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故事(15篇)

來源:文萃谷 2.87W
端午節故事1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佳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佳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説,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端午節故事(15篇)

過端午佳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説,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關於端午佳節的由來,説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説;紀念伍子胥説 ;紀念曹娥説;起於三代夏至節説;惡月惡日驅避説,吳月民族圖騰祭説等等。以上各説,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説,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佳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時至今日,端午佳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端午節故事2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我們中國民間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相傳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楚國大夫、著名愛國詩人屈原。

我們老家過端午節的時候,家家都是在門的兩旁掛上艾草和菖蒲,用來避邪,小孩子胸前還要掛上染紅的鹹鴨蛋,戴上用彩色絲線縫製成各種形狀的香囊,以求吉祥。

過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國南方各地共有習俗,只不過粽子的做法,各地都不相同,有的地方用芭蕉葉包粽子,有的地方用荷葉包粽子,江浙這邊有些地方用蘆葦葉包粽子,而大多數地方都是用一種專門可以用來包粽子的竹葉,這種竹葉除用來包粽子,以前還用來做斗笠和漁舟上的雨篷。粽子的形狀也有差異,有些地方做成長方形,像個小枕頭,大多數地方都是做成四稜形。我太婆説過,做成四稜形是喻指古代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神靈,護佑屈原大夫平安。包粽子除了用上等圓糯米,裏面的餡也是不一樣的,有棗泥的、豆沙的、鹹蛋黃的、肉餡的……我們家包粽子是用肉餡加花生米做的,十分好吃。

每逢端午節,家家還是要把屋子打掃乾淨,灑上雄黃水,防止毒蟲茲生。我聽爺爺説,過端午節還要喝雄黃酒。因為爺爺曾經看到過一條資料,説喝雄黃酒對人體有害,所以,我們家不再喝雄黃酒了。

過端午節那一天,我國南方各地還要舉行賽龍舟活動。我們老家江西撫州的風俗是每年農曆五月初八,都要在撫河舉行一次臨近鄉村的龍舟大賽,冠、亞軍還要頒發獎狀和證書,同時還是有一些物質獎勵呢。

賽龍舟可有意思了,每一條船上除了20人左右的槳手和一個舵手外,我們老家龍舟的船頭上還要放一面大鼓,船尾放一面大鑼,用鑼鼓指揮槳手們行動一致,鼓聲,鑼聲“嘭”落槳。因此,划龍舟比賽時,河面上鑼鼓喧天,加上兩岸觀眾的吶喊聲,真可稱得上熱鬧非凡。我們撫州市臨川區的河西鄉女子龍舟隊,還在國際比賽中得過冠軍呢!

端午節故事3

據《禮記》載,端午源於周代蓄蘭沐浴。古人五月採摘蘭草,盛行以蘭草湯沐浴、除毒之俗。《大戴禮記·夏小正》:“五月,……煮梅,為豆實也,蓄蘭為沐浴也。”屈原《九歌·雲中君》:“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南朝梁人宗懍《荊楚歲時記》雲:“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此俗流傳至唐宋時代,又稱端午為浴蘭之月。

關於端午節故事短篇:紀念介子推説

據東漢時期蔡邕《琴操》中載,端午節係為紀念先賢介子推。

關於端午節故事短篇:源於勾踐操練水軍説

宋代高承《事物紀源》刊文,端午源於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於是日操練水軍。

端午節故事4

端午節為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更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 屈平,字原,通常稱為屈原,又自雲名正則,號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 公元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計謀,冒死進宮陳述其中的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了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了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鬱成疾,在三年後客死於秦國。楚頃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來攻打楚國,頃衰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佔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歎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

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説屈原大夫投江自盡了,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去打撈屈原的屍體,(此風俗日後演變成賽龍舟)人們紛紛拿出家中的粽子、雞蛋投入江中,讓魚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屍身。還有郎中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沒過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條昏暈的蛟龍,龍鬚上還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們就把這惡龍拉上岸,抽了筋,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有的還在小孩子額頭上寫上一個“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蟲都不敢來傷害他們。從此,每年的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粽子,喝雄黃酒,以此來紀念詩人屈原,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端午節故事5

