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數學教師考試教學反思(通用10篇)

來源:文萃谷 7.6K

引導語:在複習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學會整理錯題,把試卷和做過的練習題裏的錯題整理出來,專門抄寫在一個本子上,及時訂正反饋。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國中數學教師考試教學反思,歡迎閲讀!

國中數學教師考試教學反思(通用10篇)

國中數學教師考試教學反思 篇1

思之不慎,行而失當”反思意識人類早就有之。“反求諸己,捫心自問”、“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證。而當今社會反思已成為人們的自覺行為,何況作為教師,在教學中也應適時反思教育的得與失,消去弊端,得教益。

今年,我擔任國中數學教學工作,目前學期工作已基本結束,就此,我作了以下反思。

一、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由於新教材數學教學的特殊性,我的講解基本上還拘泥於教材的信息,而開放型的、能激發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和發散學生思維的課堂比例還較小。在課堂教學中,有時缺乏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部分課時過於注重講授,沒有以精講精練的要求正確處理好講與練的關係,導致教與學不合拍,忽視對學生的基礎、能力的關注。

2、課堂教學不能針對學生實際,缺乏“備學生”、“備學案”這一必要環節;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仍然拘泥於教材,沒有進行有效地取捨、組合、拓展、加深;課堂教學沒有真正做到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點、會考熱點和會考難點的滲透,學生原有的知識不能得到及時、適時地活化;課堂密度要求不足,學生參與機會少、參與面小;課堂留給學生自疑、自悟、自學、自練、自得的時間十分有限。

3、對會考的研究不夠,對會考的考試範圍、要求、形式、出題的特點及規律的瞭解不夠明確,在課堂教學中依賴於複習資料,缺乏對資料的精選與整合,忽視教師自身對知識框架的主動構建,從而課堂教學缺乏對學生英語知識體系的方法指導和能力培養。

4、課堂設計缺乏適當適時的教學評價,不能及時獲悉學生在課堂上有沒有收穫,有多大收穫等學情;課前設計“想教學生什麼”,課堂反饋“學生學到什麼”和課後反思“學生還想學什麼”三個環節沒有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統一。

二、學生數學學習存在的問題。

由於課堂教學中以上問題的存在,學生的數學學習與複習出現了許多問題。

1.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自信心和學習動力;在數學課堂上不積極參與,缺少主動發言的熱情或根本不願意發言;另外,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聽新課時跟不上老師的節奏或不能理解教師相對較快的指示語。

2.學生對數學課堂知識的掌握不實在、理解不全面,課外花的冤枉時間多;而大部分學生對書本知識不夠重視,找不到數學學科複習的有效載體,不能有效的利用課本,適時地迴歸課本,數學複習缺乏系統性,數學學習缺乏主動性。

3.部分學生缺少教師明確的指導,在複習時缺乏系統安排和科學計劃,或者學習和複習沒有個性化特點,導致學習效果不明顯。

4.基於以上情況,我認為作為學生會考的把關者,國中數學教師首先要有正確地意識,應充分認識到:一節課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或者學生學得很辛苦,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提高:

1、教師要有課堂效益意識。有效的媒體手段有助於課堂容量、密度和速度的提高。尤其是在複習課堂上適當地使用多媒體手段,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更能提高學生的參與面,短、頻、快的大容量課堂節奏能有效的吸引並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從而最終提高學習的聽課效益;其次,課堂效益意識還體現在教學的設計中要充分為學而教,以學生如何有效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標準來設計教學。課堂設計要有助於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有助於他們有效內化知識與信息,複習過程中要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在教學中恰當地滲透會考的信息,拓寬教學內容。

2、數學課堂上教師應及時有效獲取學情反饋,有效地進行課前回顧,課堂小結等環節的落實。為有效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益,教師還可以制定科學的、操作性強的、激勵性的英語學習效果評價制度,堅持對學生的聽課、作業、筆記等方面進行跟蹤,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複習狀態與狀況,以便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做出針對性的調整。

3、注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要切實抓好備課這一環節,即備課要精,練習要精,作業要精。同時,我們要積極進行教學反思,由教師自己及時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在課堂教學中強調基礎知識的學習。教師要突破現行教材的侷限性,在重點內容上有系統的強化訓練。在句法上不能拘泥於傳統的計算層面,要蒐集材料,適當拓寬。

