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抗疫事蹟材料

來源:文萃谷 1.69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事蹟材料吧,事蹟材料是對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模範事蹟進行綜合整理所形成的總結性書面材料。一般事蹟材料是怎麼起草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社區抗疫事蹟材料,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社區抗疫事蹟材料

社區抗疫事蹟材料1

在吉林市豐滿區江南街道長江社區有這樣一名大學生,她是江南街道前鋒汽貿小區448户居民的網格長,是居民口中親切的“小李”,她用實際行動書寫着新時代網格員的執着和堅守,她就是小紅。

千門萬户勤奔走,細緻排查不放過。小紅作為前鋒汽貿小區排查點的負責人,對其所管轄的網格展開地毯式摸排,建立完善轄區居民情況明細表,耐心做好居家人員的思想工作,充分發揮她“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密切關注轄區人員動態,並且動員居民羣防羣控,主動自報、積極舉報,並及時核查,確保不漏報、不瞞報。“今天你測體温了嗎?正常嗎?核酸檢測做了嗎?還有我們幫忙辦理的事嗎?有什麼需要及時聯繫我們。”這是她每天通過微信、電話、上門經常和居民説的話。正是通過嚴密的排查,確保了轄區各項工作開展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您好,您需要的生活用品我們已經買回來放在您家門口了!”這句話成了小紅重複最多的話。每天就看着她一個小小的身軀裹在防護服裏,左手提着重重的蔬果生活用品,右手提着快遞,奔走在一户户隔離居民家的路上。每當居民對她表示感謝時,彷彿所有的勞累都瞬間消失了。有志願者説:“紅姐,你怎麼總抬不起來腳走路呀?”殊不知她的鞋早就磨開膠了,她每天穿梭在小區內,採酸需要她、配送需要她、消殺需要她,她那雙已經開膠的鞋就是她“跑腿”生活的最好見證。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如何有效宣傳防疫知識成了她冥思苦想的事,恰逢此時網絡土味情話盛行,於是就有了:“只要還有一根葱,不往菜市場裏衝,只要還有一滴油,躲在屋裏不露頭……”這樣接地氣的宣傳語,成了小區的一道亮點,居民會心一笑的同時,也瞭解防疫要求。她還通過建立微信羣推送新聞鏈接、張貼防疫公告、發放宣傳手冊、懸掛橫幅標語等形式,向廣大羣眾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她將自己編輯的“土味宣傳語”發到羣裏,讓足不出户的居民對枯燥的居家生活增添了一份樂趣,用寓教於樂的方式做到全覆蓋、無死角宣傳,極大提高居民對防疫政策的知曉率和自我防控能力,樹牢了居民羣防羣控的信心和決心。

為幫助轄區居民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心理疏導工作,小紅又化身心理撫慰員,用愛暖人心,用情慰心靈。可見面就見面,不能見面就電話或微信視頻聯繫,她自己要是解決不了的,第一時間聯繫街道將她網格居民的情況進行上報,並能第一時間聯繫心理諮詢老師給予居民進行心理疏導,不僅當好了羣眾的情緒疏導員,也能給居民尋找最好的心理疏導方式,為助力打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構築了強大心理防線。

社區抗疫事蹟材料2

在剛剛結束的抗擊疫情中,有這樣一位勇敢而大愛的青年,他就是在家備考的小孫,在得到區域核酸檢測通知後,他第一時間響應美溪鎮志願者招募號召,主動參加到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工作中。雖然他此時正在備考公務員考試,但是他卻義無反顧的投入到抗擊疫情的戰鬥中,他用青年志願者特有的熱情為家鄉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為一線工作人員分擔壓力。

