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端午節作文【熱】

來源:文萃谷 2.62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家的端午節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熱】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1

我家的端午節是激烈的,也是快樂的。

一大早起來,伸了個懶腰,實在睡不着了,便穿好衣服,洗漱完畢後,來到客廳,讓我和弟弟愣了一下,我想:這是我家嗎?客廳怎麼變成這樣了,難道我昨天晚上夢遊了……我和弟弟抬頭一看,爸爸媽媽正在忙碌着,這才靜下心來。

客廳裏有兩張桌,一張桌子上擺放着用粉色水彩筆寫了三個大字“女子組”另外一組的桌子也擺放着用藍色水彩筆寫了三個大字“男子組”。

我告訴弟弟,你是坐在這張桌子的,弟弟沒一句聲音走到桌子旁坐下,爸爸媽媽從廚房裏把兩盤薄餅皮,和大腕薄餅的夾心,有豆芽.有香菇.還有……爸爸端着兩碗雞蛋和一大盤粽子。

分別擺在兩張桌子上。媽媽開始講了:“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一家來玩遊戲,遊戲一是,每組拿一個雞蛋來碰撞,如果撞碎了他人的雞蛋,那組可加一分。遊戲二是包薄餅,把薄餅的夾心放一些在薄餅皮裏,三分鐘內,哪組包的最多,哪組獲勝”。

現在開始第一個遊戲了,我和弟弟為對手,爸爸媽媽為對手,開始!

我拿出一個雞蛋,看了看,因為媽媽教我,雞蛋有一處是透明的,一處是飽滿的,用飽滿的一頭去撞保準不會碎。我們開始對戰了,我找到了飽滿處,和弟弟撞,一撞,耶!我贏了,媽媽從桌子裏取出一張紅紙片,四輪下來我和媽媽贏了三次,爸爸和弟弟輸了三次 第二個遊戲開始,我們一家開始包起了薄餅,每個人幹了沒到二分鐘,腦門上已經出現了大豆般的汗水,媽媽手機響了,三分鐘到了,數一數,爸爸和弟弟包了7個,媽媽和我包了13個。

我們贏了。

我們一家坐下來,邊吃邊聊,這個端午節真有意思!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2

前兩天在學校,和老師、同學們提前過了一個與眾不同的端午節。我們每個同學都帶了粽子,大家一起分享,很開心。粽子各不相同,什麼味道的都有,有蜜棗味的、山藥味的、板栗味的、肉粽子、紫薯味,還有水果味的等等,香味撲鼻而來,很是誘人!

老師還給我們看了有趣的沙畫影視片。它告訴我們有關端午節的由來,楚國一個愛國詩人叫屈原,深受楚王的寵愛,有幾個大臣非常的嫉妒,就背地裏在楚王面前説屈原的不是。終於,楚王不再相信屈原,並且把他流放到其他地方。

不久楚國滅亡了,屈原還是很愛自己的國家,最終在五月初五那天跳進了汨羅江。人們為了紀念他,就在每年的五月初五,都會葦葉包着的飯糰,也就是我們説的粽子來紀念他。看完這個,老師還向我們介紹了粽子的形狀,各種各樣。有塔形的、三角形的、長方形的……

今天,我還在家裏過了端午節。我們一家相聚在奶奶家,一起包粽子、做糖包、包菜角、做油條……我參與了包菜角,做糖包的工作。一開始,我包的菜角很歪,裝的餡兒還少,還有裂開的,媽媽還做了特製的補丁給補上了。我們有説有笑,可有意思了!

下午,我還去了科技館參加了端午節活動,因為我搶答問題正確,獲得了手工製作香囊DIY的活動名額。現場給我們發了一個三角形的硬紙片,讓我們自己往上面畫自己喜歡的作品,我畫了愛心、茶杯、鮮花等,然後主持人發給我們膠條,把硬紙片的幾條邊相互都粘在一塊,形成了一個立體的三角形。最後由下而上串過一根五彩絲線,最下面有個線墜子,漂亮的五彩香包就做好了。我們還一起合了影留念,很開心!