4、要強化分層次教學與輔導,通過分層次教學和輔導提升學生的成績,從方法上,要抓住學生學習的薄弱點,區別不同情況,有針對性輔導。從策略上,加強學生實際問題的研究,做到缺什麼、補什麼,從對象上,要重點關注學科明顯薄弱的學生,採用教師定學生、師生結對、輔導等有效形式使學生隨時能得到教師的輔導和幫助,從而切實提高學生成績。

三、複習中應注意的幾個原則:

一是抓住課本,有效複習。教材和教學大綱是考前複習和考試命題的依據。因此,在複習時,教師和學生都應認真學習並充分理解和準確把握教學大綱中對基礎知識與能力的要求。

二是系統歸納,分清脈絡。在總複習時,要突出一個“總”字。面對上千的題型,通過複習,要使學生對國中數學學習有個總體的、概括的印象。大到計算證明,小到具體的知識點,使學生腦子中有清晰的框架和內容充實的“網絡圖”。

三是專項練習,有的放矢。對於以往總複習暴露出來的問題,教師應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專題講解與訓練,蒐集、積累學生平時在各方面出現的錯誤,逐題突破。

四、複習提示和建議。

在複習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學會整理錯題,把試卷和做過的練習題裏的錯題整理出來,專門抄寫在一個本子上,及時訂正反饋。教師要加以選擇,並要求學生有選擇性地做基礎知識練習,讓學生走出題海。關於閲讀理解,現在出題內容越來越接近生活,因此,學生複習時應加強練習,廣泛接觸各種題型,拓展知識面,同時要有意識地積累各種題型的解題方法和技巧,從而可減少會考時的答題失誤。

總之,會考數學複習階段非常重要,複習可以查漏補缺,能使知識達到系統、全面。雖然我們已經逐認識到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和對學生指導的緊迫性,但是離相對滿意的數學課堂的目標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地更新理念,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為學生的數學發展和輕鬆面對會考作出更大的努力。

國中數學教師考試教學反思 篇2

現代教學論研究指出,從本質上講,學生學習的根本原因是問題。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圍繞不同的教學目標,設計出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問題,圍繞所設計的問題開展教學活動。這樣,在課堂教學環節中,問題該怎樣設計?圍繞問題該怎樣進行教學,才能使教學效率得以提高?這是擺在我們面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本文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問題設計的策略及反思等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問題情境的創設

著名數學家費賴登塔爾認為:“數學源於現實又寓於現實,數學教學應從學生所接觸的客觀實際中提出問題,然後昇華為數學概念、運算法則或數學思想。”這一觀念既反映了數學的本質,同時説明了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重要性。比如,在《有理數的加法》一節的教學導入時,我首先出示了一週來本班的積分統計表(表中的得分用正數表示,失分用負數表示,)讓學生觀察: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合計

積分+3 -2 -4 -2 +2 +4

然後提出問題:“誰能幫我們班算出這一週的總積分呢?”結果我發現大多數同學能用“抵消”的方法統計出這一週本班的總積分。然後我出了一道算式題:“(+3)+(-2)+(-4)+(-2)=?”發現學生不知道該怎樣算。當學生產生這樣的認知衝突時我便引入了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最後我用表中的數據分成了幾種類型,如正數加正數、負數加負數、正數加負數等,展開新知學習,教學效果較以前有明顯改觀。

本節課成功之處在於:(1)導入的情境問題貼近學生的現實,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2)情境問題為後面的教學埋下了伏筆,引發了學生的認知衝突。當然,情境問題的創設不當,會直接影響教學。比如,在《函數》一節的教學時,我用遊樂園中的摩天輪引入,當我提出問題:“同學們,當你坐在摩天輪上,隨着時間的變化,你離開地面的高度是如何變化的?”我發現學生幾乎沒有反應,只是偶爾聽到:“摩天輪?”“很危險……”本來是一個很典型的函數問題,只因為農村學生對該情境的認識模糊,一時沒有進入到虛擬情境中來,導致課堂開端出現“僵局”,也影響了後面的教學工作的勝利開展。

2、教學重點、難點處的問題設計

國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重點與難點的處理將直接影響教學效果。通過設計好的問題串可以強化重點與突破難點。例如,《結識拋物線》一節的教學重點就是做二次函數y=x2的圖像並根據圖像認識和理解函數的性質。而作圖過程又是一個難點問題,要從所畫的圖像中發現並歸納性質,首先得畫出較準確的函數圖像。在學生畫圖像的過程中,我抓住學生的幾種錯誤畫法提出了三個問題讓學生討論交流:

(1)根據你畫的圖像,給自變量x任取一個值,函數y有唯一的值與它對應嗎?

