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孩子膽小的原因

來源:文萃谷 2.58W

一、善於發現優點和強勢,樹立自信心

導致孩子膽小的原因

面對膽小、內向的孩子,父母不要太過在意孩子的內向性格或流露出過於焦慮的表現,對膽小內向的孩子給予更多的關注,善於發現孩子性格中的優勢給予孩子自信和鼓勵。

英國兒童心理教育研究專家告誡父母:“不要隨意貶低孩子的任意行為,更不要為孩子濫貼膽小鬼、懦弱等標籤。”父母的批評會使孩子產生自我否定的心理,挫傷孩子,對健康成長十分不利。正確的做法是耐心、細心對待孩子,發現並鼓勵孩子的有點,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二、提高孩子人際交往能力

對於膽小、內向的孩子,可以鼓勵孩子主動邀請小朋友一起玩耍、做遊戲,分享故事書等。

7歲的虎虎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逐漸改善膽小內向的性格。週末,虎虎爸爸幫助孩子邀請小朋友到家中一起分享二兔郵包。虎虎和小朋友們一起看動畫、讀繪本、聽科普,最後大家興奮地做手工。因為經常接觸二兔郵包,虎虎在手工創作方面很有心得。在其他小朋友遇到問題時,虎虎在爸爸的鼓勵下,主動幫助小朋友完成手工作品。

武漢兒童發展研究院秦老師分析虎虎案例,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孩子很容易產生主人翁意識,並將自己的長處主動展示。在孩子自信的.前提下,可以增強的自信心,提高人際交往能力,有利於改善膽小內向的性格。

三、樹立榜樣,傳遞正能量

環境影響也是影響孩子性格的一個重要因素。如今電視、網絡等負面新聞的傳播很容易令孩子陷入負面情緒,久而久之形成內向的性格。

針對這種現象,父母可以經常跟孩子講述英雄故事,通過的英雄言行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例如,很多父母選擇給孩子觀看動畫片《二兔大夢想》。《二兔大夢想》中主角二兔是一隻簡單熱情、快樂執着的兔子,始終堅持自己的夢想,並且為了夢想和朋友們堅持不懈。

父母在為孩子選擇動畫片時可以多為孩子選擇《二兔大夢想》這類能夠傳遞夢想和正能量的動畫片,為孩子樹立榜樣。

研究表明,孩子膽小、內向的問題並不是天生的,通過正確的方法是可以克服的。因此,平時與孩子的相處和教育孩子時,父母要注意恰當的方法才能讓孩子擺脱膽小、內向,變得更勇敢更開朗。

孩子膽小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孩子的生活圈子過於小

有些孩子平素只生活在自己的小家庭裏,特別是由爺爺奶奶照看的孩子,很少出去玩,接觸外人也少,依賴性較強,不能獨立地適應環境。這樣的孩子一見生人就躲藏,生人一抱他就哭鬧,如果送幼兒園,碰上新環境、新老師更是膽小

2、家長喜歡嚇唬孩子

有些孩子在家裏不聽家長的話,如哭鬧或不好好吃飯時,家長就用孩子害怕的語言來嚇唬他,説“你再哭我把你扔在外面讓老虎吃了你”;還有的孩子不睡覺,大人藏在門後學老貓叫;有的孩子想玩泥,家長怕孩子弄髒衣服,説“泥裏有蟲子咬你的手”,用這些恐嚇孩子,從而使孩子失去了安全感,而形成膽小怯懦。

3、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限制過多

如到公園時去玩耍,不讓孩子去爬山恐怕摔下來,不讓孩子去湖邊玩怕掉下去等等。造成孩子不敢從嘗試與實踐中獲得知識,取得經驗,這也造成膽小怯懦。

三、孩子膽小害怕的表現是什麼

1、怕黑

寶寶怕黑主要跟他想象能力的增長有關係,寶寶會把和黑暗有關的一些可怕的事物,和自己建立聯繫,使得自己產生恐懼的心理。想要幫助寶寶不怕黑,光是説教沒有太大意義,主要在於父母在黑暗面前的態度,如果父母很放鬆,那麼孩子就會逐漸克服怕黑的心理。不到1歲的寶寶,有時並不是單純的怕黑,而是害怕與母親分離。寶寶與母親分離,一般在14、5個月時,他們產生的焦慮程度最高。

