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文章(15篇)

來源:文萃谷 2.16W

春節的文章1

今天是大年三十,是我們中國傳統新年——春節的前夜。按照傳統習俗,每到這一天,人們都要從外地趕回老家,團聚在一起,吃頓熱熱鬧鬧的團圓飯。瞧,爸爸媽媽和我也風塵僕僕地開了三小時的汽車,回到仙居老家。

春節的文章(15篇)

一到村口,我遠遠地看見到處都是紅色:家家户户門上都貼着紅對聯、掛着紅燈籠;來來往往穿紅衣的人們有説有笑,在集市上挑選年貨,買煙花爆竹??一派熱鬧的景象!

到了奶奶家,親戚們早就等在那裏了。一年不見了,大家噓寒問暖的,都有説不完的話。我和哥哥、弟弟也是好久沒在一起玩了,現在湊在一塊,大家都很興奮,樓上樓下鬧個沒完!

奶奶和姑姑在廚房裏張羅着年夜飯,廚房裏熱氣騰騰,飄出一陣陣香味。“開飯了!”奶奶一邊招呼着大家,一邊端上了香噴噴的飯菜。大家圍到了大圓桌旁,各式各樣的美味佳餚擺滿了一桌。爸爸拿起一瓶茅台酒,給爺爺倒了滿滿的一杯,説:“爸爸,祝您新年快樂!”爺爺笑盈盈地直點頭。大家都站起來一起祝願爺爺奶奶健康長壽,天天快樂??飯桌上洋溢着我們的歡聲笑語!

吃過年夜飯後,我們幾個小孩急着跑出去放煙火。外面早就是煙花爆竹的海洋了,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煙花“噼噼啪啪”響個不停。叔叔拿出了一大袋各種各樣的煙花,有長長的“連環炮”、細細的“竄天老鼠”、會轉圈的“蝴蝶王”。我挑了一個三角形的“好日子”,把它放在地上,弟弟膽子很大,搶着去點導火線,我呢?早就飛快地跑到幾米外捂着耳朵等着看呢!導火線燃起來了,“噼啪”一聲清脆的響聲過後,冒出了一團閃亮的小火花,許多五彩繽紛的小星星從火花裏跳了出來。慢慢地,火花越來越高,跳出來的星星也越來越多了,真漂亮!

我真希望每天都像過年一樣,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地度過每一天!

春節的文章2

盼啊!盼啊!眼看春節快到了,想到這,我不由得笑了起來,在春節前,人們個個喜氣洋洋,精神飽滿。逛街的人絡繹不絕,有的在買年畫,有的在買年貨,有的坐着火箱圍着火爐看電視,還有的人在打麻將打撲克,等等不一而足。

街上五彩繽紛,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各種各樣的貨物都齊全,琳琅滿目,人們恐怕想買什麼都難以選擇!

春節前,家家户户都燈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別具一格,各有各的個性。他們把買來的年貨放得滿地都是。買來的年畫怎麼貼,那有自己的喜好了。有的正着貼,有的倒着貼,還有的歪着貼,各有千秋。人們把買來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節一到,可一飽口福了。家家備有鞭炮,人們穿上新衣服,準備迎新年,在春節前,人們一出門,如果遇上了好朋友,總是口中不忘説一句:“上街啊!”

春節到了,小朋友們便早早起牀,來到爸爸媽媽的房間,開始了傳統的拜年儀式了。小朋友們對父母説着一些吉祥話兒,爸媽拿出壓歲錢,讓小孩子們高高興興。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夠吉祥如意,招財進寶。

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品嚐着美酒佳餚,談着一些開心的話兒。而最高興的則是我們,可以大把大把地攢取壓歲錢,然後歡天喜地跑到街上去買很多好玩的東西,如小汽車、四驅車、玩具槍、足球等,而我們只要嘴巴甜一點,多説些祝福的話兒,那可大賺一筆了!

人們一直玩到深夜,嘴裏啃着美味水果,手裏燃放鞭炮煙花……大人小孩們載歌載舞,忘情地玩個痛快!

春節的文章3

今年上海的過舊年,比去年熱鬧。

文字上和口頭上的稱呼,往往有些不同:或者謂之“廢歷”,輕之也;或者謂之“古歷”,愛之也。但是對於這“歷”的待遇是一樣的:結賬,祀神,祭祖,放鞭炮,打馬將,拜年,“恭喜發財”!

