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傳統習俗

來源:文萃谷 2.17W

端午節(Dragon Boat Festival)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為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那麼關於端午節的傳統習俗都有些什麼呢?下面就隨學習啦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端午節傳統習俗

  端午節由來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史籍資料中有許多不同的説法,諸如:紀念屈原説;紀念伍子胥説;紀念曹娥説;起於三代夏至節説;惡月惡日驅避説,古越民族圖騰祭説等等。以上各説,各本其源。據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因此,紀念屈原之説,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

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繫在一起。隨着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節日。

  歷史傳説

端午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端午節的傳説很多,主要有以下四種:

  源於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源於紀念伍子胥

伍子胥像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説,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説:”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源於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説,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説示明,他們有斷髮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罈罈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羣的標誌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端午節傳統習俗

  賽龍舟

在汨羅江畔,每年端午節都要舉行隆重的龍舟競渡活動。競渡前一般都要先祭屈子廟。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穿着新裝,扶老攜幼,並抬着龍頭,先到屈子廟朝拜,供以粽子、包子、酒水等祭奠屈原遺像。然後由主祭人將一條紅綢繫到”頭龍“的頭上,由”頭橈“將龍頭扛到江邊洗浴,洗完後將龍頭安於船首,這才開始賽龍舟。

賽龍舟有關競渡的儀式、規定、技巧和情景也因時因地不同而豐富多彩。”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鶯。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兩岸羅衣破暈香,銀釵照日如霜刃。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橈。“”鑼挾鳴濤鼓駭雷,紅旗斜插剪波來。錦標奪到軒騰處,風捲龍髯雪作堆。“唐人張建封的《競渡歌》,將千年前龍舟競渡的熱鬧場面躍然紙上。詩中提到的”標“即”標杆“,或”標船“,是各龍船爭奪的目標。”標杆“上懸掛錦彩、銀碗、錢鈔等賞物,立於水中,先到者先得。”標船“設置在終點,當競渡的龍舟接近時,將”標“拋入水中,讓諸”龍“爭奪。標又分”魚標“、”鴨標“和”鐵標“等。魚標、鴨標是活的,投入水中即刻遊走,要一下子捉住,並不容易。鐵標重,拋落江中便沉水底,沒有熟練的潛水本領,更是得不到的。因此,龍船上一般都要安排一兩個水性極好的”標手“,專司奪標之職。

龍舟競渡今天已得到新的發展。龍舟競渡已被列為全國正式體育競賽項目。自1984年起,”屈原杯“龍舟賽已經舉行了10多屆。1991年,國際龍舟聯合會在香港成立。隨後,亞洲和歐洲的龍舟聯合會也相繼成立,龍舟運動作為一項獨立的運動項目,目前正在全世界五大洲的6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每年都有約40個國家和地區舉辦國際性比賽,亞洲龍舟錦標賽、世界龍舟錦標賽均已成功舉辦多屆。

  吃粽子

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衷痛異常,紛紛湧到汩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遺體。有位漁夫拿出事先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它們就不會去咬屈原大夫的身體。有的説粘米可以粘住魚的'嘴,使魚無法吃屈原的屍體。人們見後紛紛仿效。

在荊楚地區,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以後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現在全國各地粽子不論造型或內容,都有五花八門的變化。如浙江的湖州粽子、四川的椒鹽豆粽、廣東的中山蘆兜粽等。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是舊時流行甚廣的一首描寫過端午節的民謠。總體上説,各地人民過端午節的習俗大同小異,而端午節吃粽子,古往今來,中國各地都一樣。

粽子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當時主要有兩種粽子,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到晉代,端午食粽子成為全國性風俗,”仲夏端午,烹鶩角黍“,這是西晉周處所作《風土記》一書中的明確記載。當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還添加中藥材益智仁,稱”益智粽“.到了唐代,粽子已經成為端午節的必備食品。唐人姚合”渚鬧漁歌響,風和角粽香“的詩句,反映了當時食粽之普遍。宋代時,出現了用”艾葉浸米裹之“的”艾香粽子“.元代的粽子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突破了菰葉的季節侷限。明代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核桃,品種更加豐富多彩。今天流行的”火腿粽子“則出現在清代乾隆年間。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種多樣,璀璨紛呈。現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殼包糯米,但內含的花色則根據各地特產和風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圓粽、肉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鹹蛋粽等等。

