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主題畫教案(精選5篇)

來源:文萃谷 2.97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主題畫教案(精選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端午節主題畫教案(精選5篇)

端午節主題畫教案1

賽龍舟是端午節期間的一項民俗娛樂活動,以其激烈性、比賽性贏得人們的喜愛,但在我們北方幼兒缺乏賽龍舟的生活經驗。因此,在端午節來臨之際,我們藉助幼兒對賽龍舟的對賽龍舟的興趣設計了本次活動,旨在引導幼兒充分認識和感知賽龍舟活動的激烈景象,鼓勵幼兒運用線條、色彩、構圖等繪畫技能豐富生活經驗,並大膽表現龍舟比賽這一內容。

活動目標

1.在喜歡和了解賽龍舟的基礎上,大膽表現賽龍舟的激烈景象。

2.能夠自主運用線條、色彩、構圖等繪畫技能,大膽表現龍舟比賽中人物表情、動作等細節。

3.大膽想象,體驗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和家長一起蒐集、觀看賽龍舟競賽活動。

物質準備,賽龍舟視頻、PPT課件,各種紙張、筆和水粉顏料。

活動建議

1.播放賽龍舟的視頻DVD。幼兒根椐自己的已有經驗説一説端午節賽龍舟比賽的場景。

提問:他們在幹什麼?你是怎麼看出這是龍舟比賽的?劃龍船人們的動作表情是怎樣的?

小結:人們在划船的時候,整齊劃一的動作才能劃得很快,他們的船槳抬得一樣高,他們的身體動作都差不多,所以這艘船一定劃得很快。

2.播放教學課件,感知了解龍舟的基本特徵。學習表現賽龍舟的場景。

(1)觀察龍舟外形特徵,引導幼兒瞭解龍舟的龍頭和側面人的畫法。龍頭:龍嘴(鋸齒型的牙齒)——龍眼(大又圓)——龍角(有分叉)

側面人:頭(可以是側面,也可是正面或背面的)——身體(只畫一側的手)——手部動作畫出划槳的姿勢。

(2)啟發幼兒可大膽設計不同的龍舟,裝飾龍舟的外形。

提問:龍舟上用了哪些線條和圖案?你想用在龍舟上設計什麼圖案?

3.幼兒作畫,教師個別指導。

鼓勵幼兒利用誇張的線條、多彩的顏色在想像的`基礎上創作出龍舟比賽的場景,教師觀察並支持幼兒大膽表現。

4.用幼兒作品佈置“熱鬧的賽龍舟”,引導幼兒互相評價、學習,感受創作的快樂。

端午節主題畫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大師作品及古琴樂曲,瞭解端午節與屈原的關聯,感受屈原的愛國精神與不屈的性格。

2、讓學生集體合作創作一條大龍船的製作,讓學生感受集體的力量時無窮的。

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讓學生集體合作創作一條大龍船的製作。

教具準備:

1.有關屈原的故事或圖片資料。

2.龍舟的圖片資料。

3.剪刀、彩色紙等手工工具。

學具準備:

剪刀、彩色紙等手工工具。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復備學生活動復備

1、織紀律,檢查學具。

2、聽一聽:

師:講述屈原的故事(配音),使學生了解在戰國時期的楚國有一位偉大的詩人及他感人至深的故事。

3、讀一讀:

朗誦屈原的著名詩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加深屈原在孩子們心中的形象,同時也加深對端午節的深刻理解。

4、提出作業要求:

讓學生集體合作創作一條大龍船的製作。

5、老師示範製作一個大龍船的部件折法。

6、放背景音樂,學生製作大龍船部件,老師巡迴指導。

7、集體完成大龍船拼接。

8、教師小結:展示學生完成的大龍船作品。

端午節主題畫教案3

教學目標:幫助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培養優秀的道德品質及愛國熱情,並在解説當地過端午節的習俗中增長曆史知識。

教學重點:學社自己動手做“龍舟”、“粽子”。

教學難點:學生合理利用廢舊物。

教學方法:討論、練習

教學過程:

一、 導入師:農曆五月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又稱作端午節、午日節、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基本相同。在每年這一天,大家會進行一些掛艾葉、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佩香囊等活動。 板書課題。

二、 授課

1、討論端午節的來歷

“端午節的來歷據説是為了紀念歷史上的民族詩人屈原,當年楚人因為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一直追至洞庭湖,還不見蹤跡,而這便成了”龍舟競渡的起源。同時人們還煮了許多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久而久之,每年農曆五月五,人們都用賽龍舟吃粽子來紀念屈原。”

提問:同學們知道端午節還有什麼習俗嗎?

