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教師師德師風學習反思(通用5篇)

來源:文萃谷 1.97W

作為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它是一種用來提高自身的業務,改進教學實踐的學習方式,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教師師德師風學習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教師師德師風學習反思(通用5篇)

國小教師師德師風學習反思 篇1

一、對新時期師德內涵的理解

首先,我認為新時期的師德應表現為一種以對學生愛為核心的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師之愛不同於父母的親情之愛,這種愛要着眼於對全體學生的培養,着眼於學生德、智、體、美等多方面全面發展。

其次,新時期的師德應表現為一種與時俱進的先進理念。包括先進的教育觀、教學觀、師生關係觀,代表先進的文化。必須要反映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對教師來説既要教好書又要育好人。

再次,新時期的師德,還應表現為一種具有表率作用的人格魅力。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教師的工作是培養人的工作,而最能起到深遠影響的是教師的人格因素。我覺得將教師喻為學生人生的引路人,是十分有道理的。

新時期的師德,還應表現為一種以先進文化為底藴的高尚的情操。陶行知先生説:“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師首先師自重。”教師是先進科學文化傳播的使者,所以,我們首先必須是一個“文化人”,能以一種積極向上的時代精神去感召下一代。

二、對新時期師德建設的思考

1、人文關懷,精神建構

我認為,教師對學生的愛就是樹立“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的理念,要注重人文關懷,精神扶持,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具體表現在對學生的人格的尊重上。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學生,關愛每一位學生,嚴格要求每一位學生。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和諧發展。要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獨立性、創造性,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的潛力得到充分發展。為學生的成功做出不懈的努力,要使學生在獲得科學文化的同時,獲得精神的成長,形成健全的人格。豐富兒童的精神世界,使學生“獲得愛、懂得愛、學會愛。”

我們教師應該注重人文關懷和精神建構,我們不能僅僅關注業務水平的提升,知識結構的改善,還應充分重視人文精神的充實,建築起精神文明的長城。使我們教師不僅成為科學文化知識的使者,更要成為弘揚先進文化、建設精神文明的特使。用陶行知先生的説法,師德建設就是“建築人格長城”!

2、終身學習,持續發展

我作為新時期的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加強自我思想、道德建設。現代社會是一個終身學習的社會,教育教學同樣處於與時俱進的狀態,所以,要能適應時代的要求,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我一定會終身學習,具備可持續發展的潛力。我會提高業務修養,不斷學習,改進、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能適應教育不斷髮展的需要。敢於創新,敢於超越前人,敢於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始終站在教改的前沿。走持續發展的道路。

3、注重小節,修煉人格

教育無小事,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學生關注的方面,往往起着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而這些作用又往往是通過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實現的,因為學生眼中的教師都是具體的,而教師又是學生心目中的“權威式人物”。所以,我們必須注重從小節抓起,重視人格的修煉。我要以先進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影響學生。作為學生的榜樣,引路人,要做到為人師表,時刻銘記-——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今天做起!我要以自身良好的師德形象帶動更多的具有高素質人的誕生,培養學生現代人具有的素養。

4、樂於奉獻,實現自我

通過這一次師德、師風的大討論,通過重新研讀了教師法等一些法規,反思自己的過去,確實對己促動很大,教育意義深遠。通過查找,在平時的工作中,當學生犯錯教育缺乏內心,方式方法簡單,只關愛成績好的學生,歧視差生,這樣會給學生帶來負面影響,以後我要善待每一位學生。我會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自己,堅持以先進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堅持以自覺的育人精神引導自我,我會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育人功能和為人師表的作用,把師德工作滲透到教育教學的全過程。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素質,師德為本。我會努力成為“政治堅定、思想過硬、知識淵博、品格高尚、精於教育、善於育人”的好教師。

國小教師師德師風學習反思 篇2

通過學校組織開展的這次師德師風學習與整頓的活動,我們認真學習了國家及各級教育主管單位及部門的相關文件精神,總結了一年來學校管理和發展的工作得失,以及學校未來一年的總體規劃,這次學習對於全校教師提高提高思想覺悟、端正工作作風以及促進教師個人成長都將起到很大的作用。經過學習和反思,特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剖析一下自己:

一、思想認識

人們常説“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傳遞知識和文明的接力手,是點燃光明未來的火炬手。”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感到由衷的自豪,也深知肩負的歷史寄託和責任。我清楚要成為優秀的新世紀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工作者,就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精神修養,提高自己的政治素養和專業文化水平。

