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風俗習慣作文600字三篇

來源:文萃谷 2.52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風俗習慣作文600字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風俗習慣作文600字三篇

風俗習慣作文600字 篇1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及風俗。

身為土家族的我,就要向大家介紹自己家鄉的文化與風俗。

早在20xx年前,土家族先民就在貴州等武陵地區一帶繁衍生息,逐漸形成了單一的民族。土家族自稱華茲卡,歷史上被稱為武陵蠻或五溪蠻,為古代巴人後裔。

土家族人民熱愛藝術的魔力,是所有人都無法抗拒的力量。村裏過喜事,都要請村裏的藝術團唱歌跳舞。土家歌舞有山歌、蓑秧歌、擺手舞、八寶銅鈴舞、茅古斯、肉蓮花等歌舞,並特有嗩吶,木葉、咚咚喹樂器伴奏。這些歌舞要演到深夜才結束。在哪家表演哪家就要弄宵夜招待表演的人們,旁觀者與長者也要起吃宵夜。整個寨子沉浸在那高聲激昂的歌聲與人們大笑聲和震耳欲聾的掌聲中。

土家族食品雖不是什麼山珍海味,但土家族的食物卻有着香濃、地道的味道。土家族以大米、包穀為主食,以小麥、紅薯、土豆為副食,飲食普遍喜酸好辣,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茶文化、酒文化異彩紛呈,飲食器具和烹飪器具中鐵器具具有鐵鏽的味道而不影響主菜的味道;木器具有木香的味道,吃着有一種大自然的美味;竹器煮的竹筒飯,甚是好吃乾燥、香濃的米飯吸收竹子的.味道特香。烹飪的方法靈活多樣有煎的、煮的、熬的、蒸的、炒的,生活在土家族這個寨子裏簡直像到了美食倉庫裏任你吃任你選。

土家族手工藝品各式各樣,種類很多。土家族的工藝美術包括土家織錦、挑花刺繡。製陶、印染、雕刻。編織等各種門類。在土家寨裏可以欣賞到各種工藝品時常讓人流連忘返。它們既為世世代代土家族人所創造,又為其所享用。從而深深植根於土家族風俗習貫之中,默默地與土家族人的生活常在,真真切切地表現自己着為土家族人的審美觀和藝術魅力。

風俗習慣作文600字 篇2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這一首我國古代著名的民歌,生動地表現了蒙古族人民的草原生活,如今已是家喻户曉。站在這幾乎象是觸手可及的藍天白雲下,腳踏着無邊的綠色,極目都是成羣的牛羊和駿馬,dajia不盡心曠神怡,彷彿來到了夢中的人間天堂。

走在遼闊的草原上,dajia回看到星星點點的氈包。這便是蒙古族人居住的帳篷——蒙古包了。它的結構非常簡易,由陶腦、烏泥和哈那組成,外面再覆上一層羊毛氈,既保暖又輕便,再安上門窗,兩個人用不了一個小時就可以搭建完成。火膛放在屋內的正中央,再在頂上開一個小天窗,把煙囱伸出去就可以啦。這種房子冬暖夏涼,是蒙古族人為適應草原生活而發明的流動的家。 在每年驕陽似火的七八月間,蒙古族大家要舉辦一年一度熱鬧非凡的那達慕大會。這是蒙古族人民特有的傳統節日,在這裏大家買掉牛羊,用換來的錢買些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時還可以欣賞到各種蒙古草原人民特有的節日,如摔跤、賽馬等,讓人賞心悦目,留戀忘返……

説起草原人民的服裝,那可就更美啦!既簡潔又大方。每一種顏色有着不同的象徵。白色是如乳汁一般無暇的顏色,象徵純潔,一般在節日盛典時才能拿出來穿;。藍色象徵忠誠堅定。紅色象徵熱烈開朗,是大家最常穿的顏色。黃色只有活佛與王親才可以穿,一般人不會穿。他們的腰間總是系一條寬大的腰帶,通長長三至四米不等,起到防寒的作用,具有極其濃郁的民族特色。

他們飼養的牛馬和羊羣,不僅是牧民們生活的保障,而且構成了草原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綠綠的草原因為有了牛羊而更加富有活力。

蒙古族世代生活在遼闊的大草原上。他們勤勞善良、憨厚朴實,卻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一種優秀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美妙而悠揚的歌聲,彷彿訴説着草原人民的豪邁與奔放。

風俗習慣作文600字 篇3

在我的家鄉,端午節最興的就是自己包的裹蒸粽了。

一個清晨,霧還未消散,眼前的一切都是朦朧的。而符裏的人們已經開始忙活了,每一户人家都抬出一個差不多一個大人身高的大鐵鍋,而我們這些小孩子,望着這麼個大鐵鍋,都張大着嘴,發出“哇”的一聲,而過了幾年這樣的端午節,我們也就不驚奇了。

大人們在屋裏忙裏忙外的,廚房的灶放着幾個大圓盆,裏面都是一些紅豆和糯米之類的。開始包裹蒸粽了,大人們把些冬也先洗得乾乾淨淨,然後把紅豆、糯米等放在底下,中間再放一塊甘香可口的豬肉,表面再鋪多一層糯米就已經完成了一半,而最後呢,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那就是包紮這些可愛的金字塔壯的裹蒸粽了,如果扎得不好,那麼在煮的時候,裹蒸粽就會散掉,走失了裏面的精華,那就不好吃了,大人們拿出一條草繩,緊緊地捆綁着裹蒸粽,在最後,也要再緊緊地打上一個死結。

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了,接下來就是煮裹蒸粽了,大家都提着一桶桶的水,往剛剛的大鐵鍋倒,而我們這些小孩,也都來幫忙,提着小一點的桶,很快,大鐵鍋就已經裝了一半水了,開始往裏面剛裹蒸粽,每個人都從屋裏拿出一張小木凳,在大鐵鍋面前,這一刻,是最為温馨的,這一蒸,即使十多小時,而且不時要往鍋裏倒水,以免幹水,大家在鐵鍋前有説有笑的,火光中滿是大家歡樂的笑聲,等待着這些裹蒸粽的我們,或許享受的即使這一刻,這一個過程,而不時成果。

裹蒸粽蒸好了,一拉開大鐵鍋的蓋,那種香味真是無法言語,從村頭飄到村尾,整條村都充滿了裹蒸淙的香味,大家迫不急地吃着自己的勞動成果,這種美味是外面買來的裹蒸粽吃不到的。

已經好幾年沒回家過端午節了,真懷念啊!真想再過一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