(2)自變量x的範圍是什麼?

(3)0

3、例題或課堂練習中的問題設計

例題教學具有及時鞏固知識和靈活運用知識的雙重功能,隨堂練習是檢查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和培養學生思維的有效手段之一。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優選例題,精心設計層次分明的練習,能夠讓學生以積極的態度去思考並解決問題,獲得問題解決的成就感和快樂感。例如筆者在《反比例函數的圖像與性質》一節的教學中設計了一道這樣的問題:已知A(-2,y1)、B(-1,y2)、C(2,y3)三點都在反比例函數y=k/x(k>0)圖像上,(1)比較y1、y2、y3的大小關係。(2)若D(a,y1)、E(b,y2)、F(c,y3)三點也在反比例函數y=k/x(k>0)的圖像上,其中a0判斷y1、y2、y3的大小關係。教學中我發現多數學生對問題(1)採用了直接代入計算的方法得到結果,對問題(2)顯然用代入法難以得到結果,這時,我讓學生小組討論來解決。經過討論後,學生A回答:“因為k>0時,反比例函數y隨x的增大而減小,而ay3。”學生B回答:“我們組用特殊值檢驗得出y20,所以y3>y1>y2。”學生C回答:“我們組根據反比例函數的圖像和性質得到:當k>0時,在每個象限內,函數y的值隨自變量x的增大而減小,由此可得y3>y1>y2。”經過對以上不同做法的比較和鑑別,學生對反比例函數圖像的性質中“在每一個象限內”這一條件有了徹底的理解。可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精心設計例題或練習問題,使學生通過對問題的解決,既鞏固了知識,又培養了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驗到了解決問題後的快樂感和成就感。

4、在學習反思中的問題設計

國中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相對欠缺,學生“重結論,輕過程”的現象較普遍,對學習結果的反思意識淡薄,自我評價不徹底,做錯的題目一錯再錯。作為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徹底分析錯因,讓學生在錯題中有反思的機會。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學中,我發現學生解含有分母的方程時很容易出錯,針對學生做錯的題目,我設計瞭如的表格:

通過引導學生對錯因徹底分析與校正,學生明白了產生錯誤的真正原因是什麼,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然後我出了幾道解方程的練習,結果發現,學生確實重視了錯誤,效果明顯有所好轉。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教學問題的設計確實是一種學問,是一種藝術。要讓學生在實實在在的問題情境中去親歷體驗,在對問題的分析、探索與交流的過程中主動思考,與人分享成果,來體驗成功的快樂,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國中數學教師考試教學反思 篇3

一學期的工作又結束了,可以説緊張忙碌而收穫多多。回顧這學期的工作,我執教701、702班的數學學科,工作中有收穫和快樂,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為了更好地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使以後的工作能夠有效、有序地進行,現將一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熱愛教師工作,思想進步,團結同志,每天來的不算早但走得很遲,無私奉獻,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完成學校交給的任務和工作,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請病、事假,腳踏實地地執行學校的各項要求。

二、積極參加各類學習培訓,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結合自身特點制定了業務學習計劃,本學期我嚴格按照學習計劃,有序有效地進行了學習,我覺得自己的業務水平又上了一個新的台階,特別是我又認真學習了幾本教育教學叢書,我覺得自己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平時我閲讀了《蔡林深與洋思教育》等書,領悟其中的教學藝術,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並能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很好的應用。