3月29日小孫正式加入到美溪鎮核酸檢測小組,他所在的醫院核酸檢測點,輻射小區1000多人,4個養老院需入户採集,還有小區內需要入户的老人。小孫在接受培訓後,迅速加入到工作中。當他看到小組裏年長的工作人員操作手機有些困難時,他就主動把工作“搶”過來,高效又不失細緻,與醫護人員配合默契。同組人員心疼他,建議輪流休息,可小孫卻閒不住,一會幫着維持秩序,一會幫着環境消殺,在核酸檢測點連續奮戰6天,他每天都是第一個到最後一個走。每當他們小組被分配入户採集工作任務時,他都會主動要求入户,他説這種鍛鍊身體的好機會可不能讓給別人,甚至是在進行重點區域入户採樣時,他亦不退縮。防護服密不透風,入户工作又需要極大的體力消耗,他臉上的汗水常常順着臉頰滑落,打濕口罩,每次脱下防護服時,衣服都已經濕透,他卻從來沒有半句怨言。有居民對他説,你們每天在外面風吹日曬,真是太辛苦了,他總是回居民以笑容,他在心底覺得,有幸作為志願者能守護家鄉一方平安,就是再累也是值得的。

3月29日,他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度過了24歲生日,小孫説,“過去都是我接受國家和社會的培養和關愛,現在我已經不再是孩子,以己之力,盡己所能,絕不退縮,時刻準備着為疫情防控貢獻一份青春力量。”他是這麼説也是這麼做的。

少年不懼歲月長,彼方尚有榮光在。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小孫的表現彰顯了青年志願者的良好精神風貌和責任擔當,也描繪了青春最美好的樣子。

社區抗疫事蹟材料3

“您好,請配合我們量一下體温,謝謝。”大學生志願者賴xx正在給進入小區居民測量體温,出現疫情之後,來自閩南理工學院__級財務與會計學院資產評估專業的學生賴xx主動請戰“守護健康·戰“疫”有我——新時代文明實踐社區防疫志願服務活動。在學校,她是青年志願者中的一員,參加過大大小小的志願活動,並獲得“優秀志願者”的榮譽稱號。放寒假在家裏,她時時關心疫情情況,總想在這個特殊時期為社會做點什麼。當得知西城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在招募抗疫志願者時,便立即報名參加”新時代文明實踐社區防疫志願服務活動”,第一時間前往西興社區找到相關負責人,投身一線,抗擊疫情,並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中,密切配合社區工作人員進行防疫宣傳,測量體温、登記信息,勸導居民少出門、不串門、不集聚,為他們認真細緻地講解疫情防控相關知識。還通過張貼標語、發放材料等方式,耐心宣傳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和防護措施,提高小區居民的防範意識。

每天9:00到18:00,賴xx都在執勤點工作。“您好,您是小區居民嗎?”…每一輛來往車輛和進入小區人員都要檢查和記錄。靠着這樣細碎而認真的排查,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出力。15日的雨很大,16日的風很冷,但這些都未阻擋她的腳步。她説“許多醫護人員都日夜奮戰在防疫一線,作為一名光榮的入黨積極分子,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更要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她始終秉承着“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活躍在防控一線。面對疫情,她用青年顯擔當的精神生動詮釋了一名新時代大學生的無私奉獻,報國為民的堅定信念。在她身上,我們看到了新的風采、新的力量,也看到了抗疫一定會勝利。

社區抗疫事蹟材料4

“我是黨員,志願者必須有我”,4月5日,疫情防控形勢越來越嚴峻,收到消息的汾飛集團公用服務公司黨員陳晉明在安頓好家裏後便匆匆出了家門。這一天剛好是他本人農曆生日,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的40歲生日將在防疫志願者的崗位上度過。

“疫情就是命令,在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身為共產黨員就應該衝鋒在前。”報到當天,陳晉明即被分配到企業一線採集信息並協助核酸檢測,志願者人手不夠,他一人單獨一個小組負責兩個企業260餘人的信息採集錄入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在領取到防疫物資後,已是深夜。

然而去了企業現場才知情況更加複雜,因統計信息有誤,實際現場是3家企業500餘人,有紡織企業車間不能停工,有工地工人已經全員休息,園區剛開始封閉管理,企業負責人和員工對深夜開展信息錄入工作不理解。陳晉明不僅要控制現場局面有序組織起信息採集工作還要重新統計人員,確保不漏一人。在漫長的工作結束後,又收到已錄完的企業有新增信息,不得不再次返回,一個晚上下來他在企業之間來回奔走,一度刷新自己微信運動步數直逼3萬步。全部信息錄入工作結束後,當他返回隔離酒店已到凌晨4點。然而為保證6日中午十二點前完成核酸檢測任務,陳晉明只休息了一個多小時,又在6點重新披掛上陣,與醫護人員一起入企開展核酸檢測…

