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學習障礙的辦法

來源:文萃谷 1.5W

篇一:怎樣克服學習心理障礙

學習心理障礙是指在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心理活動受阻塞,心理調節和適應機制不良,從而導致不健康的心理表現和行為傾向。其原因是我們在學習活動中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挫折,學習目標達不到,需要得不到滿足,困難又無法克服,受挫折後引發的反應不同,於是就形成了不同的學習心理障礙。學習心理障礙主要有:

克服學習障礙的辦法

1、焦慮心理

表現為動機強度過高,急於取得理想的學業成績,形成主觀願望與客觀實際的矛盾衝突,常處於憂慮緊張、煩躁不安的情緒狀態,或造成精神壓抑。有的同學在學習後期變得發展遲鈍,連解決最簡單的問題也有困難,這是求勝心切,欲速則不達的焦躁情緒導致的後果。

2、依賴心理

表現為依賴性強,習慣於求助他人,不能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甚至抄襲作業、考試作弊,一旦離開教師的輔助或別人的幫助,會產生無所適從的消極情緒和行為傾向。如一個學生以優異成績考人大學,但由於不能適應以自學為主的學習方式,第一學期考試六科不及格。依賴心理會使學生喪失主動性和獨立性,心理承受力較差,經不起困難和失敗的考驗。

3、閉鎖心理

表現為對外界評價過於敏感,迴避失敗的意識較強,封閉內心世界,學習中的煩惱常壓在心裏,引起消極的情緒體驗,孤獨感強,行為表現膽怯、退縮。如有的學生上課不敢發言,偶爾讓教師叫起來便面紅耳赤,一句話也説不出來。另外,在升學競爭壓力下同學之間互相戒備,學習情況彼此保密。閉鎖心理阻斷學生和他人的交流,從而妨礙了智力和潛能的發展,還可能導致變態人格。

4、自卑心理

表現為在學習上缺乏自信,遇到困難時感到無能為力,對成功不抱希望,伴隨有沮喪、悲觀、不安等消極情緒體驗,自卑心理在學習成績差的學生中表現較明顯,會導致學生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

5、自安心理

表現為安於現狀,心理上的惰性強,意志力薄弱,知難而退,隨波逐流。有一位成績中上等的學生講:“平時學習中我只是隨大溜兒,見人做什麼自己也做什麼,沒有自己的計劃。一旦遇到不會做的題就泄氣了。”有的成績較好的學生則表現出滿足,只求保持現有水平和地位,不願進取。

6、抗拒心理

表現為對教學要求懷有對立和排斥情緒,以抵抗外界壓力來滿足自尊,導致抗拒的行為傾向。如有的學生將課餘愛好拿到課堂上來,受到教師的批評,或者心愛的物品被沒收,便產生‘你越讓我學我越不學”的牴觸情緒。

7、嫉妒心理

表現為對成績或學習能力高於自己的同學產生不滿、憎恨情緒,極力排斥比自己強的同學,以貶低和抹黑的手段尋求心理上的快慰。如有的學生在考試前將同學的複習材料藏起來。嫉妒心理不僅有損他人,而且也給自身帶來煩惱和痛苦,“內傷”更大。

排除學習中的心理障礙,一方面要靠老師為我們創設良好和諧的學習環境和寬鬆的心理氣氛;另一方面我們自己要學會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況,認真對待自己的每一種情況,即使想班主任老師彙報自己的心理想法,同時加強自我心理訓練,有計劃地創造適宜的挫折情境,增強自己心理承受能力,並能主動幫助其他同學在處理失敗中學會容忍挫折的技巧。

學會對學習的自我評價,自我評價是指中國小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檢測、評價和激勵。一般的,學習本身是一個目標、過程、評價相互作用的三維結構。學習目標是為學習過程制定計劃、明確方向和任務;學習過程則是中國小生積極努力實現目標,併力求獲得較好的評價;而評價則是衡量學習過程、實現學習目標所達到的程度的標準。評價有很多形式、方法和途徑,自我評價是一種內部評價,它是學生參與性學習評價的措施之一。