2、怕敲門

寶寶害怕敲門聲,很有可能和他先前的生活經驗有關,只要再遇到這種情況時,媽媽不要立即丟下寶寶一個人,可以帶着寶寶一起去開門,或者是給寶寶進行了充分的解釋以後,寶寶願意留在那讓媽媽去開門,媽媽這時才能單獨去開門。幾次之後,寶寶便會逐漸克服對敲門聲的恐懼感。

3、依賴父母

可以説2歲多的寶寶,生活中最大的煩惱便是與親人的分離,分離後寶寶往往會體驗到負性的情緒,我們一般稱之為分離焦慮。同時,如果寶寶入園,在一個同伴較多的、充滿競爭的環境裏,寶寶還會出現陌生人焦慮以及同他人交往時的羞怯。家長可以在這段時間多讓孩子單獨和同齡小朋友相處,一方面降低孩子對成人的依賴,另一方面要提高寶寶對同伴的興趣。當寶寶具備了同伴交往經驗以後,便不會對入園產生恐懼。

4、怕大聲

寶寶對大的噪音產生不安的反應是非常正常的,這個時候父母不需要做額外的特殊處理,只要將寶寶的不安心情講述出來,讓寶寶知道你是理解他的恐懼的就可以了。可以説這樣的話“聲音太大了!寶寶害怕對嗎?沒關係!媽媽在這兒陪着你。”

5、早起焦慮

寶寶表現出了對母親的高度依戀,對於快3歲的寶寶可以跟他們進行語言溝通,在平時可以告訴他,如果早上醒來媽媽不在,一定是去做別的事情了,媽媽會很快回來,你可以自己先睡一會兒,這樣能讓寶寶對母親的去向有清晰的預期,就不會再體驗到找不到媽媽的焦慮感。還可以在媽媽離開時,放個柔軟的毛絨玩具,即便寶寶沒有醒,也可以輕聲地告訴他,媽媽要去做什麼,有這個玩具陪着你一起睡。

四、膽小的寶寶到底怕什麼

怕跟媽媽分開,怕陌生人

飛飛的媽媽説兒子膽子特別小,怕陌生人,不敢和媽媽的同事説話,不敢跟幼兒園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説上幼兒園就非常難過,總是問一個相同的問題:媽媽,你晚上肯定來接我嗎?你不會不要我了吧?媽媽,老師不喜歡我,小朋友總打我。但媽媽瞭解後才知道,根本沒有這樣的事。飛飛上幼兒園特別晚,都4歲了,奶奶才很不情願地讓媽媽把寶貝孫子送進幼兒園。

背景分析:像飛飛這樣的情況就屬於特定階段裏出現的分離焦慮。剛剛上幼兒園的寶寶,十個就有十個會或多或少地出現分離焦慮,也就是害怕和媽媽分開,怕再也看不見媽媽了。因為和媽媽太熟悉了,媽媽給自己帶來的安全感太強烈了,寶寶還沒有經驗去辨別和信任陌生人的友好程度。雖然説分離焦慮是特定階段出現的自然情緒波動,但也跟奶奶送寶寶上幼兒園太晚有關係,跟飛飛接觸人太少有關係。如果寶寶在3歲左右入托,寶寶度過分離焦慮期就會很容易。當然媽媽不要過於擔心,等待這個階段過去就可以了。

怕媽媽變老,怕媽媽死

瀟瀟從3歲起就一直害怕媽媽變老,害怕媽媽死去。即使在玩玩具的時候也會嘮叨:媽媽不死,媽媽不死。有一次媽媽在外遇見了同事,同事關心地問了一句:你最近沒休息好還是太累了,怎麼一下子顯得有些老了?結果瀟瀟在旁邊大哭起來,還使勁舉起小拳頭要打阿姨。

背景分析:寶寶在很小的時候生活能力很差,心理承受能力很弱,害怕沒人照顧他,這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但媽媽在平日裏幫助寶寶儘快學會生活自理很重要,有能力的寶寶就不大會害怕了。

怕壞人

小雪媽媽最近有些擔心,這些天小雪總動不動就摟着媽媽的脖子説,媽媽,我怕壞人,壞人會從幼兒園的窗户爬進來嗎?

背景分析:由於近日接連報導幼兒園發生安全事故,媽媽在收看電視的時候議論過這樣的事情,無不透露着焦慮擔憂的神情,商量着要不要給寶寶送整託,如果不整託誰來接送小雪和照顧她。結果小雪天天唸叨害怕壞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