雖過年而不停刊的報章上,也已經有了感慨;但,感慨而已,到底勝不過事實。有些英雄的作家,也曾經叫人終年奮發,悲憤,紀念。但,叫而已矣,到底也勝不過事實。中國的可哀的紀念太多了,這照例至少應該沉默;可喜的紀念也不算少,然而又怕有“反動分子乘機搗亂”,所以大家的高興也不能發揚。幾經防遏,幾經淘汰,什麼佳節都被絞死,於是就覺得只有這僅存殘喘的“廢歷”或“古歷”還是自家的東西,更加可愛了。那就格外的慶賀——這是不能以“封建的餘意”一句話,輕輕了事的。

叫人整年的悲憤,勞作的英雄們,一定是自己毫不知道悲憤,勞作的人物。在實際上,悲憤者和勞作者,是時時需要休息和高興的。古埃及的奴隸們,有時也會冷然一笑。這是蔑視一切的笑。不懂得這笑的意義者,只有主子與自安於奴才生活,而勞作較少,並且失了悲憤的奴才。我不過舊曆年已經二十三年了,這回卻連放了三夜的花爆,使隔壁的外國人也“噓”了起來:這卻和花爆都成了我一年中僅有的高興。

春節的文章4

家鄉的春節

照家鄉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臘七臘八,凍死寒鴉”

這是一年裏最冷的時候。在臘八這天,家家都熬臘八粥喝。這種粥和平常的粥不一樣,這是用各種乾果,各種豆和各種米熬成的,我非常喜歡喝臘八粥。每到臘月初八這天,就念經吃粥,這樣就給臘八節增添了宗教色彩。不管怎麼説,人們吃臘八粥,都是以慶祝豐收

除此之外,這天家家户户都要泡臘八蒜,把蒜瓣放進醋裏,封起來,等到過年吃餃子用,封起來的蒜,到年底會被泡的色如翡翠,非常好看,爸爸媽媽很喜歡吃,但我不喜歡吃。在老家家家過年還要包餃子吃。男孩子們喜歡買炮和各種玩具。女孩子們喜歡買一些花炮,這種炮在晚上玩非常好看。孩子們歡喜,大人們也忙。他們必須準備過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還要炸各種各樣的丸子,有魚丸、肉丸、紅薯丸、白薯丸等等。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在我們家,這一天即是祭灶又是我的生日,很多人喜歡吃灶糖,我卻不喜歡吃,因為很黏牙。這天,天一擦黑,鞭炮聲接二連三的響了起來,晚上要吃豆芽麪條,因為這一天灶神要來人間,豆芽就是他的枴杖。

過了二十三家家都要大掃除一次。

春節的第一個高潮到了,除夕這天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門上貼好了紅紅的對聯,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除了很小的孩子看動畫片以外,其他人都看春晚,所有人都要守歲,老人們守歲有珍惜光陰的意思,小孩子們是為了盡孝,給父母延年益壽。

正月七年級是春節的第二個高潮,這天女人們都要帶着全家人去孃家拜年,小孩子們最喜歡,因為可以收到許多的壓歲錢。

正月十五日春節的第三個高潮到了這一天家家都要吃元宵一眨眼,正月十九到了,春節也結束了。大人們上班,學子們上學。

春節的文章5

過年的喜慶,驅散嚴冬裏最後一場寒流。

過年的渴望,淹沒街頭巷尾的如潮人流。

一批又一批,一波又一波,颳起了購物的狂風,席捲了各大商場的每個角落,大街小巷成為車流,人流,物流的海洋。

懂得掏光顧客錢包的商家,此時此刻,佈下了天羅地網,打折,折後贈送購物劵,購滿幾十元即有贈品相送,各種各樣的技倆,施展得天衣無縫。也只有在過年時分,顧客購物的慾望才會發揮得淋淳盡致,盡情地穿梭於各個商場,任自己忙碌的身影在誘人的夜色下,傾情演繹一場最華麗的傳説。

歸心似箭,盼望團圓。每一個在外打拼的遊子都朝夕暮想着新春佳節的到來,渴望在這個全家歡聚的時節,與家人圍成一圈,在推杯換盞之間,享受難得一見的天倫之樂。

站台,站滿了翹首相望的遊子,在飽受思鄉念親的煎熬後,他們渴望長出一對健壯的翅膀,能夠翩然而至,飛回慈母温暖的懷中。

人流湧動的銀行,自動吞卡吐錢的櫃員機,盡職守責的保安們在極力維持秩序,忙前忙後,幫助一位位茫然不知所措的顧客,填寫取款通知單,匯款通知書。認真負責的工作人員,則在櫃枱後面有條不紊地打印數據,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業務。

平日寬闊暢通的公路堵塞,平日寬敞無邊的.超市堵塞,平日人煙稀少的菜市場堵塞。

街上,路上,到處可見維持秩序的交警,喇叭聲,口哨聲,叫嚷聲,匯成一曲熱鬧的交響樂。

過年了,年夜飯,一道紅紅火火的過年大餐。海鮮類,肉類,蔬菜類,各種山珍海味擠滿了團團圓圓的餐桌。平時吃慣了油膩的大魚大肉,過年時最想吃的卻是清爽可口的綠色蔬菜,這究竟是時代的進步,亦或是人們飲食習慣的後退?