志願者實行閉環管理,陳晉明自從在志願者崗位就位後,再也沒有回家,這10天以來,陳晉明不管是入企採集還是分發物資,不分是白天還是黑夜,哪裏有需要哪裏就有他的身影。為了確保採集對象和志願者其他隊員的安全,他定時噴灑消毒液,嚴格佩戴防護用品,每天的臉上、耳朵上都有深深的勒痕,但隔離的是病毒不能隔離關懷,越是這種時候,越是要把工作做細。考慮到企業生產的實際情況,陳晉明認真琢磨信息採集軟件邏輯,提前與企業負責人做好溝通協調,優化流程,儘可能減少羣眾聚集和排隊等待時間,設身處地換位思考,不厭其煩示範講解,用真情撫慰他們焦慮的心情,“大家都是為了儘快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相互配合得越默契,最後達到的結果就越好嘛”,在隨後幾輪核酸檢測中,效率越來越高,受到企業、羣眾的高度評價。

然而默默堅守的背後也有不為人知的辛酸,陳晉明的愛人是一名教師也是一名黨員,疫情暴發以來也向社區報備加入社區志願者,不僅要在家上網課,還要在小區核酸檢測時作為志願者維持秩序,陳晉明對愛人説“我做志願者只專心做好一項工作,你在家裏要應對很多項任務”。兩個人在不同崗位上堅守着自己職責,都能相互理解,但這樣一來照顧11歲女兒的時間就更少了,“孩子越懂事,越是支持爸爸媽媽的工作,就越感覺對孩子有虧欠,但是我是黨員,是抗疫‘志願兵’,在疫情面前,讓更多的家庭平安團聚是我的職責所在,我必須堅守崗位。”陳晉明如是説。

社區抗疫事蹟材料5

平安是人民的福祉,安定的社會秩序需要我們共同守護。我校信息工程學院20級學生小侯於2022年1月11日響應政府為充分發揮青年在構建平安和諧社會環境中的積極作用,讓青春與家鄉來一場“雙向奔赴”的倡議,及時與所在縣,街道主動對接,加入當地大學生團員志願者隊伍,成為了雲夢社區的一名志願者,在志願崗位上努力發光發熱,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在志願者崗位上,小侯同學切實的為人民服務積極協助開展全民核酸工作和卡點值班登記工作,在全面核酸現場秩序進行維護,確保現場秩序的穩定,引導人民羣眾便捷的完成核酸檢測,保證不漏檢不混檢;還積極參與了“敲門行動”和“雙禁行動”來幫助防疫信息更加完整,為人民的安全加“保險”。忘不了的是寒冬之下手被凍得通紅仍然堅持核酸檢測信息錄入;是“敲門行動”中沒有桌椅板凳蹲在地上也要完成手動登記;是即使大年三十家人團聚的日子也要堅持夜間“雙禁”巡邏......

在這期間,小侯同學在忙碌之餘依舊注意到雖然居民的日常生活因疫情防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但他們仍可以積極配合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對疫情防控的志願者及工作人員,報以理解和積極配合的態度,這讓她不禁感動感慨於我們偉大祖國的凝聚力。

她堅信:“共同戰疫,抗疫有我,在這場阻擊戰中,我們當以奉獻詮釋信念、以行動彰顯忠誠、以初心不變擔當使命,書寫新時代雷鋒故事的生動篇章,彰顯“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充分展現青年志願者勇挑重擔、樂於奉獻的紮實作風和朝氣蓬勃、吃苦耐勞的精神面貌,讓祖國,人民認同我,讓祖國和人民相信有我們明天會更好。”小侯同學主動到社區參加志願服務活動,用實際行動完美詮釋了一名大學生的'青春靚麗本色。

社區抗疫事蹟材料6

2022年1月7日凌晨,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驚醒了睡夢中的邢維斌,吳家稻地村楊書記聲音急促:“趕緊到豐達園集合!”

