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原文及翻譯(附鑑賞+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1.52W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這句話乃孟子所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原文有哪些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原文及翻譯,希望有所幫助!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原文及翻譯(附鑑賞+教學設計)

原文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説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參考翻譯

(語文版)

舜從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説從築牆的泥瓦匠中被選拔,膠鬲從販賣魚鹽的人中被舉用,管夷吾從獄官手裏釋放後被舉用,孫叔敖在隱居的海濱被選拔,百里奚從集市中被選拔。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責任給這樣的人,一定要先使他們的內心痛苦,使他們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飢餓,使他受到貧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順,用這些來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強起來,增加他不具備的才能。

人常常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犯錯誤時)在內心受到困擾,思慮阻塞以後才能奮起[或有所作為];憔悴枯槁之色表現到臉色上,吟詠歎息之氣發於聲音,然後才被人瞭解。在國內如果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主的賢士,在國外如果沒有與之匹敵的鄰國和來自外國的禍患,(像這樣的)國家經常會滅亡,因此憂患(能激勵人勤奮)使人生存發展,而享受安樂使人委靡死亡。

(另一版本)

孟子説:“舜從田間勞動中成長起來,傅説從築牆的工作中被選拔出來,膠鬲被選拔於魚鹽的買賣之中,管仲被提拔於囚犯的位置上,孫叔敖從海邊被發現,百里奚從市場上被贖回。所以,上天將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練,使他的筋骨受到勞累,使他的身體忍飢挨餓之苦,使他備受窮困之苦,讓他做事總是不能順利。這樣來震動他的心志,堅強起來他的性情,增長他的才能。人總是要經常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錯誤;。心氣鬱結,殫思極慮,然後才能奮發而起;顯露在臉色上,表達在聲音中,然後才能被人瞭解。一個國家,國內沒有守法的大臣和輔佐的賢士,國外沒有勢力相當的國家的憂患,往往容易滅亡。由此可以知道,因有憂患而使人得以生存,因安逸享樂卻足以而使人敗亡。”

(考試要求版本)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舜在田間被任用,傅説在泥瓦匠中被選拔,膠鬲在販賣魚鹽的商人中被選拔,管夷吾從獄官手裏釋放出來並得到任用,孫叔敖從隱居的海邊被選拔,百里奚從集市裏被選拔。

所以上天要降下重大使命在這樣的人身上,一定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飢餓,使他受到貧困,使他做事不順利。通過這樣的方式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強起來,增加他所沒有的才能。

人常常犯錯誤,這樣之後才能改正。內心被困擾,思慮被堵塞,然後有所作為。憔悴枯槁表現在臉色上,吟詠歎息之氣發於聲音,然後人們才瞭解他。在國內如果沒有守法度的大臣或輔佐君主的賢士,在國外如果沒有敵對的國家或禍患,國家常常滅亡。

這樣之後才明白,在憂患中得以生存發展,而在安逸享樂中則會萎靡死亡。

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註釋

(1)選自《孟子·告子下》題目是作者加編的,告子,姓告,孟子的學生,兼治儒墨之學。這裏節選的部分,有的版本題為《舜發於畎畝之中》。

(2)舜(shn)發於畎(quǎn)畝之中:舜是從田野間被任用的。舜原來在歷山耕田,三十歲時,被堯起用,後來繼承堯的君主之位。發,起,指被任用。於,介詞,從。畎,田間水溝,田中的壟溝。畝,田壟。“畎畝”,泛指田野,田地、田間。舜,傳説中的遠古帝王。

(3)傅説(yu)舉於版築之間:傅説從築牆的泥水匠中被舉用起來的。傅説,商朝人,原在傅巖地方作泥水匠,為人築牆,殷王武丁訪尋他,用他為相。舉,被舉用,被選拔。版築,築牆時在兩塊夾版中間放土,用杵搗土,使它堅實。版,打土牆用的夾板。築,搗土用的杵。