“端午節小孩佩戴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傳統的香囊內有香料,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串,形形色色,玲瓏悦目。”

2、讀兒歌

“五月五,過端午,鑼鼓喧天賽龍舟,掛艾葉,佩香囊。家家户户扎粽忙。”

3、老師示範

1)將紙杯剪開;

2)用膠水粘好;

3)用吸管做船槳

4)做龍頭和小人。

4、學生討論,嘗試做。

5、示範做粽子

1)把紙裁成長方形;

2)連續折成三角形。

3)按折印來做粽子,再用繩子綁好。

6、小組製作

1)選擇合適的廢舊掛曆、包裝紙、彩色絲線或毛線,做個紙粽香囊。

2)用紙杯和吸管來做一隻“龍舟”。

7、老師指導

點評作業

8、展示作品

填寫意見卡,填寫出自己對作品的評價以及他人對作品的建議。

9、分組進行扎粽子或划龍舟比賽。學生集體評選出最佳選手。

三、小結:紙粽可作為禮物過節時送給親朋好友,龍舟可以用來進行一次同學之間的友誼賽。

第二課時:描繪划龍舟的場景

1、 龍舟上人物角色、動態:旗手、舵手、划槳手、鼓手,動作各不相同。

2、 場景熱鬧歡快,色彩鮮豔豐富。

3、 學生創作,教師輔導巡視。

4、 作業展評。

5、 小結:有學生自己談談收穫。

板書設計:

1、老師示範作龍舟:

1)將紙杯剪開;

2)用膠水粘好;

3)用吸管做船槳;

4)做龍頭和小人。

2、示範做粽子:

1)把紙裁成長方形;

2)連續折成三角形。

3)按折印來做粽子,再用繩子綁好。

教學反思:

端午節主題畫教案4

活動目標

1、瞭解龍舟的外形特徵。

2、運用一正一反反覆摺疊及粘貼的方法裝飾龍舟舟身。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有欣賞龍舟的相關經驗。具備一正一反反覆摺疊的基本技能。

課件:龍舟實拍圖、龍舟底圖、扇形魚鱗折法示意圖。

材料準備:彩色紙張、膠水、水彩筆、油畫棒、龍舟底圖(教師可參考龍舟圖畫一隻大龍舟,幼兒一起合作完成裝飾;也可A4紙打印與幼兒數量相同的龍舟底圖,幼兒個人完成裝飾。)

活動過程

兒歌導入,請幼兒説一説龍舟的特徵。

1、兒歌:五月五,是端午,小朋友們來跳舞。吃粽子,賽龍舟,高高興興過端午。

2、討論:龍舟是什麼樣子的?(播放龍舟圖)

出示龍舟舟身底圖及操作材料,與幼兒討論裝飾龍舟的方法。

——我們可以怎麼裝飾龍舟長長的舟身呢?

——怎樣才能讓龍舟底圖的整體畫面更豐富呢?

小結:可以使用彩色紙張折成扇形魚鱗粘貼在舟身上來裝飾舟身,再用彩筆為龍舟底圖塗色、添畫,使整體畫而更加豐富、美觀。

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1、播放扇形魚鱗折法示意圖,引導幼兒摺疊時要正反等寬,反覆摺疊,使摺痕均活動勻,嘗試使用兩種顏色的彩紙重疊後進行摺疊,並將摺疊好的扇形魚依次粘點在龍舟舟身上。

2、引導幼兒關注整體構圖,注意龍舟與添畫的人物、景物的比例以及龍舟的色彩搭配,使整體畫面生動有趣。

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

在美工區開展“端午粽子香”活動,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方法制作和裝飾粽子,體驗過端午節的快樂心情。

