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習俗 15篇

來源:文萃谷 3.04W

除夕的習俗 1

年夜飯

除夕的習俗 15篇

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説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家庭是華人社會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團年飯充分表現出中華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敍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户户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温馨撩人,説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麪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着"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説是誰先吃着了,就能多掙錢。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户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貼福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户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燃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説。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除夕的飲食習俗

餃子:招財進寶

在中華民俗中的,除夕守歲吃“餃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無法替代的重頭大宴。“餃子”又名“交子”或者“嬌耳”,是新舊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蒼之意,是必須要吃的一道大宴美食。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

雞:有積蓄

除夕一桌豐盛的年夜飯桌上,自然少不了雞。除夕晚上吃年夜飯,在許多地方開席時首先要吃的菜就是雞,因為寓意吉利。年菜必須有一隻雞在餐桌上,因為“吃雞起家”。廣州本地客家人拜神還要用雞鵝做“頭生”,都會選“走地雞”,喻求生生猛猛。

豬脷:大吉大利

豬脷代表着一年都大吉大利,所以豬脷每到過年的時候,就會被老街坊搶着來買的!

魚:年年有餘

因為中國傳統有年年有餘(魚)的説法,所以魚是年夜飯必備的一道菜。除夕夜吃鯉魚,鯉同“禮”諧音,過年吃鯉魚大吉大利。除夕夜吃鯽魚,鯽同“吉”諧音,過年鯉魚和鯽魚一起吃就是大吉大利。除夕夜吃鰱魚,鰱同“連”諧音,過年吃鰱魚連年有餘。

為了吃出連年有餘的好意頭,您可以除夕兩條魚,年夜飯吃一條,大年七年級吃一條,就是連年有餘。如果製作一條的話,年夜飯吃終端,大年七年級吃頭尾,這樣就是連年有餘,有頭魚尾。

除夕的習俗 2

習俗

除夕祭祖一方面是源於“百善孝為先”和“慎終追遠”的傳統觀念,在辭舊迎新之際對祖宗先輩表示孝敬之意和表達懷念之情;另一方面是由於人們深信祖先神靈可以保佑子孫後代,使子孫後代興旺發達。這一傳統習俗代代相傳,人們每逢除夕總要舉行祭祀儀式,感恩追始,祈求保佑。在過去,祭祖儀式一般在除夕下午在族人祠堂舉行,身穿盛裝的同一姓氏宗族參加,儀式較為隆重。老百姓一般都在吃團年飯之前在家中的先祖神龕面前擺起美酒佳餚,進行拜祭。

在東北的農耕地區,一年中最重要的祭祖活動一般都是在歲末舉行,而且大部分是在臘月二十八至除夕這幾天。祭祀的形式依條件而有所不同。一些祖上做高官而且人丁興旺、財力殷實的家族,往往建有本族的宗祠,俗稱“家廟”,他們祭祖活動則集中在這裏舉行。在祭祖的日子,當地本家各支系的主要男性成員齊集家廟,事先已將應用的供器擦洗乾淨、供品預備齊全,把各代先人的神主(牌位)和畫像(俗稱影像)按輩份順序擺掛。隨後在族長主持下,所有人按輩份高低,分批向各位祖先上香行禮。

各家各户的祭祖則雖是一番形式。很多地方都是在吃晚飯前進行。先是到自家的墳塋地祭祀,有的只是磕頭,有的還要用炕桌抬一桌酒菜,稱為“給老祖宗送席”。祭祀的順序當然是從墳地中輩份最高者開始。把炕桌擺在墳前,磕頭行禮,再倒一盅酒於地上,照此依次祭完之後,把飯菜埋進土裏,算是給祖宗們“送去”了,同時還要在墳前燒紙,算是孝敬祖先們過年期間的“零花錢”。

主要的祭祀則是在家中進行,時間多是在除夕晚飯前後,民間稱之為“接老祖宗回家過年”。因為傳説死者的魂靈不能在白天行動,所以要等天黑以後進行,以滿族人家的做法比較典型。先將香爐、香筒、燭台(俗稱五供)或者木香碟,擺放在西炕上或堂箱的箱蓋上,將平時放在“祖宗匣”裏的族譜“譜單”(世系表)請出打開掛在西牆上,有的人家因不是長房主枝沒有譜單,則按照譜書的記載把自己各代直系祖先的“名諱”寫在一張長紙條上張掛,俗稱“祖宗條子”或“譜條子”,也有的是擺放木牌位。

擺掛好後開始上香擺供,全家大小依次磕頭行禮。所擺的供品一般是麪食和水果之類。許多人家專門為除夕祭祖蒸白麪饅頭,每個上面點一個紅色的圓點,每兩個平面相合摞在一起為一組,一般是三至五級,各盛放在白色瓷盤當中。這些供品一直襬到正月初五,而且從七年級到初五每天早晚兩次在祖先神位(譜單)前上香,直到初五晚上,才經行禮後把“老祖宗”送走,即將譜單或牌位收歸原處。還有一些地區在除夕晚上為去世不久的祖父母或父母舉行一些祭奠儀式。比較有特點的是將其生前穿過的衣服疊好擺在炕上,然後晚輩們跪下磕頭,嘴裏還要説“xx(對長輩的稱呼)回家來過年吧”。

另有在房山頭“落地式”煙筒根處燒紙祭奠,因民間傳説這裏是本家亡故之人魂靈常棲身之處。燒紙時嘴裏還要“叨咕”一些寄託思念和請求保佑的話語,而且相信祖先們一定會聽到,給家裏人帶來幸福和安康。

