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之星事蹟材料

來源:文萃谷 1.31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用到過事蹟材料吧,事蹟材料屬於事務公文的一種,有弘揚正氣,表彰先進,推動工作的作用。那麼相關的事蹟材料到底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鄉村振興之星事蹟材料,歡迎大家分享。

鄉村振興之星事蹟材料

鄉村振興之星事蹟材料1

何xx,男,1990年生,黨員,xx縣南城經濟開發區雲路口社區人,現任xx鎮鄉村振興辦主任,團委副書記。榮獲2020年度xx縣“優秀團幹部”、2021年度xx縣xx鎮“優秀黨務工作者”。

立足平凡崗位,樂於奉獻青春

我叫何xx,現任xx鎮團委副書記、鄉村振興辦公室主任,很榮幸能夠與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工作心得,我報告的題目是《立足平凡崗位,樂於奉獻青春》。

2018年,是我從大學校園進入社會的拐點,這一年我從大學生村官很幸運地考上了鄉鎮公務員,組織分配我到xx鎮政府工作,崗位在扶貧辦任扶貧幹事。

xx鎮是我縣北部山區大鎮,版圖面積222。1平方公里,74個村僅貧困村就有9個,貧困户有5537户16354人。走上工作崗位,才知道鄉鎮工作難,從事扶貧攻堅工作更難。儘管之前在綠楊鄉有過大學生村官的經歷,也開展過結對幫扶工作,認為自己能夠很輕鬆勝任這份工作,也想在這個工作崗位上幹出一些成績,但接手以來,看似很輕鬆的工作,自己卻一直幹不好,如何落實好“雨露計劃”幫扶政策,如何做好扶貧項目實施和扶貧資金管理,如何寫好扶貧典型宣傳材料,各項工作任務的難點讓我倍感壓力,對於領導交辦的任務也不能按時完成,看到兄弟鄉鎮扶貧辦工作人員做出來的成績,內心多多少少有些失落,工作上也表現出了消極的狀態,甚至覺得自己幹不好這份工作。為了能夠改變眼前的局面,快速投入到工作當中,我開始積極學習上級扶貧相關政策,翻閲大量的扶貧資料,加班加點完成各項任務。通過兩年的不斷堅持,我的工作能力得到鍛鍊,工作效率也有明顯提高,各項工作取了較好成效。1000多萬的扶貧資金精準到户,扶貧項目後續管理得到有效完善,扶貧典型得到了較好宣傳,年度村出列、户脱貧任務如期完成,我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績效也得到了鎮領導的肯定。我鎮也於2020年如期完成了脱貧攻堅任務,9個貧困村全部出列,5537户16354人貧困户全部脱貧,1000多户貧困户通過產業扶持實現了脱貧致富。我鎮也榮獲省級“脱貧攻堅先進集體”的稱號。

回首我走過的脱貧攻堅路,可謂步履維艱。2020年是決戰決勝脱貧攻堅收官之年,全鎮還有121户234人貧困户未實現脱貧,剩餘的未脱貧户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再加上疫情影響,給脱貧攻堅帶來了新的挑戰。“行百里者半九十”,為了能讓剩餘貧困人口如期脱貧,我和扶貧辦人員對未脱貧户逐個走訪,分析致貧原因,集中力量攻堅克難,堅持因户施策,通過綜合施策、組合幫扶、政策託底,全面落實精準幫扶措施,用心用情用力幫助貧困羣眾紓困解難、增收致富。範坳村單身貧困户汪月嬋,年近八旬,患有長期慢性病,屬於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最難啃的硬骨頭”,由於缺乏勞動力、居住位置偏遠,年人均收入和“安全飲水”兩項指標未達標,為了能讓其如期脱貧,我多次上門瞭解情況,將扶貧政策逐條逐項地講解給她聽,幫其樹立脱貧的信心和決心,並幫助其申請低保,讓她享受政策紅利,為解決安全飲水問題,我多次協調鎮自來水公司,上門為其免費安裝自來水。如今,兩項脱貧指標均已達標,實現穩定脱貧。

鄉村振興之星事蹟材料2

20xx年3月23日晚,我校中國青年志願者第十八屆研究生支教團在綜合辦公樓112室舉辦專題培訓,集體觀看了CCTV“20xx尋找最美鄉村教師”頒獎典禮,學習“最美鄉村教師”的先進事蹟。

晚上五點三十分,支教團成員們準時坐在電腦前,觀看CCTV一套“20xx尋找最美鄉村教師”頒獎典禮,隨着兩位主持人娓娓道來的話語和一個個宣傳短片的播放,同學們不僅為一個個獲獎教師的事蹟感動,更是跟隨紀錄片一次次走進鄉村中國,尋找最美的靈魂。

十位“最美鄉村教師”個人和一個“最美鄉村教師集體”分別是:遠赴貴州貧困山區義務支教的退休幹部孫xx、朱xx夫婦;拖着殘疾之軀、克服重重困難登上講台的曾維奮老師;“民族團結的大使”、遠赴新疆卡伊拉克村幼兒園任教多年的周麗娜老師;帶領學生搞科技發明的天津市劉崗莊中學教師劉月升老師;在特殊教育崗位上堅守三十年、關愛每個參加兒童的張美麗、張秀麗姐妹;連續工作三天沒有閤眼、累死在工作崗位上的河南省鄲城縣秋渠鄉第一初級中學校長張偉;關鍵時刻用智慧穩住歹徒解救52個學生、把自己做人質的湖北省潛江市浩口鎮第三國小教師秦開美;不幸患上尿毒症之後克服重重困難走上講台的陳臘英老師;冒雨翻越14座大山位學生運送期末考試試卷、在四川省大涼山區堅守18年的王偏初老師;把學生的理想進行錄音引領學生為實現理想而努力、一家四代從教出了20名教師的胡清汝老師。而從1998年便開始遠赴邊遠貧困民族地區支教、16年不間斷接力的清華大學研究生支教團隊獲得“最美鄉村教師集體”。銀幕中每位美麗的鄉村教師的故事深深地感染着研究生支教團的成員們,也走進了他們的內心。

“最美鄉村教師”為支教團成員樹立了學習的榜樣和楷模,將激勵大家在未來的支教道路上牢記“教書育人”的職責,完成志願服務的使命。學習中,支教團成員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和心得,大家表示一定會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做好支教前的一切準備,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支教教師。支教團成員、文法學院姜雪説到:“我們在這次學習中受益良多,都充滿了對未來支教生活的期待,還有驕傲。我們會堅定自己的信念,善於行、精於學、勤于思,認真學習優秀前輩們的精神,為支教地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本次集體學習對於提升大家的職業道德素養,提高精神境界將發揮重要影響和作用。

鄉村振興之星事蹟材料3

最近,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節目陸續播出了最美鄉村醫生的事蹟,他們都奮鬥在最艱苦的地方,為邊遠山區的廣大人民提供醫療服務。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鄉村醫生是李前鋒和居馬泰。

橫縣大浪村扁擔村醫李前鋒一根扁擔,一頭挑着藥箱,一頭拴着乾糧,累了就席地而坐,渴了喝點山泉,身子虛弱的他十年如一日地在大浪村崎嶇不平的山路間來回不停地穿梭,哪裏有需要,哪裏就有他的身影。扁擔醫生李前鋒身患尿毒症身體羸弱的他卻在大山深處的鄉村診所堅守10年,讓許多人為之動容。

居馬泰1992年7月畢業於伊寧衞校臨牀醫學專業,畢業後分配到包紮墩牧區衞生院,一干就是20年。包紮墩是特克斯縣三個鄉鎮、兩個牧場以及尼勒克縣一個牧場的牧民過冬的冬牧場,總面積2200餘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000多米,共1500户4000餘人。進包紮墩冬牧場路途十分艱險,身邊是懸崖峭壁,腳下是萬丈深淵,路是由牧民鑿出來的,所以僅能容一匹馬或一隻羊通過。每年冬季牧民趕着牛羊轉場,只要稍一不慎,人和馬就會墜崖,連屍首都無法找回。就在去年秋天,一位年輕的母親抱着年幼的嬰兒騎着馬轉場時,馬失蹄,結果連人帶馬摔下懸崖,母女和馬都沒能找回來。所以,包紮墩也被當地的人成為“天塹之地”。居馬泰在這樣的地方一干就是20年,更讓人肅然起敬的是:他身患心臟病,不能在高原山區工作,隨時有生命危險。加之他妻子動了5次手術,3個孩子還年幼。當地衞生局領導籤於他的實際情況,準備把他調至農業村,但是他婉言謝絕。

