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師德師風演講稿3篇

來源:文萃谷 9.36K

演講稿是作為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語表達使用的文稿。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能夠利用到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還是對演講稿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師德師風演講稿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師德師風演講稿3篇

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1

生命需要教育的培育,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業。當孩子們進入學校,開始他學習的生命體驗時,教育給予生命主體的是快樂還是痛苦,是提升還是壓抑,是創造還是束縛,完全繫於教師的職業道德和職業行為。

面對21世紀,我們應該怎樣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教師,怎樣完善我們的職業道德?怎樣翻閲學生的生命,怎樣關注學生生命的內容,從而更好的為生命奠基呢?

竇桂梅老師在《為生命奠基》一書中做了很好的詮釋,有幸讀了本書,感受非常深刻。

讀完此書,最讓我感動的是竇桂梅老師的為人。她大膽、樂觀、上進、勤奮和她的拼搏精神。在她的日記本上,一直摘錄着這樣的一句話“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其樂無窮;得大道恩師而學之,樂在其中。”

竇桂梅原本並不是一位老師,她是在學校做一些雜物事。但成為一名真正的老師是竇桂梅的終生願望。 為了能成為一名老師她想盡一切辦法,爭取每一個、每一次的機會。有時學校老師有事請假,校長會安排她去代課。她非常珍惜每一次的代課機會。每擔任某一科目,她都全身心投入。教一科、愛一科、鑽研一科,因而綜合業務素質不斷提高。由於竇桂梅的執着追求和秒年個裏強烈的事業心,終於感動了學校的領導,學校才正式聘任竇桂梅為語文老師。

從教後的竇桂梅老師,博覽羣書,深入鑽研教材,教學一絲不苟,因而在1992年的5月她選《王二小》這篇課文代表學校參加吉林市閲讀教學現場會公開課時,一鳴驚人,使與會的專家和老師無不為之感動和稱讚。

成名後竇桂梅老師並沒有在讚譽聲中停滯不前,而是更加勤奮地積澱教學經驗,她閲讀大量名著和教學專著,比學趕幫,教學相長,她把自己融入班級,在學生們成長的同時,她也在不斷地豐富着自己。短短的幾年間她背誦了500多篇優秀詩詞,閲讀了大量的文學名著和教育文獻。教學成就更加輝煌。

想想自己,也是在努力踐行着教師的誓言。

記得剛剛走進優美如畫的校園,走進寬敞明亮的教室,面對的是一張張如花的笑臉,滿臉的天真無邪,滿臉的純真爛漫。看着他們,我分明知道,那是一株株期待雨露滋潤,渴望陽光照射的嫩苗,如果我不把自己的愛心痴情奉獻給他們,那該是怎樣的一種摧殘啊!

所以任職以來,我始終懷着一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教師情,“一種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顆草去”的無私奉獻情,兢兢業業地工作,勤勤懇懇地付出。一方黑板,半截粉筆,三尺講台,兩本教案,成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主題。兢業、奉獻、積極、進取成為我生活的主旋律。

數不清多少的靜謐的夜晚,我挑燈夜戰鑽研教法;記不清多少個雙休日伏於案前,潛心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為了上好一節課,設計一個自己滿意的教案,我常常通宵達旦,冥思苦想。功夫不負苦心人,我終於從一名普通教師成為學校的骨幹教師,成為學校的學科帶頭人。教學成績連年居於全鎮前矛。

永遠玩不了2005年的六月份,學校安排我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研究課題,並準備參加優質課評選,擔任五年級畢業班的班主任並且已經有五個月身孕的我為了我鍾愛的教育事業,毅然決然地接受了任務,開始精心準備。為了準備材料,不知犧牲了許多個休息日。長時間地在電腦前工作,家人擔心受到電腦輻射影響孩子的健康,曾無數次地抱怨我,而我依然無悔。當我憑着自己的努力換來優質課證書的時候,我的心裏無比欣喜。親人朋友經常問我工作幹勁那麼大,究竟是為了什麼?我一笑代答。説句實話,我現在又不等晉職稱,的確不需要如此辛苦,然而我知道,我的力量來自於“我是一名教師”,來自於我們默默奉獻、來自於我們的求實創新的精神。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托起的是明天的希望;寄託的是祖國的未來。每當我看到自己的學生成長,看到自己取得的點滴成就,就有一種滿足感。