古代習俗

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漢人祭祖,多半做魚肉碗菜,盛以高碗,頗有鐘鳴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設火鍋,按靈位設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將火鍋扇開,隨時換菜。旗族人祭祖,滿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黃油炒黃米麪,撤供時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風味。滿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蘋果、素蠟檀香,靜肅異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餑餑,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頭,獻供新茶。祭祖形式雖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懸影,上元夜撤供,親朋之至近的,拜年時也必須叩謁祖先堂,不獨慎終追遠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藉此保存了。

我國部分地區有一種除夕上墳的風俗,稱為送年食。上墳時間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們把做好的年夜飯,送到亡故親人的墳上,讓亡故的親人與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從而寄託人們對亡故親人的哀思。

祭祖禮節

祭祀先祖,是春節期間一項隆重的民俗活動。除夕到來之前,家家户户都要把家譜、祖先像、牌位等供於家中上廳,安放供桌,擺好香爐、供品。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還有的地方還叩拜玉皇大帝(中國民間信仰中的最高之神)、王母娘娘(玉皇大帝的妻子)。供品有羊、五碗菜、五色點心、五碗飯、一對棗糕、一個大饃饃,俗稱"天地供"。由家長主祭,燒三炷香,叩拜後,祈求豐收,最後燒紙,俗稱"送錢糧"。人們在春節期間祭祀祖先、叩拜神靈,其實就是給祖先、諸神拜年。

中國人有慎終追遠的傳統,過節總不會忘記祭拜死去的先人,春節也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鮮花以表心意,是中國普遍採用的儀式,祭祖的形式或許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紀念祖先的意義卻是相同的。家庭祭祀活動最主要的內容之一。按照民間的觀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樣是應該認真頂禮膜拜的。因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時時刻刻的在關心和注視着後代的子孫們,塵世的人要通過祭祀來祈求和報答他們的庇護和保佑。春節時必須祭祖,緬懷自己的祖先,激勵後人。

但因各地習俗不一,所以有的地方在年夜飯之前祭拜;有的地方在除夕夜子時前後祭拜;有的地方在七年級早上開家門前祭拜;而台灣地區是在除夕午後,進行一年中最後一次祭拜祖先。還有的地方七年級在家裏祭拜之後,還要去祠堂祭祖。也有上墳祭祖的,俗稱墓祭,主要是在墳地燒香、上供、叩拜。近代一般是到親人的墓地祭拜。

除夕的習俗 3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區的風俗習慣都不同,在我的老家河南,你知道是怎麼過年的嗎?跟着我一起去看看吧!

每年的除夕早晨,大人們早早起牀,家家户户都會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紅通通的春聯、年畫、窗花等,貼在大門或窗户上裝扮,春聯上的吉祥話兒、美麗的窗花、造型不一的年畫,讓我們瞬間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兒。這一天還會大掃除,寓意是將一年裏的晦氣全部掃出門,有辭舊迎新,接福納祥的意思。

今年的這一天,奶奶和媽媽在家包餃子,準備豐盛的年夜飯。我則約幾個小夥伴一起去附近的地方放鞭炮去了。

到了晚上,大家圍着桌子坐下,桌子上擺滿了美食,有餃子、火鍋、臘肉等。爸爸看見我正在吃餃子,於是問我為什麼要在春節吃餃子?我想了想回答到:“好像是為了預防耳朵被凍傷。”爸爸笑着説:“不錯,餃子是醫聖張仲景為了治療老百姓得的凍耳所製作的。後來不斷模仿改良才有了現在所吃的餃子。"大家一邊吃,一邊聊天,很快就吃完了年夜飯。我們坐在電視機前,等待着春晚開播。

除夕,就像一首輕快的樂曲環繞在我的心頭,讓我陶醉其中。

除夕的習俗 4

窗花題材

窗花的表現題材極其廣博,舉凡戲劇人物、歷史傳説、花鳥魚蟲、山水風景、現實生活及吉祥圖案均可成為窗花的表現內容,可謂無所不有。但最多的是花卉動物、喜慶吉祥紋樣,常以“吉祥喜慶”、“豐年求祥”、“五穀豐登”、“人畜興旺”、“連年有餘”、“貴花祥鳥”等為主體。

“龍鳳成祥”永遠是民間藝術的主題,龍鳳造型優美,刻畫細緻、準確的表達了人們祈福求祥的心理。窗花的表現題材也有故事、人物、戲曲、習俗等,多流行於黃河流域及北方農村,常見的有三國戲、水滸戲、西遊戲、民間故事以及地方戲的人物造型和戲曲情節。就連民間故事“老鼠娶親”也成為窗花表現的題材。其中又以寓意吉祥的窗花數量最大。

窗花形式

窗花都選用適合紋樣,山東的窗花多直條式,是適合該地直櫺窗而形成的;西北的窗花逢中用“十”字將完整的剪紙分成四大塊,也是適合該地窗户中心有一個十字格而形成的。湖南的窗花有固定的組合形式,一般是中心貼雙喜團花,四角貼蝴蝶角花,團花兩旁再配一對喜燭和花籃、盤花。為了不影響室內採光,窗花多為陽剪,以求得較多鏤空的面積。窗花的外輪廓和窗架之間要求舒密有致、構圖格局均衡,除裝飾美好的因素外,還能起到防寒和透風流通的實用作用。為追求清新、亮堂、明快的室內裝飾效果,窗花剪刻多用細線造型,達到鏤空玲瓏的視覺效果。

