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記敍文【薦】

來源:文萃谷 2.11W

相信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尤其是在作文中有重要意義的記敍文,記敍文是以記敍、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記人、敍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的文章。我們該怎麼去寫這類型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記敍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端午節記敍文【薦】

端午節記敍文1

在每一年的農曆五月五日是我們家鄉的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插艾葉,包粽子。

臨近端午節,人們開始忙着採摘新鮮的蘆葉,他們在蘆葦叢中邊採蘆葉邊唱歌。清清的河水緩緩地流着,歡快的歌聲在河面上盪漾。

端午節那天,我們一家一大清早就忙開了。先把曬乾的蘆葉煮透,再把蘆葉折成一個漏斗狀,舀一大勺洗乾淨的糯米放進去,中間加入一兩顆紅棗或一些花生,最後把“漏斗”的口蓋住,沿着“漏斗”的邊把剩餘的蘆葉緊緊地纏繞上去,用線一捆,一個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樂呵呵地在旁邊幫忙,可蘆葉在我手裏就像個調皮的精靈,一點兒也不聽使喚,不是這頭鬆了就是那裏散了。這個時候我就驚歎於阿姨婆婆們心靈手巧的手藝了:她們會包各種各樣的粽子,有香包粽子、枕頭粽子、小腳粽子……口味五花八門,有香甜的棗粽子、鹹鮮的肉粽子、香辣的火腿粽子……田野裏,小路上,到處都瀰漫着粽子的清香,人們的臉上放射出興奮的的光芒。他們提着粽子,你送給我,我送給你。把幸福與甜蜜相互傳遞,把勞動的果實與同伴分享。

端午節豐富多彩的活動還有好多,動人心絃的賽龍舟,富有創意的畫彩蛋,喝驅邪防蟲的雄黃酒……人們沉浸在歡樂的節日中。遠方的客人,歡迎你們來做客哦!

端午節記敍文2

隨着一陣風,一陣清香在我的鼻尖迴盪,我知道這是我熟悉的味道——粽子香。

每到端午節前夕,奶奶就會做起那一個個可愛的小粽子,他們先是拿兩片粽葉包起來然後把泡好的糯米放進去,再放上一點你喜歡吃的東西來做粽子“肉”然後把粽子包好,可要記住千萬不要包漏了要不然味道就不鮮了,最後把包好的粽子放進蒸籠。等你能聞到那粽葉香就可以吃了,看着奶奶在做,我和妹妹也想做但是奶奶不讓我們只好用路邊的泥巴過過做粽子癮。“梅梅!快來吃粽子了!”

奶奶在呼喚着沉迷於做粽子的我,可是我哪會聽呢,還是埋着頭做粽子。奶奶只好帶着粽子來到我的身邊一口一口的餵我吃粽子。

由於我們是大家庭,奶奶包好的粽子一下就吃完了。每到天黑了奶奶還在包着粽子,看着年邁的奶奶大汗淋漓的,我的鼻子突然酸了,淚珠不停在眼眶中打轉,可是還是不由自主的掉下來了……

又是一年端午節,又是一天粽子香,到這時我總會想起奶奶的呼喚……

端午節記敍文3

一陣陣艾的奇異香味飄來,是那麼香,那麼誘人。家家户户的門前都掛着艾,不知不覺間,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每到這個時候,我那慈祥的奶奶都會給包粽子吃。

每年的端午節,奶奶都會提前做準備,做我最愛吃的豆沙粽子。奶奶總是要耗費很大的精力去做餡兒料,煮熟、過濾、翻炒。時間很漫長,但奶奶做這些的時候依然是那麼開心,而我則是在一旁手忙腳亂的給奶奶打下手。奶奶總是一邊給我講着端午節的來歷和故事,一邊包着粽子。小粽子在奶奶的手中是那麼的聽話,而我包出的粽子卻總是張着大嘴巴,一個接着一個的嘲笑我,沒有任何一個能勉強的算上合格。直到這些粽子一個個的被奶奶請下鍋,我才開始了漫長的

