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通用6篇)

來源:文萃谷 7K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事蹟吧,事蹟可以起到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到底應如何擬定事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通用6篇)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1

朱有勇,男,漢族,1955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植物病理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曾榮獲“時代楷模”“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模範教師”“全國教學名師”等榮譽稱號。

朱有勇同志入黨38年來,始終不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矢志不渝為黨和人民的事業默默奉獻。他始終牢記初心使命,把個人前途與黨的事業、國家的昌盛、人民的富裕緊密結合起來,自覺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奮鬥。他模範貫徹堅決打贏脱貧攻堅戰重要指示精神,以強農興農惠農為己任,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幫助羣眾脱貧致富,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真心實意為老百姓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以實際行動贏得了羣眾的信任和擁護。

朱有勇同志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牢記“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的囑託,主動請纓到深度貧困的瀾滄拉祜族自治縣開展扶貧,把實驗室搬到田間地頭,在當地建立“科技小院”,創辦院士科技扶貧指導班,立足農村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產業,走出了一條精準有效的科技扶貧之路。4年時間,他走遍瀾滄村村寨寨、跑遍田間地頭,與少數民族羣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受到各族羣眾真心愛戴和社會各界高度讚揚,被親切地稱呼為“農民院士”。他無償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藥材林下種植核心技術和專利所得,讓企業全部拿出來給農民羣眾分紅,詮釋了一名農業科技工作者的無私奉獻精神。

朱有勇同志繼承和弘揚科技戰線的優良傳統,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轉化為投身科研的實際行動,潛心科研、矢志創新,取得多項重大科研成果,為國家和人民作出了突出貢獻。他緊盯農業科技發展的關鍵性技術難題,用30多年的時間和精力鑽研攻克了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境多樣性控制作物病蟲害系列重大課題。他構建的冬季馬鈴薯優質高效技術體系,累計推廣1131.2萬畝,促進農民增收228.8億元,用科技力量改變民族地區貧困落後面貌。

朱有勇同志恪盡職守對教育事業始終充滿熱情,明道信道、立德樹人,培養了一批批優秀學子和學術帶頭人,在科技扶貧生動實踐中還培養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和科技致富帶頭人。他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後,毅然決定捐出個人獲得的400萬元獎金成立雲南農業大學“有勇獎學基金會”,激勵了更多師生學農愛農、潛心研究、服務三農。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2

5天前,他還是一位在西南邊疆拉祜族自治縣村寨忙於種植冬季馬鈴薯的“農民”。5天后,11月29日,他在北京接受頒獎成為全國時代楷模。30多年來,他研發的作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技術大面積應用累計3億餘畝,成為國際上利用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的成功典範。近5年,他又在雲南普洱瀾滄拉祜族自治縣躬耕山野科技扶貧,讓上千農民學會冬季馬鈴薯、林下三七等種植技能,帶動了一批深度貧困中的拉祜族羣眾脱貧致富。

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朱有勇。

在拉祜族村寨旁一片剛種植的馬鈴薯地裏,張六均等三個拉祜族村民手杵着鋤頭站在地邊,全神貫注地聽一位老人説話。老人蹲在地上,手握着竹竿,一邊用竹竿丈量地塊,一邊耐心地講解馬鈴薯如何規範種植。老人蹲着累了,便很自然地右腿跪在泥土裏,面帶微笑反覆解説示範。在一旁的雲山村黨總支第一書記何朝輝感動地用手機拍下了這珍貴的瞬間。這一幕發生在11月19日上午,地點在瀾滄縣竹塘鄉雲山村蒿枝壩村小組。這位65歲的老人就是朱有勇院士。

2016年,朱有勇帶領中國工程院的專家和雲南農業大學創新團隊,在瀾滄竹塘鄉蒿枝壩開展100畝冬季馬鈴薯示範種植,當年平均每畝為農户增收3000至5000元,至2019年在全縣已推廣種植1萬畝。朱有勇團隊還應用林下三七科技成果,在瀾滄示範種植7305畝,帶動三七種植農户749户,每户平均增收2.5萬餘元。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3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比寫在紙上更有價值,看到自己的科技成果漫山遍野開花結果,心裏的欣慰,是發表論文無法比的!”朱有勇常説。