剪紙技術

每一種藝術都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由於剪紙材料(紙)和所用的工具(剪刀和刻刀)決定了剪紙具有它自己的藝術風格。剪紙藝術是一門“易學”但卻“難精”的民間技藝,作者大多出於鄉村婦女和民間藝人之手,由於他(她)們以現實生活中的見聞事物作題材,對物象觀察,全憑純樸的感情與直覺的印象為基礎,因此形成剪紙藝術渾厚、單純、簡潔,明快的特殊風格,反映了農民那種樸實無華的精神。

刀法的運用

“鋸齒”是作者在製作過程中,由於紙和刀的切割移動而自然產生的,它利用鋸齒的長短、疏密、曲直,剛柔,鈍鋭的變比,結合不同物象的特徵,表現它的質感、量感、結構等。

刻植物時,柔和的鋸齒紋可以表現它的花果,堅硬的鋸齒紋可以表現樹的葉子和莖的針刺、毛絨。

刻動物時,細密的鋸齒紋可以表現軟軟的絨毛,剛健的鋸齒紋可以表現硬實的鬃毛,圓實半弧形的鋸齒紋可以表現禽鳥、魚蟲的羽毛和鱗。

刻人物時,用跳動的鋸齒紋可以表現活動的眉毛,鬍子,頭髮,用修長豐潤的鋸齒紋可以表現小孩豐滿的肌膚。

“月牙兒”也是剪刻時自然產生的各種弧形裝飾,它以陰刻為主,主要表現人物的衣紋,或破壞大塊黑的面積,根據個同物象的特徵,形狀,可長可短,可寬可窄,可曲可直,能變化出各種不同的類型。

“鋸齒”和“月牙兒”這兩種形式也往往不同一張剪紙畫面中交錯運用,使得層次更加分明和富有變化。民間剪紙的刀法形式除“鋸齒”和“月牙兒”之外,還有諸如花朵、渦紋、雲紋和水紋等。

從南北朝時期的“對馬團花”和“對猴團花“剪紙技法中的鋸齒和月牙兒的萌芽出現,經過於百年的歷史演變,一直延續至今,巳成為一種裝飾圖案的規律被人們所喜愛和運用。

當同時刻制數量比較多的剪紙時,在刀法的運用上,要切不要劃,切出來的剪紙比劃出來的剪紙要顯得厚實。用刀時必須要像手拿鋼鋸一樣,上、下來回切動,用力要剛勁、均勻,否則,刀在千里就會失去靈活性。注意不要左右來回擺動,握刀上下必須垂直,刻出的剪紙才會準確。在剪紙時,下刀和起刀必須做到準,特別是在刀與刀們連接的地方,説下就下,説起就起,否則,線條就容易被刀刻斷或者刻不斷而把剪紙撕壞。

除夕的習俗 5

1、除夕來源於先秦時期

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夜、歲除、大晦日,是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農曆十二月多為大月,有三十天,所以又稱為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年三十夜。而十二月小月時為廿九日,有些地區又會改稱二九暝。“除夕”中“除”字的本義是“去”,引申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義是“日暮”,引申為“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舊歲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換新歲的意思。

先秦時期的逐除。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據稱,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着的《風土記》等史籍[3]。

2、除夕夜要吃年夜飯

除夕夜的年夜飯也叫團圓飯,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因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飯桌中間設置火鍋,因此也稱圍爐。

3、除夕當晚不汲水

過年有“不汲水”的禁忌,家有水井的人家要在除日黃昏前“封井”,給水井加上木蓋,供奉糕點以後焚香拜祭,三日後方可開蓋複用。

4、除夕當天要祭祖

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國很多地方,這一天,民眾都會在家中擺上豐厚的飯菜,點燃香燭,家長率領子孫們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農村還會在家中焚燒紙錢。大年三十傍晚時分,在祖宗像前點上香燭,倒上美酒,擺上菜餚,全家人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表達“慎終追遠”的感情。

5、除夕夜當晚要守歲

除夕夜守歲也是一項流傳久遠的習俗,早在西晉《風土記》中就有明確記載:“終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歲。”在這個晚上,無論大人抑或是小孩,都要説吉祥話,不可説晦氣話、髒話和不敬之語,否則一年都要倒黴。

除夕的習俗 6

清晨最後一次年貨採購

在北方年貨一半都會在年三十前準備齊全,但是在南方人們喜歡新鮮的果蔬和鮮活的海味,冰凍過的海鮮河鮮已經失去了鮮活的口感,用來製作年夜飯就大打折扣了。因此在年三十一大早,最後一次年貨採購正在火熱進行中,過了上午10點之後菜場小販就陸陸續續回家過年了。

貼春聯掛紅燈籠

除夕當天除舊迎新是重要的事情,將屋裏裏裏外外紅紅火火裝飾一新,貼上新的對聯和福字,還有各種生肖貼畫看着都很喜慶。至於貼春聯的時間各地都有不同時間觀,有入夜之前貼好的,還有吃年夜飯之前貼好的,還有在中午十二點之前貼好的,各地習俗不同,説法也不同。

放鞭炮

雖然現在城裏禁鞭,但是農村過年哪裏有不放鞭炮的呢,除夕這天放鞭炮的次數很多,習俗不同講究也多種多樣。有些在貼完春聯之後要放一掛鞭炮,祭祖的時候也要放鞭炮,在吃年夜飯之前要放一掛鞭炮,還有晚上十二點新舊交替的時候準點放一掛鞭炮,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掛鞭炮了。而20xx年除夕也是立春,在立春吉時也要放一掛鞭炮,這是春天到來萬物開始復甦的時候。