二、教書育人

1、加強學習依法執教

首先,社會在發展,知識在更新,知識容量在擴大。不學習,就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只有不斷加強教育教學的理論知識的學習,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徑。才能在業務上有新思路、新突破,再上新台階。其次,多年來的從教,使我認識到:只有在平凡的崗位中踏踏實實的工作,默默無聞的付出。並自覺遵守《教師法》,以它為準則,時刻提醒自己要依法執教。這樣的人生才會過的充實有意義。

2、愛崗敬業教書育人

我熱愛教育,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熱愛我們的學校。因此,不論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我都要將校內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時刻以“校榮我榮,校衰我恥”的精神來指引我。在做好教具、認真備課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大膽創新。工作中本着“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學生”的原則來設計活動,並做好記錄。

3、熱愛學生和諧發展

關心、熱愛孩子是教師最基本的天職。在每次的'活動中,我都要以尊重孩子、熱愛孩子為出發點,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耐心教導,不諷刺,挖苦,歧視,不體罰和變相體罰,使孩子們愉快茁壯地成長。

4、注重細節修煉人格

教育無小事,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關注的方面,往往起着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而這些作用又往往是通過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實現的,因為教師都是孩子心目中的“權威式人物”。所以,我時刻銘記-——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今天做起!我要以自身良好的師德形象帶動孩子。

5、尊重家長服務家長

家長是我們搞好工作的有力後盾,因此,我做班主任的幾年中,我及時與家長溝通,認真聽取家長意見和建議,取得支持和配合,不指責、責備家長,並且在語言交流中,語氣平和、委婉、真誠、用誠意贏得家長信任。

6、廉潔從教,不謀私利

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影響,與家長交往中不收禮、不吃請、不強行攤派家長辦事。

三、存在的不足

1、有的時候,感覺責任心不夠強,平時不注意師德師風建設。這主要表現在自己心情不是太好的時候,自己的行為有點受情緒的影響,有時甚至會帶一點到工作和課堂中去。

2、有的時候,教育學生的手段欠佳,不經意間難免給學生的心理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3、有的時候,學習有些懈怠,未能把教師的職業作為一項熱愛的事業來經營。

四、存在問題的原因

仔細審視、深刻反思,究其原因,主要有:政治理論學習不夠、缺乏堅定的理想信念、

五、改進措施

1、尊重學生、關心學生、熱愛學生、誨人不倦、克服不良情緒、杜絕不良的行為。

2、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充實自身。

3、不準有違背教育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的言行,不得有意損害集體和學校榮譽,嚴禁傳播有害學生身心健康的觀點和思想。

總之,我們要堅持把師德師風學習和建設進行到底,只要我們每位教師都能遵循教師規章制度,多奉獻一點愛心,擔負負起教書育人的重任,我堅信我們的教育事業將會前途無量。

國小教師師德師風學習反思 篇3

本學期學校開展了以“德高為師奉獻為榮”為主題的師德師風學習活動。通過學習,本人對教師職業道德有了更深的理解。教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不僅要做好本職工作,還要處處為人師表;不僅要德高為範,還要樂於奉獻。學習中我深刻地感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迫切性,在此我就我個人在師德師風方面的得失進行自我剖析與反思:

一、主要成績

本人從教三十多年,能以教師職業為榮,並十分敬重這份教育工作。能遵守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愛崗敬業。特別是能耐得住性子,守的住寂寞潛心做好教育教學工作。

1、深入鑽研教材,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課堂不僅是學生學習知識,習得習慣,鍛鍊思

維的場所,更是教師展現魅力、提升品位的舞台。我總問自己“我拿什麼吸引你,我的孩子們?”那就是精心準備好每一節課。每一篇課文,不僅要鑽單元分析,教材分析、還要在網上閲讀名師的課堂實例,查閲資料。重要的是我要把這些知識消化吸收,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整合成適合的本班學生的教學思路,落實到課堂。課後,還要反思得失,做些調整彌補。這樣上課雖然花時頗多,但覺得是自我的超越,也就能樂在其中。所以,有聽課的同仁告訴我,課堂上你更美時,我更是樂此不疲了。

