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符號作文

來源:文萃谷 1.48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北京的符號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北京的符號作文

北京的符號作文1

很小的時候就喜歡老舍先生的作品,為他那悽楚而不失幽默的老北京話傾倒。長大一些後,開始流行王朔,我又為文章中痞子般智慧的調侃而沉醉。這兩個作家對我影響很深,於是在前幾年試着寫了一篇北京爺們兒,沒想到很受網友歡迎。

於是調侃性的文章成為我BLOG裏的主色調。今天劉編輯號召寫一篇大學聯考文章“北京的符號”,由於工作原因無法按時交稿,只有事後塗鴉一篇彌補一下了,當然可以作為北京爺們兒的續寫了。

我家五代以上是否是北京人,我不知道。但打我爺爺記事兒的時候起,就是在北京崇文區花市大街的一條衚衕中的一個四合院兒里長大的,不信?!您瞅我們家家譜去,咱地道的老北京。

做為老北京老住户的我,不時的回味着當年住在四合院兒時的情景:端着爸爸留下的藍邊兒大海碗,碗裏面盛滿炸醬麪,頭頂兒刮的亮亮的,光着板脊樑,肩頭搭塊兒手巾板兒,穿着大褲衩子,踢拉着拖鞋蹲坐在院門檻兒上,手裏還攥着半根兒黃瓜嘴裏嚼着新蒜,一邊呼呼的吸溜着一邊和過往的鄰居們搭話兒:

“吃了嗎您哪?!”然後瞪着大眼等候着鄰居的回話兒加上一句:

“進來盛碗麪,我媽做的,倍兒香!”然後繼續呼呼的嚼也不嚼的整根兒往下嚥。然後衝着遠去的背影兒再加上一句:“回見您哪!”

現在這景兒可是徹底的沒了,拆遷把我家從城中拆到了西郊小區,上個廁所都不出屋兒了,我這叫個鬱悶,老媽沒了,吃老哈哈炸醬麪的鏡頭也成了永久的記憶,媳婦兒英子雖然賢惠,可她做的炸醬麪總也吃不出來老哈哈味道。街面兒上的老北京炸醬麪館兒的味道總是甜噝噝的,一點兒也不好吃,還“餱兒”貴。

下崗了,工齡被買斷,也不想找工作聽別人的數落裝孫子去,靠着拆遷後分配的房子出租資金和幾年後的養老保險足夠我下半生的吃喝了,媳婦兒英子也不過多的管我。於是我就象舊社會的老北京的混混兒一樣滿北京城的轉悠,不為別的,就是去回味北京的小吃兒。

北京的符號作文2

我看見祥子手裏撥弄着現洋,心中盤算着買車,嘴裏唸叨着自己的小九九,身旁老北京洋車黑漆漆的車身、亮晶晶的瓦圈,閃着光;我看見王順發忙着擦桌子碼茶碗招呼客人,手裏拎着老北京的大茶壺,壺嘴徐徐吐着水霧;我看見祁家正房的清水脊子旁石榴正紅,天井的八仙桌上老北京的兔兒爺昂首挺胸,老太爺微笑點頭;我看見沙子龍直視徒眾一言不發,心中暗道:“不傳!不傳!”,堂前老北京那隻鏢局長槍,靜靜倚立牆角,與主人遙相呼應……

讀老舍先生的書,彷彿被書中人物引領着,遊覽北京的街巷,呼吸北京的氣息,欣賞北京的色彩,聆聽北京的節奏,感受北京的心情……老舍先生的作品,就是老北京的符號啊!

那是老北京的絲絲縷縷、點點滴滴。似一段京胡弦語,激越鏗鏘,餘韻悠長;如一壺茉莉花茶,馥郁芬芳,回味無窮。

忘不了老舍先生品北京飲食——“良鄉的肥大的栗子,過了砂糖在鍋裏‘唰唰’地炒着,連鍋下的茶煙都是香的”,“高粱紅的河蟹,用竹簍裝着,沿街高聲叫賣;而會享受的人們,會在酒樓裏,用小小的木錘,輕輕敲裂那毛茸茸的蟹腳”——只有老北京才會有如此誘人的風味;也只有老舍先生,才能領略得如此動情傳神!