一個好教師意味着什麼?首先意味着他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好人,善於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瞭解孩子的心靈”。教育是愛,愛就是教育。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業,世界上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嗎?如果説教師的人格力量是一種無窮的榜樣力量,那麼教師的愛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

我力求用一顆寬容的新去愛每一個學生,去照亮他們的內心深處,去點燃他們的希望與理想,去昇華的純真和善良。

記得我剛進入中心國小的第一年,新接的班裏有個叫姚魯超的同學,從小父母離異,跟隨父親和年邁的奶奶生活,家庭情況的特殊性使他從小養成了孤僻的性格,不愛與人交流,不喜歡和同學玩,學習的積極性不太高漲,成績一直不理想,今年五一過後,他出現了逃課、厭學現象。怎麼辦,現在是五年級,是他國小生涯的最後一年,放棄他,意味着他不能畢業,看到他那蒼老的父親,想到孩子輟學後渺茫的前途,我想:我決不能放棄他!一定要伴他走好國小生涯的最後一程。分析了他的情況,我認為為他樹立起自信心是關鍵。課餘,我主動和他接觸、親近。一起聊天、拉家常,零距離的接觸,打消了孩子的顧慮,他開始願意敞開心扉與老師交談了。學習的積極性有了提高。

然而好景不長,就在考試前2個周發生的這件事,又使他產生了厭學情緒。那天,班裏幾個調皮的孩子和魯超打鬧,孩子畢竟是孩子,一會,他們就鬧翻了,那幾個調皮的學生一起把魯超按倒在水坑裏,還嘲笑魯超有個邋遢父親,忍受不了羞辱的魯超完全被那羣孩子傷透了心,任憑老師和同學怎麼拉他就是不起來,還口口聲聲説要退學。得知此事,我當即對全班同學進行了教育,教育他們要關心班級的每一個同學,那幾個調皮的學生知道自己的錯誤,向魯超道了歉。後來,我又把他帶回了自己的家,讓他洗了澡,換洗了乾淨的衣服,並讓父母為其做了一頓可口的飯菜,再次讓他感受到了老師對他如親人般的關愛。自己的愛心又讓他樹立起了學習的信心。升級時語文數學成績均達到了優秀,他終於順利的畢業了。

作為一名教師,肩負着塑造人類靈魂的重任,我會用愛去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户,理解、寬容每個學生,充分信任每個學生,對學生,我始終堅持無論智商高的還是智商低的,無論家庭條件好的還是家庭條件差的,無論是安靜聽話的還是調皮搗蛋的,我都給予他們同樣的關愛。尤其市有困難的學生,更要給予百倍的關愛和幫助。滿眼都是學生,滿心都是學生,在我的世界裏,學生是最大的事;把愛獻給學生,把心獻給學生,在我的字典裏,學生是最大的字,一心為着學生,一心想着學生,在我的生活裏,學生是最美的詩。

班上的燕,就是我幫助的對象。

就在剛開學的一天早上,我正在和學生忙於課文的背誦,學生大聲背誦着,我的眼光偷偷地朝窗外瞟了一眼,因為在窗外,我發現了一個陌生的身影朝我們的教室走來:佝僂着腰,衣着陳舊,滿臉皺紋,頭髮還有些許的發白,走路一瘸一拐……説實話,看到這場面,心裏有點可憐……莫非是收破爛的?還是?……猛然間,我想到了救助貧困生的事情,莫非他是(燕的父親)?我看到他吃力地朝班級走來,我快步跑上前去,詢問道:“您找誰啊?”“我……我找燕……老師,我是來問補助貧困……”話語有些吞吐,面色有些羞怯,我的猜想果然沒有錯!他的話沒有説完,我多餘問了一句:“你是燕的……?”“我是她的爸爸。”其實聽完的時候,我好後悔……眼前的這個蒼老的父親真的是需要幫助。

我趕緊看了他的證件,幫助他完成了手續……事情進行的異常順利,他的救助很成功!