祭祖

一年中祭祖的時間很多,但是年三十是重中之重,在堂屋的香案上或者是去到墳頭擺好貢品,與祖先一起過年。祈求祖宗保佑新一年能家宅安康,風調雨順。在家族繁盛的人家,祭祖從早上就要忙到下午。女人不能參與祭祖就負責準備年夜飯。只有祭祖過後年夜飯才會開始,這是對祖先的尊重。

吃年夜飯守夜

可以説除夕忙活一天就是為了準備這一頓飯的,喜慶的團圓飯是很多人一年到頭的心願,這一頓年夜飯可以吃幾個小時的時間,大家談天説地,搓麻將,打牌,看春晚。一直到新一年的到來,在新年的祝福聲中才逐漸散去休息了。

除夕的習俗 7

相傳,在大年三十晚上,人們為了躲避年獸,天不黑就早早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守夜坐等天亮,這便是除夕守夜了。

吃過年三十的團圓飯後,我便期待着最後一出精彩的壓軸戲除夕守夜。我們在户外,呼嘯的寒風像刀子一樣颳着我們的臉,兩旁的大樹發出“沙拉拉”的響聲。我們不停地搓着手,同時不忘向嘴裏塞一顆太妃糖,期待的,等着新一年的到來。

“十,九,八,七,六,五”隨着倒計時的結束,新年到了!人們齊齊地歡呼起來,互相慶祝這新年的到來。隨着一聲巨響,五彩斑斕的'煙花陸陸續續地升上了漆黑的天空:紅的、黃的、綠的有如一幅精美的畫卷。孩子們一邊玩耍着,一邊欣賞着絢爛的煙花,快活的像吃了蜜一樣的甜。正在玩摔炮的表弟,看到天空中煙花的綻放,吃驚的睜大了眼睛,連摔炮也忘了玩,眼睛痴痴地盯着天空中的煙花,輕輕讚歎道:“多美啊”連旁邊的大人,也露出了小孩子般的笑容,都紛紛凝視着天空中的煙花,似乎回憶起了自己美好又快樂的童年。

不久,鞭炮也響了起來。鞭炮素來有驅趕年獸的象徵,故而聲音特別響亮。鞭炮的響聲,人們的慶祝聲,給這裏帶來了一番熱鬧與年味。爆竹的火光映在每個人的臉上,顯得亮堂堂的,大家的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眼中無一不閃爍出激動的光芒。

除夕守夜是春節的一種習俗,它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快樂。

除夕的習俗 8

傳統節日的到來我們都會選擇吃一些進補的東西,春節同樣如此。我們都知道,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傳統美食。北京的傳統美食都特別的多,但是老北京除夕吃的美食跟其他地方都有一些與眾不同,也有一些傳統的美食。

那麼,老北京除夕吃什麼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北京人特別講究過年,尤其講究過年的吃法。昔日老北京曾有民謠:“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七年級扭一扭……”這民謠中列舉的臘八粥、炸豆腐、燉羊肉等等,都是春節期間老北京的美食。而在今天,這些都已經是人們的家常便飯,但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卻只能在過年時方可大飽口福。

春節時僅有以上幾種食物,當然不算是豐富,一些小康的北京人,昔日還有除夕夜吃魚的習俗。魚必須是鯉魚,最初是以祭神為名目,後來則與“吉慶有餘”的吉祥話相連,魚既是美食,也是供品。

至於除夕之夜的餃子,其中的素餡餃子要用來敬神,大家吃的則是肉餡的;生活不富裕的人家,則以肉、菜混合為餡。即便最窮的人家,過年吃餃子的程序也是不會少的。在餃子、年糕這些眾所周知的美食之外,老北京人還要打“豆兒醬”——種由肉皮、豆腐乾、黃豆、青豆、水芥等等製成的涼菜,色如琥珀,類似於“肉凍兒”。此外還有“芥末墩兒”,這是用來佐酒和開胃的涼菜。節日中人們食用油膩食品多,易於“生火”、“生痰”,這些涼菜可以彌補這一缺陷。

當各式葷素大菜已備齊時,北京人還備糖果、乾果、瓜子和“雜拌兒”,所謂“雜拌兒”是今日之什錦果脯。當年這些小食品是人們圍爐閒坐、守歲辭歲時的美食。

今天那些以祭祖祭神為名的供品和傳統食品,幾乎全保留下來了,只是不那麼引人注目。至於如今的春節,餐桌只能用“豐盛”一詞所概括了,什麼川魯大菜、生猛海鮮,都會出現在尋常百姓的除夕餐桌上。講“新派”的人家還會到大飯館裏去“撮一頓”來喜迎新春呢!

除夕的習俗 9

南方人除夕吃的食物

吃年糕

南方一些地方過春節講究吃年糕,年年高(糕),象徵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

中國人過春節,或稱過農曆新年,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主要是吃年糕,尤其是江浙一帶的老百姓。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如果是炒年糕,上海人在調味品中,喜歡放一點糖。感到更好吃!年糕作為一種食品,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古人對米糕的製作也有一個從米粒糕到粉糕的發展過程。公元六世紀的食譜《食次》就載有年糕“白繭糖”的製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飯,及熱於杵臼淨者,舂之為米諮餈,須令極熟,勿令有米粒。”即將糯米蒸熟以後,趁熱舂成米諮,然後切成桃核大小,晾乾油炸,滾上糖即可食用。

過年吃火鍋

南方的年夜飯通常有火鍋和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温馨撩人,紅紅火火。過年不少人喜歡吃火鍋,一來無論葷素,各種美味都可以在火鍋中吃到;二來過年吃火鍋寓意紅紅火火,討了個好彩頭。很多火鍋餐廳特意在春節期間推出春節套餐,一家人圍在一起吃個特色火鍋,暖意融融,氣氛也不錯。