還有很多很多的鄉村醫生奮鬥在幫助邊遠地區居民遠離病痛折磨的第一線上,他們不辭辛苦,不怕困難的精神十分值得我們學習。結合中共中央十八大會議精神,我們要把學習最美鄉村醫生的先進事蹟聯繫起來,不僅自己要學習,還要帶動身邊其他人一起學習,要把學習這種先進事蹟形成一種風氣,讓我們每一位醫務工作者形成學先進,趕先進,超先進的濃厚氛圍,形成立足崗位爭貢獻,愛崗敬業爭奉獻的良好作風,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新的貢獻。我們要不斷總結經驗,學習之後要互相對比,尋找個人不足之處,把學習這種典型先進事蹟長期貫徹下去,執行下去。

鄉村振興之星事蹟材料4

小東,1974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1993年12月入伍,1996年12月退伍,綏德縣中角鎮延家川村黨支部書記。作為鄉村振興的“領頭雁”,他充分發揮黨支部領導核心作用,秉持軍人保家衞國的責任意識,想羣眾所想、急羣眾所急、解羣眾之所困,以“三變改革”為有力抓手,壯大村集體經濟,帶領全村居民脱貧致富,以改善人居環境及精神文化建設為重點,帶領村委班子成員,迎難而上、紮實工作,全方位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把延家川村打造成為環境美麗、農民富裕、產業興旺、品質提升的美里鄉村。

2018年3月,綏德縣中角鎮延家川村退役軍人小東當選了該村新一屆黨支部書記。他上任當村支書,意味着他要放棄常年在西安經營的高薪酬生意。小東猶記每次回到村裏,鄉親們圍住他問長問短,看着老鄉們期盼的眼神和延家川村貧窮落後的面貌,他的內心五味雜陳。這些年,無論走多遠,最惦記的還是這個生他養他的老地方,他決定放棄西安的事業,回到生他養他的地方,讓鄉親們也富起來,讓延家川村舊貌換新顏。

凝聚班子的戰鬥力

自18年換屆任職後,發現村裏存在問題很多,也很嚴重,如一盤散沙,可如何要處理好這些問題的整合,對我這樣的一個新手真的也是難上加難,經村兩委多次和村裏的老黨員,老同志羣眾代表探討,研究,商議後,最終我們把這些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得到了妥善善解決,村風,村貌有了很大的變化提高,村裏現在不但團結安定,文明和詣,還被列為先進重點文明村。只有解決好問題安穩,才能有下一步的發展。

決戰決勝脱貧攻堅

開展脱貧攻堅以來,該同志始終戰鬥在脱貧攻堅一線,完成了全村92户188人脱貧,帶領羣眾走上了幸福小康路。他始終堅信“用自己的耐心、真心一定可以換取貧困户的放心”,經常“到户中、面對面”入户瞭解農户困難,對本村所有貧困户的家庭實際情況均能做到“情況清、底子明、瞭如指掌”,並且能真正做到把貧困户當做自己的親人,針對貧困户的困難需求,能夠及時到户瞭解並幫助解決,在當地老百姓口中得到了一致好評。

產業發展創益明顯

他上任後發現,延家川村大多數青壯年勞動力進城務工,全村土地閒置荒蕪,村集體經濟落後,主導產業薄弱,在家羣眾增收困難,村民人心渙散。面對這樣的現狀,他帶領村兩委班子在深入學習中轉變思路,在一系列的探索過程中,結合“三變”改革,圍繞盤活集體資產、農村土地、林地、資本、勞動力、技術等資源要素,激活發展潛能,先後到山東壽光考察温棚種植,陝南革命老區柞水,天津毛家裕,楊凌農高會等地學習考察;為了使“死資源”變成“活資產”,他決定流轉本村土地,使村民有一個長效穩定的收入。2018年9月成立綏德縣中角鎮延家川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採用三變改革六步法,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户模式。2018年11月,合作社流轉川地60畝來發展蔬菜大棚項目,建成標準大棚27個,同時大棚基地設施配套400噸蓄水池,管網,電,路,太陽路燈等均己建設安裝完成,帶動全村387户1089人增收,同時,大棚種植項目僱傭貧困勞動力20餘人,户均家庭務工收入增加4000-9000元,這樣不但增加村民的收入,同時還能壯大集體經濟,儘早實現全村脱貧致富,過上好日子。另一方面流轉土地100畝用於栽培高標準、高品質紅薯,預計穩定增產40%,可直接帶動20户62人增收。腰包鼓起來,日子美起來。看着鄉親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他説,再苦再累都值了。

基礎設施大變樣

村民富裕起來後,村裏的基礎設施建設不能落後,他多方爭取,積極協調,依託政府和社會力量,解決了鄉親們吃水難的問題,新建3口水井,維修2處水井;同時打造村委陣地,對陣地會議室打造和牆面,亮化燈,廣場運動器材的安裝打造,全村路燈的更換90多盞,熱水器56個,新式電錶370餘户,硬化村裏道路一公里,為全村新建廁所235户;同時發展紅薯產業一百畝,建成可容納30人的幸福家園,爭取200萬包大棚河提解決了父老鄉親們的出行難,用電方便問題,提高了我村形象硬件設施建設,面貌煥然一新。

激發羣眾內生動力

2019年中秋節,舉辦了延家川新民風表彰暨中秋大會,為了調動村民們的積極性和凝聚力,評出10名個人先進進行表彰,通過表彰,大力弘揚道德模範的無私奉獻精神,教育引導廣大村民,以道德為榜樣,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從而弘揚社會正氣,倡導時代新風,提升村民思想道德素質,深入推進全村公民道德建設,助力脱貧攻堅。同時營造出勤勞致富光榮、安於貧困可恥的社會新風氣,形成講文明、樹新風的良好社會風尚。

團結老兵共創共建戰疫一線勇敢逆行行

作為延家川村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為更好地服務退役老兵、團結退役老兵,他採取網格化管理模式,同時建檔立卡,每一名退役軍人一户一檔,收集訴求與建議,定期召開座談會,交流紅色基因故事、致力軍人精神傳承。將優秀退役軍人延維浩選為村環境衞生監督員,號召退役軍人羣體參與村集體建設,以軍人精神的引領示範作用營造全村積極進取氛圍。

戰役一線勇敢逆行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他衝在疫情防控一線,為羣眾築起一道堅固防線。他從臘月二十八接到鎮疫情防控工作任務後,即刻投入到防疫工作中,帶領村兩委成員,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人員,衝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線,帶頭做好疫情防控宣傳,通過網格細化,班子成員與網格員一起挨家挨户走訪宣傳,確保户户到位、人人知曉。為切實把“內防輸出、外防輸入”落到實處,在村各出入口設立卡點,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嚴格排查勸返外來車輛及行人。值班值守期間,他總是主動值夜班,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留給其他同志,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力量。

作為一名退役軍人,始終堅守着軍人的性格和氣質、紀律性和無私奉獻精神,時時處處彰顯着一名退役老兵良好政治素養和赤膽忠誠,是退役軍人中的優秀代表,是一面旗幟。作為村黨支部書記,他始終牢記黨的初心與使命,不計個人得失,為了全體村民脱貧致富奔小康不遺餘力。

鄉村振興之星事蹟材料5

小紅同志於起任上海市零陵中學黨支部宣傳統戰委員,9月起擔任校工會主席連任至今,學校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蹟。她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圍繞教育、教學和黨務工作,恪盡職守,發揮了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出色完成了上級黨組織交予的各項任務。在她的大力協助和辛勤努力下,校工會獲年終考評“綜合優秀”,並榮獲“度徐彙區教育新聞報道工作先進集體”,多名黨員、教工被評為區級以上各類先進,化學教研組榮獲“徐彙區新長征突擊隊”、“徐彙區白玉蘭巾幗文明崗”和“上海市教育系統巾幗文明崗”等榮譽稱號。在全校落實學實活動整改事項工作中,作為整改事項督辦小組組長,她團結帶領全體黨員立足崗位,凸顯“三高”,整改事項有序推進,如期全部辦結。

一、勤於學習,善於反思,不斷提升黨建執行力。

作為一名黨務工作者,她自覺學習思想政治理論和黨務知識,認真參加區委黨校組織宣傳委員培訓,積極探研問題,自覺用理論指導黨建實踐,推動學校發展。她協助支部制定《統戰工作六項制度》,在宣傳委員培訓會上進行經驗交流。在宣傳和統戰工作中,她依託黨支部,發揮支部政治核心作用,制定和諧校園創建規劃,做好宣傳策劃,落實統戰制度,完善輿情反饋,營造輿論氛圍。為更好地突出宣傳效果,她整合學校各路工作,組織制定《零陵中學迎辦世博宣傳工作實施方案》,統籌落實各路宣傳工作,營造積極進取、敬業奉獻的和諧氛圍。她協助支部完善教代會制度,以黨內民主帶動校內民主,以黨務公開推動校務公開,尊重黨員和羣眾主體地位,落實黨員和教工民主權利,使黨的工作在羣眾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她本人鑽研業務,積極參與區學科德育課題研究。作為課題組成員之一,結題成果正參評區第十屆教科研成果獎。同時她及時總結工會工作經驗,總結材料受到上級工會的好評。