老舍先生雖然祖籍山東,可他卻生在北京、長在北京,更無比地愛着北京。他愛老北京的一切,正如舊曆年張貼的年畫:喜慶、稚拙,又不失王者的大氣;細緻、精巧,更傳達着文化的氣息。老舍先生正是用自己的筆,用自己的心,以自己對北京的無比熱愛,描繪出一個真實而又理想的北京,一個現實而又詩意的北京。於是,老舍先生的文字,老舍先生的名字,也因此成了北京的象徵、北京的符號。

老舍先生出過國,留過洋,他自然懂得時代終究會推動“老北京”變成“新北京”,這是一種欣喜與哀婉交織的複雜情感。這種情感也常常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來。——《四世同堂》的主人公瑞宣,喜歡逛八面槽、大柵欄、琉璃廠,可他也惋歎“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店鋪都會消失”。正因為此,老舍先生在新時代北京的舞台上,努力創造着新北京的語言和形象,創造着新北京的符號。

於是,作為北京符號發現者、熱愛者和創造者的老舍先生,也成為了北京歷史與現實的,北京人眼裏與心中的,一座永恆的豐碑。

北京的符號作文3

我看見祥子手裏撥弄着現洋,心中盤算着買車,嘴裏唸叨着自己的小九九,身旁老北京洋車黑漆漆的車身、亮晶晶的瓦圈,閃着光;我看見王順發忙着擦桌子抹茶碗招呼客人,手裏拎着老北京的大茶壺,壺嘴徐徐吐着水霧;我看見祁家正房的清水脊子旁石榴正紅,天井的八仙桌上老北京的兔兒爺昂首挺胸,老太爺微笑點頭;我看見沙子龍直視徒眾一言不發,心中暗道“不傳!不傳!”,堂前老北京那隻鏢局長槍,靜靜倚立牆角,與主人遙相呼應……ザ晾仙嵯壬的書,彷彿被書中人物引領着,遊覽北京的街巷,呼吸北京的氣息,欣賞北京的色彩,聆聽北京的節奏,感受北京的心情……老舍先生的作品,就是老北京的符號啊!ツ鞘搶媳本┑乃克柯坡啤⒌愕愕蔚巍K埔歡尉┖弦語,激越鏗鏘,餘韻悠長;如一壺茉莉花茶,馥郁芬芳,回味無窮。

忘不了老舍先生品北京飲食——“良鄉的肥大的栗子,和了砂糖在鍋裏‘唰唰’地炒着,連鍋下的茶煙都是香的”“高粱紅的河蟹,用竹簍裝着,沿街高聲叫賣;而會享受的人們,會在酒樓裏,用小小的木錘,輕輕敲裂那毛茸茸的蟹腳”——只有老北京才會有如此誘人的風味;也只有老舍先生,才能領略得如此動情,如此傳神!ダ仙嵯壬雖然祖籍山東,可他卻生在北京,長在北京,更無比地愛着北京。他愛老北京的一切,在他眼中,老北京正如舊曆年張貼的年畫:喜慶、稚拙,又不失王者的大氣;細緻、精巧,更傳達着文化的氣息。老舍先生正是用自己的筆,用自己的心,以自己對北京的無比熱愛,描繪出一個真實而又理想的北京,一個現實而又詩意的北京。於是,老舍先生的文字,老舍先生的名字,也因此成了北京的象徵、北京的符號。

老舍先生出過國,留過洋,他自然懂得時代終究會推動“老北京”變成“新北京”,這是一種欣喜與哀婉交織的複雜情感。這種情感,也常常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來。

《四世同堂》的主人公瑞宣,喜歡逛八面槽、大柵欄、琉璃廠,可他也惋歎“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店鋪都會消失”。正因為此,老舍先生在北京新時代的舞台上,努力創造着新北京的語言和形象,創造着新北京的符號。

於是,作為北京符號發現者、熱愛者和創造者的老舍先生,也成為了北京歷史與現實的,北京人眼裏與心中的,一座永恆的豐碑。

北京的符號作文4

請救救北京的符號。

北京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歲月的雕飾在北京的各個角落留下了珍貴的符號,等待人們慢慢撿拾。可是人們對於這咱恩惠,又做了些什麼?