等待。時間很漫長,不知道過了多少個小時,粽子還是沒有出鍋。此時的我就像等待千層麪出爐的加菲貓一樣,恨不得立馬就能吃到粽子。突然,我聽到一聲,粽子出鍋了,話音未落,我就立刻去看粽子了。粽子被奶奶一個個的夾出來,泡到了涼水當中。隨後,奶奶不緊不慢的將粽子夾到碗裏。我並沒有像奶奶一樣不緊不慢,而是伸手就去抓,結果,我被燙得嗷嗷叫,手紅得不得了,差一點就腫了。看樣子,我還是得拿筷子去夾呀。我從粽子裏挑了一個夾到我碗裏,剝開一嘗,一股甜甜的味道頓時停留在我的舌尖上。這使我立刻明白了,粽子裏不單單有着糯米和豆沙,還有着奶奶滿滿的愛。

奶奶做的粽子是超市裏買不到的,是獨一無二的。我愛過端午節,也愛吃奶奶做的粽子。希望奶奶每次都能為我做出這麼好吃的粽子。

端午節記敍文4

今天是端午節,我早上一起牀,就看見鄰家門前插着艾草,自然我們家也不例外。我們的早點是粽子。在吃粽子時,我想起這麼一個故事: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戰國時期,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當時楚國被別的國家所滅,屈原不願投降,為了表達他的愛國精神,他抱着一塊大石頭,跳進湖南的汨羅江自殺了。老百姓為了不讓魚把屈原的屍體,就包了許多許多的粽子,扔進汨羅江餵魚。表示了老百姓對屈原的愛戴之情。以後,每到端午節,人們都包粽子紀念他。

到了10:00,我外婆就忙個不停,做這道菜,做那道菜,能幫忙的地方,我儘量幫忙。經過十幾分鐘的努力,一桌豐盛的午餐便作好了。

端午節還流傳着這樣一個感人淚下的傳説。據説白蛇精白娘子迷戀上了凡人許仙,白娘子是個心地善良的女子,不做任何壞事。他和許仙結為夫婦,一直過着美好的生活,不久便生兒育女。可是有一天,有個叫法海的壞和尚一心想拆散他們一家,就把許仙騙上了山,對他説,他的娘子是一條白蛇,在端午節的時候,給她喝雄黃酒,他就現出原形來。正如法海所説,許仙給白娘子喝下雄黃酒後,立刻變成一條巨大的白蛇,扭動着身子。這可把許仙嚇得竟然死了。白娘子為了救活許仙,去盜仙草,一路上崎嶇艱難。爬到山頂時,山神來和她決鬥,遍體鱗傷的白娘子,歷經千心萬苦,終於拿到了仙草,救活許仙。狠毒的法海見還沒拆散他們,又把許仙騙來,給他一個圈子,讓他在白娘子梳頭時,戴在她頭上,會保平安的。毫無警備之心的許仙真的照辦,他剛把圈戴在白娘子頭上時,白娘子就被收了進去,關在雷峯塔內……

端午節,我吃着粽子,想着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和不畏艱辛執着追求的白娘子,心裏不禁感慨萬千。

吃完粽子,我們一家人開車去賽龍舟的江邊。本想早來找個好位子,不料卻早已人山人海了,各河道上也正有許多龍船向這兒靠近。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運動員們都在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第一輪上場的是紅、黃、黑、白四艘龍船,我看中白船,我要為它鼓勁。這時一聲槍響,突然龍鼓齊鳴,號聲連天,四艘龍船像箭一般射出,岸邊的觀眾都熱血沸騰了——有的拿着鼓掌拍加油;有的吹着口哨打氣;我也為白船開始鼓勁:“加油!加油!白船加油。”家人們也分別為自己看中的隊伍加油鼓勁。温度僅有26°,也吹着微微的北風,可是我急得滿頭是汗——差一點!差一點就超過了紅船!加油啊!比賽結束了,雖然我看中的白船隻得了第二名,心裏有點遺憾,但我還是為他們能在落後的情況下咬緊牙關,堅持到底的精神所感動。

哈哈,今年的端午真是快樂啊。

……

端午節記敍文5

今年的端午節也就是農曆五月初五又到了!

