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的過年風俗習慣

來源:文萃谷 5.26K

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中,最受重視的莫過於春節、元宵、端午節和中秋節了。這些節日當中,春節又屬於重中之重。每年因回家過春節的外出遊子、農民工流、學生流交匯在一起形成有中國特色的“春運”現象。俗話説:有錢沒錢,回家過年,説的就是人們對春節的重視,反映在心理上就是中國人十分看重與親人的團圓,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儘管春運期間車票之昂貴,人員之擁擠,人們依然嚮往擠上過年前的最後一班車。

江西的過年風俗習慣

我們這裏通常意義上的“過年”,不單單是指“春節”那一天,而是從“春節”那一天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的元宵節過後為止。這期間節日的氣氛相當濃厚。因為只有等到過年,才能見到久別的親人並與之團聚,小孩子則不僅可以嚐到許多平時享受不到的美味,可以放開肚皮大飽口福,而且還能得到一筆數目不小的完全歸自己支配的壓歲錢,那是再幸福不過的事情了。

先説過年的準備階段。過年最重要的準備是年貨,為了讓家人和親朋好友吃好玩好,婦女們通常要準備眾多的年貨。秋收已過,她們有時間到墟市上買回釀酒的酒麴,用剛剛收穫的糯米釀上一缸甜美的米酒,以招待遠道歸來的親人和前來拜年的`親朋好友。米酒是用酒娘衝開水的,喝上一口,從口裏甜到心裏,但又不失酒的香味。除了釀酒外,她們還會用自家養的鴨子製成美味的板鴨,用豬肉製成色香味俱全的香腸,或者將從集體魚塘中分得的鰱魚製成臘魚等等。所有這些肉製品製成後,只要是陽光燦爛的天氣,人們就用竹篙將其掛成一排放在太陽下晾曬,直至將其曬得流油為止。家家都是這樣,這構成了我們家鄉冬天的一道風景線。以上是要在鍋裏煮熟後用盤子端上飯桌的年貨,還有一些則是用米粉加調味料攪和成團,然後捏成更小的不同形狀炸熟的果子,墟市上購買的瓜子、蜜餞等等,則是專門用於喝茶聊天時享用的。

等到農曆十二月二十四,家裏稱“過小年”,説是灶神迴天宮奏報述職的日子,所以這天要煮很多好吃的食物,使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説好話,回來是天庭將會降福人間,故有“上天奏善事,回宮降吉祥”之説。在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把家中一切器具,包括枱凳桌椅、櫥櫃等統統搬出來清洗,然後將房裏屋外的灰塵、蛛網打掃地一乾二淨,把整個家整理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

過年前兩天,每家會派代表到附近的墟市上購買最後的年貨,比如爆竹、蠟燭、香和對聯、門神畫等等,當然,如果哪家有擅長書法的人,對聯就直接由他負責了。對聯和門神畫是在春節那天貼的,都是圖個紅火喜慶。

最重要是就是春節那一天了,準備了那麼久,終於等到“過年”了,過年的重頭戲是年夜飯。在下午的四五點鐘,便不斷有人家開始燃放鞭炮吃年夜飯了。爆竹噼噼啪啪的聲音給節日增添了無限的熱鬧喜慶的氣氛。不一會兒五顏六色的煙花和轟轟的爆竹便竟相燃放。和其他地方一樣,全家團團坐在桌上,品嚐着那些美味可口的菜餚,大家舉杯説出自己對於家人的良好的祝願。所不同的是這裏不是和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那樣過年吃餃子,而只煮一桌豐盛的飯菜罷了,而且不會吃光,那意味着“年年有餘”。在開飯之前,必須把筷子放在擺好的飯碗上,每個碗倒上幾滴茶,由家中年紀最小的人叫:太公太婆、爺爺奶奶回家過年(被叫的人應該都是已經故去了的),然後將各個碗中的茶到掉,請家裏年紀最大的坐上席後,大家才能動筷子。這些過程雖然看上去有些麻煩,可卻是寓示着對祖先的尊敬,對長輩的孝順,它不自覺地給我們提供了教我們和小孩如何做人的一個舞台。在有説有笑的過程中,大家享受着最豐盛的年夜飯。過後,大人照例要給老人和小孩發壓歲錢,並要求小孩將壓歲錢放在枕頭下,以企求歲歲平安。

大年七年級,是祭祀“觀音”的日子。這一天全家人都只能吃素食,比如豆腐、白菜、蘿蔔之類,而且每餐都要將素菜吃光,寓示着新的一年莊稼長勢喜人,不要到農田中拔雜草。吃完早餐,那些少男少女們往往準備進城逛街購買衣帽鞋襪之類,而善男信女則前往當地的佛寺燒香拜佛求籤,所以,這一天的行人也是相當之多,導致交通堵塞現象頻頻發生。可是人們決不會在這一天去走親戚,向親戚拜年。八年級“喝湯”,其實並不是喝湯,只是燒些米線,煮些清水蛋來吃。原來各家各户都會準備一碗米線,上面放上兩個剝了殼的清水蛋,送往本家族中有上了年紀的老人的家庭中,實為敬老,因為米線意為長壽,剝了殼的雞蛋意為脱殼重生。老人一般只會接受米線和其中一個雞蛋,另一個蛋回敬給主人。如果雙方都有老人,雙方就會互送。從八年級開始,人們便可以向親戚朋友拜年了。特別是年前出嫁的閨女,是一定要在八年級這天回孃家的。而且須在孃家呆上個把禮拜,那些兄弟哥嫂叔伯們會按一定順序請新婚夫婦到自家吃一頓,那叫“請飯”,這時,也是新郎熟悉孃家親人的好機會。一般人拜年可以一直持續到農曆正月十五元宵佳節。

過年這一段時間是個人們互相交流的時期,最重要的表現在於“禮”的往來。在親戚家做客,一般是隻吃兩頓,一頓叫“喝湯”,一頓是中餐。前者是主人為剛剛遠到而來的客人洗塵的,他們端上美酒和下酒的幾個小菜,讓客人先墊墊底。大家一邊品嚐着美味,一邊講述工作和家庭的情況,這樣在閒聊中不知不覺就減輕了客人在路途的疲勞。不一會兒,主人撤下小菜的盤子,端上十幾個家裏的拿手的好菜,開始真正的中餐。臨走時,他們又回送一些自制或是買來的果子、花生之類,增進了相互之間的交流和感情。到了正月十五,家家團團圓圓鬧完元宵,節日氣氛就已漸漸淡下來了,因為新的一年已經開始,為了拼得更好的生活,還要通過辛勤的勞動。經過一個“春節”的休息,人們疲憊的身心得到調養,這使得他們更有精力去開始新的一年的工作和生活。

應該説,我們家鄉的春節不僅是親情、友情的展現,而且是增進人與人之間和諧的潤滑劑,更是教育後代尊老愛幼,善待他人,拼搏進取的一個途徑。通過春節,將身處異地的親朋好友聚集起來,互相傾訴一年來的得與失,共同分享一份快樂,分擔一份別人的苦難,使人們內心不感到孤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