學習自我評價,對我們國小生來説,就是總結學習成果經驗,不斷改進學習方法的重要環節。這就像我們練習“射擊”一樣,首先瞄準目標,其次射擊,然後看射中的環數,最後再分析成功或失敗的原因。如果第三步、第四步省去,結果會怎樣呢?那就會使射擊出現盲目性,學習也是這樣。只有通過評價,特別是自我評價,及時總結經驗,才能改正和完善不合適、不全面的地方,才能避免重犯錯誤,完成學習任務。如有的同學,每次總是做大量的練習題,但提問或考試時腦子裏反而一團亂絮似的,一些錯誤一再出現,這是為什麼呢?就是不善於總結。這就需要及時改進學習方法,積極地進行學習自我評價,把老師講課時強調的、自己解題反饋的。自我評價時體會到的、反覆出現的差缺知識點、易錯的內容,都—一記到筆記本中,反覆理解記憶,考前再把這些問題“過一遍”,才能保證不再被同一塊石頭絆倒,提高學習效率和成績。實踐證明,學生自我評價能力與掌握知識水平是相輔相成的,如果不斷地對自己掌握知識的情況進行調節、選擇、控制,那麼,掌握知識就會既快又牢。也可以主動請他人(老師、同學、家長脅助檢測。檢測的內容、題型、手段等要科學並適合本人特點。

同學們,以上所列舉的幾種學習心理障礙,你是否有呢,如果有你是否可以根據這些方法對照自己,早日完善。最後祝大家學習進步,健康快樂。

篇二:如何克服學生學習障礙

國小生正處在生理和心理有發展還處於未成熟的階段,在承受來自社會、學校、家庭壓力的同時,暢遊心理行為、情緒、自我意識登封那個面偏離正常的現象產生。而這些偏離的現象帶來的就是學習障礙問題,主要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學習技術障礙,另一方面是學習心理障礙。

學習技術障礙,是由日常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行為方法的的偏離而造成的,這就導致了對於學習找不到正確的方法而導致學習的成績下降,熱情不再。學習心理障礙,是在生活和學習的壓力下,導致對於學習的態度出現偏離,對於學習的動機出現偏失,如此導致了不好學,不認真的情況產生。諸如此類的障礙產生,我們要如何才能在這些情況沒有惡化之前使學生重新走向正確的行學習道路呢?下面我就以一個我在家教中遇到的實例,為大家分析一下如何在已有的資源下使學生儘可能的更好的學習。

首先,介紹一下這位同學的基本情況,李同學,男,11週歲。自控力差,通過對他家長的詢問得知,他時常破壞課堂紀律。班主任的語文課尚能安靜聽完,其他課上經常製造混亂,以贏得全班的鬨堂大笑為目的。平時喜好玩耍,智力水平較高。偏愛體育課,對英語課有牴觸情緒。觀察他的家庭經濟條件發現:他的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但父母工作很忙,故從小把李同學安置在寄宿制學校學習。教育方式上父母不統一。父親比較溺愛,當李同學一有好的表現或者受到表揚,其父便大大獎勵。李同學平時常常對父親出言不遜。母親的教育則比

較嚴格,李同學看到母親比較害怕。

根據李同學在幾次家教中的表現和對家長的詢問,我認為李同學的主要問題在於學習技術障礙,其中也有一點學習態度問題。我認為李同學在課堂上的不安靜行為可能有下列原因造成:想引起老師與同學的注意與重視,以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對教師講課不感興趣或者聽不懂;嬉戲成性,缺乏自制力;精力過剩又無適當的發泄方式。此外,父母的教養李式,是影響孩子成長的關鍵環境因素之一。不同的教養方式會塑造出學生的不同個體。李同學父母的教育方式不統一,其母的權威、其父的溺愛導致李同學多方面的適應問題,李同學表現為以自我為中心,自控能力差,不尊重他人。

我的目標(1)幫助李同學瞭解自己的長處與不足,學會客觀地評價自己。(2)幫助李同學一起分析學習成績不能提高的原因在於課堂學習的效率不高,學習要靠自己努力,不能只憑小聰明。(3) 幫助李同學用自我調節的方法,逐步學會自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課堂學習的實效性。