30多年來,朱有勇潛心鑽研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研究等系列重大課題。研究成果以“水稻遺傳多樣性控制稻瘟病理論”為題在《自然》雜誌封面全文發表,成為新中國植保界在這個期刊上發表的第一篇文章。他構建的水稻品種多樣性控制稻瘟病技術體系累計推廣應用超過1000萬畝,作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技術推廣應用超6000萬畝,大面積應用累計3億餘畝,減少農藥使用50%以上,被認為是國際上利用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的成功典範。他構建了冬季馬鈴薯優質高效技術體系,2008年以來累計推廣1131.2萬畝,促進農民增收200多億元。

朱有勇扶貧不為名。一個多星期前,正在瀾滄各個村寨基地指導農民種植冬季馬鈴薯的他才得知被表彰為時代楷模。他依然平靜地繼續指導馬鈴薯種植,多方催促下,幾天後他才不得不離開瀾滄,前往北京領獎。

朱有勇扶貧也不為利。長期跟隨朱有勇在瀾滄扶貧的雲南農大博士黃惠川講了個故事,在瀾滄開始推廣林下三七種植技術時,扶貧團隊裏起初有兩種聲音,有人認為研究林下三七花了10多年時間不容易,應該技術保密,通過技術轉讓盈利。但朱有勇堅持免費給老百姓使用技術,他説:“不能我們發財了,老百姓用不上。”

2011年12月,朱有勇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大特別獎勵他200萬元,他毅然決定把學校獎金作為原始基金成立雲南農業大學“有勇獎學基金會”。2015年,他又將自己獲得的“雲南省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200萬元捐贈基金會,激勵了更多師生學農愛農、服務三農。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4

2015年,中國工程院對口幫扶瀾滄縣開展脱貧攻堅,開會商量由哪個院士來牽頭這一重任。當時60歲的朱有勇毅然決然地説:“我最年輕,我來幹!”

朱有勇帶着團隊來到瀾滄縣竹塘鄉雲山村蒿枝壩,在村裏建立科技小院,把實驗室搬到田間地頭,5年來和當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在基地示範推廣種植冬季馬鈴薯等作物的過程中,他發現農村羣眾素質性貧困突出。於是他整合雲南農大教師和瀾滄職中教師團隊,創辦了院士專家科技扶貧指導班。學員是來自全縣各鄉鎮有脱貧致富願望的農民,課堂就設在田間地頭。從選良種栽種,到病蟲害防治等田間管理,從採收包裝到產品推廣,都由朱有勇等院士教授專家親自授課。老師和學員一樣,都穿着迷彩服。

“朱院士對農民和藹可親,沒有架子,很多學員培訓回家後,不僅自己種冬季馬鈴薯和林下三七,還帶動全村羣眾一起種,一起增收脱貧。”竹塘鄉鄉長龔老五説。3年多來,瀾滄院士專家科技扶貧指導班已開展了林下三七、冬季馬鈴薯、電子商務等培訓班,培養了近千名致富帶頭人。

“我們是教書匠,沒有錢,就把科技知識教給農民,教他們發展產業脱貧致富,沒什麼了不起。”朱有勇淡淡一笑説。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5

某個烈日炎炎的中午,在一個拉祜族村寨的農家小院門口,一位年逾六旬的老人招呼身邊幾位年輕人:“走,鏟地去。”説罷扛起一把鋤頭就往村外馬鈴薯地走去,幾位年輕人也抓起鋤頭緊隨其後。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省科協主席朱有勇,幾個年輕人是他研究團隊裏的博士。

2015年,中國工程院與瀾滄縣結對幫扶,朱有勇院士帶來一支由100多名教授、博士組成的專業團隊,雲山村蒿枝壩村民小組被確定為科技扶貧示範點。從此以後,他們走到哪,村民們就跟到哪兒。“他們可是上面派來的博士!別看我們才國小文化,天天跟在他後面,不都是‘博士後’啦!”就這樣,貧困的小村莊裏有了大批“博士後”。

