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為何不放假

來源:文萃谷 1.02W

2024年除夕為什麼不放假?網友不理解,背後原因令人意外、每年除夕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回家過年,所以除夕也被稱為“除夕夜”。除夕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很多人都會回到老家和親人們一起過年。今年關於2024年的放假安排已經出爐,令人意外的是,今年的除夕竟然不放假,這讓很多網友不理解,網友們也因此吵翻了天。其實,對於這一放假安排,可以説有利有弊,其背後的原因我們來了解一下。

除夕為何不放假

除夕不放假原因

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思敏談到除夕不再是法定假日時,稱這體現了兩層面的含義:首先是迴歸傳統,“20xx年以前,春節假期都是從七年級開始,而老百姓所説的過年也是從七年級到正月十五,因此把春節假期放到從七年級開始更符合公眾過年的感受,大家會感到在家待的時間更長一些。”

其次,從各單位實際放假的情況來看,如果從七年級開始放,很多單位其實從大年三十下午開始就放假了,員工該買年貨的買年貨,該趕火車的趕火車,單位通常不會那麼刻板,“在這種放假模式下,除夕實際上已經成為一種‘隱性’福利。但如果把春節長假從除夕開始放,那麼這種‘隱性’福利將消失。”

清華大學假日製度改革課題組負責人蔡繼明也認為,經過調研發現,很多地區的企事業單位原本在農曆除夕約定俗成地放一天假而且並不安排工作,從除夕開始放假讓很多員工覺得浪費了一天假期。

除夕放假首倡者蔡繼明的看法

“我不太贊成

又改回七年級”

20xx年,清華大學成立假日改革課題組,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是這個課題組的負責人。當年,清華大學假日改革課題組提出,落實帶薪休假、取消“十一”黃金週、增加春節黃金週,將除夕設立為法定假日。課題組的建議後來被採納了一半:帶薪休假政策開始研究落實,20xx年開始,春節放假的時間由七年級提前到了除夕。

昨晚,蔡繼明在接受北京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還是不太贊成把春節放假時間從除夕又改回七年級,當年把春節放假時間點改成除夕時,主要就是考慮到除夕是民俗節日,如果當天不放假的話,很多民俗活動不好開展,千家萬户的年夜飯也不好準備。”

6年後,除夕再次被挪出春節長假,作為這個提議的倡議者之一,蔡繼明又作何感想呢?他告訴北京晨報記者,當年清華團隊提出的這個方案也不能算完全“又打了回去”,“我們當時建議把除夕作為法定假日,主要是考慮到和七年級連接形成假期,但這種放假安排的前提是增加春節假期。而要增加春節假期的前提,則是取消‘十一’黃金週,將‘十一’的兩天挪給春節,這樣春節長假得到延長。取消黃金週的前提,則是落實帶薪休假,這三者關係是層層相扣的。”蔡繼明表示,當年清華提出的休假方案,後來只被採納了一半,“如果真的把春節長假再增加一天的話,恐怕就沒那麼多人抱怨了。”

在談到新的休假方案為何把除夕挪出長假時,蔡繼明分析説,他在參加一些座談會時聽到一些反饋,這就是如果從七年級放假,那麼公眾有可能享受到七天半甚至八天的春節假期,這主要是因為部分企業自發地將除夕視為放假日,允許職工提前回家。

蔡繼明表示,政府部門應該再下大力氣落實帶薪休假。因為集中放假、靠拼湊雙休日形成假期,一方面會造成交通擁堵、一方面也會打亂公眾休息和工作的節奏,“解決矛盾的唯一方法就是落實帶薪休假。我們也很高興地看到有關部門落實帶薪休假的決心,因為只有這樣方能緩解現有的矛盾。”

除夕為什麼不是法定節日

新中國成立之初,在1949年12月23日發佈《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明確規定春節期間的法定節假日為“夏曆正月七年級日,八年級日,九年級日”。所以,除夕不屬於法定假日。

1999年9月18日,國家發佈《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進行第一次修訂,明確“春節,放假三天(農曆正月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

此時,除夕日仍不屬於法定假日。

2007年12月14日,國家發佈《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進行第二次修訂,首次將除夕納入春節法定假日,即:春節,放假三天(農曆除夕、正月七年級、正月八年級)。

所以,從2008年起,除夕屬於法定假日。

2013年12月11日,國家發佈《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進行了第三次修訂,明確:春節放假3天(農曆正月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

至此,除夕作為法定節假日僅實行了六年,自2014年起,除夕不再屬於法定假日。

為什麼除夕一直不算法定節假日呢?

