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期計劃通用3篇

來源:文萃谷 2.69W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讓我們對今後的工作做個計劃吧。我們該怎麼擬定計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期計劃3篇,歡迎大家分享。

學期計劃通用3篇

學期計劃 篇1

一、複習內容:

1、會數、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會比較數的大小,並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2、能正確地計算兩位數的加減法,會用加減法解決簡單的生活實際問題。

3、位置與圖形。複習時,一方面,要結合教材圖中所描繪的情境讓學生説出每個學生住的位置,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用所學過的有關位置的詞語描述整個畫面的情境,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描述時,要特別注意有關“左”、“右”相對性的問題。教師還可以根據本班具體情況,創設有生活情趣的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全面複習的目的。

4、認識時間,正確讀寫時間,能計算過幾分後的時間。

5、認識元、角、分,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會用錢款實際購物並進行簡單的計算。

6、認識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經歷數據的收集和整理過程,會用統計圖中的數據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二、複習的主要目標

1、通過總複習,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鞏固,計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全面達到本學期規定的教學目標。

2、引導學生主動整理知識,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收穫,逐步養成回顧和反思的習慣。

3、通過總複習使學生在本學期學習到的知識系統化。鞏固所學的`知識,對於缺漏的知識進行加強。

4、通過形式多樣化的複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複習活動中經歷、體驗、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5、有針對性的輔導,幫助學生樹立數學學習信心,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進一步發展。

三、複習的重難點

複習重點:主要放在數與數的運算這一塊內容中的10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及應用,人民幣的認識,時間的認識

複習難點:100以內的加減法,人民幣的認識,時間的認識

四、複習措施

1、充分考慮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結合他們學前通過各種途徑獲取的知識和積累的生活經驗,設計富有情趣的數學活動,使學生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通過大量實物圖的感知和具體模型的操作,使學生獲得最初步的知識和技能。

2、紮紮實實打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時重視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3、把握好知識的重難點以及知識間的內在聯繫,使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4、引導學生主動整理知識,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收穫,逐步養成回顧和反思的習慣。

5、與生活密切聯繫。複習時同樣要把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繫。可以設計一些生活情境畫面給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可以讓學生到生活中尋找數學問題,然後在全班中交流。學生不僅感受生活即是數學,數學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發展。

6、有針對性的輔導,幫助學生樹立數學學習信心,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進一步發展。

7、根據平時教學瞭解的情況,結合複習有關的知識點做好有困難學生的輔導工作。

學期計劃 篇2

為了促進我校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使教育科研成為學校改革與發展的新的增長點和第一生產力,成為提高教育質量的有效手段,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我們教科室將繼續堅持“以人為本”,充分發揮教科室的“研究、指導、服務”三大職能,着力提高我校教科研水平,提升學校品位。為此特制定本學期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堅持把教育科研作為提升我校教育水平的推進器,立足當前課程改革和學校創星後時期的新要求,使教育科研與確立科學的教學和管理理念結合,與提高教育質量和注重人的發展結合,努力發揮好教育科研的先導性、基礎性和全局性,大力推行教育行動研究,着力追求教育科研的實效性,積極營造教育科研發展的新優勢。

二、工作重點

1、繼續做好新課程教學改革,加強課堂教學的研究。

堅持以課程改革為核心,認真做好課改實驗的信息傳遞與研究工作,及時瞭解各學科新課程教學的實際動態,深入研究新課程教學中的問題和困難,積極為新課程教學與新課程背景下的新大學聯考服務。

2、繼續做好新課程學科培訓,形成濃厚教科研氛圍。

本學期要組織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培訓活動,提倡問題式、主題參與式和案例式培訓方式,將教材分析、理論輔導、專題研討、專家講座、典型交流和案例示範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增強學科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幫助教師切實更新觀念,增強主動發展的意識,在實踐中學習,在反思中提高,以適應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的要求。

(1)繼續組織各學科開展新課程教學專題研討會議,及時總結教學經驗和反饋新問題。

(2)繼續深化青藍工程工作。

(3)創造條件,組織骨幹教師參與校際教研或聘請專家活動做科研專題講座。

3、加強教研組建設,做好校本研訓指導和服務工作。

本學期要進一步提高教研組活動的'規範性和實效性,努力使教研組成為新課程背景下的學校教師“教研”、“科研”、“培訓”基地。

(1)教研組做到教研活動專時專用,活動要有內容、有記錄、有組織。

(2)教研組活動力求形式多樣,如説課、聽課、評課,教學設計的探討,課件製作學習,學科特色的主題活動,課例的研討,教學經驗交流會,校際教學交流等等,做到活動項目化。

(3)逐步完善教研組評先量化制度,及時考核各教研組的教科研情況,獎勵優秀教研組,促進學校濃厚的教研氛圍。

4、加強課題研究,落實過程管理。

本學期繼續課題的研究工作,堅持從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開展問題研究,解決教學實踐問題的原則,從小處着手,以個案研究為主要方法,以行動研究法為主要手段開展課題研究。做好課題研究檢查工作。對我校立項的省市課題,強化過程管理,完善課題的教科研檔案,促進課題研究的規範化和持續性。確保我校“十一五”課題立項的研究質量有新的飛躍。