邢維斌掛掉電話,火速驅車來到豐達園社區。在聽取上級關於疫情的指令後,他了解到豐達園社區已是高風險封控區域,要求村居對每棟樓進行入户通知並封控。這個任務直面感染區域,隨時有被感染的風險,作為一名退役軍人,邢維斌當仁不讓,第一個報名參加志願隊。他説:“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生命重於泰山。”在嚴峻形勢前,他毅然舍小家顧大家,穿上防護服,衝上了疫情防控的最前沿。

從此,20餘個白天黑夜,大家總能看到邢維斌忙碌的身影。他忙碌在豐達園的每一棟樓、每一個角落,完成防疫消殺、入户核酸、安裝門磁等各項工作。在樓前站崗執勤,他一站就是十幾個小時,忘記了年齡、時間,忘記了疲勞、嚴寒,他不分晝夜,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疫阻擊戰中,默默為豐達園的順利解封貢獻力量,守護着豐達園居民的幸福安康。

工作同時,他還積極聯繫志願者分批進入社區進行志願服務,哪裏有困難、哪裏最危險,哪裏就有邢維斌的身影。他説:“我是一名黨員,又是一名退役軍人,作為黨員我光榮,作為退役軍人我驕傲,疫情不退我不退,不把病毒消滅淨我不回家!”沒有華麗的辭藻,只有實際行動,他真正起到了共產黨員和退役軍人的先鋒模範作用,在危難時刻彰顯出軍人本色。

社區抗疫事蹟材料7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期間,胡張鄉青年志願者郭子鈺每天都保持着飽滿的工作熱情,及時關注所在村的卡口防護與疫苗接種工作外,並負責全鄉疫情防控摸排,及時上報所有省內外疫情發生地來返人員的信息。

在工作中,她放棄節假日,始終堅守崗位,隨時進行數據的排查、彙總,力爭在最短時間將轉辦函上的名單落實到位,對村裏自排出的每一位人員信息力爭準確上報。對於村裏的管控人員,她時常電話聯繫,確保他們都在家安心隔離,告知書也是親手送到返鄉人員門前,確保返鄉人員清楚自己的隔離措施與注意事項,她做事較真,全方位宣傳防控知識,引導村民儘量不要外出,禁止大型聚會和人員聚集,確保上級要求能夠落實到位。

她始終堅持把人民羣眾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一時間響應上級關於防疫防控的各項決策部署,科學應戰,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青春力量。

社區抗疫事蹟材料8

疫情當前,xx所有的街道和社區都成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平日裏普通的市政工作者紛紛變身為防疫一線的“戰士”。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他們用自己的身軀奮力守護居民健康,傳遞愛的温暖,為居民築牢社區“防疫牆”。

來自城關市政設施養護所的孫凱同志就是xx市政下沉社區青年志願者中的一員,今年30歲。面對疫情,他積極響應市住建局及中心的號召,在所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安排部署下,以最快的速度加入疫情防控隊伍中,按照防疫要求和社區的工作安排,20多天來他輾轉幾個防疫點位,起早貪黑,默默奉獻,履行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

10月20日,孫凱同志在南昌路社區開展地毯式電話排查黃碼工作,對社區黃碼人員進行健康碼、核酸檢測情況核查與心理疏導等。晚上回到所裏值夜班,凌晨12點接到電話通知:21日凌晨5:50到鴻運潤園集合,到雁北街道開展疫情防控支援工作。

在雁北路國小核酸檢測現場,他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社區工作人員開展工作,熟練操作各項工作流程,維持現場秩序,認真核對、快速登記居民身份信息,引導市民有序排隊進場,耐心解答市民提出的各種問題,一絲不苟,忙前忙後,幫助市民順利完成採樣。這一天,從大清早一直忙到晚上12點半,他才返回家中休息。

10月22日,孫凱同志居住的小區封了一天,剛開始得知小區封閉,自己心頭一點準備也沒有,手頭上還有些單位的工作也沒法進行,有點沮喪。“想了想,既然現在人不能出小區,那就電話溝通工作,順便在小區做點事情。”恰好小區缺少疫情防控志願者,他就加入了志願者隊伍,和其他志願者一起維護小區的秩序、清潔衞生,勸導在小區裏閒逛居民回到家中自行隔離。