後來,我又聽説了燕一家的一些事情,家中有93歲高齡的奶奶,還有精神不太正常的母親,而燕的父親則已經是53歲了,身體以及家庭的特殊狀況使得家庭的經濟狀況十分艱難……唉,這樣的一家,真的是需要人們的關愛和幫助,看到燕的眼睛,想到她與周圍孩子的差別,心裏有一絲絲的痛!在此後的日子裏,我儘自己的所能給與她更多的關愛和幫助。

是啊,作為教師,所能夠做的不就是這些嗎?點點滴滴的一切匯成涓涓溪流,融入他的心田。她的學習的勁頭足了,上課回答問題積極了,臉上時常掛着燦爛的微笑。是啊,這就是愛的力量。

細微的小事讓我一步步地走到了學生的心裏,我懂得了孩子的需要,孩子的渴望,我也體驗到了教育的魅力。

我永遠忘不了2005的7月2日,姚魯超那淳樸憨厚的親人特意製作了一面“無私奉獻、為人師表”的錦旗送給學校和老師,他們那充滿感激的話語和目光讓我感到了為人師的快樂;永遠忘不了教師節和畢業前學生把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來的康乃馨送給我時那感人的場面,那時,我的心被幸福填得滿滿的,眼睛一次又一次地被學生的愛潮濕着,愛與感動就這樣充實着我的生命。

也許有人要問:付出了這崇高的愛,卻要守着一輩子的清貧,值得嗎?的`確,教師微薄的工資無法讓飯碗浮起富有的油花,生活環境的艱難,無法擺脱清貧與寒酸。但是,當清晨走進校園,聽到那一聲聲清脆的 “ 老師早 ”;當走進聖潔的課堂,看到那一雙雙充滿求知慾望的眼睛;當課間跟孩子們泡在一起,看到那一個個生龍活虎的身影;每天放學,當孩子們依依不捨地離開校園,用留戀的目光注視着我,伸出小手與我説再見;當夜深人靜,欣賞孩子們那一篇篇優秀習作,工作一天的疲勞便化做喜悦湧上心頭。我是多麼激動,多麼滿足,多麼富有,多麼自豪!

借用竇老師的話:教師的生命在學生身上延續,教師的價值在學生身上體現。作為一名真正的教師,是在用生命在歌唱,用生命在實踐。

我不會用華麗的辭藻去讚美什麼,不會用優美的語句去訴説什麼,我沒有紅燭燃燒自己的那份勇氣,沒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那慈母般博大的胸懷,雖然我早已知道,那間教室裏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塊黑板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筆畫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淚滴,奉獻的是自己。但是!對於當初的選擇,今生我無怨無悔。我將趁着年輕,不斷學習,不斷進取,用今朝的熱血去譜寫明日的輝煌。我將用自己的雙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中國明天的太陽!

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2

一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這樣説過:“要有良好的社會,必先有良好的個人;要有良好的個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推而廣之,要有良好的教育,必先有優秀的教師。

有人把教師比作“托起明天太陽的人”。這個比喻很恰當。“託”,不是像母雞一樣“護”着小雞;也不是像馬戲團那樣“馴”着動物。教育是一門高深的藝術,需要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投入我們全部的愛心來闡釋這“託”的含義。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心就不可能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户,更不可能使我們成為合格的、優秀的教育工作者。 古今中外,無數優秀教育工作者身體力行,無聲地向我們訴説了一個顛撲不破的道理:只有像愛自己的孩子那樣愛每一位學生,我們才能打開每一位學生心靈的窗户,才能教育好他們。

作為教師,也許大家對魏書生這個名字並不陌生。毋庸質疑,魏書生的教學當然好,可是隻有書教的好是不行的,有很多老師,書教的也不錯,但效果不一定有他好,為什麼?那就是缺少了成績獲得的另一個重要基石——對學生的愛和尊重。