她在工作中腳踏實地、嚴謹務實。身為工會主席,她始終以黨務工作者的政治覺悟,一步一個腳印地落實學校中心工作。她協助支部發揮工會的橋樑紐帶作用,反映羣情民意,把工會工作融於學校黨建工作中,調動了黨員和羣眾參與學校工作的熱情。如,她以學校工會三年發展規劃的制定為切入口,貫徹“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全面履蓋,突出維護”的十六字方針;按照黨建“一二三”格局要求,落實和完善教代會制度;在校務公開工作中,她能按照有關工作條例要求健全制度,規範程序;在校慶45週年演講比賽活動中,她認真籌劃,精心組織,11位上台演講的教工中有7位是黨員,充分展示了黨員的綜合素質和宣傳水平;在迎世博“三五”行動中,她帶領黨員、教工走向街頭志願服務世博。

她有較強的全局意識和大局觀念。在承擔京津滬渝四城區教育黨建研討活動接待工作中,她以到位的宣傳、有序的協調和精心的服務,宣傳了徐匯教育,展示了徐匯教師的形象和風采,受到教育黨工委宣統科的表揚。

二、為人正派,以身作則,真心實意服務教工羣眾。

作為支委,她努力引導黨員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在落實整改事項中,她組織落實黨員各項學習活動,支持學生黨校、社區共建工作,使支部凝聚力工作富有成效和實效。

她作風上平易近人。教工們都喜歡和她交往,有了大事、喜事總要邀上她,而她也總是克服各種困難,熱情參與,事事處處與羣眾打成一片。黎明中學退管會併入後,學校退管會工作量增加了一倍,但她本着真誠待人、一視同仁的態度,不抱怨、不歧視,熱心組織各項活動,經常家訪慰問。

小紅同志思想作風正派、為人謙虛,處事正直、廉潔自律。她關心羣眾,待人熱忱,工作細緻,傾聽民聲,想教工所想、急教工所急,熱心幫助羣眾排憂解難,努力為教工辦實事、辦好事,深得黨員和羣眾的信任好評。

鄉村振興之星事蹟材料6

田xx,男,39歲,中共黨員,中專文化,畢業於銅仁職業技術學院,系印江自治縣纏溪鎮方家嶺村人。

一、義無反顧立志農村衞生事業

醫生這個職業是光榮而崇高的,不僅是能以肉體上解除人的痛苦,而且在精神上也能給人安慰,所以選擇了這個職業必須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所在的村衞生室轄區服務四個行政村,共服務3000人口,能愛崗敬業,紮根在農村最基層衞生服務,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嚴格執行規定的收費標準,堅持從正規渠道進藥,藥品價格,收費標準公示上牆,不開大處方,不亂收費,讓羣眾花小錢,就能放心就醫。醫者父母心,對羣眾熱情,關心,耐心聽取病人描述病情和痛苦。分析他們的需求和意見。時時急病人這所急,痛病人之所痛,上班時嚴肅認真,細緻診查每一例病人,謹慎用藥,嚴格執行操作常規,避免醫療事故的發生。不管是寒冬還是酷暑,白天還是夜晚,下雨還是下雪,上班時還是下班時,隨叫隨到,無怨無悔言。有時一晚能出診數次,一夜都睡上覺,有時剛端上飯碗,吃了一口飯,就被病人叫去,就是大年七年級,也沒輕閒過,更談不上平時節假日,曾有人問,這麼沒日沒夜,圖的是什麼,即沒有高的收入,也沒有政治地位,回答的是憑一個人的良心,一個醫生的道德。

二、顧全大局,完成公共衞生任務

在防控非典,手足口病,h1n1流感等突發公共衞生事件,非典期間早出晚歸,整天排查從疫區迴歸人員,為他們早晚測一次體温,不畏懼隨時被感染的可能為轄區內兒童檢查手足口病,做好散區兒童的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防控h1n1流感,做到發現疫情及時上報,認真篩查轄區內出國迴歸人員,做好登記,嚴密防控h1n1流感的發生和流行。

所在村衞生室,管理規範,制度健全,資料齊全,去年被評為鎮先進村衞生室,個人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從事鄉村醫生工作後,多次被評為先進鄉村醫生,鎮優秀共產黨員,纏溪鎮第五屆、第六屆人大代表。

在轄區內經常開展巡診工作,及時送發防保所下達的各種宣傳資料,使防病抗病知識普及到全村各家各户。向村民宣傳黨的衞生工作方針,宣傳新型家村合作醫療的優越性。配合主管部門村委員會開展改水改廁工作,主動參與,當好參謀,向村民宣傳改水改廁對人的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使人民羣眾健康意識不斷增強,把各種疾病控制在萌芽狀態。經常為60歲以上老人健康體檢,聽心肺、測血壓,建立了村民健康檔案,規範管理性高血壓、糖尿病慢性病人。定期為他們檢查,建議治療和康復方案。開展35歲以上測血壓,及時發現高血壓病人,提出最佳治療意見。及時通知轄區內孕婦去醫院體檢,向她們宣傳住院分娩的好處。夏秋季產後訪視的同時宣傳預防產婦中暑。做好兒童保健和計劃免疫工作,及時發放預防接種和體檢通知單,結核病督導工作一絲不苟,主動與患者達成服藥協議,發現副反應及時報告。

鄉村振興之星事蹟材料7

她,雖是一名90後女孩,卻有着巾幗不讓鬚眉的勇氣和擔當;她,雖從小生活在市裏,卻對農村有着一份特殊的眷戀和情懷;她,雖有拿高薪做白領的機會,卻毅然放棄選擇服務家鄉和父老……,她就是董家街道董家村鄉村振興專員小丹。她入職以來能夠迅速轉變角色,積極參與村級各項工作,成為董家村的一名得力干將。

做好黨員的帶頭示範員

作為董家莊村黨委第一黨支部書記,她始終以優秀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村黨委組織安排的各項活動中,積極主動、衝鋒在前,為第一黨支部其他35名黨員起到模範帶頭作用。在支部日常管理中,她積極下達上級的各項指示和學習任務,對於支部內行動不便的老齡黨員,及時將學習材料送達老同志手中,不讓第一黨支部內的一名黨員掉隊。

疫情期間,她作為分網格長,積極調配網格內的黨員團員防控志願者分片分段,進行人員排查盯控、村內大集勸離、宣傳防控知識、下達防控通知,有效地防止了人員聚集,提高了村民自我防範意識和能力,築牢了村黨委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同時,她帶頭上交了壹仟元“特殊黨費”,支部36名黨員全部上交併積極捐贈,為疫情防控貢獻了力量。在安置房分房現場,她積極組織本支部黨員擔任志願者,為村民提供服務,保障分房現場有序進行,保障村民按時按規進行抽籤選房。

做好羣眾的政策講解員

作為董家村第1、2、3村民小組的臨時負責人,她積極做好政策的講解員,讓村民真正聽懂弄通相關政策,尤其在處理十村整合分房問題過程中,為了協助村兩委積極穩定村民情緒,化解存在的矛盾,利用新媒體微信公眾號“吾鄉董家”在網絡上積極發聲,弘揚正能量,使區委、區政府的政策、答覆意見和聲音及時貫徹到全村,點擊閲讀量每次都能達到三四千,幾乎覆蓋了董家村全體人員並通過各種微信羣向外擴散,使更多不明真相的羣眾瞭解實情,及時有力正面宣傳引導羣眾把思想統一到區委、區政府政策意見上來,使矛盾逐步化解,使分房工作得以順利完成。

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姑娘户土地收益分配問題上,她配合管區、村積極參與到調解中,整理歸類相關法律政策文件,為順利調解提供依據,避免了矛盾升級造成不必要的影響。

做好黨建工作的創新策劃員

服務黨建,融入黨建,開展活動是關鍵。她積極協助村黨委開展好傳統學習課堂的同時,改變和創新學習方式,協助策劃組織開展了“因為,我是共產黨員”宣講報告會、慶七一“愛誠仁孝虞麓下,喬遷新居頌黨恩”朗誦活動暨“中國夢新時代話小康”系列宣講活動,從“被動聽”到“主動講”,從“傾聽者”變成“講述者”,直觀生動的宣講,身邊的黨員講述身邊的事,更具有説服力和感染力,把純粹的理論轉化變成黨員的身邊實踐,從“細微處”凸顯“大格局”,切實激發帶動其他黨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帶頭做實事,主動擔責任。