10月23日小區解封以後,他又接受組織安排下沉到安寧區孔家崖街道水掛莊社區。為了疫情防控工作更好地開展,社區需要對所屬範圍內的居民居住情況進行排查,他主動要求入户排查,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和要求。水掛莊社區多為出租的民房,居住人員複雜,流動性較大,排查登記的工作最為繁瑣,偶爾還會吃閉門羹,但他沒有氣餒,通過每天“白+黑”的工作機制,和社區工作者將400多户逐一走訪,累計詢問登記4500多人。

隨着疫情的發展,根據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社區採取對交通要道進行封堵的措施,以便有效切斷病毒傳播途徑。硬核封堵之後,有很多居民不理解,甚至言辭激烈,孫凱同志沒有卻步,他選擇迎難而上,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耐心地勸説讓居民靜待家中。通過他和其他志願者的努力,為社區的疫情防控築起了一道“銅牆鐵壁”。

自從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以來,很多時候,孫凱同志回到家已是半夜,天剛亮就又走了。他的愛人石梨霞是城關區統計局的工作人員,也同樣是下沉社區的志願者,她也是隔三差五的夜間執勤,兩人見面、交流的時間都特別少。他們還有個才6個多月大的孩子,因為疫情孩子只能由遠在臨洮老家的父母看護,他們已經2個月沒有見過孩子了。疫情面前,他們沒有絲毫畏懼,積極為市民服務,把社區的居民看作是自家人,引導居民做好個人防護,協助核酸檢測,對每項工作都盡職盡責。可是面對孩子,他們卻只能滿心想念和愧疚。

就是這樣的一對夫妻,每天在xx,每天難見面;晝夜有聯繫,晝夜不相逢。面對疫情防控嚴峻形勢,有無數夫妻舍小家、為大家,義無反顧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線。夫妻志願者也只是xx志願者中的一個縮影,像他們這樣奉獻在一線、戰鬥在一線的志願者們還有成千上萬,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志願者們是一羣默默無聞的守護者,也是生活中平凡的英雄,那一抹志願“紅”成為了城市最堅強的保護色和最亮麗的風景線。

社區抗疫事蹟材料9

作為內科主治醫師,小陳特別擅長呼吸內科各種疾病診治和肺功能檢測。面對這次新冠肺炎的襲擊,小陳第一時間主動請纓加入到一線救治中。從1月23日到現在,他一直待在發熱病房中不曾出來,穿着悶熱的防護服、帶上橡膠手套、防護眼鏡、厚厚的帽子和口罩,寒冷的冬天也悶出了一層細密的汗。即便這樣的工作環境,他依然耐心、細心對確診病人進行救治。作為青年骨幹醫生,小陳還毅然站出來成為醫院第一批留觀醫療救治組的醫務人員。

大年三十的鞭炮聲中,小陳接到小女兒的視頻電話,問他什麼時候能回家。視頻裏女兒稚嫩的聲音和滿懷期待的眼神,讓他不禁紅了眼睛。他告訴女兒,爸爸正在為大家“打怪獸”,等打完便回家。懂事的女兒卻告訴他:“我在家很聽話,爸爸安心打怪獸。爸爸永遠是大英雄。”

社區抗疫事蹟材料10

“疫情就命令、抗疫就是戰鬥、黨員就是先鋒”!

縣委、縣政府號令:全體黨員下沉社區開展疫情聯防聯控,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走,到抗疫前線去!”縣供銷社黨組成員阮樹斌聞令即動,第一時間到土井社區報到,臨危受命,勇挑重擔,用責任和擔當為戰區居民的生命和健康築牢最後一道防線。

作為縣供銷社黨組成員,參與疫情防控人員的口罩、酒精、消毒液需要籌備,縣直單位居家黨員幹部下沉社區領取任務和民主街6個路口值守需要督辦,部門需要協調,住户需要排查,防區需要消毒,卡口需要值守......這就是阮樹斌的戰鬥!餓了有方便麪,困了有帳篷,一天一天,風雨無阻。