吃魚

過年食魚的習俗,大江以南的不少區域,似乎有一個潛規則。魚是宴席上最後一道菜,端上桌基本上是不吃留下它,作為吉祥物,意味着“年年有餘”。有的地方,年飯時吃魚,要留頭留尾到明年(即年初),表達新年“有頭有尾”的祈願。擺魚也有講究:魚頭要對着貴賓或長輩,體現尊敬;來客是文人,將魚肚對着他,贊他肚裏有墨水,滿腹文章;來客是武將,講魚脊對着他,誇他剛武豪放,可作脊樑。還有魚端上桌時的擺放,魚頭對着誰、尾對誰,擺下後不可再端動。魚頭所對的人“剪綵”,魚尾所對的人“贊助”;先由二位對飲一杯酒,再由魚頭的人首動筷夾魚吃(所謂“剪綵”),隨後大家才可以動筷,熱鬧氣氛,歡語一片。

吃湯圓

元宵在南方叫做“湯圓”,在江蘇,上海等地,大年七年級早晨都有吃湯圓的習俗。元宵節,道教稱之為“上元節”。據元代伊土珍《(女郎)環環記》引《三餘帖》記:嫦娥奔月後,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見,自稱為嫦娥之使,説:“夫人知君懷思,無從得降,明日乃月圓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團團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臨。可見元宵節吃元宵,是取“團團如月”的吉祥之意。

除夕吃團圓飯的説法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人們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羣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熬,稱作“年關”,每到這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裏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

吃過飯後,誰也不敢睡覺,坐在一起閒聊壯膽。不吃年夜飯是熬不過年的。所以就逐漸形成了除夕吃團圓飯的習慣。

除夕吃團圓飯的傳説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個老員外,家裏僱了一個好廚師,老員外有一個獨生子被抓去當了兵,眼看要過年了,老員外兩口想起兒子一年都沒給家裏來個信兒,也不知道是死是活,就成天板着臉,沒一點要過年的意思。老廚師看在眼裏,心裏為老倆口傷心,可他也沒什麼別的辦法,只想把飯做的好點兒,也叫老倆口高興點兒。

三十兒這天,老廚師一早兒到街上買了些鴿、雞、魚、青菜,在廚房裏做好了,正想端去,老員外的獨生子回來了,老員外可高興了,拉住兒子問這兒問那。這一下可又難壞了老廚師,菜只做兩盤,是給老員外兩口準備的,可這下成了三個人,端上去兩盤菜多掃興,若再做一盤吧,菜又不夠,這可怎麼辦?想了一會兒,老廚師有辦法了,他把做好的菜和剩下沒做的菜堆在一塊炒了一個大盤端了上去。

老員外吃一口大盤菜,覺的味道不錯,就問:“這叫啥菜?味道真好。”老廚師也不知道啊!他想:您家今天團圓了,我是為了您團圓才做出這樣的飯。就隨口説:“團圓飯”。從此,這種飯便留傳下來了,每年三十這一天,人們就做一次“團圓飯”,表示全家團圓。

除夕的習俗 10

1、驅儺

驅儺在宋代有大儺儀、小儺儀之分。盛行於宮中的主要為大儺儀。據宋代人解釋,大儺,意在逐盡陰氣為陽導也,今人臘歲前一日擊鼓驅疫,謂之逐除是也。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除夕這天,禁中呈大儺儀,並用皇城親事官。諸班直戴假面,繡畫色衣,執金槍龍旗。教坊使孟景初身晶魁偉,貫全副金鍍銅甲,裝將軍;用鎮殿將軍二人,亦介胄裝門神;教坊南河炭醜惡魁肥,裝判官;又裝鍾馗、小妹、土地、灶神之類,共千餘人。自禁中驅祟,出南薰門外轉龍彎,謂之埋祟而罷。而對比其他史料記載,南宋時期的臨安驅儺儀式也大體如此。

2、送節物

史料記載,除夕這天宋代皇帝有賜文武大臣鍾馗像的風俗。如北宋神宗時期,宋神宗就命畫工摹拓鍾馗像,然後雕版印刷精裝後,將成品賜給中書省和樞密院中的官員。除夕之夜,神宗又派入內供奉官就東、西府給賜鍾馗之像。而在民間,當時的人們也送門神、鍾馗等節物之禮俗,如宋代史料筆記《雞肋編》記載,除夕日送節物,必以大竹兩竿隨之。

3、年餺飥

餺飥,是宋代除夕所製作的一種特色小吃,類似於今天羊肉泡饃等湯餅類的食物。宋人就有冬餛飩,年餺飥的説法。大詩人陸游《歲首書事》一詩有言:中夕祭餘分餺飥,犁明人起換鍾馗,並自注:鄉俗以夜分畢祭享,長幼共飯其餘。又歲日必用湯餅,謂之冬餛飩、年餺飥。

4、試年庚

陸游《劍南詩稿》有云:鄉俗,歲夕聚博,謂之試年庚。即將除夕這一天的賭博輸贏視為預測下一年人生命運的遊戲。另外陸游《新歲》一詩中,明燭聚呼盧之句便專指此遊戲。

5、消夜果

除夕夜闔家團聚,為了打發晚上閒暇時光,宋代時,很多人家都要準備一些消夜食品,也叫消夜果,如《夢粱錄》一書有描述宮廷內消夜果的場景,其言:是日,內司意思局進呈精巧消夜果子合,合內簇諸般細果、時果、蜜煎、糖煎及市食,如十般糖、澄沙團、韻果、蜜姜豉、皂兒糕、蜜酥、小鮑螺酥、市糕、五色萁豆、炒槌慄、銀杏等品,及排小巧玩具頭兒、牌兒、帖兒。供宮中皇子、女眷玩耍、食用。而在普通百姓家中,雖不能如宮中豐盛,但也極盡所能,準備消夜果,力保年節順心。

