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師風活動周心得體會

來源:文萃谷 1.07W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師德師風活動周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師德師風活動周心得體會

師德師風活動周心得體會1

依據學校關於進行師德總結的要求,結合我個人工作以來的實際情況,現將我對個人在師德方面的幾點認識報告如下: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神聖職責,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世範。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自從踏上三尺講台,我深感“人類靈魂工程師”這一光榮稱號的沉重。作為教師,知識的傳播者,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能夠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行,以良好的言行舉止,崇高的道德情操去影響、去感染學生,如同在師範讀書時的那句校訓:學高為師,身正是範。

一、愛崗敬業,忠於教育事業

熱愛教師的職業,愛崗敬業是做好教學工作的前提。我覺得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盡心盡力,每一種職業都是社會的必要組成部分,不要這山望着那山高。每一個人都是平凡的,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好平凡的事,恰恰就是不平凡。

對教師職業的熱愛,忠於教育事業,愛崗敬業是作為一名合格教師必須具備的職業道德。通過自己的教學使學生具備了相關的知識,看着自己付出的努力獲得了回報,內心充滿了成就感,在新的教學工作中也就有了動力。

二、熱愛學生,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

關心學生,熱愛學生,平等對待學生是新時期教育老師必須具備的學生觀。現在學校提倡教師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這也是全社會都普遍認同的教育觀點。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才會關心學生,瞭解學生,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才不失師德風範。

但“人非聖賢,熟能無過。”更何況是尚未成年的孩子。學生犯了錯誤,也不能不管。我也常會和學生交流。讓學生能夠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問題,感受自己的所作所為給別人造成的傷害,這樣孩子會從內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從根本上改正錯誤。其實學生完全能夠從你的表情和語氣中感受出你是善意還是惡意。我想只要你是善意的,真誠的,真正的熱愛每一個學生、關心每一個學生。學生完全能接受你的批評和意見。

三、努力提高自身教學水平

精通教學業務是教師之所以成其為教師的關鍵。韓愈曾經説過“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只有精通業務,才能將科學知識準確地傳授給學生,而不致於誤人子弟。倘若學生給你提出的問題你總是不能準確地解答,在學生心中的威信也就會逐步喪失。到那時學生對你已沒有信心可言,對你所教授的學科也不可能再有興趣,當然也不可能學好這門課程。隨着美術課程特別是拓展內容的不斷更新,我仍有許多能力目標把握不住,鑽研得還不透徹,上起課來有些力不從心。另一方面,每個人都有他不同於其他人的長處和優點,學生在某方面超越教師的可能性甚大,所以,老師應該對學生的人格、思想、情感、意志給予充分的尊重。總之,我認為提高教學技能和水平,仍是我今後要努力的方向。

四、努力提高自身道德修養

通過回顧和總結,結合自己的體會,我對教師師德有了更加明確的`認識,師德建設是教師個體成長和自我完善的需要。我們不能因為其它行業的濃厚的商業氣息而使教師這個職業沾染銅臭味兒,也不應該因為別人的墮落而放棄自己的追求、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下,教師的責任重大,教師的使命感要加強。

五、本人還存在的問題

工作作風不夠紮實,遇到困難不能知難而進,有時有任其自然的鬆懈思想。在教學實踐中有時畏首畏尾,對學生的思想動態瞭解得還不夠,因此解決學生的思想上的問題常常不能得心應手。

今後,我將繼續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在行動上提高責任心,樹立一切為學生的思想,用自己的真誠之心培育人。我相信只要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刻苦提高教學業務水平,定能夠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師德師風活動周心得體會2

本學期我校德育工作在“發展教育”辦學理念的引領下,發揚“自立自強、團結合作”的xx中學人精神,堅持“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發展”的“三自”育人模式,全面實踐“發展教育”的嘗試發展、自主發展和超越發展“三個階段”的發展論,以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教師的持續發展和學校的品牌發展為目標,結合學校整體工作要求和學生實際,突出工作重點,狠抓落實,取得了滿意的成績。現對師德工作總結如下。

一、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打造精良德育師資隊伍

在學校管理的諸要素中,我們認為教師是管理的第一要素,是學校的第一資源,因此,我們奉行以“教師為本”的管理思想,堅持“尊重、培養、使用”的教師管理方針,幫助教師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搭建成長階梯,促進教師成長。通過對教師角色形象塑造、“三師制度”、校本培訓、職務培訓、優質化工程等方略全面提升德育師資隊伍的素質。