2、不斷學習,提升教育水平。在教育教學中,你只要是個有心人,就會有許多的困惑。

一輪又一輪的課改,一撥又一撥的評判,讓人眼花繚亂,不知所措。作為教師的我們只有不斷的學習,聽各種聲音,看各種書籍,才能有自己的教育認識,形成自己的教育風格,才能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幾十年來,我常外出學習,聽一些名家的課堂實例,理論講座。常常是驚歎之餘,又望塵莫及,留給我的是教育的憧憬和理想。經常參加市、區、學校的教研活動,積極參加研究討論,能去其糟粕,吸取精華,為我所用。影響最深的應該是看一些教育書籍吧,好的我就會做讀書筆記。如自己訂閲了《教師博覽》,把握教育的動態和教育的信息,開闊自己的視野。暑假又一次閲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100條建議》,明白了教育的真諦,時時感動教育的偉大。閲讀過李鎮西的《做最好的教師》,知道了當今教師的使命,以及教師應該具有的品行,震撼人心。閲讀過美籍華人高燕定的《人生設計在童年》,明白教育的最終是讓孩子走向社會,對他們職業的規劃要儘早這一新的教育理念。我還閲讀專業教學的書籍如肖復興的《我教兒子寫作文》、對我指導作文教學、批改、講評的幫助極大。王鬆舟的《詩意語文》,怎樣去分析教材、處理教材、上出語文味道的語文課等方面,啟發至深。

3、熱愛學生,啟迪學生的心靈。“教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本人非常贊同這

個觀點。特別是在國小階段,我們不僅教會學生科學知識,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我所帶的班級正處於國小高段,除了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的同時,更是注重學生心靈的啟迪,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學會正確得為人處事,修得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為學生的一生着想。所以,我的學生可以以成績優秀為榮,也可以以為幫助同學為榮;可以以上課積,極發言為榮,也可以以抵擋住誘惑為榮;可以以主持學校活動為榮,還可以清理臭水池為榮。所以,班級中不文明的現象少了,團結和睦的多了;調皮搗蛋的少了,為集體出謀劃策的多了。學會正確地看待自己,揚長補短,不斷進步,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二、存在問題

當然,在我的教育工作中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存在着不足。

首先,教育方式方法缺乏系統性、科學性。有時總有好的創意、規劃,卻沒有至始至終地落實。有時,有深的教學感悟卻懶得形成文字保存而遺忘。對班級的管理有大致的目標,卻沒有形成細緻的可以落實的計劃,只是想起來就做,忘了就不了了之。

其次,教育學生,我説教的較多,鼓勵學生參加學校的活動較多,但自己的班級活動開展的較少。因此,還會有一部分學生是被動的接受教育,不是正真意義上的喜歡學習,喜歡班級,樂意收我灌輸的思想。另外,與家長的聯繫不緊密,沒有完全調動家庭教育的力量。我班的學生,有五分之一的學生是留守兒童,還有的父母離異,他們大多有老人照看,我與他們溝通總覺的困難;有的部分學生家長知識水平低,又忙於工作,無暇顧及子女的學習更別説教育,所以部分學生得到的教育力量不能均衡,就不能健康、全面發展,也就成為班級的後進生。

三、整改措施

面對這些問題,我迫切需改進的是:

1、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自覺遵循教育規律,積極推進教育創新。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思想,全面關心幼兒成長,熱愛尊重幼兒,公平、公正對待每一個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把時間用在業務鑽研上勤勞苦鑽,精益求益。

3、加強專業知識學習,虛心求教,探索教學理論,改進教學方法。總之,我將抓住這次師德師風教育活動的契機,進一步提高認識,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切能夠做的事情做起,對孩子多一份關愛,對教育多一份執着,多一些奉獻,少一些怨言,做一名無愧於學生無愧於家長無愧於社會無愧於自己的人民教師。