三、教學工作和科研工作

在教學工作方面,在備課過程中認真鑽研教材,深刻理解教材,靈活運用教材,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案,認真地上好每一節課。備課深入細緻。平時認真研究教材,多方參閲各種資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準確把握難重點。在制定教學目的時,非常注意學生的實際情況。教案編寫認真,並不斷歸納總結經驗教訓。教學中,我重視學生的思維能力、自學能力的培養,一面自覺學習先進教育思想方法、優秀教學方法等,一面繼續進行“課堂教學”的分層教學研究,着力點放在激發興趣———教給方法———養成習慣———培養能力———形成品格上,改革教學方法、手段,增大課堂容量,提高學習興趣,實現“後進生轉化,中等生優化,優秀生提高,各類學生都得到應有發展”的目標。對於班級的學困生,給予特殊的關照,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在課堂上對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適當的表揚,課後多找他們談心,使他們樹立起他們的信心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並發動班上的優等生做學困生們的輔導老師,組成"一幫二"小組,根據各自的情況給學困生定出目標,讓他們雙方都朝着那個目標前進。常思考,常研究,常總結,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打好基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以“自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運用為重點,努力實現教學高質量,課堂高效率。繼續探索數學知識之間的數學思想的運用和數學問題的思路方法、分析規律等;作完國中數學各章的知識樹和國中數學的分類知識樹;撰寫多篇教學經驗類等論文。

四、認真參與班級管理,努力形成良好班風

通過班會、晨會對學生進行的思想教育。培養班幹部,主動與家長溝通,虛心接受家長的見意,並從家長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爭取與家長的教育思想達成一致。我不但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更注重學習態度、方法和習慣;不但重視學生的品德養成,而且更重視學生的思維能力、自學能力的培養,我虛心學習、大膽創新,跟班緊、認真負責、指導到位,並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管理作用,使班級真正形成“團結向上,紀律嚴明,環境整潔,學習刻苦”的良好班氣。

五、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教材挖掘不深入。

2、教法不靈活,不能吸引學生學習,對學生的引導、啟發不足。

3、新課標下新的教學思想學習不深入。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缺乏理論指導。

4、差生末抓在手。由於對學生的瞭解不夠,對學生的學習態度、思維能力不太清楚。上課和複習時該講的都講了,學生掌握的情況怎樣,教師心中無數。導致了教學中的盲目性。

5、教學反思不夠。

六、今後努力的方向

1、加強學習,學習新課標下新的教學思想。

2、學習新課標,挖掘教材,進一步把握知識點和考點。

3、多聽課,學習同科目教師先進的教學方法的教學理念。

4、加強轉差培優力度。

5、加強教學反思,加大教學投入。

教師的工作周而復始,我將好好反思一學期來我工作中的經驗和不足,立足本職崗位把以後的工作做好,請各位領導和老師給予我幫助和批評,讓我的工作更加有聲有色。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們將本着“勤學、善思、實幹”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國中數學教師考試教學反思 篇4

本學期我們級組各成員發揚了互相幫忙,通力合作的精神,加強集體備課,組織“一人一課一議”及“同課異構”公開課活動。組織加強班等課外訓練輔導,較好地按要求完成了教學任務。

從考試反饋情況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主要問題:

1、學生對所學知識未能完全的瞭解,考試時出現知識盲點;

2、對要求掌握的數學思想不能很好的理解;

3、運算能力有待加強,特別是去括號時的符號問題,乘法分配律的漏乘現象嚴重,運算法則不夠熟練。

4、數學思想、識圖能力有待加強;

5、答題的規範性需要加強。

建議在今後的教學中:

(1)立足教材,鑽研教學大綱的要求;試卷中較多題目是根據課本的題目改編而來,從學生的考試情況來看課本的題目掌握不理想,這説明在平時的教學中對書本的重視不夠,過多地追求課外題目的訓練,但忽略學生實實在在地理解課本知識,提高思維能力。課堂上儘量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多機會給學生展示,表演,講題,把思路和方法講出來,使學生更清淅地理解題目,提升自己對數學的理解。多點讓學生獨立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2)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3)加強例題示範教學,培養學生解題書寫表達。

(4)多一些數學方法、數學思想的滲透,少一些知識的生搬硬套。

(5)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課堂上系統地對數學知識進行整理、歸納、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繫,形成縱向、橫向知識鏈,從知識的聯繫和整體上把握基礎知識。