“阮主任,這多路口要守,人員不夠怎麼辦?”“同志,請問你們誰負責?我們不能出門生活物資怎麼辦?”“我家老人的藥用完了怎麼辦?”“我家水管子破了需要修怎麼辦?”......作為土井社區重點封閉管理的小區,三星家園是一個開放式小區,四通八達,進出口多,人員複雜,防控難度大。阮樹斌接到任務後,迅速組建黨員突擊隊和志願服務隊,制定防控措施,落實崗位責任,將“抗疫黨員突擊隊”的紅旗插在小區內。鮮紅的旗幟映入居民的眼簾,“快看,那不是供銷社的阮主任嗎?”“來了就好!來了就好!”有幾個認識阮樹斌的居民在自家陽台上高興的喊道。恐慌之際,焦急的人們找到了組織,看到了希望,平復了心理。

“路口全部封堵,保留一個出口,禁止人員進出”“黨員負責消毒、排查,消毒要道邊到角,排查要不漏一户一人”“志願者負責宣傳、勸阻、代購,做好排查台賬”“幹部負責住户的包保和卡口值守”“建立三星家園微信羣,發佈信息、傾聽民聲,心理疏導、代購物資”......針對防控措施和應急救助,阮樹斌都用心思考、用心做好。“我們要理解支持,積極配合”“我們不出去,呆在家裏不添亂”,小區居民看在眼裏,明在心裏。

“柔性服務、硬性防控”!截止目前,該小區共排查登記350户1048名人,全部落實一日兩查,一户多包,沒有發生一起傳染,沒有發生一起投訴,民主街6個卡口也沒有發生一起糾紛。

戰“疫”還在進行,“疫情不銷,戰鬥不止”!風風火火、急急忙忙的阮樹斌率領着一羣逆行者們依堅守在抗“疫”的前沿陣地,他們把崗位當戰場,視居民為親人,用黨性守護堡壘,用愛心温暖民心,發揚供銷人的“扁擔精神”,用實際行動彰顯了共產黨人的使命和擔當。

社區抗疫事蹟材料11

小戴,男,1972年生,1990年參加工作,中共黨員,現任滁州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隊一大隊二中隊中隊長。從警15年,28年黨齡。2018年度被評為滁州市首屆亭城美警稱號,2019年榮立二等功,2019年被評為全市優秀共產黨員。

2019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降臨武漢,隨既向全國漫延開來,在疫情面前,小戴同志按照“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指示精神,堅守崗位,無所畏懼,嚴防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散,奉行“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用忠誠保障萬家團圓、羣眾安康,用行動塑造馬路“逆行者”的形象。

疫情發生後,按照上級的部署安排,大隊抽調近三分之二的警力支援各高速路口、國省道進城路口配合相關單位人員對進出城車輛進行嚴格檢查登記。他所在中隊負責城區留守值勤,他結合羣眾出門少、路上行人少、車輛少,但交警巡邏勤務沒有少的特點,進一步科學勤務,加強民警對轄區、菜場、超市、醫院、小診所、藥房等人員易聚集區域的巡控。疫情剛暴發時,部分羣眾尤其中老年人羣對於口罩的需求量增大,開始在藥店聚集購買口罩,由於疫情發生突然並且藥店存貨量較少,一時難以大量供給,羣眾意見很大聚集在一起不願意離開,該同志通過和藥店的溝通以及周邊羣眾的走訪,要求藥店及時登記大家的姓名電話,到貨後按順序電話通知領取,勸導羣眾登記後及時離開避免長時間的聚集一起造成不必要的風險。疫情關乎着千家萬户百姓的生命安危。疫情面前,不僅僅是公安部門以及醫療部門,壓力同樣表現在社區的工作中,他要中隊黨員同志放棄休息時間,主動到所在小區門口配合門衞及社區人員,對進出車輛、人員進行檢測;對不能理解的居民,耐心勸導、穩定情緒;對於喜歡在小區廣場扎堆、打牌的居民,及時制止並做好思想上的勸導。

