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最美家庭先進事蹟材料範文(精選15篇)

來源:文萃谷 2.48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要用到事蹟材料的地方還是很多的,從先進對象的形成和內涵上來分,事蹟材料可分為在一個較長時間內形成的先進事蹟的材料和在一時因突發事件而產生的先進事蹟的材料。想擬事蹟材料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最美家庭先進事蹟材料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最美家庭先進事蹟材料範文(精選15篇)

最美家庭先進事蹟材料 篇1

王美麗,一個普通人的名字,在我們齊七小區居民的心中卻有着強烈的震撼作用,這種震撼不是來自“轟轟烈烈”的壯舉,而是來自王美麗家庭長期以來默默無聞為小區居民普及科學文化、為豐富小區居民健康快樂的業餘文化生活,所作出的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

退休以後的王美麗夫婦倆,是小區志願者隊伍的成員,也是文明小區的積極參與者。他們與女兒、女婿住在一起。女婿王尚傑,不僅是小區的文藝骨幹,還在周家渡各小區文化生活的舞台上,留下了熠熠生輝的足跡。他們一家,温馨和睦、其樂融融。看書、看報、製作科普宣傳版面、寫讀書筆記、收集整理各種健康科普等信息是他們的一大愛好。倡導終生學習的理念,活到老學到老,正是他們提高生活質量的需要。閒暇之餘,家庭文化娛樂生活豐富多彩。使家庭不僅是生活的港灣,更是共享學習樂趣、提高生活品味的舞台。

十年前,王阿姨正是通過家庭學習的心得體會,在小區組建了老年“讀報小組”。她深知小區內有些老人因缺少精神食糧而難與人溝通的困惑,動員老年朋友一起加入到“讀報小組”中來。使小區老年朋友有了一個瞭解國事、天下事的窗口,提供談天説地侃新聞、傾訴心裏話的場所。為了滿足老年人特殊的學習需求,王阿姨備足了功課.如:通俗易懂的國內外形勢的宣講,和老年人健康生活的科普新理念,或解答老年人心理健康、與子女的糾紛問題等。如:“5.12”四川汶川發生強烈大地震的消息傳來,“地震來臨如何避險?”教會老人們如何應對地震小常識的同時,也動員他們一起參與慈善募捐,為災區人民獻愛心。她的“讀報小組”,曾被周家渡街道評為“優秀讀報小組”的光榮稱號。

十年前,為抵制陋習、弘揚社會主義新風尚,同時也與小區居民共享由新科學帶來健康新生活的成果,王阿姨自覺肩負起小區普及科學文化的重任,在樓道里設立了“科普園地”。把科學生活的理念以宣傳版面的形式傳遞到每家每户,每月一期刊登在樓道的“科普園地”上。大到世博、奧運、文明禮儀知識方面,小到一日三餐的飲食起居,內容包羅萬象。如:使用家電節能的小竅門、人人養成健康行為、防止肥胖也應該從娃娃抓起等。並不失時機結合突發事件及時編寫科普小常識。如:浦三路加油站發生爆炸事故,出了主題“在加油站不能使用手機”的宣傳版面。並不定期刊登宣傳規範文明行為的漫畫系列插圖,掛在樓道內。

年高79歲王阿姨和她81歲的老愛人,為了使科普宣傳版面做得既圖文並茂又美觀大方,花費了很多心思在裏面。學剪紙、學繪畫、練寫仿宋字、學寫毛筆字,每一塊科普宣傳版面都凝聚着他們夫婦倆大量的汗水和心血。在王阿姨家裏,常常可以看到夫婦倆,你來寫字我磨墨;你來剪紙我畫畫。一期期精美的科普宣傳版面總能吸引居民們的眼球,更是得到廣大居民的一致好評。……十年來,使科普文化知識從樓組傳播到小區十個樓組乃至整個小區。

十年來,王阿姨夫婦倆製作的宣傳版面,共有167塊;十年來,王阿姨自始至終辛勤地耕耘着她的“讀報小組”、“樓組文化”象一顆螺絲釘,默默無聞地奉獻在小區科普事業上,難能可貴!她的家庭是周家渡社區“科普示範家庭”,名副其實!

一個立足小區、發揮特長,用滿腔熱情為我們齊七居民區普及科學文化作出很大貢獻的王美麗家庭,在崇尚科學文化的今天,無疑是我們周家渡社區科普示範家庭的傑出代表,功德無量!

最美家庭先進事蹟材料 篇2

在三門峽,有一個愛心之家,一家三口都是優秀志願者,夫妻倆曾一同登上“中國好人榜”。

她就是三門峽愛心之家志願者協會會長孫梅麗和丈夫王世舉,女兒王怡楠。幾年來孫梅麗和丈夫累計到市社會兒童福利院、市老年服務中心以及敬老院做義工近3500小時,無償撫養和資助10餘名孤殘兒童,個人捐款捐物15萬餘元。

孫梅麗與福利院結緣可以追溯到小時候,做教師的母親經常去福利院幫忙,孫梅麗自然就和院裏的孩子成了玩伴,有時還幫母親拆縫被子等。成家立業後,她去得少了,但一直沒中斷過。2006年,幾個經常在福利院碰面的愛心人士開始商議建個qq羣什麼的,便於大家聯繫,於是,他們給這個“家庭”起名叫“愛心之家”。孫梅麗自然就成了這個大家庭的頭兒。在愛心之家的活動中,常能看到一個高大帥氣的男士和孫梅麗不離左右,那就是她的丈夫王世舉。王世舉在煙草部門上班,孫梅麗張羅公益活動,多是他寫策劃文案,有時為了一個活動,熬夜到凌晨是常有的事。

就這樣,福利院成了孫梅麗和愛心之家隊員的基地。每個星期天,孫梅麗和丈夫都會帶領志願者們到福利院做義工,給孩子們洗澡、餵飯,做康復訓練及遊戲等,福利院的孩子們都親切的稱她為“媽媽”。 孫梅麗還積極組織志願者為福利院捐贈蚊帳、尿不濕、牀單、被套、食品等,連續七年“一對一”給福利院的孩子們購買過年的新棉衣、棉鞋。每年大年七年級他們都是到福利院和孩子們一起過年。

孫梅麗還有針對性的對一些孤殘兒童進行重點撫養幫扶。福利院的孤兒黨博濤脊膜膨出,做手術後走路不穩,為給孩子提供一個好的生活環境,2010年6 月,孫梅麗和丈夫把孩子接到家將近兩年,視同己出,精心撫養,孩子一直給喊他們爸爸媽媽,直至2012年3月被一對美國夫妻收養。現在那對美國夫妻和孫梅麗家庭成了跨國親戚。福利院的孩子黨金銀下肢癱瘓,為了讓他將來能自立,她讓黨金銀到自己開的手機店裏免費學習維修技術,現在黨金銀已獨立開辦了手機維修業務,月收入2000餘元。為了讓3個智力正常的殘疾青年能融入社會,孫梅麗和她的丈夫帶頭捐款,並組織志願者們上街義賣玫瑰花,籌集資金7500元,為他們每人購買了一輛電動三輪車。

用真情救助孤兒。2010年6月,孫梅麗在電視台看到陝縣東凡鄉崔家村有一對夫婦因沼氣中毒雙雙身亡,留下兩個女兒由姥爺撫養,大女兒崔劉紅14歲,小的崔安心,才1歲半。第二天,她和愛人及朋友就帶着食品及文具等來到了孩子的姥爺家,看着這可憐的一家老小,她決定資助兩個孩子。當年9月,她將崔劉紅從東凡國中轉到了陝縣一中上學。三年多,她和愛人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崔劉紅的生活,包攬了她的一切費用。去年,崔劉紅中招以556分的優異成績考上了陝縣重點高中。

幫扶重病患者。2010年9月,孫梅麗和志願者們為患尿毒症患者孔翠翠捐贈3000多元;2012年7月,她組織志願者,在一個星期內為患尿毒症孤兒胥燕燕捐款2萬餘元;2012年9月,她走進陝縣張卞鄉從小被燙傷的孩子荊少輝家,團隊隊員為荊少輝捐款3000元;2013年2月,他們為患腎母細胞瘤的留守兒童王秋燕發起救助活動,20多天共籌集善款14萬餘元;2013年3月愛心之家和三門峽市婦聯聯合,為盧氏患重病女孩於佳靜進行義賣,籌集治療費 7274元;2013年4月,他們為雅安災區義賣4292元,全部捐給災區受災學生;2013年8月,他們為患白血病的王佳楠和患嚴重癲癇病的駱佳妮義賣 15371元……

為擴大愛心之家影響,幫助更多的人,他們設立了十個社區志願者服務站。他們組織志願者“五對一”對社區的孤寡老人進行上門服務,開展廣泛的貧困家庭扶持,從物資提供、日常幫助到免費家教等各方面開展。2012年6月,他們為會興農民工子弟學校的6個困難家庭,各捐助500元,計3000元;同年8月底至9月初,他們組織捐款3萬餘元,資助陝縣十個家庭貧困大學生上學;同年10月,愛心之家協會隊員家中遇到困難,她組織隊員一天捐款1.2萬元給予幫助;愛心之家連續兩年拿出5000元,為三門峽職業技術學校的“自強之星”頒發獎學金;同年11月,孫梅麗組織隊員為盧氏山區貧困孩子捐贈棉衣、棉鞋,米、面、油等,捐款3000餘元。2013年由三門峽文明辦主辦,愛心之家承辦的“我的父親母親——黃手環愛心在行動”活動在三門峽地區全面展開,為各社區及農村老人免費提供黃手環,為患“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們提供有效幫助。

他們的愛心之家還連續幾年和市婦聯聯合,組織全市中、國小生在湖濱廣場舉行“關愛孤殘、留守兒童愛心義賣”活動,參與學生3826人,家長4325 人,共義賣善款24592元,評出“愛心小天使”425名,讓孩子們在義賣的過程中得到了很好的愛心教育。他們還組織盧氏山區的41名留守兒童到三門峽參加為期兩天的愛心手拉手家庭生活體驗活動,讓山區的留守兒童走出大山,感受城市生活,幫助孩子們實現心中的夢想。