(4)膠鬲(g)舉於魚鹽之中:膠鬲是從賣魚鹽的商販子中被舉用起來的。膠鬲,商朝賢臣,起初販賣魚和鹽,周文王把他舉薦給紂。後來又輔佐周武王。於,介詞,從。

(5)管夷吾舉於士:管夷吾從獄官手裏獲釋被錄用。管仲(夷吾)原為齊國公子糾的臣,公子小白(齊桓公)和公子糾爭奪羣位,糾失敗了,管仲作為罪人被押解回國,齊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為相。舉於士,指從獄官手裏被釋放並錄用。士,獄官。舉於士,指從獄官手裏被釋放並任用。

(6)孫叔敖舉於海:孫叔敖是從隱居的海邊被舉用進了朝廷的。孫叔敖,春秋時期楚國人,隱居海濱,楚莊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為令尹。

(7)百里奚舉於市:百里奚從市井裏被舉用而登上相位的。百里奚,春秋時期虞國大夫,虞王被俘後,他由晉入秦,又逃到楚,後來秦穆公用五羖(gǔ,黑色公羊)羊皮把他贖出來,用為大夫。市,集市,做買賣的地方。

(8)降大任:下達重大責任或治理國家的責任。降:下達。任,責任,使命。

(9)於是人也:(把重大責任)給這樣的人。是,指示代詞,這。也,用在前半句末了,表示停頓一下,後半句將要解釋。

(10)必先苦其心志:一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苦,形容詞作使動用法,使……痛苦。

(11)勞其筋骨:使他的筋骨勞累。勞,使……勞累。其,代詞,他的。

(12)餓其體膚:意思是使他經受飢餓,以致肌膚消瘦。餓,使動用法,使……經受飢餓(之苦)。

(13)空乏其身:意思是使他受到貧困之苦。空:使……貧窮。乏:絕。此指讓一個人受貧困之苦。空乏:資源缺乏,即貧困,使……不順。

(14)行拂亂其所為:所行不順,使他所做的事顛倒錯亂。拂:違背。所為,所行。亂:擾亂,使……錯亂。

(15)所以:用來(通過這樣的途徑來……)。

(16)動心忍性: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情堅韌起來。動,使……驚動。忍,使……堅韌。

(17)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所不能做的,使他增長才幹。曾,通“增”,增加。所,助詞,與“不能”組成名詞性短語,指代不能達到的對象。不能:沒有的才能。

(18)恆:常常,往往。

(19)過:錯誤,此處指犯錯誤。

(20)然後能改:這樣以後才能改過。

(21)困於心:內心困擾。困,憂困。於,介詞,在。

(22)衡於慮:思慮堵塞。衡,通“橫”,梗塞,指不順。

(23)而後作:然後才能有所行為。作,奮起,指有所作為。

(24)徵於色:表現在臉上。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現在顏色上。徵,驗,此處有表現的意思。

(25)發於聲:意思是吟詠歎息之氣發於聲音。

(26)而後喻:(看到他的臉色,聽到他的聲音)然後人們才瞭解他。喻,明白,知曉。

(27)入則無法家拂士:在國內,如果沒有堅持法度的世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入,在裏面,指國內。法家,能堅持法度的大臣。拂士,足以輔佐君主的賢士。拂:同“弼”,輔弼,輔佐。則,如果。

(28)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在國外沒有與之敵對的國家或突發事件。敵國:勢力。地位相等的國家。

(29)國恆亡:國家常常要滅亡。恆,常常。

(30)然後知生於憂患:這樣以後,才明白因憂患而得以生存發展。然後,這樣以後。於,介詞,由於,表原因。生,使……生存。

(31)死於安樂:貪圖安逸享樂會使人萎靡死亡。死:使……死亡。

文言現象

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衡於慮:思慮堵塞。衡,通“橫”,梗塞,不順。

入則無法家拂士:拂(bì),通“弼”,輔佐。

所以動心忍性。 忍,通“韌”,堅韌。這裏作“使(他的性格)堅韌”。

詞類活用

生於憂患(生)名詞作動詞,生存

死於安樂(死)名詞作動詞,死亡

一詞多義

拂:

1、行拂亂其所為(違背)

2、入則無法家拂士 (輔佐 )

發:

1、發於畎畝之中 (任用 )

2、發於聲 (顯露 )

士 :

1、管夷吾舉於士 (獄官)

2、入則無法家拂士 (賢士 )

作者簡介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山東省鄒人。戰國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學説的繼承和發揚者,有“亞聖”之稱。受業於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是孔子之後戰國中期儒家學派最有權威的代表人物。他和孔子的學術成就幾乎同高,人們將他們合稱為“孔孟”。他曾遊樑,説惠王,不能用;乃見齊宣王,為客卿。宣王對他很客氣,可是也始終不用。於是孟子歸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後,門人萬章、公孫丑等記其言行,為《孟子》七篇。

孟子師承子思(一説是師承自子思的學生),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與孔子並稱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遊説各國。但是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述。有《孟子》七篇傳世,篇目為:《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説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孟子的文章説理暢達,發揮詳盡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

孟子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後家道衰微,從魯國遷居鄒國。據説,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其“孟母三遷”、“斷機教子”等故事,成為千古美談,是後世母教之典範。

《孟子》是儒家經典之一。《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義”,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發展。其散文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於鼓動性;善於運用譬喻來陳説事理,辯論是非,既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又增強了説服力。《魚我所欲也》一文就較好地體現了這些特點。

本文是孟子的一段遊説之辭。一般為後人所接受的解釋為,原文中先列舉舜、傅説、膠鬲、管仲、孫叔敖、百里奚六人出身下層,然後説“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令人很容易想到意志的磨練方面,最後一句尤其令人想到逆境中發憤圖強的濃厚悲劇意識。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並不很高。自中唐的韓愈著《原道》,把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一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開始,出現了一個孟子的“升格運動”,孟子其人其書的地位逐漸上升。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孟子》一書首次被列入科舉考試科目之中。元豐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為“鄒國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廟。以後《孟子》一書升格為儒家經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其實際地位更在“五經”之上。元朝至順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為“亞聖公”,以後就稱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明朝朱元璋輯有《孟子節文》,刪掉《孟子》裏的章句,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等。

【鑑賞】

(一)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是出自孟子的一句名言。原文是這樣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孟子·告子下》)

這是説一個人要成就大事,一定要經歷許多艱難困苦的磨鍊,只有經歷艱難困苦,經風雨,見世面,才能鍛鍊意志,增長才幹,擔當大任。安逸享樂,在温室裏成長,則不能養成克服困難,擺脱逆境的能力,會在困難面前束手無策,遇挫折、逆境則消沉絕望,往往導致滅亡。所以他得出結論:“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宋儒張載在其名篇《西銘》中也説:“富貴福澤,將厚吾之生也;貧賤憂戚,庸玉汝於成也。”

富貴福澤可以使我們生活得更好,這是人所共知的常識,也是人們追求的願望。貧賤憂戚,則是人們所不願接受的。但張載卻説貧賤憂戚,“庸玉汝於成也”,是幫助你取得成功的機會。人們都希望一帆風順,萬事如意,孟子卻説“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人們不願貧賤憂戚,張載卻説這是“玉汝於成”,幫助你成功。二者思想是一致的,包含着深刻哲理,體現了中國人的人生智慧。它告訴我們一個真理:人生不是康莊大道,總是會遇到種種艱難曲折,要在不斷經歷失敗和挫折,不斷克服困難的奮鬥中前進。正是這樣的人生智慧,指引人們把困難和逆境看作激勵自己奮進的動力,自覺地在困難和逆境中磨鍊自己,愈挫愈奮,不屈不撓地去爭取勝利,養成了中華民族不畏艱險,自強不息的精神。一部中國歷史,處處滲透着這種精神。司馬遷在蒙受宮刑的奇恥大辱的情況下,發奮著述,完成了不朽鉅著《史記》。他在致友人任安的信《報任安書》中,曾列舉了許多先賢在逆境中奮起的事例,如周文王被拘禁,推演了《周易》;孔子受困厄,作了《春秋》;屈原遭放逐,寫了《離騷》;左丘明雙目失明,著了《國語》;孫子受了臏腳之刑,修了《兵法》,等等。他説,所有這一切,都是先賢在困厄中發奮作出的業績。司馬遷正是以此激勵自己,繼承這種精神,完成了撰寫《史記》的偉業。