(6)針對學生的兩極分化,加強課外作業佈置的針對性。讓每個學生課外有適合的作業做,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難度的作業,提高課外學習的效率,減輕學生課外作業的負擔。正確看待學生學習數學的差異,克服兩極分化。數學課堂上多考慮、關照中下生,讓他們在數學課堂上聽得進,肯用手。

(7)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必須致力於改變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加強學法指導,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平時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實實在在地理解課本知識,提高思維能力。平時要關注課本、關注運算能力、關注教學中的薄弱環節。

國中數學教師考試教學反思 篇5

最近我上了一節七年級新教材的數學公開課:等式和它的性質,在教學中我採用了體驗探究的教學方式,在教師的配合引導下,讓學生自我動手、動腦、操作、觀察、歸納出等式性質,體驗知識的'構成過程,力求體現"主體參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指導引探"的教學理念。

以下將教學過程作簡要回述:

整個教學過程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等式的概念,我採用“歸納思維模式”教學,第一階段:創設情境——請同學們舉出幾個等式的例子;第二階段:構成概念——讓學生觀察這些等式的共同特點,想一想什麼叫做等式;第三階段:應用概念———讓學生識別哪些是等式,哪些不是,並説出為什麼第二部分是探索等式的性質,採用體驗探究的教學方式,首先由學生兩人一組動手實驗,要求分別放上砝碼使天平堅持平衡,並填寫實驗表;再讓學生觀看電腦演示的書中71頁的實驗,提出問題:經過天平實驗,要使天平平衡,你覺得應注意什麼你能聯想到等式有什麼性質由學生獨立思考歸納出等式性質1,然後讓學生觀看書中71頁第二個實驗的電腦演示,並引導學生從天平左右兩邊的數量關係上思考歸納出等式性質2,最終經過練習鞏固等式的兩條性質,並讓學生從練習中思考運用等式的性質時應注意些什麼第三部分是拓展與提高,經過兩個填空,揭示等式的對稱性和傳遞性為後面學習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組作好了鋪墊。

教學反思:

這是我在片區教學中上的一節數學公開課,經過片區小組的聽課、評課活動,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也使我在教學中多了些體會和思考:

《等式和它的性質》這節課的學習,我主要採用了體驗探究的教學方式,為學生供給了親自操作的機會,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經驗、知識、方法去探索與發現等式的性質,使學生直接參與教學活動,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對抽象的數學定理獲取感性的認識,進而經過教師的引導加工上升為理性認識,從而獲得新知,使學生的學習變為一個再創造的過程,同時讓學生學到獲取知識的思想和方法,體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為學生今後獲取知識以及探索和發現打下基礎。

回顧本節課,我覺得在一些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的把握中還存在着一些問題:

1、不能正確的把握操作的時間,沒有到達應有的學習效果。作為教師所提出的實驗操作的難易程度,應和所給的討論時間成正比。難一點的操作問題,應多給點時間,反之則少給點時間。這樣既保證了實驗的有效性,又不至於浪費時間。但在探索等式性質1中用天平實驗的時間過長(用了10分鐘),並且總是停留在一個層面上,使活動沒有真正起到最初的效果。

2、學中沒能注重學生思維多樣性的培養。數學教學的探究過程中,對於問題的最終結果應是一個從“求異”逐步走向“求同”的過程,而不是在一開始就讓學生沿着教師預先設定好方向去思考,這樣控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如在研究等式性質1的過程,我是步步指導,層層點拔,惟恐有所紕漏,使得學生的思維受到了限制。

3、對於性質1中的“式子”未能做到合理的解釋。

4、對於性質的運用,我採用教師問學生答的形式,沒有照顧到全體學生的參與。

改善方法

1、個一小組做完實驗後(時間控制在2分鐘)能夠採取四人活動,讓學生自我先去想你從實驗中發現了什麼,聯想到了什麼,由組長做好每一個組員的發言記錄,經過觀察思考、交流討論體會實驗中所能發現問題的多樣性,由每組派代表回答,從學生回答中,引導學生歸納等式性質1。這樣的合作討論,能使學生討論的答案不再統一在教師事先限定的框框中,學生討論的結果可能會有很多是教師始料不及的,但也可能是精彩獨到的。

