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人生不委屈

來源:文萃谷 2.86W

誰的人生不委屈1

誰的人生不委屈

早年間,美國有家電視台,播出了個很轟動的節目。

主持人請一位極有聲望的心靈導師出場。

導師向觀眾展示一隻有許多小抽屜的木箱,把木箱留給主持人,然後轉過身背對觀眾。他要表演的是:透視你的心!

第一個上來的是位家庭主婦,心靈學導師並不回頭,説:請主持人拉開木箱上標號為6的小抽屜,取出裏邊的信封,交給這位觀眾。

主婦打開信封,看了一眼,頓時淚如雨下,説:導師,你看到了我的心裏,看到了我這些年的辛酸心路。你一定是上帝派來的,我的心事從未對任何人説過,可是你卻早已寫好,放在抽屜裏等待我。

下一位上場的,是位工程師

心靈導師説:請打開標號為12的小抽屜……

工程師取出裏邊的信,看了一眼,頓時驚呼起來:這簡直太神了,我心中最隱祕的事情,從未告訴任何人,可是你知道。

第三位上台的,是個國小教師。這一次,打開的是標號為7的小抽屜。

教師也驚呼起來:不可思議,你預知了我從未對人説起過的心事。

台下觀眾驚疑不定,紛紛舉手要求上台。但無論誰上來,必有一隻抽屜裏裝有一封寫給TA的信。看到這封信的人,或是失聲尖叫,或是失態號啕。

主持人請所有拿到信封的觀眾上台,按次序站好。

先請第一位觀眾取出她的信封,念給大家聽。

家庭主婦邊抹眼淚邊念:

——你不是沒有考慮過擺脱眼下的一切,但你狠不下心來。善良已經成為你的軟肋,讓你屢遭欺騙。你知道這對你來説太不公道,只是為了你的至親所愛,你選擇了隱忍。但你的心越來越失望。他們已經習慣於把你的大度與包容,視為軟弱可欺。改變?在這個過程中有可能帶來的任何傷害,都是你無法接受的。委屈與無奈,你已經默默承受至今。

家庭主婦唸完,主持人請工程師念出他的信。

他一開口,台下的觀眾頓時騷亂起來。工程師唸的竟然和家庭主婦的每個字兒都一樣。原來,在心靈導師的箱子裏,每隻抽屜裏的信,都是一樣的。

這時候,主持人才説出真相。

這位所謂的心靈導師,其實是一位心理學家,他在研究人類社會共同的情緒與情感。

——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是善良的,並因為太善良而屢屢吃虧受騙。

——多數人都認為,自己遭受到了不公正甚至極不公正的對待。

——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應該得到更多。

——多數人都認為,自己為了家庭友人,付出了極大代價。

這個節目確實也揭破了現代社會的共同情緒:委屈!每個人,都活得倍感委屈。但是不是説你不委屈。只不過,你所表達出來的委屈情緒,與你真實的際遇根本不成比例。

簡單説:你的委屈,就是個……自我的心理幻象。

人和人區別不大,智商相差無幾。但每個人的思維模式,卻完全不同。至少有兩種思維,讓人分別成為進取者與委屈者或抱怨者。

進取者有自己的人生目標,認為要達成個人的奮鬥目標,就必須從現實生活中,一步一步地走過去。

委屈者也有自己的人生目標,但他們拒不認同現實工作或生活。他們把生活中的一切常態,視為對自己的迫害,看什麼都不順眼。

面對工作問題時,進取者會很亢奮,因為這是他顯露本事的時候,他就是靠這個和社會交換獲得生存資源。而對於委屈者來説,這一切都意味着對他的傷害,是別人故意難為他,陷害他。雙方對問題的定義不同,看待工作生活的態度不同。你接受現實,就會心態平和。你不接受,自然就倍感委屈。由此,我們就獲得了幾個或有益於我們的觀點:

第一,接受現實的不完美。正是因為不完美,你的存在才有價值。

第二,接受人性的不完美。人性有光明也有黑暗,你做了善良的事,才勉強算是個做善事的人,而只有時刻保持對暗黑的警覺,才會避免淪為壞人。

第三,這世上,委屈的人比比皆是,千萬別成為佔便宜少了嫌吃虧的類型。

我們面對的是同一個現實,有人看到的是機會,有人看到的卻是障礙,這種思維的差別,將彼此人生拉開了鴻溝。

誰的人生不委屈2

“被人誤會時,想要説一串解釋語句。但,話到嘴邊,卻變成了苦笑。因為我知道,再怎麼解釋,也沒有任何意義。説一個字也是多餘。”

