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端午節作文【薦】

來源:文萃谷 1.03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過端午節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過端午節作文【薦】

過端午節作文1

説到端午節沒有人不知道吧,端午節又名端陽節,五月節,艾節,端午,重午,午日,夏節,大家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如果不知道的話就讓我來告訴你吧!兩千多年前,有七個國家分別統領中國,燕國,秦國,楚國等等。有一個叫屈原的詩人,生於楚國,一心想讓自己的國家更富強,便做出了一個利民利己的方案,可楚王這個昏君,偏偏聽信奸臣的話。

把他流放到一個偏僻的地方,之後,他每次都趕路去都城,把方案給楚王看。可楚王一次又一次的把屈原流放。有一天,秦國突然向楚國進攻,楚國不及防守就被打垮了,楚國的居民都叫苦連天,屈原看不下去了,便抱起一塊大石頭跳下汨羅江,楚國的百姓很傷心所以就排龍船去打撈他的屍體,把粽子丟進水裏,給魚蝦吃它們吃飽了。自然就不去吃屈原的屍體了。所以,人們就把那一天定為端午節。

現在知道了端午節的由來了嗎?

過端午節作文2

今天是端午,我早早的起牀了。因為夥伴們跟我約好,要好好的玩個痛快。電話鈴響了,夥伴們叫我來了。

我拿起滑板飛快的下了樓,果然他們也都帶着滑板。我們一起來到了鳳凰廣場的假山上,玩起了“卡丁車”的遊戲。我們分別都坐在自己的滑板上,從山頂向下滑,富有挑戰性,特別刺激,特別是我們這些淘氣包給這種“卡丁車”也添加了“攻擊”和“防禦的技巧”,那種現代化的攻擊措施的確是很有創意的,所以我覺得特別有趣!

中午,我們回到家,媽媽已經做好了粽子,並且説要好好的過一個端午。我最喜歡吃糯米紅棗餡兒的粽子,我一口氣吃了六個。香甜可口的粽子讓我回味無窮!

吃完粽子,媽媽告訴我,過端午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古代時人們將做好的粽子扔進了汨羅江中,是為了避免魚蝦吃了屈原的屍體。所以吃粽子的習俗延續到了今天。

我愛端午。

過端午節作文3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主要活動有賽龍舟、吃粽子。相傳龍船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裏,是為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身體。

每個地方過端午節的方式都不一樣。南方過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不論南方北方都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手腳腕兒上繫上五彩絲線等……

我們家端午節是這樣過的,端午節的前一天早上我們去早市買一些艾草插在門上,可以驅趕蚊蟲。晚上爸爸、媽媽與太奶奶一起包粽子吃。

我喜歡吃粽子。我非常喜歡過端午節!

過端午節作文4

今天是端午節,早上我吃一個鴨蛋。剛吃好早飯,媽媽的同學就打電話來約我們去玄武,媽媽爽快地答應。

我們來到水上學校,那兒的人們正忙得熱火朝天,就像一筐土豆,被人踢翻一樣。哦,原來他們在舉行“賽龍舟”呢。龍舟的樣子可威武,就像真的一樣。“咚咚”的鼓聲響起來,在一陣陣“一,二”的口號中,龍舟飛快地前進,每位選手都吃力地劃漿,都想得冠軍。我在岸上也為他們加油。

看完賽龍舟,我們又來到長滿荷葉的湖邊,寬闊的玄武湖就像南京的一隻眼睛,鋪滿的荷葉就像她的雙眼皮,蘆葦就是她的長長睫毛。我撿起一片荷葉當帽子戴在頭上,就不怕太陽曬啦。

不知不覺就到中午,我們就回家。中午媽媽給我熱一個紅棗粽子,吃起來又香又甜。

過端午節作文5

我最喜歡過端午節,因為可以看精彩的賽龍舟,吃到美味的粽子,還可以學包粽子。

端午節還有一個傳説:有位愛國詩人屈原,因國家滅亡,跳河自盡,人們為了不讓河裏的魚吃屈原的屍體,就把糯米和各種材料用葉子包好投入河裏,讓魚兒吃,這就是最早的粽子。

我最喜歡吃粽子和包粽子了,只見媽媽把幾片葉子合在一起,在裏面放入少量糯米,再放入新鮮的肉,然後把糯米放上,最後把葉子包好並用繩子捆好。

看着看着,我也忍不住開始包了,我挑了幾片小小的葉子,往裏面放入許多糯米,再放上幾塊新鮮的肉,抓一把糯米就往裏面塞,剛想把葉子包好卻發現葉子怎麼也合不上去,我犯難了,最後還是媽媽幫忙解了難,去掉一些糯米,我心想:“包粽子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粽子下鍋了,不一會兒,房間裏飄滿了清香,我使勁吸着鼻子,恨不得把清香全部吸到鼻子裏,終於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撥開葉子,咬了一口,好吃極了!