大家都知道的端午節可以賽龍舟、吃種子。可我今年卻過的不一樣。

早晨我睜開了眼睛,聞到弟弟在吵鬧的聲音。走出來一看,他們正在吃種子呢!我迫不及待地刷完牙便抓起一個種子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中午十二時,我和弟弟去洗“健康澡”。不一會我和弟弟在水中打起了“水杖”。

……

雖然我家沒有掛艾草。但我過了一個有趣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佳節,相傳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的。這一天有許多風俗習慣。

懸菖蒲艾葉。這天一清早,奶奶將鄉下帶來的菖蒲艾葉掛到了門上。我很好奇,就問奶奶,奶奶告訴我,這是為了驅瘴,艾葉有藥用功能,驅蚊子、蒼蠅,淨化空氣。原來,端午節還有這些習俗呀!這下我知道了。

吃粽子和黃魚,到了中午桌上突然多了幾樣平時少見的東西——粽子、黃魚。我很奇怪地問奶奶:“今天又不是過年怎麼吃粽子呀?”奶奶笑着説,“今天是端午節呀,所以要吃粽子和黃魚。據説這天人們把粽子裹成尖角形投入江中,尖角形能嚇跑魚蝦,裏面的米能餵飽魚蝦,它們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屍體,這是人們對屈原的敬愛。”現在我才知道吃粽子還有這講究。

賽龍舟、掛香囊。晚上看電視我還知道端午也有賽龍舟、掛香囊的習俗,坐在一邊的媽媽告訴我:“相傳當年屈原跳江以後,人們捨不得屈原,紛紛駕船竟相趕去救屈原,一會兒工夫就看不見了,後來,人們就用這種方式來紀念屈原。另外,人們還用五色的線纏繞香囊,有驅邪、保平安的美好願望。”

啊!端午節的習俗可真豐富呀,聽説,端午節的風俗已由湖北省為代表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我真為我的祖國感到驕傲。

端午節記敍文6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叫 又叫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粽子節、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雖然各地的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賽龍舟,吃粽子,時值夏季,正式疾病開始流動的季節,因此端午節的由來可追溯驅邪避惡,以求身心平安。後來加入愛國大詩人屈原傳説,更增添了端午節的重要性。

今天我早早的下來和奶奶包粽子,奶奶和顏悦色對我説“子揚包粽子呀,看起來簡單做着可難哦!首先要找出一片小粽葉和一片大粽葉,小粽葉在裏面大粽葉在外面,捲成甜筒狀,然後在裏面放上米,再放上蜜棗,將甜筒填滿後,用粽葉封口後,最後拿繩子綁上就行啦!

聽完奶奶的話,我就迫不及待的做,照奶奶説的做可做了幾次都失敗了。在奶奶指導下獲成功,做了一個粽子,可跟奶奶的比起來差了十萬八千里呢!

通過這件事情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看起來簡單事,做起來可難了,所以做事要從小事做起!

端午節記敍文7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聽大人説,端午節是紀念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千百年來,他的詩作和精神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包粽子、賽龍舟、登高等各種方法和風俗來紀念他。