相信這是很多人在感到委屈時,都有過的一種感受。委屈是生活中一種常見的情緒,但也許正是因為常見,反而很少有人去關注和思考它。今天,實用菌繼續和大家探討我們生活中的一種負能量:委屈。

關於委屈,很多人有這樣一種誤解,認為只有弱者在面對強者時,才會有委屈的心理,比如孩子常常在父母面前感覺自己很委屈等等,因此有人覺得這是一種不成熟的心理狀態。但是,真實的情況是,委屈感可以存在於所有人身上,不管你是強大,還是弱小。比如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被唐僧誤會趕回了花果山。像孫悟空這樣可以和如來談笑風生的人,不可謂不強大,但是他同樣也會感到委屈。

簡單來説,當一個人受到不應該有的指責或待遇,心裏難過和不開心時,感受到的就是委屈。一般情況下,委屈的人感覺到的是一種無力、無助的狀態。

我們之所以感到受到委屈,最重要的一點是感覺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

但是之所有產生這種不公正的情況,更多時候和人與人之間溝通中誤解有關。

研究溝通的心理學家發現,在和人交流的時候,我們都是“認知的吝嗇者”,也就是懶惰的思考者:在對他人進行認知的過程中,我們會傾向於節省時間精力,只關注我們感興趣的信息,而忽略了一些其他的信息。

正是因為這種心理機制的存在,所以我們才會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景:不管是朋友之間,還是家人和愛人之間,往往發生爭執的時候,都覺得自己被誤解了,都感到委屈。其實,雙方眼中看到的,只是各自心中想看到的一面,而非事實的全部。所以才導致了,一場架吵下來,兩個人都委屈的自相矛盾的局面。

所以,在生活中,當我們因為某事感到委屈的時候,需要先冷靜的想一想,這種不公正是對方故意為之的,還是因為溝通中的誤解導致的。

那麼,生活中,什麼樣的人更容易感覺委屈呢?

過於敏感的人

很多人過於在乎別人的看法和態度,常常因為別人的一句話,甚至一個表情,就反覆的思考半天,而且往往是從負面的角度來揣測別人內心的想法。於是就很容易陷入一種受到傷害的自憐狀態,感覺到委屈。自己這麼善良,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對我?

擁有“玻璃心”的人,很多時候感受到的其實是一種假委屈。也就是説,是因為曲解了別人的動機,而強加給自己的委屈。

過度付出的人

喜歡付出的人往往是善良,有責任心的人。但是善良是有代價的,大部分人在付出之後,都會有一種施恩心理,覺得自己為對方付出了那麼多,對方應該知恩圖報,給予我補償。即使不是即時的回報,起碼也要在別的事情上對自己好一些。

這樣的想法積累的多了,就會不自覺的對對方形成一種高期待。一旦對方的迴應沒有滿足自己的期待,就會感到委屈。

還有一種極端的情況,就是通過委屈自己來控制別人的人

有一些總是感覺自己委屈的人,常常是主動賴在委屈裏不出來。這樣的人是自私的人,通過到處宣揚自己委屈的方式,換得控制別人的籌碼。對他們來説,承受委屈是求生存求發展的一種策略。“我當初是怎麼對你的,你現在對得起我嗎?”這樣的話,是他們控制別人時最常使用的語言

通過委屈來控制別人的人,是一種心理不成熟的表現。他們不能或者不願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所以通過這種心理上的控制甚至綁架,達到讓別人為自己的情緒負責的目的。

委屈人人都有,誰也避免不了。但長期的委屈不僅讓自己感覺很不舒服,讓周圍的人感覺空氣沉悶和壓抑。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種生命中的負能量呢?

第一,這個世界上,委屈的人比比皆是,你也只是其中之一罷了。

世界從來就不是完美的,完美的只是我們內心對世界的幻想。所謂成熟,就是接受現實生活,認可現實的不完美,認可委屈也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與其反覆又無望的想: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不如實際一點,想一想下次能不能不在同一件事上受傷。

第二,當感覺到委屈時,不妨趁機覺察一下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與人溝通的方式。

是不是你關注的點和別人關注的不太一樣?是不是你沒有表達清楚,或者沒有理解清楚別人的真正意思。

這樣的覺察肯定不容易,因為反思本身就違反了我們大腦喜歡偷懶,喜歡節省精力的本能。但是,那些成熟的人,恰恰都是反本能的高手,進一步説,人類文明的每一次進步,都是建立在反本能的基礎上的。

你的人生你負責,願不願意或者要不要自我覺察完全取決於你自己,你可以選擇對自己負責,或者不負責。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