我只會吃粽子,但不會包粽子。

請問大家,五月初五是什麼日子?我想大家會異口同聲地回答:“端午節!”對,端午節還要吃粽子,可你們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嗎?哈哈,不知道了吧?據説這裏還有一個故事呢!其實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積極主張楚國聯合齊國,抗擊秦國,他的意見沒被採納,反而被罷了官,發配到邊遠的地方。楚國快滅亡時,農曆五月五日這天,屈原投汩羅江自殺。屈原投江後,楚國人為了不讓江裏的魚蝦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裏投粽子,後來,慢慢形成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慣。

怎麼樣?知道了嗎?其實呀吃自己包的粽子感覺特別好,這不,姥姥給我買來了粽葉、糯米、餡、還有繩子,讓我自己包粽子,啊,這可讓我傻眼了,怎麼包呀,姥姥看我丈二和尚模不着頭腦的樣子,笑了,併為我講了包粽子的簡單過程,然後指導了一下就去掃地了。我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那兒,真是狗吃刺蝟——不知如何下手,還好姥姥把米餡都弄好了,要不然我真的什麼也不知道了!我先把粽葉做成漏斗的形狀,往裏面加了點糯米,再加塊肉,然後把它的“角角”往裏面塞了塞,用繩紮好,啊哈,一個粽子做成了!可乍一看,既不像粽子,也不像菱角,更不像三角形,唉,真是四不像!算了,不管怎麼説這也是我的勞動成果吧。向下一個粽葉發起了“進攻”!我又放了點糯米在漏斗狀的粽葉裏,嘴裏還哼着小曲,終於做好了,嘿,還可以!包了第十一個粽子時,我發現糯米餡快沒了,可我還包在興頭上呢,怎麼辦?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咦有了!冰箱裏不是還有蜜棗嗎?不如把它放在裏面濫竽充數?對,這主意不錯,於是我把剩下的糯米都用蜜棗做了餡。看着一個比一個像的粽子,真是開心極了!爺爺把我包的粽子放在鍋裏煮,煮好之後,爺爺品嚐了一個,結果一咬居然咬到了粽子裏的蜜棗——核,把他老人家的一顆假牙給碰掉了!我真想找個地縫鑽進去得了,可爺爺沒罵我,還誇我呢!説我有創意,我聽了心花怒放。

端午節故事6

《紀念屈原説》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故事7

今天是端午節,我和爸爸媽媽早早的起了牀(其實我是想吃粽子),端午節的來歷,可是有一個美麗的故事:

屈原被放逐後,走到江邊,獨自一人披散着頭髮沿着水邊邊走邊吟唱,臉色憔悴。一個漁夫看見就問他説:“您不是三閭大夫嗎?為什麼來到這裏”"

屈原説:“全世混濁卻只有我一人清白,大家都醉了卻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漁夫説:“聰明賢哲的人,不被事物所拘束,而能順隨世俗的變化。全世上都混濁,為什麼不順着潮流推波助瀾?眾人都醉了,為什麼不一同吃那酒糟喝那薄酒?為什麼要保持高尚的節操志向,卻使自己被放逐呢?”

屈原説:“我聽説,剛洗過頭的人一定要用手彈去冠上的灰塵,剛洗過澡的人一定抖掉衣服上的塵土。一個人,誰又能用清淨潔白的身體,去受髒物的污染呢?我寧願跳入水中,葬身魚腹,又怎能用高尚純結的品德,去蒙受世上的塵垢呢?”於是寫下了《懷沙》賦,便抱着石頭,自己跳到汨羅江死了。

後來,人們為了保護屈原不會被魚蝦們吃掉,就定了一個日子,一到這一天就紛紛把粽子投到河下;為了屈原不受龍神傷害,就紛紛在船上敲鑼打鼓。後來,人們把這一天叫為‘端午節’,到這一天,人們就吃粽子、划龍舟來紀念屈原。

端午節故事8

端午節第三個傳説,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端午節故事9

端午節是怎麼來的

一,紀念屈原説。

此説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驚《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説,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汩羅江,死後為蚊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粽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汩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迎濤神説。

