲一個人談論學校設施怎麼樣,當時的我們除了學習,考慮的最多的如何養蠶,抓蝌蚪,小青蛙…. 着這裏我們見證了98洪災。當年那些老建築就在河畔,都經不起喝水的親吻,為安全起見校領導決定我們停課放假更讓我們興奮的是期末考取消。五年級我們又重新回到了母校的懷抱,但我們沒有被安排進新教學樓,在舊教學樓有度過了快樂的五年級,;六年級我們終於如願,到嶄新的教學樓上課了。這時的操場表達了,是原來的兩倍。而且我們還有了讓我們自豪的塑膠跑道。這麼好的跑道,中學都還沒有啊,而且知道後來我市高中念高中是,美麗的高中校園內也沒有,直到我們畢業了才聽説我們高中更建操場才有了自己的塑膠跑道。

新菜市場建成後我發現裏面賣的菜比以前多了,買菜者帶回的菜也更多更營養。以前賣牛肉的人不多現在賣牛肉羊肉的攤主就有了好幾家,走上大街感覺現在的大姐是彩色的。特別是年青人,髮型多變,衣着新潮,連手邊的寵物也讓人眼睛一亮。

改革的三十年,我見證了二十年,這三十年的變化,這二十年的發展是讓人欣喜的,祖國的二十年發展也是讓人自豪的,我相信祖國的未來將會更美好。

大學返家鄉社會實踐報告2

實踐時間:20xx年2月1日至20xx年2月22日

實踐目的:隨着時代的進步,我的家鄉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利用寒假的閒暇時間,走遍了大半個村莊,研究了近幾年來家鄉的變化。

實踐內容:

我的家位於一個小縣城中的一個偏僻的小村莊,最近幾年,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邊緣的推進,我的家鄉也是日新月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變得更加美麗,更加富裕了。

十幾年前,村裏的路大多都是土路,最好的也就是一條磚頭路而已,一下雨就變得泥濘不堪,行走十分困難。雨過天晴之後,土路就變得坑坑窪窪 。後來村裏修進了柏油路,慢慢的覆蓋了整個村莊,修到了每家每户的門口,人們的出行變得方便了。現在,泥土小路已經不多見了。

過去村裏村外都有大片大片的農田,一年四季都不會閒着。冬春種冬小麥,夏秋便種上玉米,有時候也有一些人種各種雜糧,例如紅薯、黃豆、芝麻等等。收穫是最開心的時候,割小麥,掰玉米,刨紅薯,摘棉花……雖然有些累,但是每個人都很高興。如今,大片的田地被侵佔,或者乾脆荒廢,在田地裏辛苦耕耘的人越來越少。許多耕地被建造上了工廠,廠房和辦公樓如雨後春筍迅速聳立起來。剩餘的耕地也不如從前那樣茂盛,專心種地的農民越來愈少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外出打工,或者在新建的工廠裏上班。村莊裏的人們漸漸地從農民轉變為工人。

打工拿到的工資要比種地的收入多得多,耕地被佔也讓不少人拿到了錢。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上升,便不再滿足於過去的小房子。於是,越來越的人扒掉了他們住了幾十年的紅磚瓦房,蓋起了二層的小樓,裝修的精緻無比,十分體面。如今小樓房隨處可見,而紅磚瓦房越來越少,僅有的不多個也掩蓋在小樓的陰影之下,而青磚土牆的房屋早已不見了蹤影。

年輕一輩的人則更加努力的工作賺錢,每逢過節,尤其是過年的時候,便會有各種牌照的車從全國各地趕回家,和依舊住在村裏的父輩們一起過節。現在小汽車進村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兒了,柏油路修得寬闊,小汽車都停在自家門口,也不會妨礙什麼。小孩子們對汽車已經見怪不怪了,自然也沒那麼好奇了。説起交通工具的變化,早幾年前就不見了自行車的蹤影,如今在周圍工廠裏上班的人們都騎着電動車,村裏一位在郵局工作的老郵遞員幾年前也將坐騎換成了綠油油的電動車。