傳承紅色基因,秉持初心前行,讓實地課堂用起來。在黨員教育中,她協助配合村黨委運用觀摩、體驗、講授、研討等多種學習方式,採取主動學、走出去、學回來等形式,增強學習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先後協助策劃組織黨員赴長清大峯山革命根據地紀念館、萊蕪戰役紀念館、董家街道甄家村等地學習教育用實地實情實景教育黨員、感化黨員、激勵黨員,進一步了強化廣大黨員的黨性修養,學習模範人物典型事蹟的積極性,以及對標進行黨性自檢,汲取精神營養的自覺性。

發揮科技優勢,改變教育模式,讓網絡課堂聯起來。在疫情期間,為避免人員聚集接觸,她協助村黨委利用網絡平台,運用學習強國APP中的強國視頻會議,協助開展多次線上主題黨日活動,雲學習不斷檔。每次視頻會議後,積極聽取黨員意見,羣策羣力,不斷優化學習流程,努力讓老齡黨員也加入到網絡學習中,更努力滿足年輕黨員自主便捷的學習需求,延伸學習研討時間空間,實現學習資源共享。網絡課堂進一步提高了黨員的學習積極性,網絡課堂豐富的學習資源,讓黨員可以有針對性的學,帶着問題學,從而運用到實踐中。

做好黨建工作的總結宣傳員

為了適應新時代發展需要、適應村改居管理模式的變化,在管理區崔書記的指導下,她總結歸納出《董家莊村黨委“321+6”黨建工作法》,是董家莊村黨委黨建工作的再延續,更是黨建工作與社會治理相結合的新探索。

運營“吾鄉董家”微信公眾號,充分發揮其輿論傳播功能,宣傳董家莊村黨委黨建工作、村委會村務工作新動態,廣泛收集民意,提升羣眾對村兩委工作的認可程度。同時,她積極協助編寫村兩委各類彙報材料,如優秀黨支部事蹟材料、文明單位申報材料等。仔細認真梳理董家莊村文明村創建與文明實踐站的相關檔案,規範早期檔案,提升創建水平,將村兩委各類工作切實展現出來,做好文明村創建與文明實踐站的檔案整理員。

青春因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昇華。作為一名鄉村振興專員,一名新時代的青年黨員,她將繼續腳踏實地,立足本職,為董家的鄉村振興貢獻“她”力量!

鄉村振興之星事蹟材料8

2016年4月10日,由市委指派,小軍來到省定貧困村龍門縣東村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4年來,他不忘初心,記住使命,紮根瑤鄉,甘於獻身,唱響了新時代消除貧困和振興鄉村的雄渾樂章,給村民們帶來了消除貧困的成果。目前,上東村勞動力貧困家庭年人均收入突破1萬元的村集體收入從扶貧前每年約2.7萬元增加到39萬元,從貧困村到小康村,從後進村到後進村,從產業空心村到網紅打卡地的變化。

用真相贏得民心,激發消除貧困的內在力量。

上東村,八山一水一分田,山清水秀,風景宜人,是龍門縣青田瑤族鄉最大的少數民族村,這裏的貧困在省裏掛號:全村生病、殘疾、智力貧困現象突出,集體經濟弱、交通堵塞、公共基礎設施不足、大眾生產生活困難……

得知被派往東村時,小軍興奮焦急。市委要求將上東村建成省級扶貧示範村,向全市乃至全省表率。這意味着上東村扶貧工作不僅要做好,還要做好新的、優秀的工作。作為軍轉幹部,他深感重任肩膀,心裏暗暗地給自己立了軍令狀:不拔貧窮的帽子決不接受士兵!

要想脱貧,先改變自己。從機構到鄉村,只有紮根,才能把兩心變成一心。白天訪問貧困家庭瞭解情況,晚上熬夜整理扶貧資料,到了上東村,小軍忙於工作。

第一次來的時候,有些村民給這個從機關下來的扶貧幹部打了個問號,推測小軍是否來鍍金。但小軍決心以真心戰勝民心,凝聚消除貧困的攻勢。從星期一到星期五,吃、住、工作都是村裏的工作模式,很快就融入了上東村。他積極深入村民家,噓寒問暖家,瞭解村民家庭成員和收入狀況、貧困原因等,正確識別建卡貧困家庭47户172人(其中有勞動力貧困家庭35户153人,無勞動力5户12人,五保户7户7人)經常深入田地,與村民尋找財富的良策,與貧困家庭一起工作。四年來,小軍通過自己的社會關係為上東村貧困大眾籌措扶貧慈善金和物資共計一百多萬元,幫助大眾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最令村民感動的是,在2020年抵抗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小軍一直與村黨員幹部奮鬥在防疫現場,為人民羣眾的安全和健康擔當守護者。

小軍的辛勤工作和真相深深感動了上東村村民。現在村民們的等、靠、要思想消失了,富奔康的內生力進一步激發了。

尋求良策實際招募,鋪設產業興村新路徑。

治貧困要治根。產業扶貧是消除貧困根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提高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大眾就地就業的.長期計劃。

上東村是龍門縣的水源保護地,被列為禁養區和禁採區,註定很難走工業化發展道路。如何打好產業扶貧卡,最大限度地將現有資源轉化為現實財富?小軍認為,產業扶貧只有根據土地條件、對症療法,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長期穩定的扶貧。

在實際調查和論證的基礎上,小軍和村兩委班尋求構想,提出構想,尋找產業興村的突破口。他立足於該村温泉、百竹園、古樹林等自然生態資源和瑤族特色文化優勢,加快推進以温泉為重點的少數民族特色生態旅遊產業和多種產業相結合的農村產業發展新路徑。經過不斷探索和實踐,目前該村發展的主要產業有鄉村生態旅遊、光伏發電、生態種養、廣告租賃、竹製品加工等。此外,小軍為上東村贏得韶新高速出入口,為今後大型温泉項目落地奠定了交通優勢。村民們説他為上東人民做了現代、工作千秋的好事。

小軍通過建立財富領導人才庫,請相關技術和業務專家培訓財富領導人,培養技術、通電商、會管理財富領導人,建立專業合作社3人。四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他和村兩委班子、村民們通過開闢切實可行、合理有效的產業發展新途徑,幫助上東村和貧困家庭形成造血功能,走上長期穩定的脱貧致富之路。

抓住黨建促進和諧,描繪美麗鄉村的新畫卷。

送錢送貨,不如建個好支部。四年來,小軍指導省、市、縣加強黨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實施方案,強調基層組織建設,以標準化、規範化的美麗黨建設體系引領上東村黨建設,建設不去的扶貧團隊。

針對上東村黨支部在外務工流動的黨員多、經常教育困難組織的特點,村黨支部建立了上東村黨員之家的微信羣,在小組中及時發表了村黨支部的工作動態、時政教育內容、黨的理論知識等,為在外黨員建立了學習教育的便利平台。與此同時,該村黨支部重視發展培養黨員,近3年發展3名30多歲的大學生預備黨員和2名30多歲的入黨積極分子,嚴格執行三會一課、民主評議、民主管理黨員等相關制度,重視制度管理黨務村務,致力於解決班級執行力、戰鬥力不強、組織生活不規範等問題。

四年來,通過抓住基層黨組織建設,進一步發揮了上東村黨支部的戰鬥要塞作用和黨員隊伍的先驅模範作用。黨建促進和諧,現在上東村各社會事務呈現出繁榮景象。該村也相繼榮獲省文明村惠州市法制建設示範點惠州市先進基層組織等稱號。小軍堅信,在黨建的帶領下,上東村的黨員幹部一定能成為未來描繪美麗鄉村新畫卷的主力軍。

現在的上東村,產業繁榮,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管理有效,生活富裕,村民有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富裕奔走的力量更充分。

上東村的蝶變有目共睹,而小軍所付出的努力更是讓當地村民們感動。2021年4月,因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方面表現突出,小軍獲評為廣東省鄉村振興先進個人,被省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通報表揚。

鄉村振興之星事蹟材料9

小西,西藏日喀則市江孜縣人,2019年從武漢理工大學畢業,2019年10月份擔任崗巴縣崗巴鎮瓊修村鄉村振興專幹。作為一名鄉村振興專幹,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服從組織指揮,第一時間投身到戰“疫”中,在戰疫中磨練自己,服務社會,以一名年輕幹部的擔當與使命,為瓊修村防疫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摸清底數做好排查工作