6、小兒賣痴呆

按宋代人的風俗,在除夕夜天將亮前,要進行一項所謂小兒賣痴呆的活動。南宋詩人范成大《賣痴呆詞》就有描述: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迎新歲。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痴呆招人買。二物與人誰獨無?就中吳依仍有餘,巷南巷北賣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櫟翁塊坐重簾下,獨要買添令問價。兒雲:翁買不須錢,奉賒痴呆千百年!從這首看似詼諧幽默的詞句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一風俗飽含着宋代人良好的心願,即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聰明伶俐。

7、打灰堆

宋代人所説的打灰堆,大約就是在天亮前拿着一掛滿銅錢的竹竿,用力敲打灰堆或垃圾堆。據説只要打過灰堆之後,這家主人就會逢凶化吉,遇難呈祥,心願也多可實現,故也稱作擊如願。

8、籸盆

燒鬆盆,主要是一種宋代民間的驅邪祈吉活動。南宋時已開始流行,周密《武林舊事》就記載,至(除夕)夜,蔶燭籸盆,紅映霄漢。籸盆因為以麻籸 (渣滓)為燃料,故有此稱。劉昌詩《蘆浦筆記》也有記載:今人祠祭或燕設,多以高架燃薪照庭下,號為生盆。莫曉其義。予因執事合宮,見御路兩旁火盆皆疊麻籸,始悟為籸盆,俗呼為生也。

9、焚蒼朮

蒼朮是一種中藥,宋人認為它有消燥濕,健脾胃的功效。因此,在宋代,每當除夕之夜,大部分百姓總是要焚燒蒼朮等藥材,以此希望能闢瘟祛濕,祈求健康。如周密《武林舊事》載:至(除夕)夜如飲屠蘇、百事吉、膠牙餳,燒術賣懵等事,率多東都(借指北宋)之遺風焉。可見,這種焚蒼朮的做法在北宋、南宋均有傳承。

小結:除夕在宋代又稱作歲除、除夜、除日等,和現今一樣,為十二月的最後一天。宋人有所謂月窮歲盡之説,故除夕夜的活動極為隆重。上面所説的活動如今是不是越來越少了呢?如果今年可以不妨回家吃個團圓飯也是不錯的。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 古代的除夕有哪些習俗 古代除夕習俗盤點”,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除夕的習俗 11

全家人包餃子吃餃子

吃餃子流行於北方地區。一般除夕吃肉餡的。大年七年級吃素餡的。新年餃子要皮薄、餡多,捏得嚴實,不能煮爛,葷餃子要有豬肉、羊肉、牛肉、雞肉的,也有兩種肉拌在一起的鴛鴦餃子,以及百味雜陳的“餃子宴”。素餃子多用各種新鮮蔬菜。餃子的形態甚多,有冠頂餃、蝴蝶餃、金魚餃、花邊餃,也有推捏、疊捏、扭捏、花捏的月牙餃,以及擠捏的木魚餃。

團圓宴

除夕之夜有一項非常重要的習俗就是吃團圓飯。因為除夕這一天對於每個中國人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時刻,最重要的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象徵一家人的團圓圓滿,所以對於這一晚吃什麼也會非常重視和講究。這一晚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通常都是葷素俱全,象徵生活紅火,還有年夜餐桌上一定要有一條魚,象徵年年有餘、吉慶有餘,酒滿茶香,家人歡聚一堂,是這一天最重要的主題。

燃放爆竹

燃放爆竹也是大年三十慶祝節日的一項傳統活動,舊時燃放爆竹有“驅趕年獸”,以保家人來年生活順利、健康平安的一個寓意,而紅色的爆竹也寄託着人們對生活紅紅火火的期待,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到現在人們崇尚更環保綠色的慶祝方式,市場上也有更多各種更環保、絢麗的爆竹、煙花產品供人們挑選,更多新的表現形式,燃放煙花爆竹也是最為熱鬧的習俗之一。

為什麼沒有除夕夜了

現在的除夕都普遍稱為年三十。這天,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日子。北方人包餃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餃形似"元寶",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大年三十的夜裏,全家人在一起吃"團年飯",有一家人團聚過年的味道。吃團年飯時,桌上的"魚"是不能動的,因為這魚代表"富裕"和"年年有餘",象徵來年的"財富與幸運",在年三十的這天魚是不能吃的。

大年三十的注意事項

燈長開不關

大年三十晚上睡覺,房間的燈可以關掉,但是客廳的燈是不能關的,只能到年七年級天亮才能關燈。除夕夜的燈火,通宵不熄,俗稱“光年”。不論是否守歲,屋裏的燈都不要關,要徹夜不滅,寓意來年前途光明。

吃餃子時不能説話

到晚上11點左右,開始下餃子。第一鍋餃子出鍋之後,卻不能吃。餃子一出鍋,還是和小年夜一樣,先得擺供台。與此同時,由長房長孫挑鞭,次子點火,在自家的大門外燃放爆竹。一掛鞭放完,全家進門,按照大小依次給長輩磕頭,然後開始吃餃子。吃餃子的時候不許説話,不許矗筷子,提前吃完了餃子也不能離開自己的座椅。