今年我的端午節真是豐富多彩!有趣極了!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3

“百里不一樣風,千里不一樣俗。”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提到端午節,心裏肯定想到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

在我們家,過端午節當然少不了2件事,你們應當也明白那2件事了吧!如果不明白也沒有關係,因為下頭有答案了,也讓我們一齊走進端午節的世界吧!

包粽子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一大早的,太陽公公早早地起來向我們打招呼了,小草喜歡那吵鬧聲,所有也迫不及待地醒來了。我也有點迫不及待了,看見媽媽在包粽子,我想:包粽子必須很好玩。我立刻跑過去,對媽媽説:“我也要包粽子。”媽媽嗯的一聲,我們此刻就要包粽子咯。要準備糯米、粽葉、肉、花生、綠豆、芝麻等材料。先把粽葉放在鍋裏滾洗,然後拿出來放在盆子裏洗乾淨,再把糯米洗乾淨,然後放在鍋裏炒,肉也要炒,和芝麻混合在一齊,花生炒脆,還要把外面的那層簿簿的皮去掉,還要壓碎,糯米、綠豆等材料混合在一齊,嘻嘻,材料都準備好了。包咯,拿2片粽葉,上下一層,然後向自我的方向一轉,就像一個圓錐,先放糯米,然後放肉、花生等,然後在再邊上加一片粽葉,再把側邊的粽葉壓下去,最終用繩子綁着,ok啦,大功告成,粽子下鍋咯!

總算把粽子包完了去看賽龍舟。看見觀眾水泄不迎,可真熱鬧啊!觀眾們為賽者加油,大聲地歡呼。看完了賽龍舟,回到家裏,聞到一陣陣香味,必須是粽子的香味了,吃着自我包的粽子,心裏美滋滋的。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過去了,小草再也聽不到那樣吵鬧的聲音了,我可真是懷念端午節的味道啊!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4

古時候,有一位愛國詩人叫屈原。可是,屈原的國家被別的國家打敗了,屈原很絕望,就在五月五日那一天跳進了汨羅江。屈原去世後,百姓十分懷念他。從此以後,每年的五月初五,百姓們都會到江上划龍舟,投粽子,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

今天就是五月初五端午節。

早上,姥姥對我説:“每年的粽子都是我自己包,今年你想不想跟我學怎麼包粽子?”我拍着手説道:“好!我也想自己包!”

我跟着姥姥到廚房。姥姥先把大棗洗乾淨,然後把豬肉和香菇切成方方正正的小塊,又在鍋裏炒熟,撈出備用。接着,拿出提前醃製好的鹹鴨蛋,把蛋黃取出來,盛在一個花邊的盤子裏。而我呢,正高興的給大姨媽,表姐,爸爸,媽媽打電話,讓他們過來吃我包的粽子。

不一會兒,姥姥把所有的材料都準備好了,我照着姥姥的步驟做粽子。是時候該我大展身手了。我先拿兩片葦葉,重疊在一起,右手一轉,把葦葉轉成一個圓錐體,然後,我舀幾勺糯米,再分別放入鴨蛋黃,把葦葉填滿。接着,我左手握住葦葉和糯米,右手拿出一根繩子,在葦葉外邊轉了兩圈,繫了一個蝴蝶結。粽子包好了。

過了一會,粽子煮好了,人也到齊了,我看着那不厭其煩的粽子,放在了一個花邊的盤子裏。我把盤子放在桌子上。我跟大人們説:“我在某一個粽子裏放了一顆糖。誰要吃到這顆糖,誰就發大財!”大家都開心的笑了……

今年的端午節我很開心,吃的粽子香香甜甜,我們的生活也是香香甜甜的!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5

一年有很多傳統節日:有掃墓祭祀的清明節,有去登高望遠的重陽節,還有放爆竹迎春的春節……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吃粽子的端午節。

端午節這天一大早,媽媽就開始在廚房裏包粽子了。只見她用雙手拿起兩片綠色粽葉並排往裏彎折形成圓錐形狀,然後在摺好的圓錐裏時不時交替放入糯米、紅豆、肉、香菇……隨後,又用大拇指稍加按壓,再把粽葉對摺起來,最後用細線使出全力緊緊地捆住,一個三角形粽子就出現了。