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德育師資水平

首先、號召全體教師恪守“飲水思源、寧靜致遠”的校訓,高揚“自立自強、團結合作”的學校精神,共同營造“愛國、修身、敬業、多能”的良好校風、“愛生、垂範、善教、創新”的優良教風和“尊師、律己、會學、進取”的良好學風,通過多種途徑開展師德師風建設和文明創建活動,提高教師職業水平和敬業精神。學校成立師德建設領導小組,在全程督促激勵下,有序推進了學校德育隊伍的建設,增強了師德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其次,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提高政治覺悟和道德素養。利用教師例會,結合教育教學實際,定期開展政治理論和德育知識的專題學習和研討。開展校本培訓,增強廣大教職工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提高教師的自我角色認識,奠定隊伍建設的思想基礎。

再次,對照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表彰“優秀班主任”、“師德先進個人”,通過各種渠道和媒體,廣泛宣傳師德先進典型和優秀教師羣體的感人事蹟(如在校園網設立“高級德育教師介紹”專欄等),完善建立德育導師制和高級德育教師制度,用制度和機制引領教師嚴於律己,以身作則,無私奉獻,愛崗敬業,教書育人,建設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校園工作氛圍。

2、繼續實施“三師工程”,搭建德育師資成長階梯

我校按照教師成長的規律,本學期繼續實施“三師工程”,探索和建立了“三師(經師、能師、人師)制度。

經師,強調提高教師的職業境界,要求教師嚴肅、嚴謹、嚴格地對待教育教學工作,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成為合格的教師。

能師,強調提高教師的專業境界,要求教師成為智慧型的教育專家、研究型的教師,同時具有深厚的專業功底,形成獨特的教學藝術和風格。人師,強調提高教師的事業境界,是深厚的文化修養、獨特的教學藝術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的完美統一,以自己的德、才、情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終生受益的影響和感化。

“三師工程”是一個師資培養和發展的系統過程。在此過程中,學校通過程序產生了一批教壇新秀和高級德育教師,建立了高級德育教師工作室。“三師”既是一種榮譽,又是一種待遇(享有每月的特殊津貼),還是一種崗位(有培養新教師和進行課題研究的職責)。這種做法,貫穿於整個教師生涯全過程,為教師營造了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平台與動力,形成了“不用揚鞭自奮蹄”的喜人局面。

3、建立高級德育教師聯盟。聯盟實行“契約管理”,聯盟與學校簽訂契約,有章程,有組織,有活動,有目標,聯盟活動經費實行“以獎代撥”。

二、實踐“三自”育人模式,繼續實施“主題教育”

本學期以來,學校德育線充分利用“三自”育人模式,以“生活德育、活動德育、文化德育”為德育方法與途徑,促進學生道德品德的知、情、意、行的協調發展,實現學校“高遠志向、高尚人格、高雅情趣”的“三高”德育目標。

首先是明確提出了德育的目標要求和方法途徑,並確定了十二個德育主題,做到月月有教育主題,包括:養成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審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激勵教育、環境教育、責任教育、成人教育、公民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各年級又根據自身的特點,確定了不同的教育重點。

通過對“三個年級”學生的系統教育,學生不斷成長,逐漸走向成熟,他們的行為方式由“他律”走向“自律”,再走向“律他”;行為表現也由“規範”走向“示範”,再走向“模範”。這樣的成長軌跡,正是發展教育理念引領下,學校德育由“嘗試發展”走向“自主發展”,再走向“超越發展”的“三個階段”中所追求的目標。

三、完善德育大體系,優化管理平台

“三位一體”的開放性德育體系。首先是由校長任組長,分管副校長、德育處、團委和年級部負責人蔘加的學校德育工作領導小組,統領學校的.德育工作;通過發揮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的作用和通過家訪、家長會、“家校通”、學校開放日等渠道建立家校聯繫機制。可以説,使德育紮根於家庭和社會,學校、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的開放性德育格局已經形成。

“三圈一體”的規範性德育體系。本學期繼續強化了同心圓式的以班級、年級、德育處為圈層的德育管理體系,第一圈層以班主任為主的班級常規管理,第二圈層以年級部主任為主的年級監管,第三圈層以德育處主任為主的學校宏觀管理,從而形成校內德育行政體系,通過強化行政組織管理,確保學校德育工作的規範性、有序性和有效性。

“三會一體”的自主性德育體系。“三會”是指團委會、學生會和學生自治委員會等學生組織。充分發揮“三會”在學生管理中的自治作用,讓他們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發展,讓他們自主策劃、自主組織、自主實施開展各種大型活動。

四、創新心理健康教育,拓寬德育

本學期我校在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常規工作的同時,還積極創新組織管理方法,多渠道多方式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塑造學生美麗人生。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規工作中,實行點面結合:一方面,面向全體學生舉辦心理健康教育報告會、講座,利用主題班會課和學科教學滲透以及學生社團的各項活動;另一方面,根據不同羣體和個體的需要,開展團體心理教育以及個別心理諮詢和心理輔導活動,還由學生自主組織開展活動,讓每一位學生在尋求心理輔導的同時,都能充當輔導員的角色。