2、在歸納等式性質1中,對於“式子”的問題可適當做引導。學生雖然沒有學過整式,但卻能夠在第一個屏幕演示——兩邊同時加上一個三角物體的天平實驗中,提出:兩邊加上的這個物體它的重量我們明白嗎有可能會是多少對於這個物體的未知重量我們能夠如何表示呢從而引出把這個未知量當成一個式子看的概念

3、對於等式性質的應用,可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前提下進行小組活動,這樣能使每個學生都能發揮自我的作用,每個學生都有表達和傾聽的機會,每個人的價值作用都能顯現出來,在這個過程,學優生得到了鍛練,而學困生也在互補、互動中學到了知識,促進了發展。

有這樣一種説法:你我各一個蘋果,交換之後,你我還是一個蘋果;你我各有一種思想,交換之後,你我卻有了兩種思想。這很形象地説出了合作學習的好處。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把思維的過程還給學生,問題在分組討論中得以共同解決。正所謂:“水本無波,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生靈光。”僅有真正把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落到實處,才能培養學生成為既有創新本事,又能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公民。

作為教師,要想真正搞好以探究活動為主的課堂教學,必須掌握多種教學思想方法和教學技能,不斷更新與改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態度,在課堂教學中始終牢記: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所以,課堂教學過程的設計,也必須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國中數學教師考試教學反思 篇6

“教然後而知困。”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時常反思,會不斷地發現困惑,激發教師終身學習。長期以來,對教師教學的要求強調領會教學大綱、駕馭教材較多,因此教師鑽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研究學生思維活動較少,因而選擇適合學生認知過程的教法也少。學生對知識的獲得一般都要經過主動探究,小組合作,主動建構過程。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讓感到數學好學,把學數學當成一種樂趣,真正做國中數學的小主人。然後有計劃、有步驟、分階段、分層次、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掌握各種學習方法。使我們的學生能夠主動地、獨立地學習,達到新課程要求標準。具體數學學習方法的指導是長期艱鉅的任務,抓好學法指導對今後的學習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引導學生預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學生往往不善於預習,也不知道預習起什麼作用,預習僅是流於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問題和疑點。在指導學生預習時應要求學生做到:新知識的接受,數學能力的培養主要在課堂上進行,所以要特別重視課堂的學習效率,尋求正確的學習方法。預習前教師先佈置預習提綱,使學生有的放矢。實踐證明,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能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同時能逐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二、課內重視聽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國中生往往對課程增多、課堂學習容量加大不適應,顧此失彼、精力分散,使聽課效率下降。因此,上課時要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展開思維預測下面的步驟,比較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教師所講有哪些不同。特別要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課後要及時複習不留疑點。

三、指導學生思考

數學學習是學習者在原有數學認知結構基礎上,通過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形成新的數學認知結構的過程。由於這種工作最終必須由每個學習者相對獨立地完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對學生要進行思法指導,教師應着力於以下幾點:使學生達到融會貫通的境界。在思維方法指導時,應使學生注意:多思、勤思,隨聽隨思;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於大膽提出問題;善思,由聽和觀察去聯想、猜想、歸納。

四、適當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要想學好數學,多做題目是難免的,但不是爛做搞題海戰術,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學生課後往往容易急於完成書面作業,忽視必要的鞏固、記憶、複習。以致出現照例題模仿、套公式解題的現象,造成為交作業而做作業,起不到作業的練習鞏固、深化理解知識的應有作用。

國中數學教師考試教學反思 篇7

作為一名教了十幾年書的教師,面對的是新教材,對於自己的教學工作,我認為主要要從以下幾點進行反思。

一、 對教材的反思。

面對新課程,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如今的教材更注重的是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並不是一味的老師為主體,專門講解的那種模式,新課程要求老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經過這麼長時間的教學工作,我一個最大的認識就是給學生自主交流的時間多了,學生漸漸成了教室、課堂的主體,老師只是引導學生、輔助學生的一個個體。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在如何引導後進生學習方面還要繼續探討。

