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拜年春節的作文5篇

來源:文萃谷 9.71K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拜年春節的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拜年春節的作文5篇

拜年春節的作文 篇1

過年了,家家都喜氣洋洋、張燈結綵,我們家也不例外。

大年三十那天,我就和爸爸媽媽來到奶奶家。然後早上,大街上人山人海,總是有“哐”、“叮”的聲音。我很奇怪地問姐姐:“姐姐,這麼多人在幹嗎呢?”姐姐笑了笑,但沒有説話,於是我就使全身力氣擠進人羣,原先有一對人馬正在舞龍燈。舞龍燈的叔叔阿姨們穿着整齊的白衣服和紅褲子,他們抓住龍燈,龍燈連綿起伏地擺動着,鑼鼓聲也伴隨着龍燈。他們正穿過每條街巷為人們祈禱平安。這時,我們跟着隊伍來到了河邊,他們正圍着河邊的大船,祈禱事業興旺。龍燈結束了,我們聽着那遙遠的鑼鼓聲,注視着那隱約的身影。

晚上,我們一家人坐在凳子上,吃着團圓飯。吃完飯,然後我們站在樓上的陽台上看着樓下的煙花。第一個放的是花籃,花籃是由六個圓孔組成的,花籃先“茲”的噴起了火花,突然“砰”的一聲飛上了天空,炸成了許多五顏六色的火花,就這樣噴了六次,好像正在為人們祝福呢!姐姐覺得好看,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了蝴蝶王,姐姐急忙點燃,抓在手上,“撲”地一聲,煙花向一隻輕盈的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最後“啪”的一聲,分成了許多個火花,在天空中慢慢地,輕輕地,然後飄落到地上。我又拿出一個金玉滿堂,拿在手上,“砰”、“砰”,十聲炮響,響徹夜空,象徵着我們吉祥如意、幸福美滿。

天空漸漸黑了,我們全家到房間裏興高采烈地看着春節晚會,説説笑笑,多麼愉快的春節呀!

拜年春節的作文 篇2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一個重要的節日,要貼春聯,放鞭炮,守歲,拜年,等等等等。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習俗。

大年三十,我們全家換上新衣,貼上新春聯,準備迎接新年的到來。晚上,我們全家吃着餃子,餃子有一層寓意:財源滾滾。因為餃子像一個元寶,在古時候元寶就是錢。守歲一定少不了<<春晚;;,沒有<<春晚;;,守歲就沒有意思。我們一家坐在沙發上,歡聲笑語,看着<<春晚;;,其樂融融。

大年七年級,我和爸爸坐着自家的車,走在新修的大路上,雖然寒風刺骨,但還是歡樂無比。到了奶奶家,我跟奶奶拜了一個年得到了一個大紅包,心想:今年發財嘍!然後和奶奶的街坊鄰居拜了個年。接着來到了大伯家,來到大伯家,就如來到書的天堂,有故事類,科學類,藝術類在大伯家吃完飯之後,我收到了紅包和一些書,我要一點點把着些書消化掉。來到大伯家真高興!

我今年真高興,真是一個快樂的春節!

拜年春節的作文 篇3

今天是大年七年級,我要去姥爺姥姥家拜年了。我穿上了新衣服,像一隻歡呼雀躍的小鳥,直奔姥爺姥姥家。

大街上張燈結綵,熱熱鬧鬧的。我一到姥爺姥姥家就拱着手,鞠了一個躬説:“姥爺姥姥新年好!祝你們長命百歲,新年喜氣洋洋。”姥爺姥姥可高興了,樂得合不攏嘴。我們現在過年可熱鬧了,放鞭炮、貼春聯、掛燈籠……不知道姥爺姥姥小時候是怎麼過年的呀?姥姥笑了笑,開始講述她小時候過年的故事。

過年要從除夕説起。姥姥家是大户人家,大年三十會貼上太公自己寫的春聯,也會和親人一起吃年夜飯。不過那時候還沒有電視機,不能看春節聯歡晚會,只能和小夥伴坐在廚房把火打開,一邊煮粽子一邊圍着火取暖。那時,姥姥特別開心,因為明天就能分到一點零食了。第二天早晨,姥姥就穿上了新衣服,只見大紅底色的,帶有一些小花點綴着,姥姥可高興了。一年之中只有過年才有新衣服穿,想想我天天都穿新衣服,真是太幸福了。姥姥家大年七年級的早餐一定要吃湯圓,因為湯圓代表全家團團圓圓。吃過早飯,太公會給孩子們分發一些過年的零食,有幾塊糖、幾片烤糖等等。姥姥會小心翼翼地把零食放進罐子裏,每天就吃一點,非常珍惜。而我每天都能吃到可口的'零食,相差太大了。姥姥還告訴我一個小祕密,她的新衣服只穿三天,三天後為什麼新衣服就要收起來呀?原來姥姥家裏不富裕,新衣服要省着穿,可以穿好幾年呢!

我給姥爺姥姥拜了年,姥姥送了我一包壓歲錢,我連忙問姥姥小時候能得多少壓歲錢?誰知姥姥從來沒有得過壓歲錢,也沒有新年禮物,只能和小夥伴玩一些小遊戲來高興高興。

給姥爺姥姥拜年讓我瞭解了老人們小時候的過年,我要更加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拜年春節的作文 篇4

你知道,過年問什麼要去給人們拜年麼,不知道的話我來告訴你。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拜年一般從家裏開始。七年級早晨,晚輩起牀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六中描寫北宋汴京時雲:“十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相互慶賀。”明中葉陸容在《菽園雜記》卷五中説“京師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親友多出實心。朝官往來,則多泛愛不專……”。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描寫,“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至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互相往拜於門……。”

在古代,上層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宋人周輝在《清波雜誌》中説:“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係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明朝傑出畫家、詩人文徵明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這裏所言的“名刺”和“名謁"即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賀年卡用於聯絡感情和互致問候,既方便又實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清人藝蘭主在《側帽餘譚》中説:“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

隨着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拜年春節的作文 篇5

一年一度的春節又來到了。 今天是正月八年級。早上,爸爸叫醒我説:”起牀了,我們去給外公拜年去。“我連忙起牀,穿上新衣服,吃完早飯,興高采烈的去給外公外婆拜年。一路上,人來來往往,川流不息,大家大概都是去拜年的把?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外婆家了,我一看見外公和外婆就非常高興:”外公·外婆,我們全家來給你們拜年了,祝您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龍年大吉。“外公外婆樂呵呵地笑個不停,還給我拿了許多好吃吃的,並給了我一個大紅包,對我説:”祝你新年快樂,學習進步,天天向上,在新的一年裏越來越懂事。“我高興的接過紅包,連説謝謝。接着,我又給舅舅舅媽拜了年,我有一個才七個月大的表弟,十分可愛,他在手舞足蹈,彷彿在説:”新年快樂!“ 我們吃了豐盛的午餐回家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