過去,每逢飯時,村裏各處便會升起裊裊的炊煙,如今幾乎沒有人再用那種地鍋爐了,秸稈也沒有了用武之地,任其堆在牆邊,大多數村民更加喜歡使用乾淨方便的電磁爐。人們新蓋的小樓,也不會去新砌一個爐子了。因為挖一個沼氣池會有一定的補貼,雖説用起來不是很方便,也有一些人家平時多用沼氣做飯。

家鄉的人們在過年的時候也和以前不一樣了。放煙花的人家越來越多,家家户户的鞭炮一年比一年長,年夜飯也越來越豐盛,小孩子的新衣服一件比一件鮮豔。甚至還有在家門口掛起紅燈籠的,無一處不體現着過年時歡喜的氣氛,也顯示了村裏人的生活更好了。

總結:總的看來,家鄉發生了變化,其實就是村裏人越來越富裕了,生活水平漸漸提高了,這正是改革開放和家鄉人民的努力帶來的結果。我相信未來我的家鄉還將變得更加美好,更加富裕,人們更加幸福。

大學返家鄉社會實踐報告3

一、實踐地簡介

富陽市富春街道作為富陽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境地域總面積103.95平方公里,行政村33個,社區19個。近年來,富春街道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通信器材生產基地之一。社會服務功能不斷完善,水平持續提升。

二、實踐前期準備

1、召集有興趣的親朋好友陪同前往,保障安全。

2、列出詳細計劃,使實踐當天的活動有條不紊。

三、社會實踐過程

8月7日,一大早,我們一行人從家中出發。來到比較繁華的桂花路。

由於是早晨,天氣涼爽,街上行人也不少。我們以參加社會實踐的學生身份,隨機向幾位路人進行了採訪。

一位年逾古稀的老爺爺非常熱情,聽完我們的問題後,認真的向我們講述了他所瞭解的富陽的一些傳統民俗。例如喪葬、上樑之類的過程。

我們又採訪了幾位二十歲左右的路人,但他們對富陽的傳統民俗似乎知道的並不多。在採訪過程中,有部分人對我們的訪問顯得很不耐煩,有的甚至毫不理睬。但我們不氣餒,還是在越來越高的温度下堅持着。

到了中午,大家已是汗流浹背,太陽逐漸變得毒辣,街上的行人也很稀少了。於是我們商量後決定結束今天的實踐活動,回家整理收集到的材料。

四、實踐結果

在市民的配合下,我們收集到以下材料:

1、喪葬:自死者臨終之日起,每個七日祭奠一次,稱為“做七”。至七七四十九日才畢,稱為“滿七”。

2、生育:婦女臨產前夕,孃家饋送雞蛋、紅糖、索麪和嬰兒毛衫等物,叫做“催生”。滿月時,要剃去嬰兒的胎髮,親戚家送來以粳米制成的大湯圓,稱作“剃頭湯圓”。

3、祝壽:祝賀老人的壽辰以五十歲開始,壽越高慶典越隆重,也有提前一年逢九祝壽的。賀壽時在家中設壽堂,懸掛壽幛、壽聯,高燒壽燭。壽星居中上坐,本家及親友晚輩依次行禮參拜。

4、上樑:新房落成後一定會選吉日上樑。事前,房主向親友贈送粽子、饅頭、果品等。上樑時,備“三牲”酬神,木工於大梁正中懸紅布一方,並上屋頂向四周拋擲粽子、饅頭、甘蔗、糖果等,讓小孩競相爭取。晚宴時,請木工、泥工坐首座,幫工、親友次之,以示感謝。

五、實踐心得

這次的實踐讓我發現自己對於家鄉的風俗瞭解甚少,遠不如老人們知道的詳細。還有些年輕人對這些習俗一無所知。雖然現在提倡婚葬從簡,人們的生活節奏也很快,年輕人很少會去舉行這些儀式,但我們也不能忘記這些祖先們傳承下來的文化。