想那方方正正的四合院,青灰色的瓦,一片古韻中,它懷抱着鄰里之間的情誼與幸福,四合院無疑是北京的符號,可如今,皇城腳下又留幾抹青灰?四方天地間還剩多少鄰里温情?轟鳴中,四合院作為北京的符號,支離破碎。

想那咦咦呀呀的胡琴、臉譜上的花,一座戲台間,演出着千年間的悲歡離合。京劇無疑是北京的符號,可如今,“戲台小世界,世界大戲台”的對聯又有幾家掛?劇目中的經典又有幾人能詳?喧鬧中,京劇作為北京的符號,越走越遠。

想那叮叮噹噹的響鐵,叫賣的吆喝,一條條衚衕中,因為有了那樸實而又如音樂般的吆喝聲變得生機勃勃。小貶的吆喝是北京的符號,可如今,“磨剪子咧——磨菜刀——”的歌曲只剩下幾人傳唱?少了吆喝的糖葫蘆又是怎樣的孤單?靜謐中,吆喝作為北京的符號,消失在一片藍天中。

想那天橋的雜耍,想那琉璃廠的書畫……我站在元大都城垣遺址向外遠眺。以前,眼前是遠山,是落日,是一個喧鬧的北京在我腳下快樂的流淌。而如今,高大的四通橋讓我感到歷史的渺小,還有一種莫名的悲哀,為了那些已逝的,即逝的,北京的符號。

請救救北京的符號!

當我們走在繁華的王府井時,當我們仰視中關村的雙螺旋時,當我們走上世紀壇,當我們走進首都博物館,我們可以感到這些新符號給北京帶來的自豪與驕傲。但我們更不應該忘記,北京之所以成為北京,是因為那些即將成為歷史的舊符號,那些用無言的支持來充當北京根基的人、物、事,沒有皺紋的老人是悲哀的,沒有廢墟的遺址是無力的,沒有塵土的古董是蒼白的。同樣,失去了四合院、京劇、吆喝、天橋雜耍、琉璃廠書面的北京是平庸而浮淺的。在這些古老的符號消失之前,在北京依然還是北京的時候,我想呼喊:

請救救北京的符號。

北京的符號作文5

我看見祥子手裏撥弄着現洋,心中盤算着買車,嘴裏唸叨着自己的小九九,身旁老北京洋車黑漆漆的車身、亮晶晶的瓦圈,閃着光;我看見王順發忙着擦桌子碼茶碗招呼客人,手裏拎着老北京的大茶壺,壺嘴徐徐吐着水霧;我看見祁家正房的清水脊子旁石榴正紅,天井的八仙桌上老北京的兔兒爺昂首挺胸,老太爺點頭;我看見沙子龍直視徒眾一言不發,心中暗道:“不傳!不傳!”,堂前老北京那隻鏢局長槍,靜靜倚立牆角,與主人遙相呼應……

讀老舍先生的書,彷彿被書中人物引領着,遊覽北京的街巷,呼吸北京的氣息,欣賞北京的色彩,聆聽北京的節奏,感受北京的心情……老舍先生的作品,就是老北京的符號啊!

那是老北京的絲絲縷縷、點點滴滴。似一段京胡弦語,激越鏗鏘,餘韻悠長;如一壺茉莉花茶,馥郁芬芳,回味無窮。

忘不了老舍先生品北京飲食——“良鄉的肥大的栗子,過了砂糖在鍋裏‘唰唰’地炒着,連鍋下的茶煙都是香的”,“高粱紅的河蟹,用竹簍裝着,沿街高聲叫賣;而會享受的人們,會在酒樓裏,用小小的木錘,輕輕敲裂那毛茸茸的蟹腳”——只有老北京才會有如此誘人的風味;也只有老舍先生,才能領略得如此動情傳神!

老舍先生雖然祖籍山東,可他卻生在北京、長在北京,更無比地愛着北京。他愛老北京的一切,正如舊曆年張貼的年畫:喜慶、稚拙,又不失王者的大氣;細緻、精巧,更傳達着文化的氣息。老舍先生正是用自己的筆,用自己的心,以自己對北京的無比熱愛,描繪出一個真實而又的北京,一個現實而又詩意的北京。於是,老舍先生的文字,老舍先生的名字,也因此成了北京的象徵、北京的符號。

老舍先生出過國,留過洋,他懂得時代終究會推動“老北京”變成“新北京”,這是一種欣喜與哀婉交織的複雜情感。這種情感也常常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來。——《四世同堂》的主人公瑞宣,喜歡逛八面槽、大柵欄、琉璃廠,可他也惋歎“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店鋪都會消失”。正因為此,老舍先生在新時代北京的舞台上,努力創造着新北京的和形象,創造着新北京的符號。