國小教師師德師風學習反思 篇4

師的職業更為神聖,在平日教書育人中需要我們付出很多精力、時間,但學生更需要老師的關愛。給予學生足夠的愛,能產生神奇而偉大的教育力量。許多教育學家在談到他們的經驗時都説,其實只有一個字:“愛”。愛你所從事的事業,愛你的班級,愛你每一個學生。老師既要愛又要善愛。對學生的愛要以理解和尊重為基礎,要持之以恆,更要一視同仁。本人認為最重要的是愛還要因材施愛、因時施愛。既要關愛各類問題學生的細微處,也要關愛優等生細微處,更要關愛廣泛層面上的“默默無聞”的學生細微處。“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師應用自己博大的愛去温暖每一位學生。教師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才能去精心地培養學生,只有愛得深,才能更認真、更耐心、更細心地對學生進行教育。“愛”源於高尚的師德,德是人的素質的核心,也是人健康成長的一個動力。加強師德建設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教師的師德是調動教書育人積極性、實施素質教育的決定因素。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首要的問題是轉變觀念,統一認識,而這一切的實現,強化師資隊伍的師德建設,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是關鍵。 通過短短的時間學習了師德師風后,令我深深地認識到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也是漫長的育人之旅,還認識到言傳身教的重要性。古人云“親其師,則信其道;信其道,則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所以説教師是旗幟,學生如影隨形般地追着走;教師是路標,學生毫不遲疑地順着標記前行。為人師表、有教無類、誨人不倦的教育原則。在學校教育中,教師是“人師”,教育是一種以人格來培育人格,以靈魂來塑造靈魂的勞動,而我在教育中,想想過去,對照現在,展望未來,查找自己存在的問題。現結合自己教學生涯認真剖析自己:

一、存在的問題

1、重教書,輕育人。

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作為語文老師,我醉心於提高本班學生的語文成績的提高,滿足於學生語文方面的進步。平時與學生的分析講解較多,但與學生的談心少了,對學生的家庭思想等情況忽視了不少。對學生中出現的諸多不良現象,我也甚至有力不從心的感覺。教書與育人,這是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細細想來,這種做法讓我心有不安。

2、缺乏依法執教。

特別是遇到一些屢教不改的學生時,教語文兼班主任的我心躁氣急,對此類學生惡語相擊,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大聲訓斥,使師生關係很尷尬,這實在是一種不尊重學生人格的表現。不僅損害了老師的形象,還違背了“為人師表,語言規範健康,舉止文明禮貌”。

3、小成即滿。

我發現自己習慣於自己跟自己比,特別是老把現在跟以前比,覺得一切都很好,安於現狀,進取力度不大,甚至有時還為以前取得的那丁點的成績沾沾自喜。通過深入學習,我發現這是很危險呀,這種思想那可要不得,感覺“滿”了,那就晚了,你思想不解放了,沒有了進取心,你會被時代所淘汰。時代的發展要求我們一定要順應潮流,這個潮流實際上就是客觀規律,逆流而行,太危險。

4、在如何做好課堂落實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面還需加強:

(1)要明確自身的職責,幫助學生檢測反思自我,尋找、蒐集和利用資源,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發現所學東西的個人意義等;

(2)要為學生開發和提供充分的課程資源;

(3)要為學生確定新的教學觀:首先要幫助學生確定能夠達成的目標;另外教學方式要服務於學生的學習方式,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世界;同時還需要激勵學生完成富有挑戰性的任務;及時反饋,建構溝通的橋樑;不要限制學生思考的方向;幫助學生髮現知識的個人意義;強調理解而非死記結論 ;最後必需經常提示本課程與其他課程關係,引導學生創設融洽和諧的學習氛圍。

5、在“在對待自我,新課程強調反思”這句話的理解上,還不夠深入:因為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職業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職業中所做出的行為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新課程非常強調教師的教學反思,按教學的進程,分為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三個階段。而恰恰在這方面,我不太擅長。反思的範圍缺少廣度,反思的內容不夠深入。

二、今後的改善

通過對照檢查、分析,使我更加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改善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幫助學生方面

1、對學生少一點斥責,少點失望,少一點冷漠,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多一份關切,尤其關愛學困生,積極與他們構建一個和諧的師生關係,這樣才受到學生的喜歡,才能感化每位學生,學生就會信服於你的道理,學生才能在愛的海洋裏吸取更豐富的知識。關愛每一個學生是一個教師的職責,應盡職盡責教育學生進步。2、時刻要求自己“育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己”,也就是你要求別人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3、以身作則,要以自己的言行去感染每一位學生,使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4、幫助學生檢測和反思自我,明白自己想要學習什麼和獲得什麼,確立能夠達成的目標。幫助學生尋找、蒐集和利用資源。5、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和形成有效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髮現他們所學東西的個人意義和社會價值。幫助學生營造和維持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6、幫助學生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幫助學生髮現自己的潛能。