防疫工作意義重大、責任重大,任務緊急。1月23日,武漢市正式封城,1月24日鎮政府要求統計崗巴籍湖北省就讀學生後,他主動配合駐村、村兩委及時入户對本村羣眾外出情況及身體健康情況進行全面細緻排查,要求如實報告個人外出行程,對有感冒、發燒等症狀,近期返藏特別是有湖北出行經歷或有與武漢人員接觸史的羣眾進行重點關注,排查出的1名返藏人員進行居家隔離14天,並跟蹤測温。他主動擔任返藏人員“一對一”管理任務。他制定疫情防控應急方案,帶頭成立了青年志願隊,為打好防疫戰鬥奠定基礎;另一方面他配合村醫護人員做好重點人員的集中隔離和居家隔離工作。在為了不影響居家隔離人員的正常生活,在配合村醫做好日常體温檢測等工作後,還為其送去一些必要的生活物資,方便日常的生活。

未雨綢繆做好村內卡口防守

按照鎮黨委和村黨支部的部署,小西積極配合村委做好村內設卡處防守工作。一方面通過以身作則積極號召更多黨員參與到防守工作中,併成立了黨員突擊隊,村內設卡處防守的工作任務,有效保證瓊修村在疫情下能夠固若金湯。在發揮在村幹部帶頭前提下,他找出先進方法提升防守效率,在他的建議下村裏暫停一切聚集性活動、所有經營場所暫停營業,並簽訂了《瓊修村人員車輛出入協議書》。瓊修村採用組建封路網、建造臨時檢查站等方式,對村進出口實行半封閉式管理,24小時對外來人員和車輛進行盤查、詢問,消毒,提醒佩戴口罩,並測量體温,做好登記,加強本村人員的管控。在提升防守效率的同時,也保證成任務的質量。

凝心聚力宣傳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發生以來,瓊修村全體上下,思想重視、認識統一、宣傳到位、服從指揮、戮力同心、迎難而上,展現出良好的政治素養、大局觀念和精神風貌,以強烈的責任擔當投入到疫情防控鬥爭中去。

瓊修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一是組織帶頭全村黨員成立黨員突擊隊,及時傳達學習致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的一封信,疫情防控工作中黨員先鋒隊爭當宣傳員、巡邏員、管控員,監督員,努力做到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的作用。二是由小西帶頭的青年志願服務隊用通俗易懂語言和發放宣傳單子形式各家各户進行宣講疫情防控措施,並由他負責每天早上和下午兩個小時村廣播播放疫情防控知識,截止目前,帶頭入户宣講6次,受益羣眾125人,發放宣傳單84份,消毒清潔22場次,監督巡邏32次,發放口罩130只,臉盆、毛巾、香皂各122個,洗潔精22瓶,並開展科學規範的疫情防控宣傳教育,引導農牧民羣眾紮實做好防疫工作。

他説:疫情是對我們年輕幹部的一次考驗,我會努力面對考驗,堅持戰鬥在“疫”線,用擔當奏響青春凱歌,與全村廣大幹羣一道,更好地履職盡責,相信在鎮黨委和村黨支部的帶領下,我們也一定會戰勝疫情,“疫”去不復返。

鄉村振興之星事蹟材料10

xxx,人如其名。他就像一朵怒放的“希望之花”。給鄉村的校園增添幾分生機。她用慈母情懷和對教育事業的執着追求,讓“希望之花”絢爛綻放在平凡的校園。她一路走來,在身後留下了絲絲幽芳。

一、錘鍊思想,提升修養

在23年的工作中,xxx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地反對分裂主義和非法宗教活動,忠實於黨的教育事業。平日,她努力學習黨的各項時事方針,政策。關心國家大事,並運用學到的理論知識知道自己的工作實踐。在三丈講台上,她將馬克思“五觀”教育,“無神論”教育深入剖析,使孩子們樹立了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為義務。

二、勤於學習、潛心教育

xxx老師,勤於鑽研業務,善於抓住機會潛心學習。她深知:要教給學生一滴水,老師先要有一桶水。只有活到老,學到老,才會永遠站在教育領域的前沿,才能更好的為孩子們服務。於是,校園中小石凳上常能見到她手捧《學好雙語500句》嘴裏還唸唸有詞,計算機室常常能見到她為查閲資料而忙碌的身影,教研活動中她會滔滔不絕道出自己的見解“功夫不負有心人!”真是她勤於學習,樂於鑽研的精神,豐收碩果被評為“自治區骨幹教師”光榮稱號。xxx老師的課堂更是真實的、美麗的、有人情味的。孩子們特別喜愛她設計的“課前三分鐘”,在那裏有浪浪上口的童謠、生動有趣的漢語故事,悦耳動聽的漢語歌曲它們像一塊磁石深深吸引着每一個孩子。孩子們喜歡趣味的課堂,在那裏他們能找到學習的真正樂趣。

三、率先垂範,身教感染

在平日的教育教學中,xxx老師率先垂範,身教勝於言教,她常説:“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要想正人,必先正已。”所以,無論上課還是下課,她總是以自己人格力量感染每一位學生,注意自己點點滴滴言行的影響。她説的每句話,做的每一件事都能嚴律己,率先垂範。教室中要垃圾,一定是她第一個拾起來,每天第二節課總是她第一個去關燈,早讀中總是她第一個捧起書大聲朗讀漸漸的,同學們開始了變化,有人撿地上的紙片了,有人去關燈了,有人帶着大家一起早讀了一切都在消移默化中產生了微細的變化,真可謂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四、克服困難,忠於職守

xxx老師工作以來,從未請過一天假,在她的眼中只有一羣求知飲酒的孩子。她家中有身患症的年邁老母親,三個上學的孩子,丈夫長期在外出差下鄉,照顧家人生活的重擔就落在了他一個人的肩上。但xxx老師一直承擔六年級畢業班的教學工作,她總是早出晚歸,每當漆黑的夜晚回到家中,望着病牀上的母親,餓得啃幹饢的孩子,她不禁清然淚下。她沒有抱怨,沒有不快,只有心疼。因為她知道,畢業班的30多個孩子更需要她,離開她課會被落下,孩子們的成績會被耽誤,他們可能會與“內初班”無緣。於是,她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克服一切困難忠於教學工作,幫助孩子們如願考入內初班。

五、愛生如子,甘為人梯

一位教師,有了愛心就能成就教育。她憑着一顆愛心做好了教育工作中的點點滴滴。教書育人是她的職責,愛崗敬業是她的本分,她是這樣想的,更是這樣做的。

xxx老師班有這樣一個小女孩,她的家庭十分困難。記得,那是一個寒冷冬天的中午,天空裏飄着鵝毛大雪,刺骨的寒風無情的割人臉,她正準備到辦公室火爐旁取暖,突然眼前閃過了一個瘦小的身影。她定了定神,仔細一看原來是維尼熱蹲在那個角落。她三步並兩步上前詢問:“維尼熱,怎麼不回家吃午飯呢?”維尼熱忙答道:“老師,中午家裏沒有飯,我帶了一小塊饢”説着維尼熱的眼眶濕潤了,xxx老師一把將那個瘦小的身子摟在懷裏,哽咽的説:“老師帶飯了,我們一塊到辦公室吃。”自那天后,她多次到維尼熱家家訪,得知維尼熱家庭十分困難,孩子常常飢一頓飽一頓,有時甚至一天也吃不上一頓熱飯。此後,她便每天帶飯給瘦小的女孩,像慈母一般呵護她、幫助他。漸漸的孩子的學習成績逐步提高,最後考上了夢想中的內初班,這是她對xxx老師最好的回報。她就是用自己濃濃的美、真摯的情去感染每一個孩子,呵護他們健康成長。

20多年來,xxx老師正如此一朵“希望之花”在平凡的校園中綻放着她一路艱辛、一路歡歌。她將一顆顆希望的種子播撒在帕鄉中心國小,這方沃土上,勤奮耕耘,默默奉獻,精詩種子能開出朵朵美麗的“希望之花”!

