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浪費糧食作文13篇

來源:文萃谷 2.58W

吃着香香的米飯,吃着可口的菜,我不知不覺得想起《憫農》這首古詩。和小編一起來看看下文關於浪費糧食作文 ,歡迎借鑑!

關於浪費糧食作文13篇

關於浪費糧食作文1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告訴我們每一粒飯都包含着農民伯伯的汗水,告訴我們要節約糧食,不挑食,把碗中的米飯都吃光。我們的糧食來之不易,全是靠農民伯伯冒着寒冷和炎熱辛辛苦苦中出來的,所以我們要節約糧食,我以前也是不節約糧食,後來我是看一個電視節目,我才知道要節約糧食,節目裏放的是一個小孩,他父母已經過世,留下他一個人,他在路邊看見包子,高興極,老闆問他有沒有錢,他説沒有錢,那個老闆臉色一下子就黑。説:“沒錢還不快滾。”把那個小孩趕跑,接着來到烤鴨店門口,看見那烤鴨直流口水,可那老闆連聞都比給他聞,就把他轟出去,路上,他看見地上有包子,正當用手去那的時候,一隻狗把包子搶走,最後,這個孩子餓死。看這個節目,讓我知道要節約糧食。

所以,當我們吃着香香的米飯時,就要想起《憫農》這首詩,想起節約糧食。

關於浪費糧食作文2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一首古詩在我兒童之時,媽媽不知在我耳邊説多少遍,還跟我説成千上萬遍要珍惜糧食,可是兒童時代的我卻怎麼也搞不懂珍惜糧食裏有巨大的含義,記得有一次:

我在家裏津津有味的吃着我的最愛:大米飯,香香的飯粒、金黃的鍋底,嗯,別提有多麼好吃,我吃完飯後,桌子上灑滿我掉的飯粒,媽媽一看又使出“緊箍咒”:“鋤禾日當午……這首古詩難到你不知道嗎?”我一聽,連忙收起飯粒……

同學們,你如果沒有這樣的經歷,你們可以想一想這首古詩的意義,烈日炎炎,火辣辣的太陽烤着大地,然而,這時的農民伯伯卻在辛勤的耕種,汗水也在一滴一滴的滴到土裏,農民伯伯用汗水,用辛勤勞動換來我們的糧食,有誰在乎盤子裏的米飯,每粒都是農民伯伯用勞動汗水換來的呀!

同學們,一定要記住:“珍愛糧食,從我做起”。

關於浪費糧食作文3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首婦孺皆知的古詩,與當今社會所提倡的節約糧食,校園裏就經常發生這種浪費糧食的情況。愛糧惜糧不謀而合。可隨着物質生活的豐富,浪費糧食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

中午吃飯時,有些同學因為吃不下,就把飯菜倒進泔水桶,天天倒,浪費成習慣,那想得到粒粒皆辛苦,難怪不少人感歎:90後對什麼東西都不珍惜,這麼好的米飯就這麼白白倒掉,怎麼能不心疼呢?每一粒糧食都飽含農民伯伯的心血與汗水。如果我們再這樣浪費下去,沒準又將回到糧食計劃供應的年代,那時後悔也來不及。拿着別人辛勤勞動的成果來浪費,是不是有愧於良心,又有多少糧食能讓我們浪費?

“節約糧食,愛糧惜糧”不能僅僅停留在語言上,更要體現在行動上。大家一起行動起來,節約糧食也不再遙遠!

關於浪費糧食作文4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平時節約糧食嗎?節約糧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中午到食堂裏吃飯,看見有些同學很浪費糧食,白花花的米飯和香噴噴的菜被倒掉,真是讓人心疼呀!

就拿浪費糧食的行為來説吧。低年級有的同學很是挑食,吃幾口飯就倒掉,説這飯菜是自己不喜歡吃的;有的同學風風火火,盛湯的時候,走路慌張把飯湯灑在地上;有的同學吃飯把許多米粒留在桌子上,掉在碗裏。這些都是在浪費糧食!也許你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什麼,可是,如果大家都浪費這一點點,那麼就是一個驚人的損失!難道要等到我們飢餓、貧困的時候才想起米飯的香甜可口嗎?這時,我不禁想起李紳的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其實節約糧食,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不要剩飯菜,不要掉飯粒。

為我們的身體健康,同學們,讓我們手拉手互相監督,共同愛惜糧食吧!