牢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真理,提倡自覺磨鍊的精神,有着特別重要的意義;只有自覺經受艱難困苦的磨鍊,才能擔當起迎接偉大民族復興的重任。

(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選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論證嚴密、雄辯有力的説理散文。作者先列舉六位經過貧困、挫折的磨鍊而終於擔當大任的人的事例,證明憂患可以激勵人奮發有為,磨難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從一個人的發展和一個國家的興亡兩個不同的角度進一步論證憂患則生、安樂則亡的道理。最後水到渠成,得出“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的結論。全文采用列舉歷史事例和講道理相結合的寫法,逐層推論,使文章緊湊,論證縝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對仗句,即使語氣錯落有致,又造成一種勢不可擋的氣勢,有力地增強了論辯的説服力。

文章開頭,作者一連列舉了六位古代聖賢在困難憂患中崛起的事例,來證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一著名論斷。這個推理過程屬於邏輯學上的歸納推理,即由前面六個特殊的事例,歸納出後面帶普通意義的結論;又通過後面的結論,説明了前面六個人物所以成功的原因:艱苦的環境,一方面給人們以困苦、飢餓、貧困、疲乏、憂慮,每每就不如人意,但另一方面,也正是這些困難,堅定、振奮人們的意志,使人們在不斷克服困難,求得生存的過程中增加了聰明才幹。

然而道理在此還沒有説完,上面只談到,在人與客觀環境這一對矛盾中,客觀環境對人的觸動,反過來,針對人的主觀世界對此又是怎樣做出反應,孟子接着指出:“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客觀環境的困難和自身判斷的失誤,造成人在改造客觀的過程中的錯誤,而他也就在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中積累了經驗教訓,從而達到“能改”的境界——這個“能”,從語義上講,不僅體現了人的願望、決心,也體現了人的能力。他因為自身所遭遇的困難而憂慮、痛苦、困惑,造成內心的壓抑,而他也就在不斷衝破這些心理壓抑的嘗試中,活躍了自己的思維,激發了自己的創造力。

更重要的一點,人是有感情的,又是社會性的,他有痛苦,有憂慮,想發憤,想創造,必然表現在形色上,吐發在言辭中,期望得到理解與同情、啟發與幫助。人就在這一切與憂患的鬥爭中,一方面求得了物質的生存可能,另一方面更求得了精神的生存,表現了他的活力、意志、情感、創造能力,一句話,表現了他“生”的價值。這,就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全部含義。

劉熙載在《藝概·文概》裏指出:“昌黎(韓愈)以‘是’、‘異’二字論文,然二者仍須合一。若不‘異’之‘是’,則庸而已;若不‘是’之‘異’,則妄而已。”這種主張,實在起於孟子的影響。孟子在提出“生於憂患”這一“是”命題的同時,也提出了它的“異”命題: “死於安樂”。“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在內沒有能幹的大臣,時時注意修明法度;沒有敢於直諫的賢士,處處提醒國君克己慎終。在外又沒有敵國的抗衡、外寇的侵擾。如此安適的環境,首先帶來的必然是精神的怠惰和意志的消沉。這是精神上的死亡。緊接着必然是物質上的死亡——“國恆亡”。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反一正,一是一異,相輔相成地説明了同一人生哲理的兩面。既不使人因正面説教而感沉悶,又不為邀人眷顧而故發驚人之談;既娓娓動聽,又給人警策;既不庸,又不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一命題的明確提出,在孟子也許只是為了給人以政治道德上的啟迪。但作為一條具普遍意義的人生哲理,其影響絕不僅僅表現在政治道德上。特別是“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兩句,直接導引了中國古典文學藝術創造的一條極重要的美學原則的形成,這就是“發憤抒情”這一美學創作原則。這亦是千百年來,孟子此篇所以膾炙人口的原因。