春節的文章6

《北京的春節》是一篇散發着濃郁鄉土氣息的散文,文章對老北京過春節的熱鬧景象和風俗習慣進行了介紹。

本課教學我延續了“以讀為本”的教學策略。通過聽錄音範讀掃清字詞障礙,思考“你對北京的春節有什麼感受”;通過指名學生分節朗讀,為學生正音,並解釋“萬象更新、燈火通宵、日夜不絕、嫻熟、截然不同、萬不得以、各形各色、張燈結綵、有聲有色”等詞語。通過自由朗讀找出不同日子春節不同的民風民俗。

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對多音字的掌握是薄弱環節,這些多音字有待加強:

摻和(huò)

正月(zhēnɡ)

間(jiān)斷

張燈結(jié)彩

差(chà)不多

儘管在教學中正音時強調了讀音,但是學生比較容易遺忘,鞏固方法:下節課先出示如上面所示的幻燈片讓學生複習,然後再把讀音去掉,讓學生再讀一遍。目的是在第一次複習的基礎上,第二次去掉讀音,能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加深學生的記憶。

對於生字的教學環節,我忽略了。這是多大的失誤啊,明天我的補救方法是讓學生看一分鐘生字表。時間到後進行默寫,我編好了故事,讓學生默寫也富有趣味,同時能訓練學生的聽力與注意力。

小明是本月的初旬生日的。初五那天,奶奶拿出已泡成翡翠色的蒜瓣給小明吃,媽媽為小明包了餃子,爸爸為小明準備了水果沙律雜拌兒,姐姐為小明準備了榛子和栗子蛋糕,哥哥為小明做了風箏,表弟卻送給小明幾串鞭炮。晚上,小明一家高高興興去寺院逛廟會了。

我要求學生把聽到的生字按順序默寫出來,這樣更能讓字詞掌握不夠牢固的學生知道如何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運用生字新詞,當然這個環節如果能放在第一節,就能更好地把“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這部分推向高潮。

這節課最大的不足是沒有備好課。對於教學目標沒有很好地鑽研,邊講邊展開,展開得過於詳細,超出了重點與難點,製造了更深的教學任務和知識點,以致喧賓奪主,教學戰線拉得太長,兩課時也完成不了教學任務。對於教學流程沒有整體規劃,更不用説宏觀調控了,不知講什麼,當然講不好了,怎能有很好的課堂氛圍呢?學生怎能從死氣沉沉的老師身上展現出超脱的勃勃生氣呢?

以後每節課應該列一個簡單的流程圖,列好大概的時間,放在講台上能起到提示的作用。在引線的慢慢催化下,相信不久的將來我能更簡潔,最後到真正的環環相扣,層層自然過渡。過渡語是十分重要的教學紐帶,是讓聽的人自然過渡下一個環節的必需品,同時足見一個老師的硬功夫,體現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以後我在備課的過程中要多練習寫寫每個環節的過渡語言,讓課堂教學嚴謹有序,自然流暢,學生真正學有所成。

春節的文章7

今日是農曆的大年三十,是闔家團圓的日子,今年我在外婆家過年。

吃完午飯後,我發現挨家挨户都掛着紅燈籠,貼着春聯,我也迫不及待地想貼春聯,於是對媽媽説:“媽媽,我想貼春聯。”媽媽答應了。我就去請姨父幫忙,把梯子和春聯拿了過來。姨父先把貼在春聯上的雙面膠給撕下來,然後再把春聯小心翼翼地貼在牆上,左看看、右看看,對齊了沒有,這樣春聯就貼好了。

我們吃晚飯的時候,外面就有“啪啪啪”的鞭炮聲了。我已經按捺不住,情不自禁地跑到外面觀賞美麗的煙花,有的象菊花,有的象桃花,還有的象小雨點兒,真美!看着看着,我也蠢蠢欲動了,想自己親手放鞭炮。外公讓我去點大的鞭炮,開始我有點兒不敢,先旁觀看了一會,發現有大人在,並不是很危險,最後我提心吊膽、小心翼翼地把鞭炮的引線給點燃了,馬上我飛似的往回跑,“噼噼啪啪,噼噼啪啪……”好過癮哦!

晚上,我們全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吃零食,一邊看春節聯歡晚會。晚會真精彩!有相聲,有小品,有舞蹈,還有魔術……

春節真是熱鬧,到處張燈結綵,家家户户都洋溢着過年的喜氣。祝大家春節快樂!

春節的文章8

“噼噼啦啦”鞭炮響,“嘻嘻哈哈”過年好,新的一年又到了,各家忙的真熱鬧!