(二)在自身修養方面

1、刻苦專研業務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修養,時刻牢記“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2、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除了面對學生外,還要與周圍其他同事發生聯繫,要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與配合。課程的綜合化趨勢特別需要與全體教師之間的合作,不同年級、不同學科的相互配合,齊心協力的培養學生。不僅要教好自己的學科,還要主動關心積極配合其他教師的教學,從而使各學科、各年級的教學有機融合、相互促進。同事之間一定要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團結互助,這不僅具有教學的意義,而且還具有教育的功能。另外還要處理好與家長的關係,加強與家長的聯繫與合作,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3、轉變作風,積極工作。堅持科學的態度和求實的精神,兢兢業業地做好教育工作,樹立強烈的時間觀念、效率觀念、質量觀念。嚴格要求,自我加壓,始終保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狀態,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時時處處嚴格約束自己,正確對待個人得失,不計名利,不講價錢,不圖虛名,不事張揚,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全心全意為教育、為人民服務。

4、加強語文業務知識學習,努力提高綜合素質。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一是從實踐中學,向廣大的教職工學習,學習他們先進方法和思想,二是勤於從書上學,學習自己的專業知識,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業精於勤,信服於人。三是向挫折和教訓學,不斷加以改進和提高,以致完善自我,豐富人生。

5、我還要繼續正確地對待羣眾提出的各種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從羣眾意見中看清自己平常沒有察覺或沒有引起重視的缺點和不足,虛心接受羣眾的意見和建議,解決好自己的師德問題。師德建設是與時俱進的,我會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自己,堅持以先進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堅持以自覺的育人精神引導自我,我會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育人功能和為人師表的作用,把師德工作滲透到教育教學的全過程。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素質,師德為本。我會努力成為“信念堅定、思想過硬、知識淵博、品格高尚、精於教育、善於育人”的好教師。

國小教師師德師風學習反思 篇5

教師既是知識種子的傳播者,文明之樹的培育者,人類靈魂的塑造者,又是人類社發展與進步的開拓者,是年輕一代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和光輝典範。因而,教師的言行是構成對學生影響的最現實的因素之一,它不僅影響着學生學習狀況及其效果,而且影響着學生人格等心理品質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發展水平。

一、心靈關懷的無知——比比皆是的傷害

教師對於學生思想和情感的影響價值是不言而喻的,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將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學生心靈的成長和發育。然而,許多教師至今卻還並未明確地意識到這一點,以致於對學生心靈的關懷一直以來漠然而無知,由此所引起的心靈傷害也就斷然不可避免了。曾經有一位探索教師對學生心靈的傷害問題的探研者,對325名教師和653名學生就教師傷害學生一事進行了調查。在調查中表現,年齡越小,年級越低,學生受到的傷害越大。有的學生被老師罵,有的教師甚至隨意舉手打學生;還有的教師不顧學生的顏面,故意貶損學生的人格,等等。在學生遭受的傷害中,被調查者認為,體罰是表面的,而心罰所受到的傷害則是長期的,甚至是終身的。

曾經有一位這樣的學生,他的英語成績很差,他自己很想學好,但又不知道怎樣學,有一天上課時,英語老師按順序叫學生站起來回答問題,眼看就要輪到他了,他心裏很激動,因為那道題他能做出來,但還是有點緊張,然而,英語老師卻沒有叫他,而是叫了他後面的同學,這時,這位學生感到侮辱,後來升高中時,英語才考了48分,使他進不了重點中學。這是一個極其普通的例子,尤其是在老師講公開劉課、觀察課、優質課、示範課的課堂上更為多見,客觀地講,英語老師沒叫他回答問題是無意的,而是認為英語老師可能一時疏忽,但對於這個學生來説卻不是無意的,他認為是英語老師看不起她,嫌她英語太差才不讓回答問題。從此例中,英語教師的無意傷害極大地改變了這個學生的學業發展和心理狀況。她不僅放棄努力學習英語的動機,而且發展到害怕上英語課。這直接導致了她升學的失敗和對未來的焦慮。當然,引發無意傷害的根本原因也應歸之於這個學生,歸之於她的無中生有和過度自尊。但是,這並非説老師沒有任何責任,從心靈關注的角度來看,老師的言行任何時候都應是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不能隨心所欲,更不能漫不經心。