在修辭上,此文也很有特色。《孟子》善用排比句,往往採用一連串結構相同的句式,對於同一論題,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説明,有如千流萬壑,一時俱下,形成滔滔萬里不可阻擋的氣勢。孟子文之稱雄辯,這類句式的採用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配合歸納的推理方式,便採用了這種句式,一起首連舉六位聖賢的成功事蹟,從數量上給人以深刻印象,使人覺得“生於憂患”確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接着又極力鋪排艱難環境給人們帶來的磨難,反襯了聖賢成功的不易;然後再歷述聖賢面對艱難憂患的正確態度與處理方法,最終得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結論,很有説服力。

一般説來,鋪陳排比的寫法,固可造成宏大氣勢;若處理不當,也可致繁複拖沓之虞。其後的漢大賦,由於片面強調了這一特點,往往使人難以卒讀。而孟子的這篇文章,雖通篇採用排比句式,卻仍給人以行文簡潔的印象。原因在於,孟子十分注意遣詞用字,儘量擴充每一詞語,尤其是動詞的容量。以起首一段為例,共六句話,六個動詞,包括一個“發”,五個“舉”,既表現了人物由微賤趨向顯達的運動過程,又暗示了人物身份:舜君子,是聖人,他的成功,雖然因為堯的賞識,但主要靠的是他自身的才能與努力,故曰“發”;傅説等是臣,是賢人,他們的成功,雖然因為自身的才能與努力,但主要靠的是明主的知遇,故曰“舉”。

如同所有成就輝煌的文人學者一樣,孟子的一生也是不甚得意的。此文寫得如此出色,誠為“發憤抒情”的結果。

創作背景

春秋戰國時期,戰亂紛爭,一個國家要想立於不敗之地,就不能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就要奮發圖強;一個人若安逸享樂,沒有克服困難、擺脱困境的能力,就會在困難面前束手無策,遇挫折就消沉絕望,就如同立於坍牆之下,隨時有生命危險。因此,孟子作《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在提醒人們,不管什麼時候,都應該有憂患意識,居安思危,方可長盛不衰;若安於現狀,“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醒來再琢磨”,就有可能終身憂愁、困頓一生。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理解詞語舉、空乏、拂、所以、曾益、恆過、作、徵、喻、恆的含義。

2) 學習古人説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3) 理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含義,從中得到教益,增強憂患意識。

教學難點:

1)學習古人説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2) 理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含義,從中得到教益,增強憂患意識。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 導入新課:

大家都熟悉“卧薪嚐膽”的故事吧。越王勾踐在患難中矢志不渝,終於打敗了吳國,重振越國;然而在此以後,“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沉溺於安樂中的越王重蹈覆轍。越王勾踐的經歷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呢?