邊看着春節聯歡晚會,邊觀看着奶奶,媽媽包餃子。只見奶奶一手拿着擀麪杖,一手拿着一個麪糰,把麪糰往擀麪板上一放,隨着一陣“咯嗒咯嗒”的聲響,一個又圓又胖的小麪皮躺在了擀麪板上,媽媽接過麪皮,放在手上,再加上一小勺餡,用食指和拇指一捏,一個元寶似的小餃子就包好了。

我看了以後好羨慕包餃子的過程,便也想試一試,我拿起一個小麪糰,放在擀麪板上,拿起擀麪杖擀呀擀,可是就是擀不成又圓又胖的小麪皮,只擀出了一個又瘦又癟的小麪皮,我很着急,便又擀,好不容易才擀成一個似不像的小圓皮,便又一手拿皮,一手忙着鏟餡,鏟了一大塊餡,往皮上一壓,又學着媽媽一樣用食指和拇指一壓,結果餡全都露了出來,變成了一個沒有骨頭的餃子。

媽媽看見了説:“你的餃子皮太薄了,餡又太多,所以就撐破了肚皮!”説着,媽媽又重新拿了兩個小麪糰,用擀麪杖擀,擀的時候用一隻手轉皮,遞給我一個,交給我:“看,先拿水餃粉壓一壓,用擀麪杖擀,擀的時候用一隻手轉皮,就能做到又圓又好看了!”我試着做,真的呀,我擀出的皮果真很圓很飽滿。接着,媽媽又告訴我放餡不要太多,只需要一小勺就夠了,我又試着做,媽媽還告訴我要用拇指和食指同時輕輕的捏,我照做,包出的餃子又大又好看!

爸爸把餃子放在鍋裏,不到五分鐘,餃子就新出爐了,我吃着自己包的餃子,心裏甜甜的,因為餃子裏包含着我的汗水!

春節的文章9

中國傳統文化有很多,包括古文,詩,詞,民族音樂,民族戲劇,國畫,書法,對聯,燈謎等。還有一些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春節。

春節有很多民族習俗,家家户户貼對聯,敲鑼打鼓,張燈結綵,還有穿新衣,吃餃子,大人還要給我年錢。在這些習俗中,我最喜歡的是裝年錢的小紅包了。拿着小紅包,我迫不及待朝外奔去。一出門,我聽見小朋友們的歡呼聲,原來他們在樓下的小廣場正進行煙花比賽呢!只聽“呯呯”幾聲,各種煙花在天空中綻放,有的像一條巨龍騰空而起,有的像一枚枚子彈直衝天空,還有的像一朵沒有開放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我看到這美麗的煙花,心想:“我的煙花一定比他們的煙花好看好多倍”。於是,我趕緊去買煙花,拿着自已的煙花,小心翼翼的點燃之後向着天空發射,只聽“啪”的一聲,煙花朝天空中直飛而去,當我抬頭望着天空時卻呆若木雞了,原來這種煙花叫“花生米爆炸”,只見“啪”的一聲結束了,一點也不漂亮,真讓我大失所望。不過看着天空被些五彩繽紛的煙花裝扮的絢麗多彩,我們個個歡呼雀躍,開心極了。

春節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説。傳説中,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它長着鋒利的牙,尖尖的角,兇猛無比。“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新年的晚上,怪獸會爬上岸,去襲擊山角下的一個小村莊,吞食牲畜,傷害人命。村裏人知道會來怪獸,把門鎖的緊緊,可是不管怎樣,“年”會進來,偷吃村民的東西,傷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極了,但又無能為這一年的除夕,人們正準備扶老攜幼去難。這時,一位仙翁走過來,他告訴村民“年”怕紅色和響聲,人們聽了連忙準備了紅對聯貼在門上。晚上,“年”又來了,它一見紅色,聽到鑼鼓聲陣陣,嚇得趕緊逃跑了。從此村裏太平了。以後每逢過新年家家户户都貼春聯、貼年畫、放鞭炮,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還越傳越廣,逐漸成了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20xx年的春節快到了,我盼望着到來!

春節的文章10

春節在人們心裏是一個喜氣洋洋的日子,也是閤家團圓的日子,不管身在多遠的親人都要趕回家來和家人團聚。春節期間,大人們團聚在一起聊家常,而小孩子們通常就玩遊戲、放鞭炮,而我也不例外。

説起放鞭炮,那是我春節最高興的事啦!還記得去年春節,吃完元宵後,哥哥建議我們一起去放鞭炮,在徵得爸爸的同意後,哥哥拿着買好的鞭炮帶着我和姐姐、弟弟下了樓,到了樓下我們因為先點燃哪種鞭炮而爭執的面紅耳赤。最後,哥哥決定:從最小的開始挑,先挑的那個就第一個放。我想:哈哈,除了弟弟以外就我最小。弟弟一定會挑坦克炮的,那我就可以挑我想放的摔炮了。果不其然,我真猜中了,弟弟拿着坦克炮高高興興地讓哥哥替他放。我拿到摔炮後,趕緊打開盒子抽出一顆。我使勁往遠處的地上一聲。只聽見砰的一聲,我看看弟弟緊捂着耳朵向哥哥跑去,看他那害怕的樣子,我笑得前俯後仰。本來我以為我的摔炮是最好玩的,但是當我看看弟弟玩得津津有味的樣子, 才發現貌似坦克炮也很好玩。哥哥把坦克炮放在地上,用打火機把炮須點燃,坦克立馬開動起來,等裏面的燃料燒盡, 那輛坦克就光榮犧啦!