他們還走進貧困山區多次開展助學活動。2012年六一兒童節,孫梅麗帶領協會隊員為三門峽會興農民工子弟學校捐贈500餘冊圖書,為80名學生每人捐贈一件新衣服;2012年9月,孫梅麗帶領愛心之家聯合市區東風國小,為盧氏山區的國小募集圖書2700餘冊,在盧氏建12個愛心書屋,花費2萬餘元,給山區的孩子們購買了學習用具,併為孩子們捐贈了價值5萬餘元的過冬棉衣。他們還計劃在盧氏山區國小逐步建立“愛心圖書屋”,為山區孩子有書讀,讀好書。

愛心之家還聯合三門峽市中心血站成立三門峽市無償獻血志願者服務隊,整合三門峽地區的無償獻血及骨髓捐贈志願者的資源,給獻血志願者搭建一個公益平台,孫梅麗和她的隊員累計獻血108500 毫升。

孫梅麗帶領隊員,還發起“愛心6+1温暖包”温暖冬天活動,先後做了27場大型寒冬送温暖活動,為盧氏馬耳巖、楊莊、新坪、雙槐樹,下柳村、南窯、百花口、輾道國小、陝縣聾兒語言培訓學校、三門峽農民工子弟學校以及三門峽高廟鄉特困家庭、各社區孤寡老人,福利院的孩子,總計送出價值30餘元的1500 餘套“愛心6+1温暖包”。

七年來,孫梅麗和丈夫帶領隊員們累計做志願公益活動7.8萬小時,行程23.8萬公里,累計捐款捐物110餘萬元,幫扶救助困難弱勢羣體涉及2186 人。他們的愛心之家多次被省、市媒體報道,所做活動多次被推薦到中國文明網,先後被省志願服務工作領導小組評為“第三屆河南志願服務優秀組織”,被省文明委評為“河南省優秀志願服務活動品牌”。

孫梅麗的家庭更是一個文明、和諧之家:2012年孫梅麗被河南省慈善總會評為優秀慈善志願者,被市婦聯評為三門峽市優秀巾幗志願者,被市婦聯評為“身邊的好母親”。她還是團中央第139期身影榜樣人物在線訪談欄目嘉賓;王世舉先後被評為三門峽煙草行業道德模範、三門峽市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個人、三門峽市第五屆“道德模範”、河南省志願服務優秀個人、2013年河南好人榜年度上榜人物、河南省煙草系統首屆感動行業十大人物,2013年5月,王世舉和孫梅麗夫婦一同登上“中國好人榜”,一時傳為佳話;女兒王怡楠從八年級開始,週末就和父母一起到福利院、老人院做志願者,上大學後,就參加學校的各種志願者團隊,2011年榮獲愛心之家優秀志願者獎,2013年又獲得了團省委頒發的“傑出青年志願者”稱號。

許鍾渠同志是汕頭海關緝私局法制二處副主任科員,幾年來他始終以一名共產黨員和一名優秀海關關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作風正派、崇尚正義、助人為樂、勤於公益,多次以實際行動有力地弘揚社會正氣,樹立了緝私警察的良好形象。其主要事蹟如下:

一、扶助貧困、奉獻愛心

許鍾渠同志擔任緝私局法制二處團支部書記期間, 先後組織所在團支部團員青年, 為地震災區、貧困學生、市福利院、省英烈子女助學基金會等捐款2萬多元,並連續資助幫扶5名貧困學生完成中學學業,協助解決其家庭困難。在2002年的一次走訪活動中,許鍾渠同志瞭解到汕頭市第四中學一名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全校第一的學生趙玲玲,因為家境貧寒不得不面對放棄學業、外出尋工、過早品嚐生活艱辛的尷尬和無奈,為了幫助她實現人生夢想,從那時開始,在許鍾渠同志的倡議和組織下,法制二處團支部對她進行了結對幫輔,捐款資助她繼續上高中。2004 年,趙玲玲以高分考上了一所211重點大學。在得知她上大學的學費還沒有着落時,許鍾渠同志又發動青年民警們再次慷慨解囊,捐款一千多元。2006年4 月,許鍾渠同志參加由汕頭海關團委組織的“學雷鋒青年志願者活動月”訪貧問苦活動,深入海關掛鈎聯繫點梅州興寧市新陂鎮三新村走訪特困户, 他扛着幾十斤的糧油, 一家一家地探訪, 噓寒問暖, 排憂解難, 為那些飽受自然災害、經濟陷入困境的特困户帶來了新的希望。2007年春節前夕,許鍾渠同志瞭解到汕頭市區鮀蓮街道大場村近一半人口屬於低保户, 成為當時汕頭市北區最貧困的村落這一特殊情況, 即主動聯繫汕頭市藍天義工, 在緝私局政治部門的支持下, 帶領部分青年民警和義工深入該村開展“奉獻愛心、共創和諧”新春送温暖活動,為該村的部分貧困家庭送去緝私幹警捐贈的棉被、衣物及學習文具、書籍等物品,併購買大米、食油、糖果等應節品,為低保户送上節日祝福,使受助的貧困家庭在新年到來之際感受到了和諧社會的關懷和温暖。

二、見義勇為、勇鬥歹徒

許鍾渠同志能保持高尚品格,勇於同不法現象作鬥爭,樹立了汕頭海關緝私警察正派勇敢的良好形象。2004年3月22日凌晨,十多名河南籍不法分子聚集翻越廣東公安高等專科學校濱江校區西門圍牆,進入校區建築工地盜竊施工器具。正在該校參加警銜培訓的許鍾渠同志在發現這一可疑情況後,立即通知學校保安人員, 並與保安人員一起向案發地點趕去,同保安人員合力與歹徒展開生死搏鬥。在千鈞一髮之際,一輛海珠公安分局的警車巡邏經停事發地點,不法分子見勢不妙,分乘四輛摩托車四散逃逸。許鍾渠同志趕上坐在摩托車後座的其中一名不法分子,一把將其從車上拽下並將其制服,扭送給地方公安幹警,隨後又搭乘巡邏警車繼續追趕, 並將回憶的逃逸摩托車號牌整理抄錄, 最終根據該份號牌記錄, 在距離案發地點兩公里外的二沙島將其中一輛摩托車截獲並抓獲車上的一名不法分子, 為地方公安幹警順利偵破該案提供了重要的辦案線索。同年6月, 兩名饒平籍雙搶犯罪分子駕駛摩托車在汕頭海關緝私局辦公樓前飛車搶奪一名海關女關員的手提袋, 在遭到緝私車輛攔截後棄車逃逸。恰好在旁的許鍾渠同志見狀立即用自己的摩托車堵住歹徒退路, 並棄車飛身上前攔截歹徒, 面對狗急跳牆、窮兇極惡的歹徒, 他無所畏懼, 赤手空拳與歹徒展開激烈搏鬥, 最終在附近的花圃中與其他同志合力抓獲兩名歹徒。

三、防震抗災、心繫公益

許鍾渠同志勇於承擔社會責任,主動放棄工餘休息,積極投身志願服務,在心繫災區、奉獻愛心的過程中,彰顯了海關緝私警察良好的職業素養和無私的人生情懷。2005年11月,應團市委和汕頭市地震局的號召,汕頭海關成立“汕頭海關地震應急青年志願者服務隊”, 作為市地震應急青年志願者服務隊海關分隊, 成為汕頭市11支地震救災應急隊伍之一。緝私局10名青年民警作為海關志願者自願報名加入,其中許鍾渠同志以其出色的表現被選為隊長。其後, 許鍾渠同志一直與市地震局相關部門保持着密切聯繫, 定期接受地震局通過寄送防震知識刊物進行的函授培訓, 並注意收集防震抗災的相關知識資料。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發生以後, 許鍾渠同志在立即響應上級號召, 積極捐款捐物、交納“特殊黨費”的同時, 從高度的公益責任心出發, 迅速反應, 在第一時間代表“汕頭海關地震應急青年志願者服務隊”走訪汕頭市地震局,向該局施永文局長、張惠霞科長等領導通報了汕頭海關開展地震應急青年志願服務工作的有關情況,提出了訪問省地震局直屬汕頭地震台和汕頭市地震局地下探測點的請求和聯合組織地震救災知識學習交流活動的意向, 得到了地震局領導的肯定。市地震局隨即通過“汕頭海關地震應急青年志願者服務隊”向汕頭海關贈送防震抗載知識讀本200本。

黃岡市社會福利中心是一所以收養社會孤殘棄兒童、孤寡老人和殘疾人以及社會代養老人為主的綜合性社會福利機構,建於1980年,2007年,市政府統籌規劃兒童院、養老院和光榮院建設,實施了“三院合一”建設項目。2010年項目一期工程建成,原市社會福利院整體搬遷於現址並更名為黃岡市社會福利中心。

30多年來,在上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下,我中心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全心全意為孤老殘幼服務”的服務宗旨,積極倡導和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扶弱助殘的傳統美德,先後養護了1000多名老人、養育了近3000名孤殘兒童,為老人安度晚年、為孤殘兒童迴歸家庭、步入社會做出了顯著的成績,為社會穩定和構建和諧老區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並先後獲得了省一級福利院、省級文明單位、省級行風建設示範窗口單位和全國民政系統先進工作單位等榮譽稱號。