二、資料簡介:

孟子與《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鄒人,是孔子之孫孔僅的再傳弟子。遊説於齊樑之間,沒有被重用,退而與其門徒公孫丑、萬章等著書立説。繼承孔子的學説,兼言仁和義,提出“仁政”的口號,主張恢復“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時又主張“民為貴”君為輕”,稱暴君為“一夫”,認為人性本善,強調養心、存心等內心修養的工夫,成為宋代理學家心性學之本。宋元以後,地位日尊,元至順元年封為鄒國亞聖公,明嘉靖九年定為“亞聖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僅次於孔子。思想事蹟大都見於《孟子》一書。

《孟子》文章向來以雄辯著稱。讀孟子文,令人感到氣勢磅礴,感情激越,鋭不可當。出於對當時執政者貪婪殘暴行徑的憤慨,對掙扎在苦難中人民的同情,對別家學説的敵視,對貫徹自己.主張的強烈願望,以及那種“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的救世責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剛厲、理直氣壯。他又善於運用各種驅誘論敵就範的手法,加上文辭鋪張揚厲,時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筆鋒咄咄逼人。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出停頓,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

2、 學生齊讀課文。

3、 學生個別朗讀課文。

投影顯示:

讀準下面加點字的讀音:

畎畝( ) 傅説( ) 膠鬲( )行拂( )

注意下列句子的停頓:

(1)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説/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2)……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四、再讀課文,理解課文。

1) 學生自讀課文,結合註釋,藉助工具書翻譯課文。

2) 小組交流,討論,解答翻譯中的疑難問題。

3) 學生講解課文大意。

4) 師生共同補充。

五、佈置作業:

1) 抄寫解釋2遍、課文1遍。

2) 蒐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名句2句和事例1個。

第二教時

一、檢查複習:

1)註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並解釋。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③入則無法家拂士

④所以動心忍性

2)背誦課文。

二、分析課文內容:

1)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作者是從哪兩個方面論證的?請簡述本文的論證思路。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作者從個人、國家兩方面論證。文章先談造就人才的問題。先以六個出身低微、經過種種磨鍊而終於身負“大任”的顯貴人物為例來説明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造就的,同時又重視人的主觀因素,提出“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的觀點。從兩方面説明人要有所作為,成就大業,就必須在生活、思想、行為等方面經受一番艱難甚至痛苦的磨鍊。接着由個人説到國家,指出決定國家存亡的因素和個人能否成就大業的因素相仿,最後推出論點。

2) 這篇文章在論證方法上有什麼特色?

這篇短論採用了類比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等論證方法。如把造就人才與治理國家類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羅列,如把成就偉人與國家滅亡對比,如先分析論證,後歸納觀點等等。

三、內容拓展:

(1)“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你知道有哪些名句與此意思相同?請列出兩句。

(2)哪些事例可以證明這一道理?請列舉幾例。

四、比較閲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把握《孟子》散文的邏輯性和文采。

1.邏輯性——層層深入的論證特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從戰爭這一角度出發。通過對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個條件的比較闡述了人和對戰爭勝負的決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論斷,闡明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結構形式“總起——分承——闡述——結論”,體現了作者由點到面,由個別到一般的邏輯思路,使文章極富説服力和感染力。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先列舉六位歷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與此相似的“是人”,從個別到——般,闡述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磨鍊的,接下來從個人作為推論到治國,最後歸結出全文論點。作者論述的邏輯思路,外化為一種“層進式”結構。

2.品味《孟子》散文的語言特色

明確:這兩篇短文氣勢磅礴,具有極強的説服力、感染力,這與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辭不無關係。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雙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國不以……威天下不以……”層遞排比,更有氣勢。章二開首列舉歷史人物,自然用的是並列排比;而“人恆過……”用的則是句式排比。足見孟子説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靈活,形式多樣,既給文章平添了氣勢,又給人以美不勝收之感。

兩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藴藉。閃爍着哲理的光華。

五、談談學習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示?

