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大學聯考生平行志願的填報技巧

來源:文萃谷 2.05W

填報志願是大學聯考生大學聯考後的一個重要的階段,由於時間急迫,提前掌握好大學聯考志願填報技巧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本站小編就來告訴大家大學聯考生平行志願的填報技巧,希望大家喜歡。

2017大學聯考生平行志願的填報技巧

  大學聯考生平行志願的填報技巧

注意分數全省排第幾

雲南大學聯考填報志願研究專家組組長吳崇華分析,平行志願的本質就是取消志願的等級,每個學生的5個志願不分等級,給學校以更大的招生選擇範圍,同時也給學生更多的選擇範圍。因此考生應根據自己在全省的大概排名,對照往年的錄取情況來選擇自己可能被錄取的學校,並且圈定一個範圍,然後根據個人興趣愛好以及家庭背景等因素來填報志願。在參考往年錄取情況時,吳崇華提醒考生:“既要參考高校及專業的錄取最低分,更要參考高校及專業的錄取平均分,並儘可能淡化‘最低分’概念。因為,‘平均分’的高低,最能客觀、準確地反映一所高校的實際情況,更有參考價值。”

一定要有保底學校

專家認為,考生在填報5個志願時,一定要注意落差。也就是説,5個志願不能是同等檔次的學校,而一定要在考分範圍內,選擇5所檔次不同,專業好壞不一的學校進行填報。其中,一定要找一兩個自己能夠接受最低限度的“保底”學校。

對於那些剛剛上一本或是二本的考生,他提醒考生和家長,切忌因為上線產生“搏殺”的念頭。剛剛上線的考生,應該懂得“退一步海闊天空”,選擇相對較好的下一檔次學校的較好專業也許更為有利。

  大學聯考生填報志願失敗的案例

志願填報抱佛腳案例

小舟大學聯考分數超過重點本科線30多分,此前全家人一直以為只要分高肯定能上好學校,對報志願毫無想法。高中班主任、在上大學的鄰居、已經工作的親戚……大家給出的答案都不一樣。最終小舟草草選了幾個學校,去網站查了查後就報上了,然後又胡亂填了幾個專業。

點評

每年留給考生填報志願的時間,往往只有短短几天。由於一些考生和家長對填報志願的情況瞭解不夠全面和深入,所以在填寫時往往帶有很大隨意性和盲目性,最終結果也常常無法令人滿意。

有些專業雖然名稱相同,但由於學校不同,其發展方向也有差異。選擇專業,僅憑專業名稱,沒有詳細瞭解就“定下終身”是非常有害的。

專業選擇想當然案例

考生小奇從小就對生物學感興趣,大學聯考報考時只考慮生物相關的專業,一發現“生物醫學工程”這個專業,就選作了第一志願。然而,被錄取後他才發現,他考的學校裏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竟然設置在電子信息工程學院之下,主要課程與生物專業相距甚遠。後來他才明白,這個專業主要是從事醫療電子設備研發的,比如心電圖儀器、B超機、CT機等。

點評

很多考生對專業的選擇不是靠翔實的調研和精準的分析,而是看專業的名字,猜測專業內容報考,這必然失敗。比如,很多家長以為“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是計算機相關專業,但其實這個專業與計算機沒什麼聯繫,其實就是“數學”學科的一種。還有很多家長認為“教育技術學”專業講授的是“教育”的“技術”,然而這個專業主要研究的則是多媒體技術如何在教學中應用,説白了就是培養學校電教中心的工作人員。

根據地域選院校案例

遼寧理科考生小丁,2012年大學聯考考了533分,比本科一批控制線高了16分,一心想到北京、上海等經濟發達城市上學,本科一、二批次全部填了北京和上海高校,結果哪所院校也未投上檔。無奈,他只好上了上海一所三本批次的獨立學院。

點評

近幾年,不少考生在填報志願時,對院校所在城市的選擇帶有明顯的傾向性,熱衷於報考“天南海北”(天津、南京、上海、北京)等經濟發達地區的城市或其他沿海開放地區的院校。甚至有很多考生只認準本地高校,非本地高校不報,其他城市的高校均不在考慮範圍之內,從而使某一地區的高校錄取競爭更加激烈。

根據冷熱選專業案例

大連文科考生小梅,2012年大學聯考分數達到了天津財經大學的最低錄取分數線,但最終卻被學校退檔。原來該考生選擇的專業志願全部是該校歷年來最熱門的幾個專業,並且沒有填報專業志願服從調劑。由於熱門專業錄取分數遠高於最低錄取線,最後被學校退檔。

點評

專業的冷熱會隨着人才需求的消長而變化,高校的冷熱專業可謂風水輪流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熱門專業不可能永遠熱下去,冷門專業也不是命中註定坐一輩子冷板凳。因此,考生選擇專業志願必須從長遠着眼,結合個人興趣愛好,着眼於自己未來的發展,選報合適的專業,辯證對待“熱門”與“冷門”專業。