此説出自東漢《曹娥碑》。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後,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

三,龍的節日説。

這種説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祖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裏常被蛟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係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髮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係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蹟。

四,惡日説。

據《史記》記載,孟嘗君田文生於五月初五,其父曾令其母遺棄田文,理由是這一日生的孩子要害父。東漢《風俗通義》也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説法。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惡”。宋徽宗趙桔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可見,古代以五月初五為惡日,是普遍現象。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五,夏至説。

持這一看法的劉德謙在《“端午”始源又一説》和《中國傳統節日趣談》中,提出三個主要理由:(一)權威性的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並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節日風俗,卻把吃粽子寫在夏至節中。至於競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燭寶典》把它劃人夏至日的娛樂活動,可見不一定就是為了打撈投江的偉大詩人屈原。(二)端午節風俗中的一些內容,如“踏百草”、“鬥百草”、“採雜藥”等,實際上與屈原無關。(三)歲時風物名著《歲華紀而》對端午節的第一個解釋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夏。”也即端午節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又可稱為天中節。由此看來,端午節的最早起源當系夏至。

諸説紛出,而以紀念屈原説影響最為廣泛。由於屈原的人格偉大,詩藝超羣,人們也願意把這一紀念日歸之於他。

端午節的活動有哪些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划龍舟的傳説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牀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説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裏。據説,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裏,意味着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節吃什麼

吃黃鱔

我國江漢平原每逢端午節時,還必食黃鱔。黃鱔又名鱔魚、長魚等。端午時節的黃鱔,圓肥豐滿,肉嫩鮮美,營養豐富,不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補功能。因此,民間有“端午黃鱔賽人蔘”之説。

吃麪扇子

甘肅省民勤縣一帶,端午節這天都蒸“面扇子”。面扇子用發麪蒸制,呈扇形,有5層。每層撒上碾細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種花紋,染上顏色,十分好看。這種食俗據説是由端午節制扇、賣扇、贈扇的風俗演變而來的。

吃茶蛋

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着,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為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吃黃魚和“白烏龜”

常武地區,端午節中午飯比較豐盛,常武人家過端午節,不論貧富,要買黃魚(石首魚),要吃“白烏龜”。所謂“白烏龜”就是鵝。東門一帶有“噹噹鍋子買黃魚”的諺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黃魚被政府推為“愛國黃魚”端午時人們當飯魚食用。

常州百姓視農曆“五月”為“毒月”,“初五”為“毒日”。五月初五,“重五”,毒上加毒。因此時天氣暖熱,蛇、蜈蚣、壁虎、蜘蛛、蠍子等“五毒”相繼出動以毒傷人,因此瘴氣易生,疫病多發,所以“端午節”的節俗皆圍繞除毒驅邪防疫等展開。而吃黃魚、老鵝等,也是增強體質的一種方法。

吃炒血鴨和釀豆腐

湖南寧遠一帶端午節主要殺鴨慶祝,原因是從清明節一直到端午節這段時間,是水草最豐美的時候,鵝、鴨、田螺等天然食料充足,鴨子個個長得壯實,鴨肉更是皮薄細嫩,這時食用最肥美。

吃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農村每逢端午節這天,家裏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準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饃,這種食法據説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吃薄餅

在温州地區,端午節家家還有吃薄餅的習俗。薄餅是採用精白麪粉調成糊狀,在又大又平的鐵煎鍋中,烤成一張張形似圓月,薄如絹帛的半透明餅,然後用綠豆芽、韭菜、肉絲、蛋絲、香菇等作餡,捲成圓筒狀,一口咬去,可品嚐到多種味道。

吃打糕

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裏,用長柄木棰打製而成的米糕。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吃煎堆

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户户還要吃“煎堆”,就是用麪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煎成。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説天公穿了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説把天補好了。這種食俗由此而來。另外,江浙北部一帶端午節還吃豆腐。