於是,作為北京符號發現者、熱愛者和創造者的老舍先生,也成為了北京歷史與現實的,北京人眼裏與心中的,一座的豐碑。

北京的符號作文6

中國的首都是北京,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歷史上許多君王都把這裏選作了自己的都城。這裏的文化、山水、美食和仰俯即是的歷史文化遺存都頗富盛名。但是在我的旅行記憶裏,印象最深刻的並不是這些。

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北京人滿嘴的“京腔”味兒。當你走到安靜而又古樸的衚衕裏,會聽到獨特的北京話。那種味道獨具特色,令人心曠神怡。許多文章裏回憶起舊時的北京時説道:“舊時的北京讓人最值得回憶的是深長的衚衕,整齊的四合院兒,滿嘴的京腔,還有午後三五個老頭兒坐在一起拉二胡,唱京劇的情景。”這些字句彷彿給了我們一個想像的空間,給我們展現了一幅令人嚮往的老北京圖畫。現在的北京,已是一個快節奏的城市,高樓聳立,汽車川流不息,但是當聽到了那獨具風格的北京話時,那一幅老北京畫卷又清晰地呈現在我眼前。

北京,除了那別具一格的京腔深深地吸引着我,還有那著名的冰糖葫蘆也讓我回味無窮。我並不是北京人,但我很喜歡老北京的故事。從《城南舊事》《駱駝祥子》等書中我彷彿看到了另一面的北京。書中描寫到:深長的衚衕裏傳着一聲聲冰糖葫蘆的叫賣聲,他們通常舉着一個棍子,上面推着個小車。小時候我家門口就有一個賣冰糖葫蘆的,我被那叫賣聲吸引,也扯開嗓子一起喊:“冰糖葫蘆——。”書中所描寫的舊時衚衕已變成了著名的王府井、食品街,但是冰糖葫蘆的味兒卻沒變。紅彤彤的一顆顆山楂外面貼着一層薄薄的糖,那糖均勻又細膩,咬下去輕脆的一聲,隨後變成不硬不軟的山楂果,又酸又甜。

轉眼間,幾千年的文化古都變成了現代化的城市,這樣大的轉變成就了中國的提升。雖然曾經的衚衕小巷不見了,但是悠久的中華文化卻沒有變,那些手藝人的技藝仍在世界上熠熠生輝。京劇、冰糖葫蘆、萬里長城、故宮,這些鮮明而動人的北京符號仍在我們每一個人的面前跳動着!

北京的符號作文7

蘇州的雨細軟,成都的雨淫綿,而北京的雨,輕靈又不失厚重。

雨打在成賢街的青石板上,雨打在國子監的幽翠古柏上,雨打在含笑而揖的孔子的飄飄儒巾儒袖上;於是,連雨也帶着古老的.幽幽書香。

漫步雨中,無需撐傘,因為那雨滴由頭頂含羞吐蕊的潔白槐花上落下,彷彿夫子的諄諄教誨浸入心田;而你,也宛若走回古代,走回那鼓樂飄揚書聲琅琅的貢院,撫摸那歷經悠悠歲月的石碑的刻痕,也許,先祖的姓名恰在其中。

雨、槐花、古柏、石刻、孔子像、國子監,這,或許是北京的符號;隱藏其後的,正是脈脈書香。

嶺南的風鬱熱,塞北的風凜冽,而北京的風,和煦而清爽。

風吹皺昆明湖的一池碧藍秋水,風吹盪開盧溝橋畔的菲菲蘆花,風吹響鼓樓檐角細小的銅鈴;於是,連風也帶着温和的微笑。

漫步風中,不妨同如金風一般親切的人們一同歡笑。扯起一紙沙燕風箏,讓它帶你在北京晴藍的天空中飛翔;將風箏老人的匠心獨運一同放飛;搖櫓昆玉河中,聽不到那古老而悠長的叫賣聲或許微有缺憾,但耳邊充盈的那爽朗耐聽的京片子,是否還有一絲京劇的韻味兒?微醺風中,你聽到衚衕口那一把京胡的綿軟京音兒,陽光映着微青的影壁,鴿哨兒響徹晴空,能不沉醉?