交流是最好的磨合劑,利用李同學違反課堂紀律,與其談心。使其明確自己有哪些不安靜行為,並共同分析在成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注意力不集中。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強化與自我調節兩者相結合的方法來解決。對李同學進行自我調節的方法指導。所謂自我調節,即按照自我強化的方式,驅使並規範自己去做應該做的事,或避免自己認為不應該做的事。自我調節有三個階段:自我觀察,自我評價,自我反應。它們都能強有力地調節個體的行為。過程:自我觀察:要求李

同學自己觀察記錄在插嘴、走動、小動作等方面的行為表現。每天對照事先設計的自查表自省,將每日自己在學校的行為記錄下來。

在對於李同學的情況管理上,最多的還是家校聯手,身為一個家教老師,最多的還是在家教時間裏多多為他樹立一個正確的學習方式和態度的種子,讓它可以在其它的時間裏面成長為一棵煥發學習生機的大樹。

通過李同學個案的研究,我認為:在人一生的成長過程中,大約接受來自三個方面的影響:一是家庭,二是學校,三是社會。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是教育的三種基本形式,每個人的成長都是這三種教育綜合作用的結果。而對於學習障礙方面,消極學習心態是所有的學習障礙出現的導火索,只有真正把握住了學生的學習態度,端正了學習思想,在根本上杜絕學習心理障礙的產生,稍加指點,就能使學生不在學習技術上出現差錯。如此才能像滾雪球般,讓學生的學習越來越好。

篇三:如何克服學生學習障礙

中學生正處在生理和心理有發展走向成熟的階段,在承受來自社會、學校、家庭壓力的同時,暢遊心理行為、情緒、自我意識登封那個面偏離正常的現象產生。而這些偏離的現象帶來的就是學習障礙問題,主要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學習技術障礙,另一方面是學習心理障礙。

學習技術障礙,是由日常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行為方法的的偏離而造成的,這就導致了對於學習找不到正確的方法而導致學習的成績下降,熱情不再。學習心理障礙,是在生活和學習的壓力下,導致對於學習的態度出現偏離,對於學習的動機出現偏失,如此導致了不好學,不認真的情況產生。諸如此類的障礙產生,我們要如何才能在這些情況沒有惡化之前使學生重新走向正確的行學習道路呢?下面我就以一個我在家教中遇到的實例,為大家分析一下如何在已有的資源下使學生儘可能的更好的學習。

首先,介紹一下這位同學的基本情況,方同學,男,14週歲。自控力差,通過對他家長的詢問得知,他時常破壞課堂紀律。班主任的語文課尚能安靜聽完,其他課上經常製造混亂,以贏得全班的鬨堂大笑為目的。平時喜好玩耍,智力水平較高。偏愛體育課,對英語課有牴觸情緒。觀察他的家庭經濟條件發現:他的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但父母工作很忙,故從小把方同學安置在寄宿制學校學習。教育方式上父母不統一。父親比較溺愛,當方同學一有好的表現或者受到表揚,其父便大大獎勵。方同學平時常常對父親出言不遜。母親的教育則比

較嚴格,方同學看到母親比較害怕。

根據方同學在幾次家教中的表現和對家長的詢問,我認為方同學的主要問題在於學習技術障礙,其中也有一點學習態度問題。我認為方同學在課堂上的不安靜行為可能有下列原因造成:想引起老師與同學的注意與重視,以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對教師講課不感興趣或者聽不懂;嬉戲成性,缺乏自制力;精力過剩又無適當的發泄方式。此外,父母的教養方式,是影響孩子成長的關鍵環境因素之一。不同的教養方式會塑造出學生的不同個體。方同學父母的教育方式不統一,其母的權威、其父的溺愛導致方同學多方面的適應問題,方同學表現為以自我為中心,自控能力差,不尊重他人。

我的目標(1)幫助方同學瞭解自己的長處與不足,學會客觀地評價自己。(2)幫助方同學一起分析學習成績不能提高的原因在於課堂學習的效率不高,學習要靠自己努力,不能只憑小聰明。(3) 幫助方同學用自我調節的方法,逐步學會自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課堂學習的實效性。