二、 對學生的反思。

掌握好學生的心理,對學生管理得尺度掌握的好壞就影響着學生的成績。而且,現在的學生對於感興趣的事物才會花更多心思,數學課本就乏味,所以如何讓學生提起興趣,這對於教學質量的好壞還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三、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

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識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體現學生學習的過程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自我建構、自我生成的過程。學生不是簡單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地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得知識的意義。學習的過程是自我生成的過程,這種生成是他人無法取代的,是由內向外的生長,而不是由外向內的灌輸,其基礎是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有一段經典的論述" 假如讓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學僅僅歸納為一條原理的話,我將一言以蔽之:影響學習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要探明這一點,並應就此進行教學。這段話道出了“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是教學活動的起點”。掌握了這個標準以後,我在教學中始終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瞭解他們已知的,分析他們未知的,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目的、教學方法。

四、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科學的評價每一個學生。

新課程評價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僅關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情況,更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方法以及相應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適合時代發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識、有能力、有紀律的創新型人才。

1 .評價學生應該多幾把尺子。尺子是什麼呢?就是評價的標準,評價的工具。如果用一把尺子來量,肯定會把一部分有個性發展的學生評下去。

2 .評價中應遵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學生在這種只有更好的評價激勵下,會不斷的追求,不斷的探索和攀登。這才是評價的真正目的。

以上幾點是我在新教材的教學實踐和學習時的心得。新課程改革已全面展開,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儘快適應,不要怕摔跤,不要怕挫折和困難,要不斷學習、反思,不斷充實自己,積累經驗,在實踐中去感悟新課程理念,讓實踐之樹常青。

國中數學教師考試教學反思 篇8

有段時間,覺得上課便是一種折磨,在我所任教的其中一個班級,學生為了逃避數學課,有幾個女生總是寧願呆在廁所裏,也不願來教室聽我“囉嗦”,有幾個調皮的男生還算聰明,一段時間我辛苦的拽着他們,唯恐掉隊,可他們隨意性太大,甚至會幾天以打針為理由,不見露面,即使留在課堂中也是無精打采,無論我怎麼關注感覺也是徒然,這個班級甚至做個作業,也只是限於兩三個版本,做個練習也是完全應付,認真去完成的僅僅就是那些老實一些的孩子,在教學中,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敗感,總結到人生痛苦的是當老師,而更痛苦的當了數學老師,最最痛苦的是當了這個調皮孩子的數學老師。

現在我在努力嘗試着改變,曾經以為的那些課堂絕症,好像也得到了適度的治療,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課堂開始活躍了,課堂中學生為了小組的榮譽,爭搶着學習爭搶着回答問題,在小組合作中,為了應付我的那些奇怪的變式題,更是絲毫不敢懈怠,積極的去交流,以前只是限於交流答案,現在學生開始更多的關注問題的解題方法,開始關注解決問題時所用知識點。甚至學生在感慨:這節課怎麼那麼快就結束了啊。學生的意猶未盡讓我再次體驗到教師的那點小成就感。

國中數學教師考試教學反思 篇9

教師可以從教學實踐的疑難、矛盾和困境中發現研究課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疑難、矛盾與困境,並且沒有現成的成功解決方法可供借鑑。這種疑難或困境至少有以下幾種類型:

(1)教師的理想與實際存在着差距。例如,教師希望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以此為基點進行新的教學設計,試圖引發學生興趣,喚起學習熱情,但實施下來效果並不明顯,學生的學習成績還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2)教學情境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目標之間存在着衝突。如教師從“培養學生創造力”的指導思想出發,在教學中佈置較有挑戰性的作業,但這種做法卻導致一部分學生跟不上功課,產生挫敗感,最終厭學。

(3)教師與領導、同事、或家長對教育教學(此文來自)存在的不同甚至對立的看法。如有的教師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此文來自優秀),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做出新的嘗試,以改變原來的“填鴨式”教學,但周圍同事或學生家長卻不認同,認為他在出風頭,會影響學生學習。

(4)教學中存在着比比皆是的“兩難困境”。例如顧及到了單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就有可能妨礙了學生集體;關注到了學生的興趣,規範性就很可能被削弱;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的引導角色就可能無法實現了。上述的疑難、矛盾和困境都可成為教師的研究課題,教師在研究的過程中找出化解問題的方法,從而走出困境,提升教學效果。