5、完善學科競賽方案,細化輔導過程考核

學科競賽是展示我校教科研結果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將繼續加大對學科競賽的考核力度,細化考核方案,使學科競賽成為我們學校的教科研工作的一個亮點。

三、月主要工作安排

二月

1、制訂學期教科研工作計劃

2、常規教研工作研討會

3、編輯校刊《胥浦荷》

4、課題組會議,立項課題檢查

5、安排落實本學期的學科競賽

6、“盛荷杯”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競賽

三月

1、常規教研工作研討會

2、檢查各教研組教研工作計劃的落實情況

3、提高課堂教學效益課堂教學公開課安排

4、課題工作會議、立項課題檢查

5、做好研究性學習具體操作方案

6、“盛荷杯”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競賽頒獎

7、教師專業發展學校專家講座(英語

四月

1、提高課堂教學效益課堂教學公開課安排

2、課題工作會議、立項課題檢查

3、組織專家講座

4、組織落實參加市教研活動

五月

1、教研組工作檢查

2、課題工作會議、立項課題檢查

3、教師專業發展學校專家講座

六月

1、常規教研工作研討會

2、教科研工作培訓

3、專家講座

4、骨幹教師培訓課題工作會議

七月

1、課題工作總結

2、常規資料整理歸檔

3、教研組、備課組、教科室工作總結

4、青藍工程學期考核

5、校刊材料整理

學期計劃 篇3

在經過了一學期的學習、遊戲、生活,孩子們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向前跨了一大步,具體表現在:每天能高高興興的來園參加活動和遊戲;學會了在活動後將玩具寶寶送回家;大部分孩子有了初步的自理能力,如:自己動手吃飯,不挑食、自己入廁、自己嘗試穿脱衣服鞋子、排隊時一個跟着一個走、喜歡用普通話與老師交流、喜歡念兒歌、唱歌,表現慾望強。但是孩子們的身上還存在着許多不足,如:有的孩子自制能力較弱,時常與同伴爭搶玩具,有的孩子依賴性還是很強,活動能力較弱,在活動中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等,針對以上的情況,我們將制定相應的計劃,對孩子在能力、情感、習慣方面進行培養,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一、保教工作

(一)本學期幼兒發展總目標:

健康:

1、逐漸適應集體生活,保持穩定、愉快的情緒。

2、養成一些良好的生活衞生習慣,如:自己吃飯、自己洗手等。

科學:

1、能憑感覺辨別物體的氣味和其他特徵。

2、能認識並説出3-4中顏色、認識圓形、方形

3、知道1和許多,能點數2-3件物品。

語言

1、能注意傾聽並願意和成人或同伴交往。

2、能用幾句話説出剛才經歷的事情,並能讓大家聽懂。

3、能在成人幫助下説出畫面上的主要內容。

4、會一頁一頁地翻書和看書,看完後把書歸還原處。

社會:

1、在成人的指導下,樂意與同伴交換或分享食物和玩具,並能獲得愉快的體驗。

2、樂意在成人的幫助下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會主動地或在成人的提醒下使用簡單的才禮貌用語。

4、能積極參加體育遊戲,並能遵守遊戲規則。

藝術:

1、樂意參加音樂活動,有一定的節奏感。

2、樂意在集體面前表現自己的本領。

3、喜歡參加美術活動,能運用手指、手腕的`活動進行摺疊、粘貼、拼搭、串珠、搓泥等操作。

4、在成人幫助下,學習正確地使用和整理材料。

(二)習慣培養

1、衞生習慣

(1)鼓勵幼兒大小便時及時告訴老師,學習自己脱褲子入廁。

(2)培養幼兒便後、餐前洗手、及手髒時及時洗手的良好習慣。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不挑食,學習正確使用勺子,能保持衣服的整潔。

(3)培養幼兒良好的睡眠習慣,上牀後能安靜入睡。

(4)初步學習穿脱衣服、褲子、鞋子。

2、禮儀習慣

(1)初步培養幼兒講禮貌的好習慣,入園及離園時在老師的提醒下能與老師問早問好、再見等。

(2)請別人幫忙時會説“請、謝謝、別客氣”等禮貌用語。

(3)不小心碰到別人時會説“對不起、沒關係” 等禮貌用語。

3、行為習慣

(1)初步培養幼兒與他人交往的能力,和同伴一起時能友好的玩。

(2)不發脾氣,不亂扔玩具。

4、學習習慣

(1)能聽老師的話,安靜的聽故事。

(2)會一頁一頁翻閲圖書。

(3)上課時學習不插嘴,初步學習舉手説話。

(三)生活衞生保健

1、安全教育

(1)幫助新生幼兒順利地適應託班的集體活動。

(2)鼓勵幼兒慢慢走,不與別人碰撞。

(3)學習一些簡單的自我保護方法,如不與陌生人走、不碰鋒利的物體(剪刀、刀等)。

(4)學習正確的玩大型運動器械的方法,不做危險的動作,知道保護自身的安全。

2、衞生保健

(1)主動配合保健老師做好晨間接待,預防接種工作,預防傳染病的發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