關於浪費糧食作文5

春天來,萬物復甦,老師帶着我們來到水上公園春遊。

午餐時,小東拿出媽媽給準備好的麪包,放到嘴邊使勁一咬,立刻表情痛苦,他心裏想:什麼破面包,這麼硬,太難吃。一邊想着,一邊一甩手就把麪包扔進垃圾箱。他的動作被一旁的大剛看見,大剛生氣的對小東説:“你怎麼能這麼不愛惜糧食呢?這可是農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澆灌而來的!”“可是它那麼硬怎麼吃啊……”説着,説着,他們就吵起來,爭得面紅耳赤。

這時,老師輕輕地走過來,微笑地摸着大剛的頭説:“好孩子,你説的對,我們都學過《憫農》這首詩,知道每一粒糧食都飽含着農民的辛勞和汗水,我們應該愛惜食物,而不是隨便浪費。”

小東聽老師的話,慚愧地低下頭,説:“老師,我錯。以後我一定向大剛學習,養成勤儉節約,不浪費的好習慣。”老師欣慰地笑。

關於浪費糧食作文6

前幾天中午大課間的時候,向我們廣播的不是熟悉的紅領巾,而是一位家長,她的主題是:節約糧食,從我做起!我們都聽的很認真。

那位家長説:在她家的鄰居,有一個小男孩,他在作文中寫道:“我的奶奶很節約,但她節約的有時讓我受不。每次吃米飯,電飯煲底下總會有一層厚厚的鍋巴,我從會連鍋巴一起把碗刷,我並沒有覺得這是一種什麼錯。有一次,我的做法被奶奶看到,奶奶斥喝我一頓,然後拿起勺子,一點一點的把鍋巴摳出來,放進自己的嘴裏。我用驚訝的神情望着她,奶奶看到,不好意思的笑笑,説:‘你一定很反感我這麼做,但是你沒有經歷過我們那時候的饑荒,那時候食物短缺,和多人都在這饑荒中餓死……’。

聽到這裏,我不禁想起我浪費的食物,慚愧的低下頭,想:“我一定要節約糧食,為我們的子孫後代!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節約糧食,全民行動!

關於浪費糧食作文7

大家一定都聽説過李紳的《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可有誰真正懂得其中的意思呢?其實就是讓我們珍惜糧食。

記得小時候,每到吃飯時就是爺爺,奶奶最頭疼的時候。這個不要吃,那個不好吃。爺爺奶奶經常會拿糖塊和甜言蜜語來“騙”我吃飯,我看在糖的面子上就勉強吃上幾口,有時嘴裏含着一口飯要吃上十幾分鍾,碰到實在不喜歡吃的菜就直接吐在地上。現在想想是多麼的浪費糧食的表現啊!奶奶經常對我説:“浩浩,千萬不要浪費糧食啊!你可以去看看田裏的那些農民伯伯有多麼辛苦,你知道我們吃的大米是怎麼來的嗎?是農民伯伯用汗水哺育出來的。”

珍惜糧食很重要,據電視上的公益廣告所説,我們一年浪費的糧食可以滿足2億人一年的口糧,可以挽救許多無辜的生命。

糧食是生命的動力,沒有糧食我們也將不存在。所以請拿起你的筷子,把剩菜剩飯吃乾淨,爭做光盤小達人。

關於浪費糧食作文8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唐代詩人李紳寫的《憫農》。大家一定從小就會背這首古詩。這碗裏的米飯,一粒一粒都是農民伯伯辛苦栽種的。小時候,我很挑食,爸爸媽媽只好把沒吃完的飯菜倒掉,多浪費啊!

現在,有些人到飯館裏去吃,點一大桌的美味佳餚,最後剩許多,也不打包回家,讓它們白白浪費掉。據調查,大學生們每年倒掉的剩飯剩菜可養活大約1000萬人一年的食物。據有關部門估計,全國每年浪費的糧食,足夠五千萬人吃一年。

從全球角度來看,聯合國糧農組織2012年6月13日發表聲明,指出全世界每年浪費的糧食數量達到13億噸。倘若這些糧食中有四分之一能夠得以保留,就足以養活全世界目前約為9億的飢餓人口。多麼驚人的數量啊!

糧食是農民用汗水,用勤勞的雙手種出來的。讓我們都行動起來,節約糧食,人人有責!