二月中旬,市區突降大雪,他帶領中隊人員加班在一線,在做好城區的巡邏工作同時,對易結冰的道路和橋樑不間斷的巡邏,並及時報告值班領導相關情況,同時協調市政部門及時清理積雪。至次日晚,小戴在路面值守了20小時,奮戰在雨雪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自抗疫工作開展以來,他近乎很少回家,家中有年邁的父母,他舍小家為大家。日常的工作接觸的人員多,存在一定的風險。面對風險,他沒有退縮、膽怯,關鍵時刻主動請纓,危難之際衝鋒在前,充分展現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一切以人民健康至上、守護好一方平安和諧的高尚情操。

社區抗疫事蹟材料12

XX是一名鐵路職工,今年52歲,他自2019年參加抗疫工作志願者以來,一直奮戰在抗疫的最前線,為防疫、社區等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XX有一種長期堅持的工作韌勁。在疫情發生後,他主動請纓,克服單位倒班的困難,積極參與到長江路、高速公路卡口及社區志願服務當中,為進入主城區的人員進行體温檢測和車輛信息登記。在疫情嚴重時期,他克服嚴寒和酷暑,忍受了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難。

XX有一種嚴謹的工作作風。他曾當過兵,養成了一種嚴謹的工作作風,在工作中嚴格按照防疫工作要求去做,他到卡點或社區參加志願活動從不遲到,按時按點,説到做到,得到了領導的信任和同志們的好評。

XX有一種良好的為人處事態度。他在工作中能與其他志願者友好相處,與機關幹部和領導密切配合,任何事情總是搶在前面去做,做到了吃苦在前,享受在後,體現了一位志願者的良好風範。

XX有一種高尚的人格。他在兩年多的疫情防控中,從不計較個人利益,不計報酬,而且還自己出錢給志願者買物資,在志願者中起到了一位“老大哥”的作用。

XX是一名優秀的抗疫志願者,是金都志願者的典範。

社區抗疫事蹟材料13

小孫,從1月9日接到疫情防控消息的那一刻起,他就一直奮鬥在抗疫一線。

9日清晨,根據濱海新區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他立刻組織全體職工進行第一遍核酸篩查。剛從醫院的大門出來,他就接到了建投集團建管公司打來的電話,要他火速組織人員開展疫情隔離點改造工作。撂下電話,他帶着管理人員火速趕往濱海新區鴻泊酒店。這一次,從清晨忙到深夜,他回到宿舍的那一刻,牆上的掛鐘已指向臨晨4點。

鴻泊酒店的44個房間改造任務只是一個開始。

從1月9日到15日,時間卻容不得他休息。勘探現場、統籌人員、督導施工,從濱海新區第三養護院、青皮樹酒店,到生態城希爾頓酒店,橫跨47公里,他就好像一個鐵打的人,在幾個現場連軸轉。

15日下午1點,希爾頓酒店改造驗收工作順利完成。根據最新疫情防控要求,隔離點建設新增工作仍在進行。

現在,他還在現場奔波,堅守施工一線。

社區抗疫事蹟材料14

20xx年,從河北醫科大學研究生畢業後,小鄧來到滄州市人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成為了一名醫生。

今年大年三十這天,他沒回河間老家。對於他來説,這是一個“反常”的舉動。因為母親去年去世,按照鄉間的傳統,他是要到母親墳前上墳的。

沒有回去的原因,是當時他已處於“待命”狀態。對他來説,這與一個戰士準備上戰場,是沒有什麼區別的。

當天下午5點多,電話到了。

仗,打響了。

當時小鄧正與家人準備年夜飯。自從母親去世後,父親一直狀態不好,身邊離不開人,正陪着他在滄州過年。孩子又小,這個家,就只能交給妻子了。

臨別,妻子問他什麼時候能回來。小鄧突然心裏有些難受,他實在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來。有句話在心裏一閃但他沒説,直到接受小編採訪時,他才説——“我甚至不知道,還能不能回來。”

怕父親聽到他們的對話,只説醫院有重症病人需要搶救,小鄧出發了。

與戰友們打了一場場硬仗

“要是説當時心裏不緊張,那是騙人的”,小鄧説,“即使從醫多年,面對那麼多的‘未知’時,心裏肯定是會有一些緊張的,有忐忑,也有牽掛,但醫者大愛的信念讓我無悔。”作為專業的醫生,他只能戰勝這種緊張,而不能讓這種情緒控制了自己。