看!放鞭炮很好玩吧! 我希望每年春節我都可以和哥哥、弟弟一起做這件最令人開心的事情。

春節的文章11

大街一空無一人,商店全關門,擺上酒席邀請客人。猜猜這是什麼節日?沒錯!這是春節。

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是迎接新一年的“典禮”。大年30家家户户都團圓,當然少不了客人,這不、我家就來客人了。

“小朱,我來了。”隨着叫聲,我的3個姐姐陸續來到。 “小朱,給你的。”賈姐遞給我一個袋子,忽然又想起什麼似的,連忙搶回去,隨即拿出一本書,笑嘻嘻的打開又從裏面陶出四疊卡片,然後朝我招招手,唧裏呱啦的講了一大堆,説這是“找東西”遊戲。

找東西遊戲有一個轉盤,決定你抽幾星卡片,按上面的字或圖尋找這件東西,找不到就抽取懲罰卡,懲罰成功得一分,懲罰失敗不能得分。得分最好高的玩家懲罰得分最低的玩家。

開始,我還興致勃勃,漸漸的我就沒有了興趣,你猜怎樣?沒錯!我盤盤都找不到!光靠懲罰卡得分,這叫我咋辦?“小朱,該你抽懲罰卡了。”你看,我又該抽懲罰卡了,三十六計。“抽”為上計,先抽了在説,只見上面寫着:被其它玩家抓癢癢10秒,不許笑。我差點沒暈倒過去,老天還讓不讓我得分啊!

無奈!哼哼!吃飯了,有魚、牛肉、圓子、排骨——

“楊雨欣,快吃養肉”。不知誰説了一句提醒了我。楊姐姓“養嗎?我急忙提醒楊姐吃”楊肉哦!“楊姐立刻明白了我的意思。”有有。“奶奶連忙夾了一塊給楊姐,楊姐把豬肉吃得叭叭響。哎!這報復心理也太強了。這時,伯媽問:”有沒有賈肉啊“!大家都笑翻了。

春節真是個只有笑聲沒有煩惱的節日。

春節的文章12

春節的傳統習俗

宋朝詩人王安石寫過:“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是啊,在響徹雲霄的爆竹聲中,為這個年畫上圓滿的句號讓春風沖刷一切的不愉快,這就是春節,我們中華民族歷久而不衰的傳統節日,也有許多習俗,跟我來看看吧。

 習俗一:貼對聯,放鞭炮

春節將近,人們總喜歡去買對聯,回來貼在門上。除夕那天,又喜歡放鞭炮,這是為什麼?因為傳説有一隻兇獸叫“夕”,它每年正月三十都會出做惡,可它最害怕紅色的東西和鞭炮聲。所以,人們每年就會貼對聯,放鞭炮來預防“夕”出來做惡。

習俗二:吃年夜飯,守年

年夜飯,年夜飯,一聽就知道是過年那天夜裏吃的飯。一般人會吃餃子。餃子裏要包上錢、棗、年糕與豆腐。吃到錢就説明明年財運連連;吃到棗就説明明年蜜蜜甜甜;吃到年糕就説明明年步步升高;吃到豆腐就説明明年福氣沖天。每年除夕,我們都會吃着餃子,一直到深夜十二點。因為守年,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習俗三:拜年,要壓歲錢

在大年七年級那一天,家家户户都會帶着一家老小走親訪友,成為“拜年”。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其實我很喜歡過年,因為我能收到一張接着一張的壓歲錢!説起壓歲錢,在我國古代,壓歲錢是給孩子們壓驚的,可現在的壓歲錢是表達長輩們對孩子的美好祝願的!

現在,我正對着一桌好菜,不由得想起了奶奶説的話:“在我小時候,那是盼年;現在生活好了,那時天天過年。記得以前,每天能吃上野菜算好的了,穿破的衣服用布條兒貼貼繼續穿。只有過年才能吃上魚肉,穿上新衣服,以前怎麼能與盼年?現在,每天吃大魚大肉,穿舊了的衣服就扔,真是時代不同了呀!”是呀,如果沒有勞動者的辛勤,哪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無論何時何地,無論貧富貴賤,我們都不能忘記這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啊!好好珍惜現在吧!祝願大家在新的一年裏健康平安、馬到成功!