我不禁好奇起來,就問奶奶:“奶奶,為什麼要在端午節這天包粽子呢?”奶奶看了看我,摸了摸我的頭説道:“孩子,傳説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就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沒過多大功夫,盤子裏就堆起了碧綠碧綠的粽子山。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內,注入少量水淹沒粽子,煮上三個多小時,粽子就可以出鍋了。

這時,一股香噴噴的粽香撲鼻而來。媽媽把粽子放在涼水裏浸涼後,我扒開粽子就狼吞虎嚥了起來。媽媽看着我津津有味地吃着粽子,就笑着説道:“兒子,別急呀!吃粽子是要細嚼慢嚥才會品嚐到它的甘甜,這樣越吃才會越有味道啊。”

我喜歡這樣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不僅有媽媽的陪伴,而且還能品嚐到媽媽親手包的有愛的粽子。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6

你們知道端午節要做什麼嗎?哈哈不知道吧!我來告訴你們吧!端午節要包粽子,划龍舟。再問一下你們,你們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呢?哎又不知道!當然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啦。不問了再問你就沒面子了。

我先來説説,我包粽子的情形吧!我看到外婆和媽媽在哪裏包粽子,我便衝過去拿兩片粽葉,用些糯米亂包起來;包完後看了看外婆和媽媽包的精緻、可愛漂亮的粽子,再去看看我這個亂七八糟的粽子真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啊!媽媽看到我那沮喪的臉便教我包粽子,我一下子欣喜諾狂,首先用兩片粽葉捲成一個頂角沒洞的圓柱,然後往裏面塞糯米,塞玩後用筷子按緊,最後粽葉剩下的部分封口用粽葉子綁緊就做好了。我用着方法包了個精緻、可愛、漂亮的粽子我高興極了。

説完包粽子,我們就來説説划龍舟吧!每到端午節的時候,人們都會划龍舟,一個人在前面打鼓,其他人就在後面劃,還跟你們説一下啊!每當划龍舟時,岸邊就人山人海,所以看一回划龍舟很不容易。

你們想知道愛國詩人屈原為什麼跳入汨羅江呢?好吧好吧!我現在來告訴你。簡要的哦!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愛國詩人叫屈原他不願與國家的官員同流和,便跳入汨羅江.

從此,每到端午節,人們就賽龍舟,包粽子,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至今還這樣的風俗還沒變。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7

端午節到了,今年,我們全家準備不去外面買粽子,在家中自己親手包粽子。這不,媽媽已經從外面買回了糯米,粽葉,細繩和一些棗子,花生等,準備開包。

我們本來要先用温水將糯米浸泡半小時的,然後再洗粽葉。可是,媽媽卻把“温水”理解成“熱水”,把一個個糯米寶寶泡得白白胖胖,浪費了一鍋好糯米。

然後是包粽子,我剛要把糯米包進粽葉裏,爸爸卻叫住了我,把蜜棗,花生等放進糯米中,然後告訴我:“一個大粽子中可以再包一個小粽子,和北方人包餃子塞硬幣一樣。吃到的人會有好運氣喲!”我恍然大悟,將幾片粽葉撕成了小段,把糯米切成了小塊,才繼續包下去。

粽子怎麼包呢?首先,把粽葉旋成漏斗狀,把小粽子混在糯米里,把糯米倒進“漏斗”中。再繼續旋轉,讓粽葉頭與尾重疊,整理好,用繩子捆綠好,就可以了。

下水煮的時候,爸爸怕粽子變成“糊糊兒”,就偷偷把大火換成了中火。10分鐘到了,粽子起鍋。“嗯?怎麼這麼硬?”媽媽夾起米飯放進嘴中,我在一旁偷偷的笑。

“可能……時間太少了吧?”“罪魁禍首”爸爸有些心虛,又把粽子扔進了水中。這下他可沒忘開大火,卻忘了之前煮過了,於是,粽子真的變成了“糊糊兒”……

開吃的時候,媽媽吃到了我包的“小小粽”。大概是因為裏邊還包了一層粽葉,沒有變成“糊糊兒”,味道也因此好了不少。正當我祝福媽媽時,爸爸想挽回一絲尊嚴,“埋怨”我道:“你怎麼多包幾個小的呢?不僅能讓全家都有好運氣,味道還更好呢!”可話一出口,自己也笑了。