二、心靈關懷的前提——瞭解學生的心靈

事實上,許多教師行為偏差,也正是由於不瞭解學生的心理特點而造成的。

我們常説,教學要獲得應有的實效或效果,必須依賴於我們對教育的兩條基本規律的遵循。一條是,教育的內容符合社會的要求。這是從教育與社會的關係來看的,教育首先是一種社會現象,它必須為社會的政治、經濟服務,才會有安身立足之本,因此,教育要緊緊地隨時代的脈搏,時時關注重社會的發展和需求。另一條就是,教育還必須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即,教育的內容與方式都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徵,這樣,教育才會成為兒童自身的需要,併為兒童所接受。而這一條主要是從教育與人的關係出發來看的,這就是説,教育還是一種培養人的實踐活動,如果教育脱離了人的身心實際,那麼,就很難言人的身心發展了,因此,教育中的有關年齡特徵的問題,是不能被忽視的。在這兩條規律中,就教師的工作性質而言,主要應該是對第二條規律的把握。原因有兩點:

第一,教育與社會的關係往往是被子政府部門的大政方針所決定的,教師並無權利隨意更改教材的內容,但怎樣把時代精神、教育的方針政策以及教材內容中的規範與要求有效地落實到學生身上,卻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這就離不開教師對學生本身的研究了;

第二,教育為社會服務的最終目標,還是為了促進人本身的身心素質的發展,是為了人類的生存幸福而服務的;同時,社會的要求也只有凝聚為人的個體的一種內在的,永恆不變的身心素質之時,教育的效果才會真正顯露出來,我們才可以説教育是成功的,而教育要有效地促進人的身心發展,外在教育影響要凝結為人的內在素質,則又都離不開教師對學生現有身心發展水平與特徵的瞭解和遵循,也就是説,以人為本,以人的身心素質為本,這不僅是教育的出發點,而且也是教育的最終歸宿,對此,任何人都是不能忽略或輕視的,否則,就無真正的教育效果可言!因此,從心靈關注的角度來看,兒童的心靈具有可塑性,同時也是一顆脆弱的心靈,一顆向上的心靈,一顆善於學習的心靈。所以教育的效果,並不在於教育內容本身的正確與否,而主要在教育內容與教育方式是否貼近和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實際。同時,符合兒童身心實際的教育,又首先是建立在對兒童年齡特徵的尊重與瞭解基礎之上的,要關注學生心靈的成長,要使教師真正具有一種富有實效的教育行為,教師就必須認真研究和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與年齡特徵,並以此作為教育的起點。

三、心靈關懷的策略:掌握教育的方式與藝術

心靈關懷在瞭解了學生心靈發育的特點之後,還應注意掌握一些具體的教育方式與藝術,這是教育怎樣更好地防止教育傷害,避免無意傷害,根除有意傷害的又一重要的前提條件,在學生心靈成長的道路上,需要教師的輔助,教師對學生的幫助要得體,愛學生,還要會愛學生。愛,不僅僅只是一種付出和給予,它包含了豐富的內涵和靈巧的藝術,愛是奉獻,愛也是理解;愛可以通過滿意而傳達,愛同樣也可以通過不滿意而流露;做為教師,就要體察學生心靈的變化,學會附耳細説,學會正面暗示。據説韓國有個官員在微服私訪,路過田間時,看到一個農夫駕着兩頭牛正在耕地,就大聲問:“你這兩頭牛,哪個更棒?”農夫看着他一言不發,等到了地頭,牛到一旁吃草去了,農夫才附在官員的耳邊小聲地説:“邊上的那頭牛更好。”官員很奇怪問:“你幹嘛用那麼小聲地説活?”農夫説到:“牛雖是畜類,但心卻是和人一樣的,如果我大聲説這頭牛好,那頭牛不好,它們能從我的眼神手勢、聲音裏分辨出我對它們的評論,那頭雖然盡了力,但仍不夠優秀的牛心裏會難過……”試想,一位農夫對待一頭牛尚且如此講究方式、方法,那麼,我們做教師的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不是更應該加以注意嗎?尤其是教師的評價性語言,其意義對於學生而言,不是終生的,也是短期內難以忘懷的,無意傷害是無心的結果,但無心之過變有過,歸根到底,還是與教師的素質有關。

縱觀上述所言,教師應當有高尚的職業道德、精深的專業知識、廣博的綜合知識和嫻熟的教育技能,要以關懷、親切的態度與學生溝通,探究行為的原因,教師應當走進學生的心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