一、佈局合理,設施完善。

我中心佔地面積76.8畝,其中一期工程佔地面積48.61平方米,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投資4600萬元,新建了兩棟老年樓和兩棟兒童樓以及食堂等配套設施,設置牀位600張。中心三面環路,一面臨河,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園內建築錯落有致,園林景觀相映成輝,有假山、噴泉、亭台、長廊、荷花池等,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休閒美景隨處可見;室外門球場、籃球場、乒乓球枱、健身器材等設施一應俱全;老年樓設置了接待室、醫務室、健身房、乒乓球室、棋牌室、圖書室、書畫室、琴樂室、會議室和多功能活動大廳等功能室,老年人康樂設施齊全;老年樓配有醫護電梯,走廊和衞生間扶手等各種無障礙設施;每層樓設有公用電話、休閒椅、微波爐、公共洗衣房、開水房、晾曬場;每間房有單獨衞生間,各種傢俱美觀齊全,並安裝有冷暖空調,集成了太陽能熱水系統、iptv網絡電視系統、無線呼叫服務系統、局域網網絡系統、醫療服務管理系統等四大系統。各種服務設施考慮精細,以人為本,細緻入微,被入住老人讚譽為安享晚年的幸福家園。

二、建章立制,規範管理。

為了讓老年人在我中心能夠頤養天年,做到黨和政府滿意、休養老人滿意、老人家屬滿意,中心近年來從建章立制、提高服務人員素質等方面入手,不斷加強院務管理,規範操作規程,各項服務和管理日趨完善。

一是強化領導責任。注重領導班子自身思想作風建設,注重發揮整體合力,致力於建設一個堅強有力、作風過硬、團結協調的領導班子集體,營造出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開創工作新局面,使管理質量和服務意識明顯增強。

二是強化崗位職責。從領導到職工,層層建立崗位責任制,使每個幹部職工在工作中形成高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實施了分區管理,明確了服務責任,對每一個環節,每一項工作,按照“幹什麼、怎麼幹、誰負責、幹得怎麼樣”的辦事程序,作好工作記錄,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做到有據可查,進一步強化了幹部職工的責任意識和責任行為,工作效率得到顯著提高。

三是強化服務管理。後勤保障是優質服務的前提,因此,在工作中,加大後勤服務管理力度,在飲食上,定點購買優質米、面,食用時令新鮮蔬菜和肉類;在穿衣上,根據季節的不同,購置衣被、鞋子,及時更換;在居住上,統一購置室內用品,定期消毒;在醫療上,十分注重對養員身體、心理健康保養工作,堅持以預防為主和定期檢查相結合的辦法,嚴格衞生條件,合理調整飲食結構,保證養員的身心健康。

四是健全完善各項規章制度。進一步明確各項規章制度,用制度規範工作行為。近年來,我們相繼出台了《老人民主管理委員會章程》、《行政、護理和醫務三級查房制度》、《班組長晨會制度》、《老年人護理分級標準及分級護理規範》、《養老護理員行為規範》等一系列規章制度,規範了服務內容、服務標準、入退住程序等,健全了約束機制,上至中心主任、下至護理員、炊事員、會計等工作人員都有詳細的職責和工作規範,每一個管理服務人員都能照章辦事。讓休養老人代表參與院務管理與決策,各項服務和管理得到了有效監督,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逐步實現管理工作的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

最美家庭先進事蹟材料 篇3

我叫多xx,今年59歲,我的家庭是一個平凡的家庭,也是一個幸福的五口之家,我們家和大多數家庭一樣,只是一個平凡的家庭,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蹟,但是我們全家人遵紀守法,互敬互愛,積極進取、愛崗敬業、樂於助人,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鄰里和社會的好評。

互敬互愛是家庭和睦的基礎,是家庭幸福的源泉。我們夫妻二十多年來在生活中相互照顧、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取長補短,遇到困惑相互開導、相互幫助。我們認為,只要互相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看待事物,思考問題,那沒有什麼事情是解決不了的。自2000年9月妻子因病導致下肢癱瘓,我就擔負起家裏的一切事情,為了不讓我被家中事務分心,我主動承擔起了照看妻子日常起居,做家務、做飯等很多事情,家裏家外操持得有條不紊雖然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掛齒,但它就象催化劑使我們的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快樂。許多人問我:“為什麼我的家庭如此融洽?”我認為,只要互相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看待事物,思考問題,那沒有什麼事情是解決不了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和妻子還十分注重言傳身教,以德育人。我説應該是“有一個和諧的家庭”在支持。在我的這個家庭裏,雖然各自的性格、文化、志趣有所差異,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現矛盾衝突,大家能互相體諒,寬容謙讓,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關愛的文明家風。

鄰里和睦,真心待人是我們全家的處事態度,我們一家人與鄰居都能夠和睦相處,鄰居們有什麼事情需要幫忙的時候,我們都熱心幫助。我們一家人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創造美麗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勤儉持家我們的家庭倡導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合理消費、勤儉節約。雖然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但是勤儉持家的傳統不能丟,生活中點點滴滴要從每件小事做起。我們家注重美化環境,從不亂扔垃圾,這些意識已深入到每一個家庭成員之中,併成為全家人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為家庭創造了一個舒適、優美的生活環境。一個幸福、快樂、和諧的家庭需要每個家庭成員共同的努力。只有每個人都奉獻一點愛,家才會更温暖,只有每個家庭都幸福了,我們的社會也才會更和諧。

最美家庭先進事蹟材料 篇4

這是一個祖孫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互敬互愛,和睦平等,母慈子孝;夫妻遇到事情主動商量配合,互相關心扶助,理解溝通,一家人和睦相處、其樂融融。這就是汪順土和王春梅的家。世間萬物因和諧而美麗,因和諧而温馨。社會是這樣,家庭也是這樣。他們家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蹟,他們是萬家燈火中最平凡不過的那一盞,但他們全家人用自己的勤勞、樸實和寬容努力創造自己的生活,守護着最真實的>幸福。2014年,汪順土王春梅家庭獲得上饒市最美家庭提名獎。

一、相互理解和支持,共建幸福樂家園

汪順土與王春梅於1997年結婚,夫妻兩18年來在生活中相互照顧、相敬如賓,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取長補短,遇到困惑相互開導、相互幫助,有困難共同面對,出了問題共同協商解決,成為人人羨慕的模範夫婦。汪順土,1971年10月27日出生,1991年7月登上三尺講台,至今已有25個年頭,在25年的教學生涯中,她始終堅持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熱愛本職工作,時時以一個優秀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熱愛學生團結同事,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耕耘,深受學生的喜愛,家長的信任,並贏得同事、領導的認可。

在農村,一些文化程度較低的家長給孩子的學前教育是不繫統、不專業的,而且現在有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留守兒童的看護和教育問題越來越嚴重。於是,深受丈夫園丁情懷感染的汪春梅萌生了辦幼兒園的想法。2006年,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她開辦了李宅鄉貝貝樂幼兒園。這些年來,靠着他們勤奮的雙手和對孩子們的滿腔愛心,幼兒園漸漸走上了正軌,眾多的留守幼兒在這裏得到關愛與歡樂。

除了事業上的進步,他們的家庭生活也非常温馨幸福。最讓汪順土欣慰的是,婆媳關係這個千古難題,在他們家卻不用煩擾。18年來,他的妻子從未與公婆拌過嘴紅過臉。他的母親今年63歲,父親67歲。2008年父親患了腦溢血後,留下了後遺症,半身不遂,癱瘓在牀。父親出院後,他們便把兩位老人接到家裏一起生活。汪順土是個大孝子,為了使半身癱瘓的父親能儘快恢復健康,他不惜代價四處尋醫問藥。不管工作多麼累,壓力多麼大,他都堅持每天下班後為父親按摩手腳,幫助父親做運動。他使出渾身解數,讓父親能早日獨立行走、自理生活。看到丈夫那麼累,王春梅疼在心裏,她在忙完了幼兒園的事情後拖着疲憊不堪的身子搶着為公公端飯送水,以盡兒媳的微薄之力。蒼天不負有心人.值得慶幸的是,在兩夫妻六年如一日的悉心關照下,汪順土的父親如今已經能夠左手拿勺吃飯,拄着枴杖去遛彎了。

汪順土的弟弟2000年在外打工時落下了一身病,沒有獨立生活能力,今年已37歲還單身一人。於是,王春梅與丈夫商量,把小叔子接到家裏,悉心照顧。現在他們家祖孫三代互敬互愛、其樂融融。

二、攜手創辦普惠園,熱心公益報社會

汪順土經常對妻子説,和諧家庭不但要求在家庭中家人和睦相處,在社會上也必須做一個對社會有益,追求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文明公民。因此,無論是他單位號召愛心捐贈還是同事鄰里有困難,他們家庭的每個成員都有一份愛心相送,積極參與社會捐獻愛心活動。2012年,宗儒源頭的小宇傑不慎燙傷,需要多次作植皮手術,醫藥費不少於八萬元。這簡直是給本來就貧窮的農村家庭一個致命打擊。汪順土夫婦得知這一消息後,便四處奔走相告,呼籲兄弟園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小宇傑渡過難關。僅第一次便為小宇傑募捐一萬八千多元。如今小宇傑已基本恢復健康,又來園裏上學了。汪順土兩夫妻商議,每學期都為其減免保育費,且在生活上處處關心照顧小宇傑,讓他忘記痛苦,快快樂樂,健健康康的成長。

三、愛國守法懂誠信,為夢匯聚正能量

在日常生活中,汪王倆夫妻積極維護社會公德,誠實守信,自覺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和公共秩序,維護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主動履行公民的權利和義務。他們積極執行居委會有關規定,配合居委會完成各項工作目標。他們主動向周圍的人宣傳法律法規知識,促進農村地區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為實現大家共同的夢匯聚正能量。

在汪順土看來,家和萬事興,一個家庭只有做到真誠待人、和睦相處、互敬互愛,這樣才是真正的和諧幸福的家庭。汪順土認為,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所以他經常告慰自己要懂得知足常樂,善待自己與家人,而他的努力也讓他收穫了幸福和温暖。他希望每一天都增加一個最美家庭,使得人與人之間相處得更加和諧。