六、佈置作業:

寫一篇讀後感。談談在物質生活日漸豐裕的今天,該如何認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教學反思

《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一課是《孟子兩章》中的第二章,這一章講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國家的問題。本文篇幅短小,邏輯嚴密,思想深邃,觀點鮮明,論證有力,氣勢充沛,感情洋溢,語言精闢,尤長於譬喻,用形象化的語言説明覆雜的道理。

從本節課教學過程來看,有以下幾方面優點:

1.本課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學生思維活躍,衝破樊籬,充分解放了他們的思想,自己真正成了主宰自己學習的主人。

2.本節課還體現了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俗話説“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合作交流,使許多不能解答的問題得到了解答,使許多能解答的問題在頭腦中愈發明朗。

3.“質疑──探疑──合作解疑”貫穿教學始終。學生在學習中善於發現問題,積極探討問題,真正感受到求知的樂趣。

4.在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的同時,還突出了文言文教學“以讀為本”的教學宗旨,讀貫穿整個教學中,且形式多樣,有吟讀、有研讀、有賞讀,還有範讀、齊讀、對讀……在讀中賞美點,在讀中研難題,在讀中獲知識,在讀中明道理。

5.本節課既教書、又育人,既重知識能力目標的落實,又重方法過程,還特別重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存在不足的是:對學生的發言缺少鼓勵、肯定,應給予適當的評價,讓學生樹立信心,使他們在課堂上樂於展示自我風采。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説課稿

一、説教材:

(一)教學內容:

本文是教育部審定的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文章《孟子》二章中的第二篇,是歷代傳統的議論文名篇,講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國家的問題。孟子認為人才是在艱苦的環境中造就的,他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觀條件都説到了,在由個人説到國家進而導出本文中心——“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作者抓住論述的中心,以高度概括的語言作扼要的論證,觀點鮮明突出,讀後發人深思。

(二)説教學目標:

1、學習文言文要品讀關鍵詞句,深層挖掘作品內藴這篇文章邏輯嚴密,觀點鮮明,論證有力,氣勢充沛,語言精闢,讀後發人深思,頗受啟迪基於這兩點,我設計的知識與技能目標是:

(1)積累文言實詞、虛詞。

(2)理解課文大意,進而理解課文闡述的道理――人才要經過艱苦磨鍊,才能夠造就。最後理解課文的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正反對比論證,從而達到熟讀成誦。

2、在讀中品味文言韻味,在讀中感知內容要點,在讀中領悟文章內藴,在讀中鑑賞語言的精闢,在讀中質疑探疑解疑,因此我設計的過程與方法目標是:讀出節奏、讀中品味,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與感悟。

鑑於課文內容,我設計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是:讓學生理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含意,並從中得到教益,增強憂患意識,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

(三)説教材的重、難點以及突破重難點的方法:

採用反覆讀——引導探究——知識拓展的方法來引導學生理解文意,把握作者是怎樣用事實和事理論述觀點的鼓勵學生展開討論,暢所欲言,教師適當點撥、分析。

二、説學生:

八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年文言文的積累,具有了閲讀文言文的基本能力,對於本文的學習應該説並不存在太大的困難,但還是要加強閲讀同時還要培養學生勇敢的面對挫折和憂患意識。

三、説教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反覆誦讀、不斷引導的方法使學生來理解重點字詞、重點句子的意思。接着利用拓展探究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進而進行德育教育,最後通過展示讓學生來積累,從而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四、説過程:

1、創設情境,用《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首先展示生字詞,舜(shùn) 孫叔敖(áo) 畎(quǎn)畝 傅説(yuè) 鬲(gé) 奚(xī) 法家拂(bì)士,讓學生共同識記。

接着,誦讀課文,加深理解。

(1)一生讀,師指出不足。(引導劃分節奏)

(2)師範讀,學生聽讀。

(3)生齊讀。

緊接着,師介紹翻譯文言文的方法.

明確:留——保留原有的專有名詞

刪——刪除一些語氣詞

換——將單音節實詞替換為雙音節詞語

補——添加出容易省略的主語、介詞或賓語

調——倒換原句顛倒的語序

最後,讓學生結合註釋,理解字詞、理解內容。(師逐字逐句逐字考察)

3、引導探究,總結方法。

教師提出三個問題,加深對課文理解。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2)本文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3)文章是如何一步一步論證觀點的?