實施措施:做好本人的工作,當方同學主觀上有改正注意力障礙、課堂不安靜行為的願望時,趁熱打鐵幫助他列出可能出現的不良行為,明確強化內容,及獎懲辦法,然後逐日對照檢查,幫助方同學逐步學會自我控制。凡是方同學能專心聽講,不隨意走動或插嘴,回答問題正確等目標行為出現時,必須立即強化,不能拖延時間;給方同學在某一方面出現正確的的學習方式或方法時,給予口頭表揚並告訴他哪個方法是被誇獎的原因,由於他有想引人注目的的習慣,所以他

更加會記住這種正確的方式。在家教中要為他提供更多的正當發言和表現的機會;或者讓他承擔一些有挑戰性的、需要專心致志才能完成的任務。做好家長的工作:要求父母教育方同學時步調一致。把強化訓練計劃事先告知家長,以取得積極配合,並及時向家長進行反饋。

交流是最好的磨合劑,利用方同學違反課堂紀律,與其談心。使其明確自己有哪些不安靜行為,並共同分析在成

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注意力不集中。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強化與自我調節兩者相結合的方法來解決。對方同學進行自我調節的方法指導。原理:班杜拉將人類所具有的自我強化機能進一步深化,提出了自我調節的概念。所謂自我調節,即按照自我強化的方式,驅使並規範自己去做應該做的事,或避免自己認為不應該做的事。自我調節有三個階段:自我觀察,自我評價,自我反應。它們都能強有力地調節個體的行為。過程:自我觀察:要求方同學自己觀察記錄在插嘴、走動、小動作等方面的行為表現。每天對照事先設計的自查表自省,將每日自己在學校的行為記錄下來。

在對於方同學的情況管理上,最多的還是家校聯手,身為一個家教老師,最多的還是在家教時間裏多多為他樹立一個正確的學習方式和態度的種子,讓它可以在其它的時間裏面成長為一棵煥發學習生機的大樹。

在強化實施過程的初期,效果明顯,在家長的反映下得知,方同學在學校的第一週中上課全神貫注、注意力集中。但是在但中期發生反覆,有違紀的情況出現,但是在通過對方同學的説服教育之後,他

對於父母和學習都有了一個新的認識,所以從根本上就端正了學習的態度,態度好的情況下,稍稍指引一下學習方法,他就在學習上有了很大的進步。

其實,在中學生學習心理髮展的不同階段上,有不同的學習要求、學習內容與學習方式,學習必須照顧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通過學校創造條件、教師與家長的關心以及本人的努力,中學生處境不利的地位可以改變,由於學習障礙引發的心理問題可以得到解決。方同學學習障礙的個案,我都採用了以下步驟:先了解他們的基本情況,然後作出分析診斷,確定相對應的干預目標。對好動自控力差的方同學,我主要通過強化與自我調節兩者相結合的方法來解決,幫助他學會自我觀察、自我評價、自我反應,雖在心理干預的過程歷經反覆,但還是取得了階段性的效果,如今方同學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已經比較集中,插嘴、走動現象明顯減少,只需偶爾提醒。在新學期中,方同學仍需要進一步地鞏固。

通過方同學個案的研究,我認為:在人一生的成長過程中,大約接受來自三個方面的影響:一是家庭,二是學校,三是社會。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是教育的三種基本形式,每個人的成長都是這三種教育綜合作用的結果。而對於學習障礙方面,消極學習心態是所有的學習障礙出現的導火索,只有真正把握住了學生的學習態度,端正了學習思想,在根本上杜絕學習心理障礙的產生,稍加指點,就能使學生不在學習技術上出現差錯。如此才能像滾雪球般,讓學生的學習越來越好。

篇四:如何幫助學生克服學習障礙

在您的教學過程中遇到過那種“總也教不會”的學生嗎?遇到這類學生您是怎麼做的?苦口婆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2011年6月28日,在由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兒童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家庭文化研究會、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現代教育報社、大興教科所和海淀教科所聯合主辦的“理論工作者和一線教師對話公益沙龍”第48次活動上,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全國學習障礙研究會副會長劉翔平,通過對影響學習主因素的分析,運用心理學的原理和技術,為大家解答了各種學習障礙問題。

學習障礙也有人説成學習困難,劉翔平指出,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説,“學習障礙”與“學習困難”不是一碼事。學習障礙是非常成熟的.概念。

