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走就走很好,但千萬別把它當救命稻草心靈感悟

來源:文萃谷 2.38W

昨天晚上同事聚餐,上司問我:“今年你打算去哪裏旅行啊?”

説走就走很好,但千萬別把它當救命稻草心靈感悟

“我今年沒打算旅行。”

“不會吧,你的生活方式不是每年都要出去一趟的嗎?”

我開玩笑地答:“年紀大了。”

每年年初,我習慣給自己列一個年度計劃。前幾年都會把“旅行”排在頭三條的位置,而今年我甚至沒有把旅行放進來。當時也沒去思考為什麼,只知道內心對於旅遊沒有很強烈的渴望。今天被上司這樣一問,倒尋思着到底為什麼呢?

“説走就走”很好,但千萬別把它當救命稻草

今天趁着調休,到西湖公園走一走。經歷了一冬陰霾,三月明媚的陽光格外招人喜愛。天空湛藍如洗,流雲疏朗清淡,這麼好的世界真讓人沉醉。因為是工作日,公園裏遊人並不多,每個人都恍如徜徉在和煦的春光裏,懶洋洋、輕飄飄。木棉已打上花苞,圓圓的骨朵擠滿枝頭,到三月中下旬,滿樹都會亮起來啦!腦海裏飛過木棉花炙熱的“火舌”,心裏又舒坦又暢快。往前走,一眼瞥見光禿禿的雞蛋花。張牙舞爪的枝丫無一不指向開闊的天空,狂莽、奔放、毫無顧忌。我知道,當盛夏它再度披上碩大寬厚的綠葉,掛上温潤的花朵,它又會泛出盈盈慈愛。生命在裸露與盛裝時判若兩人,集狂放與温厚於一身,雞蛋花做得天衣無縫,真是爽快又利落。再往前,則是一片荒廢的草地,鬼針草白色的花朵絲毫不比櫻花遜色,黃鵪菜高高升起了“t望塔”,台上結着明黃的花苞,細細的風經過身旁,它們輕輕搖曳。自然的精靈多麼機敏,微微的春風一吹,它們就全部跑出來了!

西湖公園不過是一個極其普通的城市公園,為排洪減澇而建,湖域面積900多畝,兩岸栽種了許多花卉植物,都不是什麼名貴品種,大葉榕啊,木棉啊,馬櫻丹啊,刺桐樹啊等等,都是城市街頭尋常見的植物,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公園,在3月明媚的`陽光下,也能給我於無盡的美感享受,隨手對準天空拍出的照片也能“西藏藍”,等到夕陽西下,蹲在近水邊,也可以把“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收入畫框。我想説的是,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裏旅行,內心是一種踏實的安定感,是不用導遊不用趕路不用找客棧的從容感,這種篤定之感是旅行所沒有的。

多年前,我曾很詫異我奶奶那一輩人的生活方式。她們生於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絕大多數人目不識丁,一輩子去過最遠的地方是縣城,我奶奶甚至連縣城都沒有去過。我曾很輕率地認為,她們真可憐,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幾多精彩。姑姑曾力邀奶奶去繁華的廣東逛一逛,去看看花花世界的神奇,然而都被她拒絕了。理由無非家裏養的幾隻雞沒人照顧,房子沒人看,狗沒人管。其實這些哪是問題所在啊,説來説去她只是更願意呆在那個經年累月廝磨慣了的小天地罷了。現在,我也稍微能領會了。安駐於日常,“偃鼠河,不過滿腹”的小心思,踏實於小天地的自在感,也絕不會亞於“説走就走”的自由任性。前者是內裏的平和喜悦,有點像吃清粥小菜,樂在其中;後者則肆意張揚,有大片的色彩

現在似乎很流行“説走就走”,乍看之下覺得好像很快意恩仇,然而仔細推敲起來不禁會生出疑問:為什麼非要“説走就走”呢?要知道,在社會還沒有大跨步發展以前,人們是不喜歡出門的啊。那時候人們守着細長如流水的日子,慢慢查看物候的變換,每個時令節氣都會在人們內心的那一灘湖水裏激起漣漪。工業革命促進了文明大發展,地理大發現讓地球成為相互連接的整體,而交通工具、通訊手段的發展,又讓出門變得快捷、舒適。伴隨着全球擴張的是人們越來越挑剔的胃口,更是一顆越來越狂躁的心。人們再也沒有耐心去等候燕子飛回來,再也不會關心門口的那從苔蘚什麼時候變綠。“説走就走”的畫外音好比是:“我一刻也受不住了,我要離開這裏。”殊不知,每一次“説走就走”都不過是暫時的逃離,它像一片止痛藥,暫時安撫你的情緒,卻無法根除你間歇性煩悶、焦躁的病症。可怕的是,很多人卻把“説走就走”當成了救命稻草。

安駐當下,在當下這一刻體會到“自由王國”的超脱感,雖是日復一日的日常人倫,卻也過得怡然自得;粗茶淡飯、朝九晚五,也能頗有體會,這樣的充實感是會讓我們的內心微微盪漾起幸福的水花吧。因此,我要説:“説走就走”很好,但安駐於日常,滿足於人倫,也不啻為一種更加恆久的幸福。(文/雲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