端午節主題畫教案5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利用身邊易得材料以多種方法制作自己喜愛的端午節用品:創造性的節目表演和遊戲;用紙摺疊造型做一些彩粽;紙盒、紙板、竹片等綜合材料做大龍舟;碎花布、彩色線縫製一些香袋等。

【教學難點】

a·對端午節民間傳統文化淵源的瞭解、探究和繼承。

b·設計製造出有意義、有創造性的節日用品。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沒計】

第一課時 對端午節民間傳統文化淵源的認識

【課前準備】

教師:懸鐘植像;掛艾葉莒蒲;賽龍舟;飲雄黃酒;吃粽子;佩香袋等有關端午節起源的資料 (實物、圖片或課件)。

學生:學生自己收集端午節的相關資料、實物、圖片。

【教學過程】

(1)導人:教師出示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嚨奪目的.彩色紙粽子、布香袋(有十二生肖造型、有"五毒"、還有卡通造型),還有課件裏賽龍舟、掛艾葉莒蒲、飲雄黃酒 ("青蛇傳"片段)、懸鐘植像;把學生帶人端午節,感受端午節的氣氛。

a、端午節識紀念誰的節日?有何意義?根據你收集的材料,你知道的還有哪些説法?(屈原、伍江而死、紀念現代革命女詩人秋理、紀念龍的特殊節日。)

b·每年的端午節,你是如何度過的7你包過粽子嗎?佩帶香袋嗎?你玩過碰雞蛋、鴨蛋、鵝蛋嗎?你參加或觀看過賽龍舟嗎?飲過雄黃酒嗎?你洗過艾葉莒蒲水澡嗎?

(2)認知:

a·指導學生閲讀課本,並通過多媒體課件瞭解與端午節由來有關的幾位歷史人物(屈原:戰國時代的楚國人;伍子百:戰國時代的楚國人;曹娥:東漢孝女;秋謹:現代革命女詩人)。

b·通過多媒體課件和課文中給的圖片引導學生分析中國民間採用了哪些方式來紀念這些傳説中的歷史人物(賽龍舟、掛艾葉莒蒲、飲雄黃酒、吃粽子、懸鐘帽像、玩碰雞蛋、鴨蛋、·鵝蛋、佩帶香袋)。

(3)實踐:

a·學生4一6人一組對端午節傳説中的故事進行編排並表演。要求對故事情節瞭解,表演充分、形象合埋。

b·學生個人或分組對端午節紀念活動(賽龍舟、掛艾葉莒蒲、飲雄黃酒、懸鐘道像)進行 "模仿秀"表演。

(4)感悟:

學生通過討論課本、多媒體課件,迸一步瞭解涉及端午節由來的幾位歷史人物 (屈原:戰國時代的楚國人;伍子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曹娥:東漢孝女;秋理:現代革命女詩人)。中國民間節日紀念的特殊性:集遊戲節慶、體育鍛煉、健康預防於一體的民間節令。

(5)創新:

結合課本知識及多媒體課件小組討論:還可以設計出哪些更好的方式或者別具一格的形式過端午節。

表演獨特的故事新傳和用遊戲的方式給自己設計的故事新傳及遊戲命名。

(6)拓展:

a·去圖書館、網絡查找資料瞭解涉及端午節由來的幾位歷史人物;中國民間採用了哪些方式來紀念這些傳説中的歷史人物。

b·收集有關端午節的詩,用詩會的形式過端午節。

(7)總結:

教師從學生編導、表演的節目和遊戲中選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進行指導性評價。也可以舉辦"端午節模仿秀",集體評選優秀作品。