鄉村振興之星事蹟材料11

男,1956年生,入黨。該同志政治素質好,有較強的經濟嗅覺和創新水平,他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卻懷揣遠大理想,對經濟發展和社會做出很大貢獻。

一、為鄉親艱難創業,一心幫鄰致富。

1982年,他開始搞私營運輸,通過幾年的辛苦打拼,自己積累了一定資金。在跑運輸過程中,發現農村新興的養殖廠比較多,但雞飼料比較緊缺,農民買飼料不知道真假,有時花冤枉錢,上當受騙之事時有發生,為此,他決心自己建立飼料廠,為村民提供優質、價廉的好飼料。,他通過多方協調資金,籌集600萬元建立起了華明飼料廠,華明飼料佔地10畝,擁有職工40餘人,每人月收入1500元以上。華明飼料生產的優質飼料能夠供應本地20餘個村,100餘户養殖户,為養殖户年節省資金10餘萬元。

二、為夢想致力創新,使誠信深入人心。

他深刻地認識到市場競爭的結果就是優勝劣汰,如不創新就會被無情的淘汰出局。為了使企業立於不敗之地,達到鄰里共同致富的夢想,他多次聘請濰坊、龍口等技術人員完善公司技術創新,邀請了部分養殖户作為公司的顧問,隨時為廠家的發展提供反饋信息。他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從不因客户欠債欠債而不與發貨,並多次給予困難養殖户與無私幫助,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希望全體養殖户都富起來,共同把養殖業做大做強,使羣眾儘快脱離貧困邊緣,走向幸福的小康之路。他的付出得到了廣大養殖户的認可,公司產品供不應求,公司也得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三、為鄉親再次創業,勇擔商業風險。

華明飼料為廣大養殖户提供了原料,給村民解決了不少困難,但現在一個新的問題出現,因金融危機和禽流感雞苗價格上漲較快,養殖户感覺資金壓力較大,並且利潤空間壓縮的很小,很多養殖户紛紛改行,養殖大棚閒而不用,楊xx看在眼裏,疼在心裏,為此,他又經過多次參觀、學習、考察、交流,與其他有志之士通過貸款、籌借籌方式共籌集資金1200萬元,於成立了盛國畜牧有限公司,佔地62畝,專門從事孵化產業,現正在建設中,預計夏便可投產運營,將更好的為民解憂。

四、為理想不斷學習,道德文明永相傳

同志從未放鬆對思想理論的學習,他不斷地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質。不僅他自己這樣做,他還希望全體員工的科學文化素質都得到提高,為員工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他在公司內建立了圖書閲覽室,訂閲各種黨報、科技雜誌、文學信息等刊物及報紙,鼓勵員工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強化提高員工素質。華明飼料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職工從來未發生過打架、鬥毆,甚至不文明的行為都很少出現,並且每位職工在村裏漸漸都成了孝子、孝女,在這個物慾橫流的年代,真是民間一大奇蹟。

五、為明天繼續奮鬥,公益事業常放心間。

他指出公司的發展戰略是用低成本吸引客户,用高質量贏來客户,他滿懷信心的説“為了更好的發展公司,為了更好的帶動客户致富,為了更好的贏得支持,我們下一步將成立無棣華明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提供雞苗、飼料、養殖、宰殺一條龍服務。”發展宰殺業也是為養殖户提供銷路問題,此心可見一斑。

楊xx創業已有28個春秋,他一直以帶動父老鄉親致富為目標為社會公益事業無私奉獻,修路、建橋、治病、救災等社會捐款已記不清,至少已10餘萬元。他是致富不忘鄉親的典範,是企業家學習的楷模,是村民道德的榜樣。

鄉村振興之星事蹟材料12

作為國網xx市供電公司“七五”普法專責人,自普法規劃實施以來,認真組織和推動公司普法工作,不斷強化學法、懂法、用法觀念,加快企業法治化進程。

xx將法律法規的規範內容與崗位工作、業務流程、本單位規章制度緊密結合,使員工把握住日常工作的法律要素、法律風險點,由被動規範執行逐步過渡到主動運用和遵守;在全公司廣泛開展“一學三講”,即以“學法律、講權力、講義務、講責任”為主體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利用大講堂、培訓超市,舉辦x期培訓班,組織員工集中學習了以憲法為核心的基本法律法規。“七五”普法以來,先後有x人次參加了x次輔導培訓,使普法教育由業餘化轉向專業化推進。

xx圍繞工作中人民羣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部署開展了有針對性的法治宣傳工作。組織開展“普法宣傳月”“普法宣傳週”“12.4”國家憲法日和“3·15”消費者權益日系列活動。向全社會宣傳普及電力法律法規和依法用電、安全用電知識,提高社會依法用電、保護電力設施和維護正常供用電秩序的意識。“七五”普法以來發放宣傳材料xx份,接待諮詢羣眾xx多人次。組織志願者利用抄表收費、維修服務和麥收等機會,在社區、農村、企事業單位宣傳電力法律法規和安全用電常識,為百姓和單位解決用電難題。利用公司官方微信、微博公眾平台,推送電力行業政策法規、用電安全消息等xx期,將微信公眾平台作為公司新型普法宣傳方式,充分發揮平台溝通作用,也為客户提供了新的溝通渠道。

20xx年x月,通過選拔,xx作為xx市代表隊的一名成員參加了xx省憲法基本知識(電視)大賽,與來自全省x市和省直有關部門的x支代表隊同台競技。經過四個環節的角逐,最終xx市代表隊獲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

作為公司法律專工,xx根據《國家電網公司合同管理辦法》,制定了爭議糾紛處理的過程控制內容和方法,有效避免了合同管理過程中的法律風險。加強合同管理,規範合同審查、簽訂、履行流程。大力推行信息化合同管理,20xx年,xx所在公司開始推廣使用經濟法律管理業務應用系統,實行合同網上流轉、會籤,規範手續流程,“七五”普法期間,累計網上辦理合同x份,公司獲評xx省“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在七五普法工作開展過程中,xx始終堅持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辦事,積極運用理論指導實踐,努力維護法律權威,確保普法工作的開展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提升員工法律意識,提高公司法治化管理水平,使得依法治企、依法經營理念深入人心,依法辦事已經成為幹部職工的自覺行為。

鄉村振興之星事蹟材料13

小衚衕志自20xx年3月入駐拉伯鄉拖甸村委會以來,按照省、市、縣關於“回頭看”文件精神,紮實開展“四項工作”,以走村入户瞭解情況、徵求意見為前提,以解決羣眾中存在的熱點難點問題為目的,與當地黨員羣眾同學習,同工作,在實踐中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確保了拖甸村委會幫扶活動不走過場、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深入走訪,準確掌握村情民意

拖甸村位於拉伯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147公里。全村有15個村民小組,610户,2542口人,其中有建檔立卡貧困户191户,667人。

小胡把自己看作是一名普通的村民,把駐地當作自己的家,克服了高温的考驗,起早貪黑、走村串户,深入農户調查摸底,訪貧問計,短短兩個多月時間,足跡踏遍了拖甸村委會15個村民小組,走訪建檔立卡貧困户159户。他還不時與村組黨員幹部、農民羣眾座談交流,瞭解生產生活狀況,認真記好民情日記。通過查村情和深入的走訪調研,他不僅準確掌握了建檔立卡貧困户的第一手資料,還清楚掌握了整個村情社貌。

吃透政策,深入查找扶貧對象是否精準

小衚衕志剛來,正趕上全省扶貧工作轉入整改階段,按照省、市、縣關於“回頭看”文件精神,先後進行了7次“回頭看”。他先後參與了拖甸村委會易地搬遷工作存在問題的摸底調查、拖甸村卡外農户的摸底調查和託甸村精準扶貧動態調查等專項活動。小胡與兩委班子一道,及時組織廣大扶貧幹部職工認真學習領會,把握政策要點,吃透政策精神,並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和“六九五六”貧困退出標準,嚴格對標對照,逐户分析研判。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了進村入户摸底調查等工作任務。

在調查工作中,小衚衕志始終堅持問題導向,聚焦脱貧目標,深入查找產業發展、易地扶貧搬遷、就業創業、安全飲水、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兜底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入查找扶貧對象是否精準,扶貧措施是否有效,資金管理是否嚴格,貧困退出是否真實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等,按照“五查五看、三評四定一公示”的要求,逐村召開村民大會、黨員大會對村內建檔立卡户進行核實,擬定貧困户於組內,經村內評議、村內張榜公示後無異議報鄉政府,確保了全村貧困户的準確性。

摸底調查結束後,他與其他隊員一道不辭辛苦,認真撰寫出《寧蒗縣拉伯鄉託甸村駐村扶貧工作隊入户調查統計表》、《託甸村回頭看整改意見彙總》、《託甸村回頭看統計表》《託甸村建檔立卡貧困户人數增減情況明細表》、《託甸村貧困户信息表修改》等,準確掌握了拖甸村民委員會建檔立卡貧困户變動情況,着力降低錯評率、漏評率,努力提高了羣眾的滿意度,從而確保了拖甸村委會“整改”活動不走過場、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謀劃項目,農牧民受益匪淺

小衚衕志與雲南省社科院駐村工作組,籌建了託甸村委會精準脱貧作戰室,並以查民情、聽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為出發點,同村班子一道,齊心協力,真抓實幹,把跑辦幫扶項目當成自己的事情來辦,盡最大努力爭取項目資金。