過端午節作文6

今天是端午節,一大早,媽媽和我一起包粽子。

媽媽先拿來葦葉,捲成一個小鬥兒在裏面放進一些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紅棗,再給小鬥蓋上蓋子,媽媽一邊給粽子系紅線一邊給我講有關端午節的故事:古代有個愛國詩人-屈原,他寫了很多愛國詩篇,想了很多治國的`好辦法,但國王不聽,而且把他流放到很遠的地方,後來國家滅亡了,屈原很悲憤,就投江自殺,人們位了不讓魚兒去吃屈原的屍體,就包了很多粽子投入江中。聽了這個故事,我才知道,小小的粽子竟然意義深遠。我學着媽媽的樣子小心翼翼地包了起來,包完粽子,媽媽把鍋燒開,然後把粽子放進鍋裏,煮15分鐘,粽子撈起來,放在盤子上,我們全家人圍在一起吃粽子,剝開葦葉,一股清香撲鼻而來,我們吃得津津有味,爸爸媽媽都誇我包得好。

今天,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還學到了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

過端午節作文7

端午節來啦,媽媽買來一束草蒲和艾葉,插在門前。這兩種植物都是綠色的,艾葉像菊花的葉子,菖蒲則長長的,像蘆葦葉。兩種植物都散發出一陣清香,聽説都可以驅蟲。

媽媽還給我買來一個香囊,我萬分驚喜。這個香囊一面繡着“三溪堂”,一面繡着“平安符”,是紅色的底,黃色的邊,上面和下面都掛着幾個紅色的珠子。我聞到了一股濃濃的草藥味。媽媽説這個香囊是她帶奶奶去看病時,順便買來的。

端午節這天有吃粽子和雞蛋的習俗。今天早上媽媽就燒了粽子和雞蛋。我超喜歡吃肉粽,媽媽問:“要吃豆沙粽還是肉粽?”我大聲地喊道:“肉粽!”我所知道的粽子還有很多:蜜棗粽、鮮肉粽、豆沙粽、火腿肉粽、蛋黃板栗粽......,各式各樣,品種繁多。

過端午節的滋味真好。

過端午節作文8

端午節的那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舅舅家。在路上,我看到了金黃金黃的麥穗,我還看見幾台收割機正在地裏收麥子,收割機的前面有一個像滾筒一樣的東西,麥子不斷的被捲進滾筒,麥粒就從另外一頭流出來了,好神奇呀!好多農民伯伯用耙子將收回來的麥粒攤在馬路上晾曬,爸爸媽媽告訴我:麥子曬乾後交到麪粉廠,我們就會吃到麪條、饃等面制食品。

一個多小時我們就已經到舅舅家了,時間過得很快呀!我和表弟表妹才剛剛玩了十幾分鍾,姨媽就叫我們三個吃飯。飯可香了,是攪團,我都吃了兩碗呢。下午三點就回家, 我依依不捨的跟表弟表妹拜拜了。坐上車,爸爸就把車開走了。在路上,安安靜靜,誰也沒有説話。到了秦鎮,我們還吃了涼皮,今天我們過得很愉快。

過端午節作文9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在農曆五月初五。

端午節這天人們都要吃粽子。我最喜歡吃蜜棗味的粽子,味道很甜。爸爸就喜歡吃鹹味的。粽子有大有小,味道都不一樣。

除了吃粽子,還有一個大家喜歡的活動就是賽龍舟。到了端午節這天,很多地方都舉行龍舟比賽。據説龍舟比賽是為了紀念楚國屈原。在公元前278年,楚國被秦國消滅,屈原不忍心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抱石投汩羅江而死。楚國人民聽到這個消息以後非常傷心,紛紛划着小船去救他。故事就這樣流傳下來,才有了今天的賽龍舟。

過端午節作文10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首有關端午節的兒歌。今天我們來説説端午節。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每逢五月初五,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米飯投進江中,讓魚蝦吃飽,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不光是漢族,壯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民族地區的人們也過端午節,也非常敬佩愛國詩人——屈原。

