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幼兒園學期計劃3篇

來源:文萃谷 1.86W
幼兒園學期計劃 篇1

新的學期,我班將繼續全面學習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學習《綱要》精神,轉變教育觀念為主線,貫穿於幼兒一日的保教工作和教科研工作,促進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和教育實踐的改善,提高我班保教工作質量。

【精華】幼兒園學期計劃3篇

  一、主要工作任務及措施

(一)、保教工作

1、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身心發展規律,班級實際情況,將重點選擇主題活動,在活動中注重幼兒的自我體驗和表現。並在實施過程中不斷提高觀察、分析、反思幼兒一日活動的能力。

2、進一步加強幼兒區域活動的指導,本學期將形成新的區域活動常規,讓幼兒在明確常規的基礎上,意願的選擇區域,使其成為促進幼兒發展的主要場所。

3、加強遊戲的組織與指導,幫助幼兒積累生活經驗,挖掘本地的遊戲材料資源,提供安全、充足而又適宜幼兒遊戲的玩具材料,注意觀察瞭解幼兒的遊戲過程,適時地給予指導,促進幼兒遊戲水平的提高。

(二)、教研工作

1、進一步深入〈〈綱要〉〉的學習,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形成理念。

2、優化幼兒一日生活和活動過程,特別注重區角活動及遊戲組織。

3、加強題主題活動的研究與指導,特別是家長資源的充分利用。

(三)、家長工作與社區工作:

1、加強家園聯繫,利用各種方式向家長反饋幼兒在園情況,以取得家教的一致性。

2、充份挖掘家長的教育潛力,請各行各業的家長參與教育活動,促進家園互動。

3、組織幼兒春遊,參觀名勝古蹟,讓幼兒體驗大自然及家鄉的美。

二、月份安排

二月份:

1、加強班級活動常規的培養,督促指導幼兒按常規進行各環節的活動。

2、開展“慶元宵”的主題活動。

三月份:

1、結合“三.八”節,開展“紅花送給好媽媽”的活動。

2、開展“尋找春天”的主題活動。

四月份:

1、加強對幼兒進行交通安全教育。

2、開展“媽媽教我包春捲”親子活動。

五月份:

1、結合開展“誠信”活動對幼兒進行誠實,守信教育。

2、鼓勵值日生履行自己的職責。

六月份:

1、參加慶“六一”遊園活動。

2、進行假期安全教育。

幼兒園學期計劃 篇2

情況分析:經歷了一個學期,本部教師積極進取,認真學習,尤其在教育實踐中有了很好的提高,對二期課改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有了較深入的體驗,上學期我們在區、園、年級組層面開展了教學展示活動共21次。孩子們在各項比賽中也獲得了優異的成績。同時後勤人員協作意識強,在區“教育系統財產驗收”中獲得了全區最高分,也體現出本部良好的凝聚氛圍和團隊精神。

針對園務發展計劃,結合本部上學期的發展實際,在這學期本部的`重點工作將堅持進行二期課改的深入探索實踐,藉助“細節主題系列管理”,關注園本化課程的建設,注重師資隊伍有序開發,着力於家長指導工作。在學習與實踐中,不斷提高教職工的綜合素質。

  一、師資建設

分析----優勢:上一學期,本部依託“青年教師發展手冊”,鼓勵每一個青年教師自主,並給予發展的空間和機會。利用“課改工作室”的實踐研討,以解決細微入手,鼓勵教師在每個教學活動中有反思,有進步。上學期,本部也重視了對教師的思想建設,利用“十六大”的契機,召開了3次講座,提升了大家對工作的認識。不足:在二期課改實踐中,教師對理論轉化常喜歡“穿新鞋走老路”,不能放鬆、大膽的嘗試新的教學模式,教學活動帶有綜合教育的影響。青年教師對自身事業的追求方向不很明確,受市場社會影響頗大,情緒不穩定,行為毛躁,需要加強政治思想建設。

任務----本學期繼續借助二期課改,融合“細節主題”,提高師資隊伍對目標的執行能力,提高綜合素質。關注青年教師業務技能的發展。重視政治思想建設,提高師德修養。提高二期課改的實踐操作能力,把握正確的教育行為。注重研究積累工作。達成標誌和相對應的測評方法----專業技能水平提高——獲得學歷、技能培訓等證書和機會。

課改實踐突破——公開研討活動和實踐活動若干。指導幼兒水平提高——指導幼兒在各類區級以上活動中獲獎情況,期末幼兒綜合能力測評。教育研究收穫——論文、課題、區級以上獎項。思想建設實效——教師師德表現獲得好評,等。

措施----支持系統:硬件工作環境的改善。提供多媒體設備,辦公設備,教學用具。自購部分網絡器械。自購部分專項技能器具。設立教師發展獎勵基金。軟件分層培養,結對助教,專人負責並指導教師的發展。營造多種交流形式,鼓勵教師教、學相長。繼續設立獎勵機制。設立青年教師評價制度和考核制度。

  二、家長工作

分析----優勢:本部在管理上重視了家長工作建設,上學期多次成功組織了家長親子活動,被評為區優秀家長學校。教師有很強的家長服務意識,愛心對待家長,服務每個家長。重視在平常時刻對家長的周到與細緻。不足:家園共育氛圍需要濃厚,依據實際情況,豐富指導形式。教育服務工作還需要規範,並加強宣傳力度,以期提高家長的理解和認同。充分調動家庭和社會教育資源,啟動0-3歲早教活動,有序開展早教研究。