師引導分析:首先列舉6位名人事例,接着説明人才必先經過一番磨練,然後從正面論述個人身處逆境需努力奮發,從反面論述國家無憂患意識易滅亡。最後,得出結論: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4、拓展探究,知識擴充。

把課堂交給學生,擴大學生知識面。《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提出擔當大任的人必須經過艱苦的磨練。請根據查找的資料,補充一些例子,説説你的看法。

1、(生自由發言,師給與鼓勵)

2、點撥明確:

(1)司馬遷:受宮刑而作《史記》。

(2)愛迪生:愛迪生小時候一邊賣報一邊作化學試驗。有一次,不慎在火車上引起了火,被車長打聾了一隻耳朵。由於他的刻苦努力,終於成為舉世聞名的發明家。

(3)曹雪芹:舉家食粥而寫出了不朽的《紅樓夢》。

(4)貝多芬:即使在雙耳失聰的情況下,仍然堅持音樂創作。

5、引導小結,德育教育。

教師提問:學習完這一課,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學生陳述觀點,進行總結,教師引導鼓勵。

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不能沉溺於安逸舒適的環境當中,要有憂患意識,一旦遇到困難挫折,要善於思考,付諸行動,改變現狀,這樣才能有所作為。

6、課外積累,打好基礎。

沒有偉大的意志力,就沒有雄才大略—巴爾扎克

1、困難越大,戰勝困難就越榮耀——莫里哀

2、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

3、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4、人無遠慮,必在近憂。——(論語)

5、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6、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唐 魏徵)

7、佈置作業,積累鞏固。

對於不同類學生,佈置了不同的作業,鞏固所學。

A:練習冊課外文言文。

B:課後題第2題、第4題。

C:文中重點實詞及通假字。

五、説反思:

1、優點:

(1)故事導入,學生興趣濃厚。

(2)逐字逐句引導,便於學生理解。

(3)設置問題合理,逐層深入。

(4)德育教育到位。

(5)板書設計合理,精煉美觀。

2、不足:

(1)課堂氣氛不夠活躍,沒有想象中的好。

(2)由於學生基礎差,理解課文內容佔用了大量時間,導致拓展部分不到位,課外積累部分未展示。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

最近讀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感受頗深。

孟子説應“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並列舉了百里奚,孫叔敖等人為仕的事例,説明了擔當重任,必先磨練;有憂患意識,逆境磨練;努力奮進,方能成功的道理。

讀完後深有感觸,正所謂逆境出人才、亂世出英雄,只有在逆境中成長,才能磨練意志,提高能力,成就自我,獲得成功。

人不在逆境中磨練,怎能獲得成功?想漢朝開國元勛韓信不忍那胯下之大辱、十年之貧苦,怎能成就大漢王朝?憶張良,如不受那老者‘無禮傲慢’之氣,不在家園滅亡的逆境中奮起,何能飽讀詩書、通曉兵法,為劉邦統一天下出謀劃策,成就四百年偉業?話司馬遷,父亡身傷,為正義直言不諱,卻招殺生之禍,而其視減刑為奇恥大辱!若不是意志堅強,信念堅定,奮發上進,何來史家之絕唱《史記》?

再説外國偉人林肯,多次敗選,不灰心、不氣餒,逆境中奮起,堅定目標,終成美國總統。交響樂之王貝多芬深受耳疾之擾,且疼愛的侄子桀驁不馴,其如無堅強意志、奮起拼搏,與命運鬥爭,何來鋼琴之絕音?

正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逆境中奮起’成就了他們。

風雨過後是彩虹,暴風雨前總寧靜。不經歷風雨,怎能綻開生命之花?不在逆境中磨練,何來成功之喜悦?不在逆境中奮起,更待何時?風雨過後見彩虹,只有堅強奮進才能成功!

逆境出人才!只有在逆境中奮進,經得起磨練、吃得起苦,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