他的尊重是真尊重,不虛情假意,點到為止。他對學生的尊重,就如成人之間的你我關係。從我自身看,毋庸置疑,我也是愛自己的學生的。課下,我也會對學生摸摸頭,開開玩笑;學生病了,我也會噓寒

問暖,帶他們去醫院;每逢過節,我也會把住宿的學生叫到家裏。但是,骨子裏,我還是我,學生還是學生,當他們犯了錯,我還是會站在老師的立場,會批評他們;當他們頂撞了自己,我也會覺得他們冒犯了老師的尊嚴。所以,學生對我只有一時的感動,而不是心甘情願的折服。所以當我從教室裏出來,有些被強迫的學生就不願學習了,這就是根本。

可是朋友不是,朋友託辦的事,一定要辦好,因為你怕辜負他。魏書生的課堂,應該就是這樣,學生是魏老師尊重的朋友,魏老師是學生尊敬的朋友,交換的條件是,老師給學生最好的民主,學生給老師最好的成績。因為魏書生放棄了高大,所以他收穫了親近和成功。

假如每個老師都如魏老師那樣實行民主,真正的從骨子裏去愛學生, 把老師的角色扮演的卑微一點,學生的角色強大一點,那麼,不僅有分數的成功,也會有社會道德的成熟。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面對的是一羣敢於挑戰,敢於質疑的新生代。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見解,不輕信,不盲從,他們更不會迷信老師的權威,這就更加需要我們如嚴父慈母一樣,用我們的全部愛心去感動他們。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座的同行們,在我們的教育生涯中,未來的路還很長很長,但無論我們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只要我們一如既往地用愛心去澆灌每一位學生的心靈,如同對待我們心愛的孩子一樣,我們沒有理由不成功!我堅信,今天用愛心托起的太陽,必將在明天發出燦爛奪目的光芒!

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3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塊有待雕琢的寶石。在幼兒一日生活中,我養成了一種習慣——觀察孩子,一方面是為了維持紀律,提醒他們注意安全,另一方面是為了瞭解每個孩子的興趣愛好和不同的性格特點,以便挖掘潛質,修正不足,因材施教。

有人説:教師是天底下最光榮的職業!有人説,教師是自我幸福的把握者,是孩子幸福的引路人,在每一個孩子的心目中,老師是一個最親切、最智慧、最偉大的形象。因此,我從很小的時候就希望自己長大後能成為一名教師。1994年8月,我終於如願以償,成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從那時起,我在心中就暗暗發誓:一定要成為一名受學生愛戴的教師。在從教十四年的時間裏,我從中學到國小、從國小到幼兒園,不管在哪一個工作崗位,始終以一個人民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工作中盡職盡責,不怕苦不怕累,不計較個人得失,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孩子們身上。回憶自己教過的學生,我十分自豪。他們有的上了大學,有的讀高中,有的上國小,還有的已走上了工作崗位。他們無論從哪一所學校、哪一個崗位,表現都很突出。看到他們的成長和進步,我感覺無比幸福,因為在他們成長過程中,我傾注了自己全部的愛與責任。

曾有同事問我:“劉老師,你對孩子們要求那樣嚴格,有時甚至還批評他們,為什麼他們還那麼喜歡你?”我只是淡淡的一笑,説:“可能我管的比較多吧!”雖然話説得簡單,但這簡短的三個字——“管得多”卻需要我們付出很多。為此,我不知要説多少句話,走多少路,動多少腦筋,費多少心思。

在幼兒園工作的五年多的時間裏,有三年的時間我是和大班小朋友在一起的。這其中有兩年我都接的是新孩子。其中前年的一批大班孩子還是來自原先不同的班級,各種常規要求都不一樣,孩子們的性格和學習習慣也不盡相同:有的孩子學習不專注,有的愛打架,有的不愛説話,有的挑食等等。為了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我平等地欣賞,對待身邊的每一位孩子。不管是醜的還是俊的,不管是窮的還是富的,不管是聰明還是不聰明的,我沒有理由厚此薄彼,助長孩子的自負或傷害孩子的自尊。我唯一能做的是關愛有加,為每一位孩子提供均等的發展機會,讓每一位孩子幸福得像花一樣健康成長。記得牛夢茜小朋友剛來班裏時,走路彎着腰,低着頭,眼睛從下往上看;在活動中,經常做在位子上,一言不發,整天悶悶不樂。為培養她的自信心,培養她活潑開朗的性格,我在日常工作中,開始有意的去鍛鍊她,請她為小朋友發水果,請她給大家背唐詩,請她幫老師拿東西。慢慢的,她逐漸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做事不再那樣拘謹。在活動課上,經常看到她高舉的雙手;活動間隙,時常能聽到她略帶沙啞的開心的笑聲。