吃着美味的粽子,看着熱火朝天的划龍舟比賽,想起古代的愛國詩人屈原,真是一個飽滿的端午節!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8

農曆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我的家鄉地處河南南部的中原地區,按説是過北方形式的端午節,但由於我們這裏是山水相間,有北國小江南之稱,也就有了獨特的端午習俗,既吃粽子、戴香包、插艾葉、喝雄黃酒,又有北方少見的轟轟烈烈,激情熱鬧的龍舟賽。

家鄉民俗認為,五月為惡日,懸掛艾葉如旗、昌蒲似劍,可驅邪除穢。每當五月五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户户都要在清晨去採帶露水“五味草”。用“五味草”和“午時水”煮雞蛋或鴨蛋,剩下的水給小孩洗澡,喝雄黃酒。

“孩子,端午節了!起牀咯!去洗洗臉吧!”“哦”我應答了一聲。剛洗完臉,就來到廚房找吃的。可倒黴的是,一來到廚房就給媽媽拉着幫忙裹粽子了。吃完飯後,我換上新衣服看下午的划龍舟。

龍舟競渡是一種具有濃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羣眾性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一種有利於增強人民體質,培養勇往直前、堅毅果敢精神的民間活動。我家鄉龍舟競渡據説也是為了紀念楚大夫屈原:“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投汨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陽競渡,乃遺俗也。”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悦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吃着正宗的家鄉粽子,看着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裏頭別有一番滋味。

家鄉的端午節,我是不會忘記您的,我愛您!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9

今天是端午節前一天――29號,我終於可以睡一個懶覺了,舒舒服服的睡到8點才醒。洗完臉,刷完牙,我就急忙問姥姥多會兒包粽子。因為我會包,所以迫不及待的想要趁機大顯身手!終於要“開工”了,我可高興了。先把一袋粽葉拿出來一片一片地洗乾淨晾好,然後拿起一片粽葉準備動手。這片粽葉又寬又長,像拉長加寬的瓜子一樣:上面尖,下面圓,洗完之後還綠油油且亮晶晶的。姥姥説:“這片粽葉大,用一片就行。“我先從右往左將粽葉折出一個角,擱一顆棗,放半勺江米,再擱一顆棗,再放一小勺江米。然後把左邊剩下的折到右邊,把右邊剩下的折到左邊,再用後面多餘的折到前邊。最後拿馬蓮在中上方捆幾圈,系兩個疙瘩。

哈,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給家裏每個人都瞧了一瞧,驕傲地説:“我包的不賴吧!”我覺得這個粽子像直升飛機,因為馬蓮有點長,懸在上面像兩片長長的機翼。接下來,我和姥姥又包了50來個各種各樣的大粽子。中午,我的勞動成果都已經煮熟了。我嘗着自己包的大粽子,脣齒間留着清香味道,心裏美滋滋的。第二天,起來吃了粽子,在我家門上掛了艾草來祈福驅邪。中午飯後,看電視上新聞説全國各地都在過端午節,隆重又熱鬧,有的地方人們包口味新奇的粽子,有的地方舉行有趣的龍舟大賽,有的地方還舉行了豐富多彩的屈原文化展。

端午節就這樣,一年又一年的帶給人們歡樂,也被賦予了不同的文化意義和時代精神。我喜歡過端午節!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10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要插艾枝,懸艾虎。端午節這天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帶在身上,驅蟲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節要畫門符。端午節這天,人們將蠍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紙做門符。據説這樣做,是為了驅“五毒”,防瘟疫。

端午節要帶香包、系五彩絲線。香包是用棉製品和絲線繡的,包裏除了裝些雄黃、蒼朮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五次絲線象徵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節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蔘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11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今年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就在這江南青青的色彩裏、濕濕的雨季中緩然而來。在江南的雨中,那清涼的春雨淅瀝瀝的一直下着,伴着我們舒緩閒適地度過了這個美好的節日。