春節的文章13

1、新春,一步又一步地向我們走近了,家家户户都忙裏忙外,一會兒掃地一會兒撣塵一會抹窗户,還有的已經開始張羅飯菜了!大家都忙得熱火朝天,不一會兒,就大汗淋漓了。婆婆家所在的馬集鎮上的人都忙着上街去趕集,好搶購過新春的水果蔬菜糖果飲料了……可不,這鎮上冷冷清清的,所有的人都跑到菜場超市購年貨去了。

2、翻開精美的日曆,我細數着新春將要來臨。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更是我期盼的佳節,因為只有這幾天,我才能放下沉重的學習,放鬆自己的心情,淘洗着一年中最歡樂的日子。

3、過了立春,一年一度的新春也就相繼來到了。越是臨近新春,鞭炮聲就越大,越多,融入人們的心底,滴落,飄揚。這時,我陶醉了,我的心飄到了風景如畫的故鄉,回想起在那裏度過的新春……

4、年三十的清晨,我和媽媽興高采烈地去街上買東西準備做年夜飯。街道上處處張燈結綵,十分熱鬧,家家户户貼着“倒福”掛着燈籠。人們穿着節日的盛裝,紛紛面帶微笑地走向大小商場,有的購物,有的遊玩。這樣熱烈祥和繁華喜慶的節日氣氛,真是令人心潮澎湃啊!

5、我們一家人來到了古彭廣場。節日的古彭廣場人山人海,張燈結綵,披紅掛綠,到處都漂浮着一串串彩色的氣球和條幅;鑼鼓聲一陣緊似一陣,人們舞着長龍,扭着秧歌,真是一片歡樂的海洋,我們都沉浸在這節日的歡慶氣氛之中。

6、新的一年,新的夢想,新的生機……在這萬紫千紅的春天,一切都是新的。朋友們,趁着現在還早,讓我們去尋找春風姐姐留下的種子,用心去播種,等待秋天--讓夢想的種子結出你用辛勤勞動合成的希望的果實!

7、在新春之際,在新的一年的開始,我祝願所有人一生平安,祝願神州繁榮昌盛;希望這個嶄新的一年能夠充滿輝煌,希望家人身體健康,希望自己擁有強健的體魄,取得優異的成績,結識新的朋友……

8、正月七年級是我們國家傳統佳節-新春。關於過新春各地的習俗可多了,除夕的年夜飯可是最重要的。一大家人團聚在一起,開開心心熱熱鬧鬧的品嚐着美酒佳餚,其樂融融。年夜飯我們北方人喜歡吃餃子,預示着來年交好運;而南方人喜歡吃湯圓,象徵着一家人團團圓圓。

9、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新春。每到新春,人們喜貼春聯,敲鑼打鼓,張燈結綵,辭舊迎新的活動熱鬧非凡。這時是小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節日的喜悦。

10、眼看着新春就要來臨了,這幾天走在街上到處都是拎着大包小包購買年貨的行人,每個人的臉上,身上都是一片喜氣洋洋,彷彿過年的快樂從人們的心裏溢了出來流淌到了全身。

11、家人下樓點燃鞭炮,頓時滿城近帶鞭炮聲,震耳欲聾,花炮升騰五彩斑斕,整個城市沉浸在煙花爆竹聲中。

12、歡聲笑語透着和諧和吉祥。在燈籠裏豐富多彩的廟會裏在聲聲的祝福裏,迎來了新的一年。

13、真的過年了,在忙忙碌碌行人的腳步中,在手拎肩扛物件的人羣裏,在一聲聲問候的話語間,在震動山河的鞭炮聲中,在濟濟一堂座無虛席的年夜飯的壯觀場面裏,在熙熙攘攘的廟會人羣裏。

14、新春前,人們個個喜氣洋洋,個個精神飽滿。逛街的人絡繹不絕,有的在買年畫,有的在買年貨,有的坐着火箱圍着火爐看電視,還有的人在打麻將打撲克,等等不一而足。街上五彩繽紛,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各種各樣的貨物都齊全,琳琅滿目,洋溢着親力而為,事事參與的熱鬧。

15、新春的來臨,意味着春天將要降臨,萬象復甦草木更新,人們在度過了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寒冬後,早就盼望着春暖花開的日子。怪不得在新春時,人們會這麼喜悦地來迎接這個節日。

16、沉甸甸的饅頭,熱氣騰騰的年糕,喜滋滋的心情,在雪花飄零的冬日,穿梭着忙碌的身影。日月更迭,季節變換,又是一年歲始時,陽光暖暖的,時光慢慢的,周圍的空氣彷彿都在微笑着,笑着督促我該拾掇起閒散的心情,伸出庸懶的雙手,稍稍書寫下這個節日裏的瑣碎與喜悦。

17、新春是一年當中最隆重最盛大的節日。新春正悄悄地向我們走來,大街小巷都洋溢着節日的氣息,各個商場里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子們手裏都是大包小包的,臉上洋溢着節日快樂的笑容。