最美家庭先進事蹟材料 篇5

“和諧”這個詞人們早已耳熟能詳,而在我家中,也會露出它的影蹤。

有一次,爸爸在“網上”與別人下中國象棋,我呢,則與媽媽在一旁為爸爸出謀劃策,“搖旗吶喊”。轉眼間,爸爸與對方的“戰爭”已進入白熱化,雖然無硝煙,但我似乎看見千軍萬馬在廝殺。媽媽眼見如此,自己卻幫不了什麼忙,只得去倒了杯茶給爸爸。爸爸微笑着接過茶,似乎又打起了精神。我則目不轉睛的盯着屏幕,尋找制勝之法。“車,馬,炮,走哪個好呢?”我苦思冥想。這時,我瞥見了邊角的炮,靈機一動,暗想:“不如給他來個雙管齊下吧”於是我説道:“爸爸,我看應~~”“出炮”我與爸爸異口同聲。爸爸呵呵笑道:“不錯嘛,和你爸想到一塊了。”“那當然,WhoamI?”我不無得意地説道。“我兒子!”爸爸笑答。“哈哈哈哈~~~”至於那盤棋,自然由於俺爸的雙炮而迫使對方亮起了白旗。

還有一次,我心情沉重的走在回家的路上~~怎麼回事?別提了,周練考砸了嘛!84分,優分都不夠,加之卷子沒看,不知錯在哪兒,怎麼辦?先回家再説。“唉,怎麼又沒考好!!”媽媽責備道。“試卷讓我看看。”於是我面帶愧疚地把試卷給了她,一同與她看錯題。“唉,你呀,這幾題該錯嗎?還有這兒,這兒,唉!”“對不起,媽媽。”我謙意更重。“唉,其實我不是要批評你,而是你什麼時候才能給我個滿意的結局呢?才能讓我不操心呢?”媽媽頓了一頓,認真地問我:“下次你有信心考好嗎?”“有!”我極其堅定地答道。“好,一言為定!”某日放學後,我看着滿分的卷子,開心的笑了。為了給媽媽一個驚喜,我躲在門後等待媽媽歸來,想象着媽媽高興的樣子~~

這,就是我們幸福快樂的一家!我有一個温馨、和睦的大家庭,家庭成員間的濃濃親情時時化為愛的和風,讓家中的每一天都和諧而美滿。從我家中洋溢着的幸福,羨慕感染着遠近不少近鄰親朋呢!家中的“老”字輩——爺爺,可是一個“酒中仙”,但無論酒前酒後,對我都是慈愛有加。有一次我到櫃子上面找玩具,不小心碰倒了什麼東西,只聽見“骨碌骨碌。轟——”的一聲巨響,頓時滿地瓷片,滿屋酒香。我一下子嚇傻了:這下可闖大禍了!那可是爺爺珍藏多年的陳年老窖。令我意想不到的事,爺爺非但沒有責怪我,還無比關切地對我説:“沒砸到你吧?下次要注意哦,只可惜呀,我的酒。”家中另一“老”字輩——奶奶,在我眼中是世界上最勤勞的,在家中不顧年老體弱,硬是幫助操持家務。有時媽媽為了讓奶奶好好休息,把換洗的衣服藏起來,等有空再洗,但細心的奶奶等媽媽幹活一走,總能找出來洗得乾乾淨淨。唉,我那閒不住的奶奶!我爸爸呢,最大的特點是拍馬屁。拍誰的馬屁?當官的?我媽的?錯,錯,錯!拍我的馬屁!哈哈,想不到吧,他是我忠實的“粉絲”——可能使我的在校表現總能為他爭光吧!一件事,如果我説“對”,他就説:“可不是?就是那麼一回事!”我説地球是方的,他就説:“可不是?要是圓的,我走快了,不就滑到地球那邊去了?”我説有外星人,他説:“可不是?昨天晚上我就看見一個,沒頭髮,比你還矮。”滑稽幽默的話語首先讓媽媽笑得前仰後合,繼而帶動着全家人笑得一塌糊塗。我還有一個嘴巴閒不住的媽媽,整天喜鵲一樣“嘰嘰喳喳”。每當我拿到學校獎狀回家,媽媽高興的嘰喳聲如同動聽美妙的音樂把好消息帶給家人四鄰;當然,也有令人厭煩的時候,當我犯了哪怕一點小錯誤,那煩人的嘰喳聲在耳邊總也趕不走,誰能還我一會兒清靜呢?我那“粉絲”爸爸這時也“迴避”得無影無蹤,誰又能堵上媽媽的嘴呢?最後出場的是我那愛聽故事的妹妹。她那彎彎的眉毛下面,那雙會説話的大眼睛好像專門來求我們給她講故事。你不給她講,她的嘴巴就噘得可以掛油瓶;故事不精彩,她也會“大門緊閉”,聽到高興處,月牙似的小嘴咯咯地笑着,蘋果似的小臉會隨着故事情節的變化陰晴不定。故事聽後,她再精彩地評論幾句,最後不忘了讚揚你,希望你再接再厲,蒐集好故事講給她聽。她還有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經”呢——“長的講一個,短的要三個,自己看着辦吧!”;“再不講,我一輩子不理你”;“我小嘛,給我講故事是你的職責”。我呢?一個活潑、伶俐,深得師生喜愛的國小生,那一張張獎狀就是證明啊!這就是我的大家庭,因為有愛,所以和諧,所以美滿。願她的幸福,感染更多的家庭,驅走冷漠,抹平傷痕,帶來歡樂,送來笑聲,共同迎來祖國的和諧、強盛!

最美家庭先進事蹟材料 篇6

劉xx,陽曲縣新陽東街社區居民,用一句詩來形容她的職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她和婆婆公公在一起生活了七年,十分愛丈夫、愛兒子,愛自己的本職工作。用愛心呵護家庭每一個成員,用真心營造了一個温馨、和諧、幸福的小家庭。她的丈夫先後多次被評為縣、市先進工作者;兒子乖巧懂事;她在任教的12年間勤奮工作,恪盡職守,愛生如子。

她所任教的學科每年成績優異,輔導學生多次獲省、市獎項,她所帶的班級多次被評為“優秀班級體”,她多次榮獲“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深得學校領導和同事認可。除此之外她還十分注重大家族的和諧,呵護關愛着家族的其他成員,一家人其樂融融。有時忙完工作回家後,還得拖着疲憊的身軀為婆婆公公準備飯菜;平日裏,經常買婆婆喜歡吃的零食;有人曾經問她為什麼對婆婆這麼好,她只是笑着説:“誰都會老,孩子孝順老人是應該的”。

百善孝為先,多年孝老情。劉鵬英用如水般平靜地孝心踐行着“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的千古名言,傳承着中華民族傳統的孝道美德,感染着身邊的每個人。

最美家庭先進事蹟材料 篇7

住光湖裏社區閆淑芳家庭,老少四人,夫妻相敬相愛,遵紀守法,平等互助,倡導健康禮貌的生活方式,在工作上互相照顧,共同進步,共同提高,在事業上取得了成功;在生活中尊老愛幼,教子有方,取得了家庭、事業的雙豐收。尤其是在社區建立“平安家庭”的活動中樹立了榜樣,成為社區所有家庭的楷模。

她在本社區工作,帶頭遵守黨和國家的政策法令,遵守各項規章制度,用心參加政治領悟,擁護黨的改革開放的一系列的方針、政策,發奮踐行科學發展觀。她在工作上兢兢業業,用心上進,為社區的環境衞生事業,勤勤懇懇的埋頭苦幹。尤其是在建立“平安家庭”的活動中,作為住本社區的居民,她和愛人知法守法,用心倡導無暴力、無犯罪、無違法的禮貌户宣傳活動,發奮做安全禮貌之家。

在家庭中,閆淑芳是一名好媳婦、好妻子、好母親。對婆婆十分孝順,為老人端茶送飯,從未讓老人家吃過一口冷飯剩菜;並經常與老人家談心,不僅僅在生活上關心、體貼老人,而且在思想上關心老人,讓婆婆生活的愉悦、健康、不孤單。為教育好孩子,她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孩子是女孩,正上九年級,領悟十分緊張,又是一名文藝愛好者,上課、補習及照顧老人的事情都她一個人承擔,她從未有怨言,盡心盡力做好家務事,不給丈夫添一絲煩惱,全心全意支持丈夫的事業。無論工作多忙,一回到家,她總要抽出時刻問問孩子的領悟狀況,瞭解孩子的思想狀況,重視對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教育,教育她學習並領悟做人、學習並領悟做事,做對社會有所作為、有所貢獻的人。(經典文章)

在社區社工站她主管環境衞生工作,每一天穿梭在社區中,巡視社區的衞生,有狀況及時上報城管部門,不怕髒、不怕累。尤其在今年光湖裏舊樓改造中,更是忙裏忙外,樓上樓下的跑,苦口婆心做工作,清垃圾、刮殘標,清整社區環境衞生,整天忙於社區之中,在上級領導和她的帶頭下,對社區20棟樓,49個樓門,更換了管道,粉刷了牆面,安裝了報箱和防盜門,社區乾淨了,環境優美了,受到居民們的好評。

在小區裏,她和鄰里之間的關聯也相處的很好,誰家有困難,她都能熱心幫忙,為她們解決矛盾。樓上樓下鄰里相處得很融洽,大家互相尊重、互相關心,樓裏有事主動調解,大家都稱閆淑芳一家是一個和諧、愉悦、平安的家庭。

是的,一個愉悦、愉悦、和諧的家庭需要每個家庭成員共同的發奮。只有每個人都奉獻一點愛,家才會更温暖,只有每個家庭都愉悦了,社會也才會更和諧。

最美家庭先進事蹟材料 篇8

“和諧”,這個詞想必大家都知道吧!我有一個和諧的家庭、平安的家庭、幸福的家庭。你想不想了解發生在我家的故事呢?