任務----啟動0-3歲早教基地工作,有序管理。豐富多種形式的親子教養活動,提高家長的科學教養能力。增強家園聯繫,豐富家園溝通方式,重視宣傳,鼓勵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教養工作。達成標誌和相對應的測評方法----家長反饋——服務滿意率95%以上。

社會影響——早教工作社會知曉率80%以上。家園共育——家長的活動參與率95%以上,幼兒活動參與率98%。家教指導活動多樣。

措施----支持系統:硬件設立專用早教工作室,美化早教活動環境。繼續開通家長諮詢熱線,家長服務熱線,家園交流網站,家長投訴電話等,加強交流的透明度。設立家長活動基金。軟件教師密切配合,關注與家長的聯繫交流。完善家長研究小組工作。密切與居委會的聯繫,重視宣傳、指導力度。突出家長工作獎勵機制,增強服務意識。

  三、園本化課程建設

分析----優勢:本部特色項目活動為載體,教師不同程度的接受了專業的培訓,在教育實踐上積累了一些經驗,上學期自編了國際象棋教材,並在活動模式和研究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向全區開放了體育教學活動。幼兒在國際象棋賽事上也獲得了好成績。不足:教學實踐研究和課改精神要緊密的結合,在教學模式上缺乏新意。對幼兒園園本課程的系統理論支撐內力不足,教師對此概念模糊,尤其在園本課程構建過程中,教師角色意識、技能要求等自主意識不強。

任務----繼續創編、改編國際象棋、體育區域活動教材,體現課程改革的理念。繼續學習幼兒園園本化課程的相關知識,提高教師的認識。開展園本化課程的實踐研究活動。達成標誌和相應的測評方法----研究工作——創編、改編園本課程的活動資料。指導成效——幼兒在體育活動項目比賽中,獲區級以上獎項。教師成長顯示—參加園本課程培訓率95%。科研領域——園本課程類課題成果獲區級以上獎。

學習成效----開展園本化課程的多樣學習交流活動,如主題研討、演講、問卷等。

措施----支持系統:硬件佈置專用活動室。增添體育項目活動器械,自制體育活動教具。設置園本課程活動經費,培訓、學習、考核獎勵等費用。軟件制定園本化課程方案,融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相結合。加強教師對園本課程認識,更新教育觀念,實踐操作與二期課改有機結合。重視目標管理,層層落實方案。其他工作重視後勤人員的建設工作,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加強崗位培訓工作,提高協作意識和團隊意識。加強對幼兒膳食的管理,重視伙食委員會的工作,確保幼兒伙食工作安全規範有序。重視保健工作,加強保育知識的學習研究和實踐操作,提高健康教育影響。嚴格安全衞生管理工作,積極履行各崗位職責。認真開展園人事、分配製度改革。加強科研小組工作,積極開展課題、論文等學習、研討活動。依據上級精神,對業務工作作有機調整。

幼兒園學期計劃 篇3

認真落實區托幼辦和學校工作指示精神,堅持以科學管理為保障、以師幼發展為根本、以優質保教為中心,深化規範與發展並舉的管理思路。本學期將進一步提高教師和幼兒素質,不斷提升幼兒園辦園質量和服務水平,使幼兒園在原有基礎上再上新高。

二、工作目標和具體措施

(一)重視安全保健工作,營造平安温馨校園

1.有計劃開展教師安全知識問答、幼兒安全教育和師幼安全實戰演習,提高師幼的安全意識和應急突發事件的能力。

2.細化一日活動安全管理細則,規範日常工作要求,將安全責任落實到每一個環節。

3.規範衞生保健工作,嚴格執行幼兒園衞生保健制度,全方位做好防病防疫工作,確保幼兒身心健康。

(二)加強教師多方位培養,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1.深入學習《幼兒園工作規程》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的細則,每月交流學習筆記,進行理論聯繫實踐的考核,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對《規程》《綱要》實際應用能力。

2. 分別組織語言組和音樂組的教師進行圖畫書講述和邊彈邊唱的技能考核,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

3.開闢“優秀園丁”和“幼兒園裏好事多”德育欄目,鼓勵優秀教師脱穎而出,倡導家長和小朋友學習幼兒園裏的好人好事。

4.繼續開展“快樂10分鐘大家談”主題討論,在原有基礎上鼓勵教師關注幼教事業發展方向,提高服務家長的意識。

(三)組織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促進幼兒和諧發展

1.要求各班結合幼兒園工作計劃制定科學合理的班級工作計劃,注重計劃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

2.通過每學期一次的教學評優和日常的有效教研,加強教學研究力度,增加領導推門聽課次數,逐步提升日常教育教學質量。

3.深入開展早期閲讀和誦讀古詩活動,鼓勵師幼讀經典讀好書,提高師幼文化素養,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提高。

4.結合全運會在濟南召開的大好形勢,組織各班開展“我運動我健康”的傳統體育遊戲,鼓勵每位幼兒參加運動會,為其提供展示自我和健康成長的機會。

(四)密切家園聯繫,形成有效教育合力

1.更新幼兒園家長委員會成員,積極聽取家長委員會成員對幼兒園各方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善辦園條件。

2.組織家長和幼兒開展安全童謠的創編和朗誦活動,豐富幼兒安全的相關知識,提高家長和幼兒的安全意識。

3.通過家長學校和家長會的專題內容,與家長探討教育話題,形成教育合力,達成教育共識。

4.利用“家園直通車”“擷海拾貝”“家園共育”等多種形式,對家長進行育兒指導和培訓,加強溝通與交流。

5.增設園長信箱,充分發揮家長的監督作用,加大家園交流力度,不斷規範教育行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