貼心提醒

選學校別光看校名

在國內眾多高校中,部分院校名稱如師範類大學、政法類大學、財經類大學、農業類大學等從一定程度上能折射出學校的辦學特色,但大部分院校已不能從其校名中看出其辦學實力、學校特色及辦學地點。考生和家長在選校時,應根據興趣愛好了解高校的前世今生,即高校的歷史沿革或來龍去脈,把握高校的強勢學科、特色專業,最後再篩選出一批在自己大學聯考分數段內“性價比高”的大學。

  大學聯考生填報志願的原則

對於那些分數高又無十足把握上第一志願,但又不願上二、三流一本學校的考生,第二志願可以考慮填報一些特意為高分第二志願的考生留出名額的重點院校甚至名牌高校。其實現在有越來越多的高校對第二志願高分的考生產生興趣,他們在對待“高分二志願”問題上都表現出積極態度。對於分數達到一本的考生,在選填第二志願時有兩種選擇:第一種是一本第一志願“賭”一所較好的重點高校,但不把希望全部寄託於它,第二志願填一所本省較為一般的重點高校,確保能上重點;第二種就是一本志願全“賭”好的重點高校,但做好“輸光”的心理準備,關鍵的二本第一志願填一所較好的普通高校,像北方工大等。第一種選擇適合看中重點高校與普通高校之分的考生,第二種選擇適合看中學校真正實力的考生。每個考生應該從自身的角度去選擇。

對分數在一本和二本之間的考生,基本不用過多考慮一本的志願,關鍵是填好二本志願,那些大學聯考發揮得不太理想,但有非常強的考研願望的考生,可考慮相對一般的普通高校。

不管怎麼説,第二志願的錄取率遠低於第一志願的錄取率,第三志願的錄取率更小得多,因此,不如採取“衝第一,保第二”的方式,把第二志願作為保底志願對待更穩妥。

錄取第二志願考生時往往有附加條件,常見的是要求服從專業調劑。如學校錄取規則會規定在招生人數不足時,按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錄取第二志願報考該校的考生,但考生應保證服從專業調劑。一方面考生要有心理準備,自己被二志願學校錄取的話,專業要求是無法保證的,另一方面二志願學校的'專業志願都無法滿足時,若不填專業服從調劑,則只能退檔,因此在填志願時“服從專業調劑”不是可隨意處置的,往往可決定其大學聯考的成敗。而且,高校對非第一志願考生的辦法除前面提到過的志願分數級差、專業服從調劑之外,還有對學校志願服從的態度也有區別。有一類學校明確表示,未填報該校志願的考生不予錄取,哪怕填了學校服從調劑也沒有用。另有一類學校則表示錄取非第一志願考生,包括服從學校調劑的考生。還有一個問題是梯度多大才算合理。

高校招生錄取時是分批進行的,大多數省(市、自治區)分四批錄取,即提前錄取、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及高職和專科院校的錄取。各省(市、自治區)根據到本地招生高校的辦學層次來劃分,每一批學校都不止幾個、十幾個,除提前錄取院校相對少一些外,其他批次錄的院校少則幾十,多則百多個,雖然是同一批錄取的高校,但錄取分數可能相差很大,譬如北大、清華與同批錄取的高校相比,投檔分和錄取分可能相差幾十分。所謂“梯度”,就是指在同一批次的學校,因多種因素,在錄取分數上形成的高低差別。“梯度”是客觀存在,考生在填報志願時就得認真對待。

到底什麼樣的梯度才是合適的呢?這裏雖不能用一個絕對的數值來表述,但是提出一些把握原則。首先,對那些明確表示不招第二志願考生或原則上不招收第二志願考生的學校,可以視其分數級差為任意大,選擇那樣的學校為第二志願,填了也是白填。其次,對擬選的第二志願學校有一個清晰的瞭解,如知名度、地域、招生專業及人數、近幾年在本省(市、自治區)的錄取分等,如果同一志願相差無幾,説明這兩個學校間的“梯度”很小,屬於同一層面的學校,他們彼此之間是不宜互為第一、第二志願的。第三,對於高分考生而言,第二志願學校也不能選擇層次太低的學校。例如某考生第一志願報北京大學,第二志願選的是同批錄取中錄取分最低的,錄取分相差七八十分的學校,雖然有梯度,但是太大了,極可能造成“高分低就”,那也不合適。第四,第二志願學校不能與第一志願學校錄取分倒置。總之,在填報志願時,第一、二、三志願之間要避免“並列式”,也要避免波浪式,更不能從低到高地倒置,就經驗而言,志願梯度選在第二志願學校的分數級差30分左右較合適,看自己的考分減去分數級差後能否給第二志願學校投檔,如果夠的話,萬一第一志願落選,被第二志願學校錄取仍有較大的把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