故事一

地點一:家裏。

人物:我、爸爸。

晚上,我睡得迷迷糊糊的,一陣冷風吹來,我冷得發抖,感覺像躺在冰冷的雪地裏。突然,我聽見一陣腳步聲,我睜開眼睛一看,原來是爸爸。爸爸輕輕把被子蓋上,看我醒了,輕聲説:“別凍着,蓋好被子。”一個小小的被子,暖了我的身子,也暖了我的心。

故事二

地點二:菜市場。

人物:我、媽媽。

我和媽媽去買菜,菜市場里人流如潮,菜攤上擺着魚、肉、鴨、大豆、青菜、花菜、豆腐、茄子等等,真是樣樣俱全。“寶貝兒,你想吃什麼?”每次買菜,媽媽總會先徵求我的意見。“我想吃肉。”我説。我們到了賣肉的地方一看,肉好貴呀!我説:“我不吃肉了。”媽媽説:“既然説吃,就一定要吃。你現在長身體,就要多吃一點。”

故事三

地點三:家裏。

人物:我、爸爸、媽媽。

吃晚飯時,餐桌上有一道引人注目的菜,肉圓,但是隻有一個,是上次家裏吃肉圓時留給我的。我想:爸爸、媽媽工作了一天,多辛苦呀!我把肉圓夾給了爸爸,對他説:“您工作了一天,應該給您吃。”爸爸又夾給了媽媽,説:“女士優先。”媽媽又夾給了我。

我們一家人是多麼相互關心啊!正是有了互相關心,我們的家庭才顯得和諧,我們才更加幸福!

簡評:家庭中發生的三個暖心小故事,是和諧的絕佳註解。細細讀來,清淺而令人回味!

最美家庭先進事蹟材料 篇9

桑士遠老師1996年參加工作,一直在大廟中心校任教,工作中勤奮學習,愛崗敬業,忠於職守,任勞任怨,始終堅持自尊、自信、自立、自強,是單位領導和同事普遍認可的好同志。其妻子孫莉莉

同志在大廟中心國小任教,兩人自1998年結婚以來,在工作和生活中互相幫助、互相照顧,同甘共苦,培養了深厚的感情,建立了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

一、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作為一名身居農村的人民教師,桑老師夫婦深知其任務的艱鉅責任重大,針對農村學校校的一些具體情況,對學生羣體進行具體分析,因材施教,努力工作早到崗晚下班,她還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培訓,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加強與教師間的溝通和交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為自己充電,使自己的綜合素質得到更大的提升,得到全體師生的一致讚揚。在他們的執著下,桑老師20XX年獲得“太和縣農遠工程教學應用新星稱號”和“阜陽市優秀教師”光榮稱號,20XX年教學成績突出被評為“縣優秀教師”。20XX年被評為“太和縣感動校園人物”近幾年他輔導的學生也多次獲獎,孫老師更加優秀,自踏上教育崗位一直兢兢業業,勤奮工作,在全鎮舉行的質量檢測中,連續13年榮獲第一名,經常受到領導的表彰。

二、勤儉持家,弘揚家庭美德

比爾蓋茨説過,人生有最不能等的三件事:孝、愛和善,它們才是幸福的源泉。桑老師夫婦深深地懂得這個道理,也是親身去做的,她積極倡導男女平等,在家夫妻二人相敬如賓,互相支持,互相幫助,

有困難共同面對,出了問題共同協商解決,成為人人羨慕的模範夫婦。20XX年桑老師的父親重病,四年先後住了幾次院,後來幾個月卧牀不起,母親又體弱多病,照顧病人的重擔壓在桑士遠夫婦身上,每天放學後,一個照顧老人病人,一個照顧小孩。人説牀前白天無孝子,可桑士遠夫婦一直堅持到父親去世。

三、義工奉獻,夫唱婦隨

近幾年學校發展迅速:教室、實驗室、電腦室、學生宿舍、教室住宿樓、水沖廁所等水電齊全經常需要維護,桑老師毛遂自薦,主動擔任此任。燈泡不亮了,喇叭不響了,水龍頭不流水了,下水道不通了,他是有求必應,利用課餘時間或晚上加班維修。有時活緊到吃飯時,孫老師帶着兒子把飯送到工地。有人曾這樣議論過他們家:這家真傻,義務勞動還“全家總動員”。正是這些平凡的勞動,才換來了喧囂校園的燈火通明、涓涓細流。

綜上所述,桑老師家庭事蹟典型,各方面表現突出,特評他們家庭為“最美家庭”,同時也願天下所有家庭都能成為最美家庭,這樣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加和諧,更加美麗。

我校付來英老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主動發展”為中心的教學思想。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重視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能服從領導的分工,積極做好本職工作,擔任學校總務工作,能立足學校實際。學校工作不分份內份外。發揚不怕吃苦,務實開拓的精神。能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深入開展課堂教學改革,規範班級管理,強化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用博愛的心培養學生

她能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用一顆善良而博愛的心培養學生,教育學生,博得了學生的喜愛,家長的信任,得到了領導和老師的讚揚。在學校的工作考評中,經常被評為優秀。能創造性地開展班級工作。所帶班級班風正、學風濃、成績好,在每期的檢測中成績總是名列前茅。注重用愛心和耐心感染學生,主動熱情地幫助學生,特別是貧困生和留守生,她給予的'愛更多,投入的情更濃。班級有一個學生家庭非常貧困,奶奶半身不遂,父母離異,他小小年紀就品嚐着生活的艱辛,為了幫助這位學生走出困境,她倡議全班同學為他舉辦了一次愛心捐助活動共捐了40多元錢和一些學習用品。還在班裏開了特殊會,組織了“幫扶小組”,每天都安排學生到他家去幫忙做家務。從這一系列的活動

當中,不但幫這位同學從不幸的陰影中走出來,其他學生也學會了團結互助,奉獻愛心。

二、勤奮工作,甘於奉獻

在工作中,她能堅持做到每天早來晚走,和學生在一起親如手腳,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將自己的德、識、才、學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我深切的感到,有一份耕耘就會有一份收穫。在她二十幾年的工作中,有無數次的兩難,工作事業與家庭,為此她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問心無愧。她都能以工作為重。為了所有的孩子,有很多的時候面對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稚嫩雙眼,一種使命感、責任感,驅使她選擇了她的學生,為了學生放棄了家庭的許多。有很多次自己孩子,愛人生病她都把他們託付給別人,堅持到校工作。本人患頸椎、腰椎間盤突出,慢性咽炎,也從未影響工作。再苦再累她都咬緊牙關頂住。當她看到學生綜合素質的大幅度提高,她感到無比的欣慰。為了事業,寧願奉獻,盡展教師風采。

三、刻苦鑽研,真情奉獻

在工作期間,她一直能認真備課鑽研教材。結合當前的學生實際情況,向40分鐘要質量,使學生在課堂上學懂,學會教給學生的學習方法。為了上好每一節課,每次都從中找出自己的不足,這樣,不斷地來充實完善自己的教學水平,要給學生一滴水,老師先要有一桶水,尤其是在當今知識更新非常迅速的年代,為更好的適應教學工作。她能積極投入到各項學習中去,如“國培”

的學習等。她的辛勤工作換來了各級領導的讚揚,在教學工作上的認真及對學生的關心贏得了家長們的一致好評。

這些成績的取得,使她更深刻的意識到:是這三尺講台,給了她那麼多的心動和靈感,賦予我人生那麼多的提示和意義,感受到了那麼多自我昇華的愉悦。在全面推進新課改的進程中,勇於站排頭,樹立一種高尚的教師職業道德,為培養跨世紀合格接班人,貢獻自己的力量,真正做到“獻身教育,無悔今生”。

最美家庭先進事蹟材料 篇10

我們四口之家和大多數家庭一樣,只是一個平凡的家庭,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蹟,但是全家人遵紀守法,崇尚科學,積極進取、樂於助人,相敬相愛,家庭和諧、温馨,深受單位、鄰里和社會的好評。

一、敬業愛崗,互相促進

我和丈夫都畢業於北京聯合大學師範學院,先後工作於小武基國小。因為我們有着共同的理想——忠誠人民教育事業,而走在一起。在工作中我們互相鼓勵、支持,每當對方的工作忙時,就會以不同的方式幫助對方。我們經常在上下班的路上談論教育教學上的工作,有時甚至是為了討論更好地提拔一個學生而各抒己見,非要找到一個最好的答案。我倆積極配合學校領導安排的工作,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總是以學校為主,個人為輔。記得在上學期,學校的看門師傅休假大半個月,當時我倆個自覺幫助打掃學校的廁所,先掃,再頓地,最後在消毒。每次幹完心裏都有一種説不出的高興勁兒,心裏暖暖的,身體也暖暖的。為了配合學校的值周校長工作,我們兩個連續兩個星期住在學校的宿舍裏。雖然比較辛苦,但我們都不覺得什麼。我倆互相幫助,在他做課時,我來幫忙提出建議。在我比賽時,他也幫我出主意,替我想辦法。在工作中,我倆以真誠對待同事,熱心幫助同事,以愛心、真心哺育親愛的學生們。我倆多次為災區和綠洲沙漠化捐款,並且我們還申請為上海世博會爭

當志願者服務。在我倆不斷地努力中,我多次被評為師德標兵,教育標兵,農村優秀教師,優秀青年教師等,多篇教育教學論文分別榮獲全國、北京市、朝陽區的一、二、三等獎。丈夫輔導的多名學生在科技比賽中榮獲一、二等獎,榮獲優秀團員教師稱號,在朝陽區做過區級研究課,並受到了教研員的好評。

二、夫妻恩愛,家庭和睦

在我的家庭裏,雖然每個人的年齡、輩分、性格、文化、志趣等不同,但是家庭中從沒出現過矛盾,大家能互相體諒,懂得尊老愛幼、人人平等、寬容謙讓,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關愛的文明家風。我夫妻倆也很恩愛和睦。我們都戰鬥在教育第一線上,都擔任學校不可忽視的工作,工作雖然很忙碌,但我倆能互相理解、尊重、關心、支持。我們剛結婚半年時間,許多事情還是要學着做。在家中,婆婆是個非常勤快的人,什麼家務都搶着幹,讓我這個當兒媳婦的心裏實在是過意不去。每次我倆脱下來的髒衣服,婆婆總是趁我們上班時,把衣服洗的乾乾淨淨。我總是勸婆婆多休息休息,我們的衣服自己洗,可婆婆總是説沒關係,把你們的工作幹好了是最重要的。每天早晨都是婆婆早起給我們做早飯,讓我們帶到學校吃。婆婆真是照顧我們兩個很細心,我都感動不已。她就像是我的親媽媽一樣,照顧的非常好。每當我想起婆婆的這些行動,我就會對自己説要更加努力的幹好事業才會對得起婆婆的一番苦心。我很慶幸我遇到了一位這麼好的婆婆。在過節日的時候,我會給婆婆買