我和父母離開家鄉已經好幾年了。每逢佳節倍思親。端午節的到來,總是讓我不禁回想起家鄉端午的情景。每年大年一過,我期待的就是端午節了。端午快到的前幾天,奶奶早就縫好的香囊戴在我的脖子上,把五顏六色的白梭系在我的手腕上。由於奶奶做工精美,非常好看,我總是把它當成項鍊和手鐲到處炫耀,與大人們比美。爺爺也早就開始忙碌地包起了粽子。家鄉的粽子用蘆葦葉子做皮,糯米、大黃米、紅棗、葡萄乾等做陷,包成三角形狀,然後用水煮。煮粽子時飄出的米香,遠遠的就使我垂涎三尺了,於是便迫不及待地圍着蒸籠轉,纏着爺爺要吃。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滿嘴便充滿了米香,但我最想吃的還是裏面的棗兒,於是趕緊再咬一口便吃着了,米香中融入了棗兒的甘甜,太好吃了。可我的臉上、鼻子上早已沾滿了米粒,引得家人哈哈大笑。我的家鄉是山區,看不到賽龍舟,最為熱鬧的要數登山了,據説這天上山可以保健康、保平安呢!一大早,人們便扶老攜幼、三五成羣的往山上湧動,我和爸爸、媽媽夾雜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感受着喜悦的氣氛,欣賞着沿路的美景,再吃上一竄糖葫蘆,不知不覺就到了山頂。看着頭頂湛藍的天空、漫山遍野的綠色,還有像長蛇一樣在彎彎曲曲山路上游動着的人羣,真令人陶醉啊!

家鄉的山美、水美,人更美,特別是人們積極、樂觀、嚮往美好生活的態度,一直是我努力學習、勇往直前的信心的動力。

我愛我的家鄉!

端午節記敍文8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要插艾枝,懸艾虎。端午節這天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帶在身上,驅蟲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節要畫門符。端午節這天,人們將蠍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紙做門符。據説這樣做,是為了驅“五毒”,防瘟疫。

端午節要帶香包、系五彩絲線。香包是用棉製品和絲線繡的,包裏除了裝些雄黃、蒼朮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五次絲線象徵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節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蔘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5、關於端午節作文500字:端午快樂

端午是我國傳統節日,農曆五月初五。相傳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在這天投江自殺,後人為了紀念他把這天當作節日,有的吃粽子、龍舟竟渡等風俗。

但是,現在的社會端午節不在是吃粽子這個傳統風俗了,發短信祝福已經成為一種時尚。你聽,媽媽的手機響了,哦,原來是有人發短信了。

我迫不及待衝上前去,打開手機看到的內容是:

“送你熱騰騰的粽子:我以温柔的叮嚀做餡,寬厚的包容當葉,調以真誠的祝福,再用祈禱煮水,吃出一年好運氣,提前祝你一生好福氣!端午節快樂!”

看了以後覺得這個短信不僅有趣還很温馨,讓人讀了心裏暖融融的。隨即媽媽也發了一條過去“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看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祝你端午節快樂!”哈哈,這短信是我幫媽媽發的,這個短信很富有詩意。

現在發短信以經成為一種時尚,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些短信都很有趣,而且能增強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不是很好嗎聽,鈴聲又響了,準是又來短信了。趕緊去看哦!要説我端午之所以這麼快樂,都要感謝這些短信啊。

呵呵,最後我也送大家一條短信:“五月鶯歌燕舞日,又到粽味飄香時,片片葦葉片片情,天天擁有好心情,幾枚紅棗幾顆心讓你開心又順心,鈔票有如粒粒米,包在一起全歸你,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6、端午節隨想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聽到這首童謠,一定會想到端午節。今天,我就來講説説端午節吧。

一般人認為端午節起源於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也有一些人認為是為了紀念自殺後,被吳王投入江中的伍子胥。總之,類似的傳説五花八門,但最權威的説法是紀念屈原説了。據説,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湧到江邊去憑弔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後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着我們。

因為這深厚的文化底藴,所以端午節已經成為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它仍然有着強大的生命力。就拿我們重慶來説吧,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聽老人説這樣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濃濃竹葉清香的粽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還沒等粽子出籠,饞嘴的我早已踮起腳,準備大吃一場了。

我在網上查了查,知道了我們中國的民族傳統節日還有春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清明節等,並且知道了這些節日的來歷和紀念方式。我為我們悠久的中華文化而自豪!