不可説不敬之語

許多地方也稱大年三十叫“吉祥夜”。在這個晚上,無論大人抑或是小孩,都要説吉祥話,不可説晦氣話、髒話和不敬之語,否則一年都要倒黴。長輩給晚輩添飯加菜,如果吃飽了不想要,不能説“不要”,而是説“有了”;如果個別茶果吃完了,要説“吃興了”或“太多了”,而不是直接説“沒有了”。

除夕的習俗 12

1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2年祭祖

我國部分地區有一種除夕上墳的風俗,稱為送年食。上墳時間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們把做好的年夜飯,送到亡故親人的墳上,讓亡故的親人與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從而寄託人們對亡故親人的哀思。

3吃年夜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户户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温馨撩人,説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

4燃爆竹

中國漢族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説。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5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大年三十守歲有什麼講究

1、在傳統説法中,守歲要將房子的燈火全都點亮,照得亮堂堂的,有除夕夜遍燃燈燭通宵不滅的説法,在民間這被稱之為“照虛耗”,據説如此照歲之後,就會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

2、有部分地區將通宵守夜(熬年夜)稱為守歲,即在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趕跑驅走。

大年三十沒守歲會怎樣

守歲是傳統文化,守歲是繼承傳統文化,不守歲也不會怎麼樣。

守歲是中華民族在大年三十會進行的一項傳統習俗,以前守歲是為了祈求財富和健康,隨着科學文明的深入人心,現代人的守歲更多的是在傳承一種傳統文化,守歲是傳統和弘揚傳統習俗,沒守歲的話也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守歲有什麼含義

年三十守歲有兩層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惜時間的含義;年輕人守歲則是為了護佑父母身體健康的含義。

自漢朝以來,就有除夕夜裏守歲的傳統了,人們在除夕夜的晚上把酒言歡、共享天倫,在新年到來之際為舊的一年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守歲守到幾點

傳統的守歲是通宵不睡,直至第二日天亮。現在一般過了12點就可以睡了。

守歲是表達了對舊年的不捨和對來年的美好期望,守歲要守到幾點還應該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來定,如果體質較差,或者是白天忙碌了一天的話,建議還是按照正常的休息時間入睡,這樣才能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除夕的習俗 13

農曆一年中的最後一天晚上。含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之意。舊時又稱“除日”、“除夜”、“歲除”、“歲暮”、“歲盡”、“暮歲”,民間多俗呼“大年三十”。

除夕的風俗活動很多。一是貼春聯、掛年畫。春聯又名對聯、桃符、門帖等。傳説起於五代以前,人們對自然災害和天相不理解,認為是鬼神作祟,於是過年時多用兩塊桃木削制七八寸長的人樣,上書“神荼”、“鬱壘”二神名,掛於門首以驅邪。五代十國時蜀國皇帝孟昶首次在桃木板上書寫“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的聯語,成為我國最早的一幅春聯(一説春聯始於晉代)。年畫是由“門神”演化而來,早在堯舜時期即已出現。宋代有了木板年畫,現存最早的年畫是宋版木刻的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綠珠,習稱《四美圖》。明末清初,我國年畫形成了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山東“濰縣畫”三大民間流派。

二是守歲。最早的記載見於西晉周處《風土記》:“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南宋《東京夢華錄》亦載:“除夕……士庶之家,圍爐而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古人歌詠守歲之詩很多。最早的有南北朝時樑人徐君茜《共內人夜坐守歲》詩:“歡多情未極,賞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裏覓楊梅。簾開風入帳,燭盡炭成灰。勿疑鬢釵重,為待曉光催。”後如杜甫《杜位宅守歲》詩云:“守歲阿咸家,椒盤已頌花”;駱賓王《西京守歲》詩曰:“夜將寒色去,年共曉光新。”蘇東坡詩:“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

三是吃年夜飯,飲屠蘇酒。年夜飯又稱“團年飯”、“宿歲飯”。清人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載:“年飯用金銀米為之,上插松柏枝,綴以金錢、棗、慄、龍眼、香枝,破五之後方始去之。一北方人吃夜飯一定得有餃子,常有“更年交子”之稱。南方人則多吃年糕。餃子呈元寶形,年糕有“年高”之諧音,均取其吉祥意。飲屠蘇酒也是古人除夕守歲的一種普通風俗。據南朝梁人沈約《俗説》的解釋,屠蘇是一種草房,傳説有一隱士居其中,每到除夕夜,總會送給鄰居街坊一帖草藥,讓投入井中,次日取水裝入酒壺,全家飲用,便可祛除瘟疫。後人專制藥酒,遂名之為“屠蘇酒”。王安石《元旦》詩曰:“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可見宋人除夕仍飲屠蘇酒。

除夕之夜,尚有“辭歲”、置送“壓歲錢”之習俗。《燕京歲時記》載:“凡除夕,蟒袍補褂走謁親友者,謂之辭歲。家人叩謁尊長,亦曰辭歲。新婚者必至岳家辭歲,否則為不恭。”“以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於牀腳,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之壓歲錢。”

除夕風俗亦多見之於明清小説。《金瓶梅》第七十八回寫除夕之日,竹爆千門萬户,家家貼春勝,處處掛桃符。西門慶燒紙祭奠李瓶兒畢,置酒後堂,合家大小依次列坐遞酒。眾丫頭、媳婦、小廝上來磕頭。西門慶與吳月娘賞賜手帕、汗巾、銀錢。《紅樓夢》第五十三回寫賈府除夕換門神、對聯、掛牌,新油了桃符,然後祭宗祠,閤府向賈母行禮,散壓歲錢、荷包、金銀錁,擺合歡宴。由這兩部文學名著的描寫可以看出,我國除夕風俗基本上形成格局,千百年來變化不大。