衣服,買雙鞋,還常帶婆婆出去逛公園賞花。看到婆婆高興的樣子我心裏很舒服。我知道我們夫妻兩個每天和公公、婆婆在一起的時間就是那頓晚飯,所以我也總是將最好吃的先讓給公公、婆婆吃。在飯桌上,為公公夾他喜歡吃的菜,因為公公牙齒不好,滿口幾乎都是假牙。但他從不説,我每次看他吃東西的時候,都心裏很心疼他,所以每次我都把公公愛吃的菜放在他前面,並且為公公夾他喜歡吃的菜。我們全家四口人生活在一起很快樂,也很幸福。

公公、婆婆是支持我倆工作中最堅強的支柱,成為我們翅膀下強勁的風,托起我們高飛。

最美家庭先進事蹟材料 篇11

在平日奔波勞碌的生活中,我們很容易忽略內心的感受…這裏的一篇篇文章幫您舒緩壓抑的心情,釋放心靈的壓力!請快快砸稿到後台吧,編輯部會為您帶來一場精彩的文章+音樂+朗誦的盛宴!愛投稿—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一起出發吧!

李穩肖,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她用四十五年的艱辛和苦難,支撐起一個多災多難的家庭。她識字不多,不懂得什麼高深的道理,卻在一顆善良之心的指引下,揮灑出令人感動的人性之光。

一九六九年,二十歲的李穩肖走進了她現在的家。在這之後的四十五年裏,她和她的家庭遭遇了種種不幸,李穩肖靠着對老人、對丈夫不離不棄的信念,辛苦照顧着家人,一步步走到了今天。李穩肖的婆婆從60歲上生活就基本不能自理,李穩肖出門幹活,回家照顧婆婆和家人;十三年後,73歲的婆婆又因不慎跌倒,從此徹底癱瘓在牀,使這個本來就貧瘠不堪、只有李穩肖夫婦兩個勞力的家庭雪上加霜,李穩肖常常為自己不能給家裏帶來更多的收入而傷心,為自己沒本事給婆婆看病而煎熬。生活儘管困難,但是李穩肖並沒有破罐子破摔,她對婆婆悉心照料,每天不管自己有多苦多累,都要定時給婆婆擦洗身子,翻身按摩,端屎端尿……人常言,久病牀前無孝子,可李穩肖這一伺候,就是幾十年。她從來沒有抱怨過,用她的話説,這是她的命。生活似乎是故意和李穩肖開玩笑,就在李穩肖悉心照料婆婆的日子裏,她的丈夫又莫名的患上了視神經萎縮綜合症,多方求醫無效,而家裏僅有的積蓄也花光了,生活好像一下子將李穩肖一家人拋入了谷底,李穩肖看着還躺在病榻上的婆婆,望着雙眼失明的丈夫,不止一次的流淚。但是李穩肖知道,這個家庭所有的重擔,從此都落在自己一個人身上了。有人偷偷勸過李穩肖,叫她離開這個家庭,可是李穩肖從沒想過要離開。她知道,這個家庭的幸福,在自己手裏。於是,李穩肖日夜操勞,無微不至地照顧着婆婆和丈夫。婆婆和丈夫愛吃什麼,她就做什麼,照顧的間隙逗老人説笑,連醫生都説這麼大年紀了,又癱瘓了,能活這麼多年,簡直是個奇蹟,婆婆樂得合不攏嘴,逢着看望她的人就説,親閨女也不換。她堅信,總有一天,日子會好起來的。

在痛苦絕望的時候,李穩肖常常這樣鼓勵自己。可是這個貧窮而多難的家庭,年復一年沒有改變,而李穩肖的孃家母親又重病不愈。李穩肖揹負着苦難,行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怎麼辦,兩邊都是自己的親人,捨棄誰都不是李穩肖的性格。日漸消瘦的李穩肖,毅然選擇了一條常人難以想象的路。她在家裏伺候好婆婆,安頓了丈夫,自己常常顧不上吃喝,就又步行着翻山越嶺跑到孃家照顧母親,把母親飲食起居都照料停當,又馬不停蹄的奔回自己家中。

這樣年復一年,周而復始,李穩肖從來沒有遲疑過。去年,李穩肖的婆婆和母親都幸福的離世了,她的丈夫也在她的悉心照料下,生活基本能夠自理了。李穩肖肩上的擔子漸漸輕了。生活的曙光在向李穩肖招手。回顧過去的歲月,李穩肖為了照顧好親人,儘自己最大能力給這個千瘡百孔的家帶來陽光和温暖。她默默忍受了十多年的關節炎的折磨,捨不得花一分錢給自己看病。多少年了,她沒給自己添過一件衣服,買過一件像樣的生活用品。李穩肖無疑是平凡的,而誰又能説她平凡呢!這個多災多難的家庭,因為李穩肖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而美好幸福。誰又能説這個家庭不是最美家庭呢!我們去採訪李穩肖的時候,六十五歲的李穩肖正在自家的窯洞裏做飯。他的丈夫則坐在一旁,用耳朵捕捉着李穩肖鍋碗瓢盆碰撞中帶給他的甜蜜和幸福。當筆者問及李穩肖對今後的生活有什麼期望的時候,李穩肖不言不語,默默地笑着……我們臨走的時候,男主人吹起了小號,李穩肖又開始了她一生未了的忙碌。美妙和諧的號聲中,女主人忙碌的身影更顯莊重。這就是她的生活,簡單、平凡而快樂。陽光照進屋裏,灑滿一地幸福。

最美家庭先進事蹟材料 篇12

這是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12口人,既有嫡親的祖孫四代,也有主婦殘疾的哥哥。30年來,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一桌吃飯,一屋住,家庭成員至今從未紅過臉,父子相濡以沫相互扶持,婆媳勝似母女,姑嫂情同姐妹。

這是一個事業蒸蒸日上的家庭,大兒子子承父業,經營着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小兒子遠赴貴州發展,成立名副其實的'青年企業家',企業涉足建材、礦產資源、房地產、酒店、商業超市等行業,全家齊心協力、共謀發展。

這也是一個備受親朋好友、左鄰右舍尊重的家庭,數十年來,家庭成員傾心'社會責任',積極投身公益事業,扶弱濟困,儘自己的力量回報社會。

坐在方早德家的庭院中,聽着他侃侃而談家事,真正懂得了'家和萬事興'的含義,深深地為這個家庭所藴含的魅力所折服。

方早德先後擔任了湖坊公社農技員、農技站長、農民副鄉長、鎮黨委副書記、鎮人大主席等職務,並於2019年退休。退休了,這位身上安裝着心臟起搏器的老人,並沒有因為歲月更替、職位變換而消磨工作的激情。懷着一顆為民奉獻的丹心,方早德又接着在新農村建設上唱響一曲奉獻者之歌。

2019年湖坊鎮灣裏自然村被上級列為全縣新農村建設試點,鄉親們渴望改變家鄉貧窮落後面貌盼了幾十年,深受羣眾信賴的方早德,被村民推選為理事會顧問。老百姓説,有了方書記來村裏管事,我們最放心。

為了將灣裏建設成全縣乃至全市、全省一流的`新農村,方早德將自己的整體構想告訴了遠在貴州遵義創業的小兒子,並且掏出了心裏話:'我從年輕時就立志要讓鄉親們過上城裏人一樣的生活,再説,回報家鄉也是企業家的社會責任。灣裏的新農村建設就是咱家的事!'兒子方勇軍被父親所感動,承諾:除上級專項劃撥資金和羣眾自籌資金外,其餘所需建設費用均由方家全部承擔。

那些日子裏,方早德不顧自己已經是60多歲的老人,心臟病可能隨時發作的危險,經常忙裏忙外,操心費力。夏日炎炎、暑氣逼人,他頭戴草帽,挽起褲腿,同村民一起在工地上幹活;寒冬臘月、北風呼嘯,他又提着熱水瓶跑前跑後給正在建設新農村的村民兄弟沏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香茶,給大家加油鼓勁。

為了美化村容村貌,建設公共設施,為農民提供休閒娛樂場所,方早德一家投入83萬元資金。鉅額的資金投入,大量的心血付出,換來了灣裏面貌的大改觀。2019年灣裏在全縣、全市新農村建設評比中名列榜首,被江西省政府確定為全省十個'最美的村莊'6之一。2019年、2019年灣裏6組新農村建設圖片在人民網滾動播出60批次。從省內外慕名前來參觀者絡繹不絕,他們對灣裏新村的建設讚歎不已。

如果説方家是一棟生機盎然的房子,那麼每一名成員就是支撐起家庭的一根根'柱子'。每個家庭成員看似普通低調,但個個擁有一個寬廣的心胸和甘為人梯的奉獻情懷。他們各自堅守着自己的職責,為方家的每一步跨越貢獻着自己的一份心力,為社會的和諧奉獻着自己的力量。

小兒子方勇軍開始創業生涯時,大哥方加軍已接過父親的衣缽,成了一名農技員,後來還當上了鎮裏的農機服務站站長。憑着鑽勁和過硬的育種技術,把農技站經營的紅紅火火。

與此同時,弟弟在當地鄉鎮水泥廠上班並通過入股煤礦掙取了人生第一桶金,由此介入當地的一家水泥企業改制。工作量驟然增加,工作強度加大,資金、管理都面臨着巨大的挑戰。

就在弟弟創業啟動缺少資金時,方加軍不光拿出了自己全部積蓄,還以自己的名義貸了20多萬給弟弟;一聽説弟弟要遠赴貴州發展,而本地的那家水泥企業需要人管理時,毫不猶豫地離開農技站,到弟弟手下當了三年的廠長,直到弟弟將所有業務全面轉往貴州發展時,他才重新回到農技站,由弟弟投資成立了江西省江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幹回了自己喜歡的老本行。

如今小兒子方勇軍的'蛋糕'越做越大,獨資的10家企業分佈在黔、贛兩省,已形成以水泥為主,科、工、貿、農多業並舉的綜合性經營實體,各類企業累計年實現利税6000多萬元。

沒有兄弟姐妹之間團結互相扶持,沒有來自家庭的力量源泉支持,我的企業不可能發展至如此規模。方勇軍對此滿懷感激。

回首1969年到鉛山湖坊落户至今,方早德對自己家的變遷,總結為"三個變"和三個不變"——變的是家中的富裕生活,變的是家庭由農耕邁向企業的生活方式,變的是由温飽轉向小康的生活質量;而不變的是勤儉持家、勤勞致富的光榮傳統,不變的是和諧美滿、敬老愛幼的家庭關係,不變的是團結互助、和睦相處的鄰里關係。

的確,和諧、敬業、勤儉,鋪就了方家事業成功的基石,成就了方家的幸福美滿!