7、粽子裏的願望

端午節邁着輕快的步子來到我們家。記得前幾天,媽媽就説過端午節時,我們一起吃粽子,説時,那粽子的香味就迎面撲向我來。

只見一大清早,細雨綿綿,好象在表達着自己對端午節的喜愛。突然,雨停了,幫我們把世界沖洗的乾乾淨淨,讓我們迎接着快樂的端午節。媽媽從廚房走出來,手上拿着一些粽葉和包棕的材料放到桌子上。只見,她一手拿着粽葉,一手把綠豆、豬肉……放進裏面。突然,她微笑着説:“我們不如做一些甜粽子。然後,往一條粽子裏放一個硬幣。誰吃上了這甜粽子,今天就可以許上一個願望。”説完,我們都拍手叫好,而且,每人神氣十足的説:“這一條甜粽子一定是我吃上了。”

不一會兒,一條條粽子做好了。粽子一出來,我們就想蜜蜂似的湧上了桌子。然後,冥思苦想,用手摸了摸那隻,又用手摸了摸這隻。

我呢用手撓着腦袋,兩眼目不轉睛地盯着桌上的粽子,最後,拿了一隻最大的。我開始狼吞苦咽地吃起來,只見我吃完了,年硬幣影子都沒有瞧見。忽然傳來了“啊!硬幣在我這兒!”我們一看,原來寶貝在爸爸手裏。爸爸連忙用手揮來揮去,然後,舉起手來開始許願説:“我希望我們一家人能夠天天健康,天天快樂。”頓時,傳來了一片熱烈的歡呼聲,我們沉浸在歡呼中。

端午節,爸爸為我們全家許下了一個願望。這個願望將會一直藏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在以後,我一定會為爸爸給我們的願望而奮鬥。

8、五月初五話端午

轉眼間,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今年是我國把端午節首次例為國家法定假日,以此來發揚傳承此節日,端午節一是紀念屈原,二是通過通過包粽子,插艾葉來驅毒消災,現在商家也準備打一場“粽子戰”。

端午,一開始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詩人屈原投江的事。那時因為君主昏庸。屈原一身正義卻遭排擠、流放,對國家的前途感到擔憂,但是自己又不能分擔,所以在江邊,憤然抱起大石頭跳江了,江邊的漁夫們看見了,立刻劃着船去打撈,為了防止魚兒吃屈原的屍體,將包着竹葉的米團拋入江中,所以演變到今天有划龍舟,吃粽子的習俗。

吃粽子,大家一定也不陌生吧,它是用青竹了包上泡好的糯米,把它綁成一個近三角的形狀,餡有許多,如蜜棗、綠豆、紅豆、豆沙,也可放入肉,你要你想吃什麼,都可以包,可以説“一包天下”。粽子好吃不好包,當你想到你吃到口味不同的粽子時,你又沒有想到怎樣包粽子嗎,現在我就給你介紹一下吧,先要把上好的糯米泡上幾個小時,用二張青綠的葉子疊加在一起折成一個錐形,把泡好的糯米放在裏面,不能放的太多,以免煮熟容易脹開,然後把上面的`口用青葉合攏折成一個三角形,然後有細繩綁緊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可現在大家工作都忙了,端午節也沒有時間去包,還有一些年青人都不知道包,所以商家利用這個節日,推出了許多品牌、品種的粽子,如現煮現買的粽,也有可以放着慢慢吃的冷凍粽,真是應有盡有,它們比味道、比品種、比價格,誰都想乘這個傳統節日賺一把。好了不説了,吃粽子去了。