“房子是新蓋的、路是新修的,但村民的觀念還是舊的。”由於長期閉塞,全村人均受教育年限不足6年,2012年人均純收入只有1200多元。

“這裏並不是資源貧困,而是典型的素質貧困。越是這樣,科技扶貧越能起大作用。”朱有勇和團隊成員深入田間地頭,快速開出“脱貧藥方”——種冬季馬鈴薯。

此後的時間裏,朱有勇14次來到蒿枝壩村,大半時間是在村裏度過的。博士們居住的村民活動室被村民們稱為“科技小院”。

2016年11月,冬季馬鈴薯的種子落進了蒿枝壩的地裏。2017年春天,密密麻麻的馬鈴薯排隊“破土”。一算賬,村民們兩眼放光:平均畝產3.3噸,最高畝產4.7噸,總產值達90萬元。僅用半年時間就讓村民們的收入翻了好幾番,朱有勇和他的團隊被村民們讚不絕口。

豐產的消息幾天就傳遍了附近的村寨。如今,除了冬季馬鈴薯,蒿枝壩還先後建起冬早蔬菜、林下三七、早熟葡萄種植和禽畜養殖等科技示範基地。

“眼見為實,羣眾就看實效。”朱有勇感慨,“扶貧先得扶智,村民們不是不想幹,關鍵要扶到實處,教會他們怎麼幹!”

在過去30多年中,朱有勇團隊的農業科研成果已經造福上億農民。他們研發的“遺傳多樣性控制水稻病害”技術在全國10省區市推廣6000多萬畝,榮獲聯合國糧農組織科研一等獎;他們研發的“物種多樣性控制作物病害”技術,已在國內外應用於3億多畝旱地作物。這兩項技術都可以減少60%的農藥使用,並能增產20%~30%。

成長於土地、根植於土地、收穫於土地,從農民子弟到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將論文寫在了大地上,他最喜歡的稱號也是老鄉們送給他的——“農民教授”。

近年來,國家實施脱貧攻堅工程,朱有勇也給自己定了新目標!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6

12月2日,朱有勇榮獲“時代楷模”稱號。多年來,他研發的“遺傳多樣性控制水稻病害”技術,已在全國10省區市推廣6000多萬畝,榮獲聯合國糧農組織科研一等獎;他研發的“物種多樣性控制作物病害”技術,已在國內外應用於3億多畝旱地作物。這兩項技術都可以減少60%的農藥使用,並能增產20%~30%。

這是堅守初心的科研示範。

30多年來,朱有勇帶領團隊在生物多樣性研究中不斷創新突破,從利用物種多樣性創建作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技術體系,到如今把生境多樣性研究應用在三七、冬季馬鈴薯、早熟葡萄、冬早蔬菜、檸檬等特色產業,每一項科研成果都讓農民得到實惠。

有人説,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萬物,是人類的.衣食之源。而朱有勇總是難以割捨對土地的感情與牽掛。正如他所説:“我是農民的兒子,農民需要什麼,我就研究什麼。”

從我們朱院士身上,我們不難發現屬於他們那個年代的獨特品質和個性,做一行愛一行,兢兢業業,霸氣十足,不作出一番事業決不罷休,正因為這樣,他堅守自己的領域,一頭鑽進自己的植病學,一干就是幾十年,行程萬里,走遍大半個雲南省,深入田間地頭,為了農業的發展,為了窮苦的中國農民們的幸福生活,我們的朱院士勵精圖治,辛勤耕耘,有人疑惑朱院士為何如此孜孜不倦,我想這首先得有堅定的信念,中國是世界農業大國兼農業人口大國,然而現實不容忽視,中國的農業發展水平從大的範圍來講是不高的,一代一代的農民兄弟總是難逃脱貧窮的境地,作為農民的兒子嗎,這樣的現實一直是他心頭的一塊病。其次是敢於突破勇攀科學高峯的那份執着,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深入農業一線,就不能和中國的農民心連心,情繫情,把農民的事情當自己的事業來幹,如今朱院士的事蹟已經傳遍雲嶺的大街小巷,當年和朱院士一起激情燃燒過的知青們都成了當代中國的脊樑,教導指引中國的青年一代。

朱院士作為雲南省本地首位晉升為中國工程院農業領域的第一位院士,激勵了雲南農大的所有人,振奮了5000萬雲南同胞,為雲南農業乃至整個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要像朱院士一樣不平凡。得做到,不怕寂寞,潛心研究;不甘平庸,勇攀高峯;不辭辛勞,敢於吃苦;不求名利,教書育人;不圖享受,愛崗敬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