推開家門,一陣如風鈴般清脆的笑聲和着青青的粽草葉香味便向我襲,一定是姐姐和媽媽正在包粽子。我看狗夠黑豆也彷彿受到粽草葉清香的誘惑,興奮的在客廳裏亂竄,似要嗅上一口這個季節的味道。姐姐聽見開門聲響從廚房裏跑了出來。一見到我就撲過來抱我,連連説我又長高了,可是姐姐依舊沒變還是那麼樂觀依舊笑靨如花。

接着大家開始吃粽子,今年我們家的粽子形狀可謂千奇百怪,有方的有圓的還有像牛角一樣尖尖得。大概是姐姐的傑作。綠剝開墨綠色的粽葉,只見潔白如玉的珍珠團裏鑲嵌着幾顆深油紅亮的瑪瑙棗。綠白紅三色相映襯,顯得十分豔麗動人。散發出淡雅的清香,咬一口,真是甜而不膩,黏黏而爽口。

端午節,是傳統的節日,我固然不會忘記關於端午的來歷,不會忘記詩人屈原,不會忘記圍繞端午的許多故事。小時候每年的端午節天空也會飄着牛毛細雨,而小小的我總是倚在祖母的懷裏看着祖母嫻熟的包粽子,認真的幫我做着香袋。

如今打開我的衣櫃,還能看見一隻紅緞綢的香袋,它用五彩線繫着,香袋下面的穗子是用蒜梗和五顏六色的花布剪成的小圓圈綴成的,是的這便是那年香袋是祖母為我縫製的只可惜,如今物在人去,花落花開,鶯歸燕已十餘個春秋。

端午!你給我帶來需多快樂也勾起我對如煙往事的無限懷念。端午的味道,是我難忘的回憶。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12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就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據説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每到這一天,人們到江河上划龍舟、投粽子,來紀念詩人。

在我的老家,沒有可以賽龍舟的河,所以我從沒有見過賽龍舟,但家鄉的端午節也有很多的風俗。

在我的家鄉,每到端午節的前一天,家家户户門口就掛起了長長的樹枝,外婆告訴我那是菖蒲和艾葉,是為了辟邪。也就是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大家就忙着包粽子,綠油油的粽葉上有斑斑點點的白色,聞起來有淡淡的香味,粽葉大大小小,我最喜歡外婆包的粽子,看起來像大大小小的綠色金字塔,漂亮極了。

端午節一大早,沒起牀就能聞到香噴噴的粽子味,那天的早點就是美味的粽子。吃過粽子,外婆就給我和我的表姐表妹在手上繫上五彩的絲線,外婆説繫上五彩的絲線,保佑我們健健康康長大。

家鄉的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要吃一樣東西,那就是包子。端午節那天,每家都忙着做包子。包子有鮮肉的、醃菜的、豆芽的、豆沙的、火腿的、白菜的……有很多的品種。包子蒸熟了,鄰居就會互相你送給我,我送給你,所以就可以吃上很多不同口味的包子。我覺得家鄉的'端午節就是包子的節日。

吃過粽子、包子,人們就到鄉村裏去看鬥牛、歌舞表演。

家鄉的端午節,真是又好吃又好玩!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13

端午節,我家的風俗就是傳統的北方特點,我媽媽今天給我們包粽子、煮大蒜等等。

今天姥姥和媽媽都在我家包粽子。見姥姥拿起一片粽葉,卷呀卷,卷呀卷卷成一個漏斗形的,然後就把糯米放到了裏面,一疊,用細線一裹,就扔進了鍋裏。我也蠢蠢欲動,想試試怎麼包粽子。我也拿起一片粽葉,卷呀卷,卷呀卷的,捲成一個漏斗形。我把米放進去,可是,我放進去的米一會兒就漏光了。姥姥説:”楠楠啊,你都沒有把粽葉卷好就把糯米放了進去,你不漏光誰漏光啊?”我一看媽媽,真的,下面一點都沒有縫隙,再一看我的,一個小洞。怪不得咧!我又拿起一片,卷的好用力好用力。終於沒有了縫隙。我終於自己做了一個粽子,吃起來一定很香!