專家、學者等都討論研究過,最終也沒有什麼綱領性的結論。

在問詢過程中看到網絡上一些最善解人意的解釋。大概有這麼幾個原因:

其實就是想隱性給所有人增加一天的假期,因為一般情況下,很多單位除夕都放假了,即便是沒有規定除夕是法定假期,這一天也基本上沒有什麼主要的工作了,所以大家可以隱性獲得一天假期。

也有人認為除夕是一年之中的最後一天,希望每一位工作者都能站好最後一班崗,所以一般也認為最後一天並不是假期,而春節才算,也就是春節預示着新的一年的開始。

但是,不管怎樣,除夕和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節日,經過幾千年來傳承,早已成為了大多數中國人共同的歷史記憶和情感依託,是不可替代的心靈假期,放與不放對於我們來説都是享受美好時光、與家人團聚的最好時刻!

其實我們每一位中國人都盼望着多一天假期,可以在緊張的工作之餘徹底放鬆自己的身心,與家人團聚、與朋友狂歡,我們可以找出無數個理由期盼除夕放假!

一、安全從容吃頓年夜飯

除夕放假最直接的好處是可以讓年過得從容。春節是中國最傳統、最隆重的節日,這一天要穿的闆闆正正、打扮的漂漂亮亮挨家挨户去拜年,孩子還要討個壓歲錢,我們當地的風俗,春節這一天不能掃地、不能勞動,就是玩、吃、樂,如果除夕這天不收拾好房間,怎麼會有心情?

所以,除夕這天誰還有心情上班?下班後大家都匆匆往家裏趕,還要操辦年貨、準備年夜飯等,離家晚的匆忙往家趕,還容易出事故。

因此如果除夕放假,每個家庭都可以有時間把房間收拾得乾乾淨淨,把過年飯充分準備好,喝着團圓酒欣賞每年必看的經典春晚,還可以發個拜年短信、搶個新年紅包,那是多麼的愜意和舒服!

二、常回家看看的最佳時刻

除夕放假陪老人吃年夜飯是盡孝的最佳時刻,其實,過年了,除夕夜陪老人吃年夜飯是子女盡孝的最簡單、最必要的方式。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家中的老人也是準備了一年中最豐盛的晚餐期盼孩子們的歸來,除夕夜,有時間與家人團聚,讓老人享受天倫之樂。

其實,除夕不放假,大家的工作效率也不會高,除夕是春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過節了還在上班,感情上真是有點接受不了。除夕,是常回家看看最佳的時刻。

三、辭舊迎新趕走舊年的不適

除夕這一天是辭舊迎新,家家户户放鞭炮趕走一年的各種不合適,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來,家裏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還得置辦年貨、準備團年飯……一年就盼着吃這麼一回團年飯,誰不希望時間寬裕些、幹活從容點兒?

四、給遠方的遊子留出充足的回家時間

國家經濟的繁榮,讓每一個有志之士在任何地方都發揮自己的能量,有的要遠離家鄉,過年嗎,一定要回家的,即使交通再方便,那麼多的遊子趕在同一天往家趕,每年的春運我們都能從各種渠道瞭解到,春運“一票難求”的狀況依然存在。如果除夕當天還上班,很多人就趕不上當晚回家吃團年飯了。另外,如果能提前放假,對緩解春運壓力也有幫助吧。

五、為新一年的努力工作添一份動力

過節還上班,感情上也接受不了,想着即將到來的春節長假,誰還有心情在除夕上班?即使堅守崗位,有的人恐怕也是“人雖在,心已遠”,早沒了工作狀態。

如果早一天放假,對於我們這些工作人員來説也是一種體貼,心情好了幹勁就足,來年一定會倍加努力,有的單位體恤員工,除夕這天明着要求不放假,其實也不那麼嚴格了。哈哈,其實,與其心照不宣地放“黑假”,還不如光明正大地放假呢!

除夕的來歷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至於“除夕”的來歷,有這樣的相傳,古時候有一種叫夕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經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夕獸的傷害。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這時,村外來了個半大的孩子,只見這孩子長得濃眉大眼,漂亮可人。這小孩子來到村東頭見着一位老婆婆問起大家為何驚慌。老婆婆無奈告訴孩子夕又來做亂,那孩子笑道:“婆婆,我的名字叫做年,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夕’獸攆走”。老婆婆答應後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夕”闖進村。發現村裏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夕”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着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夕”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夕”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年在哈哈大笑。“夕”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第二天,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裏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説了年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裏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夕”獸的辦法。為此,大家紛紛都去拜會年,也就是現在的“拜年”(拜年的由來),把年的圖帖在門口或窗前,叫年畫(年畫上的那個大胖小子就是年)年除掉夕的這一天叫做除夕(除夕的由來)。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户户燭火通明、守更待歲。七年級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