端午節記敍文9

榴花開,箬葉飄香,菜場裏那些巧手的老婆婆早已擺好自家包的粽子。看着這些小巧玲瓏的粽子,我想起兩年前的端午節。

那天,外婆早早地準備好箬葉、糯米和絲線,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包粽子,一邊聊天。我自告奮勇地説:“我也來包粽子吧!”説着就跑到外婆身邊坐下,學着她的樣子,拿起一片箬葉輕輕翻轉,把它折成圓錐體,放入米,再把多出來的箬葉折過來,蓋住米粒,結果一些米粒從裏面跑了出來。我連忙又拿了一片箬葉把它裹住,可是米粒一點也不聽話,又從另一邊跑出來,我只好再拿一片箬葉裹住它??就這樣裹來裹去的,我的粽子成了“粽子王”。最後,我用絲線把它緊緊綁住,拎着這個超級肥大的“粽子王”,我滿腹不解:“這稜角分明、清香四溢的粽子,是什麼人發明的呀!”爸爸告訴我:“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傳説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投江自盡,人民划船想去救他,可是沒撈到他的屍體,只好把大米等投到水裏祭奠他。後來用箬葉把米飯裹起來投到水中,做成菱形是為了不讓魚蝦啄食。所以,在端午節這天,人們包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佩帶香囊??這些習俗一直流傳至今!”“哦,原來端午節還有這樣美麗的傳説,今天可要多包幾個粽子呀!”我説。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想,年邁的外婆一定包好了粽子在門口盼着我們的到來。我已長大,再也不會像當年那樣調皮地包“粽子王”,但那年的端午節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端午節記敍文10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讓我想起了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它廣泛流行於漢、壯、布依等民族地區。

據説端午節的來歷是這樣的:曾經有位詩人,名叫屈原。當自己的祖國被佔領時,他無比絕望,於這年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自盡,以身殉國。楚國人民十分悲痛,用種種方式來追思他,我們吃粽子、賽龍舟,據説都是為了懷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説起吃粽子,那算得上是最主要的習俗了。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粽子的傳統形狀為三角形,也有長方形的。一般根據其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在粽子裏撒上白糖,吃起來味道好極了。

除此之外,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當屬賽龍舟。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從那以後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要舉行龍舟賽來紀念他,借划龍舟驅散江中的魚蛟蝦蟹,以免吃掉屈原的遺體。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記得小時候,媽媽用具有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的絲線系在我的手腕和腳踝上。聽説這叫長命縷,也許戴着便能“長命百歲”吧。不過,現在這個習俗已不常見了。另外,在一些較為傳統的家庭中,還要插“五端”,包括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我猜這些東西和辟邪有關。

總之,端午節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端午節記敍文11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説。這裏有一段有趣的傳説。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

端午節的習俗可不只有吃粽子喲!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佩香囊,有驅趕瘟疫之意。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民諺説: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那一天,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用以驅瘴。

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衞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聽老師忿忿地説,韓國要將端午節申遺了。作為炎黃子孫。真有點坐不住了。從我做起吧!今年端午節,要讓它過得更有中國味。耐心等到五月初五吧。

端午節記敍文12

過端午節,一定少不了粽子!今天,姐姐就在教我包粽子呢!你瞧。

做粽子一定要有準備的。原來,姐姐已準備好浸泡了3個小時的糯米,同時也買好了粽葉,這樣準備就讓我大吃一驚了。

我把米放在葉子裏,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氣極了,姐姐對我説:“你要把葉子做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後再把米放進去啊!”

於是,我按照姐姐説的步驟作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咦?旁邊那個盤子中間放的是什麼?原來是肉餡哦!我在糯米中間挖了一個小洞洞,把肉餡弄成圓狀,塞入糯米中,讓它也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怎麼封好呢?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一切。

我把翹起來的一片葉子按下來,並用繩子用力的紮緊。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個。現在就要下鍋了,先是把水燒開,然後把粽子放下去。

過了一會兒,粽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粽子。

我把繩子解開,正想把葉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燙着了。姐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來。我吹着吹着,把讓熱氣吹走了。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將葉子掀開,吃起了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粽子來——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間,包着一團鮮汁可口的肉餡,放入口中,不油不膩,又有嚼勁,感覺太好了!