關於浪費糧食作文9

中國人口超過13億,人均耕地面積不到1.5畝,是世界人均值的1/4,如此寶貴的耕地,每年還以千萬畝的速度在消失。我國東部600多個縣(區)人均耕地低於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0.75畝的警戒線。而我國由於設備和管理落後,糧食在收穫、儲存、調運、加工、銷售和消費中的總損失高達18.2%,也就是説,我國每年的產後糧食約有850億公斤被白白浪費掉。稍微關心時政的人都知道,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且進口數量逐年增加。在每年為此花費鉅額外匯的同時,糧食安全問題也已經成為從中央高層到社會輿論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在這種背景下,觸目驚心的浪費糧食現象,更令人擔憂。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還有必要從一粒米上節約嗎?有的同學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表面上看,掉幾粒米是小事,可世界上的任何財富,都是勞動者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創造的。珍惜這種創造的成果,不僅是對社會財富的愛護,也是對勞動的尊重、對創造的.尊重、對勞動者的尊重。糧食是勞動者付出辛勤勞動、大自然消耗大量資源產生的財富,浪費它就是白白丟棄勞動成果、無端犧牲生態環境,最終受害的還是人類自己。一位學者就曾指出:“可持續發展,這句話在今天的世界上首先是指糧食。”我們浪費一粒米,扔掉一個饅頭,實際上丟棄的是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丟棄的是對勞動人民的一片真摯情感,丟棄的是做人的一種品格和精神。我國現在還不富裕,在一些貧困地區還有將近3000萬人尚未解決温飽問題。人皆有食,也並不是每個公民都曾實現的夢想。世界性缺糧的狀況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也不會得到根本轉變。因此,浪費一粒糧食也是很可恥的行為。

節約糧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有節約意識,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尊重勞動成果、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已成為現代人的一種自覺意識。珍惜糧食吧,這是在珍惜你的生活!

建設節約型社會,關係到我們每一個人。節約資源,健康生活,讓我們從珍惜糧食開始做起吧。

關於浪費糧食作文10

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也許你並未意識到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什麼,也許你仍然以為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然而事實是:我國人口己超過12.5億,每年的淨增長是1200萬人;人均耕地面積1.2畝,是世界人均值的1/4;目前耕地面積正以每年30多萬畝的速度遞;全國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糧食依靠進口。從1981_1995年間,全國共減少耕地8100萬畝,因此而減少糧食生產500億斤。而且現在這個減少速度仍然在不斷加快。亂佔耕地、挖沙、土地質量下降、荒漠化等種種現象在蠶食着耕地。現實絕對不容樂觀!!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不是説你的生活好,你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只要存有節約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而不應該擺闊氣,亂點一氣。記住: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1986年的第五次世界糧食調查的結果是:112個發展中國家(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除外)1979-1981年有3.35-4.49億人口處於營養不良狀態。聯合國人口活動基金組織80年代初宣稱,當時世界穀物產量可以養活60億人口。但就在同一時期,全世界人口只有45億左右,可是卻有4.5億人捱餓。1995年,世界人口增長到57億,捱餓人口數字增加到10億。1972年,由於連續兩年氣候異常造成的世界性糧食歉收,加上前蘇聯大量搶購穀物,出現世界性糧食危機,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於1973年和1974年,相繼召開第一次和第二次糧食會議,以喚起世界、特別是第三世界注意糧食及農業生產問題。但是,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世界糧食形勢反而更趨嚴重。據當時預測,在80年代世界糧食仍將趨向短缺。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大會關於世界糧食日的決議,正是在世界糧食供求矛盾日趨尖鋭的背景下作出的。

浪費可恥,從某種意義上説簡直是“犯罪”。凡事貴在堅持,節約要從點滴做起,尤其需要堅持。一天兩天可以,一年兩年呢?更長的時間呢?不僅僅是對糧食,要讓節約內化為自覺,成為習慣。而且,在長征途中,有許多革命先烈因飢寒交迫而死。所以,我們要節約糧食,要不人我們怎麼對得起那些革命先烈呢?