“我們身後就是滄州,我們的家人、朋友,滄州父老,都在我們身後,我們必須堅守這道防線……”小鄧説。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了一個醫學團隊長期以來所積澱下的專業素養與“戰鬥力”。從22:00首位患者接診轉運到次日凌晨0:25患者及時得到救治,他所在的這個團隊迸發出了強大的力量。全程轉診到整個診療過程,既要保證診療的及時、準確,又要保證各個環節的防護到位,避免交叉感染……一切診療程序結束,脱下隔離衣時,常常全身濕透。

就是在這種沉重的壓力下,小鄧和同事們順利完成了一個又一個任務,尤其是在搶救一例危重病人時,他們更是通過不懈的努力,創造了一個生命的奇蹟,得到了省專家充分肯定和好評。

小鄧説,除了上述任務,作為第一批隔離病房裏的醫務人員,他們還要盡全力摸索經驗,建立多個診療過程中需要的模板,用專業的眼光發現注意事項,這些都會作為寶貴的財富交接給後續進入的戰友手中。

忙碌完一天的他,脱下沉重的防護服,又坐到電腦前開始書寫病歷

“父親一句話都沒説,他只是哭”

從大年三十那天進入隔離病房,直到初七晚上出來,在指定地點接受醫學隔離觀察。小鄧一直沒有看到過陽光。所以,出來以後終於能看到陽光打進窗户,他都覺得是件美好又奢侈的事情。

出隔離病房以後,他第一時間撥通了姐姐的微信視頻,想跟父親報一下平安。説到當時的情景,電話那頭的小鄧已是強壓住自己激動的情緒,但終於還是哭了:“我想……跟父親説句‘沒事’,可父親……一句話都沒説……他只是哭……”

視頻裏的父親,看着“眼前”的兒子,一句話都説不出來,只是哭。而小鄧,當時也一下子一句話都説不出來了,他也只能對着視頻裏的父親,淚流滿面。

小鄧説,結束醫學觀察以後,他就要重返工作崗位了。而他也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那就是,只要“戰情”需要,他隨時準備着一聲令下,重返“戰場”!

社區抗疫事蹟材料15

他曾經是名戰士,雖然已經退伍,但在疫情發生後,毫不猶豫地奮戰在社區防疫第一線,他退伍不褪色,是再上“新”戰場的退伍軍人志願者——家住向陽街道的劉xx。

劉xx在部隊服役18年,曾榮立三等功。從部隊轉業到阜陽市直企業工作期間,多次評為優秀黨員,2021年獲中共中央頒發的光榮在黨50週年紀念章。也曾被阜陽市政府下文批准為轉業幹部先進工作者稱號。

近十幾年,劉xx患上了冠心病,在醫院做了心臟支架手術,長期服藥維持,同時還患有嚴重的腰間盤突出症,醫生多次催他手術。但當劉xx得知疫情防控急需志願者時,依然聞令而動,奉獻了自己的“白髮老兵”力量。

為了防範不明人員疫情輸入,劉xx帶頭在卡點值班,讓幹部執行鐵的紀律,他細緻地為進出防疫點的人員進行身份證實名登記,並測量體温,詢問去向等。隨着阜城的防疫政策升級,主城區道路全部封堵,小區只留一個出口,卡點值班人員的責任愈發重要,但他依舊堅守崗位職責,從未退縮,當遇到進出人員不配合時,劉xx總是苦口婆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作為向陽街道辦事處胡橋社區疫情聯防聯控宣傳員,劉xx在值守卡點之外,更是利用朋友圈、微信羣積極宣傳阜城的最新防疫政策,傳遞黨和政府的聲音,讓服務的社區居民知政策,守規矩。

在疫情防控中,劉xx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更加強烈,默默堅守着社區防線、守護着百姓安全。長時間的日夜堅守,雖然也讓這位老兵身心疲憊,但為了守護羣眾的生命健康,劉xx總是説:“我是軍人,我是黨員,我必須多幹點,我要盯住人,守住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