還積極創新工作方法,一是心理規律與認知規律相結合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豐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二是採用“合與分”相結合的組織形式,五位心理教師既“合”在一起面向全校開展工作,又把其中四位專職的心理教師“分”到各年級駐點,工作在第一線,提高諮詢輔導教育效果。

五、構設學校文化,推動文化德育

本學期我們圍繞着“辦學理念”和“校訓”開展文化德育挖掘。學校發展教育理念中的“發展”一詞,本身就藴含着時間概念,發展的軌跡就是時間的軌跡;校訓“飲水思源,寧靜致遠”藴含着“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鏈條,揭示着時間與生命、時間與發展的契合。在學校新一輪規劃建設中,精心設置於校園各節點大小各異的日晷雕塑羣,用最古老的方式向現代學子警示着時間的流變;西校園教學區的太陽曆廣場,作為一種功能豐富的大型科普設施和地理課的實驗場,標示着日月星辰的時間更替。構建了以“時間”為主元素,把辦學理念、校訓等軟件與學校主建築、景觀等硬件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渾然一體,處處彰顯着xx中學人對“時間”的不懈追求。

隨着社會的發展,德育工作任重道遠,德育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們將不斷總結經驗,開拓創新,爭取更大的進步。

師德師風活動周心得體會3

導致師德師風現象的因素很多,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教師教育理念陳舊,其理念還停留在應試教育的框框裏,只注重學生的智育發展,忽視了學生人格培養,沒有注意心靈的溝通。二是教師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質,而教育學生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質,心理品質的缺乏輕者對學生惡語中傷,重者對學生體罰。三是在利益的驅使下急功近利,缺少愛心,不會關愛學生。四是教育評估機制,仍以應試成績為核心,教師面對各方面的壓力,延緩了師德建設的進程。師德形成決非一種表面的具體行為。任何一種師德表現都能折射出深層的東西,它包含着人才觀、學生觀、質量觀、管理觀、學習觀、評價觀等一系列相關理念在內的綜合觀念。一句話,有什麼樣的教育理念,就有什麼樣的師德表現。

面對新的情況,在推進素質教育,倡導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時,怎樣樹立新時期的師德形象,已成為廣大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筆者想講以下幾點:

一、轉變教育理念,實施差異教育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要立足於學生的成長。因此教書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從大處着眼。部分教師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習慣於只看眼前,不顧將來,以剝奪學生個性為代價換取教師的師道尊嚴,以犧牲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代價,過分苛求學生的成績,換取暫時的高分。我校有一位以教學成績好而知名的教師,他有一套成功的應試辦法,他所帶的學生在全市前20xx名中比重很大,很多家長走後門把自己的子女安在他的班,也如願考上了理想的大學,可是到了大學後,因為習慣了應試,面對大學的開放式教學環境,不能適應,不僅成績下降,還不同程度的患了。這位教師對學生的教育關注點僅僅停留在了應試上,忽視了學生全面的發展,教育理念的'落後導致教學盲點的產生。眾所周知,愛迪生七歲上學,因成績差退學,愛因斯坦兩歲説話,上學智力遲鈍,德國詩人海涅是盡人皆知的後進生,普京上國小時學習成績一塌糊塗,而現在成為力挽俄羅斯經濟大滑坡的總統。事實表明,學習成績與創造力無明顯的聯繫。創造力有早晚,先後之分,越是有個性的人,創造力越突出,個性是創造的前提,把個性多樣性作為一種有價值的東西,一種財富來加以接受,我們就不會按成績把學生分為三六九等,我們眼中就會沒有差生,只有差異。實施有差異的教育,實現有差異的發展。

二、以身示範,情感育人

搞教育不能搞跟風走,形式主義,這也是一種不理智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因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其階段性,不能強求一致,無法整齊劃一。而真正能夠給學生以偉大啟迪和深刻影響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細節。本學期,我們學校一位教師外出學習,教務主任安排我帶一週的課,對所帶班的學生很多教師已下了結論:‘上課焉,下課歡,不打不鬧不是這個班。’我精心地準備了每一堂課,課堂上,先與學生進行溝通,問問他們想聽什麼,怎麼講才能調動興趣,然後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讓每一個學生都對學政治有了新的認識,一週後,他們強烈要求我再給他們帶幾節課,如果説我受同學歡迎,其實並沒有什麼法寶,也許就是我從不訓斥學生,總是能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及時的表揚,真誠地賞識他們。我們的教師隊伍中,絕大多數責任心都很強,然而,僅僅有責任心是不夠的,變單純的“責任”為豐富的“情感”,去面對學生之間出現的各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