端午期間飲食進補註意事項

端午期間氣温高,濕度大。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人體各種生命活動較為亢進,能量與營養物質被大量消耗,體液損失多,機體的代謝不平衡,表現出來的症狀為容易出汗,身體發熱,口渴,心情煩躁,食慾低下,全身無力,記憶力減退,頭昏腦漲等。如果不能及時、科學進補,人體就會發生體液失調,代謝功能紊亂,脾胃功能減退,食慾不振等狀況,身體健康自然受到影響,這就是所謂“苦夏”。因此,端午期間進補不容忽視,進補得當不僅可安然度夏,養生健身,而且還會使機體做好換季的準備。

端午節故事10

很久以前,上虞古舜江西岸的鳳凰山下有個小漁村。村裏有個姓曹的漁夫。漁夫有個女兒叫曹娥。

一年春夏之間,兩岸連續大雨,舜江洪水暴漲。曹娥她爸怕錯過漁汛,他不顧曹娥反對出江去捕魚。

父親去了,曹娥在家不放心。她一次次跑到江堤上去望。後來,曹娥沿江向上、下游找尋還沒見到父親。太陽快落山了,曹娥從她父親的夥伴口中得知:他們一起在張網,突然一個大浪,將她父親的小船推進漩渦,讓水沖走了。曹娥一聽嚇出了魂靈,大叫一聲“父親、父親”,拔腳朝下游追去。

她在江邊來回哭叫。第八天,曹娥望着江水,看見她爹在跟水搏擊。曹娥縱身向江水撲去。

又過了三天,江面風平浪靜,人們卻在下游十多裏的江面上,看到一股江水在盤旋,隱隱約約像有人在遊動。人們趕過去,發現正是曹娥和她的父親。曹娥雖然死了,但是她卻能夠找回父親的屍首,將他負到江堤邊,人們都説這是她的孝心感動天。

據説波濤洶湧的曹娥江水在流經曹娥廟時總是平靜的。當地百姓認為,那是因為江水自覺愧對孝女曹娥。

曹娥的孝心感動了天,更感動了四周的鄉親,他們好生安葬了曹娥父女,又在曹娥跳水救爹的江邊造了廟,塑了她的像,尊她為“孝女娘娘”,還把漁村叫做曹娥村,將這條江改名曹娥江。每逢曹娥救父這一日,曹娥廟裏都要舉行盛大的廟會,各省各府都有來拜曹娥孝女娘孃的,許多人題詞送匾讚揚曹娥的孝行。

據説,曹娥投江的那一天正是五月初五,因此,許多人將端午節視作懷念孝女曹娥的日子。

端午節故事11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大臣。其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了都城,流放到沅和湘流域。他在流放了,寫下憂國憂民《離騷》和《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了楚國京都,屈原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祖國,於五月初五在寫下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

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真身。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身體。

端午節故事12

屈原是出現在我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博得中國人民愛戴的詩人。今年的農曆端午節恰好是他的二二三0年忌。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天才的愛國詩人,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定於今年九月間為他舉行隆重的紀念。

自紀元前三七六年,位於黃河流域的晉國分裂為韓、趙、魏三個國家,歷史上即進入了所謂戰國時代。這時,在北方除雄峙關西的秦國以外,還有燕、齊兩國,在南方的便只有幅員最大的楚國。這七個國家連年征戰,彼此攻伐,前後竟綿亙了一百五十多年,人民的苦難,是不可言喻的。

屈原,名平,原是他的字。生於紀元前三四0年,死於紀元前二七八年。他所生活的六十二年,離開上述的戰國時代的開始僅三十四年,下距秦帝國的統一中國亦不過五十七年。他出身於與楚王同姓的貴族家庭。楚懷王在位時,曾任職左徒(相當重要的官職,大概相當於副宰相的位置)。他不僅有淵博的學識,而且關心政治,熱愛祖國。起初很得懷王的信任,無論是辦理國家重要的內政和外交工作,都請他參加。他的同僚上官大夫很嫉妒他。