18、大年七年級,男女老少穿戴一新,吃年糕和湯糰,即希望“年年高團團圓”的意思;大年八年級開始,親朋好友們相邀做客,即是“拜年”,有的是吃“年酒”。

19、而在喧囂的城市,人們又用另一種方式來度過美好的春。瞅!超市裏人們擠來擠去,挑選着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東西,搶着購年貨;街道上的一個角落,幾個國小生手拿小型鞭炮,用打火機點燃,閉上眼睛,聽着由鞭炮汽車人發出的聲音交雜成的美妙音樂;晚上的廣場,燈火輝煌,有做打氣球,擺地攤生意的,有拿着熒光棒玩具槍的小朋友,也有打羽毛球的人們……對於城裏人,更能顯示春的概念的詞,就是“鬧”字。這“鬧”,突出繁華城市的人們對春的熱情與新生活的美好追求。

20、過新春讓我瞭解了新春時各種各樣的習俗,體會到了人世間的親情,也體會到了朋友們之間那種純潔無瑕的友情。雖然我的口袋裏裝滿了的紅包,有一副“財大氣粗”的模樣,但我早已作好了今後的打算,你們想知道嗎?

21、今年過年這一天還只是傍晚,花橋新修公路上就炮聲連天,煙花飛舞,整個夜空五彩繽紛,我們小孩子手裏拿着煙花跑着,跳着,叫着,喊着,還玩着。我和哥哥看着中央電視台的新春文藝晚會還沒有開始,就點燃煙花高興的玩着,只看見家家户户亮着電燈想是他們都坐在電視機前等待着新春文藝晚會的開幕。

22、今晚,千家萬户熱鬧極了。煙花一個接着一個,好像也在歡度新春。我們也不例外,大家都聚集在爺爺奶奶家。我和妹妹舉起酒杯,對大家説:“祝願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狗年幸福,新春快樂!”説完,大家幹了一杯,連平常不喝酒的奶奶也喝了一杯呢!

23、年前那場雪已然過去,久違的太陽從大年七年級開始頻頻眷顧芸芸蒼生。在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中,20xx年的新春假期即將結束,但不曾結束的是我心底湧動的幸福。望向陽光普照的大地,我看見幸福隨着每一片陽光在閃耀。轉身,我開始幸福地寫字,幸福地微笑。

24、盼望已久的新春終於來了,我們換上了新衣服,一家人圍坐在火爐旁,吃着豐盛的年夜飯,有墨魚燉豬肚紅燒邊魚鄉里豆腐煮土雞芹菜炒豬血粑小炒菠菜等等……現在想起來我都口水直流。我們以便吃一邊看着中央電視台的新春晚會,大兵和張衞國的相聲段子把我們笑得人仰馬翻,在不知不覺中20xx年的鐘聲敲響了,密密麻麻的鞭炮聲響徹了神州大地,絢麗的煙花像鮮花一樣在天空中綻放,把茫茫的黑夜點綴得如同白晝一般。

25、我和爸爸媽媽出門去玩,我們一出門,就看到街上非常熱鬧,空氣裏盪漾着炮竹的硝煙味,人們都穿上節日的新裝,個個喜氣洋洋。對於我們孩子來説,新春更高興了。我手上拿着紅豔豔,黃澄澄,綠盈盈的氣球,笑個不停。

春節的文章14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一年一度的春節又來臨了,家家户户都在貼對聯、做年糕、掛燈籠……我們家也不例外。

瞧!在我家裏,爸爸媽媽正忙着做年夜飯哩!有蝦菇、鯧魚、竹筍、湯圓……應有盡有。一看到這些菜,我的口水就不知不覺流了出來。可媽媽卻説:“想吃,就快來幫忙吧!瞧你——”話音未落,我就像支離弦的箭一樣衝進廚房。一會兒洗菜,一會兒打蛋,忙得不亦樂乎。

時間在流逝,餐桌上的菜各種各樣,香得鼻子都掉了。我都有點迫不及待了,終於,媽媽説:“開飯了。”我們坐在椅子上,享受一起動手做的美味佳餚,那味道,太爽了。爸爸説:“晚上每一道菜都有一定的寓意,竹筍,節節高;湯圓,團團圓圓;鯧魚,年年有餘。”原來菜也有那麼多學問啊!

吃完飯,大家一起拿着小煙花,爸爸拿着打火機,我把煙花放上去,只聽“砰”的一聲,火光四射,煙花直衝雲霄,在天空綻放,像一朵花一樣,美極了!“噼裏啪啦”,“噼裏啪啦”,給一年的尾巴畫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新年真好啊!我恨不得每天都是新年,那該多好啊!