關於浪費糧食作文11

當你捧着噴香的米飯、吃着雪白的饅頭、端起美味的麪條時,你是否知道這是農民伯伯頂着烈日辛勤耕耘換來的。糧食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寶貴資源。

目前,我國的人均耕地面積還遠遠低於世界水平,每年都要進口大量的糧食才能滿足需求。節約糧食、珍惜糧食應該成為我們每個公民的自覺行動。作為青少年,我們更應該成為節約糧食的表率。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積極參加節糧活動,認真學習節糧知識,自覺增強節糧意識,每天節約一點點,每天奉獻一點點,用我們的行動,用我們節省的糧食和資源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盛飯要適量,吃多少盛多少,把我給大家提一些節糧的方法:碗裏的飯吃乾淨,做到不隨便剩飯剩菜;不偏食,不挑食;到飯店吃飯時,點飯點菜不浪費,若有剩餘的要帶回家;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

同學們,一粥一飯來之不易,讓我們以節約為榮,讓節約成為一種時尚,讓節糧成為一種習慣!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節約糧食,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

關於浪費糧食作文12

今天,我剛吃完飯,從食堂出來,看到一個小男孩拿着一個包子,咬一口,隨手就扔,我見此情景就趕緊跑過去,要勸勸那個小男孩。“小朋友,你是幾年級的啊?”“我是四年級的,你要幹什麼呀?”“你不應該把沒吃完的包子扔掉呀!因為那是糧食呀!”“我想扔就扔,不用你管!”“你這麼説就錯,因為那都是農民們臉朝黃土背朝天,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我吃飽,再吃就吐。再説我扔包子關你什麼事,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閒事!”“你這麼説就錯,糧食的用處可大,俗話説,‘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糧食除可以吃,還可以做酒,製做味精。如果錢是寶,糧食就是寶中寶。現在生活雖然好,但是也不可以浪費啊!假如我們一天浪費一個包子,全校所有人一天浪費多少多少個包子,一年能浪費多少個包子呢?就從小事説起吧,浪費東西就是浪費錢,你知道父母掙錢有多麼不容易嗎?”“我錯,我以後再也不浪費東西!”“我希望你按你説的做,再見!”

通過這件事我體會到現在的人太浪費,我也做過這樣的事情,比如説有一個東西再買,再買的東西就故意弄壞。我以後一定要改掉這個壞毛病,不再浪費東西!

關於浪費糧食作文13

今天,老師給我一本《我的祖國》,這本書講述新中國建立後,通過幾代人的努力,逐漸強大,直至實現東方巨人的超越——圓夢奧運的歷程。我們的祖國擁有壯麗的山河,歷史悠久的名城,發奮圖強的人民,讀完這本書,我為我是一名中國國小生而感到驕傲。書中第三課《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讓我印象最深。書上説21世紀,世界人口已經達到66億,卻依然有8億人處於飢餓狀態,在糧食問題日益凸現的今日,世界將目光投向中國。中國耕地面積只佔世界7%,人口卻佔世界22%,雖然現在經濟發展較快,但還有很多人吃不飽,有些貧困地區還沒有解決温飽問題。面對我國糧食恐慌這一嚴峻現實,有位叫袁隆平的爺爺,通過對雜交水稻的研究,最終將水稻畝產品從300公物提高到800公斤,並推廣2。3億多畝,增產200多億公斤,每年增產的糧食可以多養活1億多人。袁隆平爺爺滿懷信心地向世界宣稱,中國人不僅可以自己養活自己,更能為解決世界糧食問題作出巨大貢獻。

在欣喜象袁隆平爺爺這樣的科學家為人類作出貢獻的同時,我卻想到另一個問題。在我們身邊,浪費糧食的現象隨處可見。吃一半的麪包、咬過一口的饅頭、吃剩下的白米飯,這些在困難時期想吃都吃不到的食物最終都進垃圾筒。也許有人會説,這只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沒什麼大不的。這樣想就錯,我們來算一筆帳,如果每個同學每天扔掉一塊麪包,那全國將浪費多少糧食?諸葛亮曾告誡他的兒子:“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這句話告訴我們,生活簡樸,可以培養一個人的美德,浪費是一種可恥行為。科學家們一邊在努力研究如何解決糧食危機,我們卻在另一邊浪費糧食,照這樣下去,這個危機不但解決不,而且會更嚴重。從小我們就學會一句古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但又有多少人真正解這句詩的含義呢?暑假時我曾在水頭田壠裏看到農民伯伯、阿姨們,頭頂烈日,有的腳踩打穀機,汗流浹背,渾身濕透;有的彎腰弓背,在燙腳的水中插秧的情景,才懂得一粒糧食一滴汗的真正含義。是呀,每一顆糧食都是農民的血汗凝成的,我們一定要特別珍惜。

讀這篇課文後,我的感受更加深刻,愛惜糧食,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為國分憂的舉動。小朋友們,讓我們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勤儉節約,愛惜糧食,不要再浪費資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