夢茜的家長看到孩子發生的可喜的變化,對我們十分感激。“劉老師,我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心情,夢茜和你們在一起的這一年,開朗了很多,自信了很多。你們老師太好了。”她樸實的話語,也令我感動。我告訴她:“這是我們的工作。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做的。愛孩子,教孩子是我們的責任”。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塊有待雕琢的寶石。在幼兒一日生活中,我養成了一種習慣——觀察孩子,一方面是為了維持紀律,提醒他們注意安全,另一方面是為了瞭解每個孩子的興趣愛好和不同的性格特點,以便挖掘潛質,修正不足,因材施教。不錯的每個幼兒來自不同的家庭,性格、愛好各有不同:靜怡是一個有音樂天賦的女孩子,樂感很強,每次放音樂她都會情不自禁地隨着音樂翩翩起舞;一萱有“大將風度”,在各種集體活動中很有組織才能;佳偉既調皮又機靈,在遊戲中常常玩出新花樣,但一不小心就會闖禍,得多加註意;小瞳温順懂事,但不太和羣,性格有點孤僻,需要適當鼓勵和引導……

凡此種種,我都細心地記錄下來,用不同的方式來教導他們,並注意和家長溝通,使每個孩子都能自由而健全地發展自己的個性。看着他們天真的笑臉,我就有一種成就感。

在幼兒園我把主要的精力用在了孩子們身上,許多文字工作我是利用業餘時間做的。雖然比較辛苦,但是我卻十分快樂。因為我的付出,收穫的是孩子們濃濃的師生情。偶爾,有幾天外出學習,孩子們常在爸爸媽媽面前唸叨:“老師去哪兒了,怎麼還不回來?”有的甚至做夢也夢見老師。星期一去東營參加海河幼兒園的半日開放活動,下午回到班裏,小朋友們就像很久沒見我一樣,開心地喊起來:“劉老師。”有的則跑過來,親熱地跟我打招呼:“老師,你回來了。”週二我備課,上午一回?班裏,東澤就仰起小臉問:“老師,你出去有幾個月了?”聽到孩子們稚嫩的話語,我開心極了。一個多月的辛苦沒有白費,這些剛入園的小班孩子已經離不開老師了。

“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愛”源於高尚的師德,“愛”意味着無私的奉獻。”

在幼兒園工作的四年,是我成長最快,感受最多的四年。因為在我付出的過程中,我收穫了很多。在幼兒園這片沃土中,我與孩子們每天朝夕相處,共同成長。我用汗水和愛心澆灌着孩子們稚嫩的心田,同樣,孩子們也用他們的天真、坦率和真誠感染着我,激勵着我,促使着我一直奮鬥在幼兒教育的行列中。今年的七月我送走了我的第三批孩子,短短一年的時間,我與孩子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記得畢業典禮上,當孩子們把一束束鮮花送給我的時候,當孩子們和我擁抱在一起,不捨得離開的時候,我激動得淚水止不住地往下流。這時,懂事的旭瑞在一旁不住地安慰我:“劉老師,你別哭了,我們還會來看你的。”

每當聽到國小的老師誇獎我的孩子們時,我感到驕傲;聽到以前的家長報告孩子的好消息時,我感到欣慰;聽到孩子們打來的電話時,我感到幸福。我為我選擇了這份在充滿歡樂與温暖的樂園裏播撒愛的職業而驕傲、自豪、欣慰。把畢生的精力全都奉獻給幼兒教育事業,我無怨無悔,因為,我愛孩子,我愛幼兒教育事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