大學返家鄉社會實踐報告4

一、調查背景

近年來,隨着國家對農村政策一次又一次的調整、完善,農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北京的農村到各地的農村,都在不知不覺中變化着,農村在我國的新時代發展中一直都是不可忽略的部分之一,所以時刻關注農村近年來的發展與變化是十分必要的。這也是為全面瞭解掌握農户的家庭經濟和生產經營情況,建立完善農户檔案,推進新農村信用建設,有效解決農民貸款難問題,更好地為新農村經濟發展而服務。

二、調查目的

通過調查家鄉的發展狀況來了解家鄉的變化及家鄉人生活的'變化,從中感受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制度帶給中國農民的好處。

三、調查方法

1、通過上網,查閲資料,對比目前的家鄉,找出兩者的區別,分析原因。

2、走訪老人,詢問他們對家鄉這幾十年變化的經歷及感受。

3、各處走走,比較家鄉與自己記憶裏的區別。

4、到家鄉周圍調查,看看家鄉周圍的變化。

四、調查結果

1、經濟發展

我的家鄉在XXXXXXXX,村民努力勤奮,樸實待人,經濟發展態勢良好。改革開放以來,我村經濟發展呈現多元化。耕地不再是農民 獲得財富的唯一途徑,務工、個體私營、公司、合作社等新的形式層出不 窮,並且它們已經日益成為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近年來,由於城市發展 迅速,農民工日益崛起。越來越多的青壯年勞力離開農村,進入城市,以 此成為謀生的主要手段。 目前,農民經濟收入主要來源為以務工收入為主、種地為輔。然而,隨着國家政策的推行,農村農業經濟也在大力發展。人民生活條件正在逐漸提升至新的層次。

2、村容村貌 這兩年村容村貌的變化是最大、最明顯的,主要體現在村級公路的修建、房屋的更新和村容的整治幾個方面。 村級公路的修建,由鄉里統一出資修建了通過村裏與各個村子連接的柏油路,並通上了公交客車,因此外出再也不用走幾里路才能坐車了,村內的道路由村裏出資也由原來的土路修成砂石路,再也不怕一下雨就出不了門了。

房屋的更新,俗話説:“看一個村子的窮富關鍵看房屋”初步統計這兩年全村翻蓋新房16座,整個村子的房屋全是磚混建築,兩幢土坯草房於前年在政府的幫助下在村裏徹底消失,新房都有上下水設施。村容的整治,近幾年村裏下大力

氣整治村容,村幹部挨家串户説服,將柴草垛和糞肥堆移到院內或移到村外,不允許堆放在村裏道路兩旁,解決了既影響交通又影響美觀的問題,並對一些道路進行取直修理,走在寬闊的村路上心情特別舒暢。

3、教育醫療

教育和醫療問題是最貼近農民的問題,也是鄉親們最關注的問題。 關於農村義務教育情況,現在孩子們都能上起學了,從2006年起徹底免除了學費,根據政策規定,鄰村幾個特困户家庭的孩子憑特困證明還享受了免費提供課本的待遇,義務教育教師工資調整在春節前也進行了補發,但是農村國小的師資力量仍然不強。

關於農村合作醫療情況,全村人基本都參加了農村合作醫療,特困户由村裏出資也按時參加農村合作醫療,真正體驗到農村合作醫療的益處。

五、總結感想

家鄉的經濟隨着時間的流逝,慢慢地發達起來。以前,人們一個月的收入一般都極少,能維持家裏的生活就已經很不錯了。而現在,人們一個月的收入不知道是以前的多少倍,不僅能維持家裏的生活,還有錢多出來買車買房和一些珍貴的東西。還有,人們的住房和食物也變得好起來,和以前的簡直是無法比較,就連最基本的交通工具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早的時候,人們外出只能靠步行,慢慢地有了用牛、馬等動物拉的車,到現在幾乎家家户户都有車了。

無論是經濟上的進步,還是教育醫療的改革,都給我的家鄉帶來了很大的改善,使家鄉人生活越來越好,這一切都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我相信我的家鄉會變得越來越美麗,越來越繁榮。感謝黨和政府給予我們幸福的生活。我愛我的家鄉,我愛共產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