春節的文章15

作者/貴柯瑩

寧波的春節大概從臘月開始了。

臘月到年關到,這時要開始備年貨。而年貨的種類很多,殺豬、風雞、醬肉、灌臘腸、磨冬粉、曬冬粉……還不乏家家做年糕、鹽嗆蟹、疊豬油餡……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臘月二十四,是要“撣塵”的。據傳這是從堯舜時代就有的習俗,一直保留至今。寧波人喜歡用諧音來討好彩頭,“塵”諧音“陳”,把舊的一年裏黴運、晦氣等等不好的東西都掃出門外,也寓意辭舊迎新。

每逢這幾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掃:清洗門窗、窗簾;擦拭地板、櫥櫃;整理衣物棉被,絕對是大工程。那幾日,到處都洋溢着人們對新年對新生活的美好祈求。

到了臘月二十八,就要開始“謝年”。“謝年”又名“送年”或“送歲”,是一種祭祀活動,更是一年裏最重大的祭祀活動。 祭品比較多,有水果、酒、糕點、茶葉等。

寧波有句老話:“廿五廿六搡年糕,廿七三十撿黃道”。這所謂的“撿黃道”就是要挑選一個黃道吉日,然後準備好桌凳以及祭祀所需要的一切物品。

“謝年”是用來祈求來年歲歲平安,闔家團圓,年年有餘。在過去,“謝年”是富裕人家和大户人家才會舉辦的,老百姓一般只是做年夜庚飯來祭祖,意是不忘本。爾後,到了民國時期,生活逐漸富裕,“謝年”這一習俗才真正流傳開來。

“謝年”有極為嚴格的規矩,每一個環節都頗為講究。放置貢品的祭盤一般是紅色的,人稱“紅盤”。祭祀由家裏的男主人主持,桌面上陳列的貢品,多多少少都跟六有聯繫。因為六代表吉祥,如六杯酒、六碗茶、六盤菜、六盤糕點、六碗飯等,寓意“六六大順”。

第一排擺酒水,左右各六杯,象徵十二個月,如果本年是閏年,左邊就要加一杯酒。

第二排放六盤糕點,有金團、千層糕、發糕、糖果等,表示團團圓圓,甜甜美美。

第三排放的是水果,也是六盤。主要有:蘋果,寓意“平平安安”,甘蔗寓意“節節高升”,金桔寓意“黃金滿屋”,壽桃寓意“壽比南山”。

第四排放七牲大盆:豬頭、切成條狀的肉、豬肚、鵝……擺放順序也有一定的講究,表示對祖宗的敬重。

第五排擺年糕、烤麩、黃糖、豆腐、長壽麪等。寧波話“豆腐”與“頭富”諧音,意為“首富”;長壽麪則毫無疑問是長壽之意。

現在的“謝年”早已沒有了以前那麼多的講究和規矩,只是單純的擺幾樣祭品而已。但是,它仍舊作為一種傳統一種文化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祭祀結束後,便是年夜飯的環節。農曆十二月最後一天,稱“大年夜”,又名除夕。寧波有句老話:“會會七月七,吃吃年夜飯。”由此可見,寧波人有着很深的年夜飯情結。

寧波人的年夜飯,不管是冷菜還是熱菜,葷菜還是素菜,品種繁多,花樣百出。但總是缺不了傳統寧波菜。紅膏嗆蟹、薺菜春捲、風鰻幹、薰魚、拖黃魚、烤麩等,在每年的年夜飯裏似乎從不缺席。

在老寧波的規矩裏,年夜飯桌上的菜起碼要上十二道以上,因為人們把“十二”視為吉利的數字,象徵十二個月。無論加多少道菜,桌上的菜必須是雙數。

每到年夜飯的時間點,空氣中的酒肉香味就會飄滿大街小巷,似乎是在吆喝過往行人回家。

吃完年夜飯,就是要守歲了。這時大家都會把家裏的燈開亮,一直亮到新的一年,家家燈火通明給靜寂的夜空平添了幾分熱鬧的年味。

不僅亮燈,除了尚在襁褓中的嬰兒,人們不過十二點是不能睡的。等到十二點,吃一碗香甜軟糯的豬油芝麻餡的寧波湯圓,放鞭炮開始了。絢爛的煙花在天際中綻放,煙花在空中交相輝映。劈啪聲中,送走的是繁華與喧囂,留下的是一抹返璞歸真。

過了除夕,就是正月七年級,新年的第一天。

七年級大家都會早起,寧波人常用豬油湯圓,桂圓蛋花湯之類的,作為早點。先到自己家的宗祠去祭拜祖先,再向父母叩頭,拜年。再穿上新衣服,打扮齊整,去親戚長輩家拜年。小朋友一般都會在這一天收到壓歲錢,不過要給長輩叩頭才能拿的到。晚上睡覺的時候,把壓歲錢壓在枕頭底下,一覺醒來,邪祟統統被壓住了!

平時不易會面的親戚朋友,很多都能在正月七年級這一天見到。

春節的火熱氣氛一般等到元宵節過了,才會漸漸淡下去。儘管許多風俗到現在都已經變了樣,但在寧波人的心中,永遠都會有一個情結——那就是寧波人的春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