小胡與他的隊友們,在確保託甸村委會貧困户1萬元掛聯配套資金、家庭助學基金10萬等足額投入外,時刻關注並落實託甸村委會三江口、布落、兩家村“灌溉用水”、託甸村委會文化活動廣場等工程項目推進情況。同時加強溝通協調,爭取更多資金幫助村民解決安裝太陽能路燈及安裝廁所+淋浴室+太陽能熱水器等項目建設。為此,小衚衕志親自認真撰寫了《安裝廁所+淋浴室+太陽能熱水器項目立項申報建議書》、《安裝太陽能路燈項目立項申報建議書》等報告。經過小胡等同志不懈的努力,雲南省社科院共落實項目資金27萬元,在格落、草皮甸、古魯甸三個村組試探性地實施了太陽能路燈項目,經評估驗收後進行運營,效果十分良好。在最短的時間內辦成了讓羣眾看得見,摸得到,用得上的好事實事,用實實在在的工作成績贏得了羣眾的認可。

小胡還直接參與了《託甸村精準脱貧示範村建設項目》方案的草擬工作。通過深入調查,瞭解掌握了拖甸村目前的發展現狀,初步確定了以打造4個示範村,即民族文化生態示範村、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鄉村旅遊示範村,建設房屋固化工程、道路硬化工程、路燈亮化工程、庭院美化工程、環境淨化工程、特色產業、村民素質提升工程、基層黨建創一流工程等為主的10大惠民項目。

艱辛的付出,收穫了累累碩果。如今,拖甸村委會各種規章制度健全,發展思路明確,農村經濟有了堅實的保障。走進拖甸村,一條條寬敞的路面、一盞盞明亮的太陽能路燈、一間間整齊的民房、完善的各類公益設施,儼然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祥和、安康的農村新景象。

牢記宗旨,展現人民公僕形象

在離開昆明時,小胡在他的日誌中寫道:説實在的,年逾五十,重新接受一項全新的工作,確實有一定的挑戰性,何況是去偏僻的鄉下,有那麼一瞬的忐忑。但這次去的地方,卻是生我養我的故土,我能拒絕嗎?我拒絕得了嗎?故鄉時時象一隻無形的手,牽絆着我的心,何況我的故鄉還是那麼落後、閉塞,我能為她做點什麼呢!好吧,去了再説,那怕只有三分力,我會使出四分勁!就讓我帶着一顆誠心,一份熱忱,故鄉我來了!

剛入村那天,看着從車上搬下的三套行李、洗漱用品,鄉黨委書記驚訝地説:“真住啊?”小胡真誠地説:“從今天開始,我們就是你的村民,每月要住20天以上。”從此,一住就是5個月。作為雲南省社科院派出的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小衚衕志首先認真思考了四個問題,一是省委為什麼要開展“找問題、補短板、促攻堅”為主題的整改活動,二是下派駐村工作隊到村做什麼,三是駐村期滿給黨員羣眾留下什麼,四是回去收穫什麼。小衚衕志為了回答好這四個問題,他時刻警醒自己,駐村工作隊是一面旗子、一面鏡子,要時時、處處、事事嚴格要求自己。

小衚衕志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上,堅持和羣眾“同吃、同住、同學習”。作為一名有着30多年黨齡的老教師,他深知脱貧攻堅工作事關黨羣、幹羣關係;事關黨和政府在人民羣眾中的形象;事關黨的執政基礎。他毫無怨言、義不容辭地投入鄉村。時刻把基層黨員羣眾的反映做為第一信號,時刻把羣眾滿意又不滿意做為標準。他時常對身邊的年輕隊員説,我們工作隊來村是為百姓辦實事、辦好事的,不是來享福的,要多向老黨員、老幹部請教、學習,加強黨性鍛鍊和思想改造,自覺把廉潔自律貫徹到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

在“整改”工作中,小衚衕志善於宣傳教育和政策落實,他不僅帶頭講黨課,而且在深入村組和貧困户家中時,耐心細緻地做好羣眾思想工作,解釋政策變動的原因及新政策要點,使羣眾理解支持政策調整並根據實際情況做出選擇。

幾個月的相處,老百姓把小胡和他的隊友當成了親人,他們的住處也成了村辦公室,一天到晚總會有老百姓來嘮家常,村民誰家有事,不管大小都願意來和工作隊商量。小胡感慨地説:“都説羣眾工作不好做,通過駐村這幾個月工作經歷,我看只要心裏始終有老百姓,帶着感情真正走到羣眾中去,老百姓就會把你當自己人,那就沒有做不成的事!”

“回到寧蒗,回報家鄉,這是本人長久以來的一個強烈願望。在駐村期間,我一定嚴守扶貧工作紀律,勇於擔當,勤勉工作,真正做到用心、用情、用力,努力完成各項扶貧攻堅工作任務,給組織和當地民眾交上一份圓滿的答卷。”這是小衚衕志抵達拖甸村委會後第一篇日誌中的話,可也正是他的真實寫照!

鄉村振興之星事蹟材料14

2016年4月10日,受市委辦指派,xx來到了省定貧困村——龍門縣藍田瑤族鄉上東村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四年來,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紮根瑤鄉、甘於奉獻,唱響了一曲新時代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雄渾樂章,讓村民們收穫了脱貧奔康的成果:目前,上東村有勞動能力貧困户年人均收入突破1萬元;村集體收入由扶貧前每年約2.7萬元增至39萬元,實現從貧困村向小康村、從“後進村”向“後勁村”、從產業空心村向網紅打卡地的蜕變。

用真情贏民心,激發脱貧攻堅內生力

上東村,“八山一水一分田”,山清水秀,風景宜人,是龍門縣藍田瑤族鄉最大的少數民族村,但這裏的貧困卻在省裏“掛了號”:全村因病、因殘、因智致貧現象突出,集體經濟薄弱,交通閉塞,公共基礎設施缺乏,羣眾生產生活困難……

得知被派駐上東村時,xx既興奮又焦急。市委要求將上東村打造成省級扶貧示範村,向全市乃至全省作表率。這就意味着,上東村的扶貧工作不僅要做得好,還要出新、出彩。作為軍轉幹部的他深感重任在肩,心裏暗暗給自己立下軍令狀:不拔窮根不摘窮帽絕不收兵!

要改變貧困,先改變自己。從機關到鄉村,紮下根來,才能把“兩條心”變成“一條心”。白天走訪貧困户瞭解情況,晚上熬夜歸整扶貧資料,一到上東村,xx就忙活開了。

初來乍到,有些村民對這個從機關下來的扶貧幹部打了個問號,猜想xx是不是來“鍍金”的。但xx決心以真心贏民心,凝聚脱貧攻堅向心力。週一到週五,吃、住、工作都在村裏的工作模式,讓他很快就融入了上東村。他主動深入村民家中,噓寒問暖拉家常,瞭解村民們的家庭成員和收入情況、致貧原因等,精準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户47户172人(其中,有勞動能力貧困户35户153人,無勞動能力5户12人,五保户7户7人);經常深入田間地頭,與村民共尋致富良策,與貧困户同勞動。四年來,xx通過自己的社會關係為上東村貧困羣眾籌措扶貧慈善款和物資共計100餘萬元,幫助羣眾解決各種實際問題300多人次。最讓村民們感動的是,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xx始終同村黨員幹部奮戰在防疫一線,為了人民羣眾的安全和健康甘當守護者。

xx的辛勤付出和真情奉獻深深打動了上東村村民。如今,村民們的“等、靠、要”思想不再有了,致富奔康的內生力得到了進一步激發。

謀良策出實招,鋪築產業興村新路徑

治窮要治根。產業扶貧是剷除窮根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羣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

上東村是龍門縣的水源保護地,被列為禁養區和禁採區,註定難以走工業化發展道路。如何打好產業扶貧這張牌,最大限度地將現有的資源稟賦轉化為現實財富?xx認為,產業扶貧只有因地制宜、對症下藥,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長效穩定脱貧。

在實際調研與論證的基礎上,xx與村“兩委”班子一道謀思路、出主意,找準產業興村突破口。他立足該村温泉、百竹園、古樹林等自然生態資源和瑤族特色文化優勢,加快推進以温泉為重點的少數民族特色生態旅遊產業和多種產業相結合的農村產業發展新路徑。經過不斷探索與實踐,目前,該村發展的主要產業有鄉村生態旅遊、光伏發電、生態種養、廣告位出租、竹製品加工等。另外,xx還為上東村爭取到了韶新高速的一個出入口,為今後大型温泉項目落地奠定了交通優勢。村民們稱他這是為上東人民做了一件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大好事。

xx還通過建立致富帶頭人人才庫,請相關技術和業務專家對致富帶頭人進行培訓,培養了一批懂技術、通電商、會管理的致富帶頭人,成立專業合作社3個。四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他和村“兩委”班子、村民們一道通過開闢切實可行、合理有效的產業發展新路徑,幫助上東村和貧困户形成了“造血”功能、走上長效、穩定的脱貧致富之路。