影響學習的三個主要因素

劉翔平認為學習主要受三個因素的影響。

首先是智商。在劉翔平教授看來,智商是影響學習的第一個因素。

就智商而言,在90~110之間都是正常的。據調查,一所學校裏,智商在70至90之間的學生佔總人數的1%左右,這些學生基本是教師“怎麼教也教不好的”,“想讓他及格”都難!劉翔平據此説認為“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這種説法並不合適。

這類智商較低的學生,很難用肉眼判斷出來。但據劉翔平教授的經驗,這類學生通常具有以下特點:他們愛勞動,愛做家務,通常這種孩子學習不好,更願意通過幫父母勞動來“補償”成績上對父母的打擊;他們膽小,因為能力差,人就自卑,或者有心理障礙,體育、文藝活動都很少參加;他們往往一二年級能跟上,到三年級開始落後,到五六年級上課就像聽天書了,而到了國中基本上就跟不上了;他們語文學科還可以,學計算也還行,但是涉及到應用、閲讀理解就不行了。

遇到這類孩子,教師應該怎麼辦?

劉翔平教授説,教師“只能接受”,且不應再強求他們“學習好”,而應該告訴他們“做一個好人”。他們能養活自己,社會也需要這種人,因為社會是有分工的。他們可以做司機、保安這類職業,這類人同樣應該活得有尊嚴。

其次是學習能力,學習能力主要包括讀寫能力。讀寫能力是人類進化比較晚的一種功能。因為有了文字之後,人類才發展起了讀寫能力。可是文字進化是非常晚的,而且閲讀的普及也是近幾百年書籍變得廉價之後的事,所以讀寫障礙是目前學習障礙中最主要的問題。 再次是注意力。注意力就是人的計劃時間感、注意的專注能力、分析能力等。

劉翔平教授説,實際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而一個人對某件事的熱愛與否,便跟自己的優劣勢有關。很多時候,“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失敗是失敗之母,就像馬太效應。通常教師有一種教育孩子的模式,叫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他認為這解決不了學習上的問題。他指出,孩子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不是有意為之,是因為孩子的優勢、興趣點不在課堂上,他控制不了自己。注意力障礙實際上是自我調節的問題,不能根據環境的要求去改變自己大腦適應環境的要求。

學習障礙的三種亞類型

學習障礙這個概念是1962年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科克提出的,他指出,學習障礙指的是智力正常的,但是在聽、説、讀、寫、算、溝通等方面的能力獲得和應用上,表現出顯著困難的一羣不同性質的學習異常者的統稱。

從這個概念出發,劉翔平教授強調,教師對於一些“總也教不會”的學生不必總是耿耿於懷,因為“學生的基因便如此”,那是大腦功能上的問題。

劉翔平教授進一步指出,家長和老師在“學習落後”的問題上存在幾個認識上的誤區:把學習落後看作是動機問題,把學習落後看作是缺少好習慣、懶惰、缺少上進心等,這些歸因都很難解決實際問題,只能使家長和教師感到更加無助。

學習障礙分為很多亞類型,結合自己的研究,劉翔平教授介紹了三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叫書寫障礙,劉翔平教授把他叫做“小馬虎型”。這類人愛説不愛寫,寫字不好,畫畫不好,所以在劉翔平教授看來,粗心、拖拉都跟書寫障礙有關係。我們可以根據一些行為來診斷一個小孩是否有書寫障礙。他們具有以下特點:精細動作特別差,不善於做手工和美術,比如,小時候不會繫鞋帶;仿繪能力特別差,就是照着一個東西畫畫,總畫不好;動作不協調,跳繩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如果到了六七歲還不會跳繩,就是很好的例證;視覺追蹤不好,這類人不大會接東西,將球拋給他,通常要砸到身上才反應過來。

第二種類型叫閲讀障礙,又叫讀寫障礙,有如下一些診斷標準:記字聽寫能力很差,基本記不住字,拼音練習無數遍,仍然不熟練;閲讀的速度特別慢,好不容易認識了字,但是讀起文章來又顯得特別困難,一個一個字讀。