風箏、京音兒、衚衕兒、京劇,這,或許是北京的符號,但隱藏其後的,正是濃濃的民俗。

西域的雪淒涼,中原的雪沉重,而北京的雪,厚重如千年歷史。

雪落在元大都遺址的殘垣斷壁上,雪落在紫禁城的金瓦紅牆上,雪落在銘記興衰榮辱的漢白玉華表上;那雪,亦落在新完工的大氣莊重的首都博物館上,落在建設中的擁抱世界的奧運場館鳥巢上。

紛紛雪花落於身上,左手是觀象台的古老,右手是長安街的現代;左手是白塔的紅牆綠瓦,右手是中關村的車水馬龍;左手是歷史,寫也寫不完的榮辱興衰;右手是未來,也道不盡的輝煌願景。北京人的雙手,沉重而又輕盈,而那心間承載的,正是落於我們肩上的千年的責任,是那份作為首都人的責任!

故宮、白塔、世紀壇、長安街,這,或許是北京的符號,隱藏其後的,正是北京人承載責任與歷史的心!家在北京,心在北京,留住歷史的符號,創造未來的符號,正是每一位北京人的心願。

北京的符號作文8

北京,這是一座色彩斑斕的城市,它擁有着悠久的文化底藴與文明傳承,在我們的眼中,川流不息的人羣和車輛,挺拔的高樓大廈和威嚴的紫禁城,幾聲清脆的京劇唱腔都讓我們想起這個文化燦爛的城市,其實北京符號就是它自己。

有人説古老的四合院是北京的符號,這其中藴含着濃濃的懷舊情結,的確,北京實在是古老的,從燕時的薊門到民國的北平,這方古老的土地承受了太多的繁榮與痛苦,以致於你站在某個不知名的衚衕口就可以感受到彷彿從幾個世紀前吹來的清風,幾千年的歷史,不僅僅是四合院,或者是長城,故宮,這一切都勾起了人們對古老文化的追憶,但無法濃縮成一個符號來彰顯北京的古老文明。

有人説新鋭的摩天大樓是北京的符號,的確,在王府井和中關村,高速運轉的計算機和流光溢彩的霓虹燈給我們另一個年輕的北京,他健壯而美麗,他勇敢地向前奔跑,帶起一股強大的風潮……北京是寬容的,他接受了這個時代賦予他的風尚與新奇,他飛速發展的經濟告訴世人古老也可以衍生出無盡的力量,帶動整個世界向前奔跑。但是,北京的新鋭比不上紐約或者是法蘭克福,他不是世界的金融中心或是鋼鐵重鎮,他走在時代的前沿,但無法成為科技的領跑者,北京有他的新鋭,但新鋭的摩天大樓構不成他的符號。

北京集古老與新鋭於一身,他是一位步履緩慢卻睿智的長者也是一位向前奔跑的蓬勃少年。在歷史的長河中裏,在無數城池被遺忘淘汰的時間洪流中,北京被作為一種標誌而留了下來,他集合了古老文化與現代思潮,集合了過去與未來,他承載了一種文化,一種文明。

在地圖上,北京是一個紅紅的五角星,而我們心中這座城市也是紅色的中心,它是一個符號,開啟歷史與未來,北京是一棵樹,但不是隨風舞動的枝葉,而緊緊扎入呢土中的根系,無論棲息於庭院或是置身於荒野,無論是怎樣的風潮與時尚,他屹然不動。

北京的尋找屬於他自己的符號,奧運會會標中舞動的“京”字成了世人認識北京的符號。但當世人聽到北京二字時,首先想到的不是故宮、衚衕、書畫、油條豆汁、王府井和中關村……而是一種温暖的情感,流淌於胸中,北京就是它自己的符號,承載了無數歷史與現代賦予他的深情……

北京是一個符號,北京在向前奔跑,而我們和他一起……

北京的符號作文9

我看見祥子手裏撥弄着現洋,心中盤算着買車,嘴裏唸叨着自己的小九九,身旁老北京洋車黑漆漆的車身、亮晶晶的瓦圈,閃着光;我看見王順發忙着擦桌子碼茶碗招呼客人,手裏拎着老北京的大茶壺,壺嘴徐徐吐着水霧;我看見祁家正房的清水脊子旁石榴正紅,天井的八仙桌上老北京的兔兒爺昂首挺胸,老太爺點頭;我看見沙子龍直視眾徒一言不發,心中暗道:“不傳!不傳!”堂前老北京那支鏢局長槍,靜靜倚立牆角,與主人遙相呼應……

讀老舍先生的書,彷彿被書中人物引領着,遊覽北京的街巷,呼吸北京的氣息,欣賞北京的色彩,聆聽北京的節奏,感受北京的心情……老舍先生的作品,就是老北京的符號啊!