過端午節作文11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一到端午節,我就會想起這首充滿童趣的兒歌,大家看了這首兒歌,一定有一肚子的問題:明明是端午,兒歌裏怎麼變成端陽的呀?還有沒有其他習俗啦端午又叫重午、端陽許多習俗都與五這個數有關:用紅、黃、藍、白、黑等五種不同顏色的絲線系在兒童的手腕上、足踝上,成為長命縷;吃五黃:黃魚、鹹鴨蛋黃、黃豆包的粽子、雄黃酒雄黃酒喝完了,人們還喜歡用酒杯裏剩下的雄黃在兒童的頭上寫上王字,再把多餘的雄黃倒在廚房的地上,用來消滅害蟲。

説到端午,大家肯定還想問:為什麼要把粽子扔到水裏去呀?那是為了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扔粽子是為了讓魚蝦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屍體。説到這兒,你也對端午節有一定的瞭解了吧?一定要記住哦!

過端午節作文12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節日的習俗之一是吃粽子,我們家自己包粽子,媽媽對我説:“包粽子先要把糯米和竹葉在水裏泡一天,才好包又好吃。”所以媽媽昨天就泡了糯米和竹葉,並備好了一些配料。

開始包粽子了,媽媽拿起粽子葉,把一頭一卷,就形成了甜筒狀,然後把糯米裝進去,再放進一塊淹好的五花肉,把粽子葉摺好捆緊,一個肉粽就包好了。接着媽媽一邊包一邊示範給我看,我仔細看着,學着她的樣子慢慢的包着,終於包好了一個,雖然形狀還不太好,看着我包的第一個粽子,我高興極了,後來我包的一個比一個好,“好棒!”媽媽笑着説。

粽子煮熟了。我聞着清香解開粽子,一邊吃着一邊聽媽媽講端午節的故事。

過端午節作文13

今天是端午節,一大早姥姥買回來了又香又甜的大粽子,粽子是三角形的,用蘆葦葉包着,裏面是糯米和小棗,還有放豆沙餡的,可甜了。姥姥把粽子剝開放在盤子裏,然後在粽子上面還撒了肉鬆,可好吃了,你們也來試試這種吃法吧,很不錯的呀!!

吃完粽子我和媽媽把品生課上做的小荷包串起來,掛在了門上,就像三個小粽子串在了一起,哈哈……真有意思!!晚上我還約了發小們一起去魔鋭玩,中午看電視時説在海口市今天有好多人去下海游泳,這種習俗叫洗龍浴,我也洗一洗龍浴,只不過是在游泳池裏洗的,呵呵呵…

過端午節作文14

在端午節這天,每個人的臉上都有洋溢着節日的喜悦。挖草藥、包粽子,更是忙着不亦樂乎。農民伯伯在清早就會到山頭,田地裏去採集各種各樣的中草藥,這種藥被稱為“端午藥”。

據説這天採的藥藥效最好,人們把採集下葱綠的艾葉掛在大門邊上,據説可以防蟲驅邪呢!你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嗎?

據説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楚國才子受到權貴的排擠,覺得報國無門於是就投入泊羅江自盡。人們怕魚兒吃掉他的屍體,就把粽子投入江中,為了懷念愛國詩人屈原,從此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就流傳開來了。每年端午節,家鄉的鄉親們都會聞着艾葉香,吃着香甜的粽子。沉浸在對美好生活與無限嚮往及對愛國詩人屈原的無限緬懷中。

過端午節作文15

這次端午節我們全家去農家樂玩了一天,這一天可過的真有意思呀。

星期四我快快的把作業寫完了,晚上興奮的像吃了興奮劑似的睡不着覺。第二天中午,吃完了,就匆匆忙忙的出發了。啊!路可真漫長呀,我們做了一個多小時的汽車才到呢!

呀!這裏可真美呀,金黃色的麥子在田野裏打着浪,一棵棵果樹上掛滿了杏兒。極目望去,一座座巍峨的山環繞在四周,這可真算的上“人間天堂”呀!

一進院子裏,可真是和原來的農村大不相同了,一台台電腦,一部部空調,幾乎是每一個房間都有。

到了晚上,人們都搬出小椅子,坐在院子裏,圍了一個大大的圓。我剛開始還是“二丈和尚摸不到頭”呢,後來我才知道,這是個人的才藝表演呀,怪不得,下午的時候有位阿姨問我喜歡錶演什麼呢,可是本人臉皮薄,沒仔細想,就溜之大吉了。

這個晚上,各家各院都是燈火通明,抬頭一看,天上的星星一顆一顆的在眨着眼睛,可真美呀!

這就是我所過的最有趣的農家樂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