閲讀障礙主要的問題是什麼呢?劉翔平教授在國內首個提出“形音捆綁落後理論”,他認為,有閲讀障礙的人不能用聲音來加工字形。

劉翔平教授認為,解除孩子的閲讀障礙,要讀和字結合起來,在閲讀中教字,在教字中閲讀,這樣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聯合起來,效果就比較好了,所以要重視閲讀。

劉翔平教授順便提到了中國孩子閲讀量太小的問題。他説,在英國,一個三年級小孩每年平均閲讀量150萬字,四年級的小孩每年平均閲讀量200萬字,而我國二、三年級小孩閲讀量很小。他建議教師要抓閲讀,孩子的智商不可控,但讓孩子增加閲讀量是能控制的。 第三種類型是非言語學習障礙,就是數學障礙。

這類人往往閲讀特別好,但是數學特別差,他們的機械推理、圖形辨識的能力特別差,所以他們“不認人”,亦導致這類人的人際交往差,老記不住人家叫什麼名字。

要矯正數學障礙,劉翔平教授建議,提高兒童的計劃性,指導他們做什麼事都要有計劃。另外,建立語言與空間的聯繫和轉化,讓他們多讀空間數量的書,如菜譜、農業栽培技術、電視電腦説明書等。讓他們多操作圖像,然後再把圖像變成語言,在“圖像”與“語言”之間相互轉換。

補短和揚長要做到平衡

目前,學習障礙問題已受到了各個國家的重視,在美國有五本專門發表學習障礙相關內容的雜誌,有2000多個教授、博導、專家在研究閲讀障礙、學習障礙。而我國研究注意力障礙的人,包括劉翔平教授在內只有兩個人,而研究閲讀障礙的人亦不超過5個人,當然,國家在這方面的投入是很少的。

學習障礙會導致一個人的厭學、自卑、網絡成癮、早戀、品行障礙。從青春期開始,國中以後,學習困難、成績不好就該出事了,這叫機能轉化,一開始是學習問題,到後來變成性格問題。所以,劉翔平教授認為,大家應該重視學習障礙的研究。存在學習障礙的學生當中,男生比女生多3倍,一般在二年級到四年級被發現。發病率5%~10%,平均智商95~100之間,這類人涉及文字和閲讀障礙的人數多於數學障礙人數。中學後輟學率比正常人要高,學習障礙可以跟其他心理障礙共發,30%~50%的學習障礙兒童同時具有注意力障礙,此外,學習障礙的兒童有抽動症、睡語綜合症,擠眉弄眼、晃頭,還有一些學習障礙兒童有品行障礙。

有很多名人有學習障礙,如愛因斯坦。愛因斯坦直到三歲還不會講話,他小時候文科不好,主要是朗讀不好,因此他上國小的時候顯得格外笨拙、孤僻,上中學的時候被老師斷言他將一事無成,但偉大的愛因斯坦大學畢業之後發現了狹義相對論!還有,好萊塢影星湯姆·克魯斯,他有閲讀障礙,英文叫失讀症,失讀症讓他在兒童期間飽受欺凌,很多人取笑他。

現在的問題是,如湯姆·克魯斯這般有閲讀障礙的同學,為什麼大學能畢業呢?劉翔平教授説,這就涉及到改革教育制度的問題。在美國,如果被一個有資質的心理學家診斷為閲讀障礙,就可以申請口試,所以在很多大學和中學都有口試的學生,湯姆·克魯斯就是這樣通過考試的。劉翔平指出,此類人是需要特殊的教學方式的,而一旦解決此類問題後,這類人常常顯示出他們特別聰明或具有特殊創造力的一面。進一步説,我們的教育制度在這方面做得還很不夠,還需進一步完善。

最後,劉翔平教授特別強調,教師和家長教育有學習障礙的孩子時,要改變自己的態度,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情緒化。家長們既要嚴格管理和要求孩子,同時要愛孩子,不要誇大孩子的問題。在教育這類孩子時,一定要注意平衡模式,就是發現他們的優勢,不要一味地補短。比如,有閲讀障礙的人,很可能在幾何空間方面是大師,像愛因斯坦;有數學障礙的人,有可能是文學方面的天才,像韓寒。劉翔平教授建議教師和家長要在補短和發揮優勢、揚長方面做到平衡,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教育孩子。

熱門標籤