國中數學教師考試教學反思 篇10

一年來,我通過不斷努力,欣喜地看到傳統的接受式教學模式已被生動活潑的數學活動所取代。課堂活起來了,學生動起來了:敢想、敢問、敢説、敢做、敢爭論,充滿着求知慾和表現欲。從學生的變化看課改,別有洞天。

一、成功的經驗和感受

1、交流讓學生分享快樂和共享資源

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活動經驗以及原有的生活背景,是良好的課程資源。在“生活中的立體圖形”這節課中,不同的學生依據不同的生活背景進行活動,自己抽象出圖形,製作出紙質的立體圖形。彼此間的交流,實現了他們對立體圖形關鍵特性的理解和認識,大家共同分享發現和成功的快樂,共享彼此的資源。

2、從生活出發的教學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在“代數式”這節課中,由上節課的一個習題引入,帶領學生一起探究得出一個規律5n+2,由此引出代數式的概念。在舉例時,指出,“其實,代數式不僅在數學中有用,而且在現實生活中也大量存在。下面,老師説幾個事實,誰能用代數式表示出來。這些式子除了老師剛才説的事實外,還能表示其他的意思嗎?”學生們開始活躍起來,一位學生舉起了手,“一本書p元,6p可以表示6本書價值多少錢”,受到啟發,每個學生都在生活中找實例,大家從這節課中都能深深感受到“人人學有用的數學”的新理念,正如我們所説的,“代數式在生活中”。

3、創新設計讓學生體現積極向上

在學生上網查詢,精心設計、指導下,成功地進行了“我是小小設計師”的課堂活動:這節課是以七年級數學上冊的作業為課題內容設計的一節課,以正方形、圓、三角形、平行四邊形設計一幅圖,並説明你想表現什麼。事先由老師將課題內容佈置給學生。由兩位學生作為這節課的主持人,其他學生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出來,並説明自己的創意。最後,老師作為特約指導,對學生的幾何圖形圖案設計及創意、發言等進行總結,學生再自己進行小結、反思。整節課學生體驗了圖形來自生活、服務於生活的現代數學觀,較好地體現了學生主動探究、交流、學會學習的有效學習方式,同時這也是跨學科綜合學習的一種嘗試。

4、合作探究給學生帶來成功的愉悦

“統計圖的選擇”教學設計和教學中,要求學生以4人小組為單位,調查、瞭解生活中各行各業、各學科中應用的各種統計圖,調查、收集你生活中最感興趣的一件事情的有關數據,必須通過實際調查收集數據,保證數據來源的準確。學生或通過報刊、電視廣播等媒體,或對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展開調查採訪或查閲資料,經歷蒐集數據的過程,蒐集的統計圖豐富多彩,內容涉及各行各業。學生從中能體會統計圖在社會生活中的實際意義,培養善於觀察生活、樂於探索研究的學習品質及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

5、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自我探索

在教學《七巧板》中,教師事先讓學生上網查詢課件,讓學生去拼七巧板,改變了過去單純由教師講,學生死記的教學方式。兩個班學生興奮投入了學生。

二、不足和今後在教學中應注意:

1.營造有利於新課程實施的環境氛圍。

2.注重新型師生關係的建立,在處理好學生、教師、教材三者的關係上多下功夫,力求建立更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有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以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3.進一步學習新課程改革的教育教學理論,在教師角色轉變上多做工作,增強自己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育教學的研究者、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向開放型的教師邁進。

4.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特別是駕馭堂的能力和教材的能力。探索適合我校學生特點和自己特點的課堂教學模式。

5.不斷學習和提高現代化教學技術,提高多媒體課件製作能力,能製作出針對性、實效性強的多媒體教學課件,使之更好地輔助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教學質量。

6.教學研究側重於:

(1)探究式、自主學習教學方法和合作學習教學方法探討;

(2)怎樣具體落實“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3)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

(4)和同行的教學交流。

經過對新課程與新課標的實施,我深感在教學的理念上、教師與學生在教與學的角色上、教學的方式方法上、師生的評價體系上都發生了根本的轉變,這都給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只有在教學的實施中,不斷地總結與反思,才能適應新的教學形勢的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