媽媽又在煮蒜了,我一看就沒有了胃口。蒜那麼辣,怎麼可能一口氣吃下去一個蒜呢?姥姥、爸爸、媽媽、姥爺,甚至我那可愛的弟弟——笑笑吃的也那麼香。我嘗試性的拿起一個,小心翼翼的剝開,放進嘴裏一嚼,嗯……面面的,甜甜的,還有一絲辣味。真好吃!我吃了一個又一個,總是吃不膩,真好!

姥姥往笑笑受傷掛香包,一會兒也給我做了一個。姥姥説:“你必須戴完今天,不然就不吉利了。”我順從的點了點頭,説:“遵命!”姥姥和大家都笑了。

我們又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14

以臨近端午節前夕,孩子們聽到要過節都高興的發出了歡快的笑聲,幼小的孩子們都等着大人們包粽子,講故事。而我們也將人世塵俗拋擲腦後,投入到節日的歡樂中。

如今已是端午之節,我很想念屈原前輩。屈原是誰你們可能不明白,我來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吧!

楚王時期有一個人叫屈原,那時他懷着才高八斗的智慧,向楚王自薦,可卻一次次的遭到楚王的拒絕和抹殺,最終,楚王因不耐煩將他逐到邊疆,之後,屈原覺得自我才高八斗,竟不被重用,自我一心鍾愛國家可沒人明白,一怒之下投入了汨羅江。那個地方的人覺得他很偉大,為了紀念他,他們不想讓屈原的屍體被江裏的魚吃掉,就投了很多粽子,意思是魚吃粽子別吃屈原的屍體,之後稱這一天為端午節。這一天便有了吃粽子的習俗,你們聽了故事必須很感動吧!其實我也感動的一塌糊塗呢!

可是聽了這個故事,我雖然敬佩他,但我覺得,他不應當就這麼結束自我,是個人就會有不足之點,他肯定也會有不足之點,他應當繼續學習和改正他的不足之點,從而改變的更好,而不應當因為一點挫折就當懦夫。如果屈原能明白這點而不去投江的話,他將是我心目中最偉大的英雄。

説道端午,不得不把故事放到一邊了,還是講講我家鄉的習俗吧!

我家鄉的習俗你可能還不明白,每當端午過節,我們家鄉就要盪鞦韆,我也不例外。今日,我也蕩了鞦韆,其實他的寓意是蕩掉所有的怨恨和煩惱。

最終還是要給大家説一聲“祝大家節日歡樂!”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15

五月的風,吹走了冬爺爺死氣沉沉的面孔,帶來了春姑娘生機勃勃的笑容,也吹來了家鄉粽子的清香……

離端午節還有好幾天,人們便忙碌着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從集市上買來糯米和粽葉,打一盆清涼的井水,把粽葉泡幾個時辰,又將稱好的糯米用簸簯淘洗乾淨,然後瀝乾水分,就可以開始包粽子了。一切準備就緒後,母親坐了下來,拿起一片粽葉,把它三分之一處折成漏斗狀。

將糯米用湯匙一點點的放進“漏斗”裏,直到“漏斗”飽滿時,再用筷子小心翼翼地紮緊,紮好後,母親用剩餘的粽葉將其包裹起來,裹成“錐形”,然後用細繩將他牢牢拴緊。這樣,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便包好了。我觀察着整個繁瑣的製作過程,卻不想母親做起來卻是如此的專注!一個個的粽子在母親的手中飛快地製作着,簡直就像是一件件工藝品擺在眼前。

開始煮粽子了,每當這個時候我就呆在廚房,一步也不離開,看着母親煮粽子。待到粽子的香味瀰漫了整個廚房時,粽子也熟了。母親打開鍋蓋,我就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粽子,也不顧燙呀﹑熱呀,拿着就向外面跑去……

端午節最期待的莫過於吃粽子了。拿着自家的粽子去和夥伴們分享是我們孩子之間最快樂的事。我們坐在柳樹下,拿着自家的粽子,包開,你嘗一口我家的,我嘗一口你家的,最後比一比誰家包的吃,是我們端午節最喜歡做的事了。每當這時,我們每個孩子的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彷彿這是一件多麼神聖的事情……

眨眼間我們便上了中學,告別了童年的美好時光,但是童年的端午節仍然常常浮現在我的腦海裏,格外清晰……

又是一年的端午節,又是一年粽飄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