有一次,懷王命屈原擬草法令,這篇文稿還沒有完成,上官大夫恬不知恥地打算定名頂替,據為己有,正直的屈原白然不能同意。上官大夫為此事,心懷不滿,便到懷王面前去説屈原的小話,懷王聽信上文的話,開始對屈原疏遠。後來秦國想進攻齊國,但齊、楚兩國既結為同盟,又有親戚關係。事實上秦國如要想併吞六國,非先要把六國中較為強大的齊、楚之間的親密關係打破不可。於是:秦國派遣謀士張儀到楚國去,遊説懷王和齊絕交,並且聲稱願意把商於那塊六百里大小的地方送給懷王,作為附帶條件。懷王是一個在政治上沒有遠見的人,被張儀的`遊説所動,立刻宣佈和齊國絕交。事後派使者向秦索地。張儀故意託病不出,懷王以為他的做法還不能使張儀滿意,又特地派人去辱罵齊王,以表示他態度的決絕。這時,張儀所預設的改治陰謀完全達到了,他的假病也沒有再裝下去的必要了。他擺出一副撒賴的面孔説:我當時只説送給你們六裏地,並沒有説過送給你們六百里地的話。懷王心知受騙,痛恨張儀,乃出兵擊秦,連打了好幾次大敗丈;喪師失地,狼狽不堪。

從此楚國的外交政策,搖擺不定,忽面聯齊,忽而聯秦。秦昭王初立,願意和楚國恢復邦交,送給懷王許多禮物,並約為婚姻,懷王接受了,還特地派人去迎接新婦。這時,在政治上比較失意的屈原,不能再緘默下去了,他極力地表示反對。剛復自用的懷王不僅不接受屈原的忠告,反面制止了屈原在政治上發言的權利。

三四年後,秦又興兵攻打楚國,楚國在軍事上連遭失敗。懷王又起用屈原,派他到齊國去重結友好。不久,秦昭王邀請懷王到秦國去會談。秦國當時對楚國的吞併意圖是再也清楚不過的。忠貞的屈原非常明確地勸阻懷王,他説:秦國像虎狼一樣狠毒奸詐,千萬不可信任。更不能去赴會。懷王的幼子子蘭是一個毫無骨氣的人,他卻勸他的父親不可放棄這個詔媚秦王的機會。當懷王進入了武關,秦國事先早就埋伏了**,竟把懷王扣留住,要求割地。失去自由的懷王,這時多少有些覺悟,他拒絕對方的要挾,由於種種刺激,被逼病死在秦國,這是公元前二九六年的事。

懷王的大兒子頃襄王繼立,這個人比他的父親尤為輕弱。頃襄王的弟弟子蘭做了令尹(楚國的宰相),屈原對子蘭勸懷王入秦是深為不平的,不免在語言和他的詩作中吐露出他的怨恨。子蘭知道了非常惱怒。於是使上官大夫到頃襄王面前去製造謠言,屈原由於毀謗被流放到長江以南的地方,這次的流放,前後競長達十多年之久。

屈原在這大長期的流浪途中,有機會比較深入地瞭解到民間的困苦,要求祖國振興的心願,更為迫切。但是,他在政治上的作用:幾乎完全被當時昏庸的統治集團剝奪完了。他已經很明白地知道自己沒有被召回的希望,雖然他無時無刻不在痛苦地關心着祖國的安危。

公元前二七八年的春天,秦國的**攻陷了楚國的京城郢都,楚王的祖墳也遭秦兵挖掘燒燬。這時,屈原已是“八十一歲的老人;他親身經歷了這次痛心的

喪亂,他眼看到祖國即將走向覆亡的命運,他痛心於廣大人民的流離失所,終於,在這一年的端午。投身於長沙附近的汩羅江裏。

屈原的一生,是一個歷史性的悲劇。

從歷史傳統上看,楚國是一個巫風很盛的國家,屈原早期的作品——“九歌”是一套娛神的樂歌。“九”並不是數目字,部沫若先生説,或許是糾字的意思,取其情意纏綿婉轉。“九歌”傳説是根據原來流傳在沅湘之間的祭歌改作的。這些詩篇的保留,我們不艱體會到在改作——其實是加工過程以前,屈原是經過深堪地向民間文學學習和鑽研的階段的。“九歌”最值得我們加以注意的地方,第一是精醇而且新鮮的形式,第二便是屈原通過對神的描寫和歌頌,表現了他對人間民最深執的感情。“九歌”計十一篇,其間最大部分是抒情的妻婉的戀歌,其次是戰鬥的悲壯的娩歌和莊嚴的肅穆的祭歌。