第二課時 彩粽、香包,彩蛋的製作

【課前準備】

教師:端午節用品的圖片或課 件資料。

學生:收集相關資料、實物、圖片。製作紙製彩粽、彩蛋、香包的各種彩色紙 (稍微硬一些)、彩色布、香艾葉草和各種彩色線。美工刀、顏料、鉛筆。

【教學過程】

(1)導人:教師點評學生上節課"端午節模仿秀"優秀作品,並提出:希望在道具上有所創新。如:掛飾"香包、彩粽",彩蛋遊戲的裝飾與創作。

(2)認知:

a·指導學生閲讀課本,並通過教師示範瞭解用彩色紙製作彩粽的一般方法;讓學生了解綵線繞結方法及串接方法。

b·讓學生口述彩粽的製作過程,分小組討論用彩色紙製作彩粽的一般方法;討論綵線繞結方法及串接方法。

(3)實踐:

進行彩粽製作:學生2一4人一小組,先討論如何製作出形態可愛、五彩續紛的彩粽,再動手製作。

要求分工合理,體現團結協作的精神。

(4)感悟:

學生通過討論,進一步瞭解涉及端午節其他用品的製作技法,討論製作彩蛋和香包的製作小技巧。

(5)創新:

a·結合課本知識,設計製作出形態新穎的彩粽,教師可提示在彩粽的稜角上變化,在各面上進行變化或更簡易地製作出形形色色的彩粽。並能夠加人自己的創作風格設計香包、彩蛋。製作過程中可放民樂烘托氣氛。

b·小組討論,還可以運用哪些方法制作出別具一格的彩粽、香包和彩蛋?給自已設計製造出的彩粽和香包、彩蛋命名。

c·將自己設計製造出的彩粽和香包做出各種申結造型,小組l間進行交流,組織一個交易會,互相介紹自己的作品並開展相互贈送彩粽和香包、彩蛋活動。

(6)拓展:

a·參觀博物館或是網絡資料瞭解中國民間各地彩粽、香包的製作特色和濃郁的民族風情。

b·讓學生嘗試一下在計算機上設計製作形態各異的彩粽、香包和彩蛋,通過網絡發送傳情。

c·讓學生對自己設計滿意的作品,用簡短的文字進行説明。

(7)總結:

教師從學生作業中選出有創新的作或交易會。

第三課時 賽龍舟"遊戲製作

【課前準備】

教師:中國民間端午節 "賽龍舟"體育活動圖片、多媒體課件。

學生:製作"賽龍舟"的各種材料:紙箱、硬紙板、一次性紙杯、小木夾、紙棍、美工刀、鉛筆、粘膠等。

【教學過程】

(1)導人:通過影視資料瞭解賽龍由來及其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創作激情。

(2)認知:

a,指導學生閲讀課本和多媒體課件,瞭解龍頭的結構及如何與教室環境有機結合,設計製作出自已的龍丹。

b·讓學生口述龍舟的製作過程,集體討論製作方案。

(3)實踐:

a·學生自行分組,討論如何製作出有創意,能與身邊材料巧妙結合的龍。

b·對龍頭、龍身。龍尾及槳分別進行設計製作。可以參考教材上提供的方法,也提倡同學設想出不同方法,還可以結合體育活動,將同學排成兩組以上的隊形,在操場上進行"賽龍舟"競技比賽。將龍舟的頭尾進行美術裝飾設計,同學的隊形組合是龍身。要求分工合理,體現團結協作的精神。

(4)感悟:利用老師提供的有關各地賽龍舟的風俗、風情的差異,體悟賽龍舟及其體育活動除紀念價值外的教育價值——集體要前進必須齊心協力。

(5)創新:

小組討論,還可以運用哪些方法造出更加有氣勢的龍舟,並將製作的龍舟在教室裏進行實地組合。

將設計製作的龍舟組接好進行賽龍舟遊戲。並能夠全面地介紹龍舟各部件的功能和製作技巧

(6)拓展:

通過參觀博物館,瞭解中國各地龍舟的特色。

讓學生嘗試龍頭和龍尾、龍身各處所擔任的職責有何不同,樹立在一個集體中大家要前進必須“齊心協力”的信念。

讓學生欣賞自己設計的作品,用簡潔的文字進行創意説明。

(7)總結:

教師根據學生合作製作過程和遊戲過程,從構思和製作技巧等方面進行肯定性的評價。對在遊戲中能顧全大局,具有較強的協作精神的學生給予肯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