最美家庭先進事蹟材料 篇13

什麼是幸福?有人認為腰纏萬貫是幸福,有人認為位高權重是幸福,有人認為食可裹腹就是幸福,也有人認為平安即是福。正如“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人心中對幸福的理解各不相同,不同人對幸福的演繹也千差萬別。

有這樣一家人,他們是千家萬户中普通的一員,他們是大千世界裏平凡的一户,但就是這樣一户平凡普通的人家,用自己的勤勞,樸實,寬容,相敬和愛護演繹着最真實的幸福,享受着最舒心的生活。這個家庭共六口人,户主叫,今年44歲了,是縣鄉莊人,膝下一兒一女,尊父尊母康健,夫妻舉案齊眉,家庭其樂融融。他本人已經連任兩屆莊村委會主任,在的村委換屆選舉中因其為人善良謙和,處事公正廉明,又高票當選為新一屆的村委會主任。家庭和睦、事業成功的一家,成為大家學習的好榜樣,受到鄉里鄉親的一直稱讚和好評。

一、孝敬父母家庭和睦

古訓有言: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親敬老是營造幸福家庭的基石。二十五歲那年,與張新書結婚,倆人白手起家,開始了共同創業的步伐。創業初期,長年累月在外奔波,轉戰千山萬水,最長的一次在外面出差長達兩個月,無暇顧及家庭,常常心懷內疚。張新書在家服侍公婆照顧年幼的女兒和兒子,種責任地,養豬餵雞,裏裏外外一把手,給創設了一個安定的大本營。有一天,家裏打來電報,説母親中煤氣十分危險,正在外地出差的聞訊後一路風風火火趕醫院,看到妻子給婆婆倒便盆、擦身體,揹着母親樓上樓下檢查,他感動得熱淚盈眶。公公婆婆也逢人便誇兒媳賢惠勤勞、為人本分,自從嫁到董家來,張新書從來沒有和婆婆沒紅過一次臉,超過一次架,關係如同母女,家庭十分融洽。

二、同舟共濟事業有成

家庭是船,事業是帆,帆兒推動船行,船兒揚起風帆。有了妻子的理解和支持,安心的放開手腳大幹事業,1999年他通過市場調查後,決定飼養蛋雞,這樣就可以不用在外奔波,一邊經營雞場,一邊照顧家庭。張新書擔心丈夫一個人太勞累,也堅持要求去雞場幫忙,夫妻倆遇到事情一起商量,遇到困難一起解決,生活上共同照顧雙方老人,事業上互扶互持,二人互相理解、尊重、關心、

支持,從來沒有因生活瑣事而吵架。由於夫妻倆誠信經營,本分做人,雞場很快打開了銷路,一年純利潤達4萬元,家庭收入翻番的增長,生活質量得到了提升,夫妻倆成為了該村的致富帶頭人。,夫婦找準時機,轉換經營項目,開始飼養肉豬,又取了成功,不但家庭收入再上一層樓,也給本村村民探尋出一條新的致富路。在,為了拓展業務,方便接送孩子和老人,夫婦購置價值10萬的索納塔一輛,生活提前步入了小康行列。

三、少生優生,善育重教

作為本村村委會主任,一直從自我做起,堅持貫徹執行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從沒有違反過國家的法律法規和計劃生育條例。並且,張新書還協助計劃生育宣傳員走訪串户的講解政策,遇到違犯規定又不合作的家庭,她還會幾次前往做思想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幫助化解問題。另外,在教育孩子方面,夫婦更是言傳身教,做好行動表率。張新書説:“教育孩子,其實我也沒有什麼訣竅,就是遵循一個1>10的教育原則:與其説教孩子十句,不如父母認認真真做一件。“而且任何事情只有當父母的做到了,才有資格要求孩子。他們尊老愛幼、肯於吃苦、勤儉持家、任勞任怨的一言一行,兒子和女兒都看在眼裏。受夫妻倆的影響,兒子董,女兒董都形成了待人禮貌、樂於助人、尊老愛幼的良好品德,工作和學習上也十分上進,一直是鄉鄰們誇讚的好兒女。

四、愛崗敬業樂於助人

擔任莊村委會主任以來,工作中總是勇於吃苦,樂於奉獻,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對待每一項工作都能嚴肅認真、精益求精。由於他是主要幹部,很多時候都是在忙村裏的工作,而耽誤了自家的農活和經營,但他從無怨言,妻子父母也很理解,從不抱怨。夫妻二人的樂於助人也是人人知曉的,從義務傳授養雞養豬技術,到主動調節鄰里不愉快,在莊村,凡是有困難的地方都能看到夫婦的身影。鄰里鄰居好多時候找他都是村委工作之外的事,但也從不拒絕,每次都是一顆熱心腸的全力相助。

他們夫妻二人常説一個家庭,是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這個過程必須依靠共同經營。這種經營不僅是指物質上的,更多的還是強調精神上的,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等等。家可以不是奢華的,但一定是温馨的。還有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尊老愛幼、坦誠相待等等。“家和萬事興“,一個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他們總結出一條經驗就是“真誠待人、和睦相處、互敬互愛“。

幸福是什麼?腰纏萬貫不一定幸福,位高權重也不一定幸福,一家用夫妻的相敬如賓,尊老的一顆孝心,助人的一股熱情,創業的同舟共濟,育人的言傳身教演繹了小家庭最温馨的幸福,詮釋了平凡的偉大,樸實的珍貴,幸福的最真實內涵。

最美家庭先進事蹟材料 篇14

甘灑愛心寫無悔 無私奉獻為居民

在高台縣城關鎮,有這樣一户家庭,他們生活並不富裕,卻踐行着“為民服務”的宗旨,“急社區居民所急,解社區居民所困,想社區居民所想”,他們一家老少,熱心助人,用平凡的舉動、真摯的情感,譜寫着對居民羣眾的奉獻之歌。他們就是城關鎮北河新村李耀君、周秀蘭家庭。

“社區居民健康就是我的幸福”,這是李耀君常説的一句話。現年60歲的李耀君是城關鎮新建東村社區診所的一名醫務工作者。自開辦診所以來,他經常為轄區內孤寡老人、低保户看病的行為得到了廣大患者的一致好評,他的善舉也帶動着家裏的其他成員,一家人齊心為社區居民無悔奉獻着服務着,他們的感人事蹟也被人們廣為流傳。

開辦診所 為民義診

1998年,李耀君因為身患多種疾病,被迫離開了工作20年的崗位,在家養病期間,他發現他所居住的北河新村,大部分是進城務工人員和農村搬遷户,生活普遍比較困難,經常面臨着“看病難、看病貴,怕得病、怕看病”的困境。看到這樣的狀況,李耀君感到有些痛心,作為一個飽受病痛折磨的醫生,對於周圍鄰居們的困境他能夠感同身受。同時,出於一個醫者之心和共產黨員的責任感,他萌生了在自己身體條件允許的狀況下為附近居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醫療服務的念頭,他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積蓄,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1999年初他的診所開門營業了。

李耀君診所服務的對象主要是老人、中低收入居民。為了幫助困難家庭看的起病,他從不亂收費,一直堅持能不收的費用堅決不收。看病行醫17年以來,他只收藥費,從不收出診費、服務費,行醫至今他還沿用着2005年醫療衞生收費標準,從不漲價。考慮到新建東村社區困難家庭多、孤寡老人多,李耀君主動和社區聯繫,每年為社區60歲以上的老人免費體檢一次,併為120名老人建立了健康檔案,從2004年開展免費體檢活動至今已經整整10幾個年頭了,除了稱體重、測血壓等普通的身體體檢,他還隔幾年就與縣上的相關醫療部門聯繫,為居民開展血壓測試、心電圖測試、血常規測試、B超等多種體檢項目,在體檢的時候他還一一對體檢的老人講解老人的病症,平時怎麼保養,讓老人們隨時瞭解自己的身體情況。

治病救人 甘於奉獻

李耀君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醫生,他認為自己做的一切是一名醫生應該做的事情,從不宣揚自己。人們無從知道,他在家鄉行醫的17年間為北河新村的居民減免了多少費用,人們無法知道,他為父老鄉親們奉獻了多少個不眠之夜。人們知道的是他用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贏得了尊重。無論白天晚上,不論過年過節,一個電話或口信,無論多遠,李耀君都會帶着針藥趕去,行醫至今,春節期間他從來沒有休息過。遇上居民買藥時手頭緊沒錢的時候,他就讓病人先將藥拿回家吃,並説“沒事,等你有錢了再付。”