《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他晚年遭受放逐時血和淚的結晶。這首最負盛名的抒情長詩,主要描寫一個苦悶的靈魂的追求,傍惶,和幻滅的感覺,上天下地,騎龍使鳥,用豐富的想像和巧妙的比喻,抒寫自己一腔懷鄉愛國的情緒,滿懷生離死別的痛苦;再以神話佚聞,夾雜敍述,組成了這樣一首扣人心絃的樂章。這樂章有時顯得那麼幽咽,有時又那摩麼峻峭。貫穿全篇的主要的音流,便是他那股深擊得令人下淚的愛祖國愛人民的感情。詩人唱着:

“哀民生之多艱兮,長太息以掩涕。”(可哀憐的是人民生計的困苦,長長城地太息,止不住我眼淚的傾流。)他的疾惡如仇的正義感,使他不暇顧忌個人的利害得失,他説:

“豈餘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我不怕個人遭受到任何禍災,我擔心的是祖國的軍乘要被支解。)甚至於他歌出了這樣的聲音:

“皇天無私阿兮,覽民德焉錯補。夫唯聖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真理是沒有私心的,他要輔助世上的好人。只有偉大的熱愛人民的人。才配享用我們廣袤的國土。)類似這樣的詞句很多,都透露出屈原對君權的看法,他一再證明所謂君權一旦脱離了人民的要求,必然會定向滅亡的道路。上述種切,已足以説明我們的古詩人,他所擁護的是什麼,他所反對的又是什麼了。

《九章》乃是後人收輯屈原的作品九篇,合在一起,故名《九章》。就中“哀郢”篇乃是寫於白起攻陷郢都的那個時期。其他的篇什除“橘頌”以外,大都是作於屈原自沉以前,那一段任期流亡的期間,所以調子非常沉鬱。

《天問》是屈原作品中奇特的一篇;在形式上是四言體裁,內容變幻莫測,在這一詩篇中,詩人一連串發出一百七十二個問題,他對古代的歷史傳説説,宗教信仰,宇宙觀念,都加以懷疑。這篇作品,反映出詩人禁壓不住地內心的痛苦,正因為他面對着悲慘的現實,因而引起對一切信仰的崩潰。

此外現今流傳的屈原的作品還有《抬魂》等篇什。

以上只是非常粗略地介紹丁一下屈原的作品。

任何一個偉大的作家,主要是依藉他的不朽的作品來證實他的偉大。如果有人問,屈原創作中所選用的藝術形式與語言的源泉是什麼?他詩篇中所表達的內容,卻主要的思想感情又是什麼?那末我們可以簡要地回答:屈原所採取的是民間的也是民族的藝術形式,他擷取了大量的楚國人民的口語,他的調子

陟升皇之赫戲兮,(我升上了光和熱交織的太空,)

忽臨睨夫舊鄉。(我的視線忽爾接觸到我下界的故鄉。)

僕伕悲餘懷兮,(馬伕都不禁悲傷起來,馬也踟躕留戀,)

蜷局顧而不行。(只是低垂着頭,又不時回顧着,不肯前進。)

——離騷句 (文懷沙譯文)

是活潑,和諧,生動的。他的詩作的登富多彩的內容規定了他的形式,他新鮮的形式又加強了內容的突出。他的文體大大地區別於貴族的廟堂文學。詩篇中充滿了奔放的想像,但,他的思想與感情還是緊緊地聯繫着國家和人民的命運的,他揭發了統治集團的黑暗。生活在今天的人們,依然從他的詩篇裏得到鼓舞。

在紀念我們偉大的天才,愛國者!詩人——屈原時,我們應該記取,只有能熱愛並且忠實於自己的時代,同時能正確地指出屬於自己時代的要求的詩人,才能不朽。我們紀念屈原,應該着重指明他是熱愛人民,熱愛國家,關心政治的詩人。屈原的作品是在一定的程度內,反映了他所處的時代,通過對個人苦悶與矛盾的描寫,反映了他對當時黑暗政治的憤滿。在他所有的作品中所共同肯定的,乃是為正義而奮鬥的性格。而他所認為的正義的內涵,明碓的説便是一種愛祖國、愛人民的偉大熱情。