  懸艾草菖蒲

在中國民間有一句諺語:”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即白艾,又叫家艾、艾蒿,是一種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艾入中藥,性温,味苦,可以祛寒濕。蒲,即菖蒲,是一種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揮發性芳香油,可以提神、通竅、殺菌。端午節之際,中國南方地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為虎形,或剪裁為小虎,貼上艾葉,稱為艾虎,婦人爭相佩戴,以避邪驅瘴。而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可以散發芳香,驅趕飛蟲,清除污濁空氣,或將艾葉和蒼朮、白芷、大黃、芸香等中草藥放在室內燃薰,能趕走蛇蟲百腳,也是一種空氣消毒的良方。此類習俗,在中國各地非常普遍。”杏子黃,大夫忙“,是説端午時分,因為夏季來臨,天氣漸轉濕熱的緣故,百病易生。所以,端午節前後一段時間正是勸人們講衞生、逐瘟疫、除蟲害的日子

殷堯藩《端午日》詩云:”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梅堯臣在《端午晚得菖蒲》詩云:”薄暮得菖蒲,猶勝竟日無。我焉能免俗,三揖向尊壺。“

  佩香囊荷包

端午節來臨時盛行佩香囊、佩荷包。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五顏六色,玲瓏奪目,既美觀漂亮,又清香四溢,還可以預防某些傳染性疾病。而在節前,家家户户的媳婦、姑娘及眼明手巧的老太太,都要用七彩絲線、花布、綢緞等材料,繡製成形態各異的荷包,以贈親友和佩戴。

  飲雄黃酒

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古語曾説”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並含有汞,有毒。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無純飲的。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中醫還用來治皮膚病。在沒有碘酒之類消毒劑的古代,用雄黃泡酒,可以祛毒解癢。未到喝酒年齡的小孩子,大人則給他們的額頭、耳鼻、手足心等處塗抹上雄黃酒,意在消毒防病,蟲豸不叮。古詩云:”唯有兒時不可忘,持艾簪蒲額頭王。“意思是説端午節這天,孩子們拿了艾葉,戴上菖蒲,額頭上用雄黃酒寫了”王“字,以辟邪防疫。把雄黃酒灑在牆角、牀底等處,可以驅蟲,清潔環境。但現代科學研究表明,雄黃酒外用尚可,飲則有害,必須慎用。

  懸鐘馗像

在中國江淮一帶地區,曾有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打鬼除祟、鎮宅驅邪的舊俗。這一習俗始自唐代。傳説唐玄宗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玄宗問他是誰,大鬼自稱名鍾馗,生前曾應武舉,不中,願為皇上除天下妖魔。玄宗醒後,瘧疾痊癒,於是命著名畫家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圖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張貼,以驅邪魔。這種習俗,雖無科學依據,但對於古代人們在心理上戰勝疾病與恐懼,還是有其積極意義的。

  寫符唸咒

除了用艾、菖蒲和蒜這”端午三友“驅鬼外,還有一種重要的驅鬼方法,是在室內掛避邪驅鬼的符咒。掛驅鬼符還有一些嚴格的儀式。如有的要求必須在端午日出或正午時書寫,書寫材料用生朱,硯內、書寫人口中必須放上硝石等。較為通行的符咒有:”五月五日天中節,赤口白舌盡消滅“之類。上海人過去在端午節懸掛鍾馗像於門口,正是這種辟邪風俗的繼續與演變。另外,類似於此的祛鬼禳魔的習俗,還有在兒童額上點雄黃酒。節日一早,婦女們便將兒童耳上夾艾蒿,頭上戴菖蒲,然後用雄黃酒在額上寫一個”王“字。據説,這樣可使百鬼畏懼,保命長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