端午節就這麼過去了,嘴裏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裏想着我國唐代詩人杜甫寫的詩: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濕,當暑着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記敍文13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吃粽子,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兒歌,讓我想到了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當然要吃粽子啦!前一天晚上,媽媽就把粽葉煮好,糯米也放在水裏泡着,這樣煮出來的粽子才會更香更Q彈。第二天一大早,媽媽就包起了粽子。我很好奇,也學着媽媽的樣子包了起來。我輕輕地拿起一片粽葉,把它折成圓錐形,然後把糯米放進圓錐形裏,接着把多出的粽葉折過來,蓋住糯米。看似簡單的動作,我做起來可困難啦!糯米總是不聽話地從各個方向跑出來,我用了好幾片粽葉,才好不容易把糯米裹嚴實。為了讓淘氣的小糯米老實點兒,我用棉線把粽子結結實實地纏了好多圈,最後還給它繫了一個蝴蝶結。我把親手包的粽子捧在手心裏仔細地欣賞着。呀,它就像一個“大肚子將軍”,因為渾身纏了好多線,彷彿被五花大綁似的,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就連平日裏一貫嚴肅的爸爸也笑得合不攏嘴。

開始煮粽子了……還沒出鍋,幽幽的清香就已經飄滿了整個屋子。我迫不及待地撈出一個,沾上白糖,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那味道真是絕了!此時,我發現我包的“大肚子將軍”沒有人眷顧,那麼就由我親自出馬來“消滅”它吧!哈,味道同樣很棒!

端午節,真有趣!

端午節記敍文14

一看到老媽泡米和桌子上滿是粽葉,我就知道端午節又到了。

小的時候我不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只知道每年家裏就像過年一樣隆重地過端午節。後來也只是知道一點點關於紀念屈原的傳説,至於還有什麼我就一無所知了。

每到端午節,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線是必不可少的。大人們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栓好了的五色線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才可丟掉。老媽告訴我説,據老人們講,這樣能避免災害,由此能保安康。

端午食粽子是我們家鄉的主要習俗。剛到五月,家裏就開始浸泡糯米了。老媽一般都會準備一盆米進行浸泡,同時也把粽葉放在水裏浸透,可能是泡好的糯米會更粘些吧,我記得多年來老媽就是一直這樣做的。

端午前一天,老媽就開始動手包粽子了,我偶爾也會搗亂,試着學包起來,可每次卻都以失敗而告終。看來包粽子也並不簡單。

包粽子的時候還能放一些大棗、葡萄乾、雞肉等摻在糯米里做餡,製作不同口味的粽子。而我最喜歡吃米里加肉的,吃起來特別的香。

端午節的早晨,老媽總是在我睡眼朦朧時叫醒我,去遠處的樹林、小河邊洗臉,涼涼的河水沖走了我的睏意,熱鬧的人們來來往往,真的像過年一樣。

回到家,吃着雞蛋和蘸糖的甜粽,心裏美滋滋的。

端午節記敍文15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迄今已有2500餘年歷史,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時至今日,端午節在每一箇中國人心中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而在我心裏的端午節就是粽子、茶葉蛋和賽龍舟。

隨着時間的臨近,端午節的氣氛越來越濃了,大街上隨處可以看到有人買來艾葉回家插在門上,媽媽也要準備包粽子。

我們首先準備好材料,有糯米、肉餡、各種調味料和粽葉。爺爺先把糯米清洗乾淨加好調味料,有鹽和油。肉餡是五花肉,切成一大塊一大塊,用鹽和醬油醃好。

開始包粽子了。媽媽教我把粽葉捲成漏斗形,媽媽做的很好,底是尖尖的,沒有一點縫,而我做的底卻是個大窟窿。於是媽媽抓着我的手,做了個勉勉強強的“漏斗”,再把糯米填進“漏斗”裏,最好加三分之一,再用筷子插緊糯米。然後放進肉餡,之後再蓋滿一層糯米,要蓋的均勻,不能多也不能少。最後,蓋上粽葉。這可是個技術活,要漂亮又不能漏米。媽媽説繩子綁上去要緊緊的,那才好吃。我們一起努力,費了半天勁,包了三十多個粽子。

爺爺把粽子放進高壓鍋裏煮了半個多小時,粽子的香氣瀰漫着廚房,終於可以吃到自已包的粽子了,別提多高興。吃着香糯的粽子,我想到中華民族的歷史真是淵源流長,我們要多多學習,傳承這豐富的文化遺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