那是老北京的絲絲縷縷、點點滴滴。似一段京胡弦語,激越鏗鏘,餘韻悠長;如一壺茉莉花茶,馥郁芬芳,回味無窮。

忘不了老舍先生品北京飲食——“良鄉的肥大的栗子,過了砂糖在鍋裏刷刷地炒着,連鍋下的茶煙都是香的”,“高粱紅的河蟹,用竹簍裝着,沿街高聲叫賣;而會享受的人們,會在酒樓裏,用小小的木錘,輕輕敲裂那毛茸茸的蟹腳”——只有老北京才會有如此誘人的風味;也只有老舍先生,才能領略得如此動情傳神!

老舍先生雖然祖籍山東,可他卻生在北京、長在北京,更無比地愛着北京。他愛老北京的一切,正如舊曆年張貼的年畫:喜慶、稚拙,又不失王者的大氣;細緻、精巧,更傳達着文化的氣息。老舍先生正是用自己的筆,用自己的心,以自己對北京的無比熱愛,描繪出一個真實而又的北京,一個現實而又詩意的北京。於是,老舍先生的文字,老舍先生的名字,也因此成了北京的象徵、北京的符號。

老舍先生出過國,留過洋,他懂得時代終究會推動“老北京”變成“新北京”,這是一種欣喜與哀婉交織的複雜情感。這種情感也常常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來。——《四世同堂》的主人公瑞宣,喜歡逛八面槽、大柵欄、琉璃廠,可他也惋歎“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店鋪都會消失”。

正因為此,作為北京符號發現者、熱愛者和創造者的老舍先生,也成為了北京與現實的,北京人眼裏與心中的,一座的豐碑。

北京的符號作文10

蘇州的雨細軟,成都的雨淫綿,而北京的雨,輕靈又不失厚重。

雨打在成賢街的青石板上,雨打在國子監的幽翠古柏上,雨打在含笑而揖的孔子的飄飄儒巾儒袖上;於是,連雨也帶着古老的幽幽書香。

漫步雨中,無需撐傘,因為那雨滴由頭頂含羞吐蕊的潔白槐花上落下,彷彿夫子的諄諄教誨浸入心田;而你,也宛若走回古代,走回那鼓樂飄揚書聲琅琅的貢院,撫摸那歷經悠悠歲月的石碑的刻痕,也許,先祖的姓名恰在其中。

雨、槐花、古柏、石刻、孔子像、國子監,這,或許是北京的符號;隱藏其後的,正是脈脈書香。

嶺南的風鬱熱,塞北的風凜冽,而北京的風,和煦而清爽。

風吹皺昆明湖的一池碧藍秋水,風吹盪開盧溝橋畔的菲菲蘆花,風吹響鼓樓檐角細小的銅鈴;於是,連風也帶着温和的。

漫步風中,不妨同如金風一般親切的人們一同歡笑。扯起一紙沙燕風箏,讓它帶你在北京晴藍的天空中飛翔;將風箏老人的匠心獨運一同放飛;搖櫓昆玉河中,聽不到那古老而悠長的叫賣聲或許微有缺憾,但耳邊充盈的那爽朗耐聽的京片子,是否還有一絲京劇的韻味兒?微醺風中,你聽到衚衕口那一把京胡的綿軟京音兒,陽光映着微青的影壁,鴿哨兒響徹晴空,能不沉醉?

風箏、京音兒、衚衕兒、京劇,這,或許是北京的符號,但隱藏其後的,正是濃濃的民俗。

西域的雪淒涼,中原的雪沉重,而北京的雪,厚重如千年。

雪落在元大都遺址的殘垣斷壁上,雪落在紫禁城的金瓦紅牆上,雪落在銘記興衰榮辱的漢白玉華表上;那雪,亦落在新完工的大氣莊重的首都博物館上,落在建設中的擁抱的奧運場館鳥巢上。

紛紛雪花落於身上,左手是觀象台的古老,右手是長安街的現代;左手是白塔的紅牆綠瓦,右手是中關村的車水龍;左手是歷史,寫也寫不完的榮辱興衰;右手是未來,也道不盡的輝煌願景。北京人的雙手,沉重而又輕盈,而那心間承載的,正是落於我們肩上的千年的,是那份作為首都人的責任!

故宮、白塔、世紀壇、長安街,這,或許是北京的符號,隱藏其後的,正是北京人承載責任與歷史的心!家在北京,心在北京,留住歷史的符號,創造未來的符號,正是每一位北京人的心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