20XX年寒冬的一個晚上,低保户賈俊武夫婦煤氣中毒,情況十分危急,李耀君得知後,立即前往現場進行搶救,因搶救及時,夫妻雙方脱離了危險。忙活了大半夜的李大夫剛回到家又接到糧食局家屬區一突發心臟病患者的求救電話,他放下電話,急忙背起藥箱趕去救治。那天他整整忙活了一個晚上,挽救了幾條生命。一個下着雪的深夜,李耀君接到病人電話,説感冒了肚子疼。他騎着摩托車花了兩個小時才趕到病人家中,一診斷髮現是另一種病症。為了救命,李耀君又騎車回來拿了對症的藥品送到病人家中。來回折騰兩趟,等他終於忙完回家時,天已經亮了。他顧不得自己休息,心裏都是為病人着想……。離李耀君診所不遠住着一位80多歲孤寡老人,老人身體不好,行動不便,平時照顧老人就成了李耀君夫妻倆的事,他們經常上門為老人檢查身體,陪老人聊天,老人的藥長期來都是他們免費送。老人稱:“沒有李大夫夫妻的照顧,自己恐怕早見閻王了。”社區裏一位患有白內障導致雙目失明的80歲老人,她的兩個兒子都不在身邊,只有兒媳照顧她,知道老人的情況後,李耀君夫妻經常上門去看望老人,免費診病,直到老人去世,附近的六七個老人從生病到去世都是李耀君在診治。

言傳身教 家庭和美

李耀君的妻子周秀蘭今年57歲,常年在家照顧孫子,洗衣做飯,照顧這一大家人的日常起居便成了她最大的事,也是她覺得最幸福的事!她幾十年如一日,細心照料着家人,為這個家忙裏忙外,默默付出着,免去了丈夫、兒子兒媳的後顧之憂,讓他們安心在外打工掙錢!周秀蘭在丈夫的帶領和影響下,常常用心幫社區和周圍鄰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實事和好事,奉獻着自己的餘熱!並且,由於平時受丈夫的耳濡目染,周秀蘭也掌握了基本的醫療保健知識,她經常深入社區和居民區開展衞生宣傳和健康教育,引導廣大居民提高保健意識和防病能力。

李耀君的兒子李大鵬常年在新壩種地,他一直秉承着父親的人生理念,與人為善,樂於助人,勤勞善良,恪守本分。兒媳濮麗娟在公公的診所從事醫護工作,公公李耀君的所作所為,平凡之舉,點點滴滴,對於兒媳濮麗娟來説,卻是感人至深的舉動,她常説:“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我們都要向爸學習,發揚他的精神。我們幫助別人,其實就是幫助我們自己,我們付出的同時,也在收穫,收穫的是社區居民的稱讚和認可,這一切都值啊!”李耀君的孫子如今已是解放街國小的一名國小生,在爺爺的潛移默化和言傳身教下,乖巧懂事,愛心滿滿,傳遞和延續着這一家人的美德!

熱心公益 樂於助人

李耀君一家還是熱愛公益事業的熱心人。社區組織的志願者服務活動,每一次活動都能看到他們一家人的身影。看到居民趙俊傑精神狀況不太好,家裏只有他一個人,李耀君就主動與趙俊傑結成了幫扶對子,定期為他做身體檢查,過年過節為他送去衣物。看到北河新村附近的居民沒有活動場地,兒子李大鵬就和社區商量,組織人員配合社區鋪墊場地,先後為社區門球場拉送黃沙20立方,聯繫專用機械平整門球場,並多方聯繫協調籃球架一副,建起了北河新村籃球場。2012年7月份,附近愛好曲藝的老年人商量着成立一個合唱隊,專門開展一些曲藝演唱活動,成立之初,一切活動都不規範,李耀君就幫着合唱班起名字,制定規章制度,協調社區幫助製作演出時的橫幅,打印節目單,編排節目順序,指導動作,還負責敲鼓,在他的幫助下,合唱隊運行的漸漸規範起來了。

在工作之餘,李耀君還特別注重對年輕人的教育,他發現了一些不務正業,小偷小盜的小青年,就總是去找他們談心,耐心教導,並和他們成了朋友,在他的教導下,那些小青年們也都痛改前非,踏實做人。他還是一名關心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熱心人,看着春秋季來他診所裏就診的幼兒越來越多,20XX年夏天,他主動走進東苑幼兒園為小朋友和家長講解幼兒春季衞生防疫知識,免費為東苑幼兒園中(4)班撰寫印發《幼兒園春、夏季衞生知識》宣傳資料90份,發放《公民衞生健康知識》手冊45份,在他的講解與幫助下,幼兒園的每一位家長都對幼兒衞生疾病預防知識有了深入瞭解,通過和幼兒園的小朋友接觸,他發現,現在的小孩子對家鄉的植物、蔬菜等都不認識,於是他立刻萌發了為幼兒園製作植物標本、讓幼兒學習動植物知識的想法,想以此來豐富幼兒教學內容,從20XX年的夏天到20XX年夏天,他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採集了100種植物標本,捐給了東苑幼兒園。

這麼多年,李耀君一家人不忘初心,默默奉獻着,沒有鮮花和掌聲,但他們得到的是社區居民羣眾感激的目光和欽佩的心聲。對李耀君、周秀蘭一家來説,舍小家顧大家,正是他們所奉獻的精神所在。在李耀君的帶領下,在這個温暖和美的家庭裏,一家人身上都閃耀着至情至愛的人性最美光芒!

最美家庭先進事蹟材料 篇15

在xx市xx街道辦事處xx行政村xx民組有這樣一個家庭,15年裏,無論面臨什麼樣的處境,婆媳、夫妻始終和和睦睦,被當地人們傳為話。

一走進xx、李xx的家,就會看到:院內整潔有序、窗明潔淨,室內的擺設雖然不很豪華卻收拾得井然有序。xx的82歲母親楊善秀老人正坐在沙發上,高興地看着電視節目。

每當客人、鄰居和老人談起她的兒媳李xx時,老人特別滿足地説:“結婚就在一起住,15年,我這兒媳沒的挑。這15年裏洗洗涮涮都是她的事,親閨女也比不上她。有好吃的他們就吃一頓,然後留下來我多吃幾頓。”李xx,今年38歲,一位普通的農家婦女。她依託科技脱貧致富,用賢惠體貼關愛家人,用正直和善良幫助困難鄉親,終於贏得了家和、民富、萬事興,樹立起新時期農村青年婦女的新形象。

1993年,李xx嫁到了xx街道辦事處xx行政村xx村村民老李家,當時面對她的是這樣的狀況:3萬多元的債務,上有公婆、下有小姑子和5個哥哥……鄰居們在背地裏議論:“老李家裏裏外外一大堆操心事,老的老,小的小,苦日子在後頭呢,過不了多久,新媳婦就得分家另過。”然而,善良、正直與不服輸的個性使李xx勇敢地接受了這一切,並知難而進。她要與全家同甘共苦,共謀富路,讓日子一天天過得好起來,創建出一個文明富裕的家庭。

老李家原有兩畝葡萄田,李xx利用自家的這一條件,把脱貧致富的目光選定在發展葡萄種植業上。她通過到外地學習取經,到市場考察行情,意識到要使種植葡萄取得好的經濟效益,必須更新品種,選擇產量高、口味好、適合市場需求的葡萄。她的想法開始曾遭到婆婆和家人的堅決反對,他們滿足於老品種帶來的既得微薄經濟收入,生怕李xx搞新品種砸了鍋。在李xx的一再説服下,家人最後同意留出三分地做實驗田。為了減輕家裏的負擔,她向孃家借了4000元錢,買來了新品種葡萄苗,一頭扎進實驗田裏,精心栽培,細心管理,同時為提高土地利用率,她還在葡萄檔間種上百合花等矮棵作物,當年便收回4000元的投資。功夫不負有心人,3年努力終於有了回報:新品種結出的葡萄果粒大、顏色正、味道好,一上市便供不應求。葡萄給家裏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不但還清了3萬多元的債務,而且還建了5間房子,整套的家用電器也搬回了家。日子越過越紅火,真像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

在家庭美德方面,15年如一日,李xx精心伺候着老人,從不嫌髒,毫無怨言,老人心裏有説不出的感動。

當談起家庭和睦的原因時,李xx覺得這是父母給了他們一個良好的傳統,而尊老愛幼的言傳身教又影響了下一代子女。

俗話説:家和萬事興。1994年的春天,xx、李xx的女兒李xx出世了,看着活潑可愛的女兒,xx、李xx心裏甭提有多高興,他們商量着響應國家號召,只要一個孩子,於是在婆婆的支持下他們很快領區了《獨生子女光榮證》。婆婆楊善秀每天照看孩子忙忙碌碌,兒子兒媳心裏非常感動,這更增加了這個大家庭的親情。從此以後,這個大家庭裏又多了一份天倫之樂。現如今的李xx是個熱愛祖國,勤奮學習,立志成才的六年級學生,擔任六年級中隊的中隊長。從入學以來,她總是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虛心接受老師的教育、幫助。她從小就懂得遵守紀律,講文明,熱愛集體,助人為樂;她熱愛勞動,積極帶領少先隊員參加少先隊開展的各項有益活動,加強體育鍛煉,身體素質好。學習上,她求知慾強,課堂上,她敢於提問,善於質疑,對所學的知識能理解地掌握;課外,她不滿足於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大量閲讀一些有益的書報,以開闊自己的視野、增長知識,碰到難題就向老師請教或自己查閲資料解決。

功夫不負有心人,她付出了辛勤的勞動,終於獲得了豐碩的成果――她從一年級至今學習成績均能保持在班級的前五名。幾年來,李xx同學多次獲得表彰,自一年級以來,每學期都榮獲學校“三好生”的稱號,還幾次獲學校“優秀班幹部”的稱號。此外,她還多次在校級的徵文、演講比賽中獲得好成績。在成績面前,她從不驕傲,仍然不斷努力,追求更高的標準。

15年裏,在xx、李xx的記憶中,全家人始終都互相關愛,從來沒有發生過爭吵,遇到事情就坐下來共同商量。這樣幸福和睦的家庭不僅讓全家人感到温暖,同時也帶動了全村108户家庭爭創文明家庭的積極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