端午節故事13

漢代人認為,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且有“不舉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嬰兒無論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撫養成人。一旦撫養則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現了“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五月蓋屋,令人頭禿”等説法。這一習俗至遲從戰國開始流行,迄至漢代盛行不衰。此俗在漢人王充的《論衡》、應劭《風俗通》以及《後漢書》中,多有記載。

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以除瘟、驅邪、求吉祥,因而出現了相關的文化活動,形成了頗有特色的端午節。

端午節故事14

在我童年的記憶裏,父親磨快鐮刀收割麥子的時候,路旁河畔,田頭地角,荒山野嶺,坑坑窪窪,艾蒿長得挨挨擠擠,熱熱烈烈,已經高過了麥子的個頭,齊刷刷站立在山村鄉野,如一面獵獵作響的旗幟,迎風飄展,如同淳樸善良的村姑,一日比一日更顯嫵媚風韻,她散發出濃烈馥郁的芳香,氤氲鄉村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人心間,這當兒端午節便姍姍而來。端午前一天的下午,母親忙完農活,讓我在不遠處等着她,她便會跨過一道一道田埂,穿過一畦畦麥田,登上高而陡峭的山崖或者深入到很少有人去的山溝。五月的陣陣熱風伴着麥香混合着艾蒿的氣息追趕着母親的背影,風一吹,那些艾蒿就搖曳起來,在母親的灰藍衣衫映襯下,艾蒿露出銀白葉背格外亮眼,母親一面採擷艾蒿,一面叮囑我別過去。她走一步,採一株,放入竹籃,採一株再一回頭,看看遠方的我,母親採擷的動作,似優美的舞蹈,似詩中節律的跳動。她那近乎苛刻挑剔的態度,讓童年的我甚是好奇,我問母親:“我們田間也有野艾呀,為何去那麼遠的地方採集?”母親笑着説:“近處的艾蒿是人們腳踏、牛馬驢羊所啃齧的,而遠處山溝裏山崖上是人們少去的地方,那裏的艾蒿光潔鮮亮、枝大葉肥。”母親採擷艾蒿免不了被露水打濕褲腳、前襟,甚至被山樹刮破手臂,但母親毫不介意,寶貝似的挎着一籃子鮮嫩的艾蒿從山坡上披着夕陽的餘暉走來,母親的笑聲流淌在艾香裏。

一路艾香把我們送回家,母親又開始忙活着插艾,她插艾蒿是極有講究的,她總是洗淨手,換上乾淨的衣衫,先是坐在庭院,一一遴選野艾,葉大厚實的插用,嫩葉、葉尖放在簸箕裏晾曬留做他用,然後像一位虔誠的信徒,小心謹慎地在我家門楣上、門板上、門環上、窗櫺上,甚至牀頭上都插滿了艾葉。末了,在我們衣襟上也別上一些鮮嫩的艾尖,之後在胸前比畫着什麼,嘴裏唸叨着什麼,在一旁的我也學着母親的樣子做禱告狀,不住地問母親:“為什麼插野艾呀,你在念着什麼?”母親一臉的嚴肅説:“野艾是一種仙草,能保平安。”頃刻之間,淡淡的艾蒿草濃濃的香味,也在院落裏瀰漫開來。這些白白亮亮的閃着淡綠色的精靈,如菊一樣在晚風裏羞澀地搖曳,如同節日的盛裝,如同美麗村姑頭上的蝴蝶結,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是夜,許多蚊蠅不叫、毒蟲不咬了,我們枕着鬱郁的艾香甜甜入眠。艾蒿在我童年的記憶中成了一種有靈性的仙草,有時身上生了毒瘡,母親用艾葉熬水擦洗患處,用不了多少時日就好了,有時肚子疼痛,用隔年存放的艾草熬湯喝下,肚子竟奇蹟般地好了。每每此時,母親總會認為是禱告起了作用,認為是艾蒿這種神奇的仙草在冥冥之中庇護着我們一家歲歲平平安安,年年健健康康。

端午節故事15

端午節在傳説中,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起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