除夕的習俗 14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七年級)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的最後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以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裏要舉行“大攤”的儀式,擊鼓驅逐病疫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戀的一晚。除夕之夜,是最為熱鬧的,天一抹黑,孩子們或者半大小夥子,早已拿着香火,東一聲、西一響地放起鞭炮來了,膽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隻手捂着耳朵.,遠遠地探着身子點,其他小孩兩手捂着耳朵,緊張而又焦急地等待着……此情此景,即使人到白頭也都還能記得。

除夕的主要活動有三項:吃團圓飯,祭祀,守歲。

除夕的習俗 15

廣州除夕乾的事情

廣州人在除夕一大早,就會去買一條有葉有根的甘蔗回家,寄寓“有頭有尾”的意思。

年三十晚,廣東許多地方都有“賣懶”風俗。以往,除夕之夜,廣州市各家各户的小孩一人提一個燈籠,拿一個紅雞蛋和一個慈菇,三五成羣地在街頭巷尾走來走去,邊走邊唱:“賣懶,賣懶,賣到年三十晚,人懶我不懶。”其他小孩看見“賣懶”隊伍來了,也跟在後,一起唱那童謠,只見處處燭光閃閃,童謠四起,是除夕的老羊城一景。小孩賣完懶回家,把紅雞蛋分給家中的長輩,分吃的越多越好,表示自己的懶賣得很多,來年就越勤快。

廣州人除夕的團年飯可以説是一年中最豐盛的一餐。廣州人的團年飯十分講究,飯桌上有雞、鴨、鵝、燒肉,還要有魚,惟獨沒有“炒魷魚”這道菜。廣州話“炒魷魚”是被老闆辭退的意思。一年之中大家都很忙,過年才團聚一起,因此特別重視除夕的團圓。廣州煮團年飯,還喜歡煎一兩條土鯪魚放在米缸上,過了年才吃,稱作“責年”(廣州話“責”是壓的意思),寄寓“年年有餘,豐衣足食”。

逛花市是廣州人的一大特色。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是19世紀初形成的。那時在市中心藩署前(今北京路財廳前)一帶成為花市。到了20世紀初,老城拆除,藩署前一帶成為大道,逛花市的人逐漸多起來,以後成了習俗。從上世紀60年代始,廣州的花市設在教育路、西湖路,以後,又在4個老城區各自設花市。每年花市在除夕前3天舉行,到了除夕,廣州人由通宵達旦守歲的習俗,漸漸變成逛花市。到現在,每逢春節,廣州的每個區都設定特定的區域舉辦花市。

廣州人流行守歲,到除夕夜零晨,家家户户都開門燃放爆竹迎接新的一年到來,爆竹聲持續一個多小時,全城都被硝煙籠罩,震耳欲聾,遍地都是紅紙。

現在過節,許多舊內容已被新內容代替,有的習俗也已不復存在,例如“賣懶”、“燒炮仗”,但除夕習俗體現的一種廣州人嚮往新生活的願望,在現代生活中依然不能缺少。

廣州人除夕食俗

年糕

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成的糕,是農曆年的應時食品。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着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廣東人喜歡把年糕切成片,放進鍋裏煎香了。一口咬下去,表面香氣撲鼻,裏面則是黏稠軟糯的年糕,加上甜甜的味道,大人小孩都喜歡極了。

糖環

以前未有現代的水龍頭,水喉上只有一個尖尖的突起。每家每户總有一箇中空的鐵環,要取水時,將中間的小洞對準突起按下一扭,自來水便嘩嘩地流出來。這鐵環被稱為糖環。廣東人過年也愛吃糖環,此糖環當然不同彼糖環,糖環由糯米粉做成,兩個糖環唯一相似之處是形狀,兩個都像一個一個扣起來的環狀物。

煎堆

在廣州過年,一定要吃煎堆,黃蹬蹬的煎堆像個大胖小子,稍微觸動一下,隨即滾動到老遠。因此廣東有句俗語:“煎堆轆轆,金銀滿屋”,意思就是吃煎堆能夠為家裏人帶來財氣。

蛋散

蛋散也是煎炸食品的一種,用薄條麪皮旋扭後,丟進油鍋中炸成。常見的蛋散有兩種,一種是鹹味,常常在麪皮中揉進芝麻,吃起來又香又脆。另一種則是甜味,口感沒有鹹味的脆,卻多了一份酥感,蘸了蜜糖丟進口,一咬下去就化掉了。

蛋散不像其他傳統煎炸食品厚重,由於是用薄面條炸成,往往一碰就散掉。因此,廣州人又喜歡把膽小怕事或不成氣候沒出息的小人物稱之為蛋散。

廣州除夕好去處

白雲山

每年過年白雲山都是人頭湧湧,作為廣州市區內的最高最大的山,新年爬白雲山既可以登高遠眺感受節日氣氛,也有很多當地人是衝着新年“行大運”來白雲山遊賞的。

荔灣湖公園

荔灣湖公園融合了許多西關風情:西關大屋、小橋流水、風車、燈籠、食肆、歡聲笑語,在這裏遇見熟悉都是一句新年好問候,讓人感覺非常温馨。

越秀公園

這裏有越秀山、體育場、鎮海樓、五羊雕像,過年出門爬爬山呼吸新鮮空氣,這裏是很好的選擇。

大夫山

處於番禺區的大夫山,近來越來越多的廣州人過年選擇來這裏玩,這裏的一大特色是騎自行車,圍繞面積廣闊的大夫山環遊,每一處都是不同的風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