抓黨建促和諧,描繪美麗鄉村新畫卷

“送錢送物,不如建個好支部”。四年來,xx以省、市、縣《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的實施方案》為指導,突出重點抓好基層組織建設,以標準化、規範化的“美麗黨建”體系引領上東村黨建,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

針對上東村黨支部在外務工流動的黨員較多、經常性教育難組織的特點,村黨支部建立了“上東村黨員之家”微信羣,在羣裏及時發佈村黨支部的工作動態、時政教育內容、黨的理論知識等,為在外的黨員搭建起一個學習教育的便捷平台。與此同時,該村黨支部注重發展培養黨員,近三年來發展3名30多歲的大學生預備黨員和2名30歲左右的入黨積極分子;嚴格落實“三會一課”、民主評議、民主管理黨員等相關制度,注重以制度管理黨務村務,着力解決班子“執行力、戰鬥力不強”、組織生活不規範等問題。

四年來,通過抓基層黨組織建設,上東村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隊伍的先鋒模範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黨建促和諧,如今的上東村各項社會事務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該村也先後榮獲了“省文明村”“惠州市法制建設示範點”“惠州市先進基層組織”等稱號。xx堅信,在黨建的引領下,上東村的黨員幹部一定能成為未來描繪美麗鄉村新畫卷的主力軍。

如今的上東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村民有了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致富奔康的勁頭更足了。

上東村的蝶變有目共睹,而xx所付出的努力更是讓當地村民們感動。2021年4月,因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方面表現突出,xx獲評為廣東省鄉村振興先進個人,被省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通報表揚。

鄉村振興之星事蹟材料15

小文,現任佛山市南海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區委農辦、區扶貧辦專職副主任,20xx年6月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鄉村振興局授予“全國鄉村振興(扶貧)系統先進個人”稱號。

大學時代,培養奮鬥精神和務實作風

小文1993年入讀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成為國土與房地產開發管理專業的第一批學生。大學期間,他擔任班長,也加入了學生會。“在仲愷校園學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識,老師們也給我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老師們在學習上對我們要求很嚴格,在生活上又很親切,對我們很關心,還經常跟我們一起打羽毛球、打排球,我們管理學院書記李錫儒老師當時就住在學校裏面,經常帶我們去他家吃飯。可以説,在仲愷校園的這兩年,既充實又快樂。”小文回憶起仲園的點點滴滴,還是記憶猶新。

小文在專業學習上刻苦認真,學習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大二期間,光榮入黨。“李錫儒老師經常教導我們,要多出去鍛鍊,做事情要多實踐。”“務實做人,踏實幹事”是小文做人做事的宗旨。大學期間,專業的老師常教導他們要肯吃苦耐勞、敢於創新,老師們的教導小文一直記在心裏,他也養成了務實、一絲不苟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

用心幫扶,助力涼山州脱貧

20xx年6月,小文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鄉村振興局授予“全國鄉村振興(扶貧)系統先進個人”稱號。實際上,早在20xx年響應號召到貧困村掛職任村委副書記時,小文便與扶貧工作結緣。

20xx年,為響應黨中央“東西協作”的政策,南海區與涼山州的甘洛、越西、喜德三縣簽訂了結對幫扶框架協議,小文開始了涼山州扶貧的攻堅克難之旅。

“像是從現代社會穿越回到了原始社會,村民們的住宅分散在山上,地板是泥土,衞生環境很差”,回憶起當初入涼山州時的情形,小文仍充滿感慨。當時涼山州是我國的深度貧困地區之一,甘洛、喜德與越西是涼山州11個深度貧困縣的其中三個,彝族人口占大多數。當地自然條件惡劣,地形比較封閉,原本村民的住宅分散,小文每次走訪當地居民都需要坐四至五個小時的車程,下車後,小文還要徒步走一到兩個小時才能到達各個散落的農户。

地形的封閉導致當地與外界的交流較少,思想封閉,村民文化水平低,有些村民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村民們平日僅靠手工種植玉米、蕎麥等作物維持生活。有些貧困户家裏只有一口鍋,一把勺子,也沒有區分碗筷的意識,吃飯時一家人坐在泥地板上,用手抓飯吃,這把勺子全家共用。由於當地衞生環境的較差,村民們也不講衞生,醫療資源匱乏,導致肺結核在當地比較多發,諸多問題擺在小文等扶貧工作人員的面前,他們感到時間的緊迫和扶貧的壓力。

小文覺得扶貧工作千頭萬緒,不可能一蹴而就,最重要的還是要轉變人的觀念和思想。“在仲愷學經營管理時,老師一直強調,管理最重要的是激發人的內生動力,發揮人的優勢。”他想讓“一部分人先走出去,起帶動作用”。小文牽線搭橋、想方設法讓村裏的青壯年勞動力到珠三角地區打工,一開始他們沒有工作技能,小文就先對他們進行培訓,耐心指導他們。為他們提供工作崗位,讓他們儘快適應外面的世界,融入社會。幾年間,共有6000多村民走出大山,到珠三角地區務工。這不僅改善了村裏的經濟,更重要的是,他們開闊了視野,提升了技能,假期回到家鄉,也會傳播先進的思想、帶動周圍的村民改變觀念,讓他們看到依靠勤勞奮鬥,可以讓生活變得更美好。慢慢地,村裏人也開始講衞生了。一切都在潛移默化中慢慢改變。

小文不僅帶領村民“走出去”,還採取了“引進來”的方法。他與扶貧隊伍一起多方聯繫,為涼山州北三縣引進企業11家,因地制宜,打造7個產業園區,總投資超3億元,帶動2萬名貧困人口在“家門口”就業增收。村民的經濟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村裏的衞生條件還是比較差,特別是學校條件簡陋,設施也不齊全。沒有開水房,學生們只能從家裏帶水到學校,帶來的水喝完就沒有了,實在渴了只能喝生水。小文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成立了“雛鷹助飛扶貧慈善基金”,籌集社會善款310餘萬元專款為北三縣104間學校安裝255台淨水熱水器,使涼山州北三縣學生飲上安全熱水。

聊起扶貧中遇到的困難,小文打趣道:“頭髮就是這樣白的。”他頓了一下,説:“扶貧工作中的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常想起仲愷李錫儒老師的教導: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不要驚慌,保持樂觀,一步一步地去解決,要奮進,不要鬆懈!”這些話給了他前進的力量。

在南海區扶貧幹部們眼裏,小文一直是特別能戰鬥、特別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的“一線操盤手”,務實肯幹的他被人們形象地稱為扶貧路上的“老黃牛”。

小文每年都要進涼山十幾次,每次短則一週,長則十幾天。回憶起剛到涼山的日子,小文笑着説:“起初什麼都需要我們手把手去教他們,就像父親教孩子讀書一樣一遍遍地去教,雖説很辛苦,但是幫人的人是最幸福的,看到羣眾脱貧走向幸福,我也覺得很幸福。”

科技扶貧,發展智慧農業

“互聯網對鄉村振興是大有可為的,而物聯網是超越互聯網的形式,通過物聯網發展農業是未來農業的發展趨向。”小文對物聯網發展農業的前路信心滿滿。小文在幫扶地推動5G農業、智能化農業發展。最近幾年,南海區配合當地在涼山三縣打造起7個產業園:在喜德縣,他們打造起魯基鄉現代農業循環產業園,該產業園成為四川省第一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在越西縣,打造的現代農業(蘋果)產業園區,採用5G信息技術栽種“5G蘋果”,成為涼山州首個產供銷一體、物聯網智能化農業園區……這些舉措有效提升了生產效率,促進幫扶地農民實現了增產增收。

小文結合雲浮羅定地區特點創立了“萬畝南藥基地”,除了引導利用好羅定當地資源外,他結合南海區的優勢,聯繫南海區製藥廠與南藥基地對接,為基地引入實力雄厚的合作企業,以“強強聯合”做大做強南藥基地。同時,小文還聯動中科院華南植物園、中科院廣西植物研究所,為基地注入先進技術力量。“科技創新是農業發展的源泉,我們也致力於利用科技智能化推動幫扶地的產業發展。”小文説。

扶貧期間,小文及其團隊為雲浮56條貧困村集約土地超過3萬畝,落實產業項目326個;為涼山北三縣引進企業11家,打造產業園區7個,建立“帶不走”的.長效脱貧機制。發動企業募集近1億元款物,助推民生髮展。20xx年發動165家企業結對雲浮56條村,助力脱貧攻堅。20xx年底,雲浮市20607名貧困人口全部脱貧,涼山州北三縣全部脱貧摘帽。

“看到羣眾脱貧過上好日子,我也覺得很幸福!”務實做人,踏實幹事,小文用自己在大學的所學、所悟,為鄉村振興和扶貧事業貢獻力量。他,值得吾輩致敬和學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